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财政学论文

公共财政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阶段财政公共支出科学管理模式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客观要求;实现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实现财政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精细化管理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精细化管理是公共支出规范化的基础、精细化管理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完善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成熟的财政公共支出管理方式、规范的财政公共支出管理要求、成立预算编制委员会、改革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内容、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关系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2007年底,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必须大力推进依法理财,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着力推进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探索适合现阶段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客观要求

作为公共支出的最直接的实施者,公共财政建设要求财政部门首先应该是一个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技术性部门。这里所谓的技术性,主要是指财政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把国家各类财政性资金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分配好、使用好,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实现公共支出的精细化管理就成为财政工作的基本内容。

1、精细化管理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也将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政府重要组成部门的财政部门,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充分说明了财政部门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此,财政部门在明晰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采取相应对策的同时,对公共支出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准确掌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和着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精细化管理是公共支出规范化的基础。公共支出规范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阶段,公共支出不论是从支出安排的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地方财政部门面临的工作压力很大。没有公共支出的精细化,或者说,对公共支出只是一个简单的分类和安排,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公共支出规范化管理的。

3、精细化管理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公共财政的最基本要求。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关键还是在于资金的有效安排,这就必然涉及到公共支出的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只有做到了精细化管理,才能使财政资金的安排变得十分清晰,效益的发挥与否十分明了,可能出现的失误能够很及时地得以纠正,财政支出的绩效考核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细化管理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

二、实现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全文阅读

财务模式选择管理

[摘要]文章对财政本质研究的阶级分析方法提出质疑,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为“公共性”,我国应选择相应的公共财政模式。文章还对我国财政学界中的几种财政模式主张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我国财政模式选择应以单元公共财政模式为取向。文章还对与公共财政模式紧密相关的竞争性国有资产问题作了探讨,指出竞争性国有资产的发展方向必须以公共财政的价值和理念为指导,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使其尽快退出市场领域。

[关键词]财政模式;财政本质特征;竞争性国有资产

关于财政模式选择,一直是我国财政学界乃至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而且对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迎接入世挑战等实践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财政的本质特征和几种财政模式理论的比较研究入手进行分析,并试图作出一个粗略的回答。

一、财政的本质特征

关于什么是财政,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占支配地位的解释应为“国家分配论”,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作为“国家分配论”的创始者和论证者之一的我国著名财政学家邓子基先生在第一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上题为《为国家分配论答疑》的发言中指出: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必须要与资本主义财政等剥削阶级的财政相对比,国家的性质决定财政的性质。不难看出,此种解释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上述说法,厦门大学张馨教授认为:“市场型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任何肯定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①这种论断将财政的“公共性”放到了与“政府性”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没有使用阶级色彩明显的“国家性”一词,而是使用了“政府性”一词。而近几年来学界流行的“公共行政”论越来越强调财政的“公共性”,实际上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应为“公共性”。可以这么说,几十年来关于财政本质的争论就是“公共性”与“阶级性”之争,大体上没有超出这一对概念的范畴。那么,财政的本质特征究竟是“公共性”还是“阶级性”,抑或两者兼具呢?要回答什么是财政,必须立足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对财政作一个涵盖各种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类型的定义既无必要,也对我国的现实实践无实际上的意义。根据我国现时情况及改革发展方向,财政应定义为:民主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自然,财政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共性”。本文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公共性”与“阶级性”之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学者在分析任何问题时都习惯采取阶级分析方法,“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的训条仍然阴魂不散。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茁壮发展,民营经济在国学报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仍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民营企业家应属于哪个阶级?是否应继续鼓励其发展?如果沿用阶级分析方法,这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确立法治的原则和理念,市场经济永远不能真正建成。而民主是法治先决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法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更切实的民主,那么将市场经济中的我国政府称之为民主政府当无错误。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做主,抛开阶级性不谈,就是公众做主,政府只不过是公众服务的工具而已。政府不是生产单位,自身不能创造价值,财政资金只能源于公众支付的税金和公共财产(国有资产)创造的利润。公众选举、组建政府并支付经费,其目的只有一个:享受公共产品、公共需要得到满足。财政的本质恰与此相对应: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财政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众服务即是其天然的职责,其公共性显而易见。国家对公共资金的分配,仅是财政本质的现象反映而已,并非是财政本质本身。

据上述,“国家分配论”虽对我国财政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它是阶级分析方法的产物,已不符合时展的需要,应予摒弃。主张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的说法亦不准确,因为“政府性”体现的也是“公共性”。此论断尽管与“国家分配论”的结论不同并使用了“政府性”这一阶级色彩较淡的表述方式,但不难看出仍带有“国家分配论”的清晰痕迹。可见,冲破阶级分析方法的樊篱,还财政本质的本来面目,确为我国财政学界的当务之急。综上,我国财政的唯一本质特征是“公共性”,财政模式的选择应与财政的本质特征相适应。即我国财政模式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应定位为单元的公共财政模式。

二、财政模式的几种不同理论

全文阅读

公共财政理理论管理

关键词:公共财政;私人财务;政府财政;公共财政论;国家分配论

在我国,研究公共财政问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是否适用,也成为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公共财政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公共财政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这种利益的载体棗公共需要的存在,这是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财政作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实施主体是一定时期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因此,国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全文阅读

谈论公共财政的理解

一、关于“公共财政”的提法

我认为,古今中外,财政就是国家财政、政府财政,因其天然具有公共属性,所以也是公共财政,它们是同义的。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演进,不同的国家财政又会有不同的模式(类型)。现在大家所说的“公共财政”一词是从西方引进的,把它作为国家财政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模式,突出它是一种市场型财政,却又有着特殊的意义。

“公共财政”一词是英文PublicFinance的直译。《美国传统辞典》对Finance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资金或其他财产的管理科学,二是指对资金、银行业、投资和信贷的管理。一般的英汉辞典则通常把Finance译为金融、融资或财务。因此,如果Finance一词单独使用,那么它的主要意思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财务管理,而这种财务管理既可以发生在私人部门,如家庭、企业、银行的资金管理:也可以发生在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部门的资金管理。在Finance一词前加上限定词Public,此时的Finance就超越了“私人性”,而具有特定的“公共性”。可见,单从字面上理解,PublicFinance指的就是公共的或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由于国家(或政府)是整个社会经济中最为主要、对社会公众有着最为广泛、持久而深刻影响的公共部门,因此,用PublicFinance来代表国家(或政府)的分配行为或收支活动,是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所以,应当把PublicFinance译为“财政”,因为财政就是指国家(或政府)的分配行为或收支活动。我于1987年在把马斯格雷夫(Musgrave,R.A.)的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编译为《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时,就把PublicFinance译为“财政”。也正因如此,假如把PublicFinance直译为“公共财政”,有的学者认为那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不过,人们会问,如果PublicFinance是专指国家(或政府)的财政活动的话,那么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在Finance的前面用Government加以限定,却偏偏要冠以Public一词呢?据张馨同志的考证,PublicFinance一词一直到1892年才被英国的巴斯塔布尔(Bastable,C.F.)首次用来概括“财政(学)”这一范畴。而在PublicFinance被广泛采用的前后,财政(学)被冠以GovernmentFinance的不在少数,而且迄今为止仍然有之。这样,如果把PublicFinance和GovernmentFinance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那么将PublicFinance译为公共财政(学),用以特指市场型的财政,以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或政府)财政活动的公共性,不失为一个贴切的译法,足可以接受的。

有的学者提出,自从1959年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被奉为经典著作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了公共经济(PublicEconomy)的概念,特别是1964年和1965年分别以法文和英文出版的《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作用理论概念》和《公共经济学》,直接以公共经济学(PublicEconomics)为书名。自此以后,多数财政学著作把PublicFinance或GovernmentFinance改称为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SectorEconomics)。而这种改名,绝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名字的改换,而是研究的范围、领域、方法、指导思想、所要说明的问题等等都有实质性的变化。照此说来,与西方国家财政学的发展现状相比较,“公共财政”的提法多少显得有些“滞后”了。

应该肯定,西方财政理论的研究的确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也应当看到,尽管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对政府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扩展、突破了原有的内容和方法,但是,对国家(或政府)的分配行为或收支活动的分析,仍然是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中最具份量的组成部分,而这也正是不少财政经济学著作相继改名之后,却仍有许多著作使用PublicFinance的原因,此其一。其二,“公共财政”一词的提出和兴起,是在我国历经多年的财政经济改革,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税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之后,试图对逐步走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模式及其特征进行理论概括的产物。在我国财政改革与财政理论发展的现实情况下,提出“公共财政”一词,并将其作为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模式(类型),的确有助于标识我国财政职能转化的方向,有利于财政定位,是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

近几年来,张馨同志撰写、出版了《公共财政论纲》等专著,发表了许多论述公共财政的文章,在财政本质与财政模式(类型)的关系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对国家分配论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的肯定和重视。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我曾于1999年3月6日在《中国财经报》发表《我所理解的“公共财政”一文,正式提出“为公共财政叫好”。总之,对于“公共财政’这一提法,我是持赞成态度的。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全文阅读

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 要: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两者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尊重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重视对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制度的研究;重视对我国公共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实现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增强定量分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公共财政;私人财务;政府财政;公共财政论;国家分配论

在我国,研究公共财政问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是否适用,也成为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公共财政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全文阅读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字】财政学,公共经济学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著和著作很多。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 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经济学30年(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角色的一门学问。因为这一角色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公共经济学也成为一个持续演变的领域。一些核心问题被持续关注,例如对不同商品的税率结构应该如何设置;而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对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才是最优等等,最近才成为研究的中心。经济学其他一些分支领域的理论与实证进展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对其中一些长期存在问题的研究。反之,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又推动了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近30年是公共经济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理论和经验上的重要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诸如各个税种的效率和归宿这样的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效应以及最优的制度安排的认识。在公共经济学相关经济理论以及支持复杂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等两个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全文阅读

财政模式选择

摘要:文章对财政本质研究的阶级分析方法提出质疑,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为“公共性”,我国应选择相应的公共财政模式。文章还对我国财政学界中的几种财政模式主张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我国财政模式选择应以单元公共财政模式为取向。文章还对与公共财政模式紧密相关的竞争性国有资产问题作了探讨,指出竞争性国有资产的发展方向必须以公共财政的价值和理念为指导,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使其尽快退出市场领域。

关键词:财政模式;财政本质特征;竞争性国有资产

关于财政模式选择,一直是我国财政学界乃至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而且对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迎接入世挑战等实践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财政的本质特征和几种财政模式理论的比较研究入手进行分析,并试图作出一个粗略的回答。

一、财政的本质特征

关于什么是财政,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占支配地位的解释应为“国家分配论”,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作为“国家分配论”的创始者和论证者之一的我国著名财政学家邓子基先生在第一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上题为《为国家分配论答疑》的发言中指出: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必须要与资本主义财政等剥削阶级的财政相对比,国家的性质决定财政的性质。不难看出,此种解释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上述说法,厦门大学张馨教授认为:“市场型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任何肯定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①这种论断将财政的“公共性”放到了与“政府性”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没有使用阶级色彩明显的“国家性”一词,而是使用了“政府性”一词。而近几年来学界流行的“公共行政”论越来越强调财政的“公共性”,实际上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应为“公共性”。可以这么说,几十年来关于财政本质的争论就是“公共性”与“阶级性”之争,大体上没有超出这一对概念的范畴。那么,财政的本质特征究竟是“公共性”还是“阶级性”,抑或两者兼具呢?要回答什么是财政,必须立足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对财政作一个涵盖各种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类型的定义既无必要,也对我国的现实实践无实际上的意义。根据我国现时情况及改革发展方向,财政应定义为:民主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自然,财政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共性”。本文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公共性”与“阶级性”之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学者在分析任何问题时都习惯采取阶级分析方法,“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的训条仍然阴魂不散。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茁壮发展,民营经济在国学报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仍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民营企业家应属于哪个阶级?是否应继续鼓励其发展?如果沿用阶级分析方法,这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确立法治的原则和理念,市场经济永远不能真正建成。而民主是法治先决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法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更切实的民主,那么将市场经济中的我国政府称之为民主政府当无错误。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做主,抛开阶级性不谈,就是公众做主,政府只不过是公众服务的工具而已。政府不是生产单位,自身不能创造价值,财政资金只能源于公众支付的税金和公共财产(国有资产)创造的利润。公众选举、组建政府并支付经费,其目的只有一个:享受公共产品、公共需要得到满足。财政的本质恰与此相对应: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财政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众服务即是其天然的职责,其公共性显而易见。国家对公共资金的分配,仅是财政本质的现象反映而已,并非是财政本质本身。

据上述,“国家分配论”虽对我国财政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它是阶级分析方法的产物,已不符合时展的需要,应予摒弃。主张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的说法亦不准确,因为“政府性”体现的也是“公共性”。此论断尽管与“国家分配论”的结论不同并使用了“政府性”这一阶级色彩较淡的表述方式,但不难看出仍带有“国家分配论”的清晰痕迹。可见,冲破阶级分析方法的樊篱,还财政本质的本来面目,确为我国财政学界的当务之急。综上,我国财政的唯一本质特征是“公共性”,财政模式的选择应与财政的本质特征相适应。即我国财政模式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应定位为单元的公共财政模式。

二、财政模式的几种不同理论

全文阅读

公共财政体系管理

摘要: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两者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尊重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重视对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制度的研究;重视对我国公共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实现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增强定量分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公共财政;私人财务;政府财政;公共财政论;国家分配论

在我国,研究公共财政问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是否适用,也成为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公共财政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全文阅读

论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内容摘要: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研究。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问题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

关键词:公共选择;公共财政;公共产品

中图分类号D922.2:文献标识码:A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说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涉及立宪、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政治过程的各个方面,主要研究集体决策或政治决策的决策过程和结构,重点是研究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从中探索政治经济问题的深层次原。公共物品大多数都是由政府来负责生产和组织供给的,而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财政通常是国家利益、民众利益的最直接代表,具有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那么公共财政是个公共物品,是同时供大众消费的从公共选择的理论来看我国的公共财政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市场经济国家现行政治决策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的形成机制和运行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政府财政活动尽快地纳入公共选择过程,这也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

一、 公共选择理论的财政渊源

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区别开来,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入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这种分析内容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ckseL1)认为,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使被批准的话。一般地,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

二、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建设

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市场这种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而言,中国与西方国家是一样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财政体制和模式也有共同的地方。因此,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完善我国的财政管理和财政决策机制,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是理论和现实的客观要求。

全文阅读

财政竞争理论和实证

一、财政竞争究竟是福还是祸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公共经济学文献里争论比较多的理论问题,经济学家们都想搞清楚财政竞争是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最早的一些学者如Tiebout(1956)认为财政竞争改善了地方政府支出效率,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就如同市场竞争一样提高了辖区居民的福利,从而提供了有效的公共服务。…随后,Oates(1972)却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地方政府为了在引资中争胜可能会竞相压低税率从而导致了公共支出水平低下。【2JOates的这一惊人发现使得很多学者纷纷在理论和实证上致力于研究财政竞争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关系,但是,他们基本上讨论公共支出规模上的无效率。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学者研究发现财政竞争会导致地方政府支出的“结构无效率”。其中Keen和Marchand(1997)最早在其文章中详细论证这一观点,他们把公共支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辖区居民效用函数的公共服务支出,另一类是进人企业生产函数的公共投入支出。[31由于公共投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与企业的私人资本形成了互补,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居民无法迁移的假定下,理性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会把过多的支出向有利于企业的公共投入倾斜,而花费在改善居民福利的公共服务支出却很少。这种由于财政竞争导致的公共支出结构的系统性扭曲被称之为支出的“结构无效率”。之后,在Keen和Marchand(1997)的基础上,许多经济学家从理论拓展和实证检验上来论证财政竞争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但是,这些理论分析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这就导致了对地方政府目标函数的刻画过于理想化,而在现实中地方政府目标往往表现“自利性”和“公利性”的冲突,二是对于要素流动和地方政府税基的假定过于简单,这就忽略了地方政府进行财政竞争时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研究国外文献的基础之上,国内学者也开始集中探讨同样存在财政竞争背景的中国地方政府支出结构所呈现出的特征。特别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在安排支出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性: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热情高涨甚至过度供给,而在人力资本和公共服务上则缺乏动力、供给不足,这导致了普通百姓的住房难、上学难和看病难等社会民生问题越来越严峻。理论和实证检验上研究财政竞争和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之间关系的文献主要由乔宝云(2005),【41傅勇和张晏(2007),【53龚锋和卢洪友(2009),[61乔俊峰(2010)"】等所做的工作。这些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得出了基本一致的观点:在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和中央决定的官员任免制度的政治背景下,我国的部分财政分权(partialfiscaldecentralization)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偏好于经济建设支出,而最能提高一个地区居民福利的科教文卫支出则无疑被忽视,甚至被其他支出所挤占。可见,国内文献基本上都是在研究地方政府支出结构时把财政竞争与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竞争结合起来分析,并没有把财政竞争单独剥离出来,从而片面地就推断出财政竞争导致了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这使得财政竞争遭到更多的是断章取义的反对和非议,而不是全面、客观的理论研究和正面评价。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理解财政竞争及其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这里主要尝试研究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全面、客观地分析财政竞争理论的起源和演变,建立一个尽可能全景式反映财政竞争的理论模型,从而重新理解财政竞争的理论本质;二是通过拓展模型的建构使我们认识到财政竞争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 二、理解财政竞争:基本争议与理论本质 (一)什么是财政竞争? 财政竞争是近年来公共经济学最活跃和最具争议的研究领域,许多学者都对这种财政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学术兴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但是,每一位学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解读,对于究竟如何界定财政竞争的概念,大家都众说纷纭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财政竞争最早也被称之为税收竞争,所以后来学者们在其文献里经常把两者相等同。RobertTannenwald(1999)在税收政策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ofTaxPolicy)中把税收竞争定义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一方面,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显性的税收竞争,他们通过制定和设计相关的税收法规旨在以此吸引企业、居民、求职者与消费者向其辖区转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参与隐性的税收竞争,他们为了减缓辖区间对抗竞争的程度转而追求其它的税收政策目标,比如说平等、中立、简单、收入充足率和税收输出等。”LujWil—son和Wildasin(2004)基于税收竞争形式多样性、内涵与外延的大小差异性对其定义进行了界定。 首先,从最狭义的角度看,税收竞争是指同级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和劳动等流动性税基而采取的政策选择从而影响了地方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分配。由于竞争主体都是同级水平的地方政府,所以这种形式的税收竞争通常也称之为横向税收竞争。其次,从比较狭义的角度看,税收竞争还包括不同层级政府间的竞争,这种税收竞争称之为垂直税收竞争。最后,从最广义的角度看,税收竞争是指在征税安排上政府间任何形式的非合作博弈行为。p1 (二)财政竞争的效率悖论:“囚徒困境”还是“抑制利维坦”基于Oates(1972)提出地方政府参与税收竞争可能会出现公共支出低效率,Zodrow和Mieszkowski(1986)及Wilson(1986)最早建立一个标准的税收竞争模型来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经济机理。在ZMW模型中,他们假定在开放的资本市场下,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资本流人竞相降低资本税率,最终导致了税率过低和地方公共物品提供不足。这个模型的结果我们在许多文献里通常被称之为“打到底线的竞争(racetothebottom)”,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地方政府的行为是理性的,但是,由此导致了整个社会的非理性。¨叫从ZMW模型出发,Bucovetsky(1991),Sinn(1994),Brueckner(2000)等许多学者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财政竞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p#分页标题#e#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税收竞争有害论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税法学者在其影响下,也极力鼓吹税收竞争有害论,宣扬税收协调,税收竞争有害论似乎成了主流观点。 但是,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税收竞争是否有害取决于我tfl女n何界定地方政府的行为,如果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的,只为辖区居民谋福利,那么过度的税收竞争确实有可能导致财政无效率。 然而,Niskanen(1971)认为现实中公共部门由许多的官僚和政治家组成,他们追求着自己的个人利益,比如获得更多的权利和影响力、更多的下属和更高的工资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就会企图扩大公共部门的预算规模。基于Niskanen的预算最大化模型,Buchanan和Brennan(1980)提出了“利维坦假说”,即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就如同私人部门的竞争一样,有效地限制了公共部门通过掌控公共资源实现自身利益的寻租行为,从而自动遏制政府规模的膨胀。【lu此后,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税收竞争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中最具代表的是RichardTeather(2005)在其专著《,11leBene-fitsofTaxCompetition))中,分别从经济增长、资本市场有效性、企业发展和政府行为等角度阐释了税收竞争的积极推动作用,并指出学者、组织和政府机构抨击和反对税收竞争的做法将危害整个社会。 综上所述,税收竞争对于一国经济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自从该理论提出之日起便产生了激烈争论,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相信这种“效率悖论”的产生会更加吸引经济学家们对税收竞争的深入研究。 (三)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税负竞争还是支出竞争? 在早期税收竞争文献中,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税率手段所表现出的一种策略博弈行为,即在给定其他地方政府税率水平的基础上,某个地方政府该如何决定其税率。但是,现实中地方政府吸引资本流入并不是仅仅靠降低税负,通常也会通过提高公共支出水平来增加吸引力,所以研究财政竞争只把税率作为政策变量是不合理的。Wildasin(1991)认为正如在研究垄断竞争模型中,厂商之间除了考虑产品的价格还要考虑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一样,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也要同时考虑税率和公共支出。基于上述考虑,他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把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看作是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各个区域的地方政府从税率和公共支出水平两个政策变量中选择一个;第二阶段,给定第一阶段的决策选择,各个地方政府决定相应的税率或公共支出水平。Hauptmeier(2008)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引资竞争可能会同时考虑运用税率和公共支出水平作为政策工具,因为现实中公共支出有助于提高私人资本的生产力,于是私人资本在选择投资区域时会同时权衡当地的税负和公共支出水平。 通过理论分析,推出二元的反应函数ti=Z(£f,gi)和gi=丘(£f,g,),然后基于德国1100个市级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并不像以往文献中所描述的那么简单,而是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如果某个区域降低了税负,那么它的邻居可能不仅仅会调整税负水平,也会考虑提高它的公共支出水平,比如增加基础设施、扩建公路网络等。【12]PatricePieretti(2009)进一步从理论和经验上考察了当地方政府存在人13数量和区域规模的差异时,它们在进行财政竞争时如何理性地选择政策变量。研究发现,当资本流动的成本较低时,大辖区通过提供较高的公共支出水平可以在进行财政竞争时比小辖区能够获得较大的比较优势;当资本流动的成本上升到一定的幅度时,小辖区不必仅靠低税负来吸引资本流入,也可以通过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来留住企业;但是,当资本流动成本过高时,小辖区的“税收天堂”政策无疑是一种占优的策略行为。¨到基于上述文献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竞争时,会根据辖区的自有禀赋在各种条件约束下基于成本一收益的考虑作出最有利于本辖区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四)全面认识财政竞争的理论本质 财政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普遍的辖区间竞争行为,但实际上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学机理作为支撑。一方面,从地方政府出发,不管是为了自身利益还是公共利益,它总是通过选择各种政策工具(其中主要是指公共支出政策)来吸引生产要素向其辖区内流动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增长,而资本和劳动力是辖区间争夺的焦点。由于公共投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与企业的私人资本形成了互补,所以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而增加公共投入支出,同时为了吸引劳动力的迁入提升人力资本而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另一方面,从资本和劳动力出发,企业通过权衡资本生产力来选择投资的辖区,而劳动力则会根据就业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作出是否迁移的决定。为了更加形象地阐释,我们可以用图l来表示财政竞争、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内在联系。由图l可知,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内生出相应的公共支出结构从而形成了资本和劳动力供给水平,最终决定辖区内的经济增长。所以,一旦把财政竞争置于一般均衡的视角之下,我们发现,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期内快速发展经济可能会在公共支出方面偏向资本。但是,这种扭曲只是暂时的,因为资本生产力的提高会越来越依赖劳动力的互补,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必须在公共支出上给予劳动力平等的地位从而被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顺应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 三、模型 (一)基准模型 我们假定在财政分权体制下除了一个中央政府以外,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同初始禀赋的竞争性的地方政府。每个地方政府都可以运用税率和公共支出政策工具实施有效的财政竞争来吸引资本的流入,其中公共支出包括公共投入支出P,和公共服务支出PC,。基于Keen和Marchand(1997)及Haupt•meier(2008)的研究,公共投入支出Ⅳ有助于提高私人资本的生产力从而进入生产函数,而公共服务支出PG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的福祉从而进入辖区居民的效用函数。#p#分页标题#e# 其经济含义为在实现均衡时,公共投入支出所产生的边际产量小于公共服务支出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而在最优情况下,两者应该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为了引资而进行的财政竞争必然会选择一种扭曲的公共支出结构,即公共投入支出过多,而公共服务支出偏少。以上结论与Keen和Marehand(1997)所推导的结果完全一致,由(8)式我们可知,地方政府只要从公共投入支出中转移一部分到公共服务支出,整个社会就能获得帕累托效率改进。 (二)财政均等化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 在上述基准模型中,我们假定政府间具有平衡的财政关系,然而现实中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行政能力的不同,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往往财力相差悬殊从而导致了财政能力的横向不平衡,另一方面由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对称从而导致了财政能力的纵向不平衡。根据Buettner(2006)和Hauptmeier(2008)的研究,我们可知通过运用基于财政均等化的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可以降低财政外部性从而有助于改善地方政府支出结构效率。为此,我们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财政均等化机制:g=Y—OK,其中K为地方政府的财政税基,毋为边际贡献率,,,为不考虑税基的中央转移支付总量,g为考虑财政均等化的实际中央转移支付。 命题l:基于辖区财政均等化制度下,中央转移支付总量虽然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不确定,但是,与财政税基相关的边际贡献率的提高会促使地方政府重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而降低公共投入支出的比例,这说明中央政府如果能够有效地构建财政均等化制度,那么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并不会导致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 (三)劳动力完全流动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 劳动力完全流动是指所有辖区居民可以根据自身偏好和辖区福利环境通过自由迁移来实现效用最大化,即在达到均衡位置时,任何辖区给居民带来了相同的效用。 四、结论 通过详细地梳理了财政竞争的基本争议,我们更加理解了财政竞争背后的经济机制和理论本质,从而厘清了财政竞争和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内在联系。基于理论模型的建构,我们发现,只要中央政府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比如说保证财政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和有利于要素流动的户籍制度等,财政竞争就不会导致公共支出结构扭曲。其实,地方政府支出结构扭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财政竞争负外部性。所谓财政竞争负外部性是指地方政府进行财政竞争时强加给对方的成本,从而造成公共支出的无效率。正如市场主体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产生市场外部性一样,财政负外部性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各级政府追求自身财政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知制度安排是实现外部性内在化的最好途径,因为它可以激励和约束经济人的行为从而消除外部性。所以,为了纠正地方政府财政竞争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结构扭曲,中央政府应该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以保证财政竞争的有效实施,而不是片面地反对财政竞争,因为财政竞争在本质上是一个中性概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