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音乐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应为整个音乐教育的重申之重。然而,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巩固此,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学思维的改革势在必行。高校中应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教学,担负起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关键词]民族音乐 教学改革 音乐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蓬蓬勃勃地发展开来,其教学和科研都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但从目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整体看,普遍存在对民族音乐教育比较忽视的问题。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民族文化思想、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结晶和文化宝藏。在高校中,通过民族音乐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从弘扬民族文化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出发,在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传承民族音乐是高校音乐教育的责任和重点

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感受、学习、研究它,就是感受文化。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查尔斯・西格说:“一个国家的音乐教育的核心基础是那个国家的民间音乐。”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也曾经说过:“作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行的,人家会说是卖国。”所以,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音乐教育要把民族音乐教育做为重点,担负起传承、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

1、民族音乐概述

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积累。在长期的发展中,我们的民族音乐不论是体裁形式,还是音调、风格。都极其丰富多彩,并形成了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等五大类。在这五大类中,每一类又各具特色,品种多样,千姿百态。就以说唱、戏曲和民间歌舞而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说唱曲种就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就有四百多个,民间歌舞仅河北唐山地区就有二十种,全国之多足可想见。至于民间歌曲那就是浩如烟海。近些年来,各省、区搜集到的民歌已达30余万首。为我国“民歌集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自身规律,在表演和理论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特别是民间音乐极具地域性,如广东是欣赏广东音乐、粤剧的最佳场所,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地最熟悉的是江南丝竹,东北有“二人转”,中原的豫剧,齐鲁大地上的山东快书,陕西的秦腔。甘肃的兰州鼓子,河西地区的裕固族民歌,还有内蒙、新疆和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形式等都是本地独有的民间音乐。如此众多的民族音乐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地域特征、自然风光、劳动特点和精神风貌,并形成了各地区独有的音乐特点和音乐风格: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自由,新疆民歌风趣、欢快,带有舞蹈性的节奏,藏族民歌曲调清脆、流畅、纯净,江南民歌清丽、婉转、柔美等等。这些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洞察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文化底蕴。因此,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学习它、继承它、研究它、发展它、弘扬它。

全文阅读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音乐鉴赏

摘要:随着新课程课标改革的实施,高中音乐课实施了模块教学,在模块教学中音乐鉴赏成为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基础。通过鉴赏教学,培养感受艺术美的能力,以此为目的实施艺术教育,把培养人的创造性提到一定高度。音乐鉴赏课在以素质教育为主的现代高中教育中,得以重视,并发挥着它的作用。本人通过在教学中的学习和实践,对音乐鉴赏中的方法和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音乐鉴赏 审美 主体 体验

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要以音乐为本

在音乐教学中,之所以要以音乐为本,这是音乐课程的本质所决定的。我们知道”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课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改变单纯的,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教学结构。必须在音乐课中以音乐为载体,以丰富的音乐艺术内容,绚丽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音乐文化为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主要过程。所以在鉴赏课中要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载体贯穿始终。

二、以学生为主题,开放式教学

新课标的出台给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即“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者”,“指导者”合作伙伴,变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探索。交互学习和多种文化艺术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能再采用知识的单向传输。而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1.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鉴赏教学。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音乐的深层次鉴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对文化的理解。

2.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的需要,提供更多欣赏音乐作品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在被动的学习,而是根据自身的理解去体验音乐。主动提出问题,积极的通过音乐去探求作曲家的思想,灵魂,汲取精神力量,成为学习的主人。

全文阅读

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流行音乐元素探微

摘 要:现阶段,随着国内音乐文化多元化现象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喜欢流行音乐的群体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强,把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高中音乐教育中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高中音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和流行化,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笔者通过对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流行音乐元素进行探微,同时列举出部分合理化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流行音乐元素

流行音乐代表着当前最新的音乐风格和知识,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渗透流行音乐元素,不仅能够提升音乐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还能够使其积极踊跃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改善音乐教育质量。为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主动学习流行音乐知识,在教育活动中适当的融入流行音乐元素,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一、利用流行音乐元素,调动学生音乐兴趣

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应重视与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驱动下更好的进行音乐教育。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不少流行音乐都情有独钟,在课余生活中喜欢倾听流行音乐,这为高中音乐教育中深入流行音乐元素提供良好契机。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可以教材内容和教育目标为基础,把音乐知识和流行音乐有机整合起来,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促进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举个例子,在进行《独特的民族风》教学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欣赏几首具有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像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格格的《火苗》和腾格尔的《天堂》等,大部分学生对这些流行音乐都比较喜欢。教师利用流行音乐展开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把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设计问题:为什么这些流行歌手的民族风歌曲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和喜爱?他们会回答到:在这些流行音乐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特色。这样,教师从熟悉的流行歌曲导入新内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良好状态下深化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二、结合流行音乐情感,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当前很多流行音乐中都含有不少可取之处,蕴涵着一定的情感因素,有着向上积极的正能量,这对于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与身心发展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流行音乐中的情感信息,与教材中的音乐知识和歌曲有机结合。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角度着手,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全文阅读

高中音乐教育教学概述

1.加强高中生的音乐教育工作

(1)强化高中音乐的功能性音乐教师通过分析音乐教育的功能以及目标,形成自己的课堂导入模块。例如,将课堂导入模块设成“音乐鉴赏的时机”“音乐究竟给了我们什么”等,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开展之前就对课堂内容有了一定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2)积极打造音乐校园通过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充分调查,分析出音乐播放的布置,应从上下课的铃声、间操时间、活动课、考试前后以及就寝之前等方面入手,这些时间学生多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即使有少数紧张的学生的存在,也会因为听到音乐逐渐放松下来,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也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成立具有“疗伤”作用的音乐场所我们可以根据音乐具有的不同特性,研究出学生的身心状况,并可联合心理咨询人员成立具有“疗伤”作用的音乐场所。例如,学生在心情比较压抑的时候,可进入这一音乐场所进行大声嘶吼,宣泄情绪;在学习中遇到障碍缺乏信心时,可到此听上一曲具有激励作用的音乐作品,从而再次燃起自身学习的动力。(4)适当地设立一些“表演”日我国高中阶段学生严重缺少个性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多振奋人心的传统曲目以及当代流行歌曲不常在校园场合出现。因此,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升旗、唱国歌仪式,也可以定期进行全班式或全校式的“表演”日,通过这些音乐手段,提升高中生的自信及音乐能力,同时也使集体意识得到强化。

2.高中生的基本音乐教育

(1)提高高中音乐课堂“亲和力”根据我国当前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长久以来的课堂状况,教师应积极构建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音乐教师应学会“放下身段”,建立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打造出相对宽松且具有“亲和力”的高中音乐课堂。(2)提高高中生音乐课堂的“参与度”根据新课改要求,音乐教师应在课堂中设计出活泼、多变的课堂活动,打破传统音乐课堂单纯唱歌、欣赏音乐的局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3)加强音乐课学科内的知识整合以及课外知识的延伸对学科内的整合是新课改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因此教师要予以重视。例如,可将唱歌与音乐鉴赏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此外,适当地进行与学科外知识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音乐课堂中多鼓励学生创作一些优美的歌词,这样将有助于提高语文写作的水平。(4)加强对学生音乐评价的“多元度”新时代的音乐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理念,因此要充分考虑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并加以结合地对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实行多元化评价。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及心态变化,使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到多元化的评价中,实现自评、互评。

3.高中音乐课的实际教学

(1)音乐鉴赏部分的教学。①鉴赏音乐要素,首先是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其次是对人声、乐器声的感受及鉴赏。再次是对音乐中和声、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的感受和赏析。最后是对音乐结构的感知,有益于学生获取音乐体验的完整性。②音乐情绪、情感,首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情感这条主线,不断丰富学生情感,提升情感强度,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③音乐风格及流派,音乐是一种民族文化,会因地区的不同而变得不同。对于音乐风格及流派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多元化音乐的接纳及包容,同时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只有通过不断的比较,才能真正地感悟、鉴别音乐风格、流派。(2)音乐表现部分的教学。①音乐的演唱,其中主要包含歌唱表情、演唱技巧、演唱评价、嗓音保护等。对于每一首歌曲,音乐教师都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会表现。②音乐演奏,主要是指课堂乐器的教学。例如,电子琴、打击乐器、口琴等。对于那些需要较多时间练习的乐器,则可以多在课余时间去教授。③综合艺术表演,主要指音乐剧、舞蹈、音乐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主旨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综上所述,传统的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环境,唯有突破陈旧、低效的音乐课堂,才能形成新型高效的立体式教学理念。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不断迈向新台阶。

作者:杨晓蓉

全文阅读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美育

当前,我国高中已普遍开设艺术欣赏课,音乐欣赏是其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欣赏既是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有效途径。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乐夫指出:音乐教师们必须十分明白,他的学生中去当音乐家的毕竟是很少的,所以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众多学生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中享受到乐趣。因此.我认为音乐教学不应仅着眼于音乐本身,而应注重美育的实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最终实现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从而使其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一、音乐美育的本质及任务

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旨在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所指出的“在审美中存在着无功利而产生愉悦”。

音乐美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加强音乐审美修养,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音乐审美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素质和整体的音乐审美判断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其个性,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使他们能够参与创造美的活动,丰富精神活动。

二、音乐美育的实施途径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所用的教育方式不是具有音乐性的,而是具有文学性与说教性的,这就导致我们的学生喜欢音乐,但并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存在。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重视音乐美育,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方式,取得一定效果。

首先,改变教学模式,在教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一课时,我打破原有的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下面的座位上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室,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老师站在中央,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清晰的看到自己,也可以使老师看清每一个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还穿插民族舞蹈表演,增强老师和学生间的互动,营造成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把学生上课可能开小差的比率降到最低,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全文阅读

论高中音乐教育中的通俗音乐

摘 要:音乐是无国界之分的通用语言,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与传承。然而,就现代高中音乐教育的状况来看,音乐在各个学科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创新上往往差强人意。以高中音乐创新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了通俗音乐对音乐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运用通俗音乐创新教学。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创新;通俗音乐

“伯牙子期”是我们自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他们正是因为音乐成为知己,成为生死之交,子期去世,伯牙弃琴。可以说,音乐是无国界的通用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与积淀。然而音乐教育却成为教育界的弱势,由于普通高考中音乐并不是一门应考科目,自然也就成了不被重视的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随着音乐教育的弱化,学生也缺少了学习音乐的动机和兴趣,更谈不上通过音乐达到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新课程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的大背景下,这种音乐教学的尴尬处境是许多音乐教师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是培养学生情操,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应该转变观念,创新教育,而充分利用通俗音乐便是很好的方式方法。

一、正确认识通俗音乐对高中生的影响力量

我们常常会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流行歌手,例如热门歌手邓紫棋、张杰、陈奕迅、王菲、少年偶像组合TFBOYS、韩国偶像团体及一些小众音乐歌手等,尤其是近几年歌手海选的节目层出不穷。然而通俗音乐的本质是具有商品化与艺术化的,在审美品位不一的情况下,学生常常被动地接受着这些良莠不齐的音乐,呈现出“被商品化”,特别是价值观及人生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可不说的是,通俗音乐的确有着巨大的能够改变人情感与意识的力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身为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通俗音乐的力量引导学生,抓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并通过通俗音乐的选择与施教,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择优而选,雅俗共赏

通俗音乐轻松易懂,不同于严肃音乐,它具有广大的听众。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日常生活的压力、学习考试的负重下,常常让人疲惫不堪。通俗音乐不拘一格的特性已成为大家发泄愤懑、填补空虚、反叛社会的情感宣泄途径,但也不乏充斥着众多低俗的劣质音乐。身为高中音乐教师,需要从良莠不齐的通俗音乐中挑选出适合学生的音乐,要知道,学生虽然自己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毕竟有限,在纷杂的音乐世界里,他们往往也能陶醉在某些粗俗但自身觉得过瘾的音乐中。

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1)谨慎地选择一些通俗歌曲作为引导学生的突破点。课堂上选择一些优秀的,表达正能量的流行歌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歌曲体现的价值。(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精髓,利用流行歌曲深化教材的价值内涵,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内在理解。(3)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培养其鉴赏音乐的能力。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不少学生说不出所以然来,究其原因还是文化素养的欠缺,这就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艺术审美,让学生对流行音乐产生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但要认识到其艺术性的一面,也要知道其商品化的特征,对其也有取有舍,并反观民族音乐、严肃音乐,充分认识其内涵与意义。

全文阅读

音乐欣赏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教 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高中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欣赏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就在教学中占据 了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欣赏教 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音乐 ;音乐欣赏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178-01

欣赏教材, 基本上还是相同艺术形式的专题性音乐欣赏, 而且横向上系统地整合了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例如:音乐与戏剧、音乐与舞蹈(歌、舞剧音乐)等,这种音乐与姊 妹艺术的结合, 不但很好地让学生学习了音乐知识, 而且还全面地了解了与音乐艺术密切相 连的其他艺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从体载或表现形式的角度整合教材,我们可以进行“艺术歌曲”鉴赏,与学生一起享受诗的性 情和乐的雅致;我们可以举行“室内乐”欣赏,带学生去体会微型器乐重奏给我们带来的精致 和细腻;我们可以设计“隽永的器乐小品欣赏”专题,向学生展示声音艺术世界中独具个性魅 力的精灵;我们还可以“走进音诗音画”,去舒展相像的翅膀,遨游声画的灵幻时空;我们亦 可以走进“交响世界”,享受五彩恢弘的交响艺术,体验与大师们的一次次心灵撞击。

一、高中音乐欣赏课堂的实践离不开一个 “动”字,传统的音乐欣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和能力发展。

所以教材中专题欣赏的教学设 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能力。 音乐与诗歌结合的专题欣赏, 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去了解 诗歌、朗诵诗歌、咏唱诗歌、表演诗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专题欣赏,教师就应该带学生走 进舞蹈艺术的殿堂,听一听、看一看、跳一跳,感受一下音乐美、肢体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音乐与戏剧结合的专题欣赏,教师就该引领学生理解戏剧,在音乐素养、诗歌表演和舞蹈韵 律的基础上学习表演和表现。 学生只有参与了活动才真正获得音乐情感和美的体验, 才真正 从人文广义的角度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设计一个活动内容,创设一种宽松情境,自然就给 学生艺术潜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二、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应以相同人文内涵的音乐作品形成专题为主线。

关怀学生的人文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时空的变迁,它总折射出人类文化的光辉。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音乐作品的人文性应该成为其情感性的最丰盈的补充。 所以, 挖掘音乐作品中相同的人文内 涵加以整合,设计出能拓宽学生人文视野、提高学生人文思想的欣赏专题,是专题音乐欣赏 理念的最高境界,也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最直接关怀。 相同人文内涵的音乐作品很多,然而这类专题欣赏的教学设计,还应根据音乐性、情趣性 和学生文化储备、理解能力等来决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全文阅读

通俗音乐对高中音乐教育的运用

摘要:文章针对通俗音乐的概念与特点进行分析,并探析通俗音乐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中音乐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通俗音乐;运用

一、前言

音乐在人类文化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文化需求。通俗音乐是音乐文化体系的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亲和力与影响力,深受人们的喜爱。音乐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音乐教学时,应充分认识通俗音乐的重要性,并根据现代音乐教学、音乐教育的实际要求,将通俗音乐有效地融入高中音乐教育中。因此,本文对高中音乐教育中的通俗音乐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通俗音乐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1.通俗音乐的概念分析。所谓通俗,指的是易于人们理解,因此,通俗音乐的流行具有很强的流通性。通俗音乐主要包括拉丁美洲的伦巴、爵士乐、摇滚乐、世界流行的地方性音乐、音乐剧以及电影歌曲等。

2.通俗音乐的特点分析。通俗音乐最显著的特点是接地气,即通俗音乐都是就地取材,通俗音乐中蕴含就业、工作、学习、恋爱等,为通俗音乐的流传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众人群广是通俗音乐的另一特点,通俗音乐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非常强的娱乐性,通俗的歌词、欢快的旋律、较窄的音域,非常容易学习和掌握,在节奏方面,通俗音乐的音调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在演出形式方面更加强调群众性。

三、通俗音乐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全文阅读

高校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音乐论文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元化国家,56个民族各自多姿多彩、异彩纷呈,都有其不同的艺术特色。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或含蓄或奔放的展现出各自民族的音乐特点,民族音乐的种类繁多、样式新颖,形成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特色。每个民族的情感都寄托在音乐文化的情感中,通过音乐情感几千百年来的沉淀和积累,少数民族音乐逐渐的成为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意志的灵魂,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上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中吸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让大学生不仅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音乐内涵,更多的是了解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从而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这就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所在。

二、在高校中继承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

(一)完善高校音乐课程安排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既要立足于本土音乐又要完善少数民族音乐的设置,彼此相辅相成,共同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环境中,主要构建音乐类型、方式、风格为主设置不同的课程安排。课程中要应用于理论结合实践来进行,进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理论的课程,如《中国民歌鉴赏》、《中国民乐演唱基础》、《民族民间音乐》等。在此之外,应有计划地设置师生户外实践教学去用心灵感受体会民族音乐的产生、艺术风格等。这种方式会让大学生更好的吸收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形式,并受益颇多。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音乐教学最根本的是以听赏为基础。听音乐是根本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认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逐渐建立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如山西民歌《绣荷包》、东北民歌《小拜年》、《小看戏》、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其次听赏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戏剧,如黄梅戏、豫剧、越剧等。再者听赏民歌器乐曲,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曲《空山鸟语》、《二泉映月》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的途径,其次结合实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音乐文化的需求。

三、高校音乐教育融入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

全文阅读

浅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摘要:伴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教育提出高素质教育的综合要求后,各大高校一直在积极探索教育的新模式和新的方向。由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人才,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无疑是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教学新要求。此次通过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于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就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合理性以及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工作,培育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 综合多元音乐 急需开展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行,对于高校开展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一直都是素质教育中的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高校学生高雅的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备受学生喜爱和社会教育界的关注。此次就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对策和方法进行讨论,意在为各大高校开展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一直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和陶冶情操而开展的,也是各大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就目前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来看,仍需要改进。音乐内容是规划统一的,虽然内容不少,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大都是国内建国后的国学音乐,并没有积极采取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或者地方音乐,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有限,学生对于外界音乐文化了解知识面并不宽广,除了音乐特长生之外。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所采取的教学形式来看,仍是以课题教师灌输学术性知识为主,对于音乐的内在把握渗透的不到位。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综合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对于学生负责任的体现。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更新和时代性。音乐课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课程,更多的是它担任着调节学生脑系统,活跃大脑思维的作用,音乐课是集从歌喉和嗓音以及表现力为一体的综合性欣赏的学科,是一种文化感知的艺术上的交流,也是精神活动的一种形式,表达出人类无法用语言表达出的感情和情感。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培养对于多元文化的认知,培育高雅的情操,提升对于艺术文化的感知和欣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传播,促进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对于音乐知识自身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

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对策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