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智能

工业智能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工智能"搅活”汽车工业

人工智能(AI)是指机器模拟人类智能,已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大多数行业热衷于利用这项技术的最新进展,大力投资研发,与科技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四处收购人工智能技术初创公司。自人工智能进入汽车行业以来,该行业一直在急剧转变,带来了迄今为止最具创意的汽车技术功能。

自主车辆

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现完全自主的汽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计算机视觉

人工智能为车辆提供了所谓的“计算机视觉”,因而实现自主驾驶和大多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车辆能够在不受约束的环境下识别各种物体、场景和活动,这是如今竞相搞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车内各种人工智能技术中,计算机视觉最复杂、最先进。车辆“视觉”由大量摄像头、雷达传感器和激光雷达(LIDAR)装置来处理。然而,要是没有“大脑”,所有输入的这些数据毫无用处。车辆的计算能力由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组成,构成了车辆的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算法基于对象跟踪和复杂的模式识别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输入。计算机视觉不断分析环境,将感知图像馈送到算法中。然后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图像,对对象的性质进行分类。这些算法为车辆赋予“智能”,让车辆得以学习对象特征(比如运动、尺寸和形状),以便以更高的准确性对未来图像进行分类。

联网汽车

自动化和网络连接在汽车行业相辅相成。借助人工智能,联网汽车能够很快地与其他汽车以及道路基础设施进行联系。V2X通信主要分为两类:V2V通信和V2I通信。

全文阅读

人工智能加速商业化

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倒逼着企业需尽早建立智能思维,让机器系统自己学习、适应和发现规则,加速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商业化发展。

从人机对弈,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浪潮突起,有点像前几年的“互联网+”,大众的期望不断攀升,纷纷视之为绝对不能错过的战略机遇,而此次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主要是企业引领。

在国内,BAT不断将人工智能融入产品方案。淘宝的商品推荐越来越准确,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获得进展,这些都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拍立淘”可以使用照片来搜索商品,主要得益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成熟。除此之外,科大讯飞、海康威视也分别在语音识别领域、安防领域建立起了竞争优势。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空前广泛,从物流管理到智慧交通,再到智慧医疗,开始改变不少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生活,从感知、预测、指导,到形成综合方案,价值创造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在感知环节,科大讯飞的“超脑计划”正在支撑多个项目的商业化应用,如车载辅助系统、语音处理系统等。在预测环节,基于人工智能的天气预测,能够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在辅助指导环节,智慧医疗已经开始帮助医生做出判断,基因组技术能够帮助人类克服癌症等病症。在综合方案环节,无人驾驶,乃至城市智慧交通的系统方案已经非常完善。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 270亿美元。

从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过程来看,基础支撑、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是非常关键的三要素。基础支撑环节包括传感设备、用户数据、云计算技术;关键技术则包括视觉处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内容xxx;应用场景则有智能制造、金融、医疗、家居等。与大众强烈的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工智能应用目前仍偏重B端业务,与传统业态的融合程度不高,提供的用户体验不够多。

首先,AI与信息物理系统结合有限。传统业态中能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改造的业务环节很多,但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大都处于创业阶段,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不足。按照麦肯锡的预测,如果企业对人工智能持开放的态度,到2055年有50%的工作都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利用“人工智能+”,随着市场容量的释放,将会产生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其次,基于AI的革命性产品不多:除了美图秀秀、科大讯飞,能让消费者想到的适用产品很少。其实,相对于德国,中国有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相对于美国,中国有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中国的优势在于用户形成的庞大数据,如果创业企业能够利用开源的算法,把人工智能与用户数据结合起来,创业企业所创新的极致产品、体验服务将会越来越多。

数据基础、硬件能力、算法是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撑,数据的井喷式成长,来源于中国庞大的用户市场。硬件能力正在被突破,比如我们已经有了“太湖之光”。算法是人工智能的短板,基于浅层次的识别和判断,人工智能目前只能替代那些重复性、简单性的劳动,而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则有赖于人类的感性和对美学的认知。

全文阅读

智能建筑工业设计发展

〖摘要〗本文涉及提高智能建筑运行应注意的事项,智能建筑的标准及设计规范制订的

重要性,变送器(传感器)及执行器选择的原则等问题。

〖关键词〗智能建筑标准设计规范变送器执行器

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就要到来或已经到来。任何新事物刚一出现人们都有一个认识过程,一旦被人们认识了,很快就会引起一股热潮,但有热就会有冷,当热过了头的时候就要适当冷一点,否则会象人一样热过了头就会生病。一、我国智能建筑概况

我国智能建筑开始于80年后期与90年代初,1991年曾派人去当时瑞士能德公司(后改名为兰吉尔公司,是西门子楼字科技之金属公司,其楼字自控系统S600品牌为兰吉尔·驷法)进行了技术培训与学习。随后便与该公司联合在国内推广楼字自动化系统(BAS)。

1991年开始,我国建成不少智能建筑,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上述比例是否正确没有去分析过,但根据工作中接触的情况看,至今见到的运行正常,真正达到智能建筑标准的确实为数不多。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国家已经发现了再这样下去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成立了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开始着手编制有关标准与设计规定,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进行资质审定工作。

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90年代初期,通过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工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找到了费用也很高;另一种情况是系统仍在运行,但只能进行显示与手动控制,这种情况比较多,部分自动控制能正常投入的项目不太多,达到自动控制全部投入运行,实现经济运行的工程确实不多,只有在近几年来人们注意了对供货商或商资质的审查,并对设计、调试、验收、培训及后期服务在合同中都作了明确规定之后,情况大有好转。

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些是设计上的原因,有些是供货商的原因,有些是施工单位的原因。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全文阅读

现代工业智能MCC应用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与通信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迅速的应用到自动化控制行业。从而使工业控制技术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过渡。就MCC而言,在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 MCC 采用的是新型的智能元件以及现场总线技术,智能MCC已逐步的向自动化和集成型发展,将软件、硬件和网络技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工业中智能MCC的应用,具体介绍了智能MCC系统的组成、功能和配置等等。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 键 词 现代工业;智能MCC;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2-161-1

智能MCC是指智能马达控制中心,其主要核心元件为马达保护器,如ABB 产品IS系列,SIEMENS 产品3UF7系列。智能MCC主要是将设备网技术、通讯技术、控制及保护技术应用到传统的电动机控制中。智能MCC是由传统MCC中硬接线控制保护回路通过以网络通讯方式对马达保护器的数据进行控制及保护,进而MCC升级为智能MCC,从而成为设备网自动控制系统。智能MCC与传统的MCC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智能MCC具有网络化、可扩展、系统化、开放式的特点。另外,智能MCC的柜体结构合理,使用抽屉式单元,操作维护极其方便。采用网络结构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减少大量的控制线路,降低投资成本。其一次电缆和二次电缆分开布置,不仅减少电磁干扰,而且可以保护维护人员安全。

1 智能MCC的配置

1.1 智能MCC系统的组成

智能MCC配电系统的主回路配置和传统MCC配置方式基本一致。智能MCC一次回路由断路器+接触器+马达保护器组成。马达保护器如M102或3UF7等。智能MCC的核心元件就是马达保护器模件,主要用于对电机运行的控制,模件常用于对接触器合分闸的控制。另外,智能MCC中的马达保护器取代传统的热保护元器件,简化控制回路,对于电机的保护有着更大的优势:能够将接地故障、过流、过载、欠压、自动重启动、堵转、超温等功能集中到设备上,通过DCS网络对智能MCC进行组态,采集MCC所有电动机运行参数,控制电机的启停,从而可以远方(DCS控制室)能方便的操控现场电机及监控运行状态。

1.2 智能MCC参数设置

全文阅读

人工智能赋能农业企业财务探讨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日益加速。农业企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财务会计管理存在较大差距,为人工智能赋能农业企业,助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人工智能技术内涵丰富,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能够发挥其显著优势,促进业财有效融合,推进实时监督审计,发挥管理会计职能。

关键词:人工智能;农业企业;财务

当前国内农业企业数量众多,业务内容多种多样,规模大小不一,资金数量悬殊,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财务管理设备、理念和财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也有一定差异,财务实践形式多样化,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形成较大差距。因此,人工智能赋能农业企业财务管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农业企业和农业企业财务

(一)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一般指以农业经营为主,采取独立核算的农业经济单位。从狭义上来看,它指的是采取独立核算的农业经营生产单位。当前农业生产经营越来越多地和相关联机构、部门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延伸至产前环节与产后环节,催生一大批一体化、综合性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如此一来,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与加工、为农业服务等方面的企业,均应被列入农业企业的范围内。所以,农业企业指的是在一定场所,集合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设备等多种生产要素,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包括天然纤维、食物等内的动植物产品与相关服务;在承担风险与利润动机的条件下,采取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的农业经济单位。本文采取这种农业企业的广义定义。

(二)农业企业财务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受到农业细分领域彼此借力的影响,经营多元化、产品多样化的现状导致农业企业繁多的财务会计内容。相应地,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充分体现出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需要单独核算相关细分领域的成本费用与多种类型的非生产性开支。农村地区的管理机制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农村地区采取双层经营、统分结合的管理制度,服务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活动。当前,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适应统一化、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企业急需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等人工智能科技进行财务会计操作,进而持续提升财务管理的效能。

全文阅读

人工智能、失业与创新

我们必须对事实进行通盘考虑,创新会让过时的工作消失,但同时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人工智能(AI)是智能时代的主要代表技术之一。该技术旨在根据数据和分析赋予计算机做出类似人类思维方式与判断的能力,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均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诞生了60年,在机器学习、人机协同等方面不断产生新的突破。人工智能将成为驱动行业智能化、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首次写入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使人工智能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各地政府也开始密集出台人工智能产业配套扶持资金政策,努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目前已经有超过30个城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的重点发展对象,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达40家。其中,又以北京、上海、沈阳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赛迪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38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6.3%。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一批大企业已经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目前离中小企业还比较远。这是因为从事人工智能所需的服务器一台就需要30万元,企业要做这一领域至少需要几千万元的投入。投入成本巨大导致目前只有巨头企业和新兴创业公司在做,中小企业参与的很少。

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

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在我们的道路上测试多年,相信终有投入商用的一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它们将取代出租车司机,以及目前优步(Uber)和来福车(Lyft)这类网约车公司的签约司机。毕竟,如果雇主可以取消付给驾驶员的费用,它们可以更便宜地提供服务,同时保有更多的净利润。未来,自动驾驶车辆也将取代货运司机。

这不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可能改变就业市场的唯一领域。我们已经看到,大型连锁超市安装了自动结账机,连快餐店也紧跟这一趋势。麦当劳目前在各地都有自助售餐亭,客户能够通过它们下单并获取食物,而不需要任何人际互动。

早在2012年,美国一家机器人创业公司“动力机器”(Momentum Machines)就开发了一款完全自动的机器模型,它可以自动接单、烘焙、涂抹调味汁、组装汉堡,然后装好包装,交给客户。这台机器被证明能在一小时内备好400个汉堡,该公司已经在旧金山湾区购买了一栋建筑,打算尽快让一家完全自动化的餐厅投入运营。当然,餐厅仍需要几个人来确保机器平稳运行及执行其他琐碎任务。显然,如果这家新型机器人汉堡店能够证明自己有利可图,可以预见,未来大型连锁店会纷纷效仿。

全文阅读

工业园区智能化的实现

摘 要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各大园区的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信息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现有的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求。

本文针对工业园区智能化需求,结合园区的分布结构、系统集成可行性分析和建设经费利用的最大有效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手段,借鉴一些成功的建设案例,搭建面向工业园区和园区企业的高水平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工业园区的智能化,使园区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制造业向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化的新型工业转变。

1 智能化设计的理念

所谓工业园区智能化,就是将园区内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建筑和公共设施按照统一规划、实施、调试、优化,最终实现智能化。该信息化建设方案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分工明确、功能各异,但又相互连接并且融入园区内其他工业系统,最终实现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化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案的主要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电子会议系统、一卡通与门禁系统、机房管理系统和管路系统等。

2 综合布线系统

所谓工业园区综合布线,即在园区内利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思想在不同建筑和设施间建立灵敏度极高的数据传输通道。布线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扩展性的即运营与管理为一体的数据平台,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做到标准化的网络设计,各项系统实施规范,技术指标和设备型号符合国际标准,该系统还必须考虑到现阶段园区信息化需求和未来智能化系统扩展需要,同时在实现工程需求最优化的同时,尽量节约项目经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以下5个子系统,分别是:工业区子系统的设计;设备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运用分层网络布线结构设计思想,实现网络核心交换区的传速速率为1000Mit/s,分布区的传速速率100Mit/s,最底层的交换设备永远10Mit/s的速率。

3 视频监控系统

近几年,监控系统的更新换代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早期的模拟监控系统在市场上已经十分罕见了,数字监控系统大量的被企业所使用,同时,在IP技术一统天下的今天,网络监控系统正在被人们接受。监控系统是企业关键部门和园区内的公共场所实施"实时监控"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监控系统所传输和保存的关键事件的图像和声音信息,为园区内的管理部门、客户或者政府机构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高效可靠地检测平台,更好的保护园区内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文阅读

机器人:智能工业的标志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在其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最早使用机器人一词,剧中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本意是苦力,即剧作家笔下的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的机器,是一种人造的劳力。它是最早的工业机器人设想。

除了久远的戏剧,在今天的电影中,我们无数次被未来世界的场景所吸引、震撼。但这样的场景或许并不那么遥远了,甚至就在你身边的某一个工厂内。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例如在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形、机械加工和简单装配等工序上,以及在原子能工业等部门中,完成对人体有害物料的搬运和工艺操作。如今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工业的标志,从戏剧走向了现实。

发展与变化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197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以来的适用化期。如今,信息化是支撑高端制造业从“制造”走向“智造”的捷径,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现实途径。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支持性政策。根据2011年3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后十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将占全部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工业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此期间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实现进一步增长。

根据预计,中国到2014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16.9%,成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专家表示,未来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可达30%,爆发性增长可期。

在实际中,工业机器人投入应用并取得效果的案例不在少数。例如,焊接机器人在大连华克、上海华克、上海龙马神、南京新迪、长春佛吉亚、上海汇众等零部件及配件生产企业也有着典型的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广泛采用了点焊、凸焊、缝焊、对焊及电弧焊等焊接工艺。其中,横梁总成托架点焊,传动轴平衡片凸焊,汽车燃油箱缝焊,汽车轮圈连续闪光对焊,汽车转向臂、消声器、净化器壳体的电弧焊等。

2008年起中控科技集团开始孵化机器人产业,公司拥有机器人相关的核心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领先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线和“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并针对工业制造、装配、检测、物流及仓储等环节提供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主要有巡检机器人、AVG机器人、轴承锻造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并针对工业制造、装配、检测、物流及仓储等环节提供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全文阅读

奋进电力:专注工业智能

尽管暂时还难以全面突破ABB、库卡等国际工业机器人巨头的笼罩,但奋进电力通过曲线救国,从低端领域做起,正在慢慢向高端产品线拓展。

在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奋进电力)生产车间,一排涂成红漆的机器人,做着不断地来回搬运动作。虽然它们还远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具有完美的人形外表,但这些机器人都有一颗“中国芯”。

“从内到外,从硬件到软件,包括减速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我们的工业机器人都有自主知识产权。”奋进电力董事长徐击水介绍,“我们是武汉第一个走通这条路的企业。”

2012年,中国新增2.9万台机器人,其中国产品牌只占4%,和国际品牌差距十分明显。而大部分的机器人都集中在欧洲和日本的4家企业――瑞士ABB、德国KUKA以及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核心技术也大多掌握在它们手中。

而机器人最核心的几个部分是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这些心脏部件国内无法生产,只能依赖进口,有一些甚至都买不到。

而现在,奋进电力通过长时间的攻关,都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生产,实现整机国产化。这背后的最大的推动力当然来自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奋进电力副总经理黄辉透露,以前一个50公斤的钢圈需要2个工人搬运,工人3班倒不断生产。而现在一台机器人便可以轻松地并且是不间断的胜任几个人的工作。

抱团谋势

全文阅读

智能制造提升中国工业能力

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是进入平台期还是进入突破期?在学界仍有争论,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引领全球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却是近在眼前的事实。

本轮全球工业化新变革中最重要市场推动因素是200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发达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解决棘手的就业和财政失衡问题,除了开动印钞机救急“治病”的短期对策以外,更是着眼于长远国家战略,纷纷开出了“再工业化”、“产业回归”、“自由贸易区”的药方寻找后危机时代的解决出路。世界范围的产业格局处于变化的前夜。

中国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在加入WTO和金融危机之间的全球化进程中,积累了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巨额的外汇储备,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市场。中国工业的起落兴衰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连,已经是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中国制造2025》的出炉更是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轮改革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即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主题是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中心是提质增效;主线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目标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

新常态下中国工业的发展战略

新一届政府执政以后,面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发展特点: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政府从区域、金融和产业三个方面重塑中国工业发展战略,提升工业能力。如图1所示。

新一届政府全方位推进我国工业能力的提升:在市场发展战略方面,对内建设推广“自贸区”,对外推广建设“一带一路”,为中国工业深度开发新市场;在金融战略方面,对内推动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对外倡议建立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中国工业走向海外提供金融支持。这些政策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核心战略是产业发展战略,新常态下中国工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工业能力?这是新一届政府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