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心理教育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心理教育

论文关键词:心里教育心里问题弱势群体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全文阅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在知识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却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此,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体系

大学生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则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融汇在一起。因此,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都总结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但是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做进一步的探索,找到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

据全国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分析可知,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状况,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辅导员担任。如此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使辅导员未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充足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辅导员缺乏心理辅导咨询等相关专业知识,导致其未能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辅导,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有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室,但是基本上都是“空有其表”,并未真正投入使用,校方不愿意在此多花费精力,使心理健康教育未得到有效普及,导致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校内有这一服务。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也就造成了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形同虚设,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由于抗挫折的能力缺乏以及个性品质的缺陷等内在因素,高职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同时,由于学习、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高职生的竞争压力较本科生,较之过去都成倍放大,故心理健康问题也显著上升。国家教委曾对12万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23.3%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退学的人数逐年上升。所以,高质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本投入

心理健康问题,会严重影响教师、学生群体的质量,从而影响学校人力资本的收益。作为一所学校来讲,教师相当于企业职工,而学生则是某种意义上的“产品”,而这种附有人力资本质量的产品与普通的产品虽不能相提并论,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健康教育如同提高产品质量的良方,如此,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产品加工环节,我们究竟要付出多少成本,我们又能获得多少收益?下面我们参照事业单位和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

1.人员经费。学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聘请专兼职教师。人员经费很大一部分指学校支付给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职工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及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和保险费等。这些费用,对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经费属于直接费用中的直接工资,可直接记入教学成本;对于兼职教育的教师可按工作量计入成本;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组织行政人员的经费可计入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

2.固定资产的折旧及无形资产的摊销。学校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添置设备,比如建立心理医生常驻的心理保健室,为学生教师放松心理的休闲设施。这一部分费用如学生直接使用的属于直接费用中的其他直接支出可计入学校教育成本,如果教职工使用可计入学校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

3.科研经费。学校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出版教材,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这一部分费用属于学校直接费用中的其他直接支出可直接计入教学成本。

4.办公费用。学校办公室应该定购有关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书籍,让学生和老师免费阅读与发放,向学生和老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部分费用教师受益可计入管理费用,学生受益按情况计入代办费和教学成本。

5.其他费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一些不定期的活动,如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心理调节培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以此让学生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保持积极情绪,这些项目必然需要成本的投入。费用可以按照受益对象予以分配。

全文阅读

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一种理念: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模式,那么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助人自助”。按照字义来解释,“助人”就是协助或帮助他人。而“助人自助”就是协助求助人认识自己面临的困境,引导其自我探索、自我挑战、自我了解,并采取有效的行动,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助人”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自助”才是目的。许多老师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弄不清教育与教导的异同。教导较多运用的是灌输、说服、训诫、讲解与控制,只达到一些“助人”的结果;而教育则是强调教育者要尊重、接纳、聆听受助者自身的领悟,重在受导者内心的转变,达到“自助”。另一方面,按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促进自身成长、迈向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方面和心理人格都在逐渐成熟和完善之中,他们有“自助”的愿望,也有“自助”的能力。因此,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助人自助”这一理念,而且要贯彻始终。

二、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两个原则

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指导班主任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准则,也是处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和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根据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以班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我们提出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绝大多数乃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就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性质而言,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类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它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学生成才。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具有普遍性质的教育。另一类是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它主要是保护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适应社会,使学生正常地成长发展。它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部分或个别学生的具有矫正性质的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教育常常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由于班级工作性质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对全班学生全面负责,包括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和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及重点应立足于面向全体的、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兼顾补救性心理教育。当然,全体性原则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其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敢于放手,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能真正取得实效。

贯彻全体性原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应了解所有学生的共同心理需要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使得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能得到全面而又独特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二)辩证统一原则

全文阅读

高校新生心理教育分析

【摘要】大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大关注,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年上升,这些情况反映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做到预期的效果。必然这一结果给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其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本文就高校新生存在的心理偏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偏差;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新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疏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者还会影响学生一辈子,这便是心理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1高校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经笔者研究,目前许多高校新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例如:不适应高校生活、无法与同学和平相处等,这些问题会对高校新生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这也是实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在心理教育中,教师可以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预防和促进都是为了使学生保持心情愉快、心理健康。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才,其身心健康影响着其价值的体现。所以只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还不能充分发生学生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在预防和促进上,通过积极的引导,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掌握并有效的运用心理调解的方法,产生对过去的释怀、对现在的满足、对未来报有希望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实现理想自我。

2高校新生心理问题分析

2.1学习问题

高校新生刚刚踏进校园,在各方面都难以适应,例如:学习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高校常见的考试之一,是很多新生最头痛的问题,在这种压力下,难免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心理。

全文阅读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分析

一、心理素质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定位问题

心理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拓展的新领域,其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依然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但事实上,心理素质教育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深层的心理困惑会对人成长产生阻碍,影响到人的各项能力的发展,所以学校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心理问题方面,而且学校最初开展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对象也多倾向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此外,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和有关的讲座、宣传也是从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预防等方面开展,这就使得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内容、途径和方法偏离了学生整体心理素质提升的本质,使得心理素质教育难以深入和扩展,实际效果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高等教育和国际组织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能够优化学生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①。目前心理素质教育在这个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尤其是在市属高校,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很多,导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辅助工具的心理素质教育难以实现高等教育赋予的功能,使得心理素质教育在整个学生发展中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也就影响了它的合理定位,所以如何转变心理素质教育的定位就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心理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内容上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但二者界限不清晰,关系不明确。因此当心理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需要重新确定自身的工作目标、范围和工作内容。

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估机制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各高校把心理咨询的宣传、来访的学生数量以及咨询的效果作为评价心理素质教育的指标。事实上,市属高校的学生群体在高考成绩上就远远低于重点大学,成就动机也不强,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要比重点大学低得多,主动求助心理咨询的人数也少于重点大学,因而当前的评估机制在市属高校起到的作用是很微弱的。各高校在实施各项具体工作时,期望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效果,但往往事与愿违。人的心理成长必须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心理素质教育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心理素质教育短期内并不能在学生身上看到明显的效果,而是具有隐蔽性、潜在性、长期性等特征,这就导致了对心理素质教育的人、财、物的投入和产出不能完全用量化的指标评估。同时因为看不到学生明显的变化,使得进一步的投入会受到前一阶段的投入产出比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急于通过某种外显的形式得以体现,容易流于形式,并缺乏实质的内容②。心理素质教育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从长远的收益和研究的结果来评估这项工作。

三、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需要深入研究

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技术最初来源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但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心理咨询和治疗比较注重心理问题的治疗和改善,本质是以治疗为目的,属问题取向。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是以教育性和发展性为目的的,其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属于交叉学科。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整合、利用和借鉴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出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各高校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特有的小型理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仍处于启蒙阶段,需要大量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构建和研究这一新兴学术分支。对于市属院校这一层级的高等院校来说,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价值感相对较低,应对问题的方式单一,人际关系敏感。一项对北京某所市属高校连续三年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每年调查数据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且每年五种症状的排行顺序也完全一致③。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属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很强的一致性,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所处的环境,深入探究其中的缘由和解决之道。

四、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方式有待改进

学校开展的心理素质教育包括各类心理素质课程、心理咨询、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团体辅导、讲座等。这些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心理素质课程的内容多是有关青年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够基本满足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需要,但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在市属院校,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数量要少于一般重点大学,因此对于那些外界社会支持比较少、不善于利用外界资源的同学,心理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学生问题复杂,跟家庭有很多纠葛,自我认知严重缺失,心理咨询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团体辅导是一种比较活跃的采用体验式、自助式的学习方式,但在市属高校,多数学生难以完整地坚持下来几次团体辅导,给团体辅导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讲座本身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开阔眼界的一种开放式教育,但难以操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市属高校主动来听心理素质类讲座的学生非常少。笔者曾调查了北京市属的若干所学校,发现组织者在讲座前普遍焦虑,担心来听讲座的学生数量过少,使组织者和讲座主讲人非常尴尬,于是利用行政命令组织某个班级进行集体听课,但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不佳。市属高校的学生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并不是很高,更多的是适应上的困难、发展上的阻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无目标的茫然感、缺乏学习的动力等问题,而最为主要的是学生普遍自我价值感较低。这种低自我价值感的状态并非表现为问题或障碍,却严重削弱了学生成长的动力,对于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这样一种具体工作现状下,寻找适合的工作途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非常紧迫的。

全文阅读

高校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心理学评估标准的构建由教师评价趋向学生自我评价

1.有效建立自我个体评价机制,创建心理学评估新标准

自我个体评价机制的构建是高校教育心理学逐步走向快速发展道路的标志,以自我评价为根本,对心理学评估标准不断提高,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评价存在的“片面性”,提高了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自我评价作用。自我个体评价机制的科学建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监督机制的构建作为主体部分,发挥对自我主观能动性的监督作用;二是将参评互评过程作为自我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元素,通过实施参评互评,使高校受教育者从根本上认识到自我心理发展所面临的根本状况,以此提升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价值。这是高校心理学评估新标准有效建立的基础,对自我个体思想意识的形成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心理学后现代时期的发展特点。

2.以“合理化”为基础,推动心理学评价主体创新发展

评估标准“合理化”发展,主要体现在评估过程及对评估对象的选择科学合理。高校教育心理学评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的内心意识及能力性格进行有效评估,通过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内心发展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发生转变。评估对象“合理化”主要体现在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突出评价过程中自我监督机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发挥评价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高校教育心理学自身的教育价值不断提高。评估过程及评估对象的科学转变,是高校心理学评价主体创新发展的根本体现,使心理学评估标准从传统意义逐步提升到现代标准,为高校教育心理学走科学发展道路提供有力保障,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创新发展的局面。以评估标准“合理化”为基础,提高了教育心理学评价的自身发展价值,以此为后现代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满足高校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需求。

二、以心理学构建为契机,加快教育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复兴步伐

1.优化目标,实现心理学教学推动“中国梦”发展脚步

教学结构优化是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潜在动力,为高校受教育者自身心理优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外部保证。教学结构优化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定,设立三维度教学目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进行确定,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及“针对性”;其次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引导过程有条不紊地科学整理,从高校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依据性格特点进行有效分类,从而为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格及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力特点,对其思想意识进行科学引导,逐步使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树立,达到新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优化发展的最终目的[5]。这是高校心理学教学间接推动“中国梦”发展脚步的重要体现,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创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持,促使高校心理学教学从成功走向又一个成功阶段,提升了心理学教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全文阅读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对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始终没有间断过。始终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此文章重点将探讨如何应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和管理,分析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教育乃一国之根本,名族之基石,家庭之荣誉;学生乃国家之栋梁,名族之希望,家庭之兴衰。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我国始终贯彻落实“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发展教育为主,人力资源强国”为指导思想。明确的提出了“以人为本”“教育为本”的基本要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一)高校学生心理不健康引发的恶性后果

高校教育一直以来被我党重视,每年都有上万学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勤勤恳恳走向高等学府的大门,高校也一直以来把教育作为其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高校教育阶段,学生们正处在努力求知,焕发青春,彰显活力的时刻,他们更应爱得到保护和重视。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发生恶性犯罪事件的频率不断上升,据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来大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17%。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残忍的将其同寝室的4名室友杀害;2008年北京一名学生将其老师砍伤;2010年3月30日四川大学曾世杰杀害本学校学生一名,造成恶劣影响;以上案例一时将教育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社会舆论一时也都铺天盖地而来,都在质疑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

(二)大学生发生恶性犯罪事件的原因

全文阅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主要造成因素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文化价值等息息相关,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前言:

健康是人类的第一大财富,没有健康,就没有后续的人生。高校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人才,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其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生活丰富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如对学校环境与专业的不适、人际关系的处理、恋爱矛盾、对未来职业的选择等。这些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高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学习与学习环境问题是高校学生常见问题之所在,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更加自主、灵活,在学习方面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能力。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出现困惑的心理,如理想与现实产生的落差,不知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际交往经验不足,部分学生因性格、爱好等个人原因无法很好的处理与同学、朋友、老师等人之间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显得被动。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属于热门话题,进入自由、开放的大学校园,对异性的追求的欲望加强,但由于缺乏经验,在恋爱关系中往往容易出现矛盾,无法正确认清爱情的责任。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全文阅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

[摘要]文章从定位的偏差、认识的偏差、对象的偏失、师资力量、保障机制五个方面,论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6题,以期能引起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共同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5%,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成长中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测量与健康服务中心,这是我国最早的在高等学校成立的心理测量与咨询专业机构。迄今为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回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有关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这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定位的偏差——重诊治,轻预防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仅以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尽管现在许多院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重诊治而轻预防”的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者要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二、认识的偏差——把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两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它是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德育则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念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理论,德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其任务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德育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其任务主要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共同之处都是对人格进行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二者又有差别,其理论基础、任务、教育目标不同。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道德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保持心理健康。正是因为两者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侧重点不同,背景材料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

三、对象的偏失——重补救,轻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