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关意识论文

公关意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节目公关意识管理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计划经济过渡到了市场经济,社会需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等保障后,开始有能力追求更高层次生活质量,社会企业为了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也努力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种类,并且同类产品的出现使得人们的需求面临更多的选择。在社会需求增加的同时,技术不断的被革新和推广,这使得大量生产、大众传播、大众市场的出现成为可能,比如商品供求关系的转变──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商品竞争的转变──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商品竞争的转变──竞争由简单的数量竞争转向质量、个性的竞争;信息获取渠道的转变──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大众获了消费信息的渠道异常丰富。所有这些转变,导致了一个完全大众市场的出现──消费者决定一切。我们经济类节目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服务的对象发现了更多变化:需求增加和竞争加剧,使得商品广告迅速增加,广告已经成为品牌之间,商品类型之间、服务类型之间的主要竞争工具。媒介作为广告的一个重要载体,越来多的企业钟情于它,需要我们为其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众多的媒介里面,也面临着选择,频道过多和栏目的收视率决定有没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在完成企业广告服务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企业与消费者的问题。

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媒介起到企业与消费者最大的沟通作用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

企业是通过广告直接作用于群众而达到销售目的,广告能否对消费产生影响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影响消费的一些因素和行为: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供求关系、消费者总体的消费能力、消费者普遍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发展变化、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这些因素有些与宏观的经济形势有联系,有些则更重消费者本身的观念和行为,但他们都是影响广告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再让我们来看一下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一、面对不断增加的产品,人们越来越依赖广告来获得关于产品和消费的信息。与广告刚刚开始大量出现的时代相比,现代广告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二、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断有新的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也不断有旧的产品被淘汰,这一方面来自广告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现代广告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大众媒介为主体的各种传播媒介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接触媒介的途径和机会不断增加,广告对于各种媒介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的消费者发生预期作用的难度越来大;四、经济多元化使社会生活多元化的态势愈加明显,从而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就有了不同的需求的多种消费群体,使得广告群众的构成愈加复杂,但广告是企业必须要做的。

我们把企业信息经过电视制作后向消费者传达,使企业获利,增加对栏目的广告投入,同样我们面临的也是一个日益复杂的观众群体。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消费者抱怨广告干扰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广告在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来讲,广告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些方面: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准;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生活情报,可以增长见闻、充实知识,有助于消费者识别商品,起到指导消费的作用,可以增加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机会,可以减少消费者误购产品及滥用产品的可能,可以促进消费者生活合理化,能向消费者介绍许多新的生活方式等等。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观众(读者)接触广告的机会大大提高,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同时在传播同一条广告信息,使得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媒介,各个媒介也有了相对固定的群众,企业选择广告媒介的机会多了,造成广告投入的分流。

所以经济类节目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给观众造成一定影响,引起企业注意,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不同于其它媒介的展示机会,比如展示内容的限定,展示方式的区别等。

谈到这里,我们可以为经济类节目的公关做一下概念性的界定,经济类节目的公关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它要通过与企业的接触沟通,向企业介绍经济类栏目广告优于其它形式广告的特点,并为企业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它要不断提高节目信息量,吸引更多的观众或成为栏目的忠诚观众。对于企业来说,经济类栏目涉及面广,内容形式较为灵活,能把企业信息分析的更透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依据,对于消费者来说,从经济类栏目中,他了解的信息更全面,在同类商品日益丰富的商品社会中,他们能为自己的选择找到更多的理由。

所以,经济栏目的公关必须从这两方面同时入手,它不仅仅是按照企业的意图来广告,还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共同点,在企业广告信息的同时,吸引观众关注节目,这也就形成了企业、媒介、消费者三者的利益共同体,使三者进行有效沟通。

把与企业的沟通变成参与企业营销策划的行为。经济类节目的公关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运用所掌握地条件,技术等各种因素,为企业做出综合,使企业和我们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谋得长久合作发展。在我接触的客户中,与凌志公司的合作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全文阅读

公司治理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

摘要: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之争,说到底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认识论的不同必然影响到公司治理理论上的建构及方法上的选择。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反观公司治理的理论及分析方法研究本身,试图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裨益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实践。

关键词:公司治理;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4)-0083-05

20世纪初以来,公司治理问题倍受学术界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依据各自的学术背景从不同角度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相继出现,由此所引发的争论也涉及到公司治理的诸多层面。这种理论上的竞争确也遵循了理论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促使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深入。但是,任何经济理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利益从属性”而带有主观研究的色彩,也就是说,任何公司治理的研究者有意或无意地都会依循不同的认识论立场为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基于此,本文就公司治理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做一探讨。

一、规范主义认识论

规范分析是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中运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倾向于建立正式的数学模型,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其理论分析秉承了哲学史、经济学史上的规范主义认识论。在规范主义看来,规范并不仅是纯粹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体系,更是知识的社会形式,即一定社会集团的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渗透着各种主观因素。反映在经济活动中,规范分析强调要探讨经济现象的本质,说明某一经济

事物好与坏、优与劣,它是否符合某种价值标准等,其分析结论自然也要受不同价值判断的影响。

规范主义认识论带给公司治理这样的解释:公司治理既有独立于环境存在的“概念思维”的一般性知识,也即韦伯所说的“概念工具”;又有强调由环境改变其含义的“感官实践”的具体。作为一种知识,是人们关于公司治理实践反映的客观知识存在,其理论具有结构主义和工具主义知识的共享性和可复制性,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公司治理是涉及公司权力的派生、使用和限制的知识,也即各参与主体利益博弈的知识。作为一种具体实践,具有文化主义和情景主义知识的独享性和不可复制性,既包含了研究者长期形成的主观认知图式和主观价值倾向(如萨缪尔森的“主观因素”、库恩的“共同信念”),又有某些意识形态隐含和文化的约束(如诺斯所说的“文化的路径依赖”),它也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公司治理是一种文化、信仰和精神。正是规范主义的这种“知识社会性”存在的认知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识别”能力,如:秉承“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和基于“日尔曼文化”与“大和文化”的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等。

全文阅读

论新闻评论对公民公共精神的培养

【摘要】新闻评论是针对变动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及时或适时发表的宣传性、意见性等信息,它是公众意见的表达方式。面对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新闻评论来实现公共精神的理性表达,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社论为例,探讨新闻评论如何发挥作用。

【关键词】新闻评论 公共领域 公共精神

1998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访问中国时说:“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①在我国社会民主氛围日渐浓厚,公众民主意识日渐高涨的情况下,公众在公共领域中行使话语表达与舆论监督,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个公共领域需要通过具有公共精神的新闻评论进行理性的引导公众意见的表达,协调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南方都市报》社论版为例,其新闻评论发挥的公共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尤其表现在政治参与意识,即公民关注公共事务,监督权力运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我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意识而言,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公民通过参政、议政、选举、监督、依法维权等一系列活动,对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民主意识、权力意识、法律意识等明显增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公民的平等意识、规范意识和理性意识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②在现实生活中,经济飞速发展使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多元意见的碰撞,都需要新闻评论正确引导公众。

新闻评论担当了培养公民公共精神的重任。如《南方都市报》2010年11月2日的评论《调整收入分配重在还富于民》指出,中国未来的新型发展模式可简短地归并为三点:修养生息、还权于民,还富于民。通过公共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等措施来实现公民收入的合理调整和经济的增长。而公众对中国公共服务的评价与监督正是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再如12月29日的社论《公车改革就是要削减既得利益》,这篇评论的论题关注了公务用车改革的问题,文中提出,公众对于耗费公帑无数的公车意见很大,对于为了治理拥堵而提出的公车改革只有是着眼于削减公车使用中受益群体的利益,那么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这两篇评论的论题都关注当下公众对于政府政策制定以及公共服务问题的意见表达,体现了公众主体的参与意识,对培养公众的公共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表达公民的利益诉求

伴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在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中,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的趋势,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诉求欲望。公民通常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来表达及交流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而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攸关公共利益,与人们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能够被人们所感知或体验的客观发生的社会事实。比如物价问题、房价、就业、社会医疗保险、医药、反腐倡廉等等。这些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往往属于热点问题,也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引导公民理性地应对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新闻评论的重点。在寻求妥善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方面,新闻评论往往发挥着公共精神,找到各方利益的一致点,帮助公民进行理性地表达。

全文阅读

大学生公民意识及培养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 要:省内外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都是集中在几个方面如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及其存在的问题;一些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问题进行研究等,但是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及培养机制还是较为缺乏,需要加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意识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40-01

公民这个词本身是法律上的一个概念,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党的十报告中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就需要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养。[2]关于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培养的研究,成果是较为丰富的,省内外大都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进行研究。

一、四川省内研究现状

从中国知网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进行搜索可以发现,目前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专著是十分缺乏的。省内研究主要是:一是从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此提出了些建议;[3]二是研究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及其存在的问题;三是用一些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四是对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问题进行研究;五是研究在新时期新环境或者多媒体形势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问题研究;六是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体系的内涵及其大学生公民培养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七是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及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价值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以学术论文或者学位论文居多,专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虽然说研究是较为全面和丰富,但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机制建立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另外,就是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也是较为匮乏的,需要进行加强研究。在基础上建立相关培养机制,并能够科学的加以实践,这是现阶段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研究的重点。

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加强对公民意识的研究,现今研究着重点已经从国外理论介绍和中外比较研究转向公民意识培养问题,目前研究主要是在:一是陈永森(1997)提出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一定要不断的提高公民意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4]二是刘阿荣(2009)[5]和周旭东(2008)[6]研究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鄯爱红(2004)[7]和康宗基、庄锡福(2011)[8]都在公民意识培育问题研究上做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探索;四是陈联俊、李萍(2010)[9]和杜崙(2009)[10]等都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我国公民意识的作用方面去进行研究和思考。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主要涉及: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角度;大学生公民意识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有效性的思考。研究多为从大的方面进行论述,具体的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缺乏,对现阶段我国公民意识培养机制体系建立的研究也较为缺乏;特别是对现阶段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培养现状的分析较为不足,这是也现阶段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研究的基础。

二、四川省外研究现状

全文阅读

浅析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路径

【摘要】公民法治意识是一种公民文化的表现形态,是人们在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法治自觉意识。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学者认为培育公民法治意识应当成为中国社会面向未矸⒄沟难芯恐魈庵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到历史传统、文化观念、政治体系、公民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民法治意的培育途径中仍存在受众群体不均衡、培育机制不完善、对法治意识的理解不够理性等问题。分析公民法治意识培育,可以有多维视野;培育公民法治意识,更需要有效路径。本论文主要内容涉及的是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路径,提出培育公民法治意识,应当以塑造公民的政治、法律人格为基础,以培养公民中国式的“法治信仰”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完善、观念更新、培养教育和思想变革。

【关键词】公民教育 法治意识 培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25-01

公民法治意识也是一种外在的价值象征。法治的目的在于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秩序,“一个民族的国家制度必须体现这一民族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感情”,所以人才是法治的目的。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在国家的法治理论研究和社会法制建设的具体实践方面可谓成果丰硕,然则法治发展的实践成效与法治理论研究和制度机制建设的相关成果之间尚存在较大差距。换句话说,理论研究和法制建设的双重推进并未实现国家同等法治化的目标诉求。缘何?国家法治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权利,而法的运行和实现必须以“人”作为主体展开,因此,转变研究视角,以公民的法治意识培育为基本出发点,进而着眼于社会法治建设的运行规律,在理性选择诸如文化引领、道德维护、秩序建构等方面的路径基础上,最终推动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脚步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

1.对公民法治意识生长的条件以及功能的剖析

所谓法治移植论不能忽视一定的条件,要顾及移植体和被移植体之间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从根本上避免中国的法治发展发生致命的病变;所谓法治自发论,过于强调条件,忽视了条件的可变性,特别是忽视了培养条件和创造条件方面的努力,是一种对法治道路的偏离。同时,法治意识对一国的法律创制、法律运作、法律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成为法治的关键。所谓纯粹的制度设计论,因为忽视了主体的意识,可能导致恶法亦法、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司法腐败的并发症。

2.探讨中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方法

在中国,社会主体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生成与扩张除了市场经济的自身培育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对权力观、法治观的弘扬和推动。所以,我们不可能等到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自发形成的时候再去着手建设法治,而只能是靠政府自上而下对法律和法律观念的普及和灌输,由此加速公民法治意识的生长。同时,公民自身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提高,反过来又自下而上地推动政府法治建设的步伐。因此,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目标是让法治成为公民的信仰,培育的途径是制度的完善与意识的更新,培育的方法是推进“培养教育”和“观念改革”,以期重塑中国社会法治精神。

全文阅读

公文写作实践中的主体角色意识培养与现实意义

[摘要]公文主要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文字材料,主体角色意识一般是指演员在影视或戏剧中扮演的主要人物,培养主体角色意识是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针对公文写作实践中的主体角色意识培养与现实意义进行分析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文写作 主体角色意识 培养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H1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20-01

目前,公文写作不仅是一项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字处理工作,而且还是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在实际中,很多办公室人员对于公文写作总是有许多的抱怨,例如抱怨文件起草难度大、抱怨工作方案难写等。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公文写作中的主体角色意识转换不好而造成的,因此培养公文写作的主体角色意识,是提高公文写作质量和能力的基本条件和重要途径。

一、公文写作的主体角色分类

公文写作的主体角色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领导角色意识

在领导述职报告、领导讲话和工作总结的过程中,都会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公文写作主体在写这些方面文章的时候,必须从领导的职务、地位、身份、语气等领域出发,正确体现出领导的意志。

全文阅读

国内行政学困难及其破解思索

本文作者:韩晓1程东杰2作者单位:1山东财经大学2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学所遭遇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公共行政学理论与行政实践的脱节。那么,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上文已经提及的相关因素之外,我们认为还可以从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两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前文提到的那种“依附型”的理论创新模式。近代以来,救亡图存、迅速走向现代化成为数代中国人不懈的奋斗目标。为要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直接从西方拿来先进技术和文化思想用以对中国传统资源进行革新和改良。直接从西方移植的做法具有历史进步性,但是这种以“搬用”西方理论为主导的理论创新方式长期下来便定型为一种“依附型”的理论创新模式,必然会造成外来理论并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偏差。尤其是如公共行政学这种原本就缺乏世界普适性的社会学科理论,在从西方搬用于中国时就更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显然的是,这种“依附型”的理论创新模式至今依然没有本质的改观。

主观原因则表现为学界“拿来主义”、“普适价值论”等学术观念及功利主义的学术心态。“拿来”之说最早缘自鲁迅。鲁迅“拿来”之本意并非盲目引进,而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鲁迅见解不谓不明智,但用“拿来”一词表示一种对待外来文化的策略很容易导致“不必费心,只需搬来”的误解。历史对此已有所证明,在“拿来主义”影响下,每当中国公共行政学理论出现问题之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从国外“拿来”什么理论以及怎样把该理论原样运用到中国,而非潜心去探研我国公共行政学自身的问题所在。而今,相当一部分公共行政学研究者仍然崇奉“拿来主义”,其结果必然是不仅强化了中国公共行政学理论对外来理论的依附性,而且也进一步加大了公共行政理论与具体实践相脱离的程度。所谓“普适价值论”是指有些学者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存在着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而且又进一步认为西方理论就是这种具有世界普适性的理论。“普适价值论”的流行直接导致的不良后果是,部分学者把中国的现代化简单地理解为西方化,把全球化简单地理解为美国化,完全忽视了中国特殊国情。在这种学术观念的指导下,中国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与行政实践就必然相隔得越来越远。至于“学术功利主义”,特指近年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者放弃对学术真善美的追求,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视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学术成了捞取其他社会资本的工具。受这种浮躁学风的影响,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所谓的创新理论完全脱离了现实,根本就是研究家自娱自乐、逐名求利的工具。对于公共行政学来说,这样炮制出来的所谓公共行政学理论,不仅仅是与行政实践相脱节的,而且完全与行政实践失去了关联性。

那么,如何摆脱我国公共行政学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窘境呢?我们认为思路主要有两点,一是力倡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现实关怀”,二是强化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所谓“现实关怀”,并非平常意义上的完全出于个人感受或者受个人情趣驱使去关注现实生活,而是指作为一个真正的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者要善于洞察和关注行政实践领域里的新变化和新动向,从而为本学科理论研究的展开找到一个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样,本文所论的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亦非那种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虚构或炒作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皆非出自研究家的“现实关怀”,不能反应行政实践发展的现实需求。此外,与“现实关怀”相关,还一个“终极关怀”的问题,后者指的是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对自身理论发展完善的关注。两种关怀对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都很重要,我们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现实关怀”,是因为我国公共行政学理论长期依附于西方行政学理论,把西方理论作为其理论创构的基本依据和范型,事实上已经造成了理论研究中“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的断裂,也造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与行政实践的脱节。因此,为解决“脱节”问题,有必要首先通过加强“现实关怀”,尽快将“依附型”理论创新模式转化为“自主型”的理论创新模式,从而把中国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创构重新拉回到中国行政实践的坚实根基上。

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现实关怀呢?第一,公共行政学理论的研究者要切实关注现实问题,一切从公共行政领域的现实出发来丰富和发展理论。一切从现实出发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研究者应当秉持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直面现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理论去分析评判现实问题。也即,加强现实关怀并非要求公共行政学理论的研究要机械地接受“存在者即合理”的信条,而是要求研究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原则去认识、评价甚至引导现实。总之,本文所论的现实关怀是指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在直接应对现实之时,要把关注和顺应现实的历史主义态度与干预和批判现实的人文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唯如此,公共行政学理论的研究才能真正贴近现实,把握现实,并且从对现实的理性评判中引伸出能够解释现实和导引现实发展的理论。第二,公共行政学理论的研究要凭借行政实践观念这个中介来加强理论与现实之间的互动。作为一个整体,公共行政学应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上层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中层的行政实践观念与下层的公共行政实践。三方面关系密切,却又自成系统,各自独立。其中,行政实践观念处于中间环节,起着连接理论和现实的中介作用。通常情况下,公共行政学理论都是通过行政实践观念这一中介与行政现实间接发生关系的,由此,行政实践观念也就成为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实现“现实关怀”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与行政实践观念却处于疏离状态,存在着相当的隔阂,这种情况的出现导源于行政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同时,这种理论与实践观念之间的隔阂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脱节。因此,目前我们要特别强调,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必须将行政实践观念作为研究重点,充分关注和参与行政实践观念所讨论的现实问题,甚至可以说,公共行政学理论首先要成为一种行政实践观念,才能切实实现它的“现实关怀”,才能从这种“现实关怀”上升到新理论的创建。

真正实现我国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的困境突破还需要强化研究者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研究者基于“现实关怀”而在理论研究中所具有的一种主动发现问题、把握事物发展动向的一种心理意向。这种心理意向之所以被称为“问题意识”正在于我们这里有个先在的认识,即认为理论研究是由问题触发并围绕着问题展开的,以问题为其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显然的,“问题意识”的合理性已为人类科学发展史所证明:任何科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无不是由新问题的产生、发现开始的,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同样也是循着这一规律发展起来的。但是,反观我们自己的学科发展史就会发现,我国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总体上依然没有突破那种“依附型”的理论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所谓“创新”,无非是由一种理论“推演”出另一种理论,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学者们问题意识的普遍淡薄。我们认为,当前“问题意识”的强化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把“问题意识”中的“实践意向”与“理论意向”结合起来。即我们这里可以把“问题意识”分为两个层面:“实践意向”与“理论意向”,前者针对行政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后者指向因行政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而引发的原有公共行政学理论中的问题。就两个意向的逻辑关系来看,前者是因,后者为果,但从问题的解决程序来看,则是理论问题的解决在前,实践问题的解决在后。因而所谓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同时强化“两个意向”,既要牢牢抓住实践问题不放,又要在理论问题上狠下功夫。第二,“问题意识”的强化还体现在将“实践意向”及时地提升到“理论意向”。基于“现实关怀”,我们的理论创新是针对实践问题的,唯有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产生的对理论的诉求才是理论创新的真正生长点。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认为,加强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就是仅仅局限于支支节节的实践问题上争论不休。显然的,所谓的实践问题都是些浮在表层的具体问题,有时或许是个别问题,但正是这些具体或者个别的问题恰恰会反映出原有的理论出现的瑕疵。理论研究的使命就在于,不断地通过发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依循着这些问题去反观、衡量原有的理论,查找原有理论观念的缺陷与不足,由此理论得以不断更新,不断地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但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中所呈现出的尴尬局面是:要么脱离实践,从理论到理论;要么在实践问题上陷入无休无止的争论,不能上升到基本理论层面。因此,只有把“实践意向”和“理论意向”结合起来,并把“实践问题”提升到“理论问题”,我们的公共行政学研究才能具有真正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才能从“依附型”的理论创新模式逐步转向“自主型”的理论创新模式,也才能真正摆脱目前我国公共行政学所面临的困境。

从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出发研究理论,并不能解决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中的全部问题。也就是说,理论研究从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出发,仅仅是解决公共行政学理论真善美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公共行政学的现实关怀与问题研究过程中,公共行政学家应该更关心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的多重需要将得到不断满足、人的精神世界将更加丰富、人的自由程度将进一步扩大等,这些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是公共行政的终极价值追求。因此,公共行政学者要以科学的、客观的、价值无涉的态度来正确地认识行政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又必须从强烈的人文价值关怀出发去参与中国公共行政发展进程的建构。只有这样,公共行政学才能成为一门强大的学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学才能将最终形成。

全文阅读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成熟发挥引领性作用,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可为大学生自我成长提供新的途径。应当通过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地位、完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体系、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方式方法等具体路径,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路径

“公民”内涵的核心在于:公民是一个集政治意义和法律意义于一身,活动于现代民主社会各个领域的主体,其处世原则依据于他与国家、社会所订立的契约,即公民权利与义务体系。公民意识有其自身内在逻辑联系的层次结构,其核心内涵是公民的身份意识,即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角色,而非市民、百姓、国民、臣民、人民、群众的角色。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作为社会中坚和政治参与的主体,既是制度建设者的后继人,又是具体公民意识培养和体现的重要群体,其素质如何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一、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地位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观念正在逐渐定型,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如果我们抓好了这个环节,现代公民意识就比较容易在他们心中固定下来,其影响是长远的。为此,必须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地位,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思想教育是一个改变人的心灵的过程。公民意识教育所重视的应该是如何把现代公民意识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使现代公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扎下根来。因此,必须加强学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视。大学的管理者应加强对公民意识教育的舆论宣传和组织动员,完善公民意识培养的体系构建,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具体要求。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上,部分教师和辅导员缺乏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主动性。特别是一些专业教师很少关注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很少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教师责任失范的行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只能起到负面影响。学生缺乏主动接受责任意识教育的积极性。由于学校缺少对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氛围,使得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停留在表面,学生意识不到责任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对其有抵触心理,缺乏主动接受责任意识教育的积极性。以上现象均是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地位的认识不足造成的。为此,我们必须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地位,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完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体系

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体系的建设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当然是主渠道、主阵地,民主实践同样也必不可少,民主实践活动更能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借助民主实践,大学生可以获得自我管理的“政治经验”,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学会维护自身权利并尊重他人权利,学会恰当地运用自由并掌握自由的界限,并从中体验到自我对社会的价值。另外,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评估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F在:评估内容应试化;评估主体单一化;评估指标数量化。高校规章制度中,大多规定了应该怎么做,而缺乏相应处理的硬性法律依据,即使有相关规定也没有得到重视,使得某些制度流于形式,未能起到公民教育保障的作用,未能发挥有效规范和引导大学生行为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忽视了对学生权利的保障,往往由于某些制度性保障的缺乏而得不到实现,这也是目前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不健全的表现。社会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社会风气、价值导向和传播媒体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们不仅传播了信息,也传播了一种价值理念,一种文化导向,同时也左右了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形成。社会应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度,制定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完善与责任行为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赏罚,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促使社会成员对责任的担当。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体系的建设完善。

三、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方式方法

全文阅读

语文主观题答案的信息偏差度初探

在语文主观题的阅卷过程中,面对考生形形、千差万别、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答案常常会出现对错莫辨、宽严不定而难以判分的情况,甚至同一位阅卷者也会有前后宽严不一的情形发生。个中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但其中有一点是非常主要的,就是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包括评分细则)之间存在着语义信息上的偏差,我们把这种偏差的程度称之为信息偏差度。从理论上说,有多少个考生就可能有多少个答案,它们的差别既有语言形式的,更有语义内容的。正由于信息偏差度的存在,增加了判分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阅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因此,语文主观题的信息偏差度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最近一次高考预测题的阅卷工作再次触发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就此作一个初步的探索,以求教于各位语文专家。

还是从本次的阅卷说起吧。我批阅的是现代文一(标题为“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的第5题:“作者在第④段和第⑥段都援引与中国历史有关的材料,但目的不同,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分两小题(以下分别简称为题1和题2,本文主要以题1的答案为依据),各2分。

题1的参考答案是――

证明“公共空间”“国民意识”对于促进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题2的参考答案是――

指出以家族为本位的“公共空间”是有局限的。(中国在建设现代“公共空间”的进程中应避免以家族完全代替个人的倾向。)

由参考答案可知:“公共空间”或“国民意识”和“必要性”或“重要性”为语义(信息)核心,以“社会变革”为重要修饰语,它是“必要性”或“重要性”意义指向;以单句为语言形式;以正面为言语的角度。经过一定量的实际阅卷后,阅卷组提供的评分细则补充了三个可得满分的答案:A证明在公共空间发表个人意见的必要性;B以事实证明“莫谈国事”不利于社会进步;C从清王朝的崩解灭亡可以看到,“公共空间”、“国民意识”能封建专制,促进社会变革。

A答案包含“公共空间”和“必要性”这两个核心短语,但其“必要性”的指向没有涉及。B答案包含与“社会变革”语义相似的“社会进步”,以反面为言语视角。C答案则包含了“公共空间”、“国民意识”和“社会变革”三个核心为语义(信息)核心,虽然由于“封建专制”这几个词语使“社会变革”的所指有些缩小,但核心语义(信息)没有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确定这三个答案与参考答案的语义(信息)偏差度为零,阅卷组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

全文阅读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及其国家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自我理解,是一个国家过渡到公民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指大学生基于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呈现的公民资格和身份而拥有的一系列意识觉悟性的教育。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大批的优秀人才,未来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就需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现优秀人才的永续供给。本文针对中西方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进行梳理,以便更好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大学;高等教育

公民意识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过渡到公民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大约在2000万左右,毛入学率也达到了15%,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一、国内外研究

(一)国内研究

国内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主要起始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这一阶段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旧的社会规范体系及评价标准被打破,但是新的体系还未形成,因此,这一阶段大学生意识教育的研究主要是注重应用性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最初的应用性研究发展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均衡发展,表现在对大学生内涵认识更广泛了,从意义研究转入价值研究,从方法研究转向为对策研究。

1、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涵研究方面:张健在《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一文中认为,在一般意义上,公民意识是关于公民现象的反思和对公民特质的认同。在具体意义上,公民意识包含国家观念、私权意识、主人意识和公共理念四个方面,。[1]纪从文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一文中从哲学角度概括了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共同属性,认为公民意识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逻辑上相一致的公民思想和观点,是体现爱国主义与公民自身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理论体系,[2]冯军等人在《从宪法视角看公民意识的内涵》一文中从宪法学的视角对公民意识的构成做了探求,认为公民意识包括四个层面:由于隶属特定国家而对国家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基于宪法规定而确立法治意识、平等意识(公民人格独立、正确行使权利并主张权利)和义务意识(公民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履行的法定义务的认知、判断及价值取向)。[3]郑杭生在《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国家主人意识和祖国民族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延伸内容是培养公民道德与文明意识。[4]杨涛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探究》一文中认为,现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教育以及主体意识教育六个方面的内容。[5]而李尚旗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等的四个方面说。[6]曹润花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主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权利、义务和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自由和平等意识。

2、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缺陷探因研究方面:周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然》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传统的封建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政府引导的失范性对高校德育实效的抵消,高校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缺少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以及高校缺乏公民实践的体验。[7]殷永贵、赵志国等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一文中,认为造成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传统的农业社会阻碍了公民意识的生长,二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对公民意识的消解,三是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错位。[8]曾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探析》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传统“圣人”教育的观念制约,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德育失衡,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偏差以及社会教育的正面角色缺位等四个方面。[9]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