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精选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篇

在西方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尤其是美术类课程的设置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美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最为著名的三种模式分别是研究美术史,从历史中得出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实践的哈佛美术教学风格;以艺术创作为己任的耶鲁美术教育特色;仅研究艺术史纯理论,不进行实践的普林斯顿独有的教学体系。它们都是美国公共艺术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日本的教育体系中明确了教育“完善的人”的理念,也就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在确定此目标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的艺术课程设置规划,并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在我国,美术教育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是存在一些局限。我国高校艺术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

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美术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当前,除了专门的美术院系,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术类课程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设置为选修课程。美术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其课堂气氛和严肃程度不如专业课程,考核的难度也较低,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大体上,高校的美术类课程都有基本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一般是进行理论的讲述和相关的视觉体验,实践活动则包括学校的社团活动、学校组织的大型艺术活动和一些竞赛性质的活动等。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术类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美术教育的初衷和发展。第一,将美术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无法保障针对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难以使美术教育覆盖全体学生,无法确保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能够落到实处。第二,教学模式单一,考核简单,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部分学生选修美术类课程仅仅为了取得学分,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第三,全国范围内美术类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便学校之间有差异,美术类课程也应当有不同层次的统一标准来约束。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美术类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及时更新理念,另一方面要保证美术类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对于前者来说,高校应当自上而下提升对于美术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让教师和学生都意识到正确的审美观对自身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确立更为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后者来说,应当进行美术类课程多元化内容的教育,既进行美术史的理论教学,又进行视觉上的欣赏评析,还要进行必要的美术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美术赏析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应当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美术馆,在一种美的环境中真正体会美术的真谛;还应当将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主流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广博的胸怀和对美更为敏锐的感知。

三、结语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术》杂志;公共性;艺术话语共同体;重构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329-03

八十年代是艺术公共性重建及话语共同体重构的时代,这一时期,艺术话语个体从政治集群中离散出来,走出生于斯、长于斯的场所,通过志趣、气质和爱好的共识走进学院或建立社团、学会、沙龙,并在公园、广场、展览馆及报刊媒介中进行公共话语交往,艺术共同体在新的交往理性中亦随情境变化离散、聚合。据不完全统计,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正式出版发行并颇有影响的美术报刊有18种,与美术界交往密切的其他文艺报刊有47种,非官方报刊在八十年代初则已有50余种,从1977年到1986年间活跃的艺术群体有79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锋艺术展有187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期,包括公园、广场、文化宫、艺术馆在内的展览场所多是临时的、随机的,诸多报刊杂志虽纷纷创刊、复刊,亦经历着停刊、改版,而《美术》杂志尽管历经编辑主体、资金背景、运作方式的变化,但仍是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相对稳定的公共话语载体,且因其官方文艺政策背景与同人办刊方式相结合,面向艺术家、评论家、业余爱好者、学者、普通读者的开放程度最为广泛,辩论氛围也最为浓厚,这令八十年代不同立场的话语主体皆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借由《美术》杂志而形成的话语圈/话语共同体,并由其系连至其他艺术话语/社会话语场域,促成了多元艺术话语共同体的重构。

一、“私人-公共”与话语共同体生成

“公共性”(Publicity)概念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解释如下:“公众范围内的公断,则具有公共性”,汉娜・阿伦特则强调: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是在保证人的自律性和差异性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理往的政治空间。由阿伦特、哈贝马斯等开辟的公共性研究迄今尽管有不同历史背景及立场的延伸,但形成的共识即:公共性建立在私人理往基础之上。八十年代《美术》杂志与哈贝马斯所言欧洲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理想愿景有历史性差异,但在私人内心领域及理性话语(discourse)交谈二因素上则有共同的分析视角。

《美术》杂志创刊于1950年,1966年停刊,1976年复刊,1978年趋向公共讨论氛围。1979年前后,包括艺术青年、艺术家、学者、爱好者在内的个体通过高考、返城及其他方式进入新的话语场域,这一新型交往关系建立在思想和爱好的共识基础上,呼吁平等、自由的话语氛围。《美术》杂志在这一时期不仅作为话语主体参与艺术公共氛围的建立,同时也作为公共话语媒介促成新话语交往网络的建立。一方面,《美术》杂志与《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艺报》等公共报刊媒介一起形成互文性话语对艺术家身份问题予以充分探讨,1979年3月,《文艺研究》集中重发五、六十年代文艺发言及社论,并借由政策性话语对艺术个体的合法性进行呼吁,《美术》杂志几乎在同时予以回应,连续发表文章对艺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分殊、艺术家创作时间、空间、主体和方式多样性方面进行表述。1980年至1983年间,《美术》更发表16篇长文讨论艺术家创作的“自我表现”问题,为艺术家个体的话语权和独特性释出充分的可能性;此外,有关文艺作者从集体创作中抽离出来并获得个人创作权和署名权的问题、个人创作的物质与精神回报问题、文艺/学术团体自愿组合的问题亦得到讨论,这即在公共媒体上对私人/私权的合理性进行公开讨论并达成公共意见和共识。尽管这些观点均在来稿中进行表述,但正如《美术》杂志在1981年12月刊《致读者》一文中所言“任何一个刊物都不可能不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杂志对来稿的集中选登亦是表明提倡艺术家个体性的基本立场。

公共性的实现首先基于个体和私人性的独立,同时亦要求私人理性话语交往而形成批判性争论及共识。对此,《美术》杂志在1980年3月《编后》一文中借话题评论表明了办刊态度:“报导和文章涉及到美术创作中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希望以此为开端,在刊物内外,逐步展开讨论和争鸣”;1981年杂志再刊发《致读者》一文:“既然是争鸣,就要允许各种不同的意见都能有公开发表的机会……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讨论,通过讨论得到澄清……经过争论逐步求得一致的认识。”在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这两篇文章中,“平等”、“公开”、“讨论”是其主要态度,并强调应区别学术批评与政治批判,建立自律性和理性的话语秩序,而这也是《美术》杂志八十年代办刊的主要基调。从1979年到1989年,由《美术》杂志推动的话题、发起的征文活动大致有25个,这些话题讨论多为书信体、商榷体、问答体及笔谈,如“正确对待人体美术问题”话题包括6篇笔谈、17封来信、1篇社论及1篇作品推介,关于油画《父亲》的讨论包括8篇商榷文章、3篇评论、1封作者来信,八十年代中后期围绕青年艺术群体的话题则包括评论、社论、艺术家自述、访谈、往来书信等大量争论、交谈。以书信体、商榷体、笔谈等为主要形式的话题讨论建立在话语发出者与回应者的交往与争论之上,此类文章多以私人交谈为基调,然而一开始即是要发表在公共媒介之上,这既使个人态度得以自主发挥,同时又富于公共话题性以推进话语认同及思考,这亦是艺术话语主体在脱离地缘、血缘等自然共同体后在新话语场域内势必要发展的新型公共交往关系。

在理性争论中推进艺术问题思考是《美术》杂志这一时期的基本立场,有相同艺术旨趣的话语主体则在公开理性的交往中获得彼此认同、并共享话语机制和体系、建立自己的话语圈、话语共同体。1979年至1982年间,以地域、学缘为渊源的艺术群体在早期得以推介;随后,由杂志带来的媒介话语交往走出地域、出身等自然交往属性,基于艺术诉求的话语共同体得以形成。《美术》杂志在这一时期提供了一个开放而能够进行争论的公共话语场域,这一场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话语个体的自律性和差异性基础之上,形成包括艺术家、民众、学者在内的多元话语网络,为整个时代的话语空间开辟和话语群体生成奠定了基础。

二、公众、公开与公共性

公共性意指私人在一定的共同体中经由公开、理性的话语交往达成公共意见。在“公共”一词的使用中,经验层面的涵义与公共哲学所特指的意识形态涵义是有所区别的: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场所向公众敞开,具有公开、公益之义;报刊、沙龙、社团、学会等媒介载体为公众提供话语交往及论辩空间,具有公共交往理性之义;国家文艺机构具有公权之义;公众在艺术、政治、伦理上各有指涉而形成自己的话语圈,又有小群体之公共(Public Opinion)与普泛意义上的公共(Common)之分。公共性需公众、公开话语场域与公共交往理性的共同合力方能达成。与其他同人/学院报刊不同,八十年代《美术》杂志在最大可能性上向多元话语主体敞开,但话语言说者参与及追认的方式并非仅取决于其数量多寡及公开程度,经验层面的“民众”、“大众”与交往理性层面的“公众”有所分殊,公开讨论的方式与公共话语交往的机制亦有所不同,杂志的公共性达成是在话语共同体的游移中得以形成的。

作为中国文联所属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官方刊物,《美术》杂志具有系连文艺政策与大众的“联络、协调”功能,因此向“大众”敞开话语场域是杂志应有的基本立场。事实上,早在复刊之初,《美术》杂志就恢复了五十年代的“读者・作者・编者”、“读者来信”等专栏,来信者既有艺术家、评论家、研究人员、大学生、群艺馆馆员,也有科学家、工人、战士、业余爱好者和海外留学生,来自不同场域、立场的话语主体可以在“连环画《枫》”、“人体美”、“星星美展”等一系列共同话题中交谈、争论,这一时期的艺术话语形态是多重话语因素交织的含混形态。对于读者来信,杂志不以其观点成熟与否决定是否予以发表,如1980年12月,杂志刊登一封署名周望清的机床厂工人的来信,信中对杂志发表的木刻《送水》提出质疑,认为作品构图和群像忽视了安全生产问题,是欠妥的。对于此类来信,杂志往往视其合理性予以刊登,并表明态度:“本刊编辑部经常接到许多读者来信,对刊物提出积极的批评和建议,这对改进编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非常感谢。”此类来信的话语主体及交谈内容极为驳杂,既有专业探讨,也有意见回馈、稿件勘误、来信求助、书籍咨询、请求代购等诸多事宜,杂志一一回复并新辟“问题争鸣”、“美术家问答”、“创作通讯”、“答读者问”等诸多专栏交替发稿。此外,杂志在1979年以后的十年中还发表了17篇呼吁美术面向人民大众的文章。艺术创作为大众服务、接受大众审视是《美术》杂志作为文艺政策话语媒介的官方立场,同时作为民众/大众构成群体的艺术家/知识人也借此获得话语权力,因此而走出政治一体化话语空间、开拓出自主性社会舆论空间。

“民众”、“大众”与“公众”有各自的不同内涵,尽管《美术》杂志较之其他同人刊物面向更为复杂多元的话语主体,但其对于不同群体的敞开程度并不相同。复刊初期,杂志着意于开辟公开交往的话语氛围,对一般来信持欢迎态度,而当艺术话语网络逐步确立,需在专业话语范畴中进行深入探讨时,大众话语便在艺术共同体建立趋向消隐。较之早期杂志对大众参与的鼓励,1981年杂志借新辟《书架》一栏谈到:“读者来信经常询问有关美术知识及有关绘画技法方面的问题,询问有否此类书籍业要求代购。编辑部因限于人力,无法一一回答或满足代购的要求,望读者鉴谅。”1981年9月杂志再次刊登启事:“本刊编辑部因人手不足,不能为读者代办邮购书刊及函授美术工作……恕不一一作复。”此二则声明并非对民众来信的拒绝,而是意在将杂志建构成更为纯粹的艺术话语交往论坛。1984年,《美术》杂志刊发《本刊编辑部就改版问题答读者问》一文,谈及刊物要“扩大杂志服务对象”,“要为要为广大的专业美术家和基层美术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美术家和美术爱好者服务。要使《美术》逐步成为适合美术家、业余美术爱好者、文化馆、工会美术组、农村文化站、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有关文化事业机构和研究部门欣赏、收藏的高水平的美术文库”――杂志服务对象的扩大,实际上亦是力求来稿讨论趋向不同话语共同体在各自领域进行深入讨论,令艺术话语从观点、态度、喜好的表述转入学术及专业化争论。此后杂志在体例上亦有所变化,八十年代前期大众来信数量多、篇幅短小、内容杂糅艺术话语与社会话语,而中后期则多长文、论争焦点多在于艺术场域内部探讨。如1984年12月农村青年陈孝风的一封来信谈及“《美术》上面的论文我们看不懂,评论我们解不透”,1986年5月的读者来信也提出“看不懂,文章太长”,1986年12月读者来信认为文章“概念含义不明……太玄学”,而《关于“新空间”画展的反应》一文中美术专业人士也表示对新艺术群体不理解,这显然为艺术话语向复数的话语共同体发展释出可能性,不仅大众话语与艺术话语趋向分化,艺术场域内部亦走向不同的话语圈,公共性建立在不同话语群体的差异性之上,而这一时期的《美术》杂志显然将大众-公众话语的公共性推向新的阶段。

大众/民众话语在八十年代《美术》杂志中随情境而发生变化,在八十年代之交其话语姿态积极、主动,至八十年代中后期则逐渐成为杂志的潜在话语。一方面,建立在大众“喜闻乐见”趣味上的年画、宣传画、连环画在文艺政策中得到独立性审视,因此民众/大众艺术话语在学院、协会及社会场域建构起自己的共同体,与青年艺术群体、传统艺术家阶层各自分而治之。另一方面,大众/民众涵义也由早期包括艺术家、学者、工人、农民、战士等在内的一体化话语身份分化为民众-艺术知识阶层话语共同体,不同的共同体在话语交往中需进入对方的话语体系方能进行对话,而关于八十年代中后期新美术群体的探讨,民众和艺术知识阶层的交谈重点则各自在伦理学与艺术场域中,后者更在商讨、争论中借机建立话语圈的规则和象征体系,一体化的大众身份即分化为民众及艺术阶层的“复数”的公众。

事实上,在整个八十年代期间,《美术》杂志自身的话语主体、立场、方式也在社会情境中有所变化。在八十年代初期,《美术》杂志通过美术家协会系连在艺术共同体内具有话语权的艺术家,在文艺政策、艺术思潮、学术争论中皆有话语导向的作用,及至1982年国家出版政策改变,艺术书籍、杂志、报刊纷纷成立,八十年代中期文学艺术杂志纷纷出现则有分享了《美术》杂志在艺术共同体上的话语权,但显然,《美术》在话语圈的交织、合力和缝隙中集中体现了国家文艺政策、艺术群体和艺术家个体的话语权力角逐,在其背后则隐藏着杂志话语共同体与艺术话语公共体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2]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3]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编年纪事:1977-1989[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童滇.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之景观[J].文艺研究,1988年12月刊.

作者简介: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艺术本质;公共艺术本质;发展;城市艺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1]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2]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3]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4]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5]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6]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7]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8]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性、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9]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10]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是相对的,相对于室内空间,建筑是公共的,相对于建筑,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功能区域是公共的,相对于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站、公园等是公共的,这说明相对于私密的公共性的边界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布局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与相对与环境的非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形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须充实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其从与环境的相对性走向与环境的融合性,从原来的艺术现象性走向城市审美的系统性,使其既关注艺术的物质性又关注艺术的精神性;既关注艺术的审美性又关注艺术的情感性;既关注艺术的创造性又关注艺术的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使其发展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趋势,融入到城市的职能,融入市民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融入到人们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历史情感、人性关怀、公众参与中,这远远超越了原本对立与环境的审美性、情感性、精神性。审美体验发展成为生态与城市的体验;大地艺术的体验;环境与场所的体验;城市形态及建筑形态的体验;城市文脉的体验;社会文化的体验;生活自身体验,城市成为以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品,生活本身变成了城市艺术活动的部分,这时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就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艺术概念、范畴和内涵。

4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表现为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创新性,从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发展来看,城市公共艺术越来越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从与环境的对立发展成为与环境的融合,体现于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城市文脉,社会文化,生活体验的整体过程中,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没有了确切的形式定义被淹没在城市艺术的中,发展成为城市艺术。

作者:李正军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柯汉琳.美的形态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43

[2]李心峰.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文艺争鸣[J].1991年第6期:15-44.

[3]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文艺评论[J],2006,6:92

[4]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四十二卷,121页.

[6]王葆华、杨豪中、张斌.浅谈城市公共艺术的美学价值[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41卷,第5期:171页.

[7]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79页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51页

[9].钟华.追问艺术本质的方式之误[J].学术月刊,2007年12月第39卷:97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公共艺术课程群大美术措施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艺术理论研究也百花争鸣,如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公共艺术教学模式的构建,等等。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发之后,大多数院校都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了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特别是一些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艺术类课程开设门类、安排课时相对较少,缺少统一规范的教材,授课内容自由,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公共艺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同样存在上述普遍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的原因,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建立、师资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与名牌大学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在充分认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合理利用这种优势,将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大美术”的理论:“大美术”除了包括原有的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艺术四大门类之外,近年来又增添了书法、摄影、设计、电脑美术等,还包容了民间美术、原始美术。从更大的视野来讲,也包含了纯艺术与设计的公共艺术;从世界美术宏观看,容纳了中西两大美术系统。

艺术课程群的建设要依据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可以尝试将美术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1.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等。

2.审美类课程群。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作品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国园林赏析》等。

3.创造类课程群。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实践》《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等。

4.悟类课程群。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画论》《书法艺术哲学》《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等。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情况、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术类课程,如《湘西土家族建筑与文化》《民间艺术赏析》《苗族刺绣艺术赏析》《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法》等具有特色的任意性艺术选修课程,使艺术类理论、鉴赏、实践全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除了课程群的建设以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编写和选取有代表性的、适合于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学生基础和兴趣的教材,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增加民族传统美育资源的教学内容比重,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土文化,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在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学生对“大美术”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从而达到其根本的教学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内外高校对各自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而且力度越来越大。这些探索、研究和改进,还表现出一系列的共同趋势和特点:课程门类增多的趋势、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趋势、课程实施的人本化趋势以及课程体系的开放化趋势。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还可以从拓宽课程领域、强化特色课程、拓展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尝试,真正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9).

[2]邵秋萍.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3]黄昌海,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

[4]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质

综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我们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公益性、在对象上具有大众性、在内容上具有审美性、在功能上具有迁移性等几个方面的特质。

1.公益栏

公共艺术教育是教育公益性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和人民群众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为全社会、全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少数人服务,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教育的公益性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一定的社会培养人,教育是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美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场所都是无偿提供给大学生的,这使公共艺术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公益性的教育。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就应包括高校为全体大学生提供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和全体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受教育权利。作为高校本身,应该从客观上为大学生无偿提供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引进或培养公共艺术教育专职师资、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施、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等等。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该有自觉参与并享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意识和行动。只有高校所提供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充分地得到大学生的利用,才真正体现并实现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公益性。

2.大众性

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大众性教育,而非个别人的专长教育。在这里,大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权利平等、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具体表现。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被认为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所有的这些教育思想,归其一点就是教育要平等地面向普通大众。

上个世纪40年代的《联合国人权宣言》即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两部分。美国的大学无论规模大小,有两处场所几乎是必备的:一是教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另一个就是艺术馆,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哈佛大学自1993年起,每年举行为期4天的艺术节。艺术节充分反映出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艺术教育理念。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的举办有着很浓的审美教育色彩,体现的是面向全体,师生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哈佛大学的师生人人都是观众,人人都是演员和工作人员。每个参加者的艺术才华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艺术节成为每个哈佛人在哈佛经历中最难忘的事情之一。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理应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大众性教育,而绝不是专业意义上的“精英教育”。中国艺术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在一次美术展座谈会上说:“当代艺术家的第一任务在于艺术教育,在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美育素养。”因此,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教育,充分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3.审美性

柏拉图曾指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艺术具有“卡塔西斯”即陶冶、净化、宣泄、升华等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观点,即主张“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对生活有帮助”。这就是说,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游离于艺术的,而是要通过艺术的娱乐作用得到体现和发挥的。

朱光潜认为,美确实要有一个客观对象,要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美人的客观存在。审美也确要―个主体。美是价值,就离不开评价者和欣赏者。陈旭光教授认为,人的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则是审美,是对艺术作品的经验和“理解”。艺术接受的一个重要意义正在于艺术的人文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意义等的发挥与实现,都必得通过艺术接受这一环节而最终得以实现。王岳川教授指出:“艺术是重新设定生命坐标,使人臻达一种审美的自由之境。”这说明艺术不仅能够陶冶生命个体、并使其走向审美,而且也说明艺术本身包含着审美因素。

公共艺术教育正是通过艺术理论或具体的艺术实践,特别是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等形式,首先给大学生一种感官愉悦和审美享受,并从中欣赏、感受艺术,进而升华为―种美的熏陶,使自己逐渐由―个不自觉的欣赏者提升为一个有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的审美主体。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性是艺术教育本身固有的特性。

4.迁移性

公共艺术教育的迁移性是指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能够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即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和整个智能的发展。创立于1967年的美国《零点项目》,投入上亿美元,研究的―个中心问题就是艺术认知的规律、人类智力的潜能和人类的创造性。研究表明:以艺术教育为手段的美育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次要半球”的积极性,同时又可补偿“优势半球”的机能,从而左右大脑平衡发展、协调运用,以求大脑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极大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会长郭祯祥教授认为,想了解并开发右脑的创造力及整合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艺术,而达到全脑思维的完整性。

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个硬币的两面,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钱学森有一段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断:“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艺术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美的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继而表现为创造的行动。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方面是有优势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的实践品格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这说明,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具有整合智力结构、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迁移性。

载体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包蕴着高尚的情感因素、潜藏着独特的德育价值、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凝聚力和记录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独特功能。从这些视阈上说,公共艺术

教育具有情感载体、德育载体、和谐载体和时代载体等深远的载体意义。

1.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稳定而持久、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映;高级情感,即情操,是人对一定社会事物所产生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等等多种情感的复合体。2007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的文章《艺术需要“慈悲关怀”》,指出:“艺术说到底是人的情感的载体。”艺术是―种情感的活动。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这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

荀子《乐论》篇总结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在“礼”“乐”相对的意义上由“乐和同,礼别异”论述“礼”作为外在规范,构成社会的秩序条理,“乐”陶冶情感,促进心理、情感上的和谐、团结;指出“乐”与情感的关系,乐是情感愉悦的表现,根源于自然的性情,是“不可免”“不能无”的。因而更要以“正声”引导、陶冶人。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凸现了艺术审美活动陶冶情感的意义。梁启超先生也倡导艺术教育,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高度评价“文章”的作用:“以诗移人性情,是即于诚善美伟强力敢为之域”,充分认识到艺术对人的情感陶冶作用,即“涵养吾人之神思耳”。艺术作品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艺术的审美、娱乐、认识、教育的功能,因此产生“移人性情”“涵养人的神思”的感情,震撼着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艺术本来是包含着丰富的情感的。是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列夫・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发挥教育作用的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审美的愉悦和极大的精神上的享受,也正因为艺术教育的这一特点,使得艺术教育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以情感人。

2.德育的载体

柏拉图明确主张文艺必须起到培养优良品德的作用,像“表现勇敢”“表现聪慧”或使人“在战场和在一切危难境遇都英勇坚定”,或能使人“谨慎从事,成功不矜,失败也还是处之泰然”的乐调,就都应该保留下来。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和绘画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音乐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供人娱乐,使人解除疲劳,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理性、激荡人的灵魂,使^、产生巨大的变化。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阐述“美术之目的与致用”时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又安。”就是说,艺术可以有助于道德的成长,陶冶人的性情,崇高人的品德;同时,艺术本身都内在地蕴含着德育的因素、具有德育的价值,是德育的重要载体。

心理学上讲,人的认识过程所包括的知、情、意、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深化的过程。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形成一定的审美意志和审美行动的。席勒曾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这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指向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指向道德教育。这也深刻阐明了艺术教育本身的一个重要旨归就是道德教育,即德育。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这也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主张的: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3.和谐的载体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意思是说。乐的作用在于求同。礼的作用在于存异。求同就会使^们相互亲近,存异就会使人们相互尊敬。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以音乐为中心”,而“乐的正常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总括”。和谐,是中国古代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的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使其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音乐作为艺术之一,能够使人的身心发展更加和谐。音乐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个人和谐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学者H・F・艾伯利斯曾在论述音乐教育的功能时,明确提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形成―个有内聚力的社会能产生重要的作用,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艺术教育要帮助公民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点和趣味,正确评价各种不同思想倾向的艺术作品,鉴别艺术作品中各种事物的美好与丑恶、高尚与低级、文明与野蛮,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日从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人际各阶层的交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趋于和谐。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态度、协调能力能够获得感性的体验和有效的训练。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和谐群体关系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教育是和谐的载体。

4.时代的载体

公共艺术教育是时代的载体,具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记录和反映特定的时代。二是与时代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其内容与形式是动态的。

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历史特别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实践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着美的事物,艺术的美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的美的反映。鲁迅在论述美术的目的和效果时,其中就谈到美术能“表现文化”。即是说―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某一时期某一朝代的文化和思想。可以借助美术作品而传承下来。叫也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说:“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可以从文艺作品中认识时代和民族的精神。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6篇

目的解析城市公共艺术本质,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思考,从城市公共艺术走向城市艺术,探寻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进行解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结论城市公共艺术本质体现为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创新性,这种艺术本质属性使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体现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体现于城市的职能和人们的生活中,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城市公共艺术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而发展成为城市艺术。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艺术本质 公共艺术本质 发展 城市艺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图4)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l生、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

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是相对的,相对于室内空间,建筑是公共的,相对于建筑,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功能区域是公共的,相对于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站、公园等是公共的,这说明相对于私密的公共性的边界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布局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与相对与环境的非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形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须充实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其从与环境的相对性走向与环境的融合性,从原来的艺术现象性走向城市审美的系统性,使其既关注艺术的物质性又关注艺术的精神性;既关注艺术的审美性又关注艺术的情感性:既关注艺术的创造性又关注艺术的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使其发展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趋势,融入到城市的职能,融入市民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融入到人们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历史情感、人性关怀、公众参与中,这远远超越了原本对立与环境的审美性、情感性、精神性。审美体验发展成为生态与城市的体验;大地艺术的体验;环境与场所的体验;城市形态及建筑形态的体验;城市文脉的体验;社会文化的体验;生活自身体验,城市成为以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品,生活本身变成了城市艺术活动的部分,这时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就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艺术概念、范畴和内涵。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设计美学 公共艺术 启示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1设计美学的定义

1.1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全部范围,一般来说,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其中包括美学的性质、构成、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形式美及创造性等等;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其中包括设计师在产品产中的地位,设计师的修养、审美理想、艺术个性、设计思维,设计与社会审美趣味、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生产制式法则等等。

1.2设计美学的意义

设计美学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定义上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研究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当掌握了审美规律之后,无疑会对未来设计的走向作出一个较准确的判断。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探讨出未来观念的演变过程,道理,从审美的规律中也可以探讨出未来设计的演变过程。设计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的规律及审美心理为未来的设计提向。设计美学同样也受到其它专业的影响在自身内部不断发生着解构和重构,并对现代设计在形式、内容、色彩、材多方面产生影响。设计源于生活,同时更离不开社会与技术依托的大背景。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不得不进行生活美术美学和社会美学的思考。

2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势

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其中说明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要为教学大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正式点名了公共艺术对于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2.1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般语言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艺术教育是教育,它能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它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价值逐渐为人们特别是教现代教育理论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能弥补语言教育的缺陷,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右脑的潜能促进左脑的发展,提高大脑整合的功能和水平。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获得创造性成果具有用.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确认,严肃地对待学校中的美育十分重要,他强调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人文明的两大基础,为了取得两者的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缺乏这种平衡,它就没有资格称为普。”

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学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但现实中,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把公共艺术教育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活动,把艺术当成一种德育的媒介和学生活动的手段,从而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缺少艺的非艺术化现象,如有些高校所开设的艺术类选修课质量不高,仅仅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类的学分为目的;二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相等同,过于注重技艺的培训,以至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少数“艺术精英”的培养,高校严格限制艺术类课程的选课人数,有的高校热衷于举办只有少数人参加的艺术团队,从而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大普及化的初衷。

3设计美学于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启示

3.1设计美学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针对大多数非艺术专业学科的学生来讲,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对于他们提升综合素质个人审美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理性思维的训练下,让这一部分非专业的学生在理解感性类视觉化的信息艺术方面来讲是非常吃力的。例如他们看到的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及凡・高的大部分作品,通常被解释为是他的心理问题和艺术家的创作狂热问题的图画表现于此类作品,往往大多数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上都很难去阐释作品在创作时的意识由来,然而在理解过设计美学的基础上帮助我们去定义在艺术作品的表现的理论依据。在理解此类作品时,就不会出现纯粹的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神失常而产生的令人难以理解的作品。学生对于此类艺术作品的“距离感”就能够慢慢消除,虽然在表现形式上难以但是从理性的思维角度来分析,这些看似艰深的作品实际上还是来源于意识中的生活点滴。

3.2设计美学能够辅助公共艺术教育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其目标应该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正如不联系艺术实际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一样。”设计美学理论则能够充分的帮助学生实艺术素养的目标。艺术是人向世界敞开的窗口,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直达人的心灵,渗透到人的意识或潜意(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10页)识中,到人的文化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相对于理性认识而言,“艺术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地体现人类心灵发展状况,更丰模糊,也更敏锐、更具前瞻性,表现在最敏感的人群――艺术家的心灵中活跃着成长着的人类心灵” 。从素质度来看,设计美学理论能帮助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情感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对艺术的感受、欣赏、实践中,丰富精神生活,要着眼于提升文化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改善生存质量,并以此作为对单纯知识传递式的科学教育的有力在设计美学理论知识的辅助下,公共艺术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3理解设计美学能避免学生学习公共艺术的误区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类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艺术品与设计产品的范畴与定义,往往抽象地认为凡是随意的一个概就能称之为一个艺术品,这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误区,认为艺术创作和设计是一项简易随性的工作。

然而真正的艺术或设计必须是按照很高的标准表演或创作的。恩斯特・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阐述了这种概念,“每次作品或演出特别成功的时候,我们大谈特谈艺术,赞美的只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忘却的则是作品的实质内容。

我们公共艺术的学习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是为未来的生产工作所服务的,我们在注重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高质量的产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内外兼修”才能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云,于云香.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地方性;地方美术资源

目前,国家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逐渐加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现实种种条件的制约,我国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种种弊端。特别在地方,丰富多彩的地域艺术为公共艺术课程的精彩纷呈提供了可能,但无法在课堂上得以展示、传承、发扬,没有充分实现其艺术价值。

一、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扩招,艺术作为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教育资源比例较低。老师与学生比例严重不协调,致使大部分学生无法与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教学器材匮乏造成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侧重理论性,实践性不强,甚至没有课外实践,学生的艺术教育就是单调的听课。

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的艺术素质基础薄弱。地方高校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地级、县级城市和农村,对艺术一窍不通,同时又不敢大胆尝试学习,如书法、摄影和舞蹈等需要一定物质基础和学习基础的艺术课程。另外,在以理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理科专业的学生课程繁重,知识结构和思维偏理,无法在艺术追求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因此在追求提升艺术素养方面出现了思想认识的模糊,以及实际目的的不明确和不单纯,主要表现为混学分和随大流。

教师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全面地掌控艺术教育本质以至于没有规划出与学生接受水平相协调的教学体制。某些地方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充分,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导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失位或不到位,甚至个别院校视公共艺术教育为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用谈丰富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艺术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得以显现。

二、地方美术资源进入公共艺术教育的可行性

作为楚艺术的发源地,荆州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将地方美术资源引入到公共艺术课程中,可实现在了解美术类型实质的基础上,唤起大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愿望,并通过身临其境的欣赏,开展可视、可游、可触摸的立体教学,创设美术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掌握艺术规律和特性。

现阶段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存在受教育群体艺术基础的先天不足与艺术教育内容的不对称矛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进行课程调整与创新,以使艺术教育得以有效进行。将地方美术资源有机地渗透其中,不仅可以拓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使地方高校承担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保护、继承与发展地方文化艺术的责任。

三、地方美术资源进入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1.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群体的层次、专业、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达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如在“美术欣赏”课上,分析楚国的镇墓兽时,可以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思潮,使艺术与其他人文科学相互渗透与交叉,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在学习中传承地方优秀艺术,从而更好地做好保护与发展地方艺术的工作。

2.注重地方美术资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内容开发。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必须保持活力和吸引力,增加课程内容,改进教学形式,强化地方性和本土化。

地方文化品牌一般被视为历史积淀、文化内涵、现实美学的代名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广泛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选修课程或系列地方美术专题讲座,并通过各种专业教育、非专业教育、课堂教育、社团等形式与途径进行在校宣传,使学生在品牌的吸引力下由好奇转为参与,从而对地方文化产生认同感。

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没有统一的教材,只进行理论抽象的形式讲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本土艺术的理解。所以应该编著一本符合本校学生艺术欣赏的教材,将传统美术知识与地方美术资源有机组合,还要在完整的美术信息库中深度挖掘功能各异、特点分明的地方美术资源。

教师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和准备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注意视觉效果与视听效果,寻找符合学生实际并相互匹配的地方美术作品,不间断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内化”的效果。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注意传统美术知识与地方美术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如果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不紧密,教学环节略显松散,缺乏系统性,便难以形成合力。

无论是系统讲授,还是艺术作品讨论会、PPT作品展示、社会实践、参观博物馆或画展等形式,在主题、内容开发上都应当与地方美术紧密联系,特别是当地时事、与学生的利益和关系发展密切的美术事件。同时,还要注意巩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将学生广泛参与的艺术实践活动,如书法、动漫比赛、广告设计等阶段性地纳入课程设置范畴,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形成教与学、训与练的互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3.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渠道拓展。例如建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QQ群或者××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微博来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感,既改变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传统认识,又加深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了解。此外,高校还可以创建地方美术资源信息平台,以此极大地延伸教学空间。

4.地方美术资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渗透也应注意,因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导向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对艺术发展史的认识和对艺术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他们对客观艺术现象的深刻洞察力和艺术敏感度,从而逐步加深对艺术形式、事件、流派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渗入地方美术资源是根据地方高校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一个教学理念,教师不能简单理解,一味地强调地方美术资源的重要性,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对艺术的学习。

地方美术资源是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们也不能将其完全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由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决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跨域性,与地方美术资源的独特性和亲和力,二者有机配合,才能发挥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魅力。相反,如果忽略地方美术资源的吸引力,就会使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缺乏生命力。

总之,引入地方美术资源,创新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其艺术审美功能,以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更好地为我国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增光添彩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Z].2006-03-08.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 教学内容 改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26

近几年,由于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高校文化素养教育得到大大加强,各大高校包括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艺术普及教育,对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做了一定的探索。但是,艺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如何更加的理想,更加符合目前时代与社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艺术普及教育规律,以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目的与作用,达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真正体现高职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特点,体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熏陶与启发作用。因此,每个从事艺术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从“行动上”和“思想上”落实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是一个考验。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的工作,以及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在之前曾提出借鉴和运用传统艺术教育的经验来加强和改善艺术普及教育观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适合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加以整理以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成人之美,美人之美的目的。

1 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现实困境

1.1 艺术素养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厘清与落实

公共艺术教育顾名思义应是艺术普及教育,它面向的是大多数,具有公共性质,而艺术本身固有的性质在于弘扬美,使人发现美和创造美,因此个人认为公共艺术教育益即艺术普及教育或曰大众审美教育。尽管中国审美教育从其出生之日起经历了停滞- 发展- 退潮- 再发展曲折和漫长的过程,但所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因为人所共知的原因,我国审美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仍然既不平衡也不成熟,具体到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尚无有针对性的公共艺术教育措施,对于其教育方式还处在摸索的阶段。

在高职院校,由于领导者的个人差异,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与管理方式上依然是艺术精英教育模式。而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功能应是通过教育使学生能自觉地自如地运用艺术思维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进而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达到艺术生活化、生活美化的目的。而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还是一线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缺少这种能遵循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与规律,真正把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的教育观念。

1.2 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仍然有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公共艺术教育属于艺术普及教育,而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感化、使其具有文化的属性。由于传统文化断层、个人信仰缺失、以及对于艺术教育认识的偏差,毋庸置疑,无论是何种层次的教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内容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之中。

目前,各高职院校虽然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并根据自己的特色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但是对于各个具体艺术课程类别的选择还存在各自为政以及在内容上“大锅菜”现象,无论是什么专业什么层次的职业院校在选择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都处于被动应付地状态,缺少系统性统筹,缺乏内在联系,涵盖面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层次感不强,存在平面化的现象。这种现状一方面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仅仅每门课程的单兵作战,不遵循整体的历史文化背景,教育过程中从而过于注重个人兴趣忽略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高职艺术教育缺失了应有的评估标准,艺术教育成长的土壤也很难深化与培育。因此,对于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1.3 公共艺术教育功效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实现

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人的审美和创新。但由于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很多一线的师生对艺术素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理解,更多的一线老师还处在注重教学的事务主义,没有真正领会艺术教育的教化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具体知识传授,不注重因材施教和所学专业的结合,割裂了艺术创造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艺术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使学生不能领略到运用各专业技能的乐趣。在平时校园文化活动中没有区分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把唱歌、辩论、征文、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都视为艺术教育活动;没有区分艺术教育和娱乐之间的关系,将艺术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课余唱唱跳跳,写写画画等娱乐活动,没有区分艺术普及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关系,依旧使艺术教育活动停留在精英化的倾向,主要精力放在了容易出效果的等个别项目上……诸如此类,以致没有真正体现艺术教育普及性、审美性等教育功能,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2 公共艺术教育性质再认识

2.1 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地位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加强艺术素养教育是实施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这个群体,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未来的生产中,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文化素质,体现艺术修养影响到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因此,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功能一是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二是培养创新思维,发掘其创造性潜能;三是陶冶情操,为未来与生产生活结合,塑造完善的人格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客观上来说,因为文化观念的影响,高职层次的教育还是受到社会上的偏见,在很多时候,人们或多或少的会对高职教育不正眼相看。从教育的本质以及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有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因为生源质量以及就业层次等方面的因素而厚此薄彼或妄自菲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人才的教育更需要重视其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对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在经费投入、场馆设施及过程控制方面高度重视,营造公共艺术素质教育的氛围。

2.2 明确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其特点是培养成具有审美品位、高尚情操、富有创新思维的各类人才,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艺术专业精英。因此,艺术教育应结合学生的专业需要进行设计。

在课程总体类别上和层次上,应尽可能涵盖历史和现实中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文字艺术各主要艺术门类,同时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与其让学生了解一些具体的、肤浅的知识,作为夸夸其谈的资本,还不如让他们在某一方面有所深究,深入领会某一艺术的精髓。比如书法鉴赏的学习,光就书法作品泛泛讲授书法理论,既枯燥又无味,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讲肯定是没有吸引力的,学生不可能真正进行书法鉴赏,如果换一种角度进行教学,比如前一两次课把整体的书法发展脉络做一个介绍,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设置一定的专题,重点选择某一书法家或者书体进行纵深地挖掘、研究等实践手段,学期末做一个实践总结,学生可能就会融入其中,能真切地掌握书法本身的奥秘,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

当然,这也是方法的一种,在内容和形式上,每个高校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每个地方和院校的特色和个性。一方面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鼓励开设不同形式的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受新的思想与活跃的空气。

2.3 明确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重在滋润、陶冶、熏染和感化,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领会、欣赏、感受、剖析艺术的美,使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提升。因此,艺术教育不光是传授知识,更应该重视利用文化艺术环境的营造,在软硬环境的细节上,管理的细微处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她们健全的人格。避免将艺术教育成为事务主义的知识概论或技能培训课程,更不能沦落到提起艺术课的教育就是看电影或听音乐而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定位以及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客观上与本科院校存在差异,公共艺术教育过程在施教方式与手段上需要老师发挥自己主动性,尽可能地灵活多样,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把视觉、听觉、触觉、文字精心编排,融为一体交叉与融合,这样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就使其领略艺术地享受。

当然,高水平的艺术课程讲授需要富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因此,老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提升。

3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3.1 落实与深化艺术教育理念,打造具有人文情怀的美学教师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绝不是一般意义的专业技术教育,对老师的业务的要求也绝非仅仅会某一项艺术专业技能,而更应该是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美学家,一个合格的艺术教育老师应热爱生活,勤于观察、懂得发现、善于总结、乐于引导。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不热爱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的美,难以想象他能够教出审美的学生。

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一是要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怀,二是要能真正懂得公共艺术教育规律而非只追求专业技术教育。所以,学校自身和社会必须要重视对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同时改进管理的方法与力度,创造条件与环境促进教师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老师也要自觉努力转变传统专业技术教学的方式,要汲取各方面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

3.2 完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体现教学与实践要努力高职特点

目前,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实施的广度上,应该说,基本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各大艺术门类,在教育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还都能结合各院校特点加以选择,但应注意高校公共艺术内容不可太专注于艺术本身,还需努力把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创新,加强与文理各科知识间的联系,尤其是注重与专业的融合,引导学生解决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在多样化的文化氛围中加深对文化的认同,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具体来说,应保证每一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可实行“圆锥式”的课程体系。设立一门主要课程,在内容上体现既要广取,同时注重深入,即以讲解基本的艺术理论为前提,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从其他艺术社会科学的角度评价、鉴赏艺术作品,要充分调动学生发表感受的积极主动性,并将其作为本门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与结果。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在辅实践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地艺术门类加以深入持久地学习,来真正完善艺术素质的教学。

同时,也应注意实践性教育形式,在硬件和管理方面营造文化艺术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创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以致用,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在艺术教育中培养人才的目的。

3.3 结合时代与自身特色,注重研究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规律

随着科技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和艺术固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信息时代的特点是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人才的培养最终都归结为智力的开发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注定公共艺术教育要适应高职的特点及时代的变化。

因此,艺术素养课程建设要重视结合专业的特点,体现丰富的艺术文化性,教育内容要突出催化人文与科学间的融合,形成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使学生通过艺术发展的规律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研究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善于整合文化资源,将艺术教育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打通,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如此,定能探索出一条艺术对科学具有促进作用的教育之路,公共艺术教育必定成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公共艺术教育以后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就目前而言,需要在培养目标上进行转向,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其次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与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把艺术素养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技能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慧.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解析[J].美术大观,2009,(12).

[2]洪云.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学生;角色定位;艺术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面向大学生群体普遍开展的公益性、大众性的教育活动。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是公共艺术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并发挥其德育效应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路径选择上,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的主导角色

在加快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符合公共艺术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彰显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已势在必行,这是普通高校实施与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0世纪初叶,教师已经被认为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教师即研究者”逐渐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英国教育家Stenhouse(1975)提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研究,我们都很难否认教师拥有大量的研究机会。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员。”美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理事会(EHR)或大学教育部(DVE)的大学教师提高项目(VFE)是把科研与教学仅仅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教师把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的教学与实验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能及时交流、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

的确,与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称职的公共艺术教师同样也应该首先成为一个研究者,即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地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着重研究艺术教育对德育的渗透)、研究教学方法。

第一,研究教学对象。针对我们调查中了解的情况,一些高校之所以没能扎实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归因于高校自身缺乏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重视,缺乏对大学生心理需求、行为动机和成长愿景的研究。这些恰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师所应承担的具体工作。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大学生普遍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成长愿景,有针对性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

第二,研究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教育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认为应通过艺术审美、使大学生自觉接受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而提升做人的素质和品位。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理论和学术动态基础上,关注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并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实践化、审美化、德育化。

第三,研究教学方法。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机制,通过经典艺术作品的展示、高雅艺术氛围的烘托,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里与世界文化艺术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情绪―情感―情操”的发展轨迹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促进情感的形成与升华,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艺术实践的示范者

教师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重点表现在艺术实践中,即以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来给学生以良好的带动和积极的影响。

1.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19世纪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而且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的意义更加重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自我教育是教师的终身任务。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师在整个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公共艺术教师不是只懂艺术理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有着较强艺术实践能力和较高艺术修养的艺术行家、甚至是艺术大家。只有这样,公共艺术教师才能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现身说法而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无限向往,进而激发起自觉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比如,公共艺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学校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特别是自己公开发表的和获奖的艺术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示范作用,也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力量。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深化自己的艺术造诣,进而才能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

2.引领大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公共艺术教师应该是高校公共艺术活动的引导者,积极引领大学生参与到各类艺术实践中。艺术教育是哈佛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哈佛校园总是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在一份哈佛大学校报(英文名Gazett,双周刊)的“两周事件日历”栏目中,整整3个版面被用来刊载1997年3月27日-4月8日校园与艺术有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中有12场音乐会,5场戏剧演出,一场印度古典舞表演,15个艺术展览,13场艺术讲座,电影欣赏更是天天都有。不论对艺术的哪一方面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免费参加的。而这些艺术活动之所以能够热火朝天地开展,从根本上说是与校方的高度重视和公共艺术教师的亲历亲为、积极引领分不开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不能仅仅让大学生停留在接受艺术理论的层面,更应该自觉把大学生引领到参与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伟大实践中,让大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艺术理论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我实现的机会和艺术成就感。

(三)为人为学的传道者

“为人”就是做人,在这个方面教师应该成为一个“人师”;“为学”就是做学问,对此,教师理应是一个“经师”。我国古代教师多以学识和人格为本,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把教师称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都揭示了教师在“为人”与“为学”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堪称是实实在在的“传道者”。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同样应该成为“为人为学”的“传道者”,成为“德艺双馨”的践行者。

1.展现高尚人格。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特别强调:在教学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根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在艺术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对艺术的高雅追求、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等作为艺术教师特有的品格,进而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独有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展现高尚的人格。与此同时,公共艺术教师的艺术作品也应传达高雅的意境、内涵高尚的品性,正所谓文如其人、歌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

2.传授科学知识。公共艺术教师应该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艺术理论知识,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来造就和丰富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此,公共艺术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造诣,要有较高的艺术理论水平和感情表达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和了解新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这些是公共艺术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公共艺术知识的先决条件。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这一前提条件本身要求公共艺术教师不必向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讲授系统而高深的艺术理论,而应该本着“能懂、会用”的原则教会大学生艺术欣赏的基本技巧、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使大学生不仅要懂得艺术,而且要达到以艺术启迪思维、以艺术激发创造这一根本宗旨。

二、学生的主体角色

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这种特有的情境与氛围下,通过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循序渐进地实现着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载体功能。

(一)全程参与者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艺术教育,无论是学习欣赏、表演还是创作,都要经历情感体验。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就不成其为艺术活动,更谈不上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正是在唤起情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情感由枯竭而丰富,由芜杂而纯真,由卑微而高尚,“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我们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进而,我们的人格在日积月累中得到完善。”

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对美的创造要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是对美的感知的升华,而且与人的精神、文化修养密不可分。王岳川教授指出:“通过艺术体验去把捉生命的价值,通过艺术活动去穿透生活晦暗不明的现象,揭示生命的超越性意义。”由此看出艺术体验与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要想成为艺术实践的全程参与者,大学生必须精熟于从静态的欣赏美到动态的创造美,同时还应关注个体精神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二)审美反观者

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大学生成为审美反观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大学生应在审美艺术的同时更需反思具体艺术的意义或价值。王岳川教授认为:“真正的艺术把一种特殊的体验突出到对其意义反思的高度。”二是指从宏观上反思审美本身对审美主体的现实意义。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是人的高层次需要,并直接指向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主体,只有反观生命个体的逐级需要,并以审美为最终媒介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陈旭光教授指出:“艺术作为人类一种的精神需求,是人的需要之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需求,是审美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公共艺术教育这一特定情境下,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不断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成为一个自觉的审美反观者,即在艺术面前应本能性地思考何为美?艺术之美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审美?等等。通过审美反观,不仅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素养,而且切实体认到艺术审美对于广阔人生的重要意义。

(三)人格完善者

实现人格的完善是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一个重要表征。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三》一文中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这充分说明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者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的表现,只有如此艺术作品才能够打动人、鼓舞人、改造人,进而实现人格的自觉完善。

李泽厚认为“礼乐传统”中的“乐者,乐也”在孔子这里获得了全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的含义,它使这快乐本身成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和人格的最终实现。艺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发挥其培养人的良好修养、塑造人的健康个性的作用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强调艺术面向大学生,追求大学生权利和意识的尊重与表达,尤其强调大学生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造就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大学生提高文明素质的价值。既然艺术教育的最终指向是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所以,大学生通过置身于艺术教育的特定情境必然会顺应艺术教育的这一必然指向、逐步成长为一个人格完善者。

可以说,科学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这不仅是我们探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路径选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也是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强调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角色,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选集[M].(3).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5]张维平.维护教育的公益性[J].求是,2005,(14)48-50.

[6]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教工,2003,(9)12-17.

[7]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5月.

[8]马建初.开展民族传统艺术教育,传统中华文化精神,艺术教育,2007.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