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提示:11月6日至7日,兵团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座谈会,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等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和今后一个时期兵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踏上新甲子的征程,兵团该如何围绕“聚焦新目标、踏上新征程、唱响新军垦战歌、谱写新篇章”这一主题,更多展示干部职工群众新风貌?如何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系统作风建设?如何推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期“新闻会客厅”栏目特别约请了参与兵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座谈会的部分代表,与大家共同探讨――
嘉 宾
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宣传部部长 李小宁
二师、铁门关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井盛泉
五师八十一团政委 张恪军
六师、五家渠市文明办主任 宗克穷
十师、北屯市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建伟
【摘 要】相比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教职工的发展机遇、薪资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新形势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更需要适当的激励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激励理论
激励是高校人事管理活动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正确、适当的激励措施有利于使教职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教学效率,保质保量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著名的激励理论
由于适当的激励措施能够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对社会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都踏上了探究激励理论的路程。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一些著名的激励理论得到了认可:
(一)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成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主要表现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这是人们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安全需求主要涉及到健康安全、职业安全、养老安全等等;社交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爱与理解;尊重需求主要是指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二)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又可称之为激励保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引发人们工作动机的行为有两方面: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只能够消除人们的不满,不会带给人们满足感,比如工作稳定性、工资水平、领导水平、福利待遇、人际关系、劳动安全保护条件等等。激励因素能够带给人们一定的满足感,比如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职业的成长发展等等,激励因素运用得当,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由美国的亚当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对自己的报酬的知觉和比较的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在日常工作中,同事之间常常会不自觉的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付出了相似的时间、精力、能力之后,如果获取的报酬不一,则会对公平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摘 要: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内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促使民族音乐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瑰宝。而在民族音乐的教学工作中,学校一直承担着主力军的角色,在民族音乐的文化观念教学以及文化传承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本文将针对如何从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等诸多方面建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展开讨论。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迥异的自然条件、社会风俗和语言,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多民族化地音乐资源。我国的民族音乐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音乐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这些进步与成果所代表的都是我国多民族社会环境中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民族音乐的教学进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现存问题,本文将提出建构相应教学体系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体制无根化
纵观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上的数次潮流,我们会发现音乐教育的潮流中心总是在变化,但是好像一直都没有民族音乐占据主角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西方国家近几年对于我国的音肺幕精髓极为关注,但是国内却存在对民族音乐的贬斥的现象。而这种“洋崇内贬”的现象直接体现的就是国内民族音乐教学的一种“无根化”的现象。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好像一直都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若想要更多地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我们就必须让民族音乐教学工作切实立足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根基之处。
2.教学内容畸形化
多年以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育实践中,符合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无论从数量到质量、从深度到广度,从措施到影响,一直处于式微的境地。单从教学内容的安排而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以唱歌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仍然在许多学校大行其道,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知识的传授鲜有涉及,因此,多数学生相关知识极为匮乏。即便是专业音乐院校相关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也仍然难以摆脱“畸形化”的倾向。许多学生缺乏对我国各民族优秀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和认识,畸形化的教学内容安排难辞其咎。
摘要:针对民族院校的学生特点和民族地区对环境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结合大连民族学院环境类专业近年的建设情况,从教学团队建设、强化课程的时效性和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等方面,阐述了民族院校环境类专业综合改革的做法,以期寻求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关键词:环境类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崔玉波(1968-),男,内蒙古林西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孙红杰(1973-),女,辽宁抚顺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民族学院教学改革课题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77-02
我国国家民委直属的高等院校共6所,部分省份还设有民族院校,这些民族高校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民族地区大开发、大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而面对日趋恶化的环境现状,需要大批环境类人才参与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中来,为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因此,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民族院校需要加强环境类业人才的培养。[2]
环境类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社会需求随时展而变。尤其是国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后,对环境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而民族高校的学生又有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培养适合于社会需求的环境类本科毕业生,是民族高校的紧迫任务。本文就大连民族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环境类专业的综合改革,谈一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做法。
摘要:民办高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既是民办高校在激烈竞争与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民办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的重点创新与突破之一。然而,专业硕士扩招、就业难、文凭贬值是民办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在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上突出办学特色,实行错位发展,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应用型硕士,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研究生;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69-02
一、背景探究
2010年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重视的思想影响,民办高校的壮大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力量和增长点。2014年民办高校相对普通高校占比逐年增加,截至7月份,普通高校共2246所,比2013年增加48所,增长率为2.18%,比2013年下降0.63%,其中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已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19.77%。[1]从1999年开始,随着全国高校扩大招生,硕士招生计划也增长迅速,2006年以前平均增幅达到10%以上。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培养硕士学位工作,2012年有52个单位通过教育部审批,获批的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金融硕士、工程硕士等17个,其中黑龙江东方学院等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在首批中,此举意义重大,既打破了公办大学独揽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局面,又标志着社会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认可。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56万人,较2013年的53.9万人扩招2.1万人,约4%,扩招幅度相较于2013年的4.2%较为稳定,虽然5所民办高校获招硕士研究生资格后,大约仅占去0.62%的份额,但研究生教育重心逐渐从公办大学的精英化、学术研究型走向普及化、专业应用型,2010年专业硕士人数增长超过50%,占整个研究生人数的24%,2013年该比例已达到40.3%,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5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之比达1:1。但由于公办大学人才培养“大而全”的局面,这更加不能满足社会对有特殊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这个缺口正好由民办高校弥补。
二、几所民办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北京城市学院开设4个研究生专业
[摘 要] 现阶段,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对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伊通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放到首要位置,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能够与时俱进,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
[关键词] 伊通县 职业农民 专职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95-01
在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过程中,作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我校应该将进一步提升专职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作为首要工作,进而着重培养专职教师队伍中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促使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建设出一支高素质、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围绕农广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阶段展开分析,进而探索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思路。
1 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阶段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不是一件能够短时间内完成的事,应该根据它的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继而依照其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对其进行优化。下面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的初级阶段、提升阶段以及创新阶段进行分析。
1.1 师资队伍建设的初级阶段
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初级阶段,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教师常常出现以下问题:其一,他们的专业知识较为匮乏,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二,大多数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较为薄弱,技能方面较为欠缺[1]。其三,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使得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些问题,农广校应该在“听、观、进、派、”四个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训。
摘 要 本文立足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入手,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特点,对现阶段《建筑材料和检测》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 。
关键词 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少数民族 建筑材料与检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历史原因造成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有两个先天不足,一是汉语言上的学习障碍,二是中学文化基础薄弱,这给建筑工程专业培养带来较大的困难。《建筑材料与检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但是,目前的很多学校对这门课的开设大多数注重于理论教育,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动手能力强于理论学习的少数民族而言,这种教学模式不太合适。
在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中,如何优化《建筑材料与检测》的课堂结构,完善理论知R和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1少数民族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应该讲,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随着国家大力促进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现有的少数民族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重要性在认识上不足,对人才市场需求要素重视不够以及少数民族工科大学生本身特点的研究认识也不够深入,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缺少效益评估和总结,还有办学资源上的局限性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工科教育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此着重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编制、教研队伍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已取得的成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高校;述评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设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立
从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提出至今,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2]。在已开设非物质文化的高校中,从学科设置的类别上看,主要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文科类、师范类,以及高职高专类高校;从隶属关系来看,部委属、省(直辖市)属、地区级的院校均参与其中;从发展目标和水平上看,“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及普通高校也在其列。官方报告显示,全国具备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相对全国高校的总数量而言,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高校所占比例不到1%。在专业设置上,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设置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旨在培养一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人才。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列入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已开设的专业也仅仅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系较紧密的专业,如艺术学院的音乐、舞蹈专业,历史文化学院的考古、遗产、博物馆专业,文学院的民间文学专业,建筑学院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专业等,而其他大部分专业仍未开始行动[3]。其中,部分专业的开设,只是在现有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加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随着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相继在不同高校建立,如: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育利康文化遗产研究所)、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4]。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立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二、课程建设成就与问题并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其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中,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根据公告的要求,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包括:重庆文理学院在美术学院开设的具有尝试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与保护课程—“民艺研究与考查”[5]、武汉音乐学院开设的“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6]、玉溪师范学院开设的“云南绝版套色木刻”课程、云南民族大学开设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课程等。从课程的类别来看,已开设的课程中,主要以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为主,既包含知识型,也包含技能型与实践型课程。从课程的层次来看,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博士生课程都已覆盖,例如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等,都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科生课程、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设有“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设有“建筑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课程。尽管已开设的课程形式多样,数量较多,但规范性不足,仍存在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地位不明确,课程定位模糊,课时较少,课程内容庞杂分散,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课程考核不完善,学生积极性不高。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现状,一些国内学者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其中,王建设提出构建“平台+模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7],牟延林依据“大学生+传承者”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三类传承课程体系[8],王红建议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程,普丽春鼓励大力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阮学永提出了选择课程资源的四个原则,张燕萍则提议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系统的有传承人亲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课程,并建立起规范的课程体系,对于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尚未形成体系
纵观当前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发展,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性高,纷纷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并设置了相关课程,但都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体系,缺乏基础性的标准教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主要包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的专著,如王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苑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乌丙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等;二是非物质文化相关学科专著,如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等;三是地方自行编制的教材,如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编撰了《侗歌教材》,在侗族地区的学校中普遍推行。现有教材,与传统学科的教材相比,教材内容没能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照搬传统学科教材的框架,理论性、系统性不足。其次,在数量上,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和文献相比传统学科累积不够,其中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工作的学术成果更是匮乏。同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难以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的长远发展需要,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持续发展[9]。因此,编写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刻不容缓。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国务院已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包括了民间文学31项、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杂技与竞技17项、民间美术51项、传统手工技艺89项、传统医药9项、民俗70项共10大类[10]。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大量素材的同时,也为教材编写增加了难度。将如此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整合编写出实用性强的教材,是一项任务庞大的工作。目前,许多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建设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张燕萍、谭宏、王建设、王玉青等强调编写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统编教材,并结合地方和民族特色,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其中不少学校和学者已经着手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出版了面向本科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精品课程教材,云南玉溪师范学院,编著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哈尼族原生态文化歌舞》、《云南绝版套色木刻》、《云南重彩画》、《云南民间传统手工刺绣鉴赏与制作》等专业课教材。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结合“现代艺术设计”与“云南民间工艺”,市场产业需求,建设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创新性”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体现“与市场接轨,适应行业需求”的宗旨。按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合行业发展变化、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和建议,制定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专业设计及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过程中结合“现代艺术设计”与“云南民间工艺”制订出产业需求的专业,紧密结合“艺术设计类”设置课程,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在云南省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地位,强化专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更新培养理念,突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凸显“云南艺术民间工艺”课程建设,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将云南民间工艺成果、技术、内容充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倡导以民间艺人与教师“1+N”指导教学、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形成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考试手段。在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民间手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传承学生学习民间工艺的制作,同时设计专业教师则负责传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工艺,通过“调研、改进、提高”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建设双师型队伍,引进民间手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改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
引进民间手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续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争取每年引进1-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力争在引进教师的学历结构上实现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突破。在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每年选派3-5名学术梯队中的教师外出进修或到国内外作访问研究。拓展与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聘请一批有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和创业指导教师,努力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四)共建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训平台,探索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努力做好云南区域内民族文化的重新发掘与设计,充分利用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多元性和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努力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教育实践,成为区域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建设艺术设计工作室和设计工作室,民间工艺设计实训室,同时邀请民间艺人和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到校进行讲学。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积极与云南省设计企业展开合作建立了“艺术设计实训基地”。
摘要:云南工商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民间工艺、适应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企业与生产第一线、从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且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根据构建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需要,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现代艺术设计;民间工艺
一、专业建设目标
云南是旅游文化大省,云南工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服务云南区域经济为主,构建学院的整体办学目标,积极发挥学院的优势,为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民间工艺,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适应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企业与生产第一线,从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希望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办成凸显区域特色的专业,通过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建成影响力强、示范性佳、特色鲜明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构建探索
1.构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教学课程
将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制作的民族艺术品、各民族民间工艺技术、符合教学需要的相关内容加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建立云南民族民间工艺艺人与设计专业教师相结合的“1+N”指导设计教学课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工艺制作为主进行教学,既传承传统工艺制作方法,又能使学生总结出现代艺术设计的特点,形成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
2.建设双师型队伍,吸纳民间手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