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高中生物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真正进入通过精选的案例之中,使学生经历、体验或模拟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中感悟和理解一定的道理,获得一定的知识。这一过程就是案例教学过程,这一方法就被称之为“案例教学法”。

1.设置问题,启迪学生思维

案例选择的原则:示范性和适中性;现实性和应用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弄清楚案例涉及的问题会联想到与哪些生物学知识有关?哪些问题有探讨的价值?把学生提出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汇总,在集体商议后,设置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及教学经验精心预设问题。此类问题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更好地诱发学生参与学习,进一步提出问题。预设性问题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能动思考间起了纽带作用,它将教师要讲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支架作用,体现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解决思维冲突。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以下7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已有知识,思考、讨论、理解实验是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①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本实验中科学家选用了什么材料?有何好处?②根据实验材料,你可以提出几种实验假设?③探究遗传物质的关键是什么?科学家用何种方法探究的?④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最好用哪些元素?为什么?⑤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是什么?沉淀物是什么?为什么?⑥实验现象是什么?分析实验现象,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⑦此实验能说明DNA具有哪些特征?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同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是整合建构知识的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自行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启发、引导学生解决。

2.利用学生熟悉案例穿插在课堂中

例如教学案例“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一课时,可以采取利用学生熟悉案例穿插在课堂中。

(1)导入新课:用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工业上利用氮气合成氨,引出在生物体内也有同样的反应,但反应的条件不同。工业上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在细胞内合成氨是在常温、常压等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且反应速度极快,这是因为细胞内有特殊的催化剂——酶。

全文阅读

浅谈高中生物教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88-01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1.教学前提备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我们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我们探究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备课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我们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照、比较,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是我们设计的"细胞增殖"教学中,实施"情景——

问题"驱动式自主探究过程的部分片断。

2.导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优秀的生物课,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入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例如,在学习"性别决定"之前,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探究性导课:"为什么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在学习"伴性遗传"时,我一般都会绘声绘色地讲述道尔顿症的发现史,学生都非常的安静地听,在结尾时我都会及时提出探究性问题"道尔顿和他的兄弟的色盲基因是来自他们的父亲还是母亲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讨论开来,有的说是来自父亲,因为母亲不是色盲,有的说来自母亲……此时学生们急于知道答案,求知欲倍增,促使学生在好奇和思考中获得知识,并且记忆深刻。

全文阅读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生物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4—0081—0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需要生物课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诸多方法中,案例教学法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清晰的教学原则、明确的教学目标,成为高中生物教学中最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从教学目的出发,精选富有启发性的典型案例,然后组织学生研讨或提供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教学法具有一定优势:

1.能调动学习兴趣

一切成功在一定意义上都来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便有了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的内在动力。案例教学法追求以人为本,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引导,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凸显。高中生物课作为一门具有一定实践性的学科,仅仅依赖老师唱“独角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不可取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动、有趣和鲜活的案例,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容易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学生思考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全文阅读

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案导学”

摘要: 本文试对新课程高中生物的“教学案导学”式教学作一探讨,旨在阐述该法对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教学案导学”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导教导学”的功能,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学案导学”式教学遵循了新课程生物教学的理念,关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和谐统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生物 教学案 导学

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发展。“教学案导学”式教学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封闭性,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体验教师的教学思维,做到了“教”与“导”的协调发展。“教学案导学”教学重在“导学”,诱导学生学习生物的激情与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1.“教学案导学”内容的编写原则

1.1教学互用原则。

教案的编写应该围绕生物课程教学的重难点而进行,应该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思、自练的空间,要因才编写不同的教学导案,确保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1.2自主探究原则。

教案的编写应该突出生物课程的特点,直观地展示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教案的内容是学生思考的载体,应该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全文阅读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案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本次研究说明了解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给学生一个研习的案例,学生在研习的过程中吸收知识、交流知识、理解知识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中生物教师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以此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一、引导学生迁移知识

部分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有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前是“一张白纸”,等着教师去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思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主体性,常常让学生消极的对待生物学习的问题。生物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已经学过旧的生物知识、有旧的生活经验、有惯用的学习技能,只要教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迁移知识,就能让学生高效的学习新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稳态》这节课为例,如果教师给学生直接灌输新的知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主体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迁移旧知识,吸收新知识。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思考酸雨有哪些巨大的危害?高中学生曾经在化学课程中学过相关的知识,又曾通过社会宣传了解相关的知识。于是学生能了解到酸雨形成的原因,这就是学生已经了解的旧知识。生物学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要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酸雨带来的危害性,学生可结合旧知识与生物学规律了解到酸雨的危害性:动植物生长对环境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天降酸雨会改变生物环境的酸碱性,令生物难以自然生长;环境的酸碱度与生物的繁殖有密切的关系,环境酸碱度被破坏可令植物生长畸型、令动物难以正常的繁殖。当学生能通过整合旧知识来探索新知识时,学生能感受到探索新知识的乐趣。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迁移知识的教学法,教师可通过精选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结合旧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交流知识

全文阅读

学案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关键词]学案教学 主动学习 要求 思路

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教学单向性,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更多的考虑讲课是否精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封闭,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的,没让学生参与,学生课前无法了解教学意识,上课只能被动地学习。而在当今课改中,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搞得“轰轰烈烈”,却没有一点实效。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为此笔者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借鉴新安一高的学案教学法,实践证明设计生物学案进行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进行学案教学的目的

1.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传统模式的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专心听讲,努力接受”的被动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堂上只是机械的听、记,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学案教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有意义的是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终生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由接受现成知识变为自主探索知识

学案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即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教师不把现成的知识提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和材料,进行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假设推论、实验证实,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学习过程。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发生变化――由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索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内涵,深化了学习的目标,而且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紧密的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的创造能量释放出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全文阅读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

新课程提倡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学案导学法能根据生物学科性质、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求知、自主学习的主体精神。

1.学案导学教学及其操作过程

“学案”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由教师设计,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如果说教案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那么学案就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学案导学”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1]。在实践中它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做到因材施学。其操作过程如下:学案设计、指导预习、课堂导学、指导复习与作业、检查与评讲。其中“课堂导学”是最关键的一步,该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它包含以下流程:教师创设情境,提出自学要求;学生在学案指导下阅读教材,并完成部分学案内容;分组讨论各类疑难问题;教师进行释疑,并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练习巩固。当然因为教学时间所限,有些步骤可能合二为一,或者忽略,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2.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学案编写

这是学案导学法的第一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①确定学案基本结构,课题组需要总结学案与教案的本质区别,确定学习目标、问题探究、知识总结、学习检测、学后记等主题。②布白设计,即为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留出空白,它多以提问的形式存在。如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就可以运用大量的提问: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温室效应是指?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碳循环的影响?等等诸多问题。布白设计是一种典型的“欲擒故纵”手法,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而且布白应该应用于基础知识、问题研究、总结分析等三个阶段。③制定科学的学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有学生参与,共同研究编制的学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每个使用者都发表意见,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可以分为多级指标,并进行评分。

(2)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入

在生物课程开始前应将编写好的导案发给学生,并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指导,这样就会起到指导学生在预习、自主学习时该思考哪些问题[2]。例如,高中生物教材的第二册中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内容,如果开始即提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往往因为其“高深”的形象让学生不得其解。但是如果在学案中编写知识结构图(如下所示),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预习的效率:

全文阅读

“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小先生制”这种教育方法,提倡“知识公有,反对知识私有”,即让学生当先生来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互相交流,达成共识。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启示,“学案导学”生物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小先生制”中的“即知即传”思想提出来的。本文试从“学案导学”模式的设计依据、导学案的设计、如何使用导学案和导学案应用后的思考等四个方面去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学案导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启示。

[关键词] 陶行知;学案导学;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111-03

陶行知先生建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课堂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新课程改革中心思想也是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相得益彰。“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如课外实验、收集素材等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突出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1]。

1 “学案导学”模式引入教学中的必要性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新时期的生物课堂改革中,很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而“学案导学”生物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示、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下面再从四个方面阐述引入新的生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引入是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倾向的必然选择。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学案导学”方法符合学生一般的学习心理倾向。

其次,“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引入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必然之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近年高校招生考试生物试卷明显加大了改革力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大增加了考查学生生物归纳概括能力的题目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事实证明:仍然使用传统“注入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零碎生物知识以知识结构的形式灌输给学生,是无法适应新高考需要的[2]。这就要求加大教改力度,注重问题探讨、知识挖掘、小组合作的教学法是真正适应这一需求的。

全文阅读

浅淡学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强调教与学方法的转变,提倡自主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要真正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需要有一个载体,这就是学案,只有把传统的“教案”逐步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我们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学案,在教学中采取了学案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设计和编写生物学案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要点强化、解题技巧及方法等形成纲要式的学习方案,并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新型案例。“学案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人格的健全熔为一炉。

因此,在设计和编写学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运用学案要坚持“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学案体现思维训练为主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减轻生物课课业负担的原则。

二、学案的设计和编写

教师在编写学案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就是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解题能力,新知识的可能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强项是什么,弱点在哪里。明确要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解决什么。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复习和新知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和设计改变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在设计学案时,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知识复习、学习新知、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等内容,编写了环节完整、详略得当、方法适宜的填充式生物学案。

三、学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全文阅读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呼唤学案

摘 要: 利用学案进行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学案使用中要考虑学案与教案、学案与课程标准及教材、学案与教辅资料等三个关系,还要避免学案替代教案、学案当作考卷等两个误区,同时要注意学案的编制过程、分类与体例,以及明确使用学案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案

新课标的理念主张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这一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由“教案”变为“学案”。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的应用极为活跃。下面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一、学案使用中要考虑的三个关系

(1)学案与教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而教案则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从学生出发,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学方案”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即以 “学”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案与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由专家编制的教学典型案例。学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完成大纲中的学习目标。所以,学案的内容要紧扣大纲,同时要注意不局限于教材,使内容更加充实,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大纲是核心,教材和学案都是我们用来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手段。

(3)学案与教辅资料。学案中可以适量编入习题,但由于题量少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利用学案的同时要有一本高质量的资料供学生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学案使用中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