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范文精选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1篇

摘要: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应构建具有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教学改革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节约型;公共基础课;改革

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3,在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中居于重要地位。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课程效率的需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开设一定的基础课是必要的。传统学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人的素质的提高总是与知识课程开设相关。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凡教育必定要设置基础课程,并将课程设置与素质提高简单划等号,如果缺少某门课程,甚至是减少一些课时就是忽视某种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思维惯性影响下,高职教育基础课程越来越多,课程设置严重脱离专业实际、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导致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举步维艰,效率低下。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和专业需求出发,大力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重视提高教学效率。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课程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市场已经引起国外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大批培养培训课程进入我国,与我国高职教育展开竞争。在课程设置上,我国课程设置的观念落后,课程内容陈旧,针对性差。尽管国外课程价格高、课时少,但因其内容新颖、特色鲜明、见效快,依然得到学习者的欢迎。相比之下,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偏重知识学习,能力训练时间短,导致学生就业对口率低,就业回报率不高。改革高职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构建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职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拓展教育视野的需要。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专业训练的基础,对知识传授有较强的适应性。相当多的教师面对探索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要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服务并服从专业技术教育要求,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高职教育提倡专业课教师要走“双师型”道路的同时,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学习专业知识,参加专业技能的训练,了解专业对公共基础课的要求,提高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立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式,应该确立质量、效益和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凸显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功能。课程质量标准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反映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体现“优、实、新”的要求,即课程设置优化,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实用”,突出理论的应用;课程能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效益既包含满足就业需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也包含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效益,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发展是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的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基础教育与提高教育的结合。三位一体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起点与归宿,实现“就业为导向”,公共基础课程目标明确,才能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以“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目标,还必须重视改革传统的课程观,实现基础课程功能的重建。

突破狭窄的知识基础观,构建以职业素质提高为核心,包括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在内的基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以学科知识必须、够用为度,重在针对职业岗位的需要,开设必要的基础课程,以满足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需要,实现时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突破单一课程优化观念,构建包括多门基础课统筹,节时高效的综合。课程组合不是机械地理解“德、智、体全面发展”,硬性规定每一项教育对应一门课程,而是根据就业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开设相关的课程,实现人才培养针对性与综合性的统一。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既强调单一课程改革,又重视课程全面整体的构建;既强调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必须、够用”为度,又重视结合每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性质,确定不同的改革方案,形成整体优化,是全面、系统的改革,是对整个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突破就基础论基础的观念,构建服务并融入专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强调课程设置——“按需设课”和教学内容安排——“必须、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素质要求改革课程设置:一是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课程进行整合;二是遵循“化整为零”的原则。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与方法改革是统一的,有效发挥基础课程的作用,必须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考核管理方法改革。

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公共基础课程要改变单一的讲授法,提倡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等,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课堂教学还必须注重渗透职业指导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结合中国国情、劳动力状况、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职业指导师、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参观、考察、调研,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消化、感悟、升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推进公共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一是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在考试科目的成绩计算上,采取平时占40%、期终占60%(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绩计算,采取平时占60%、期终占40%(含面试、实验等)的方法。实行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通过笔试、自学笔记、学习心得写作、专题研究报告、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二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坚持“强化应用”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将社会考核要求和评价引进课程质量考核。学校将公共基础课程参与社会竞赛考核成绩和教师个人考核挂钩,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推进终身教育框架内的基础课程管理改革。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学习是终身的,高职教育不能解决专业学习和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因此,在课程管理上应该鼓励基础课程的改革创新,课程安排达到时间与效率、课内与课外、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的有机融合和辩证统一,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进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我校从1999年开始,历经6年时间,改变了过去以“学科型”为依托的高职课程基本构架,凸显高职特色,强化了以能力为本位,理论教学以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依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化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训练,突出了就业导向,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高等数学教学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推进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基础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1.以人为本,重在服务。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必须从学生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出发,以人才规格要求定课程,着力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就业导向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服务就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都必须围绕服务就业这个目标展开。公共基础课程在理论上要适度化,要严格按照职业岗位人才的要求精选适合的基础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范例的介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通过就业适应性来检验课程实施的效果。

2.以能为本,适应市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计应该将以人为本落实到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建设上来。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突出能力本位,必须了解市场,建立与适应市场相适应的能力培养体系。学校可以通过由学校、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具体研究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确定课程实施方案,落实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先由产业界、行业、企业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再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育与科研部门的有关人员,按照人才规格要求,进行能力结构分析,设计出适应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满足人才市场对课程的要求。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2篇

按照我国对职教体系的设计,职业教育包括由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内的上下贯通的体系。专科层次职业教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有专家将其划分为1.0版、2.0版和3.0版。所谓1.0版大致是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到2005年左右,是由探索到大规模发展的阶段,高职教育为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高职院校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版是指以2006年启动国家示范校建设和2010年启动国家骨干校建设为标志,是在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体制创新等方面担负着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3.0版是从2012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围绕制度建设、体制创新和院校改革等方面进行的综合研究和改革设计。要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落到实处,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共同发力。从社会的角度需要解决人才观、吸引力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从政府方面要在经费投入、体制机制和政策对接方面有所作为。就学校而言,要重心下移,在内涵建设、培养质量和监控体系建设方面下功夫。但从总体而言,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建立如下共识:一是唤起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应有重视尚需时日;二是构建政行企校的协同力量步履维艰;三是职业院校要在课程建设上主动作为、率先行动;四是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关键指向。当前,职业院校应将改革的激情、发展的动力聚焦在课程建设上,关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要通过“关注教学、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要从前几年申报、评比、制定方案、评估验收等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回归学校本源、教师本源、学生本源,将学生主体落到实处,使培养质量成为检验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尺。二是要明确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过去对公共基础课往往是关注培养规格的要求、必需够用的原则、为专业课学习打基础等方面。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角度,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可概括为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主体课程,建立这样的认识,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确立了方向。三是要有顶层设计和指导性文件。山东省出台的45项政策文件和28项制度绘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蓝图,在课程体系方面也有指导性文件,比如已完成了30多个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方案,正在进行20多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方案研发,与此同时,全省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指导方案的研发也列入计划。以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开发的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源,其规范性和适用性将会大大提高。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高等职业教育十几年来的发展是一个规模扩大与改革创新并行推进的过程。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模式是改革的主要内容。大致是按照学习借鉴、专家指导、示范引领、项目带动这样的路径推进。学习借鉴主要是通过引进德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课程体系,对我国学科式课程进行改造。专家指导:近几年涌现出一批致力于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专家队伍,如姜大源、赵志群、戴士弘等国内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中国职教学会课程委员会等研究机构对职教课程改革与建设发挥了开创性作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有一批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在课程实践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示范引领:主要是通过国家示范校和国家骨干校两期工程,课程改革以建设任务的形式予以落实,形成了一批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的系统方案。众多非示范、骨干校也纷纷学习借鉴,在全国形成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实践范式。项目带动主要是通过精品课程、教师教学比赛、教学资源开发等教学项目,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实现了课程的普及和推广。

对本轮课程改革的成果可从四个方面予以概括:一是明确了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目标:二是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三是构建了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四是采用了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成果,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学设计案例、特色教材等形式呈现。但在充分肯定课程成果时,也应当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以便在后续工程建设中加以纠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盲目模仿、貌合神离。尽管大多数院校都组织了课程改革,但以教材等集中展示改革成果的案例不多。许多学校教师做出的东西,形式上是按照某种理念、采用某种方法,但实际上形神分离。二是重设计、轻实施。有些方案脱离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在设计中头头是道,但由于受条件所限,在实际中不能实施。三是说一套、做一套。这是形式主义在当前教学中的主要表现。往往是在说课或课改汇报时精彩纷呈,而进入课堂,面对学生时又回到原形。四是重教师,轻学生。课改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如何设计、如何实施,而对学生的基础,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关注不够,研究不细,造成教与学脱节。通过近几年的课改实践,我们形成了如下共识。课程改革要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作指导;国外的经验要与本国本校实际相结合;对专家的理论要重在理解、消化和吸收;改革要在颠覆性和渐进式之间做出选择;包括教材在内的教学资源要为课改提供支持;教师的能力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课改的成效要由培养质量做出检验。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专业技能要过硬,而且职业素质要优秀,并且用人单位经常把素质放在首位,而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是职业院校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在这当中,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素质课是培养核心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关注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需要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人文课程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各校的调研,结合我院的实际,目前在人文课程建设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公共基础课程研究深度和改革力度滞后于专业核心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造成一方面脱离学生学习基础,另一方面脱离专业要求;相关教材虽然院校和出版社积极性比较高,但质量良莠不齐;教学模式不符合核心能力要求。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研究,相关机构做了大量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下属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完成了与人交流、教学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7个模块培训标准的制定,并且研发一套能力训练程序,包含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的五步训练法。在对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及教材建设进行研究时,应广泛吸收已有的成果,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从职业核心能力实施路径的角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能力分解的基础上,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社会能力,又要考虑专业能力。二是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教学标准。三是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要与岗位要求紧密对接。四是按照能力形成规律,全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五是开发与核心能力相匹配的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配套教材开发的若干思考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47-02

纵观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学生觉得其与自己所学的技能无关,故而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觉得不容易出成绩,不能给学校增光添彩,所以并不是十分重视,但是按照国家或者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又不得不开设这些课程。面对此种状况,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师经过多方探索、尝试,寻求公共课程的出路。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就是这种尝试和探索之一。

一、融合的内容与目的

所谓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就是指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并在课程的内容中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把公共基础课的内容与其所学专业结合,既提高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的积极性,又进一步促进其专业学习。

二、关于融合的几种观点及剖析

论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不是没有不同意见的。有一部分的公共课任课教师认为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要求和体系,既然如此,在教学中贯彻此要求即可,要求公共课的教学中考虑学生所学专业是缘木求鱼。有的观点认为,既然是两类课程的融合,为什么不是专业课主动融合公共基础课?也有观点认为,这种融合早就存在,不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不可能只涉及本学科的内容,只要提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就是一种融合。还有的观点认为,这种融合主要不是课程的融合,而是教师素质的融合,如果任课教师兼具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知识,那么他的施教内容就是融合的,因此,融合的重心应该是教师的融合。此外,还有的观点认为,融合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的学习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性,理论上教师也不可能涉及学生所学的所有专业,与其让公共基础课教师隔靴搔痒地讲一些专业知识,还不如潜心把自己的学科研究透彻;并且学生学习了知识也不是立即去使用,而是伴随其一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不分公共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

针对这些意见,笔者觉得有必要作一些分析。公共基础课自然是各有体系的,但每一门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某个特定专业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它要围绕这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展开。因此,该门课程必须考虑这个专业的具体要求。一般而言,任课教师应该接受所负责课程的严格的专业训练,具备该课程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按照本课程的体系来授课是驾轻就熟之事,但我们的教学应该考虑到这门课程所在专业的特殊要求。简言之,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公共基础课也应该服从于这个目标。

至于有教师提出专业课主动与公共基础课融合,从理论角度分析,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任何一种融合都应该是相互的,专业课也应该与公共基础课融合,而不是只谈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但就高职教育的现状来说,目前更紧迫的是公共基础课所遇到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当前高职院的学生普遍缺乏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一味地去纠缠专业课教师是否也要参与的问题,那就会失去改革的动力,最终使我们的课程陷于更困难的境地。

关于融合早就存在的观点,应该说有其合理性,只不过,以往的融合还不够,或者说还不是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融合,而是很随意的,有没有融合都无关紧要。我们现在谈的融合是一种主动的、有计划的融合。

提及融合是教师还是课程,其实质是一致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因为是否融合是要通过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而这传授的主体是教师。

再有,关于融合应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的观点,我们认为此观点是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得不够,不是很负责任。一般而言,高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较弱,尤其是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而公共基础课以理论的传授为主。因此,由学生自己去融合显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去融合了。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状来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主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融合的具体办法

在有关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问题的分析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融合,换言之,就是融合的具体办法。即便我们已经了解了两类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但正所谓“知易行难”,毕竟这两类课程分属不同的专业,且需要有一个特定的公共基础课教师负责完成。

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以下的一些办法可供借鉴。

首先必须调查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并根据具体的专业制订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计划。教学必须讲究有的放矢,如果失去了针对性,盲目地展开,那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并且学生的专业种类繁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差别可能十分巨大,与不同的专业融合内容自然是不同的,因此在融合之前必须要先做好调查工作。这些调查既可以针对在校生,也可以邀请已毕业的学生参与。在校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教育对象,他们的意见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与之相较,已毕业的学生作为过来者,他们也许更清楚需要从公共基础课中获得什么知识。我们可以把两者的意见结合起来考虑。在调查了解中,当然必须要熟悉这个专业的整个教学计划。在掌握了学生的专业方面的信息后,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并结合公共课教学的具体情况,诸如课时、开课时间等制订融合的计划,最重要的是确定融合的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而不是教师一时的兴趣。

邀请相关系的专业课教师,根据对方课程进行的状况,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比较而言,专业课教师显然比公共基础课教师更了解专业,因此,在双方融合的问题上,如果能得到专业课教师的支持那就更好了。最好的方式是邀请专业课教师加入融合教学,或者公共基础课教师加入专业教学,组成教学团队或小组,共同商议融合的教学计划。我们曾经和服装工程系教师合作,他们有一个专业课教学的内容是以中国的“道”为主题设计服装。在课程设计之初,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就密切合作,共同商议制订教学计划,在专业课中专门安排了公共基础课教师讲授我国“道”的有关知识。有学生反映,最初接触到这一主题时根本无从下手,经过公共基础文化课教师讲解后,自己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产生了很多服装设计方面的想法。学生们都认为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在专业课中安排有关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形式比较新颖。而在课程最后的作业展上,学生的作品十分出彩,受到了观展师生的好评。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有意识地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英语教学,我们根据服装工程系的具体情况开设了“服饰英语”;比如根据学生创业的要求,我们在职业道德课程中安排了《合同法》方面的内容;比如大学语文教学,我们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尽量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章。我们考虑到学生对艺术家更感兴趣,于是选择黄永玉、吴冠中的文章;历来讲到苏轼的散文都会选择《赤壁赋》,而我们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选择了另一篇苏轼的散文《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这样的选择,使得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的内容与他们有更多的联系,因此,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

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该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比如我们大学语文课的作业,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反映地方文化为内容,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手绘完成。由于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绘画水平的机会,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作业的质量非常好。我们也通过这个机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四、结语

通过努力,我们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公共基础文化课的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晓锋.高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1).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77-02

公共基础课是我国高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地位重要,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体育等,高等军事院校除此之外还有军事理论等课。

毋庸置疑,公共基础课地位很重要,然而现状却让人担忧。公共选修课却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但不受重视,教学效果也较差。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国内高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公共基础课就是当下国内各高校破解这一难题的现实选择。

一、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制度并没有真正给予学生选课的自由,即便是全面实行学分制的重点高校,在具体操作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1.自主选课“不自主”。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含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等几部分。在高校的课程中,必修课占有较大的比重,大一、大二时学习任务也较重,学生很难挤出时间去选自己想W的选修课程。从现今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现状来看,学生没有选择,不得不上上百人甚至二百多人的大课。在上课时间上选修课也容易与必修课冲突,因此,学生不得不放弃。

2.自主选课“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国高校学生较多,但课程资源却比较少,因此在选课时特别是即选即中的选课制度下很多学生都想第一时间选课,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往往会出现故障,这就给学生自主选课带来了一些困难。我国高校现行的公共基础课程选课制度并现行公共基础课程选修模式部分学生因为系统的原因没有选上想上的课,进不去,部分选课成功的学生在上课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喜欢授课教师或其他原因想换班,但是因涉及教学班级及教务管理等原因很难及时退出或换班。

3.综合配套改革“不给力”。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公共基础课自主选课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优质教学资源还比较少。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班级人数较多,一般在100人左右,甚至有超过200人的。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认为,合适的课堂人数为25,超过25人的课堂教学都属于大规模的授课[1];公共基础课程的网上选课系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测评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改革路径探讨

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制度旨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自主选课意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增强高校教师紧迫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由“不愿教”到“我乐教”,构建符合我国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本文尝试探讨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改革的新途径。

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特别是前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的专业大都是填报大学志愿时选择,并主要依据学校的招生计划确定,进校后学生很少能转专业。高校在学生还没有进校时,已经为每个专业制定了培养方案,学生进校后按培养计划修读即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变为主动式、探究式、研究性学习[2];信息爆炸,学科发展趋于融合,强调知识的交叉、复合,社会急需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如理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构筑宽厚基础、宽专业、注重培养学科交叉和创新精神;文科人才培养理念为培养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文科人才。成功实施公共基础课自主选课的前提是开设足够的课程资源、实行滚动式开课,以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

2.完善选课制度,加强对选课的指导。当前我国高校都有自己的选课系统和平台,但面临学生数量较多课程资源少的难题,开学之初,学生都想在第一时间选课,这就造成选课系统面临巨大的流量,往往造成死机,使得选课系统崩溃。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在对大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不清晰、对专业要求不了解、对选课制度不熟悉的情况下对公共基础课程进行选择,经常走弯路,选非所爱。这就要求各高校加强选课指导,制定《选课指南》,指明学生选课需注意的问题,如对公选课的介绍、开课教师的介绍、课表提前编制、上课的时间地点以及开课前师生见面的时间地点等。学校应该摸清楚在选课问题上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及时对学生选课结构的完善做出更合理的安排。另外,选完课后的改选及退选程序也应进一步完善,可以让学生选课。后试听两节课或一周课再决定是否选课,选课时间不宜过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应选择在学生有空余时间的时间段进行选课,而不是在上课的过程中。选完课后还应加强对网上教学课程的管理,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如北京大学规定在开课后的第2周、第3周可以退课或改选,第4周可以继续选课,但不可以退课。目的是让一些最后才退课的空余名额尽量满足学生们的选课要求。[3]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资源少、教学质量低的现状,应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上议程。如何构建一支教学水平高、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大对高校教师培训力度,由教学水平高有经验的专家、名师不定期的进行指导,开展各种教学比赛、评比。其次还要加强评教活动,及时将评教的结果反馈给高校教师。让教师做自己有一个客观了解,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再次还要进一步提高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待遇和地位,让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头抬起来,腰挺起来。

4.更新人才培养挂念,调整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依据总参军训部下发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公共基础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综合高效、具体实用的原则,要在增强公共基础课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针对性上下功夫,抓好学员基础课知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使学员采用科学的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4]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除了要交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外,还应考虑其后续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合理分析问题的理念等。如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要考虑学生个体间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差距,实施分层次教学,让入门者尽快深入其中,达到一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等。

三、结论

公共基础课自主选课模式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公共基础课自主选课模式改革要从整体考虑和整体推进,学校各方面力量协同作战。要求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建设教师队伍,加强选课指А9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的改革的关键点是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三大类,因为这三大课程无论是课时总数、学分总数都比较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是大学基础教育的基础。各高校应特别重视这三大公共基础课程的自主选课的试点改革,试点成功的再扩展到其他公共基础课程的自主选课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媛.论大型课中的合作教学[J].教书育人,2006,(32):73-74.

[2]陶丹,冉敏.“三步式”综合学习方式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7):23-26.

[3]卢晓东,董南燕,王卫.面对面选课与网上选课相结合――北京大学新的本科选课制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2,(7).

[4]屈强,孙德军.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2013,(1).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5篇

P键词:翻转课堂 公共基础课 高职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颠倒。在传统教学中,课上,教师负责讲授知识点,课后,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而这新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家里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学习,以此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课上,师生则将精力集中在练习和学习任务的完成上。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传统在线学习而言,学习者参与翻转课堂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学习满意度、成就感较高,学习者更偏重观看视频资源。论坛参与率较低,线下学习小组合作较为普遍。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困境

公共基础课是指根据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总目标和普遍要求而开设的,所有系科、专业的学生均须修习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思想政治理论、军事国防、身心素质、基本技能、文化修养、职业实践等六大类。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改革成绩显著,基本确立了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系统的课程改革理念,形成了诸如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然而,高职公共基础课却因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清,自身课程知识体系偏理论化,国家相关政策的约束以及人才培养起效较慢,难以考核等原因,导致高职公共基础课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严重滞后。

二.以《应用写作》为例,探寻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建设《应用写作》在线开放课程

笔者通过常用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类法以及解释结构模型法四种分析方法对当前学习者特征、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进行分析。

从学习者年龄段、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四个方面,总结概括出学习者特征。从网络接入情况、网络平台等硬环境以及交互方式、学习氛围等隐性环境进行分析,明确当前学习环境特征。从教材、课程知识体系等进行梳理,罗列出《应用写作》课程知识框架图。

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教学目标,设计与之相适宜的课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创立课程框架、确定知识点呈现的形式。拟定课程大纲和授课思路,确定视频单元(包括出境讲解、手写讲解、实景讲解、动画演示、专题短片、访谈式教学等形式)和非视频单元(包括习题、讨论、补充材料等形式)的整体设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序列。进而,据此开展《应用写作》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制作。

资源建设后,由课程教学团队进行自检,组织Beta Testers测试。随后,由学院组织对相应视频文件、字幕文件、课程大纲、习题等资料进行上线审核,审核通过后公开,供学生学习。

2.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在建成《应用写作》在线开放课程后,笔者探索形成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深化”为线索的翻转课堂教学路径。

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和技术人员在课程平台上创建社区、设置课程并对每个版块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学生在这个阶段阅读学习指南,观看各知识点的视频和课件,进行各知识点的专题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找到知识盲点进行补充学习,将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提问。

在课中知识内化阶段,首先创建学习小组,创设职业情境布置任务,各小组对任务进行分工完成写作学习,协作学习后,提交学习成果并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反馈。教师在这个阶段做好问题解答、交流反馈、教学监控、学习引导等工作。

最后一个阶段即课后知识升华,该阶段各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整理、汇总,在班级中进行成果的分享。教师在该阶段重点做好过程引导和效果评价。

3.翻转课堂的效果

为验证翻转课堂的效果,笔者选择了同一学院、同一系别的两个平行班级中,分别用传统面授和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在期末考试中,笔者设置了填空、改错、情境写作三个题型。传统班有33人参考,试点班有20人参考。其中,填空题共20分,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改错题共40分,通过对应用文题目、表述、结构进行修改,考核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情境写作共40分,学生通过分析情境要素,选择合理的文种进行写作,以此考察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通过比较两个班级各个题型分数及总分的平均分(见表1),可以看出试点班与传统班相比,其改错题分数及总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试点班填空题分数显著低于传统班(13.10±2.94比17.52±1.42,P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外,通过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课内多关注知识的应用,对理论知识的识记考核较少。虽然,翻转课堂试点班理论识记教学效果不理想,但却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经验与反思

通过本次试点,能充分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解决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提升非常明显,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然而,在翻转课堂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学习路径规划、学习习惯培育、线上学习氛围营造等关键环节。

1.合理规划学习路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本次试点初期,在线开放课程的师生使用量一路飙升,师生对这种新的教与学形式都非常感兴趣,但从第一次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学习质量并不高。究其原因,我们对10名学生的学习路径进行跟踪,发现学生们被逼到网上,面对扑面而来、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却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入手,出现了学习“迷航”现象。为此,笔者从第二阶段开始,以周为单位制定了《学习实施方案》,告知学生每一周要学什么资源,要完成什么活动,这一周里有什么注意事项等。这样清晰的学习路径让学生更好地、更系统地完成了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2.注重学习习惯的培育,引导学生掌握翻转课堂学习技能

在本次试点的第二次集中授课时,笔者意外地发现学生课程笔记寥寥无几。当学生对课程资源和活动给出高评价的同时,却连基本的重要知识点记录、勾画都忘记了,学生们在网上往往是在“看热闹”,没有从一篇学习资源或一段授课视频中找到教师传达的重难点。为此,笔者在学生的《周学习记录单》中增加了诸如“视频的第02:31处,老师讲了什么?您有什么体会?”的问题,以此提醒学生在“热闹”的视频中找到教学的重难点。

总之,笔者在高职公共基础课上不断开展着研究、实践与探索,虽小有成果,但我们的试点还处于起步阶段,供研究的实证性案例不够充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应加强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机制的创设。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将在社会媒体对翻转课堂的影响、学习支持服务的效率、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持续跟进。

参考文献

[1]刘明珠.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学生的教学实施及效果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2)

[2]陈怡.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游超.高职实用写作课程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实施[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4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建设;反思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纷纷出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热火朝天,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局面。然而,在高职教改浪潮中,存在着不平衡,甚至存在着“被人遗忘的角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公共基础课程领域。在部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严重滞后,教师队伍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目标达成率低。实际上,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已陷入困境之中,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软肋。因此,从现实出发,系统反思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问题,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超越困境的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反思一:对高职公共基础

课程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偏差

思想决定行动,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认识的偏差,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首要原因。在部分高职院校,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声音,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重点,而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承担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培养任务,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关系不大,在专业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有的院校甚至被边缘化。据笔者调查,在多数高职院校,从机构设置、课程安排、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教改、经费设备投入等方面来看,公共基础课程远远落后于专业课程,有的学校至今没有公共基础课程的专门管理机构,没有相关专题研究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问题,相当多院校的基础学科教师“只出不进”、“只用不培”,年龄严重老化,信息吸收渠道狭窄;部分专业随意削减公共基础课学时,使公共基础课总时数长期处于动态之中。此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导致了社会对高职与中职的界定模糊,以及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眼光高,基础不牢”的负面评价。

高职公共基础课真的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关系不大吗?其建设真的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吗?显然不是。高职公共基础课不仅承担着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它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密切相关,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技能不熟,后续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学好吗?其职业技能会强吗?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不高,身体与心理素质不强,其就业竞争力会强吗?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专业调整快,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可适当倾斜,但并不意味着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不重要、不紧迫,没有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支撑,专业课程建设犹如不打地基盖房而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纠正对高职公共基础课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偏差,深入、全面地理解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是当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反思二:高职公共基础

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就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来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结构不合理。由于部分领导对公共基础课认识有偏差,在人才引进、内部师资调整、教师送培、职称评审中片面操作,致使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职称失衡,结构极不合理。(2)观念陈旧。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不认真思考高职培养目标与自身教学的关系,自认为不管怎么变,基础知识的教学都是一回事,思想观念停留在过去,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3)缺乏内动力。公共基础课程被边缘化,资金、设备、收入分配向专业课、专业课教师倾斜,年龄老化带来的惰性以及职业倦怠,致使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工作热情降低,缺乏改革动力。(4)教改、科研能力偏弱。年龄老化、观念陈旧、内动力缺乏以及学习培训、交流机会偏少,致使公共基础课教师教改科研能力整体偏弱,在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榜中难觅公共基础课踪影,与公共基础课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阻碍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步伐,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素质。(1)通过人才引进、内部调整、进修培训,充实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改善队伍结构,使其逐渐趋于合理;(2)多渠道、多方式强化高职教育理论学习,让教师明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不同,充分理解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基础课与专业课以及与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改变教育观念,自觉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3)根据公共基础课地区差异性小、稳定性强的特点,构建从国家到地区的教研网络,搭建科研平台,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真正做到资源共享;(4)加大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资金、设备投入,合理制定分配方案,建立公正全面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逐步建立应有的自信与职业认同感。

反思三:高职公共基础

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交流的载体与平台。教学内容的选取,直接关系着课程目标的达成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而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公共基础课多是文化理论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必须与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过高过低都会产生问题。众所周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高职生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低,就高考录取分数线看,高职控制线基本在300分左右(满分750分)。客观地说,大多数高职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技能未达标,处于较低水平,而多数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定位上是按达标甚至较好来考虑,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产生畏难情绪与抵触情绪。这一点上,以数学、物理、外语三门课程最为突出。

二是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同于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教学内容必须与本科、中职有所区别,具有自己的特色,但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是照搬过去的本专科教材,仅作了些简单的压缩与删减,未作深入的研究与认真的筛选,并且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影响了基础与专业的有机联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带来困难。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花大力气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打造好教学内容选取的基础平台。在教材建设思路上,要改变过去以各校自编或多校联编为主的模式,改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出版社组织专门班子进行编写为主,各校自编为辅。因为各校自编或多校联编的模式会受到编写者精力不够(兼职)、水平参差不齐、观念风格不一致的制约,其教材质量难以保证,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出版社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编写,一可选出具有相应水平、能力的编写班子;二能保证编写者集中精力编写;三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与支持,保证教材编写的调研、论证的深入与充分,其教材质量能得到保证。在抓好教材建设的同时,应积极组织公共基础课教师进行专业调研,了解相应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研究所任课程如何有力地支撑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寻找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切入点与结合点,使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专业有机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

反思四:高职公共基础

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陈旧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关键作用。就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来说,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二是教学手段陈旧。不少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任务重,课时少,内容理论性强,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以及内容呈现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传统的讲授法最为可靠与实用,至于其他的教学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过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事。因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习惯用讲授法,习惯粉笔加黑板,习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收获,使得学生普遍对公共基础课教学不满,产生厌学情绪,将其视为最难、最想放弃的科目。

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让教师明白,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而是每个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面对的任务。不改、不变,公共基础课教学将走不出困境,将无法真正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操作时,首先应打破公共基础课程领域讲授法“一统天下”的局面,要让教师正确认识讲授法的利与弊,明白讲授法虽然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有着方便、省时、经济、易于系统完整地呈现知识与展示教师的个人经验等优点,但也有突出的缺陷,易使学生注意力下降、产生学习疲劳,在文化理论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内动力不足的高职教学中长期使用,会使其弱点加倍放大,产生严重后果,因而不能长期使用,更不能让其“一统天下”。应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大胆探索和尝试其他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法、发现法、小组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模块式教学法等,通过不同教学法的综合应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果。其次要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口授、书面材料的基础上,辅之以影像、音响、课件、实物等教学媒介,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加大信息交流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联合.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29).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趋势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面临困境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改革又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就目前而言,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与自身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大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近年来,高职学生素质日趋下滑,这不仅影响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教学。为此,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深感委屈。

一直以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体系破除的困难始终很大,教学内容偏多,理论教学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专业发展水平相同步。公共基础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存在一定的矛盾。

2.推进高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滞后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服务、为专业服务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由此,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地位也在日益下降。

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加之高职学制的新变化,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中相应减少基础课程教学时数已成必然,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滞后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专业教学改革的进展。

不可忽视,公共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毕业于学科型院校,无法从根本上适应学科化教育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念上转变,对如何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缺少理性的思考和切实有效的办法。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缺乏与专业特点相适宜的教材,在教材的处理上也没有真正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由于忽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投入,基础课程教学建设处于零或负增长状态,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3.轻视公共基础课教学导致学生“软能力”缺乏

目前,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铺开运行的大背景下,任何课程建设方面的因循守旧都会导致课程地位的削弱甚至衰亡。因此,基于能力本位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也必须提上日程,只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目标所指应有所变化,只要表现在对于学生软能力培养的诉求方面。

“软能力”是相对“硬能力”而言的。后者是可量化的专业能力,是学生从事某职业所必须的工作技能。而软能力是学生的人格特质、社交礼仪、语言沟通能力、个人习惯、品德、积极乐观态度和是否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当前,相对于代表学生专业技能的硬能力,学生的软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造成了大批学生由于软能力缺乏而被拒绝于职场门外。有评论家所言:只具备硬能力而缺乏软能力的人是跛子。因此,软能力缺乏是影响学生就业的死穴,它可能导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失败。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观念转变

1.转变教师观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者变为民主平等的对话者,由知识的传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由课程学习的裁判者转化为课程学习的激励者。要引导教师重视备课过程中的教学设计环节。

2.转变教材观

现代教材应该具有立体化、便捷化、信息化特点,以便促成学生与教材间的直接交流和对话,在交流和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面对教材,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教师面对教材,不仅仅是解释,而是创造性的使用。同时应及时将新规范、新知识引入教材,努力做到教材贴近学生,贴近专业。

3.转变学习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行赏识教育,探究报告式授课模式。

4.转变作业观

变过去单一形式为多样化。如课本作业、讨论作业、小论文作业、查询作业、质疑作业、实践作业等。变过去的教师单一化批改为多样化批改,如文字批改、口头批改、汇报批改、讨论批改等。

5.转变评价观

由过去的单一分数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如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发明创造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等。变过去的教师独家评价为众人评价,如家长评价、同桌评价、班干部评价等。同时尝试评价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贡献率。

6.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改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最好要在课题研究的指导下开展改革探索,切忌盲目进行,以免造成进退两难的不利局面。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方法探索

1.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带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行业或专业需求的定量性了解,内容上要真正实现为学生服务、为专业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的目标很难,教学模式跳出学科式教学的传统模式也很难。通过开展制订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可以以专业教学改革带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进而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步伐。

依据制订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开发程序,可以避免学科体系和传统教育观念对课程开发的干扰,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其产出不仅是开发出新的教学计划模式,而且涉及了课程开发的诸多环节,能很好地引导基础课教师了解专业实际,还能在教法、学法以及考核方法方面得到启迪,对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也可以起到推进作用。

2.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法

(1)语文课程。寻求新的教学角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注重字词等纯基础知识的同时,可适当弱化写作技巧的分析,更多侧重人文内涵的挖掘,增加人文教育和情趣性;力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做老师,锻炼学生组织课堂能力、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审美能力等;接力朗读;课前十分钟生活演讲或十分钟礼仪模拟表演;生活或电视片段模拟、议论;课文内容情境模拟;分组互相提问、计分竞赛;每节课十五分钟名著朗读等。

(2)数学课程。高职数学课程逻辑性、系统性强,改革的难点是教师无法接受数学知识非系统性的现实。数学教师的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围绕“专业设置”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对接,借助不同专业的“实用”、“针对性”要求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也能更容易接受。授课教师逐步建立起了课程为学生、为专业服务的思想,也就逐渐实现了每个专业都有各自不同要求的教学新模式。

(3)英语课程。高职英语要侧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依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对英语的不同要求,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基础要求。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尝试将高职英语分为基础英语阶段和职业英语阶段两部分。通过开设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4)思政课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应该结合就业岗位的要求,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充实与就业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教育,适当增加简历设计、面试技巧、试用期的法律保护、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等相关知识,增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强化对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强化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了解今后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应该按照经济规律做事。完善竞争与协作意识,成为一个积极进取,同时善于合作、集体观念强的人才,成为一个深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让高职学生努力完善自我,准确进行自身定位,把握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的区别,把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实现“零过渡期”上岗。

(5)体育课程。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建立具有职业特色、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依据高职体育教育的两大属性(健康属性和职业属性)与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与其相对的课程结构应是第一学年开设体育选项课(一学年上、下两个学期选择两项体育项目),不分系别、班级,合班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等情况,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第二学年开设职业体能课,按原班级上课,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四、几点思考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涉及面广,以专业类别研究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将是大势所趋。

2.加强同类型高职院校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高质量的“知识包型”教学资源库,以适应不同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共同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基础;空间基础

一、传统的雕塑专业

雕塑是传统美术学院下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空间造型为主要手段,创作三维空间中的艺术品。传统的雕塑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专业院校中,对于雕塑的学习时间是最长的。一般本科艺术类学习是四年制,而雕塑专业的学习则是五年制。传统雕塑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其特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和学习,甚至是熟知这门艺术形式。

二、公共艺术的认知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词汇”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政府为了推行艺术“百分比”计划,在城市建设中规定百分比的艺术计划,使得公共艺术有了雏形。公共艺术的概念从上世纪末传入我国,2013年教育部正式把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建立。1.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公共艺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早期的公共艺术研究中,往往是对公有空间的艺术为研究对象,这和公共艺术的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是壁画,是空间艺术设计,其实我们是无法将其对等的。公共艺术无法被认知为如雕塑、油画、环境设计这样的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实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主要集中在空间之中,根本上是一种观念的建立。因此对公共艺术无论作何种概念解释,我们对其无法否认的一定是存在于空间之中的。2.公共艺术与雕塑雕塑我们说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诞生跟随与人类之初,是人们对空间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在于空间、体量这些都是必须满足于空间之中的,而非绘画艺术一般可存在于私密空间或者个人之中的。因而雕塑的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在公共艺术观念刚刚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对城市雕塑的研究。所以我们说公共艺术和雕塑是一个交叉和包容的关系。

三、《雕塑基础》课程的新角色

公共艺术专业作为新专业的建设,其基础体系的建设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全新的。雕塑特性使得其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其对空间的研究和思维是公共艺术基础研究中所必须的。1.《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初探《雕塑基础》做为课程设置,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其经历了9周的课时,6周的课时以及现在的5周课时,其课时量的安排在不断的减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而非传统雕塑专业的学生,他们进入这一课程之后,对泥塑的认知几乎为零。同时在没有经历较深入造型训练的学生,实质是很难进入到雕塑的空间造型中的。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与摸索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对《雕塑基础》课程的设置课时数的减少,本身就在于对该课程的重新定义。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不应该是和传统雕塑的学习一致。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公共艺术中雕塑这一主要艺术形式认知的一个基础,而非学习雕塑。2.《雕塑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基于对《雕塑基础》课程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得重新认知,其作为对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认知,而非技能学习,《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得以实施。对于该课程的设计转向了意识培养、审美培养以及基础空间造型培养三个方面。首先针对意识培养。从公共艺术专业的认知中,我们将公共艺术之初的认识更多的置于公有空间之下,还是从观念上理解在公共社会中的公共性艺术,无论从何种概念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公共艺术都将是置于环境之中,而这样的环境可以是一个空间,社区甚至是一个城市。在空间中讨论艺术形式将是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雕塑基础》课程的第一任务即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理解。其次针对审美培养。审美是每个艺术学生的修养培养,也是一个学生在艺术设计上是否能够有独特性的关键。而审美也有本身的不同之处。在二维平面空间下得审美与三维立体空间下的审美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之初是很容易混淆这两者的。虽然审美是一个个性与情趣,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集中体现,三维空间中得审美认知则复杂得多。形式,空间分割以及材料都是三维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础空间造型培养,是根据传统雕塑专业而衍生的培养方向。无论是如何的基础体系培养,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进行应用才是训练的更本目的。原有的课程泥塑训练分别被替换成了泥塑造型、空间体块造型和材料造型三个部分。泥塑造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传统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基础认知,学生通过两周的泥塑训练,进行泥塑的空间造型,了解和认知传统雕塑如何从概念、图像转换到空间的过程。了解基本方式之后学生将泥塑转换成为空间体块造型。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体块和组合方式,对前一阶段的泥塑进行空间重塑,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空间造型的方法以及空间组合的方式,同时也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进入泥塑这种传统雕塑学习的尴尬。在后一阶段的材料造型的训练中,学生将更加广泛的对空间进行重组,通过应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使得对空间多样性,空间正负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空间的理解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也较深入的理解雕塑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四、《雕塑基础》是公共艺术专业的空间基础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9篇

一、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先进性和应用性

公共基础课的特点在于其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公共基础课是学生本科阶段所修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一要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重视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将最新的知识融入教学实践中,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其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一)突出学以致用,彰显课程的基础地位以高等数学为例,该课程是农林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应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在理工类、农学类和经管类等众多学科专业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按照学以致用的观点,数学教学应贯彻问题驱动的指导思想,加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增设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选修课。各学科领域的数学模型只有少数特殊问题能够用解析的方法求解,多数问题的求解必须借助于专业软件,或根据问题的特点设计算法并编程求解。因此大学生应掌握计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和Maple等)的基本功能。为此,应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计算数学及软件应用课程;三是开设现代数学讲座。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一些现代数学讲座,如小波分析、分形几何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用数学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二)以分专业教学为切入点,强化基础课对专业学习的支撑作用以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为例,应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实施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发挥基础课在专业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各专业根据自身建设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块,教师根据专业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例如,应用化学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应适当减少质点运动学与质点动力学的教学内容,增加量子力学的教学内容,以便为后续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课程提供支撑。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体系,既要注重物理学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又要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侧重,使该门课程不仅发挥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同时对部分专业基础课也起到支撑作用。二是应增加现代物理学前沿内容,结合物理学研究进展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如现代物理农业和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物理经典理论的整体性与先进科技的合理取舍,精讲经典,夯实基础,联系前沿,激发创新,使物理学内容体系更具有时代气息。

(三)搭建课程平台,增强基础课的适应性例如,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要切实把体现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课程体系按照1+X模式进行设置,即:1为各个专业必修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X为一系列后续计算机课程。X的数量以及课程设置随着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理工类主要涉及程序设计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等课程,文科及艺术类专业主要侧重于应用性的课程。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公共基础课的专业教育价值

公共基础课质量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认知能力,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能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的不同点在于教学内容偏重基础性,涉及的学科、专业很多。推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改进实践教学内容,要联系现代科技发展和学科前沿开展实践教学;二是设置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模块;三是加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尽快提高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能力;四是改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方式。

三、重视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发挥辅教辅学功能

按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公共基础课,是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战略选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公共基础课教学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丰富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资源网,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提供有效的补充。高校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首先要重视改善网络教学硬件环境,特别是提高网络带宽和加快无线网络平台建设。大力倡导自主开发和研制具有校本特色的优质课件和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建设要覆盖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全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例如,高等数学网络教学平台除了为本科教学服务外,还应按照考研数学科目,分类建设网上教学资料库,为考研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大学物理网络教学平台应包括理论教学课件和实验操作视频等;计算机公共课网上教学资源库,应集课件与实验指导等于一体,全面采用现代化、网络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公共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还应注重学科交叉与资源共享,如结合高等数学和计算机课程,将计算物理引进教学平台,充分利用成熟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分析大学物理学中的众多理论模型。

四、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保障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等农林院校基础课教学单位普遍完成了从纯粹的基础课教学到专业教育与基础课教学并举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大量引进,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呈现低龄化现象。大多数农林高校承担基础课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没有助课期,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团队建设。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要立足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和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形成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教学队伍。

(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尽快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要发挥团队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建设一流教学团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科学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坚持以说课为主的集体备课制度,组织对新进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和讲评活动,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使青年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 公共基础课 调查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79-01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所有专业学生都应该学习的思想、文化、素质类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职业指导等课程,它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职专业结构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特别是对职业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各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水平,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在公共基础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公共基础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进行基于工作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针对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重视的程度,对教师的看法和要求,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上课情况等几个方面精心制作了一份调查表,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方式为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向全院六个系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95.7%。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32.8%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非常有必要并且很重要,45.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6.2%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公共基础课,15.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公共基础课。

2.2 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比较感兴趣;不同系部的学生对于各门公共基础课的兴趣是不同的,特别突出的是体育系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具有浓厚兴趣,但是对于高等数学等课程却兴趣缺乏。对于学生喜欢的公共基础课的原因调查结果为7.8%的学生表示关键是教材内容好,与老师关系不大;17.6%的学生表示关键是老师教得好,与教材关系不大;30.4%的学生表示教材内容好,老师也教得好;44.1%的学生认为主要是自己对公共基础课感兴趣。

2.3 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情况

11.3%的学生非常满意课堂氛围,50.8%的学生对课堂氛围基本满意,29.7%的学生表示课堂氛围一般,7.2%的学生不太满意,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课堂氛围;25.6%的学生很积极地参与教学,67.7%的学生有时积极参与,5.1%的学生不积极参与,1.5%的学生表示从不参与课堂教学。50.2%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并认真做好笔记,30.7%的学生光认真听讲不喜欢做笔记,仍有6.3%的学生经常旷课,不愿意去。

2.4 对授课教师的看法

32.8%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非常热爱教学工作,57.9%的学生认为教师能比较认真地完成教学工作,8.7%的学生认为教师工作态度一般,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已;1%的学生认为教师好像是在应付。

2.5 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

学生最希望通过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社交能力、外语水平、身体素质、计算机操作水平;认为最适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式为社会实践、讨论辩论专题发言、专家讲座或专题讲座;除课堂教学外,学生还会通过听专题报告讲座、自己课外阅读原著、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学习公共基础课。

2.6 对公共基础课的感受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充实、有趣、愉快、自由、轻松这些正面的词汇来描述上公共基础课的感受,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较疲劳,内容枯燥、无聊等。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来说,52.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多方面都有提高,公共基础课作用较大;41%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2.6%的学生却认为公共基础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作用;还有少部分学生表示不知道是否有作用,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2.7 关于公共基础课的改进意见

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很多学生希望能够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建议多加入社会实践项目;对于课堂的互动情况有学生表示不满,认为还是参与度较低;建议不要拘泥于课本内容,能够让大家学到更多知识;建议多加入和专业课程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等。

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学生对于现在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持满意态度的居多,对于不同系部的调查显示文理科专业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是有差距。公共基础课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与专业课程结合度不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缺乏吸引力;课程内容较陈旧,拘泥于课本;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特色不够鲜明等。

3 结语

基于公共基础课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价值与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其教学改革也是一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任务重大而艰巨,必须摆正思想,锐意进取,勇于面对其存在的种种顽疾,加快对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强化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公共基础课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咏梅,高慧婷,车力木格,等,高职公共基础课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1(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