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益劳动教育

公益劳动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

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为了造福他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基于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得出判断,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而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就是“均衡”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以此来平衡两元结构,即城市和农村、西部和东部、白领和蓝领等的悬殊差异。在我国,农村在社会整体大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本文即从教育公益性角度来谈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对教育公益性内涵的认识

(一)文化知识的公益性决定了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概括,而教育的公益性是其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教育的公益性是不随办学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公共知识的公益性所决定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以传播和扩散文化知识为主,兼而创新和生产文化知识,以及应用和物化文化知识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教育利益可以归结为教育的受益者即公众、社会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文化知识。而文化知识自一产生出来就存在着被全人类利用的可能性,因此无论其由哪里起源由谁创造,都改变不了这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属性。既然文化知识存在着非排他的共享属性,那么公众、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从文化知识传播应用中获益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知识的这种现象即为其公益性,而作为传播文化知识主要途径的教育,其公益性也是必然存在的。

(二)传统观念中教育公益性的内涵

我国传统的教育公益性内涵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教育由国家统一提供,强调绝对的平等,人民接受的都是免费教育,所以当时的教育公益性可以概括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国家举办,追求平等,强调非经济价值取向[1]。在传统观念中教育公益性往往与免费挂钩。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尤其是办学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这一公共产品随之进入市场,像其他行业一样开始政府统筹,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免费教育仅局限于基础教育,高中以上教育开始收取学费,并且开始涌现出大批社会办学机构,产业性作为教育的一大属性凸显出来。此时传统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开始面临巨大挑战,部分人甚至开始对教育是否具备公益性产生了动摇。

(三)新时代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

教育的公益性源于文化知识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其提供形式,同时也并不排斥市场经济形式。传统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是基于免费提供的形式以及其崇尚社会价值的原则,认为教育就是一项纯公益事业,不涉及任何经济价值取向。但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进入到市场经济之中,部分教育开始具有了经济价值取向,但这并未否定教育的公益性,因为教育结果带来的超强的正外部效应是始终存在的,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教育的公益性可以分为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与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两个方面。所谓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即指教育提供相关的公益性,即投入由政府负责,无任何盈利性质,关注的是公众是否都可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也可称为与教育结果相关的公益性,即教育的外部正效应,任何类型的学校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两方面的公益性是密切相关的,当一种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越强时,国家便会加大其投资,进而使其成为免费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具备了两种形式的公益性。同样,当一种教育的直接公益性得不到良好保障时,其教育结果所带来的相关公益性就会受到阻碍,仅停于理论阶段。本文所要谈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就是从外部的公益性着手,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所带来的结果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对我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应该让能带动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变成一项纯公益事业。

全文阅读

经济持续增长教育管理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教育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在于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目的,就是从国情和教育规律出发,通过以公共产品定义教育、以教育深化扩大规模、以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以竞争开放提高质量,以及以需求导向增进效益,实现教育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最大化发挥教育先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数量和教育水平优势,取得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反比关系的劳动力成本,二是成正比关系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此外,教育深化对劳动者个人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可以调动家庭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如果城乡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水平提高至12年,即完成高中教育,城镇劳动力教育收益可提高17.0%,农村劳动力提高21.1%。如果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至14年,带来的教育收益增加幅度对城镇劳动力为41.2%,对农村劳动力为43.3%。

根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将下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社会养老负担显著提高。保障劳动力供给要求未来考虑提高实际退休年龄。而这种可能性几乎完全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发展教育也是为迎接老龄化做必要的准备,或者说是创造条件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二、教育先行要大幅度提高公共投入比重

全文阅读

技术进步对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条件下的经济体制转型阶段,一方面快速技术进步会起到诱致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加速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高技能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会表现出高低技能劳动力间工资差距的拉大,使人力资本收益率上升,从而诱致人力资本投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人力资本形成。这种人力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能够使用先进生产技术的人力资本,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形成关系

1、技术进步造成不同技能劳动力间收入差距拉大。如同其他商品一样,众多因素决定着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水平,技术进步通过造成劳动力市场对高低技能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影响了人力资本需求,通过技术选择模式下劳动力就业水平变化产生的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投资能力变化,影响了人力资本的供给。

2、收入差距拉大刺激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增加。使得教育成本随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提高。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由公共财政负担的教育费用比例会缩小,由受教育者个人负担的比例会加大。因此,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教育边际成本呈上升之势。受较高层次教育的人获得较高收入的同时,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从而刺激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

3、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对人力资本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商品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大幅流动,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随着商品与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迅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迅速升级,生产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经济发展对高人力资本劳动力的需求迅速上升。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劳动力市场上高低技能劳动力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形成了人力资本投资增加的信号,当这种信号传递到人力资本投资市场上时,显著提高了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促进入力资本形成,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形成,主要是在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需求日益增长和快速技术进步所提供的人力资本投资诱因强烈作用下迅速完成的。

二、我国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1、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远远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理论告诉我们:由于远离均衡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一般都比较高。那么造成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呢?改革开放以前,由于赶超型重化工业发展战略所内生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绝对公平收入分配等制度因素的作用,中国教育收益率信号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诱致作用基本丧失。改革开放以后,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上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相对工资差距和就业水平差距的拉大,使中国教育收益率逐渐显现出来,对人力资本的诱致作用也初见端倪。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模式下,我国教育投入模式表现出了显著的投资配置不合理和严重偏向高等教育的特点。各国教育收益率的普遍特点是,初等教育收益率高于高等教育收益率,但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由于存在着累进式的巨额教育补贴,教育收益率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而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高于初等教育收益率的特点导致了近年来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极大热情,以及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比率持续居高不下。中国教育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没有遵循教育层级性原则,显然会有损于中国人力资本形成。

2、“跳跃性”技术进步造成收入差距拉大,从而影响低收入人群人力资本投资能力,妨碍人力资本的形成。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上。通过劳动力市场上高低技能劳力相对工资差距和相对就业份额的变化,技术进步起着诱致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和促进入力资本形成的作用。但是,只有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而没有人力资本投资能力,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不可能实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工资收入是人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工资收入是通过劳动就业获得的,而技术进步决定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水平,所以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反作用,是通过收入分配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而实现的。我国的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在带来人力资本收益率上升并形成人力资本投资诱因的同时,也产生了拉大收入差距的负面效应。这意味着:在面临强烈的人力资本投资诱因时,个体可能会因为收入差距拉大而不能够进行充分的人力资本投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供给的“竞赛中”,将使一部分已经极端贫困的人口失去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在快速技术进步面前,这部分人口将会因人力资本水平低下而失去就业机会,而反过来又使这部分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更加低下,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一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的持续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

全文阅读

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研究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缺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法律实践是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法律重在应用,学会法律知识不是开展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会应用法律知识,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是法制教育的目标。劳动法律知识实践性很强,学生只有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目前劳动法律教育大都采用传统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外又很少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有的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把劳动法律知识系统地、深刻地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更是无从着手,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法治进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我国目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劳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欠缺,许多用人单位公然实施违法用工行为,甚至在有些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法律意识是决定法律制度能否得到有效运作的内在动因。在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法治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力军,应该成为实践法律的楷模。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劳动法律;通过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和行为,使违法的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扼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规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双方才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法治的进程。

(二)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学生能否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检验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关注公民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对平等就业权如何保障,创业优惠政策如何落实,订立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知之甚少。在法律实践中,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及劳动维权水平决定了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劳动法制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就业风险,避免权利侵害,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全文阅读

人力资源投资效益试析论文

一、人力资源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将人力资源投资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医疗和保健支出。②在职人员脱产、不脱产培训支出。③学校教育支出。它包括学生直接用于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费用和学生上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④企业以外的组织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⑤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的支出。

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是企业单位为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它可分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原始投资和人力资源重置投资两种。前者是指为了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须进行的投资。包括:①取得新职工必须的支出,包括薪金、广告费、费、差旅费等;②增强员工的技术、管理、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而进行的开发投资,包括用于培训的学费、差旅费、材料费、咨询费和学员必要的薪金、补助等。后者是用能够在某既定职位上提供同等服务的人来代替目前在该职位工作的人所必须的投资。包括:①取得能提供同等服务的新人所进行的投资;②培训新人使他能在既定职位上达到预期业绩水平所进行的开发投资;③原任职者离开其岗位的遣散费用和组织所需要的代价。

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一)从投资主体看

对于人力资源投资,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不同的考虑,从而就有着不同的投资动机与投资行为,并具有以下不同的效益内容。

l.国家即政府所关心的是通过该项投资能够达到综合效益,并注重投资的产出率。从国家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①满足社会成员的有关需要,如办公立学校、医院等,这是政府的基本责任;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生产动力;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社会进步;④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

2.企业是具有独立权益的经济实体,它所关心的是通过投资增加经济活动的效益。从企业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①满足自身业务活动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②为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服务,即保证企业不断成长的持续性适用人力资源的供给;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强个人发展的实力,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④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公共形象,从而有利于吸引人才、壮大企业的实力,并能获得社会人力资源的回报。

全文阅读

教育改革深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日前在“教育改革和人力资源研讨会暨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会”上做了题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的报告。他说,随着我国人口转变进入新的阶段,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日益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总规模已经从1.5亿-2亿减少到2000万-3000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总量优势趋于下降乃至最终消失。因此,我国经济竞争力越来越仰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归根结底在于教育发展的支撑。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可以弥补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减缓造成的人口红利渐近消失的问题。而深化我国教育改革需要以教育深化扩大规模,以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以开放竞争提高质量,以需求导向增进效益。

提高教育程度延续劳动力比较优势

蔡昉说,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业的竞争力都是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随着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快速增长,许多人预测制造业中心将向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更加便宜的国家转移。工资水平的上升是否真的会使得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比较优势削弱从而影响我国的竞争力?

在中国制造业从业者中,初中生、高中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重依次下降。其中初中和高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了制造业劳动力队伍的主力军,两者约占总体的89%;大专生的比重只有不到8%,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来也不到4%,企业职工受到教育的平均年限为10.65年,介于初高中之间。在东中西部不同区域,职工的教育构成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的平均教育年限相对较少,为10.5年,中西部地区都达到11年以上。再具体看职工的教育构成还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的初中及以下学历也就是最低学历职工的比例非常高,接近59%,而中西部地区是44%左右。这是因为劳动力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的流动,使后者集中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更多地雇用了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我们对制造业企业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总体上看,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从教育的阶段性效果上看,随着学历的提高,教育收益表现出先上升(由无学历一直到本科学历)后下降(由本科学历到研究生学历)的趋势。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职工的话,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75%。与此相仿,由大专到本科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但是本科到研究生的转变并不能明显拉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分析可知,从高中到大专和大专到本科生两个阶段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大。

可见,在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资本构成之外,通过职工教育水平的改善,仍然存在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而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通过提高资本密集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阶段。

蔡昉说,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必须把资源投到回报高的部门。教育资源同样也不例外。要实现教育资源效用最大化,必须把教育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回报高的人群和教育阶段。计量分析表明,对我国城乡劳动力而言,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阶段的边际回报都为正向而且显著,并且教育回报在逐步提高。因此,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意味着得到更高的收入回报。但是,城镇和农村人口不同教育阶段的优先序不同,应区别对待。

对城镇劳动力而言,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8年,即接受过初中教育再加0.38年的高中教育。如果城镇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年或14年,即更多的人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教育收益提高就分别达到29.1%和41.2%。因此,对城镇人口而言,除了继续巩固高中阶段的教育外,还应该使高等教育大众化,让更多的人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而言,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即仅接受过小学教育再加0.8年的初中教育。因此,对农村人口而言,首要的是继续落实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能够达到9年,即完成初中教育,教育收益将提高8.8%。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即完成高中教育,教育收益提高21.1%。也就是说,高中教育能够带来农村劳动力较高的教育收益。因此,应逐步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

蔡昉说,教育资源投入是确保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虽然公共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已经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规定,但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矛盾一直存在。解决发展教育的资源约束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增加公共资源的投入,并使增量公共资源在教育服务均等化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整合现有的资源,让社会资源在教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文阅读

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及其实现途径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是由政府主导供给的一项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由于是面向“三农”的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具有不同于一般教育公益性的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基于对教育公益性的解读和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农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可以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创新办学机制、增加财政投入、推广免费政策、实行对口支援五种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内涵特征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黄晓赟(1978-),女,江苏江阴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江苏常州21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10SJB880010)的研究成果之一、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1SJD880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08-0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为推进职业教育公益性作出了战略规划。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实现对整个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

关于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有诸多争论。传统的教育公益性可以从教育提供的角度来理解,学者杨晓霞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教育公益性的五大特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国家举办;追求平等;强调非经济价值取向。①我国《教育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因此,当大量的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时,教育的公益性受到了严峻挑战。在市场经济下教育是否具有公益性?教育的公益性与教育的产业化是否冲突?这些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对此,杨卫安、邬志辉两位学者指出,以往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是遵循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一种是从教育提供角度去理解,关注公共产品的特点;另一种是从教育外部性角度去理解,关注教育结果。②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公益性与教育市场化并不存在冲突。教育的市场化没有弱化教育的公益性,而使之成为“市场化公益行为”,即“办学主体通过某种市场化的方式来获得社会的教育资源,以一种与公共途径相平行的市场途径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为此享受教育服务的人必须交纳一定的学费,而投入教育资源的人则必须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③。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公益性,对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认识。教育部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认为,原因就在于有人认为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企业,主张把职业教育推向市场,淡化甚至否定政府责任。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关于职业教育公益性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职业教育是一项公共产品、一项公共服务,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可以使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四个主体共同受益。⑤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是由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全文阅读

推动经济公平增长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文章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这一发展战略,得出了“采用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不仅可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还能缩小收入差距,推动经济公平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经济增长;公平;教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9年经济平均增速为9.7%,告别了短缺经济,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不减,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依然存在。在这些结构性的问题之外,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其落脚点都是要使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十七大也特别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本文拟对我国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措施进行分析。

要缩小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从生产要素的层面来讲,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一部分人拥有资本,通过积累效应,收入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所以,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一是让低收入者拥有资本,二是在生产中尽量多使用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

二、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公平增长

教育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同时还能缩小收入差距。叶茂林等(2003)把劳动力按受教育程度化分为初等教育程度及以下(小学及文盲),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高中及中专),高等教育劳动力(大学专科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四个层次,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受教育者的产出弹性为0.1384,大学的为0.2011,中等文化程度的为0.1645,初等教育程度的为0.0385。其中,高等文化程度的受教育者对经济的产出弹性最高。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教育提高了人力资本含量,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正效应的作用;二是如果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则会进一步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布吉农、福尔尼尔、格甘特等人对亚洲四小龙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反而缩小,而此时期这些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实行了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推进国民教育水平的战略,因此研究把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归结于教育和人力资本的贡献。费尔茨对亚洲七国的研究表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带来收入的两极分化,基尼系数在时间序列上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收入均等化与其实行的教育赶超战略紧密相关。韩国1965年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同样也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国民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力提升。陈钊、陆铭(2002)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台湾地区在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但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却越来越小,分析得出:导致公平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地区重视教育,教育的普及率较高,人力资本收益提高,使得经济既能够高速增长,又逐渐导致收入差距下降。毛慧红、蔡颖(2004)分析了教育收益率、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关系,得出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基尼系数呈倒U曲线关系,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基尼系数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居民收入差距又逐渐缩小,其峰值年限为8.685年。

全文阅读

有关目前教育系统劳资关系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系统劳资关系的内涵及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教育系统劳资冲突的解决,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法律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可或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做好工作,就要掌握教育系统劳资关系的特点和解决劳资冲突的科学理论,同时,新的任务也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具备更好的解决教育系统劳资冲突的素质和能力。

一、要了解教育系统劳资关系的现状

教育系统的劳资关系,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看,它与企业基本相同。劳动和资本的最初结合是由于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结合实现利益的创造,从而满足双方自身的需要。当前教育系统劳资矛盾的实质是利益分歧,其具体表现为:

因为存在“资本短缺,劳动过剩”的客观现状,这使得在双方的谈判中,资方常常处于强势地位,劳方处于弱势地位。我国的企业、事业距离现代市场条件下的现代企业仍有较大的距离,原始的资本积累仍未完成,资本方为加速积累,往往会通过压低劳动者工资的原始方式来获取利润。相对于国资、外资,市场实力更弱的民营企业为了生存,把成本和损失转嫁到比他们更弱的劳工身上,由此造成对劳动者的伤害。劳动者由于政策博弈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在劳资的谈判中就处于不利地位。虽然政府对于在企业中设立工会做出了明文规定,但由于大多工会负责人由上级指定,工会难以成为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代言人,个别企业、事业工会甚至和企业形成共谋损害劳动者利益。

契约是界定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有利凭据。科斯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资方和劳方通过契约结合在一起,契约是链接双方的纽带。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国目前的非公有经济的劳动合同很多时候是一种不完全的劳动合同,资方掌握合同的签订走向。合同的不完全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劳动供过于求,劳动者在求职中处于弱势,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主趁机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是即使签订合同,也是模糊、残缺或不平等的合同,如霸王条款、生死合同等,一旦发生工伤意外,资方容易利用合同上的漏洞逃脱责任。三是合同多流于形式,合同的执行缺乏监督和约束,资本方获取大量的剩余控制权,劳动者处于受动者地位。

产权是人们行使财产所有权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规范,它侧重于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方和资方分别拥有产权。劳动者拥有劳动力产权,主要是指劳动者对自身的劳动技能、体能和智力等人力资本拥有使用权、收益权、让渡权、处置权:出资者拥有资本产权,对付出的证劵、实物和货币拥有使用权、收益权、让渡权、处置权。产权的归属清晰有助于减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但现实生活中,企业中的劳动力产权和资本产权往往是不清晰的,产权界定的不清晰必然引起所有者对自身有利的理解偏向。阿尔钦认为,产权的界定不清晰时,一种权利是否被侵蚀或者已属于所谓的入侵者是不明确的。产权的不明确,加之双方力量的不均衡,受损害的往往是劳动者的权利。

二、要规范教育系统劳资关系处理方式及

策略

全文阅读

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人力资本提升路径

【摘要】当前,我国的就业结构由非正规就业和正规就业共同组成。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就业规模超过2亿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50%。这个群体较少的人力资本存量不仅阻碍了个人生活状况的改善,而且加大了社会不同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的稳定。从政府、企业以及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提升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困难及原因,有助于提出解决非正规就业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教育培训 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9.2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就业结构由非正规就业和正规就业共同组成。据统计,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就业规模超过2亿,占就业比已超过60%,同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接近50%。

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主要产生于正规部门不规范的用工行为和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就业,如临时工、非全时工和派遣工等。农民工、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和个体从业人员构成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主体。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生活和就业呈现出高流动性特征,既充满活力,又存在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同正规就业劳动者相比,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平均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大多数只能依靠体力从事低技能岗位;往往拥有多重劳动关系,就业方式多样,通常没有劳动合同,随时有终止的可能;就业目的主要为了生存,劳动报酬较低,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非正规就业劳动者身陷“低技能―低收入”的困境,逐步成为社会和城市“边缘人”。更加严重的是,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不仅阻碍了其个人境况的改善,制约了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放大了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升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教育培训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

众多研究认为,教育培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地增进学员的知识和技能、改变学员的态度和观念的活动,使学员发挥自身潜力从而提升工作绩效。然而,在当前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背景下,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教育与培训却面临着重重困难,受教育权益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是不合常理的。非正规就业劳动力过低的素质使非正规就业者很难在就业中有优势。大多数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在城市很难拥有稳定就业,经济地位低下;缺少与城市居民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导致城市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很难对他们产生影响;其也难以成为城市文明体系的贡献者。

相对于劳动力规模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重要。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涵盖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整体概念。当前,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一同形成了我国完整的就业结构,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群体理应是人才群体重要的构成部分。教育培训是“授之以渔”,因而对于人力资本的提升更重要。因此,加强教育培训是维护和保障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培训有利于促进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企业利润;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