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设施建设

公共设施建设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设施建设事宜纪要

4月8日下午,人民政府副长同志在党政大楼六楼会议室,就农贸市场建设运营等有关事宜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政府副长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对3农贸市场摊位划分、招商条件、管理方式、收费标准、公共设施建设、经营机制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现将有关事宜纪要如下:

一、会议认为

为了有效平抑物价,缓解旧城改造带来的有关压力,人民政府在1公里处筹建了一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即惠民农贸批发市场(以下简称一级批发市场);在小区南、人民银行西各筹建了一处零售农贸市场,即天骄惠民农贸市场和天峰惠民农贸市场。三大市场的成功运营,不仅有助于有效降低关系民生的蔬菜、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价格,显著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而且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农副食产品市场秩序,壮大发展规模,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创建进程。

二、会议指出

目前,3个农贸市场已完成主体工程,近日将具备入住经营条件,但因功能区划分不清晰、招商条件不具体、管理方式不明确、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等有关问题,严重制约着市场的成功启动。

三、会议议定

(一)由工商局牵头,发改、卫生、农牧、经贸、食品药品、质监、环卫等部门配合,组建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全在建、新建农贸市场的日常管理、价格监测、检测检验及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凡入驻一级批发市场的商户,免收摊位费用,免收3个月内的物业管理费。3个月后,由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并负责收取有关物业管理费用。所有收入、费用专账专户核算,实行封闭式运营。

全文阅读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状探析

【摘要】政府财政难以满足城市建设中的公共文化设施需求,为使城市更好的发展政府需要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和未来需求的分析,指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公共文化设施的特点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对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扩宽融资渠道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解决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

【关键字】城市公共文化设施 ;融资;融资渠道

引言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载体和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1]。随着我国经济地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文化需求日益凸显。党的“十”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目标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包括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而建设资金来源成为国家政府和城市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状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国家每年都计划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财政资金问题不到位,造成很多地方公共文化设施跟不上。从表1,可知国家每年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都在逐年增长,这与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相吻合。然而,我国每年实际完成投资却远远达不到计划投资,甚至相距甚远,往往不超过计划总投资的40%,由此可见,我国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而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自筹资金以及其他资金。自筹资金一般也是由各地方、各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筹措符合国家规定的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其他方式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国内银行贷款或者引进国外资金,从表2,可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投资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多来源与当地政府单位的投资。

2012年末我国城市人口达到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2.57%,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6年的6.8%到2010年的7.3%,不断地加大。现在城市居民已不仅仅只满足于温饱问题,而且逐渐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面对需求的上涨,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文化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很显然,单靠现有的融资方式是不能满足未来的文化设施需求。

2.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融资现状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公共设施建设省际比较研究

【文章摘要】

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水映了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因此全方位、准确的研究我国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甘肃省的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亟需大力提高其公共设施建设力度,进而分析制约公共设施建设的因素。

【关键词】

公共设施建设;因子分析;政府

0 引言

第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进入快速增长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率年均增长约0.9%,尽管我国城市化率提高很快,但是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5%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50%的水平,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1]。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水映了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良好的公共设施不仅能够提高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为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目前,我国公共设施水平无论从人均占有率还是从质量水平上看,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全方位、准确的研究我国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城镇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基本概念界定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公共设施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这一最基本的特征决定了公共设施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所以公共设施一般是由政府提供。公共设施分为城市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设施,这两者涵盖范围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垃圾(包括粪便)处理系统、城市道路、城市桥梁、港口、市政设施抢险维修、城市广场、城市路灯、路标路牌、城空防空设施、城市绿化、城市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公共设施,并在以上各种类别中选取几个较贴近居民生活的指标进行分析

1 甘肃省公共设施建设情况

全文阅读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

1.1农村各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总量仍不足

据最新资料统计,2012年全国40858个农村乡镇中,有文化站的乡镇34101个,覆盖率达到83.46%,但仍还有6757个乡镇无文化站,占乡镇总数的16.54%。可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数量根本未能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1.2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设施陈旧,建设面积小,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比如很多地方的图书馆文献数量少且陈旧,破损严重,因财力原因,极少添置新书,不少还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农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兴趣。

1.3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显著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状况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经费比较充足的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全,面积较大;而落后地区,文化设施建设非常简陋。如以2010年我国文化站建设面积情况为例,东部地区平均每站面积为1146平方米,西部为263平方米,东西差距明显;东部地区平均每年每站的业务活动专项经费为6.61万元,中部0.4万元,中部严重落后于东部,西部的情况更差。

2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全文阅读

城市建设应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建设

城市公共设施在我国各省市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因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力量比较强大,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投资比较大,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完善;但在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西部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比较落后。近几年来,特别是酒泉撤地并市后,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关注城市发展和人的和谐关系,通过兴建广场、道路、步行街、城市绿化带、停车场、喷泉、雕塑等公共设施,基本满足了城区人民的生活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投资近10亿元,配套城市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努力朝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迈进。

一、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公共设施建设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起着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相互间清新自然的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公共设施还可以协调城市内各个建筑单体存在的不和谐,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并适宜居住。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如:一片绿荫下的几条座椅,一个汽车站牌与电话亭,甚至是一组社区的指示牌,这些虽然不如某一标志性建筑那么引人注目,但对城市的居住者和使用者更具有直接意义,它们能随时给人以休息、活动、观赏之满足,并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流与互动空间。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的建筑是极其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什么是公共设施人性化呢?即在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建设更好的尊重人、关怀人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施才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在建设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二、影响酒泉市公共设施人性化的因素

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已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为人性化的表现因素众多,所以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我们的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建设,作为一名公共设施的建设者、使用者、维护者,我认为酒泉市在近几年的公共设施建设中已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因素,尤其在新城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中,因此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方面。例如投资3500万元世纪大道开放式的城市带状公园,投资3600万元的世纪广场娱乐休闲集会的中心,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对草坪的设计规划,对人行道铺设利用石材和卵石的自然结合,充分利用喷泉和流水有节制铺衬,形成和谐而又舒适的自然景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二)人文环境因素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进行深层思考,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建造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投资360万元广场的文化柱雄伟壮观,体现着酒泉的深厚历史文化, 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的诠释 。另一方面,公共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似乎相得益彰的,公共设施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如城市雕塑、喷泉、景观灯等,那么作为公共设施应当与城市景观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设施就是城市景观。总之,公共设施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公共设施应当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着居民的人文精神。而在酒泉市新城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广场的围合设施、涨拉膜等公共设施,它所发挥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还要体现其装饰性和意象性,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大都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景观密不可分并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

(三)地域文化因素方面,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区域的公共设施,也都受到其传统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在造型和色彩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建造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人性化的设施,这样才能使公共设施和环境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酒泉市的发展有众多的历史传说和典故,这些都在促成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载体和空间。

全文阅读

都江堰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以都江堰市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都江堰市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府投资、拓宽投资渠道、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运营管理、合理规划布局等措施优化都江堰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都江堰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议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城乡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1]。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影剧院等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是政府为城乡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活跃文化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文化设施是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的主要领域,它不仅能丰富城市高品质的生活,更能够体现城市文化特征与精神,在满足现代城市功能,彰显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这些文化设施还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辐射功能,逐步成为区域性的文化中心,从而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既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城乡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的有效保障。

都江堰市作为成都市的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区,努力实施旅游兴市、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为凸显都江堰市的水文化、道教文化、古蜀文化、大熊猫文化等特色文化,近几年来,都江堰市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相继建成了一批文化设施,这些文化设施的主要功能各异,特点鲜明,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本文试图深入分析都江堰市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优化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建议,也为相关部门建设提供参考,并对其他同类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借鉴。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全文阅读

浅谈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建设

摘要:城市环境卫生保护是与每个市民密切相关的问题,可是,要做好城市环境卫生,每天保持清洁、舒适生活环境,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不仅需要有敬业的、勤劳的员工,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配套设施。本文着重谈谈关于环卫设施建设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要切实做好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并且做到持之以恒,需要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这就要考虑到这些硬件设施的具体规划问题,首先规划要合理、平面位置要布置得当;其次,要根据人口的流动量和城市的特色,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相应的规模,并与城市特色相匹配的品味;第三,要考虑各种人群的使用方便,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的使用;第四、要注意设施建设的使用功能,满足一定的使用年限;最后,对设施建设完成后加强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和大家探讨这几个问题:

一、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与定位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9月10日的公告(第178号)颁布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施行日期:2003年12月01日)执行。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必须从整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 、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 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

比如:江山市乌里山垃圾填埋处理厂的位置就设置在城市边缘10公里以外,离周边居民住宅500m以上,并且在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口,同时也不得设置在水资源供应区域及其上源,交通方面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行的要求。

全文阅读

浅谈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摘 要:本文主要就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

1 城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界定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简称“两个设施”)是城镇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按照功能和形态的差异,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是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服务的设施,主要包括加强和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的设施等。如表1所示。

2 城镇“两个设施”建设现状问题

2.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不了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城镇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影响了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的完善。首先,城镇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不足。大运量公交系统、公交场地建设,公交换乘枢纽设施建设,公交专用道建设不足,城镇交通拥堵严重。其次,城镇污水与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城镇生活垃圾集中的收集、清运、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仍然明显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城镇环境保护的功能需求。再次,城镇供水、排水设施严重不足。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镇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镇达130多个,全国城镇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最后,城镇民用燃气水平低,能源结构不合理。居民使用液化气,燃料气化普及率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由此造成的燃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2.2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不了社会民生的要求

全文阅读

浅谈BOT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资金问题也成为了重要的制约因素,而BOT模式在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效果显著。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BOT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了运用BOT方式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意见,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BOT模式;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在国内改革开放以及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和民众的富裕程度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百姓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体现经济改革成就,使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国内中部省份湖南省为例,根据省财政厅提供的资料,2013年中央分配湖南省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为154亿元,比上年增加39亿元。省级债券资金拟安排78亿元,其中偿还2010年到期债券32.9亿元,安排重大公共支出45.1亿元[]。30年来,全国城市供水能力由1978年的2530.35万立方米/日增至25708.4万立方米/日,增加了10倍多;全国城市燃气用气总人口由1978年的1108.4万人增至32401.21万人,增长29.2倍;全国城市道路长度由1978年26966公里增至246370公里,增长9.1倍;道路面积由1978年的22539万平方米增至423662万平方米,增长18.8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1978年的57.1万立方米/日增至7137.5万立方米/日,增长125倍;生活垃圾远无害化处理能力由1979年的1937吨/日增至275769吨/日,增长了142.4倍。由此可见,公共基础建设不论在资金上还是实效上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近年来我们也发现公共基础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大,资金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难题。BOT模式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投资企业在运作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针对其公共基础设施资金缺乏问题,山东德州市招商部门、驻天津滨海新区办事处,对一些发展前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引进BOT投资模式,这种新模式的引入积极推动了德州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从2007年到现在,山东德州市利用该模式已经累计引进了12亿元,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由此可见,BOT模式在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效果显著。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BOT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了运用BOT方式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意见,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1 BOT模式概述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意即建设、经营、转让,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建设方式,其流程是政府将某些公共基础设施交给一些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由其承建并且经营,通过自主招商,向商户收取一定的费用然后来偿还建设过程中的贷款并且赚取一定的利润,等到与政府签订的合同期满后,再将建筑设施无偿交还给政府。这种方式极大地缓解了政府的资金紧张局面,同时又减少了工作环节,还能由一些有资质的企业活跃市场,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2运用BOT方式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时应注意的问题

全文阅读

市公共物流设施建设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推进本市物流业的发展,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根据《*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从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三条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取得相应的城市规划建设手续,且具备以下条件的项目,均可申请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一)纳入《*市物流发展规划》的公共物流区(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建设项目;

(二)按照《*市物流发展规划》迁入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的传统仓储企业的建设项目;

第三章资金用途

第四条支持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完善口岸的相关设施建设和对原有仓储等设施的改造。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