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爱残疾人标语

关爱残疾人标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标签化对残疾儿童就学的负面影响

摘 要:本研究用标签理论研究残疾儿童在校期间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研究发现,“贴标签”使得教师和学生对残疾儿童产生偏见,使其处于弱势地位;“去标签”使残疾儿童的弱势性得不到照顾,残疾儿童固有的弱势地位得不到改善。

关键词:贴标签;残疾儿童;弱势地位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的,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标签理论认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个人被有意义的他人――如教师、亲戚、警察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逐渐自我修正,而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而残疾儿童一旦和“标签”联系到一起,必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一、“贴标签”使残疾儿童处于弱势地位

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永远是正确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至关重要。张宝莲对100名教师抽样调查发现,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否定态度的达67.3%,其中认为这些学生能力差或难以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师达总数的65.68%。可见,我国普通教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态度上是很消极的,这种“贴标签”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特殊儿童的教学中,也势必通过心里暗示作用影响残疾儿童学习。

反应迟钝、自卑、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中下等是教师对残疾儿童的一般评价。在调研的5个中心小学的19个残疾儿童中,只有3个残疾儿童被教师认为表现较好,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在前10名,其他16位残疾儿童都是中下等,其中有10多位经常垫底。学习好的这3个学生中,一个是大花中心小学三年级女生;一个是马托中心小学二年级男生,他的父亲是他的老师;一个是古二中心小学四年级男生,他的父亲是学校所在地的村主任。尽管他们三个不在一个学校,但教师对他们的评价都是“爱学习,听话,乖巧,讨人喜欢”。教师认为学习中下等的残疾学生普遍存在反应迟钝、自卑、少言寡语等现象。上课时他们不像其他非残疾学生交头接耳,爱做小动作,但是总是感觉他们听不懂,偶尔提问他们,他们扭扭捏捏,很不大方,有时喊几遍他们都像没听到似的。残疾儿童的作业一般也不如其他孩子作业的字写得好,题做对的多。考虑到他们是残疾儿童,上课很少提问他们,作业也很少让他们重做。

教师很少用“反应迟钝、自卑、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中下等”评价非残疾儿童,即使是对两个表现相似的残疾儿童和非残疾儿童。马托中心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张教师通过比较、反思后说:对残疾儿童“贴标签”,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心里作用,如,他教过的肢体残疾儿童A和非残疾儿童B在其他方面都差不多,只是下课后,非残疾儿童B更活跃些,但是却很少把“反应迟钝、自卑、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中下等”评价用到非残疾儿童B身上。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下课和其他教师闲聊时,大家总结残疾儿童的弱点多一些。这样的“贴标签”和一系列心理暗示交互作用使得教师对待残疾儿童产生行为上的偏差。

据观察,课间休息时,学生三五成群在校园内玩,有说笑逗乐的,有玩游戏的,有追打嬉闹的,但是残疾儿童常常是形单影只,很少见残疾儿童和其他学生沟通交流并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绝大多数残疾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得越来越孤单。主流族群通过将残疾人群体标签为“残疾”等来打击后者的就学和参与机会。更糟的是,那些被贴标签的人由于被界定为“有问题”,他们会自暴自弃,继而进一步采取违反规范的行为,这样似乎应验了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和该标签的效应。

全文阅读

镇残联上半年工作汇报文稿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如何为将来的工作,树立一面旗帜,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尤为重要。根据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残疾人发展事业意见》以及县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中残疾人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镇政府,镇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做到总体上目标明确,细节上服务周到,全心全意做好残疾人工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迈开扎实的每一步。

现就上半年工作,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切实关心特困残疾人的生活和学习。春节期间,镇政府、镇残联为使全镇特困户残疾人都能过上一个欢乐而又祥和的新春佳节,在财政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靠政府出资一部分,机关、镇直单位捐助一部分,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及村(居)两委会成员,采取走村入户的形式对全镇特困户残疾人进行了慰问,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同时积极积极加大扶残助残宣传,号召全民献爱心,实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爱耳日”,“助残日”中,镇政府携镇残联,镇邮政等部门,对一些特困户进行了入户访问,送去慰问金和油、米等生活用品。

残疾人重大节日,只是我镇加大宣传的一个契机,然抚残助残工作,却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工作,为此镇残联还成立“爱心助残领导小组”,由镇政府牵头领导,镇残联组织管理。爱心人士主要由一些社会有能力有闲暇的成员组成,对一些特困残疾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送爱心活动。爱心小组成员有工人,农民,机关工作人员,中学生等。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实行“一对一帮抚”,成员可能换了一个又一个,但爱心接力棒将会一直传递下去。

在生活保障方面,我镇已为6名残疾人申报人护理补贴,为24名残疾人申报了低保重残补贴金。为1人申报了残疾人代步机动车燃油补贴。

二、全面落实残疾人康复工作

全文阅读

爱心餐厅经营管理论文

一、爱心餐厅经营管理

1.爱心餐厅的就餐模式探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顾客去餐厅就餐已不只是单纯为了裹腹,人们更加关注精神及文化上的享受。基于这一理念,我们提供一个残疾人之间,残疾人与普通大众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们将餐厅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个为残疾人士的就餐区间,一个为普通大众的就餐区间,在残疾人就餐区间中,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会对应不同的餐桌或椅子。为了激励更多的爱心人士关爱残疾人士和加强残疾人与普通大众的交流,我们从餐厅的就餐模式上做了探索。消费群体可以乘坐餐厅的公交来就餐,或者网上,打电话订餐。消费者成为餐厅的会员之后,若有兴趣者,可以在餐厅悬挂或展览就餐人员的个人艺术品(如绘画作品,书法,手工制品等),可自主选择进行售卖。同时,餐厅将每周三定为“爱心日”,残疾人士可以免费点一个菜和八折的优惠,普通大众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每逢交流会,残疾人节日,爱心日,餐厅将在社会上招募一批志愿者,作为服务员为残疾人顾客服务,可与残疾人沟通,学习手语,体验手语文化,同时我们对于志愿者在本餐厅就餐,服务达到一定规定(比如4小时),这些志愿者在餐厅就餐享受七折优惠,并且有小礼品赠送。同时在一些重大的残疾人活动中,比如国际残疾人日,全国助残日,国际聋人节等,我们餐厅餐厅设有捐款箱,并保证这些捐款得到的钱将全部捐给聋哑学校,残疾人中心等地方,同时邀请西安残疾人联合会的主席,其他残疾人协会的负责人来见证与监督。

2.爱心餐厅的硬件设施上的探索。据调查显示,96.5%的残疾人表示对于目前餐厅的无障碍设施非常不满意,3.8%的残疾人表示不满意,其中最不满意餐厅卫生间的占主要。93.2%的残疾人迫切希望餐厅能在餐椅,餐具上能做出改变。为此,我们从建筑物,餐厅桌椅,餐具等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2.1在建筑物上:出入口的室内外地面宜相平,室内外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接。出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1.50m平坦的轮椅回转面积。出入口设有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应留有不小于1.20m的轮椅通行净距。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厅、过厅及走道等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坡道,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90m。通过一辆轮椅的走道净宽度不宜小于1.20m。通过一辆轮椅和一个行人对行的走道净宽度不宜小于1.50m。通过两辆轮椅的走道净宽度不宜小于1.80m。在大便器、小便器临近的墙壁上,应安装能身体重量的安全抓杆,抓杆直径为30mm至40mm。厕所内应留有1.50*1.50m轮椅回转面积,访厕位应安装坐式大便器,与其它部分之间宜采用活动帘子或隔间加以分隔,客房卫生间的门向外开时,卫生间内的轮椅面积不应小于1.20*0.80m。在大便器及浴盆、淋浴器临近的墙壁上应安装安全抓杆。

2.2在桌椅上:餐厅采用升降式的桌子,并且旁边设有安全杆,椅子一般采用轮椅。

2.3在餐具上:对于单手残疾人士,我们餐厅设计了一套餐具,在餐具上专门有卡鸡蛋,卡面包,卡杯子等等,只需要相应的东西卡在对应的地方,然后一只手就可以搞定。对于盲人,我们设计了弹簧筷子,不论用左手还是右手,无论怎么握,筷子的前端总可以自然对齐,还有高韧性可弯的勺子和刀叉,前端不锈钢部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随意弯曲程度,柄部加粗。

3.爱心餐厅软件服务上的探索。在关于残疾人对目前餐厅哪些方面上不满意的问题上,餐厅服务与沟通方面占67.3%,成为残疾人对于餐厅不满意的第二大问题,84.2%的残疾人希望应对不同的残疾人有不同的服务策略。为此,我们餐厅在探索一套以专门的服务方式向残疾人提供专业、贴心、周到的服务,号召更多社会人士关爱残疾人,传递正能量。

3.1盲人服务。服务策略:盲人客人因为看不见,服务员应给予方便。具体做法为:

全文阅读

学前教育对残疾幼儿的积极作用

2010 年 7 月 29 日国家正式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把学前教育放在未来教育发展的位置,学前教育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学前教育势在必行,是儿童的一项权利,“每个儿童都不应该被遗忘”。听力残疾儿童作为“每个儿童”当殊弱势群体的孩子,应该享受正常的学前早期教育,甚至比正常儿童的学前教育更为紧迫、重要,应得到更多的重视。每名听力残疾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会为他们将来适应环境,顺利过渡到普通小学和特殊学校以及为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像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在较好的学校里学习知识、实现自我、健康成长。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中国现有听力残疾人口 2780 万,单纯听力残疾人2004万,4~6 岁组一、二级残疾占 67.36%,0~3 岁组一、二级残疾占 83.90%。每年将有 2.3 万新增听力残疾患儿,在 0~6 岁听力残疾中 70%以上并有言语残疾。听力障碍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社交、生活、学习质量,加重经济社会负担。听力残疾儿童的症状主要在于听觉受到大小程度不一的损伤,而听力则是人的一种重要感觉。听力损伤以后,给听力残疾儿童感、知、觉活动以及整个认知心理活动都带来影响。听力残疾儿童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听觉则不起或仅起到较小的作用,限制了感知觉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妨碍了他们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引起语言发展上的缺陷,这成为听力残疾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障碍。众所周知,残疾特殊儿童越早发现,治疗效果就越好。当残疾儿童错过了康复教育的黄金期,就只能被家庭和社会养护起来,无法回归到主流学校或者顺利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以至成为社会的负担、家庭的包袱。

一、通过早期教育可以尽早补偿残疾儿童的缺陷

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身体的发展指儿童机体的生长(形态的增长)、发育(功能的成熟);心理的发展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儿童年龄愈小,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互相影响愈大,儿童身体上的某种残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心理的发展,如听力残疾会影响儿童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他们的身体器官、骨骼、神经系统都处于发育阶段,其可塑性极大,只要适时地抓住这个早期阶段,他们的许多缺损,通过多种康复手段就可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尽早进行训练和教育,采取积极干预措施,进行听力补偿和强化言语教育,尽早训练耳聋儿童看话能力,就可以促使他们尽早学会看别人口型理解他人讲话内容,做到早发展、早康复、早教育,促使其神经系统和神经功能得到正常、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听力残疾造成的影响。所以,学前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称为“抢救性康复教育”。研究表明,虽然早期教育不能消除儿童的残疾,但却可以使他们的残疾状况得到改善,残疾程度得到减轻,重建自信,找回自尊,慢慢地走出封闭的自我,能和正常人交往,这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可以使残疾儿童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指在残疾儿童的学前阶段,按照心理发展规律和残疾的特点,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医疗预防的措施,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增进技能,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些残疾孩子通过早期干预,甚至康复发展成正常孩子一样的水平。同样的道理,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也是越早越好。学前教育对正常儿童有重大影响已是毫无争议的事实,对残疾儿童就更为重要。“早期干预”作为重要措施的一种,一般是指对3 岁以前的听力残疾儿童采取早期发现、早期听力补偿和早期听力言语训练的措施。要使听力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能听会说,必须采取早期干预的手段,通过及早验配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及早给予听觉补偿,并进行科学的听觉言语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听力残疾引发的障碍,促进他们平等充分地融入到主流社会。

三、学前教育可以使残疾儿童多方面发展

听力残疾学前教育运用科学理论和实践,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抓住每一位听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独特的认知和需要,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进步的喜悦。逐步对听力残疾儿童进行指点支持和强化语言及康复训练,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严格的教育,使听力残疾儿童的语言水平能接近或达到健全儿童的语言水平,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措施。

(一)学前早期教育可培养听力残疾儿童对社会的适应性,扩大视野。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及时对残疾儿童施以适当的教育,积极促进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发展身体各种功能的代偿,最大限度地弥补听力残疾儿童的缺陷。

全文阅读

助残日活动专辑

江苏省扬州汶河街道

为庆祝5月16日第20个“全国助残日”,扬州汶河街道残联在扬州特殊教育学校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关注贫困残疾儿童,奉献一片爱心”活动。特校安排盲生们为大家表演了歌舞、管乐等经典节目。街道残联部分残疾人也和学生们进行了互动表演,并向学生们赠送了学习用品,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回报社会,把这次爱心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街道的所有残疾人工作者还向特殊学校的教师们请教了一些常用手语,在教师认真而有耐心的教导下很快就都掌握了日常简单用语,在充满关爱友好的气氛中圆满地结束了本次活动。

四川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

今年5月16日是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焦滩乡残联牵头,召开各村残协干部会议和残疾人座谈会。重点对《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宣传,并对残疾人保障、就业作了重点讲解,参会残疾人深受感动,并利用逢场天,设立宣传咨询台、书写宣传标语等形式,积极宣传我乡残疾人事业的成果和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以激励广大残疾人奋发向上,大力倡导扶残助残,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扶残助残的和谐友好氛围进一步浓厚。(周秀兰)

湖北宜昌市伍家区北山坡社区

为了庆祝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办,迎接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5月13日下午,北山坡社区残协举行了“世博会知识竞赛”。这次竞赛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更好地了解上海世博会的平台。

据了解,本次活动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上海世博会而定,注重选择与湖北、与残疾人有关的知识性问题,20多位残疾人根据在平时生活中了解世博会的相关情况,对主持人提出的世博会知识问题进行回答。从这次竞赛活动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对世博会的关注度很高,充分体现了残疾人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主义情怀。残疾人李国家说:“虽然没有亲身去参观世博,但通过今天的竞赛使我知道了世博的更多知识。”

山东省济南市泉城路街道

全文阅读

“帮帮残疾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残疾人生活的艰难,激发对残疾人的同情、关爱。

2.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学会帮助残疾人。

3.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道德风尚。

教学重难点:

感受残疾人的不易后,学会帮助残疾人。

全文阅读

让爱浇灌学生的心田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2.知识目标:懂得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能从身残志坚的故事中受到感动、激励。

3.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对残疾人生活的了解与感受,懂得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并向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难处

同学们,在翻开课本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两个游戏,好吗?

1.设计两个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全文阅读

残联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情系残疾人

市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及早做好部署和安排,市残联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对助残日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要求各县(区)紧扣今年助残日“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活动主题,尽早制订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做好助残日期间的各项工作,并及时上报工作动态信息。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残联领导重视残疾人文化事业,特组织了走访慰问。5月18日,市政府张敏副市长率领市教育局、市残联领导专程到市特殊教育学校调研学校发展情况和教育教学情况,慰问残疾孩子,参观了该校残疾学生的文化艺术创作作品展示,观看残疾孩子的文艺演出,与残疾学生共渡节日,并对特校进一步改善学生教育、生活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要求。5月16日上午,市残联杨关云副理事长率领市残联和东区残联相关同志,带着对残疾人的关爱,走访慰问了我市部分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者,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并送上慰问金,杨副理事长表扬他们坚强、乐观的人生观和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并鼓励他们:残疾人曾多次在国际和国内一些文艺、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你们不畏自身躯体的缺陷,用艺术去探寻人生的欢乐,用艺术创作去抒发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令人敬佩。希望你们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县(区)和各乡镇残联也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把慰问金、慰问品送到残疾人手中,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残疾人心中,深受社会和残疾人好评。

市、县(区)教育局、卫生局等相关领导走访慰问了残疾人家庭,奉献爱心,给予了残疾人及其家庭切实的帮助,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和欢迎。市住建局在助残日来临之际,强力推进助残工作落实,在旧城改造拆迁中,对残疾人按相关政策给予特别的优惠和照顾,在住房保障工作中,也为残疾人提供优惠政策。

二、结合自身实际,紧扣助残日主题,开展文化活动

1、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活动。部分普通中小学校与市特殊教育学校、市五小特教班、市二十小特教班以及本县(区)、本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文化助残”、“扶残助学”、“科技助残”、“爱心赠书”、主题班会和团日、队日活动等方式,积极促进普通学校师生与特殊学校师生沟通了解,携手共进。5月18日,市外国语学校到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慰问,并给孩子们带去了用义卖所得款项购买的价值2000多元的体育用品;市建筑工程学校吴建伟校长带领学生科、团委老师及校舞蹈队一行21人到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们送去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校舞蹈队的同学们还为残疾孩子献上了精彩的节目;5月21日下午,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部分残疾学生到市建筑工程学校进行了才艺展示交流活动,残疾孩子们分别展示了书法、绘画、雕刻、手工等才艺作品并进行现场演示,建工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轮流进行了参观学习和交流,此举为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促进普特融合搭建了平台;市五小学和市十小校还开展了“爱心赠书”活动,为每名残疾学生赠送了一套书籍。

2、开展结对帮学活动。各学校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开展关爱特殊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的活动,鼓励党团员教师、班级学生干部与特殊学生结对帮学,进一步推动助残工作。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把残疾人工作纳入班主任日常工作与管理当中,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不仅使残疾学生感受到来自周围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爱,也使帮助过他们的老师学生们受到了教育和启迪;新山傈僳族乡中心校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交一个“手拉手”残疾朋友,为残疾小伙伴讲一个身残志坚的小故事,给一个残疾小伙伴送上一份礼物,为残疾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残疾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新本领),在全校形成了帮残助残的良好风尚。

3、开展送文化进家庭活动。部分学校在助残日期间到特殊学生和家中有残疾人的贫困学生家庭中家访,还有的学校到福利机构进行慰问,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市三中、区大田中心校分别到市福利院、大田镇敬老院开展了助残献爱心活动。

全文阅读

全国助残日活动策划

我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可不是吗?我们能用眼睛饱览多彩的世界,我们能用耳朵欣赏美妙的音乐,我们能用甜美的嗓音说话、唱歌,我们能感受到鸟语花香。可是,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一些不幸的残疾儿童,身体的残疾让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快乐,他们有的永远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丽;有的永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从没听过小鸟欢快的叫声,不能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快乐;有的因双腿残疾而无法快乐地游戏,有的因双手残疾无法正常地生活。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比我们常人困难得多,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爱,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康人的关心与帮助。

5月21日是法定"全国助残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营造团结友爱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决定响应上级号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助残活动。

一、活动主题: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

二、活动宗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逐步形成全社会都来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增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促进特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活动时间:第十五周(5月17日——5月23日)。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1、充分认识活动的意义,加强宣传工作。四、五、六年级各班要写一份宣传稿、办一张手抄报,积极宣传助残活动,动员全体学生都来为残疾儿童少年献一份爱心、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关心弱势群体,逐步营造一个理解、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普遍开展一次助残献爱心活动。各班要组织一次以“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为主题的班会,引导他们自发、自愿地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和多余的学习、生活用品捐赠给残疾学生,帮助身边有残疾、有困难的同学,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残疾学生的关心和帮助。

全文阅读

安全社区创建中的残疾人工作

2006年3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社区安全促进协作中心正式命名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为“安全社区”(safe community)。这是我国内地第一家由WHO组织命名的“安全社区”,下设4个社区居委会,人口6035户,19876人,残疾人341人。

青年公园街道以“让社区居民身在社区和每一刻被安全气息感染,得到不间断安全干预”作为工作目标,将残疾人工作作为居家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街道办事处残联积极消除残疾人的各种安全隐患,增强残疾居民自我保护的活动,相继开展了社区公益设施无障碍、社区交流沟通无隔阂、社区帮扶救助无缺位、社区康复培训无间断、社区文化娱乐无局限、社区居住环境无歧视的“六无助残社区”工作的新机制。

社区公益设施无障碍。街道办事处通过“社区体验”计划的实施,感受到社区残疾人出行的困难,并有针对性的在社区内进行了设施改造。一方面是街道内的公共服务场所,如社区居委会、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全部进行了无障碍整理,对于残疾人经常出入的主次干道道口也分别设立了“助残岗”,另一方面是街道内的公共休闲场所,如区域内的博远广场、社区活动室、社区康复室全部进行了无障碍处理。

办事处在市、区残联的支持下,投资27万元在残疾人居住集中的五里牌坊社区,兴建了占地1500平方米社区无障碍“我的兄弟姐妹”广场,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为残疾人修建并以残疾人命名的广场。在广场上安置了康复器材11套,每天残疾人兄弟姐妹和社区居民一起,在广场上休闲、娱乐、交流、康复、健身。同时,广场及社区内主干道修建了盲道、轮椅通道、手扶栏杆等无障碍设施,公共场所也进行了无障碍处理,十字路口有语音提示,社区道路、路灯等都进行了彻底整治,整个社区环境焕然一新。使广大残疾人真正感受到了“安全社区”的安全方便。

为了帮助残疾人解决购物难的问题,办事处经与附近“大润发”商场多次协商,在社区内开通了“爱心号”购物专车。每到周五,五里牌坊社区的残疾人都能乘坐自己的购物专车去逛超市了。为了解决商场没有专门针对残疾人服务的特殊保障措施问题,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助残志愿者的作用,由志愿者对残疾人进行购物的全程引导和服务。从而使残疾人购物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社区交流沟通无隔阂。聋哑人大都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有耳听不到,有口说不出”。为了能够方便沟通,更好地为社区残疾人服务,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内开辟了“手语角”,聘请手语老师,举办手语培训班,对社区工作者和助残志愿者进行培训,学员们基本掌握了常用手语,再入户做工作或者为残疾人服务时,与聋哑人交流没有了语言障碍和心理隔阂,使聋哑人及其家属倍感亲切,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残疾人工作效率。目前社区无声翻译达40多人。

社区帮扶救助无缺位。一是提供低保救助。对社区内的贫困残疾人,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使 48名残疾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二是发动社区捐助。二级肢体残疾沈传茂,因家境困难,其女儿沈文面临失学,街道办事处积极发动社会救助,一周内筹集到捐款3000元,使沈文能够安安稳稳的接受教育。街道的青年志愿者还义务上门辅导她的学习,在社会的关爱下,沈文健康的成长,前不久被评为“优秀春蕾女童”。沈传茂对政府的帮助很感激,从一个老上访户转变成社区工作热心人。三是指导就业自助。对一些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上岗,同时,社区还有意识的开发一些为社区残疾人量身订做的公益性岗位。一级肢体残疾人寇千伴有智力残疾,家庭没有经济来源,街道办事处在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在社区内人流较大的地段开辟了一个售报点,安排她在那里卖报纸,现在月收入400多元,有效保障了她的生活。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加大了对社区残疾人的帮扶救助力度,街道干部与16户贫困残疾人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

社区康复培训无间断。青年公园街道针对社区内不同环境的残疾人群开展了全方位的安全介入活动。建立了预防、治疗、矫治康复三级服务网络;在辖区建立了康复站3处,面积达到了200平方米,并在市、区残联的支持下,购置了较高档次的康复器材41件。为社区341名残疾人全部建立健全了康复档案。在对有康复需求的25名残疾人进行造册登记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备的康复培训机制,如今已经举办了康复知识讲座9期,有196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康复医生送康复知识到家庭5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康复培训效果。与此同时,街道办还开展了系列免费为残疾人查体,组织山东大学护理系的大学生在“我的兄弟姐妹”广场举办励志助残等一系列活动,受到了广大残疾人亲属及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