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电网络

广电网络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业广电网络

对内打造核心竞争力

文化准入条款让国外传媒巨头有机会登陆中国,国内传媒从收视份额到广告市场早已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网络崛起带来的政策变通以及其它行业向广电领域的渗透,造成广电媒体内挤外压腹背受敌的生存态势。核心竞争力成为广电传媒生存与发展的方舟。

首先,内容和品牌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高质量的品牌节目永远是广电传媒争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焦点所在,也是广电传媒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只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品牌栏目、精品节目,才能得到受众青睐,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次,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广电媒体是高科技含量行业,科技是推动广播电视不断发展的基础。广电传媒要发展,就要积极占领广电传媒技术的制高点,拥有核心技术,带动新一轮广播电视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广电集团纷纷与电信、网络签定协议,推动移动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和宽带网络新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实现三网的业务整合,希望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市场运营、统一新增业务的开发和建设,是跨行业的联合,也是高新技术的联合。2007年6月1日,鑫诺三号直播卫星发射成功,可同时支持200余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主要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广播电视、数字电视、直播电视和数字宽带多媒体系统用户提供服务,牵引千亿产业规模,对实现广播电视全人口覆盖,开展电视直播业务等具有重大意义。卫星直播业务除了可以开展免费和付费频道等业务外,机顶盒、卫星接收器制造商都将获益。借助直播卫星带来的丰富频道资源,还可展开手机电视等多网融合的业务。

最后,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广电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解放和发展传媒生产力,激活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能力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广电传媒要抓住机遇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使传媒变得更有效率和竞争力。

对外融合网络优势

广电面临的真正问题,一是行业收入过低,二是逐渐被边缘化。而这都需要依靠数字化解决。数字化使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现实”,跨系统的合作,价值大于简单叠加。随着数字广播电视的实现,信息传播将成为新的增值业务。一方面,电视的交互性、信息的按需所取将发挥得更强,遥控器可能要作全新的功能键改变,可输入文字,按需发出个性请求。技术的进步把网络的集束信息传送入电视系统内,形成网络性电视;另一方面,网络的功能也更加完善成熟,即时的影视节目可以在网上同步共享,更多的展现直观现场、画面冲击力强的声画信息。

在融合大势中,广电凭借的是内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数字平台上与其它渠道(电信、网络)互联互通,实现强势内容向其他渠道的输出从而获得新的盈利空间。广电的盈利之道在很大程度上要消融和其它行业的壁垒。

全文阅读

广电FTTx网络规划

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和NGB概念的提出和进一步明确,广电网络与电信运营商一样,正在进入“光进铜退”的发展阶段。高带宽、大容量特性的光纤接入成为将信息提供给客户端的必然选择。

FTTx((Fiber To The X)是对光接入网的各种形态的一种统称。覆盖范围从区域电信机房的局端设备到用户终端,局端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用户端设备为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根据光纤到用户的距离来分,可分成光纤到交换箱(FTTCab)、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及光纤到户(FTTH)等4种服务形态。本文重点对PON技术进行讨论。

PON网络

一、PON的网络结构:典型的PON系统由局侧OLT、用户侧ONU以及ODN组成。

PON技术包括APON/BPON、EPON、GPON技术,EPON于2003年由IEEE完成标准化工作,它以千兆以太网技术为基础,是现阶段PON应用的主流技术,芯片和设备厂商已经推出了很多成熟的产品,已经有很多运营商有了大规模的商用。

二、广电网络中的EPON。在EPON网络的规划时,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是有所区别的,这主要是基于原有网络和未来业务的考虑,主要有以下三点:

1、带宽需求有所不同:广电原有的HFC网络频率资源丰富,需要占用大量带宽资源的高清、标清视频完全可以在原有的网内传输。而电信运营商原有的网络决定了所有的视频传输只能走IP;

2、入户线路有所不同:入户线路的不同造成了在FTTH之前的阶段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目前广电首选的接入手段是EPON+LAN和EPON+EOC,电信选择的则可能是EPON+LAN和EPON+DSL。

全文阅读

广电网络股月评

从7月21日至8月20日,A股基本上属于阶段反弹,期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3.58点。深成指的上涨幅度要更大一些。在继地产、煤炭、钢铁等权重板块反弹之后,个股轮番表现。不少个股甚至走出了翻番的强势行情。受三网融合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关政策的推动。数字电视板块表现略强于大盘。期间,上证综合指数上涨4.49%。文化传媒指数上涨8.19%,其中,Wind三网融合指数上涨7.39%,数字电视指数上涨9.09%。整体上,天威视讯、电广传媒近期走势较强。而歌华有线与广电网络相对平淡。另外,对于武汉塑料(SZ:000665)重组的有关进程。我们也会及时予以关注。

新闻链接

歌华有线调整可转债发行规模上限

根据股东大会授权,歌华有线拟对本次可转债的发行规模上限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本次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亿元,较原计划减少1.89亿元,不足项目投资总额的部分,将由公司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本次发行可转债发行方案需最终以中国证监会核准的方案为准。

歌华有线获得节目经费补助

为支持三网融合进程,歌华有线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北京广播电视台拨付的1.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广播频道、付费频道等节目的经费补助。

新闻链接

三因素刺激广电网络业绩增长

全文阅读

网络电视冲击广电

如果说数字电视是从内部暴露了广电积弊,那么网络电视则是在2004年底刮起的一场从外部挑战广电的风暴。

2004年,数字电视让广电总局伤透脑筋,有线传输有标准不赚钱、地面传输赚钱没标准,各种矛头直指广电内部体制,广电拥有十几倍于电信的带宽,却在经营资产上远远落后于电信部门。如果说数字电视是从内部暴露了广电积弊,那么网络电视则是在2004年底刮起的一场从外部挑战广电的风暴。

2004年12月23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召集数十家主流媒体,高调宣称其创办的网络电视平台“北京网视”将从12月24日起进入试运行阶段,届时将在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等省市落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汪良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北京网视”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引人注目的是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李春良和北京网通副总经理韩颖也一同出现在会现场,并且均明确表示对“北京网视”的看好和支持。

在广电和电信之间存在政策壁垒的背景下,双方人士一同如此高调地参加“北京网视”的新闻会,无疑让人稍感惊讶。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则让人应接不暇。先是某媒体对“神州电视台”的不当报道引起了轩然大波,接着在12月28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创办的东方网络电视在上海低调开播。最后是中央电视台下属的中视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主动向媒体公布了自己的整体业务模型和发展战略,使网络电视在2004年年底的时候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其实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电视已不是新鲜玩意,早在2000年末,央视等媒体就通过自建网站播出网络电视,并在不久后纷纷拿到网上传播视听节目的许可证。国家广电总局网站上的公开信息显示,拿到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单位已达66家,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媒体单位。

这些早已手握牌照的媒体等到现在才发力网络电视,从大环境来看是由于宽带的普及,而直接的推动力则来自电信运营商。

全文阅读

广电网络二十年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5-000-01

摘 要 本文描写了临沭分公司城南片区大客户经理、山东省“百佳业务标兵”获得者高深希同志二十年辛勤奉献广电网络事业的事迹。

关键词 广电网络 人物 事迹

高深希,男,49岁,现任临沭分公司城南片区大客户经理,省公司“百佳业务标兵”获得者。从1994年进入广电系统以来,二十年风风雨雨、勤勤恳恳的奉献于广电事业,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广电人。

高深希任职的临沭分公司城南片区下设两个区域经理,八个客户经理,服务312个村居、小区的数字电视27501户,电话、宽带1358户,这其中既有县城用户,又有乡镇农村用户,用户情况复杂多样,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为服务好用户,搞好公司管理,高深希带领城南片区所有人员精心维护、及时抢修,对用户真诚热情,提高了有线电视传输质量,减少了故障投诉,极大提升了用户对广电服务满意度。由于优质的服务,所辖片区连续三年老用户续费率超过98%,位列全公司第一。其本人2014年被省公司评为“百佳业务标兵”,被市公司评为“岗位明星”,所在的区域被分公司评为“先进工作站”。

技术过硬 传帮接代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好一名大客户经理,首先必须以身作责,思想端正,电视、宽带、电话等安装、维修技术过硬,经营发展、催续费工作有方法,有思路。作为一名二十多年一直从事有线电视技术工作的职工,高深希深深的知道区域经理、客户经理外线作业的艰苦,催续费工作的艰辛,完不成任务时的迷茫无助,很多时候能够为区域经理、客户经理设身处地的考虑,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服务好,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高深希对片区聘任两名大学生客户经理一起一点一点地教,手把手地带,教他们如何做F头,水晶头,如何安装调试设备,如何排除各类故障,每天晚上及闲暇时间进行技术知识辅导,特别是教他们吃苦耐劳,如何用心服务用户的精神,不超两个月,这两名大学生就成为公司比较优秀的客户经理。现在他们每人服务三千多户数字电视、宽带、电话用户的维护、抢修及收视维护费催收工作。

解放思想 协作共进

全文阅读

广电网络服务营销论文

一、目前在广电网络服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质量较低。广电网络产品的水平就是指,电视节目的内容质量。如今的电视节目大多数有内容雷同、重复的特点出现,虽然电视频道的数量与以前相比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多个频道同时播放一个电视剧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电视节目品质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2、营销渠道数量少。我国广电网络在营销渠道的数量上较少,网络覆盖率不高,渠道仅局限在缴费充值层面。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营销渠道体系,服务窗口较少,使群众使用的便捷性大大降低。网上营业厅虽然不是促进增值业务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但是考虑到未来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也应给予重视。

3、缺乏优秀营销人才。由于广电网络是一个依托高新技术的领域,因此,伴随着“三网融合”的浪潮来临,在技术方面、管理方面、营销方面,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又因为广电网络企业之前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没有市场竞争导致了此类企业由其缺乏擅长拓展业务的营销人才,并且企业内部的培训也没有跟上技术的进步、政策的转变。

二、如何进行广电网络服务营销

由于广电网络不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将音频等信息进行传递的一种服务,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企业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这一服务主要体现在广电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咨询等技术,以及机顶盒等设备本身组合及完成。服务营销重点在服务,这一服务的提供者是所有部门,甚至是每一个员工,服务的内容包括了广电网络的业务设计、前期开发、后期宣传及营销安装等各个流程。以上这些说明了广电网络服务营销具有不可分离性、无形性、可变性等特点,而就是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营销人员对服务营销方案的制定,营销者需要使用各种方法,将无形的营销服务有形化;将服务提供者生产的效率提高。广电网络所营销的产品是无形的,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关心广电网络业务的发展,更需要注重用户对所提供服务的体验。具体有以下几个策略可供施行:1、广电网络服务差异化。广电网络行业具有特殊性,其主要业务是提供视频,并且有线电视在传输方式上与卫星直播、网络电视不同。提供差异化服务可以解决价格上的竞争。比如差异化提供服务的优点:第一,用户可以选择定制自己喜欢的节目、视频、服务,满足各种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第二,通过服务的差异化,可以帮助提升公司产品品牌的差异化,进而满足用户新鲜感,提升用户粘度,借以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2、增加营销渠道。仅仅通过有线电视使用收费这一条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多种渠道。第一,通过广播电视本身、报纸、互联网、宣传海报等方式宣传各种广电的新业务、新产品,依次提高客户的知晓率;第二,通过各种活动进行促销,并根据不同群体进行差异化促销,让宣传更有力。3、培养优秀营销人才。为了更好的进行各种营销活动,必须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营销技能,这样可以充分分析企业的营销现状、了解各区域、各年龄段的消费特点,根据产品的不同,推出差异化的营销方案,推行有针对性的各种营销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处在三网融合的浪潮中,广电网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提高自身产品的水平、增加服务的满意度、拓宽营销渠道、培养营销专业人才,才能维持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全文阅读

广电网络光纤通信网络技术解析

摘 要: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当中光纤通信现已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对于广电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概念、特点及构成,进而就光纤通信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工作,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广电网络;光纤通信技术;双向化改造

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把信号源当中的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而后借助于光纤来促使光信号被发送至新宿端,最终再由信宿端把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伴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受到光纤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人们在进行通讯交流时所能够选用方式越碓蕉啵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一过程当中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作用价值也愈发凸显。

一、概述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利用玻璃与塑料所制造而成的纤维,是一种光传导工具。其进行光传导的原理为“光的全反射”。光纤作为一种传输媒介其优势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频带宽。频带宽窄就意味着所能够传输的容量规模。载波频率越高所能够传输的信号频带宽度也就越大。在VHF频段当中,载波频率为48.5MHZ~300MHz。带宽仅为250MHz。而可见光的频率能够达到100000GHz,相较于VHF频段要高出一百多万倍。

2、损耗低。在由同轴电缆所构成的系统内,性能最佳的电缆在传输800MHz的信号其损耗均会高于40dB/km。与此相对比,光导纤维的耗损则明显小得多,其传输1.31um的光,好孙亮不足0.35dB/km,这与同轴兰兰相比功耗损失要小一亿倍。

3、重量轻。由于光纤十分纤细,单模光纤其芯线直径通常不超过10um,外部直径也仅有125um,即便是将护套、防水层、加强筋等加在一起,48根光纤所构成的光缆直径还不到13mm,远远小于一般同轴电缆47mm的直径,且再加之其采用的是玻璃纤维因此重量更轻,安装更加方便。

全文阅读

广电网络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业务开始投入实际运营,对广电网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标志着传统处于垄断地位广电网络公司将参与到现代电信市场竞争中来。通信、计算机网络与有线电视三大产业的相互融合滋生出多元化的业务品种,广电网络与三大电信运营商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广电网络面临战略转型关键时期,采用何种发展策略能够确保其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广电网络 三网融合 发展趋势

1 广电网络面临的竞争环境

从竞争角度来看,广电网络处于成熟的电信市场运营环境中,主要竞争对象是IPTV宽带有线电视网的快速发展。就目前形势来看,IPTV的声音似乎被纯OTT掩盖了,而实际上全国IPTV用户达到近3000万,作为IPTV的东家,中国电信也一直在默默筹划IPTV升级的大事,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全国部署IPTV+OTT的模式,从形势上看,这符合多方面利益。相较于IPTV而言,广电的单向有线电视少了互动特点。IPTV业务的积极推进无疑给广电的主营有线电视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鉴于此,广电网络开发阶段,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适当关注城乡市场的差别,这类体对价格比较敏感,很容易根据带宽业务价格和质量在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流动,所以广电网络应该增设农村市场服务点,增设业务受理渠道,通过加强农村市场的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尽可能的让产品覆盖更多的潜在用户。

2 广电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营收方式单一、发展空间不足 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使广电市场进一步拓展,但缺乏品牌特色的业务模式并未改变广电单一的电视传输特点,仅仅是巧妙地通过高强度刺激用户消费,尤其是与通信运营商ARPU值以个人计算方式相比,广电运营商以家庭为计算单位,使得广电运营商的ARPU 单个用户创造价值更低于其他通信运营商,单一的营收模式在市场上竞争优势不明显,反而会导致广电网络市场萎缩。

2.2 市场竞争大,转型压力大 自推行三网融合运营模式以来,广电数字电视业务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异常严峻,除了要应付IPTV 分流带来的数字电视用户流失问题,广电还要面对来势汹汹的信息时代网络视频时代,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也给广电带来不小的冲击。对于广电来讲,最关心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接入,另外一个是内容。这两块如果都被突破,对广电来讲压力就太大了。IPTV曾被视为电信运营商插在广电心口的一把刀,当时还没OTT概念,从业务模式说,IPTV核心运营、计费系统主要在电信运营商手里,从书房渗透到卧室与客厅,一度无往不利。由此可见,广电要实现完美转型所面临的市场压力是相当大的。

2.3 整合步伐缓慢,主营业务受排挤 近两年,随着“一省一网”等主营业务的陆续推出,广电网络逐步将战略重心转移到省级之间的网络整合,这次整顿延续了广电总局两年来的思路:面对持续深化的三网融合进程,尤其是4G的关口,通过切割电信运营商渗透自身的入口,重整资源,冲刺整合。但实际也存在诸多问题。广电网络总公司虽然已对现有资源进行了整合,但整合仅限于网络与业务表面的合作,运营模式仍沿用事业体制,尤其是移动终端及网络电视的发展,带动用户不断往新煤体方向的流失加剧了整合的困境,广电网络坚持发展传统的运营的单向数字电视业务空间会受到更大排挤。

全文阅读

工业广电应对网络

2006年全球网络广告市场总产值有270亿美元,2010年将增至610亿美元。美国Editor&Publisher研究报告,大约三分之一的网上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的收视率下降了35%,收听无线电广播的人数下降了25%,看报纸的人数下降了18%。①中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刊登了2006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全国互联网网站总数为84.3万个,域名总数为410.9万个。中国互联网协会的《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显示,2006年我国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在内)收入达49.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50.91%。可以说,新时期网络媒体的发展非常迅猛,对人们的影响日趋深远。

在新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传统广电媒体如何站稳脚跟,谋求新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找准自身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对内打造核心竞争力

文化准入条款让国外传媒巨头有机会登陆中国,国内传媒从收视份额到广告市场早已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网络崛起带来的政策变通以及其它行业向广电领域的渗透,造成广电媒体内挤外压腹背受敌的生存态势。核心竞争力成为广电传媒生存与发展的方舟。

首先,内容和品牌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高质量的品牌节目永远是广电传媒争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焦点所在,也是广电传媒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只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品牌栏目、精品节目,才能得到受众青睐,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次,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广电媒体是高科技含量行业,科技是推动广播电视不断发展的基础。广电传媒要发展,就要积极占领广电传媒技术的制高点,拥有核心技术,带动新一轮广播电视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广电集团纷纷与电信、网络签定协议,推动移动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和宽带网络新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实现三网的业务整合,希望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市场运营、统一新增业务的开发和建设,是跨行业的联合,也是高新技术的联合。2007年6月1日,鑫诺三号直播卫星发射成功,可同时支持200余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主要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广播电视、数字电视、直播电视和数字宽带多媒体系统用户提供服务,牵引千亿产业规模,对实现广播电视全人口覆盖,开展电视直播业务等具有重大意义。卫星直播业务除了可以开展免费和付费频道等业务外,机顶盒、卫星接收器制造商都将获益。借助直播卫星带来的丰富频道资源,还可展开手机电视等多网融合的业务。

最后,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广电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解放和发展传媒生产力,激活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能力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广电传媒要抓住机遇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使传媒变得更有效率和竞争力。

对外融合网络优势

全文阅读

广电网络端的分配研究

国内外关于IP网络性能指标分配的标准规范

目前,国际、国内的主要通信标准和研究组织都针对IP网络性能指标的定义、测量方法、性能要求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主导的IP性能度量体系(IPPM)工作组针对衡量IP网络性能的指标参数给出了基础框架,基于这一框架定义了一系列指标参数,如:吞吐量(Throughput)、时延(TransferDelay)、时延变化(DelayVariation)、报文乱序(Reordering)、丢包(PacketLoss)、错包(PacketError)、网络连通性(Connectivity)等等,并定义了不同参数对应的测量方法。国际电信联盟(ITU-T)通过Y.154X系列的建议对IP网络性能指标来进行规范。其中,Y.1540《IP数据通信业务-IP分组传输与可用性参数》对IP网络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定义,包括:IP分组传输时延(IPTD)、时延变化(IPDV)、错包率(IPER)、丢包率(IPLR)和包乱序率(IPRR)等;Y.1541《基于IP业务的网络性能目标》定义了6个网络服务质量(QoS)等级,以及各个等级下网络性能指标的度量值;Y.1543《IP网络跨域传输性能评估测试方法》则给出了跨域性能测试方法和相关参数设置建议,如:测试分组的长度、测试网络模型等。ITU-T通过网络运维系列的M.2301《IP网络性能目标提供和维护》等建议规范是针对Y.1541定义的端到端指标在运营商内部和运营商之间的参考分配方法。工信部在2006年初正式立项制定IP网络中性能指标分配的相关标准,并于2009年底正式了该通信行业标准YD/T2032-2009《IP网络性能指标分配》。在该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了ITU-TY.1541和ITU-TM.2301标准,并结合电信运营商网络结构特点和业务开展需求,研究制定了IP网络中端到端的性能指标如何在电信运营商内部、以及运营商之间进行划分,包括IP网络端到端性能指标的定义、IP网络指标分配模型和分配方法等内容。该标准对电信运营商自身网络建设、性能缺陷排查、明确内外部各自的性能目标以及保障业务质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IETF和ITU-T对该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和框架性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于指导一个具体行业或者一个企业实际网络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还远远不够。实际应用中还必须根据具体网络规模的大小、运营体制的差异、技术选型的不同以及业务发展要求的不同来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个行业标准或企业规范,这样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确定网络结构演进模型,其次,根据业务等级要求确定端到端网络指标,在此基础上来三是确定指标分配方法。明确这些核心要素之后,标准立项前的预研工作也就完成了。当然这几个核心点又都跟上面提到的网络规模、运营体制、技术体制和业务发展要求密切相关,要想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就结合广电的实际情况,对这几个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对广电IP网络性能指标分配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广电IP网络的性能指标分配必须立足有线电视网络现状,着眼全国网络整合和向NGB演进的技术要求,综合考虑运营体制、技术体制、网络结构模型、业务发展需求等因素,来制定符合广电IP网络结构特点的、满足业务质量需求的、适应当前互联互通和未来建设发展的性能指标分配方法。笔者就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供交流讨论。要进行指标分配,明确各自的分段指标,必须要有网络模型,模型确定之后才能明确分配方法;那么确定网络模型首先遇到的就是网络层级的问题。目前二级网络模型是全国性IP网络的发展趋势,电信几大运营商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按照二级网络模型进行扁平化调整,现在无论是电信的CN2、联通的IP承载网络,还是老的163、169都变成了二级网络结构。工信部在制定指标分配标准的时候,他们当时和有线电视网络现在所面临的情况差不多,网络现状是三级的,但标准是按二级网络模型的要求来制定的,然后网络再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演变成二级架构。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广电全国IP网络的目标网络模型也应该是二级的,二级网络有利于全网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应用,有利于全网业务等级保护的设计和业务质量的保障,这也是几大电信运营商实践得出的结论,广电IP网络要想承载全国性三网融合业务,笔者认为确定二级网络目标架构、并努力推进目前的三级网络向二级网络演进是必由之路。那么面对三级网络我们该如何演进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这里也谈一点思考。演进过程中主要有两条路,一是大城域网,二是大骨干网。所谓大城域网,即一个省是一个AS域,所谓大骨干网是骨干网往下延伸到地市。电信运营商的经验是朝着大骨干网演进,并且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实现。电信运营商老的固网经历了国干与省干的整合,新的精品网、IP承载网设计和建设的时候就直接覆盖到地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信在北方也采用过一个省是一个大城域网的做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该如何演进,笔者认为,在当前这个阶段,在三网融合业务发展初期,两种模式都可以,但最终应过渡到大骨干网的模式,这样有利于网络整体性能的提高和业务质量的保障。ITU-T给出的网络性能参数指标,只是针对不同业务和应用提出的参考,而实际情况多种多样,因此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更为复杂。用户考虑更多的是业务的可用性和使用效果,即对QoS更为关注,而网络运营商最关心网络总体运行状况,通过对网络指标的观察和控制使用户获得更为满意的服务。因此,运营商网络性能指标的确定必须和业务的QoS建立一定程度的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的确立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1.基于特定应用确定。IP网上的部分特定业务或应用(如:语音通话、视频点播信令)对网络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虽然用户不会直接定义业务的QoS参量,但如果某些参数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该业务的用户体验。因此,对应特定的业务,运营商可选取相应的性能参数进行考察,并确定相应的考核指标。2.基于SLA确定。一些重要用户会明确定义服务等级协议(SLA),对网络的时延、丢包率等特性提出明确的需求,其实质是提出了业务的QoS。根据这种具有量化指标的QoS要求,运营商可以对应选取网络性能参数,确定网络的考核指标。3.依据传统IP网络整体性能确定。传统互联网IP业务大多是尽力而为的,对于QoS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因此,对这类业务,运营商主要应关注自身网络的整体性能,根据总体需求选取参数,制定考核指标。事实上,上述各种情况在现有网络上同时存在,因此IP网络运营商在制定网络考核指标时需兼顾各种情况,以满足绝大多数网上业务和应用的顺利开通和正常运行。我们这里主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并结合各方面因素基于ITU-T的指标进行修正和确定。我们知道IP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时延、时延抖动、丢包和错包。ITU-TY.1541给出了五个等级(Class)的端到端性能指标。标准ITU-TY.1541指出Class0和Class1对应的是实时、对抖动敏感并且交互较强的业务;Class2对应高交互的数据传输业务(如信令);Class3对应一般数据传输业务,Class4对应只有丢包率要求的业务(如推流),Class5对应一般的互联网业务。根据目前现网测试的数据来看,广电IP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端到端达到Class0和Class2的指标要求有一定难度。这里面除了路由距离较长这个原因之外,主要还是网络层级和技术方面的原因。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广电IP网络的现状,需要在业务质量可接受的条件下,适当调整网络端到端性能指标要求。为此,我们使用语音质量测试仪和网络损伤仪搭建了一个IP端到端的测试环境,用实验测试的方法,通过测量不同网络参数对VoIP业务语音质量的影响,对指标参数进行修正。测试中,我们模拟了各种参数条件下的网络环境,测量网络指标变化对语音质量的影响,并记录不同网络性能参数指标下的语音质量评分,这里我们选取了三个典型的评估值:PESQ(语音感受质量评估)、MOS-LQ(语音质量度量标准-收听质量)和R-Factor(E-Model模型测试R值)。VoIP业务是电信Class0最高级别的业务,它也是实时、抖动敏感的、高交互的业务,通过对这个测试,就能够对指标进行一些修正。通过测试分析我们发现丢包是影响Class0和Class2这类业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整个测试结论是这样的:时延对话音质量不产生影响,但时延增大导致R-Factor的下降,即通话体验下降,表现为通话双方响应时间的增加。抖动对业务质量的影响取决于语音解码器的缓冲区长度,当缓冲区设置大于时延变化最大值时,对话音质量不会产生影响,当缓冲区小于网络时延变化时,话音质量下降。丢包对业务质量影响很大,也很敏感,丢包过大时,直接导致通话中断。错包对业务质量的影响与丢包表现一致。通过大量测试分析,丢包和错包对业务质量影响很大,非常敏感。所以我们认为可以适当增加Class0和Class2的时延指标,通过测试数据的比对,并参考当前网络实际性能测试数据,我们认为150ms比较合适。另外,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丢包和错包是影响这类业务的主因,在实际运营网络环境中,丢包和错包又主要是因为网络拥塞造成的,所以在网络规划和设计QoS保障策略时,应特别考虑防止网络拥塞。首先所有标准都认为时延、抖动、丢包、错包这几个指标都是线性累加的。其次,ITU-TM.2301给出了在不同网络模型下的指标分配方法:其规定整个端到端性能指标的2/3分配给各个自治域的内部网络,1/3分配给连接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互联链路),其中自治域间互联链路占全部连接链路指标的65%,接入链路占35%。而YD/T2032-2009标准基本沿用了ITU-TM.2301的指标分配方法,只是在其标准中明确了在同一运营商内部是一个二级网络结构,同时将接入链路指标计算入各自所属的自治域指标中,这样分段指标看起来比较简单明了。根据YD/T2032-2009确定的计算方法,国干自治域内指标大约占端到端指标的22%,每个二级自治域内指标大约占29%,每条自治域间互联链路大约占10%。用这个分配方法计算得出分段指标,我们用这个指标比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网络指标发现,各个网络段的分配权重是不同的,这说明几大电信运营商都根据自身网络情况对分配权重进行了调整。那么对于全国广电IP网络来讲,我们认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重调整也是必然的,至于如何调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我们基于对前面的实验数据以及掌握的全国广电IP网络的现网测试数据的分析,并考虑到广电IP网络结构和技术体制的特点,这里有三点调整建议:一是可以适当增加Class0和Class2的端到端时延指标;二是可以适当增加接入链路时延指标的占比;三是各个段的时延、抖动指标分配和丢包指标分配可以采用不同的权重。

广电IP网络性能指标分配相关建议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制定IP网络性能指标分配模型必须要针对运营体制、网络结构和所采用技术的不同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广电IP网络的现状和演进要求,才能指导各地有线电视运营商IP网络的规划、建设和验收,才能确保互联互通起来以后顺利开展全国性三网融合业务。同时这也能够为NGB建设演进、全国性业务的运营部署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分析广电国干网和部分省市网络的现网实测数据,我们发现要在目前的网络条件下,在全国全网范围内都达到ITU-TY.1541制定的Class0、Class2端到端时延指标很难。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广电现有IP网络的主要业务是数据传送和互联网业务,对时延要求不高;另外在这么大规模网络上达到Class0和Class2的指标要求确实很难,不然的话,中国电信和新联通(老网通)也不会为了他们的语音IP化和精品业务选择再建一张IP网。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认为现阶段应兼顾网络现状,在业务质量可接受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加Class0、Class2的端到端时延指标。此外,根据广电总局86号文件要求双向网改造可采用HomeplugAV技术,通过对市面上几乎所有该类产品进行的测试(该测试于2011年7月进行,产品基于因特龙6400芯片平台,所有数据和结论截止2011年7月),发现时延指标较高,而且在多用户并况下劣化较大,虽然有研究表明基于因特龙7400芯片平台产品性能上会有很大提升,但考虑到目前这种情况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提高接入链路时延指标的占比。研究IP网络性能指标分配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指导全国性业务质量保障,然而这只是第一步,要想全面保障业务质量,还要从全国全网的角度,统一考虑一些QoS保障措施,比如统一规划全网QoS等级和分类标记,制定全国性业务资源的预留原则,针对国干网、省网应用不同的QoS保障策略等,以上所有工作加在一起,才能在技术层面确保全国性三网融合业务的开展,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本文作者:周希宫良秦龙彭劲工作单位: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