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德育教育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体育课的德育教育

建国之初,中国就确立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再有1982年5月5日,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中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其中都把“德育”就放在了首位。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阐述“教育中国梦”时讲到:“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可见,要想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培养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倡导全面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更多地注重学生智力的研究和开发,再加上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过分重视对智力的开发,却忽略了对品德的培养,使许多孩子都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信任感低等道德缺失问题。然而,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具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所没有的优势。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贯彻落实《新课标》。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前提。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教师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共同发展。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但是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二、其次通过室内理论课教学讲解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目标;

介绍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组织学生观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年冬奥会和2022的申办成功的过程资料;讲述体育明星(如:姚明、刘翔、李娜、费德勒、乔丹、梅西、C罗)的故事,在比赛场上克服困难、忍受病痛的折磨,“胜不骄,败不馁”并一次一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极大地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决心,激发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战斗品质,为此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三、重在课堂教学,强化过程渗透。

(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根本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守纪、严律于己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全文阅读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行德育渗透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对学生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渗透;人才培养

进入21世纪,在新世纪中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人才是国力昌盛的基础,没有优秀的人才就没有繁荣富强的国家。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对于人才的培养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使命重大,任重道远。体育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中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行德育渗透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充分认识体育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一直都是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内容,而且也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非常必要的,人才首先是要具备良好的品质,然后要具备强健的身体,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素养。所以新时期的人才标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所以体育课中的德育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趋势,要重视并认真做好德育渗透的工作。

二、在体育课中随时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健硕的身板,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协调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技术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现象比比皆是。PPT、课件等多媒体技术,更是为教学锦上添花。所以进行德育还应该借助其他的教学手段,在利用多媒体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优化教学方法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提高教学效果与德育渗透密切相关,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恰当的环节实施德育渗透,这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德、智、体、美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德育和体育是人才形成的物质基础,高中体育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是体育教学发展及改革的趋势。

全文阅读

浅谈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中学教育进一步推行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高中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如何使两者很好地相结合,相互促进,全面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及思想修养,是我们需要认真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育;德育教育;体育课

1 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是中学教育里的重要有机部分,是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等素质综合发展的有效形式,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种人才的重要保障。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之一就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使之成长为拥有遵守纪律、服从组织、朝气蓬勃、热爱集体、艰苦奋斗、勇敢顽强等品质的合格人才。因此,德育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体育课,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动机,将生活目的、学习目的和奉献祖国的宏伟目标相统一;启发学生锻炼好身体是将来更好地学习或工作的重要保障。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形成持久的、远大的学习目标,激励与指引他们更加刻苦地学,最终德、智、体等素质能够全面发展。

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体育教育需要操场等室外条件,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如果出现问题更容易在体育课堂上显现出来。而且出现的这些问题常常只能通过体育教学才能克服,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体育教育提供了德育教育所需的、非常有利的条件。

如今的高中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在家中常常缺乏足够的劳动锻炼而养成任性、“骄、娇”的性格特点,在体育课堂上表现意志薄弱与出怕累、怕脏等缺点,比如一些学生在跳远时会因为弄脏鞋子而不认真练习;在中长跑测试时因拼劲不足导致几秒之差而无法达标。学生德育素质好坏本身就衡量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存在的这些思想问题,及时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纠正其错误的思想,提高其思想境界。

2 如何在做好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2.1充分结合不同体育教材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全文阅读

高中历史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德育教学尤为重要。历史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够运用历史知识中的典型人物引导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前言:

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校接受德育也是必要的环节。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既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还能够在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一举两得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提升教师个人魅力,构筑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历史教师,在日常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以教师的道德品质为榜样。特别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借用每一个和历史有关的知识,和学生探讨一些历史,不要让学生淡忘历史知识,教师要和学生探讨对历史发生的事件表达自身的个人感受,甚至可以借助互联网设备,和学生共同讨论历史,这样教师就能够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具备渊博的历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一些和历史有关的书籍,唯有阅读才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深厚的专业功底,才能够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运用历史知识在为学生讲课的时候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最后,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的时候本身就是和学生进行一种学习层面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学生思想进步的力量,会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喜爱,让学生面对历史知识思想上得到升华。

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挖掘历史德育素材

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把握好这个维度,有的教师在课程准备过程中能够做好这一项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够实现。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等,很难在课堂知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教师要做到在每一节课程中都挖掘这些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共鸣。在历史的教材中不乏德育的正面案例,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学时要抓住每一个重要的事件和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人物的典型事例,他们的事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和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好奇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树立远大的理想。

全文阅读

高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1.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

1.1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是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的内容都是不同的,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则是德育教育的核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但是当今的高中学生,由于迫于高考的压力以及其他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涵的科学世界观的理解非常的浅薄,这样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如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并且依据于此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就显得非常的不足,因此德育教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和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以实践为源头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

1.2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观点,德育教育归根到底最后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也不能空谈理论,这样只会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而是要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分析这些需求的心理源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

1.3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都是有情感需求的,情感关怀既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又是人类的基本关怀,德育教育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在德育教育中情感的教育可以充当良好的催化剂,因此,道德需要的增强、道德行为的规范,其重要渠道就是道德情感的培养。

1.4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有机结合

全文阅读

高校德育教育与中国梦

摘 要 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这些都和高校的德育教育密不可分。

关键词 德育教育;中国梦;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邓晓华(1982—),男,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 珏(1978—),男,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88)

江西省教育厅2012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缺失与对策研究”(课题号:JY1238)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分肯定了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建社、改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阐述了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讲话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社会最年轻、思维最活跃的一个青年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梦的实现对大学生品德及大学德育教育的要求

(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理想信念坚定的大学生

全文阅读

高中德育管理教育方法

一、如何理解德育管理

按教育方式将道德教育分类,可分为两种,即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体系中划出特定的一部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安排专门课程授课,这就是所谓的直接的道德教育。而间接的道德教育指的是在语文等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将思想品德观念渗入其中。此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在校内接触的各种环境因素、各项活动、各类课程等都隐含着德育因素,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地渗入德育艺术,这些也都属于德育教育的间接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德育工作应从直接与间接两方面入手,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为何要加强高中德育管理

加强高中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其最终目的。鉴于此,必须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纵然近年来人们对道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其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人文关怀、急功近利的现象日益突出;另外,将德育隔离于知识教学之外,割裂二者的联系。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三、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1.创设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小觑。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好德育工作极其重要。要想在学校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跟上。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展出相关模范代表的事迹、起到带头作用;或开展一些校园宣讲活动,定期举办德育讲座;招选一些志愿者,培养学生助人的品德。总而言之,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学校风气中。

2.强化教学德育渗透

全文阅读

高职教育中的德育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职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新情况,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视度越发明显。因而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德育又是教育中的难点。

[关键词]德育;高职;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68-01

每个企业的雇主,都希望其员工兢兢业业,品德良好。每个员工都希望能够与同事愉快和谐相处。左邻右舍都希望互相之间和平共处。不管企业还是国家对人才的首要要求便是有德,所谓德才兼备,德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因而,从方方面面来讲,抓好德育工作极为重要。

一、德育是高职院校提高教书育人的前提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较弱, 学习习惯有待加强,有些学生存在一些学习能力上的不足。对于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着重抓好德育,以此为基点开展各方提高的教育工作,则尤为重要。此外,唯有有效的做好德育工作,才能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能够构建校园的育人文化。

二、 德育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重要但实施不易

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够融入社会的为人处世之道。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能力和作风。德育工作很大程度是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构建,然而,学生的行为习惯、根深蒂固的观念则是长久以来形成,改变极为不易。德育工作,必须攻坚克难、常抓不懈,。

全文阅读

谈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及人格塑造,中学生还未走入社会,对应有的道德品质又缺乏全面、成熟的认识。如果这时候教师和家长不能起到一个引导教诲的作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新时期的高中生,更容易受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德育;情感价值教育;家庭德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53-02

德育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在高中这一特殊的阶段,学生的思想正处于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期,对于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有着模糊的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说还不能较为理性的分析问题。因此做好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看世界,以客观公正的方式分析周围的一切,这对于一个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做好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高中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造成高中生德育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德育教育的边缘化

学校以应试之名压缩了德育的空间和时间。德育在学校中所处的地位比较尴尬。表面上看,没有哪个学校会说自己不重视德育。而且,在学校的有关计划和文件中,德育也总是被提到很高的地位。但从德育在学校中的现实境况来看,德育的实际地位与其名义上的地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

全文阅读

高中物理德育教育探析

摘要:物理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且难懂的课程,也是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对于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要做到深刻、普及、精益求精。新课改就物理教学方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物理学基本素养、实验操作能力、思维方式之余,还要把德育教育加入到物理的教学中来,以发展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本文旨在高中物理德育教育上做些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德育教育

一、为人师表,教师要提高教学素质

从小到大,教师是学生身边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陪伴学生的时间是比较漫长的,况且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应该一直是模范,起着带头作用,所以老师的言行、举止、做事风范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是极其深远的。尤其是高中这个时期,学生各方面都在向着成熟的方面发展,学生需要接收到种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在通向社会的这条道路上不至于走远、走错。因此老师这个角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现如今,要做好高中物理德育教育工作,也必定要从这个源头抓起。那么首要的做法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把教师的教学作风改良到最佳状态,保证学生有机会接受正派的德育教育。老师自身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注重加强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建设,恪尽职守,严格要求,培养出积极向上的教学风尚。然后,老师要做到对专业知识的刻苦钻研、深刻探索,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只有老师拥有了高素质的教学,学生才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注重学习物理学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生活中的实用工具、科学领域的新兴技术等大多是通过应用物理知识发明的,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正是在物理学的推动下不断前进着,这些都是物理知识产生的社会价值。当然,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在造就积极向上的价值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把知识应用到了什么地方,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就拿X线来说,这种射线的发现是医学领域中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通过强大的穿透力和荧光效应在胶片上成像,能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但是它的这种性质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伤害,如果利用不当,X线的作用就不会是正当有利的。因此老师在教导熟练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之余,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更为重要、有意义的措施,否则学生依旧不能发挥物理学的社会价值,甚至于危害社会。同时学生也要注重学习物理学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创新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物理知识也同样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才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而且随着课程标准的改进,课本上也增添了许多实验性质的内容,甚至于试卷中也出现了有关实验设计、实验探索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加强学生的实验性思维,这也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以上是从客观上为了学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采取的措施。那么如何从主观上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呢?根据课本上的要求,老师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做实验的时间。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学习课本内容之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实验的相关内容,然后自主设计实验或是根据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可通过完成小组内的通力合作,塑造合作共赢的品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