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地质调查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精选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基础地质调查;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逐渐兴起,水文地质的勘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础地质调查作为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水文地质工程的效果和工程建设的质量;为了保证水文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就需要加强基础地质的勘查,降低水文地质问题而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和经济危害。近年来我国的水文地质工作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面对我国地形多样、地表复杂、地质丰富等情况,水文地质的调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立足基础地质的调查分析也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水文地质工作中基础地质调查的内容

1.1 水文地质类型

水文地质主要是指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现象,水文地质的调查包含各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地下水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包括水资源种类的不同、地下水埋深情况的不同、流动方向和位置分布存在差异等,在进行技术地质调查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地下水所属的层次不同,表现的类型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对水文地质的类型进行调查时首先要掌握每个水层之间的联系,根据水层之间的联系对地面水资源的联系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更准确的获取信息。

1.2 掌握施工地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和地下岩层特点

水文地质状况和地下岩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情况,所以要进行严密的检测。水文地质情况包括水文地质的条件变化情况、水文地质工程的环境影响、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等情况都是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地下岩层的调查包括地下岩层的分布情况、地下岩层的结构以及地下深处岩层的错动情况都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参考,所以在基础地质的调查中要对地下岩层的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

1.3 将水文地质工作和工程密切联系

水文地质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从而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所以要很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水文地质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例如在掌握地下岩石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时还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水资源和建筑工程的人为因素进行预测,对影响进行分析;在掌握地下水位情况时,除了掌握地下水的基本运动之外,还需要考虑特殊水位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对可能 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效的将水文地质工作和工程联系起来,从而更好的体现水文地质工程的经济价值。

2 水文工作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性

2.1 了解水位上升

地下水位的上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地质因素的影响。地质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括水层结构、岩体的分布等,通过对这些地质因素的调查分析更好的了解水位的上升情况,而水位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施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对水文地质的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含水层的颗粒较小,有较强的渗透性,在覆盖面土质疏松的情况下出现了渗透的现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潜水位上升的情况,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含水层的水流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的渗透性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滑移、崩塌等地质灾害层出不穷。对这些地质情况进行严密的勘查可以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避免这些问题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所以水文工作中基础地质的调查对水位上升的调查以及工程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2 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的下降不仅会对水文工程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例如地下水位下降后水文地质工程会出现地面下沉的情况,工程的结构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地面的下沉会使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污染以及地下水干枯等,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基础地质调查可以清楚的掌握地下水位的下降情况,并且对地下水位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工程的经济损失。

3 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工作中基础地质调查的措施

3.1 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在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新产品投入使用,那么在进行水文工程基础地质的调查时也可以借助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地面的岩土和地表水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地表水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的性质进行实验,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例如2014年某市在进行水文地质工程时,采用渗透实验的方式对岩土的水理性质进行测试,并且借助了GDS高级土工实验仪器,从而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2 分析方法和分析理念的更新

首先水文地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基础地质的调查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水文工程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其有了更高的要求,分析方法和分析理念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例如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地质情况进行勘测,从而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3 灵活使用物理勘测方法

物理勘测方法是现代化的勘察方式,利用物理学的知识对地质情况进行严密的检测,不仅能够有效的调查地质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情况,还可以降低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例如2014年某市的水文地质工程采用激化法以及高密度电力法对基础地质进行调查,将基础调查的深度和分辨率进行有效的结合,勘测的结果没有较大的误差,从而保证了水文工程的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程作为的各项工程施工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水文地质工程的兴起也就成为了顺应社会潮流的必然趋势;基础的地质调查作为水文地质工作的关键对整个水文地质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加强基础地质的调查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笔者提出,水文地质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地质调查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融入更多的先进技术和时念,使其更好的发挥水文工程的经济价值。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分析,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陶学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性[J].科学与财富,2014(5).

[2]隋成禹,李新鹏,乌日根等.论如何重视基础地质调查中的水文地质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

[3]唐保春,张磊.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4]徐凯,X晓刚.论如何重视基础地质调查中的水文地质工作[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2(12).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防工程;热环境;调研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土地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尚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容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平面空间无限扩大的趋势让城市土地愈来愈紧缺,人口膨胀、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促使城市向三维立体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地下空间是人类潜在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拓展城市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1]。

一、地下人防工程的环境特点

和地上环境相比,地下空间环境有许多不同之处,地下人防工程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只有一些出入口、通风口等与外界相联系,密闭性较好,地下防护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被土壤或岩石所包围,和地面环境差异较大。自然光线不足,空气流通性差,温湿度稳定,自然空气品质相对较差,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地下人防工程环境非常重要,已成为影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2]。人们的长期生活已适应于地面的环境条件,因此为了让人们接受并且乐于进入地下空间,就必须提高地下空间的内部环境质量以接近地面环境水平;但由于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不足,空气流通性差、自然空气品质较差等,因而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一定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缺乏方向感,安全感,舒适感等环境心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给人们的印象通常是阴暗、潮湿、封闭、空气品质差等[3]。

二、济南市地下人防工程利用及环境质量情况概述

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根据济南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济南市已建成地下人防工程190余万平方米, 平战结合工程利用率达到了60%。济南市先后建设经四路人防工程、经十一路地下人员掩蔽部及物资库人防工程、马鞍山路人防工程、槐荫广场地下人防工程、大众广场综合改造人防工程和槐荫广场人防工程、泉城广场地下购物广场等人防工程。济南市正逐步形成由城市地下交通干线、地下商业娱乐设施、地下停车场、地下过街通道、共同沟等组成的城市地下防护空间体系。地下空间环境与地面环境相比,表现在空气流通差、阳光缺乏、封闭和潮湿等,容易使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引起一定的消极反应,如不舒适、烦闷等[4]。由于济南市地下泉脉丰富,所以济南市地下人防工程的环境特点是低温高湿,尤其是夏天,内外空气的焓差大。

三、济南市人防工程环境品质调查

本次调查目标为地下人防工程“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调查面对人群主要为地下人防商城的经营人员(如商铺雇主、商城管理维护人员等),次要人群有过客、顾客等,因此选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全面分析需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有准备、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群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形式。

1.地点选择

为充分实现挥本选题的社会效益,选取了位于济南中西部一闹市区内某人防地下商城,为掘开式结构坑道地下人防工程,该商城开发利用较早,周围商业氛围浓厚,人流量稳定,效益较好,全长约500米左右,深度为6米左右。

2.设计调查问卷

根据本次调研的目的,考虑调研对象的文化水平与接受程度,详细设计调查问卷。

3.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过程的分季节(由于济南春秋过渡季节较短,两季节加起来大约3个月)进行,分夏季、冬季、春秋过渡季三个工况进行调研,每个季节调查三天,选取夏至、冬至、秋分三个代表性节气的当天及其前后两个天气不同的日期为调研日。每个季节的调研时间选择从每天的9点到下午5点分早中午三个时段。

4.统计结果

由于本次调查为实际面对面问卷调查,可信性较高,故本次调查结果未考虑量表信度和效度考验。调研日每天各调查20份,总共得到180份测试卷,随机调查了180个人,其中地下商场经营维护人员居多,有商铺雇主、商城的维护管理人员、保安保洁人员等长期性停留人员,还有顾客及经过商城的行人等短暂性停留的人员。

4.1热感觉调查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180人中感觉不冷不热的有112人,占62%。由此可见,人防地下商城相对于地面环境更加的恒温舒适,受天气环境影响导致的热环境波动较小。其次有46人感觉有点热,主要集中在在冬季,大部分为顾客。

4.2室内空气清新度的调查分析

在180名被调查者中,仅1人感觉室内空气清新,绝大部分感觉空气混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该地下商城内部空气新风量不足,换气不及时,室内空气新鲜感较差。

4.3室内热舒适环境的总体评价调查分析

根据此次调研的数据统计分析,对室内空气品质总体评价中差和很差占65%,适中占20%,很好和好仅占15%。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人防工程的环境密闭性较强,室外新风的进入量较小,由此导致的室内空气品质总体评价较差。同时,由于地下人防工程的环境密闭性较强。初步可以说明人防商城内部环境的整体热舒适环境的品质印象较差,有待进一步研究改善。

四、调研结论

(1)室内空气品质较差,舒适感水平较低。

据初步调查,目前实际济南市地下人防工程内部部分封闭性强,空气不流通,有发霉味道,空气不新鲜。室内空气的新风量不足,大部分被调研者对室内热环境的总体评价较差。

(2)内部疏散指示较少,使人缺乏空间方位感。

空间方位感是指人们通过对周围环境相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的判断而形成的对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30]。大部分人防工程平面布置图及疏散指示标志较少,人深处其中时容易产生迷失感,由于自然采光较差,东西南北较难判断。特别一些地下车库,光线暗淡,布局空旷,构造一致,标志一般设A、B、C等英文简单标识,缺少详细平面位置示意图,使人有置身迷宫般的孤独感和方位缺少感。

(3)普遍令人缺乏安全感。

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和隔绝性,如果内部发生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等)相对于地面建筑更具危险性,救灾工作更难进行。济南夏季雨季时节,暴雨和部分路段、小区排水不畅等原因,曾有某些地下人防车库发生过雨水倒灌事件,车辆浸泡,造成人们财产的不必要损失。

(4)入口(口部)形式较单一,大部分缺乏自然采光设计。

地下人防工程入口是地上无限空间与地下有限空间的过渡[32]。济南类似泉城广场、大众广场等下沉地下人防工程较少,大部分为通道式入口,缺少被动与主动采光,并且出入口比较狭窄、曲折,坡度较大。下沉式广场形式可以让人们从地面进入广场,然后从广场直接进入地面,过渡比较顺畅。

(5)地下人防商城普遍缺少绿化,园林景观等人性化设施,室内整体感觉色彩不活泼,不易营造宽松、舒适的氛围。大部分地下人防商城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最大化发挥经济效益,将出租面积利用到最大,留置的空闲、休闲面积较少,如上图5 a) 中济南市某地下人防商城,布局为走廊式,两侧为商铺,中间为人行通道,整体布局缺乏绿化、景观、休息区等人性化设施。

参考文献:

[1]钱七虎等.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王衍金,罗清海,王娟,陈晓明.地下空间空气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环境卫生工程,2010,18(1):15-18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金矿 含水层 围岩 裂隙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1矿山概况

丰宁集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营子金矿,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城150胺轿唬本?4km、运距30km处,行政隶属于丰宁满族自治县黑山咀镇大营子村管辖。矿山开采矿种为金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万吨/年,矿区面积4.971km2。

2矿区水文地质

矿区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山峦起伏,“V”型谷发育,属受强烈切割的中、低山地貌。区内山峦起伏,沟谷发育。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最高峰猫耳朵山海拨835m。当地侵蚀基准面海拨370m,相对高差465m,属中低山区。

区内地表水体为长河,属滦河水系,流经矿区东侧,据长观资料,最小流量0.093m3/s,最大流量2.495 m3/s,平均流量一般为0.68 m3/s,最大洪水水深1.50m。

2.1矿区含水层特征

2.1.1第四系孔隙潜水(I)

(1)第四系坡洪积物(Q4spl)及人工堆积物(Q4s)贫水区(I-1)

主要分布于大西沟、洒金沟及河床两侧一级阶地之上。由人工堆积的废石矿渣及沟谷中的坡洪积物组成,后者岩性为砂土、砾石等。厚一般0.5m~5.0 m,透水性能好,含水微弱。

(2)第四系冲洪积物(Q4spl)富水区(I-2)

分布于长河两岸的一级阶地,岩性为亚砂土、砂及砾石等,厚3m~8 m。水位埋深0.3m~5.28 m,含水层厚度1.0m~6.0 m,单井出水量10~30 L/s,水温8~10℃,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矿化度0.3~0.67 g/L,水化学类型为HCO3・ SO4―Ca・Mg和HCO3―Ca・Mg型水。

2.1.2高于庄组(Chg)白云岩岩溶水(Ⅱ)

(1)高于庄组二段(Chg2)贫水区(Ⅱ-1)

分布于测区南部,岩性为泥质白云岩、含锰白云岩、含锰粉矿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黑色页岩,厚150m,岩层相对隔水,不含水。

(2)高于庄组(Chg)富水区(Ⅱ-2)

除二段外,其余各段大面积分布,为矿体围岩,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灰质白云岩、薄层状灰质白云岩及含结核灰质白云岩等,厚1000余米,岩石浅部风化裂隙较发育,深部见有溶蚀裂隙,水位埋深14.3m~104.0 m,据坑道突水点长期观测,水量1.02~2.04 L/s,矿化度0.54g/L,水化学类型为HCO3・ SO4―Ca・Mg型水。

2.1.3大红峪组(Chd)基岩裂隙水(Ⅲ)

分布矿区南端,出露标高500m~600m,岩性为石英砂岩,浅部节理、裂隙较发育,泉水流量0.186~0.45 L/s,水温11℃,水化学类型为HCO3 ―Ca・Mg型水。

2.1.4花岗岩构造裂隙脉状水(Ⅳ)

分布矿区中部,出露面积为0.59km2,岩性为中粗粒花岗岩,浅部风化裂隙和垂直节理较发育,据坑道调查以走向北东向、北西向两组较发育(图1),风化带发育深度14.15m~76.5 m,深部构造裂隙较发育,水位埋深28.25m~177.50 m。水位标高417.28m~587.59 m,含水层厚度4.54m~70.16 m,坑道突水点流量0.03~2.04L/s,矿化度0.43~0.46 g/L,水化学类型为HCO3・ SO4―Ca・Mg型水。

2.2构造破碎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矿区断层以走向北东向,北西向两组较发育,多为压扭性断层,断层通过白云岩时,断面光滑,高岭土化、硅化,具有泥质充填物及方解石细脉,断层带两侧溶蚀裂隙发育,见有滴水和渗水现象,含水微弱。断层通过花岗岩体时,岩石挤压破碎,破碎带由花岗岩碎块及泥质充填,局部地段含有构造裂隙脉状水。

2.3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及水力联系

通过对地表长河水体长期观测,地表水随季节变化明显,流量变化区间在93~110.2 L/s,地下水也随季节变化,变化较明显,从坑道长期观测看,坑道涌水量变化区间23~31 L/s,因此,地表水、地下水同大气降水关系密切。从地表水体长河的上、下游观测资料对比中,发现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但联系不明显(图2)。从A'―B'水文地质剖面图中可以看出,由新竖井及斜井364水平坑道的排水及疏干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降落漏斗,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不明显,是因为降落漏斗的影响范围没有到达地表水体所处的位置。由长河充电率等直线图推测,在低阻值区第四系含水层直接覆盖于充水灰岩或岩溶发育地段,说明白云岩岩溶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有地表水通过第四系的渗透补给。

2.4岩溶的分布范围和发育规律

2.4.1岩溶的分布范围

(1)岩溶主要分布在近河床部位

从地表调查中发现河床两侧陡崖局部发育有溶洞,大者直径0.8 m,小者0.2 m。洞深3.0m~5.0 m。在ZK3325,ZK4121钻孔中也发现有溶洞。

(2)岩溶分布在构造破碎带部位

在尾矿坝北侧,沿构造破碎带发育一溶洞,洞口2? m,洞深10余米,洞内面积约200O,发育有钟乳石,洞内并见十几个小溶洞。构造破碎带产状,走向北西330啊⑶阆?40埃憬?5啊?拥赖鞑橹幸卜⑾郑诠乖炱扑榇讲嗟陌自蒲页7⒂腥苁戳严叮植考型凰恪?

(3)岩溶分布在侵入接触带部位

在新竖井调查中,在侵入接触带白云岩一侧常发育有溶蚀裂隙,竖井165中段S1突水点即为侵入接触带的溶蚀裂隙水(图3)。

2.4.2岩溶含水层的发育规律

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一般较强,但不均一,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坑道调查中发现在未遇溶蚀裂隙的地段,一般仅见滴水或潮湿现象,若遇溶蚀裂隙,则见突水或渗水现象,但其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岩溶发育程度的强弱,与其富水性的强弱协调一致。

2.5矿床充水因素

目前,矿山生产坑道已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及地下水水位以下,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为白云岩岩溶水及矿体顶底板花岗岩构造裂隙脉状水。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垂直向大气降水及侧向地表水通过第四系渗透补给的地下水。

2.6供水水源地

目前,矿山年处理矿石量50~100万吨,生活用水和生产需水总量约为3000m3/d,可供选择的水源地有:

(1)第四系孔隙潜水:长河两岸一、二级阶地赋存有较丰富的孔隙潜水,单井涌水量一般为20~40m3/h,最大涌水量可大于60m3/h。

(2)基岩裂隙水(坑道排水):据一坑、八坑、西大井和竖井坑道长观与排水资料,坑道排水枯水期最小流量501.93m3/d,丰水期最大流量为5294.21m3/d。

(3)长河地表水:据长河实测资料,长河枯水期最小流量为550m3/h。

综上所述,第四系孔隙潜水目前已不能满足矿山需水要求。从经济效益考虑,矿山现已利用八坑排水作为选矿用水。长河水和西大井、一坑水可以作为后备水源地。如果将来再扩大生产规模,第四系孔隙水和八坑排水不能满足需要时,可考虑开采之。总之,大营子金矿的水源地是有充分选择余地和一定保障程度的。

据上述资料,本矿区属以降水渗入补给为主,裂隙直接充水的矿床,年降水量为600~1100mm。矿层顶、底板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矿区东侧之长河与矿床无导水构造连通,矿区涌水量不大。露天开采区Ⅰ、Ⅱ号矿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370m)以上,大气降水可自然排泄。总体上该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矿区工程地质

3.1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评价

3.1.1岩层工程地质特征

本矿区高于庄组第三段(Chg3)为矿体围岩,其工程地质特征评述如下:

主要岩性为灰色一黑色巨厚一厚层状灰质白云岩,块状构造,岩石一般完整至中等完整,强风化带3.0m~31.85m,弱风化带75.0m,钻孔岩心质量指标RQD值,风化带30%,一般值为60%~80%,岩石质量等级为中等。据观察,大部分地段岩石稳固。局部见0.10~0.30m宽的挤压破碎带,带内充满泥质,构成不稳定结构面。属中等以上完整的岩体,岩石质量系数一般>0.2,属一般质量等级。

3.1.2花岗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出露在矿区中部。为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近地表为风化带岩石破碎疏松,强风化带发育深度16.77m,弱风化带发育深度76.47m。岩心完整性差,质量指标RQD值0~24%,岩石软化系数0.73,抗压强度最大165.9MPa,最小19.86MPa,岩石质量系数10.17,岩石质量指标M0.05,属软弱岩石。风化带以下岩石,致密坚硬,岩心完整或较完整。RQD值70%~80%,抗压强度58.82~132.62MPa,岩石质量系数10.47,质量指标 0.11~0.18,为坚硬岩石。据实地观察:岩石坚硬稳定,开采边帮规整易于成形,很少发生坍塌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岩体质量中等,故矿体围岩顶、底板、边帮较稳定,属中等或中等以上稳固的岩体。

3.1.3构造破碎带工程地质特征

局部发育的挤压破碎带,含矿破碎带、蚀变破碎带,岩石质量等级为一般或坏的,岩体质量等级为中等或差的,岩体质量差,稳固性差,井巷工程施工中遇有此类岩体多易坍塌掉块,需采取防护措施。

露天开采区断裂裂隙较发育,但规模较小,对矿体的稳固性影响不明显。由于浅部以露天开采为主,小裂隙的发育程度是造成矿体不稳固的主要因素。在采矿场施工中遇到不同厚度的构造破碎带10多条。岩石破碎为碎块、碎屑及泥质。RQD值0~4.42%,为散体结构,岩体质量极差。有25条挤压破碎带,产状有倾向270啊?43埃憬?0~87傲阶椋话憧矶?.05~0.70m。

3.1.4露采边坡现状

矿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人工堆积、冲洪积物、残坡积物)及长城系高于庄组l~3段中厚层含燧石条带灰质白云岩、含锰灰质自云岩、含钙质结核灰质白云岩、含内屑白云岩等。该碳酸盐地层构成了花岗岩体或矿体的围岩。

矿区出露的花岗岩体形成于燕山期,是区内唯一的成矿岩体。矿体围岩为花岗岩时其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矿体顶底、板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岩石基本完整、稳定。

矿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有四组:NE、NNE、NEE和NW向。裂隙较发育,但规模相对较小,对矿体的稳固性影响不明显。加之地形条件较为有利,为露天采矿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露天开采台阶高度10m,并段后20m,最终边坡角47啊?0埃阶坡面剑0啊?5啊1咂伦槌桑?个台阶并段后,设一个安全清扫平台兼作运输平台之用,宽度10m。虽然局部裂隙发育,但规模较小,对整体边坡的稳固性影响不明显。

综上所述:本矿区矿体围岩岩性简单,属中等以上的岩体,岩体质量等级一般,岩石质量为中等,矿体围岩属中等或中等以上比较稳固的岩体。局部挤压破碎带,蚀变破碎带,含矿破碎带属岩体质量差的,整体露采边坡稳定性较好,矿区属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3.2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

矿区所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稳定。矿体围岩主要为燕山期中粗粒花岗岩和长城系高于庄组(Chg)层厚状或巨厚层状灰质白云岩。岩性比较简单,无较弱岩层夹层。岩层倾角较陡,风化带以下岩石致密坚硬,完整性较好。RQD值一般大于60%,属于中等以上完整的岩体。岩石质量系数一般>0.2,属一般质量等级。岩体质量指标M>0.17,岩体质量中等。在已有采矿生产中,未发生较大规模的坍塌、变形、片帮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目前露天开采生产中碎带内有闪长玢岩侵入,总宽度0.5m~3.0m不等。开采过程中,在雨季地表渗透水量较大的情况下易塌落,要加以注意,但对整体边坡无大影响。

矿体围岩花岗岩及灰质白云岩属中等或中等以上稳固的岩体。局部发育的挤压破碎带、含矿破碎带、围岩接触蚀变带及岩体内蚀变破碎带,岩石质量等级为一般或坏的,岩体质量等级为中等或差的。采矿施工中遇此类岩体多易产生坍塌、掉块,需采取防护措施。露采施工中要避免其残留在边坡上,与同一台阶施工同时作业,保证作业安全和避免诱发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矿区矿体围岩岩性简单,属中等以上的岩体,岩体质量等级一般,岩石质量为中等,矿体围岩属中等或中等以上比较稳固的岩体。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各种结构面组合关系较复杂,局部存在挤压破碎带岩体质量较差,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

4结语

矿区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受强烈切割的中、低山地貌。区内最高峰猫耳朵山海拨835m。当地侵蚀基准面海拨370m,相对高差465m,属中低山区。

区内地表水体为长河,属滦河水系,流经矿区东侧,最小流量0.093m3/s,最大流量2.495 m3/s,平均流量一般为0.68 m3/s,最大洪水水深1.50m。

矿区地处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一年中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657.5mm,年最大降水量1056.9mm。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边坡,设计

An 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 on the slope design to explore

WangZhiJiang

Guizhou construction group rock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a certain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slope design for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by sign.

Keywords: slope, th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设计基本资料

1.1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工程边坡开挖区位于坝区右岸原公路内侧,为平均坡度35°~40°的原始自然山体,其外侧为修建原公路的人工堆积及I+Ⅱ阶地堆积的台阶状地形。

(2)地震。工程区位于坝区右岸,处于南北向挤压破裂岩带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工程边坡开挖区浅表部为坡残积块碎石土,估计厚3~5m;其下伏基岩为砂岩、页岩互层产出,以砂岩占多数,页岩为薄层状且表现为挤压揉皱,部分为层问挤压破碎带,岩体破碎,完整性差。改建公路通过处多为卸荷带岩体,岩体结构面发育且多为卸荷裂隙,多张开充填次生泥,岩体松弛,稳定性较差;尤其是页岩出露段,岩层呈薄层状、挤压揉皱明显,工程特性差,易风化剥落,其边坡稳定性差。

(4)岩体风化卸荷。工程边坡开挖区内岩体风化卸荷强烈,主要表现为页岩普遍强风化、易剥落及表浅部岩体松弛、拉裂等,为层状~碎裂、层状~镶嵌结构的V级岩体。经地质调查及开挖揭示,岩体强风化水平深度约20~30m,强卸荷水平深度可达30~40m。

(5)水文地质。工程边坡开挖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下水为坡残积覆盖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向河谷排泄。页岩相对隔水,砂岩相对含水、储水。但浅表部岩体受强卸荷及节理裂隙发育的影响,页岩也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区内基岩裂隙水含水性受季节影响明显,原始坡体旱季普遍呈干燥状态,雨季则表现为有裂隙水沿边坡渗出。

1.2岩体质量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

本工程建立了坝基岩体质量分级体系,按五级岩体质量划分标准,将坝区岩体具体划分为Ⅱ、Ⅲ、Ⅳ、V级四级岩体。根据岩体结构类型和岩体质量等级划分,开展相关试验。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经分析论证和适当调整,并结合工程类比资料给出各级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岩体变形特性参数、抗剪强度、结构面抗剪强度及承载强度等。

1.3边坡设计安全标准确定

导流明渠为施工期的临时泄水建筑物,级别为4级。导流明渠右边墙岸坡开挖高边坡主要影响主体工程施工期导流明渠运行安全,并考虑到对电站建成后的影响及对右岸改建公路的重要性,经综合分析研究,考虑影响该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各有关因素和边界条件,并类比大量工程边坡实例及相关专业规程、规范拟定边坡安全标准。

2、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计算

2.1边坡稳定性宏观评价及结构分析

(1)边坡工程区多为卸荷带岩体,加之边坡高陡,开挖卸荷、松弛回弹易引起层状岩体倾倒变形,故边坡稳定性差。

(2)工程边坡开挖区内岩体风化卸荷强烈,多为层状~碎裂、层状~镶嵌结构的V级岩体,边坡开挖后局部形成的随机块体对边坡稳定不利,也将对施工安全带来影响。

(3)应采用可靠、有效的边坡支护处理措施并在施工中及时支护,并每15~20m坡高设置马道。

(4)边坡形成后,边坡下部强卸荷带岩体基本被挖除,强卸荷带岩体下限与坡面相交,上部强卸荷带岩体与相对完整岩体问形成潜在的软弱面,考虑到边坡岩体可能的地下水作用,需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复核。

2.2边坡代表性剖面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按边坡不同区段沿可能的滑动破坏方向切绘大比例尺地质剖面,作为边坡平面模型的代表性剖面。以某段工程边坡为例。该边坡为岩质边坡,开挖区岩层总体产状N100~500W/SW<400~800,倾向山内偏下游,边坡整体稳定。该段工程边坡无特定软弱结构面、软弱层带和贯穿性结构面组合构成的定位块体,无与成组节理或层问结构面组合构成的半定位块体。

2.3边坡稳定计算

(1)计算方法。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坝区岩体及结构面参数、相关地质剖面,结合相关设计规程、规范,采用岩质高边坡稳定分析程序“EMU”进行计算。

(2)边坡作用。

a.边坡岩体自重:坡外水位线以下岩体采用浮容重,坡外水位线与坡内浸润线之间岩体采用饱和容重,坡内浸润线以上岩体采用天然容重。

b.孔隙水压力:采用简化方法取滑裂面至浸润线竖直高度计算,浸润线按不利情况根据地质条件及经验取强卸荷带岩体下限以上5~10m。

C.地震惯性力:按拟静力法计算边坡的地震荷载,仅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

d.加固力:预应力锚索作用按单位宽度作用在边坡的主动加固力考虑。

(3)作用组合。基本组合:自重+岸边外水压力+地下水压力+加固力;特殊组合:基本组合+地震作用。

(4)设计工况。正常工况:基本组合;非常工况:雨季形成地下水位增高;特殊工况:特殊组合。

(5)计算成果及分析。根据边坡布置及建立的边坡结构模型进行稳定计算。边坡整体稳定,但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偏小,需加锚索等支护加固措施以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3、边坡设计

3.1设计原则

(1)确保设计边坡稳定安全度。

(2)满足工程布置要求。

(3)在满足上述两条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开挖边坡高度,方便施工。

(4)在不增加开挖边坡高度及开挖工程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或简化支护措施。

(5)加强地表、地下排水,减小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6)应对施工程序和方法提出严格要求。

(7)坚持“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原则,高度重视边坡施工期的安全监测,根据现场施工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优化设计方案。

(8)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美化环境。3.2开挖设计遵循拟定的设计原则布置边坡开挖设计轮廓:

(1)根据明渠结构布置先期对右岸公路进行改建,边坡沿公路右侧靠山体布置,开挖高程及起坡点满足明渠及改建公路布置设计要求。

(2)梯段开挖坡比。综合分析边坡工程区地质条件、岩体及其结构面的力学特性、边坡结构及边坡稳定计算成果,初拟梯段开挖坡比方案。对各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及稳定性分析计算,并参考其他工程边坡实践经验,最终确定开挖坡。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5篇

通过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定义、分类,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的有关内容要求,利用适当的方法,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全面的地质调查工作。参照现存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提出了新的认识和并整理出了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八个步骤,,作为开展调查的工作流程,以此用来保障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最终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关键词]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伴随着疯狂的资源盗掘,随之而来的就是出现了大量金属(非金属)矿山资源枯竭和被采空的现象。如果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存在的采空区未进行及时处理, 采空区上方覆盖物体将失去地下支撑,从而造成结构失衡,各种均衡的条件遭到破坏,导致采空区上方的覆盖地层产生移动变形,直到塌落,最后导致地表各类建筑物(包括采空区上方的各种通信设施、农舍建筑、线路、桥涵等)变形破坏,甚至倾斜倒塌.另外还会造成采空区上方及周边地表大面积下沉、凹陷、沉降等,从而破坏农村大片房屋、农田、屋舍等。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是指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层采空后形成的空间。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关的理论教程,将采空区分为三类 :

1、 老采空区:已停止开采的采空区。或开采已达充分采动(充分采动指地表移动盆地已形成平底),盆地内的各种变形已经稳定的采空区。

2、 现采空区:正在开采的采空区,开采未达充分采动,即地表移动盆地呈尖底状,盆内各种变形仍在继续发展的采空区。

3 、未来采空区:计划开采而尚未开采矿层,预计将形成的采空区。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会形成地下采空区,由于采矿方法、管理措施等的不同,采空区会有多种结构形态,采空区可能导致矿震、空气冲击波、突水、岩爆、地面塌陷等多种形式的灾害,出现一些危险信号后,会导致采空区上方覆盖的岩层将失去支撑,原来的平衡条件将被破坏,致使上方岩层产生移动变形,直到破坏塌落,最后导致地表各类建筑物(包括线路、桥涵等)变形破坏,甚至倒塌,另外也会使地表大面积下沉,凹陷,破坏农村大片农田。

如何准确的评估那些新老金属(非金属)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以及潜在的经济意义,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工作,主要有测量调查、地质调查、环保调查、水文调查、工程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内容随着国家和各个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同,分别列出了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

1、各种地质图,借以了解地层构成、产状和构造,以及地下水条件等。

2矿床分布图,以了解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和埋藏特征。

3、搜集采空区的位置和尺寸,开采时间、开采办法、顶板处置方法以及矿层开采的远景规划资料。

4、收集地表变形和有关变形的观测、计算资料,如:地表最大下沉值,最大倾斜值、最小曲率半径等。

5、已有建筑物的变形观测资料和建筑物的加固处理措施。

6、了解采空区四周的抽水情况,以及抽水对采空区的影响情况。

7、查明采空区内排气通风情况。

8、调查地表和建筑物变形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如:地表塌陷坑、台阶和裂缝的分布规律、外形、宽度、深度以及它们地质构造(岩层产状、主要节理、断层),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面等的关系。9、调查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均匀下沉区,移动区和稍微变形区。

10、摸清采空区上方的垂直分带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带:

(1) 冒落带:直接位于采空区上方的顶板岩层,在自重及上覆岩层重力作用下,移动变形很大,所受应力大大超过本身强度,使岩层断裂破碎塌落,堆积于采空区,已塌落部分称冒落带。

(2)裂隙带:冒落带上部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移动变形较大,所受应力超过本身强度,岩层产生裂隙或断裂,但尚未塌落,而形成的裂隙带。

(3) 弯曲带:裂隙带上部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变形较小,所受应力尚未超过其本身强度,未产生裂隙,仅出现连续平缓的弯曲变形,称弯曲带,此带岩层的整体性未遭破坏。

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中的测量调查工作流程、手段、方法,本人已经有过总结。可参考作者本人所著一文。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编录,能够为最终的整个金属(非金属)矿山内的矿体范围圈定、资源储量的估算,经济意义的评估等,提供真实可靠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截止目前,世界上包括我们国家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过程中,地质调查手段和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利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现场编录等手段和方法。钻探方法成本较高,容易出现机械事故,操作难度较大,一般不用。地球物理勘探一般采用高密度三极测深、浅震反射波法、.孔内波速测试等。使用高密度测深,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查清或基本查清勘察区内采空区位置、深度、分布范围及采空塌陷区内的充填情况等。使用浅震反射波法,主要是为了查清煤矿采空区的边界位置,了解采空区深度及采空塌陷区内的充填情况,同时也是对高密度三极测深法的探测结果进行验证。孔内波速测试主要是在验证勘探钻孔(孔径要求大于100mm)中使用,主要目的是查明或基本查明采仓内塌陷物和充填物的密实程度,并根据波速的不同确定充填物的密度和填实程度。这种方法和遥感方法较为常用。但是由于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测量的手段和方法有所限制,再加上地下采空区的动态变化复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塌陷区和地裂缝的判别困难较大。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具体范围确定还是比较笼统,精确度不是很高。金属(非金属)矿山地质现场编录比较直观,是目前各种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工作中最能够准确的反映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情况,不过,由于进行调查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深入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内部开展工作,危险系数相对于其他的手段和方法较大。

根据以上各种情况,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实地进行的采空区地质调查中的相关情况,将其中有关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现场地质编录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一些工作流程、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做一浅析,供同行参考。其它方法在此不在详述。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所采用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可按照以下八个步骤进行:

挑选优秀的项目负责人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其他行业的工作相比,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具有探索性强、风险性大的特点。并且,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要求非常强,专业程度非常高的行业。综合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单位要想让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顺利的完成,在项目负责人的任用上,必须认真,不得马虎。坚决杜绝任人唯亲,让没有技术的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

二、收集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相关资料

针对需要对一个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采空区地质调查后,就要选定主要开展工作的目标,明确采空区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根据这个目的和任务,去收集相关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周边的资料。

收集采空区相关资料要求做到的就是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的有关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对所要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矿区及其周边进行全面了解,详细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所要进行地质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所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以往开展的地质、测量工作、历史开采情况和目前的工作条件、安全现状、工作环境。开展地质工作方面需要收集的资料就是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层层位、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等。开展测量工作的需要收集的测量成果主要是以往所有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开展过工作的相关测绘单位,所进行测绘后保留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平面、立体、规模等详细的原始数据以及图件等情况。以往历史开采情况,主要收集以往金属(非金属)矿山相关的开采方法、开采数量、开采规模、开采出的矿石品位、矿石量等。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安全现状等主要是收集相关金属(非金属)矿山气候工作条件和人文安全条件等。这一阶段内,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内资料收集的越全,后期需要开展的工作就越好进行,对取得的资料汇集、研究得出的结论就越具有实用价值。

三、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现场实地踏勘

经过第一步详细的工作,对所要进行地质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收集完相关资料后,紧跟着需要开展的工作,就是要对具体开展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矿区现场实地踏勘。

这一阶段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凡事有可能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所有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在有经验的对所要进行开展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熟悉的人员一起,到所要进行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结合当时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采空区调查内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并认真仔细的进行现场观察,详细了解所要进行调查的采空区的实际现状,已经存在的具体情况,摸清即将开展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工作条件和作业环境,包括所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所处的地里位置、地层层位、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稳固程度,规模大小,形态形状等。调查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后期参与地质调查实地工作的地质技术人员亲自参与现场踏勘,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另外组织所有踏勘人员,对所要进行地质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形态、规模、复杂程度、安全稳固程度等都要进行详细勘察,根据有关规范,将所要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划分出不同形态类别,有关人员认真做好详细记录,以供下一步制定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施工组织方案参考使用。

四、确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地质调查施工方案

参与即将开展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相关地质技术人员在进行完现场踏勘以后,回到室内之后,综合地质调查各方的实际情况,全面认真的将现场踏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仔细研究,加以分析,综合整理出来。之后,全体人员,尽快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施工组织方案。利用该方案来指导下一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编录工作。制定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施工组织方案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编制,重要的的部分要详细,全面,其中必须包含人员组织、技术调查规范和安全保障方案、技术手段和方法等。另外还要将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具体人员物资交通设施配备、安全防护措施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的分类,力争做到,施工方案中针对不同的采空区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技术、安全保障措施,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金属(非金属)矿山施工组织方案中,一定要注意,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情况,在确定利用地质调查手段作为主要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手段和方法。比如说钻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现场编录等。

确定施工方案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着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各方,能不能正常进行工作,也同时决定着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结果,以及参与的地质技术人员最后的地质调查数据能不能真实反映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现状等。

五、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手段和方法

在对即将所要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制定完详细的施工组织调查方案以后,参与调查的地质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施工组织方案开展工作。根据前期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实地踏勘划分出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规模、形状、危险程度等分类情况,有针对性的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取得相应的第一手数据。以便这些数据供下步整理资料时,准确的计算相关数据使用。

目前,根据全球及我国现阶段开展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工作情况看,普遍采用的方法还是钻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现场采空区地质编录等。我国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方面,还没有专门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相关规范、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调查手段和方法上,大多数采用的是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现场采空区地质编录等,来确定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空间分布情况。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利用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方面,理论上是可以调查清楚的。但是实际上有些时候因为地下地质和构造情况复杂多变,仅仅靠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的手段和方法,是很难真实的反映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实际情况的。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中,必须采用一些金属(非金属)矿山坑道地质编录的规范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地调查工作。虽然这样做,需要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实地调查的地质技术人深入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在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但是,在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结果来看,其可信度就比较大。需要强调的就是,只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采取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好整套的工作方案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就是针对所要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前期有现成的测量成果的。对于这样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应该建立在以往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参与调查的地质技术人员,对原有的资料进行复核对比,主要是比较完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方面的有关资料。另外一种就是所要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没有以往测量资料的情况下,参与调查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在现场,采用坑道地质编录的规范开展工作,收集资料。总之,无论是以上两种情况的哪一种,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编录描述、布采样品等地质调查工作,参与人员都要严格按照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等进行。

地质技术人员在开展现场调查编录时,应该时刻保持注意,毕竟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工作环境和实地情况不同于一般的坑道,其规模大小、形态复杂程度、危险程度、各种风险等都远远大于一般的坑道,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编录,是十分有必要的。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中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依据坑道编录的相关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开展采空区地质调查编录前,要区分好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形状,比如说,是圆球体、椭球体、圆锥体、立方体还是长方体等。然后,根据确定好的形态,有目的的去收集相关的参数数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地质调查时,主要使用的工具有手持红外线测距仪、皮尺、罗盘、地质锤、记录本、油漆、绘图工具等。

这一阶段的工作必须在现场完成,现场必须进行相应的原始手工素描图件和坑道编录原始记录文字。

六、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自检互检

为确保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自检互检工作非常重要。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工作现场不仅要派专职质量和安全检查技术人员长期跟踪调查过程,进行自我检查.还要不定期的邀请有关专家对已经完成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手段、方法及成果进行检查,各方检查后对取得的成果认可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凡事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技术人员,在工作的不同时期,随时要进行相互之间的检查。对在自检互检及专家检查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参与调查编录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在现场及时修改。对于一些调查手段和方法上的原则问题,只要影响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调查结果,影响到工程质量,作为调查人员,必须要重新返工,保证手段正确,方法得当,结果可靠。

七、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原始资料整理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原始资料整理工作是一个非常繁琐复杂,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整个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原始资料的整理过程中,不但要求所有参与项目调查的地质技术人员,对所开展工作前收集的资料和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现场进行的调查编录的原始资料进行详细的汇总,同时还要邀请一些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方面的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分类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或者遗留的相关数据,要进行复查和重新调查纠正。对于所有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的手段和方法取得结果综合整理,进行比较分析。这个工作阶段整理出来的最后资料成果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所调查的采空区的平面的形态,还要有立体的形态,总体上是一个全方位的反映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状况。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主要综合图件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坑道及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采空区平面、立体分布图、采空区纵投影图。需要完成的综合表格有样品统计表、资源量估算表、采空区调查情况一览表,其中采空区调查情况一览表里的内容有采空区编号、形状、规模、体积、面积、高度、围岩结构、稳固程度、积水情况、采出品位、采出资源量、采动矿体等等。特别是对于那些跨度比较大的形态复杂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更要详细、认真,并对其中存在的构造、矿化、矿体产状、形态更要仔细研究分析。

八、提交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报告

经过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过程中八个步骤的调查工作流程手段和方法的应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人员应该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将整理好的所有的原始资料和综合资料、综合数据进行系统整理,编制成册,提交所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报告,经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和提交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后,供以后需要的单位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 姚改委.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中测量工作流程和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2,36,415-416.

[2]姚改委. 如何发挥项目负责人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的作用浅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241-242.

[2]姜维. 煤炭工程的施工安全与事故处理[J]. 煤炭技术,2012,04,131-133.

[3] 杜剑,杨志银. 矿产资源采空区生态重建经济政策的国际借鉴及启示[J]. 煤炭技术,2011,10,1-2.

[4]曹真,周政宝. 金属(非金属)矿山废井巷采空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措施的建议[J]. 吉林地质,2009,28(1),89-91.

[5] 王启明,鲍爱华.我国非煤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J].采矿技术,2005,6(2),11-13.

[6] 王启明,徐必根,唐绍辉,谢长江,鲍爱华.我国金属非金属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现状和治理对策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08,63-68.

[7]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试行)(DD2006―01).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无人机;地质灾害;泥石流;水电工程

前言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突破原来以军事为主的用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如韩文权[1]等对地质灾害监测、应急救援和灾情评估工作中无人机遥感可提供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无人机遥感在重庆市武隆县鸡尾山特大型滑坡救援中的应用。高娇娇[2]等用无人机遥感应用在西气东输管道地质中,阐述了应用无人机遥感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关键技术与方法,论证了航空影像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可行性。吴振宇[3]等通过无人机在地灾调查中的应用特点、意义和关键技术,证明了无人机在地灾灾害调查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周文生[4]等应用无人机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验证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于监管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李定松[5]应用无人机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研究了无人机技术发展历程与特点,对无人机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尹鹏飞[6]等应用无人机在震后灾情调查中,完成了以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等为重点的次生地质灾害调查和灾情评估。张启元[7]等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在青藏高原地质灾害调查中,建立了一套适合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监测技术流程,提高了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监测的工作效率,表明无人机在青藏高原地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肖波[8]等应用研究无人机低空摄影系统在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中,介绍了无人机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监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梁京涛[9]等利用无人机并结合野外调查,开展了汶川震区绵竹市走马岭泥石流的发展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价。

1无人机在水电中的应用

我国西南地区水电能源蕴藏量丰富,但西南地区多属高山峡谷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工程地质人员工作区域通常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同时植被发育、通视条件差。尤其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段、金沙江中上游河段、雅砻江中上游河段等未来水电开发的热门地区相应问题将更加突出。无人机在水电行业中也逐步开始使用,但主要用于地形测绘、遥感、环水保、库区巡视等用途。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段、金沙江中上游河段、雅砻江中上游河段等地区,人迹罕至、地形条件极其复杂、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依靠人力开展重要地质现象调查极其困难,即便能开展调查的区域也通常难度巨大或存在安全隐患,地质调查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鉴于无人机具有快速机动、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危险性小、能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等优点,对于高山峡谷、植被发育地区、高寒地区等人力难以工作的地区适应性强,同时利用无人机加载的外部设备也可以获取地质专业所需资料。这对无法展开现场地质工作或开展地质工作难度巨大的地区如何有效获取地质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此解决人力无法开展地质调查的现状,弥补完善地质资料,满足工程需求。

2无人机航摄系统基本特征

本次应用试验时采用购买的大疆S1000无人机。

2.1安全稳定大疆

S1000无人机采用V型8旋翼设计,在提供充裕动力的同时做到了动力冗余,配合DJI飞控使用时,即使某一轴被意外停止工作也能最大幅度保证飞机处于稳定状态。机身板内部集成了含DJI专利同轴接头的电源分布设计,高效、可靠、安装方便,用户不需要做任何焊接工作;主电源线选用AS150防火花插头与XT150的组合。从中心板到机臂、起落架等多处均使用全碳纤维材料,系统在低自重的基础上做到了最高的结构强度。

2.2便携、易用

所有机臂均可向下折叠、配合1552折叠桨,可使整机运输体积最小化,方便运输携带。用户只需抬起机臂、锁紧机臂卡扣、给系统上电,就使S1000进入了飞行就绪状态,大大缩短每次飞行的准备时间。中心架在提供3组XT60供电插座的同时,还预留了8处设备安装位,系统安装变得更简单整洁。

2.3操控性

所有机臂采用8°内倾和3°侧倾设计,可使飞行器在横滚和俯仰方向更加平稳、在旋转方向更加灵活。力臂内置40A高速电调、使4114pro电机在配合1552高效折叠桨工作在6S电源时,获得单轴最大近2.5kg的强劲推力输出,充足的动力会让用户更加随心所欲。2.4其他云台安装架下移设计,集合系统标配收放起落架,给镜头以更广阔的拍摄视角。整机自重约4kg,最大起飞重量约11kg,可轻松搭载5D级别全套拍摄设备,在配合6S15000mAh的电池时,可获得长达15min的续航时间,有效作业时间约12min。

3大桥沟泥石流基本地质条件

大桥沟位于雅砻江左岸,为雅砻江一级支流,沟口位于拟建官地水电站大坝下游约3.5km处,沟口堆积扇扇缘长约400m,扇轴长450m左右。流域总体近南北向展布,南宽北窄,略呈矩形,南北长21km,东西宽14.5km,流域面积约170km2,其中汇水面积147.889km2,占流域面积的86.96%;主沟纵长为26.12km,纵坡坡降为97.06‰。流域四面均为由近3000m及3000m以上中高山所形成的分水岭,其中东侧以北西向牦牛山为分水岭,与安宁河流域相隔。南、北、西侧为与雅砻江主流或其次级支流的分水岭。源区最高海拔约3720m左右,沟口高程约1200m,高差约2500m。主沟两侧支沟众多,呈明显的“树丫”状结构。大桥沟流域内地层呈近SN~NNW向展布,从东至西出露地层主要有印支期斜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r051)、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群(T3bg);上震旦系观音崖组(Zbg);上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地层(Zbdn1);松林杠群玄武岩组(SLG);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l);志留系中统石门坎组(S2S);泥盆系中统(D1-3)及石炭系中统威宁组(C2w)等。大桥沟沟流域内植被总体茂盛,且以针叶阔叶混交林及高山灌木丛为特点,覆盖率达90%。

4无人机航摄成果

4.1地质要素获取

利用无人机和地面辅助测量手段,获取相关照片影像和定位信息流。同时,以图像处理技术、空中三角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手段为依托,利用无人机影像后期处理软件(如PIX-4Dmaper、Photoscan等)初步获得全景地形地貌景象图、三维地形等地形地貌和地质信息。本次以官地电站大桥沟泥石流沟口泥石流为依托,应用无人机技术,开展大桥沟沟口泥石流的应用试验,利用后处理软件(Photoscanpro、GOCAD等),利用官地大桥河沟泥石流进行三维立体空间真彩色模型进行地质边界的获取,生成生产需要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三维地质可视图和解译分析。

4.2航摄成果根据无人机航摄,取得官地大桥沟泥石流航摄图(见图1)、利用官地大桥河沟泥石流航测照片生成工程地质地形(见图2)、工程地质剖面(见图

3)、GOCAD三维模型(见图4)。

4.3航摄解译成果分析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现象,无论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个体,还是由它们组合形成的灾害群体,在图像上呈现的形态、色调、影纹结构等均与周围背景存在一定的区别。地质灾害解译基于灾害类型的地学原理及形态特征进行识别,需对地质灾害有基本认识。泥石流判读主要通过沟道内松散固体物质的辨识获得;崩塌表现为陡直的后壁及下部的堆积物;滑坡多呈花斑色调特征较为明显。识别地灾类型后,在图像上按照灾害体各要素的形态特征圈出边界。最后可获得更加准确的灾害置、边界及面积等基础资料,以指导地灾防治工作。(1)通过解译,试验区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崩塌、斜坡变形破坏等类型;(2)泥石流沟口有新冲出物,厚度不大,方量不大。两侧山体总体稳定,植被覆盖较好,渣场稳定,渣场坡脚未见明显淘刷,但沟壑仍见下切迹象。冲出物来源以物理类型居多,受风化卸荷影响,坡面发育有松散的崩坡积物,汛期易随地表水冲出,坡脚和两侧山坡坡面都可明显易见。另外物质来源主要为人类活动(修筑道路弃渣)所致;(3)右岸发育的一崩坡积体,受前缘切脚影响,边界有变形迹象,尤以上游侧边界变形较为明显(见图5)。初估该部位方量不大,物质组成以崩积的块碎石为主。可以利用三维模型进行方量估算;(4)根据大桥沟沟口泥石流发育情况推测沟内泥石流总体不活跃,若有效采取多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流域内对山水林田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将极大地减少泥石流的危害。

5地灾灾害复核

大桥沟流域物理地质现象类型多,除正常风化卸荷外,崩塌、滑坡及泥石流均有分布,不过以崩塌为主,其中以大桥沟沟口~小河沟沟界处河段最为普遍,段内崩塌落石发育,再加之修筑公路后,进一步导致开挖路堑边坡崩塌范围扩大,目前尤其在大桥沟右岸山坡崩塌落石较普遍。调查区基岩内的地下水总体不发育,沟内水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部分顺坡面流入沟中,大部分渗入崩坡积物中形成孔隙水。斜坡坡面崩坡积中的孔隙水是保证冲沟常年流水的主要源泉。大桥沟内人类活动较频繁,主要表现为修筑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复核成果与无人机航摄解译成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无人机在水电工程地质调查中是可行和有效的,无人机可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等。

6结论

(1)试验应用证明,无人机具有成像分辨率高、数据获取灵活等优点,无人机在水电工程地质调查方面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应用试验解译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无人机在水电工程地质灾害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根据大桥沟沟口泥石流发育情况推测沟内泥石流总体不活跃;(4)今后可以利用间期飞行成果,对泥石流沟口堆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和评估泥石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韩文权,任幼蓉,赵少华.无人机遥感在应对地质灾害中的主要应用[J].地理空间技术,2011,9(5).

[2]高娇娇,闫宇森,盛新蒲,等.无人机遥感在西气东输管道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37(6).

[3]吴振宇,马彦山.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宁夏工程技术,2012,11(2).

[4]周文生,吴振宇,刘海燕.无人机遥感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4,36(2).

[5]李定松.无人机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5(4).

[6]尹鹏飞,尹球,陈兴峰,等.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震后灾情调查中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学进展,2010.

[7]张启元.无人机航测技术在青藏高原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2).

[8]肖波,朱兰燕,黎剑,等.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在地质灾害应急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3.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基础地质调查;重要性

工程实施整体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勘察工作质量的影响,而勘察质量对勘察效率以及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加强对工程勘察工作细节处理。通常情况下,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对基础地质数据的计算分析与建模,可以模拟出勘察工作可能出现的意外等状况,以提前做好预防事故的准备,在此基础上保证勘察质量,为岩土建设工程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调查的内容

一般而言,基础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质现象的深入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地浅表面的物理特性的调查以及地形地貌勘察等方面。其在水文地质工程勘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水文地质情况拥有了详细的了解,主要内容包括:(1)地下水深埋深度、地下水资源种类以及地下水的详细分布状况;(2)对径流的流动方向、位置以及分布动态和水力坡度等重要资料收集成册,以方便深入开展后期的持续观测工作;(3)由于地下水所属层次不同,地下水的表现形式和类型也有所不同,基于此在具体的水文勘察过程中需要推算和掌握各个水层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演出地表水资源的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勘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清楚准确地掌握搅髯纯龊筒垢状况,为工程建设岩土工程中相关排泄设计与运用奠定基础。(4)地下水位的高度、流量以及分布状况,甚至流向都可能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在勘察中应密切关注相关信息的变动,并与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保证工程实施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在具体的勘察方法选择时,主要以长期观测法、行踪观察法以及抽水试验为主。通过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减小地质状况对具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此保证工程质量和提升施工质量。

2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性

基础地质勘察的目的在于为建筑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主要变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能够保证水文地质信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合理准确的水文地质信息是工程建设岩土工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对地下岩层的基本状况和基本特征等资料的收集,在整个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如果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没有准确的把握地质条件,将会对建筑工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只有正确的收集分析岩层的信息,才会为工程建筑提供有效的依据,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减小对环境的危害。基于此,基础地质调查能够确保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质量,从而为工程建设岩土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地质信息情况。(2)密切水文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之间的联系。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应该根据实际工程情况不断深入,使得基础勘察工作更有意义和针对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基础地质调查能够确保数据的精准性,在这一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合理且科学的分析,并重视变化因素的考核与评估,必须要扩大相应的勘察范围,以此确保了参数的科学性,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工程建设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基础地质调查能够将水文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保证勘察的有效性。(3)在掌握和评估地下水位具体情况发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分析地下水位对于工程建筑排水系统的布局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展开科学有效的基础地质条件研究,可以减小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的影响。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中制定了合理、科学的防范措施,实现了场地斥力排除和岩层能力强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会造成岩层软化,进而出现胀缩问题,因此只有对水位以及地下水的运动状况的准确把握,才能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对事故等进行预评估,减小意外损失。基础地质调查对上述因素均作了详细的监测与评估,并给出了具体分析结果,从而清楚细致地掌握了地下水位具体情况。

3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

3.1 视频水位计法

对地下水位的探测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监控摄像机进行自动检测。例如在进行某个区域的地下水位检查时,通过监控摄像机对水位进行实时的跟踪拍摄,然后将监控画面传输到分析系统中,通过系统处理得到该区域的地下水位基本情况,同时相应的时间变化情况也会随之出现。该视频水位法的最大优势在于直接将画面传输到分析系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避免了其它间接测量方法所带来的误差。视频水位法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上下移动,当移动至水位附近并且拍摄到水位画面时,通过自动程序识别水位并对照水位表,确定水位刻度,并且能够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监视,相关人员可随时获取水位的变化以及具体水位值。

3.2 指标流速法

指标流速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测量和计算断面面积,其原理是通过地下水位和面积的关系最后推算出所需的断面面积。例如建立一个基础的假设,断面的流速和水资源的平均流速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满足假设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连续出水流量求出未知量。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指标流速法测量流速和流量,然后计算出指标流速和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最后需要通过各种办法测量出准确的水资源表面流速,即平均流速,最终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断面面积等关键数据。

3.3 对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评价

传统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往往会忽略与实际地下水特征结合的关键点,这对工程建设岩土工程的有效性产生巨大影响,因为脱离实际的勘察往往是不具有参考意义,可能会给施工过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工程质量都会带来威胁。因此,对勘察结果做出评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例如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进行评估:第一,地质灾害往往都是因为地下水对岩土的侵蚀作用引起的,因此在评估工作开展中可对对地下水对岩土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岩土的受损程度,同时要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第二,针对不同的岩土特点,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资料结合地下水特点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

4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质量以及抗自然灾害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工程建筑前期基础工作的地质勘探环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基础地质调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工程建筑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关系到建筑整体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在工程建设岩土工程中中需重视基础地质调查,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为工程的后期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丽君.工程建设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性[J].城市地理,2015(10):63.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8篇

关键词:瑞雷面波;多道;瞬态;频散曲线

中图分类号: 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在工程地质调查中,根据地层的岩性进行地质分层。由于工程勘察布置钻孔网度的局限性,通过物探手段——多道瞬态瑞雷面波进行无损检测,研究地层分层情况,并结合钻探资料综合分析对比,获得更好的地质效果。多道瞬态瑞雷面波对岩土介质各层之间的界面划分较为有效,且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现场无损,在工程物探领域应用空间广阔。

2. 工作方法

2.1 瑞雷面波勘探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面波是一种特殊的地震波,它与地震勘探中常用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不同,是一种地滚波。弹性波理论分析表明,在层状介质中,拉夫面波是由SH波与P波干涉而形成,而瑞雷面波(R波)是由SV波与P波干涉而形成,且R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介质自由表面附近,其能量的衰减与r-1/2成正比,因此比体波(P、S波∝r-1)的衰减要慢得多。在传播过程中,介质的质点运动轨迹呈现一椭圆极化,长轴垂直于地面,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传播时以波前面约为一个高度为λR(R波长)的圆柱体向外扩散。

在各向均匀半无限空间弹性介质表面上,当一个圆形基础上下运动时,由它产生的弹性波入射能量的分配率已由Miller(1955年)计算出来,即 P波占7%、S波占26%、R波占67%,亦就是说,R波的能量占全部激振能量的2/3。因此,利用R波勘探,其信噪比会大大提高。

瑞雷面波具有地层分辨率高的特点,并可获得地层物性参数。该方法用于岩土工程勘察,与以往弹性波勘察方法的差别在于,它应用的不是纵波和横波,而是通常被视为干扰的面波。其原理是,在分层介质中,瑞雷面波具有频散特性,其传播的相速度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这种频散特性可以反映地下岩土介质的特性。瑞雷面波沿地层界面传播,传播深度约为一个波长,因此,同一波长的瑞雷面波传播特性反映该地质条件下在水平方向的变化情况,不同波长的瑞雷面波传播特性反映不同深度的地质条件。

瑞雷面波的特点:

(1)在地震波形记录中振幅和波组周期最大,频率最小,能量最强;

(2)在不均匀介质中R波相速度(VR)具有频散特性,是面波勘探的理论基础;介质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时,频散曲线会随之改变,呈现“之”字型拐曲、频散点缺失等;

(3)由P波初至到R波初至之间的1/3处为S波组初至,且VR与VS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关系式为:VR=VS•(0.87+1.12μ)/(1+μ),式中:μ为泊松比。此关系奠定了R波在测定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4)R波在多道接收中具有很好的直线性,即一致的波震同相轴;

(5)质点运动轨迹为逆转椭圆,且在垂直平面内运动;

(6)R波沿地层界面传播,且能量主要集中在距地层界面一个波长(λR)尺度范围内。

依据上述特性,通过测定不同频率的瑞雷面波相速度VR,即可了解地下介质的相关性质并计算相应地层的动力学特征参数,达到岩土工程勘察之目的。

2.2 野外工作方法

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用多道瞬态瑞雷面波进行无损检测,配合钻探对地层的岩性进行分层调查。地表标高+25~+32m,地下水位线深度2~4m,地质任务为了解地表以下40m范围内,地层岩性分层情况。其地层主要为人工填筑土、粘土、泥质砂岩、砂岩。

采用多道瞬态瑞雷面波进行观测,利于面波的对比和分析。当锤子或落重在地表产生瞬态激振力时,可以形成宽频带的R波,不同频率的R波相互叠加,以脉冲信号的形式向外传播。当多道低频检波器接收到脉冲信号,经数据采集、处理、频谱分析后,将各个频率的R波分离出来,并求得相应的相速度VR值,进而绘制面波频散曲线。

多道瞬态瑞雷面波数据采集还应考虑勘探深度和场地条件的影响。一般而言,当探测较浅部地层介质特性时,易采用小道间距、小锤作震源,以产生较强的高频信号,即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当探测较深部地层介质特性时,易采用较大道间距、重锤作震源,以产生较低频率的信号,使其能反映地下更深处介质的信息。

多道检波器数据经处理、谱分析,得到频散曲线,一般视为接收段中点的解释结果。实际上该曲线所反映的地层特性为接收段内地层性质的平均值,故当探测场地地下介质水平方向变化较大时,只要能满足勘探深度的要求,尽量使反演所用的接收段减小,以使解释结果更贴近客观实际。

2.2.1 作业依据及规范

(1)《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

(2)《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

2.2.2 测线布置

野外观测采用线性观测系统,即激振点和检波器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以观测点为中心对称布置,采用多道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式。

图1 采集系统示意图

2.2.3 仪器设备及采集参数

(1)仪器设备

(2)采集参数

3. 资料处理与解释

3.1 数据处理

由于多道瞬态瑞雷面波勘探中波场的复杂性,除了有效的不同频率成分的瑞雷面波外,还包含规则干扰(如直达波、折射波及浅层反射波等)和不规则干扰。因此,前期波场分离(滤波处理)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影响资料解释的精度。

瑞雷面波数据处理按其算法一般分为时间域和频率域。面波的各个模态,在时间距离域往往相互穿插叠合,利用二维傅立叶变换,将X-T域(时间距离域)的弹性波场数据,经剔除干扰,转换为频率波数谱数据;在F-K域(频率波数域)中,可以清楚地区分面波不同模态的波动能量(能量谱),经一系列谱分析,能够单一地提取出基阶模态的频散数据;再转换到X-F域(距离频率域),对多道频散数据进行互相关叠加,得到实测频散曲线;最后转换到Z-V域(深度速度域),进行地层层位拟合、反演,求取层厚及横波速度(VS)参数。

3.2 资料解释

利用处理所得横波速度(VS)、地层厚度及测点坐标数据,使用surfer软件进行数据网格化,生成波速映像剖面图;利用反演所得岩土介质各层厚度,结合钻孔绘制地质剖面图。

图2 速度映像剖面图

图3 地质剖面图

3.3效果分析

多道瞬态瑞雷面波勘探,通过对面波频散曲线的认识,可以了解地下界面的起伏、变化情况。结合钻孔资料对比分析,该工区地层剖面连续性较好,岩土介质第一层速度较高,波速一般200~300m/s,为人工填筑土,厚度一般为2~3m。参照已知地质资料,由浅至深主要解释为人工填土层、可(硬)塑状黏土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中等风化层及微风化层。

4. 结论

多道瞬态瑞雷面波勘探作为一种浅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现场无损、资料处理流程简单等优势,在工程物探领域应用效果明显、前景广阔。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辅以合理、有效的物探手段,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云祯:工程物探新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熊章强,方根显:浅层地震勘探[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3]王振东:浅层地震勘探应用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9篇

关键词:滑坡;地质;结构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滑坡系指那些构成斜坡体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沿着坡体内部的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发生的整体性顺坡下滑现象,是水土流失中的一种重力侵蚀类型。滑坡现象具备以下特点:滑坡体的物质成分就是那些构成原始斜坡坡体的岩土体;滑坡是发生在地壳表部的处于重力场之中的块体运动,产生块体滑动的力源是重力;滑坡下部的软弱面(带),即滑动面(带)是发生滑坡时应力集中的部位,斜坡坡体在这一位置上发生着剪切作用;坡体内的软弱面(带)往往有很多;整体性是滑坡体的重要特征;通常情况下,滑坡是包含着滑动过程和滑坡堆积物的双重概念。

1、工程概况

金厂岭~六库二级公路K20+100~K20+380段属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管辖区,位于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和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交界处、云龙锡矿电厂斜对面、漕涧河与其支流马鞍河交汇处,距瓦窑镇镇政府驻地约10km。该路段为挖方路堑,沿漕涧河西岸谷坡中部布设,路面宽8~10m,原设计边坡削坡卸载,坡比为1:0.5,路基边采用1:0.25挡土墙支挡,边坡成形之后,在2008年雨季影响下,边坡发生二~三次岩土体滑动,于挡土墙上口边坡脚剪出,并伴有巨石滚落,破坏部分挡土墙,大部分滑体堆积于路基之上,目前,坡脚滑体已被清除,坡面上仍堆积有滑动的大多数松散岩土体,并分布两个次级变形体,二个相对独立的滑坡体(H1、H2),边坡除明显的滑坡形成的下滑体外,后缘坡口线之外斜坡部分发育多条拉张地裂缝,现状下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状态(照片1),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多困难,并在雨季威胁过往行人及后期公路运营的安全。

2、滑坡地质结构及原因分析

2.1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滑坡位于金六公路K20+100~K20+380左侧边坡,破坏形式为两块滑坡,变形特征可分为H2(K20+150~290)和H1(K20+300~380)两个滑坡块段:

H2滑坡段:为原228省道开挖切坡形成高陡斜坡,据原斜坡地貌及坡面形态分析,该滑坡的诱发主为金六公路路基修建时,开挖坡体前缘砌筑挡墙,人为破坏坡脚的岩土体的支撑应力平衡;边坡表层冲洪积层在雨季地表水下渗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平衡应力重组条件下,向边坡处临空面产生滑动,其滑动变形主要以局部坍塌为主,原开挖边坡口线一带的岩土体发生张拉裂缝、变形,现处于蠕变阶段。

H1(K20+300~380)滑坡段:该滑坡地段为原228省道路基加宽改直路段,为原地貌原228省道建设时,公路开挖切坡形成一高陡斜坡,其坡度约40~50°;在金六公路建设时,对原边坡坡脚切坡,清除了坡脚支撑岩土体,使该边坡上部土体应力二次组合平衡,土体应力集中与坡面边坡泉水出露处形成软弱结构面而诱发边坡滑坡,其破坏特征为沿坡面前缘泉水出露处剪出形成牵引激极体滑坡体,滑坡体破坏随其变形成滑动的后缘呈圆弧形往后滑体后缘延伸进而诱发新的次级滑坡体,其破坏形态为折线型为主,其滑块在地表呈梯级状错落破坏型态分布,大部分坍滑体堆积于前缘滑体上,下滑、变形;据调查该滑坡体呈次级梯级发育,其发育裂缝及后缘错落差异较大,总体上最后缘地裂缝及高差1~2.5m,延伸长约200m,宽10~150㎝不等,裂缝延伸方向约128°,其主滑方向约107°;现处于滑动阶段。

2.2 滑坡结构

根据现场调查,H1、H2滑坡体岩性为:第四系崩坡积,棕红、灰、灰黄、褐灰色,可~硬塑状含碎石、块石夹粘性土,碎石含量约20~30%,碎石成分以粉砂岩、砂岩、页岩为主;第四系冲洪积层褐红、褐黄、褐灰色含碎石、卵石粉质粘土碎石含量约30~40%,碎石、卵石成分以粉砂岩、砂岩、灰岩、板岩等,棱角状、次棱角状,局部椭圆状,粒径变化大,一般径5~30cm,局部达1m,一般块径1~20cm,局部达40cm;第四系残坡积层褐黄、褐灰色,可~硬状含砾石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砾石含量约8~15%,砾石成分以粉砂岩、砂岩,一般块径1~5cm;土体结构松散,位于斜坡的表层,厚6~8m,临空条件下极不稳定;其次滑坡下部下伏为粉砂岩、页岩夹砂岩,受构造作用,节理裂隙发育,具有碎石土性质,稳定性较差。

2.3 滑坡成因分析

滑坡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地形地貌:滑坡于山地斜坡的山脊部位,后缘发育于山腰位置,斜坡坡度一般35~45°,潜在滑坡后缘基岩出露坡度达50°,坡脚即为金六二级公路路基。由于自然斜坡坡度较陡,在人类工程活动下,极易形成临空面。

2、地层岩性:边坡表层为崩坡积的碎、块石混粘性土及冲洪积层为含碎石、卵石粉质粘土,土体结构松散,强度低,在临空条件下极不稳定。

3、水文地质:在边坡中下部地下水浸润坡体,形成软弱结构面;且本地区降雨量丰富,持续时间较长,雨水季节连续降雨加速地下水的补给量,土体含水量提高,不但增加坡体重量,还使土层强度降低。

4、工程开挖:边坡开挖破坏斜坡的支撑段及应力平衡,临空条件下的土层发生重力移动应力向坡脚或软弱结构面集中,剪应力增大,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低于上覆土体自重压力,即会发生剪切破坏。

5、该路段所在区域为构造侵蚀中山峡谷地貌山地斜坡地形,构造及新构造活动强烈、河谷深切、山坡陡峻、植被稀少。组成边坡的岩土体为崩坡积的松散土体,自稳能力差。

6、该边坡发生多次坍滑,主要是坡体内的土层松散,强度低,自稳定能力差,其次为工程状态下形成高陡边坡,岩土层在临空条件及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滑移,最初以局部的、浅表层的坍滑为主,随着滑坍体的不断发展和牵引,变形范围也在扩大。现状下滑坡体上部斜坡已出现拉张裂缝,处于蠕滑变形及局部滑动暂停阶段,前缘土体坍滑、解体,若受强降雨的作用,具有发展成较大规模滑坡的条件。边坡的其它地段也发生局部滑动。总体而言,该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及时治理。

3、治理工程建议

根据获得的调查资料,从地形地貌特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可行性等几个方面提出以下治理方案:

3.1 坡面整饰及截排水工程

对整个滑坡体坡面进行削坡以降低坡度,并清除堆积于坡面的松散堆积体,于边坡后缘约5~6m之外修筑环形截水沟,于坡脚修筑排水边沟。对整个滑坡体坡面进行削坡以降低坡度,并清除堆积于坡面的松散堆积体,于边坡后缘约5~6m之外修筑环形截水沟,于坡脚修筑排水边沟;在边坡表面以锚索框架梁进行加固,框架梁内行培土植草或种植灌木;在边坡下部挡墙上口侧设置抗滑桩,其抗滑桩埋深宜按规范进入一定的岩层;在抗滑桩顶设置斜拉锚索及锁口梁;

3.2 锚固工程

在边坡表面以锚索框架梁进行加固,框架梁内行培土植草或种植灌木。为确保滑坡稳定、安全、可靠,应尽快对滑坡进行治理,在工程实施前后及过程中,应对滑坡建立观测点,监测其变形动态,以便及时通报,采取应急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3 抗滑桩工程

严格按边坡工程有关规范的执行,选取合理的坡度角,进行必要的支挡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防止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而诱发滑坡的复活。在边坡下部挡墙上口设置一排抗滑桩,其抗滑桩埋深宜按规范进入一定的岩层;在抗滑桩顶设置斜拉锚索及锁口梁。

3.4 支挡工程

在坡脚修建挡土墙,与锚索框架梁联为一体,以对整个坡体进行加固。

3.5 改善水土保持条件,提高植被覆盖率,绿化环境,减缓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平.重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探讨[J]. 重庆建筑. 2003(01)

[2] 陈萍,许江,刘玉洪,李克钢.三峡库区名山滑坡稳定性的计算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2)

工程地质调查范文第10篇

构建地质调查法律体系的指导原则是地质调查立法工作具体实施中所应遵循的准则,是地质调查立法精神和价值的体现,是地质调查立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在构建我国地质调查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重视以下指导原则。法制统一法律体系是一个内在的统一性和变动性相结合的辩证统一体。统一性要求法律体系内容健全,和谐一致,变动性要求法律与时俱进,与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相契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法规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渊源和依据。同时,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优先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优先于地方规章和部门规章,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效力优于各部委的规范性文件效力。据此,必须出台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确保地质调查工作顺利实施。立足公益地质调查立法背后有个前提,那就是我国已经走上了公益性、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作的发展道路。地质调查法律体系框架研究业性地质工作具有引领、支撑作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地质调查立法属于社会法领域[2]。鉴于目前社会上对地质调查工作的偏见,地质调查基层工作者实践当中遇到的困难,立法尤其应该彰显公益性色彩。地质调查立法的公益性可以借助法律原则来体现,例如,规定财政出资原则,又如“因地质调查所需安插在土地上的设备受保护”;还可以考虑设置某种制度,比如地质调查权制度等,或在地质调查成果信息的共享、利用方面规定较为详细的制度,争取能够设计一些立法的亮点,这样可能会最大程度地为今后的立法消除误解,保证立法的顺利实施。如果按照“大国土、大资源、大地质”的思路[3],地质调查立法实际上相当于为现有自然资源立法确定一个“前提”,即地质调查立法的法律条文会成为每一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都必须遵守的规范。体制创新坚持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区别运行,相互促进。国家出资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商业性地质勘查提供基础支撑。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要切实建精建实建强。公益性地质调查登记调查证,取得调查权,不登记探矿权。社会资金主要投资开展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将获取的地质勘查信息,补充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不足。坚持中央与地方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在组织机构上,确保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机构合理分工,有机配合,构成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体系。注重国情纵观世界各国的立法,有普遍的法律,也有些特殊的立法,即使法律名称相近或相同,但调整的范围、设计的制度等各有特点。由于国情不同,需要的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解决的重点问题也不可能相同。国外有的法律,我们不一定制定;国外没有的法律,我们也可以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地质调查法律体系,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套,而只能加以研究和借鉴。借鉴国外经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设有国家地质调查机构,并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无论哪个国家的地质调查机构,其性质基本一致,都是在资源、环境领域开展工作。各国因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差异以及资源丰缺程度的不同,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服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4],但地质调查工作立法具有趋同性。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地质调查法律体系应具备几个特点:(1)程序法与组织法的结合。无论是《测绘法》,还是拟议中的“能源法”,都是程序法与组织法的结合,或以程序法为主,组织法为辅。程序法规范了业务工作基本过程和基本要求,组织法则规范了相关机构行为。(2)经济法和社会法的结合。由于能源、测绘、土地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济属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属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其法律体系是经济法和社会法的结合,但以社会法为主。(3)科学与管理的结合。能源、测绘、土地调查法律体系,既规范这些自然科学研究的工作,又规范相关管理过程,因此,需要将科学与管理紧密结合。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地球科学探索研究,以公益性为特征,因此,其法律体系强调程序法与组织法的结合、经济法和社会法的结合及科学研究和综合管理的结合。

法律体系框架

法律效力范围之一———工作周期从地质调查工作周期来看,一般要经历地质调查规划、组织与实施、成果管理与服务3个阶段。不同的工作阶段,需要执行不同的制度。据本次系统梳理,地质调查工作需要建立国家对地质调查工作统一规划制度、地质调查权制度、地质调查准入制度、地质调查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地质调查资料管理与服务制度、地质调查财政制度、地质调查法律责任制度,以保证地质调查工作流程的顺利实施,地质调查规划地质调查规划是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确保地质调查工作顺利实施,必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实施。为确保规划的完整性,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基本制度:(1)责任地质调查制度。对于重要经济区或开发区,重要成矿区带和地质环境脆弱区,必须实施地质调查工作,以确保经济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2)中央地方地质调查工作统筹协调制度。中央与地方统筹地质调查工作,统一部署,确保突出重点,避免重复或遗漏。地质调查组织实施(1)地质调查权制度。地质调查是以提高国土地质工作程度为目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地质调查权应具有公权的特点,应优先于商业性地质勘查。为此,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和阻碍地质调查工作,要确保地质调查野外观测设施得到保护。(2)地质调查准入制度。明确地质调查工作实施主体的基本要求,责任和义务。(3)地质调查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是地质调查工作的生命线,这也是为什么市场化程度化很高的美国,仍然设有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原因。把好质量关,是地质调查组织实施的关键。地质调查成果管理与服务地质调查成果管理与服务是各国通行的制度,主要是保障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服务。因此,在相应法律中,对成果汇交的主体、汇交的范围和要求,管理机构及其相关职责等作出明确规定。我国2003年颁布实施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规定了地质资料汇交办法要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条款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于实物地质资料也缺乏明确规定,对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也缺乏明确的要求。地质调查经费保障政府有责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资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地质调查财政出资制度,即国家保障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经费,包括国家地质调查队伍经常性支出、地质调查项目支出和地质调查技术装备支出等经费;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当将地质调查工作经费列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按照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大财政资金对地质调查工作的投入力度。法律效力范围之二———空间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所有的法律都有空间效力范围,一般在一个国家,地质调查法律适用于所有领土和领海。但因各国地质条件差异、资源禀赋不同、地质灾害发生程度不同,地质调查法律所包含的空间效力也不同。从目前来看,地质调查空间范围主要包括陆地、海洋和深空3个方面。陆域、海域和深空地质调查各国地质调查最初都是从陆地着手的,且主要工作集中在陆地上,因此陆地地质调查工作较为成熟。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海洋海底资源逐渐受到重视,地质调查工作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与管理海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海洋立法,同时重视海洋地质调查工作。(1)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可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前者在大范围内采用小比例尺进行各项内容的综合调查,以获得较全面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后者则是为某一具体目的而进行的调查,如寻找石油或开展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2)由于海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世界各国普遍将海域地质调查交由中央地质调查机构承担,而陆域地质调查则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3)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深空探测变成现实。以月球、火星地质调查为核心的深空地质调查研究正在广泛开展,查明其他星球的主要矿产资源,探讨星球演化,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球演的历史。境内与境外地质调查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地质调查法律主要是调整和规范国内地质调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矿产资源全球配置,各国地质调查机构间的合作不断增多,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都十分重视和加强境外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境内外地质调查、对比研究,提升本国地质调查研究水平。因此,地质调查相关法律、法规,既要规范境内地质调查工作,又要规范境外地质调查工作。此外,境外地质调查工作往往需要通过政府间国际合作才能得以实施。因此,地质调查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和规范国际地质合作的行为。法律效力范围之三———专业范围及工作尺度法学的地质调查概念是以科学的地质调查概念为基础,但两者又存在区别,并非所有在科学上能纳入地质调查工作范畴的都纳入到地质调查立法的范围。至于哪些被列入,哪些没有被列入,这与一个国家的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有关。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必须由政府出资,服务社会[4]。由于地质调查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很多,仅从专业角度,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案,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在“基础-矿产-环境”三元结构中,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服务;矿产和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两个极为重要的专门领域服务。前者是后两者发展的基础,因此,基础地质调查是各国地质调查局的立局之本。为此,在坚持“三元结构”的前提下,要把基础作为国家地质调查局工作的重心。区域基础地质调查(1)区域地质调查。采用不同方法、包含不同内容的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工作。通常按比例尺可分为:小比例尺(1∶100万、1∶50万),又称概略地质调查;中比例尺(1∶25万或1∶20万、1∶10万)[5]。(2)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工作比例尺一般为1∶100万、1∶25万、1∶20万。目前,中国已经开展的区域地球物理调查有区域航空磁测、区域重力测量和区域放射性测量三种。(3)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比例尺通常为1∶20万(或1∶25万)~1∶50万。采样介质:在基岩出露和半出露山区以水系沉积物为主,在覆盖的平原区以土壤为主。(4)区域遥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地质调点成矿区带的中大比例尺(1∶5万、1∶1万)矿产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质、物探化探调查及矿产资源潜力评价。4.3.3区域水文、环境、工程和灾害地质调查(1)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基本比例尺为1∶20万或1∶25万,对近期不迫切开发或难以开发的地区可降低工作比例尺,对重点开发建设的局部地区,可采用1∶10万或1∶5万的比例尺,以满足开发、建设规划需要。(2)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按工作程度可分为小比例尺(1∶50万)、中比例尺(1∶25万~1∶10万)和大比例尺(1∶5万~1∶2.5万),按目的与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题性环境地质调查。(3)区域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指明不同区域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区域规划、改造不良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提供依据。(4)灾害地质调查。依据上述思路,从专业分布的角度看,地质调查法律体系可以分为“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等3个方面的国务院行政法规。

法律效力范围之四———实施主体及其关系

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关系在联邦制国家,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工作分工合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我国地质调查管理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化,中国地质调查局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而我国人口多、面积大、资源瓶颈突出、环境约束凸现、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繁重,应当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有义务出资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分工,建立协调机制。中央组织实施高层的、全国性的、跨区域的工作,地方组织实施地方特色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地质调查工作。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要做好工作的统筹和衔接,建立相应机制,也可以设立必要的联合实施的全国性项目。国家与地方地质调查机构及其关系从地质调查立法角度,首先要明确中央、地方地质调查机构的性质、定位和相关职责,为地质调查机构设立提供法律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事业单位属于地质调查工作机构的“核心层”。机构设置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机构、专业地质调查机构、科技创新机构、技术支撑机构和公益服务机构等。如果仔细分析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创新机构与技术支撑机构,它们实际上也是专业地质调查机构。目前,要协调各单位,突出专业特色。长期从事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地调院和地质环境监测站,在行政上虽不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但主要职能是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属于地质调查“紧密层”,可通过协议委托方式承担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要加强对紧密层的项目联系、业务指导,加强省级地质调查机构的建设指导和引导。国家调查机构与院校、其他地勘单位的关系与地质调查项目发展业务有往来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地勘企业等为“松散层”。对于松散层,可以招标发包的方式承担地质调查项目。强化对项目承担单位的资质要求管理、合同管理、技术规范的实施和成果质量监督;加大对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的培训力度等,实现对“松散层”的严格管理,与紧密层构建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推进地质调查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