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阐述了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教材建设中应把握的原则,比较并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教材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教材建设质量控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材建设;教材体系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保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高校教材建设。
一、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教材是反映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主要标志,是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教材的编写体例、取材范围、编写方法等,对课程的实施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教材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建设的水平和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其次,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员和学员必须以教材为基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都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教材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对学员也有着明显的引导作用。
第三,教材在培养学员的能力和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可以给学员提供情报正确的认识方法、思考方法、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学员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为学员提供举一反三的技术实例,培养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为学员留出独立思考的“窗口”和“接口”,培养学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教材是一个院校师资水平、教学水平的科研水平的综合反映。一部高质量的教材,既是优秀的教学成果,也是优秀的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能够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很多,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是其中之一。当前,人们对高校教材的关注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广大的一线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而言,教材的好坏无疑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字高校教材人才培养定位务实精神回访机制
1高校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1.1现状透视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所教授的知识是学习各个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不仅内容相对较少,而且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理论和知识。因此,国家教委可以组织全国的专家和学者统一编写,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也就相对少些。但是对于高等教育,一方面其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种类繁多、另一方面许多学科还在发展和研究当中,同时还有许多新学科和知识在不断产生,所以像中小学教育那样统一编写、使用教材是不太现实的。
目前,高校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权威机构或权威学者编写的教材,另一种则是由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
权威教材数量相对较少,其中也有差别。通常由国外引进的教材在教师和学生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一方面在许多领域国外的研究水平是领先于国内的,比如管理学、经济学等;另一方面,在引进的时候也是选择了国际上相对权威和知名度较大的教材。而国内的权威教材则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了研究水平的缘故之外,国内的学术环境还经常要受到与学术研究无关的因素影响,这也使得权威教材的认定事实上常常不是将学术水平作为最重要的依据。
高校中大量使用的是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则是良莠不齐。有许多教师本身就是该专业的研究者,他们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研究成果写入教材,这样的教材不仅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觉得与实践联系紧密。但是也有不少教师为了评定职称或其他一些非学术的原因编写教材,编写的过程通常是东拼西凑、四处节录完成。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师要不时指出其中的问题甚至是错误,有些教材更让学生根本无法学习。
卞东旺
(河南财经学院英语系电教室,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9.21 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123-02
摘要:电化教育教材是教育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教教材建设及教材使用环境,以应用为中心,以教材建设为重点。在教材建设方面应加强计划性,注重提高教材内容和制作技术的质量;在教学环境的建设上,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进行改造,不断完善教学硬件设施,使电教教材建设及教材使用环境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加强多种媒体电教教材的建设要有合理的配套政策;,教材建设应制定规划,分工协作;电教教材应把好质量关;教材建设要有有力的领导体系等。
关键词:高校电教;电教教材;教材建设
一、电教教材的定义
习惯上,经常把电教教材分为电视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电视教材是运用影视技术,经过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两步操作,将教学知识和教学过程以连续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教学过程中以连续图像的方式播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电教教材。电视教材作为一种辅、强化性媒体,重点在于解释重点、难点,指导学习思路和方法。多媒体教材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设计,集图、文、声、画等多种格式于一体的电教教材。多媒体教材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的优点,适宜在教学中进行重点重复教学、双向选择以及教学反馈。 为了使电教教材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更能满足不同的学习者,往往在制作时采用以多媒体手段为主体、电视手段为辅的形式,从而使电教教材成为多媒体和电视两种手段的综合。
二、电教教材的特点
摘要:文章针对高校扩招形势下教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高校教材管理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教材管理;现状;对策;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校精英教育大众化,高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办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是高校教学的三大要素之一,所以为了使高校毕业生能更加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教材管理工作应该得到重视,倘若教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很大影响。
一、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现状
(一)教材的选择方面
高校教材选择一般由任课老师代表指定,一般教师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利,更不用说学生,只能被动地去购买与接受。但众所周知,教材的使用者正是一般教师和学生,这样的教材选择方式会使学生缺少主动性,进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对学生来说倘若自己参与到教材的选定中来的话,教学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但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教材在现在的体系下很不现实。因此,现在教材管理工作者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对所用教材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教材管理工作也算是实现了一定的目标。
另外,高校教材编写的水平良莠不齐,参考书目又非常多,且许多高校又没有竭尽全力、富有效率地筛选教材的系统,因而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且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周期长,很多教材出版以后知识就已经不够新了,特别是一些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学科。
(二)教材发放方式方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教材出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繁荣的背后却乱象丛生。本文尝试对其中的诸多乱象逐一进行扫描,分析高校教材出版的七大困局,为高校教材出版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教材出版 困局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材出版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我国出版行业,并无高校教材出版资质的限定,也无相关条例对高校教材的出版行为进行明确的约束,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跃跃欲试,试图从中分一杯羹。一时间高校教材出版领域成为各方力量竞逐的名利场。高校教材表面繁荣的背后,实则乱象丛生。
本文试图对高校教材出版的种种乱象逐一进行扫描,分析高校教材出版的七大困局,为高校教材出版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困局一:缺乏资质认定,准入门槛低
与人们的认识刚好相反,在我国,高校教材出版的准入门槛其实很低。无论是大学出版社,还是文艺类出版社,甚至古籍出版社,均可出版。客观地说,一般的出版社具有从业资格的编辑力量、合格的办公场所、符合生产需要的生产平台,在国家并无资质认定的情况下,积极介入高校教材出版并无不妥。但大量民营书店、图书公司凭借着与高校客户终端密切接触的先天优势,全然不顾自身是否拥有从业资格的合格编辑、合格的生产平台,有的甚至连正规的办公场所都不具备,就堂而皇之地进行高校教材出版,这种行为显然会极大地加剧高校教材出版的混乱。
困局二:选题雷同,同质化严重
高校教材出版较低的准入门槛,让高校教材的上马变得简便易行,一年发行量有1000来册,教材项目即可启动上马。出版社也不断地放低姿态,只要有微薄的利润,同样内容的一本教材,多出几个版本也无妨。由此,导致了国内高校教材出版市场选题重复率非常高,同质化相当严重。笔者专门就此问题,对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目录进行检索,输入检索词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检索字段默认“正题名”(即正书名),结果显示,正书名带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字样的高校教材,2009年出版180种,2010年出版193种,截至2011年9月底出版了110种。《大学计算机基础》全国每年接近200本教材的出版量,难道每一本教材都有创新之处吗?全国高校教材的同质化现象之严重可见一斑。
摘要:校本教材是教材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搞好高职校本教材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分析林业技术专业高职教育教材使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校本教材建设实践,对校本教材建设如何做到突出职业性、体现先进性和形成立体化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本教材;职业性;先进性;立体化
教材是体现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目的的中介,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校本教材是教材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搞好高职校本教材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林业技术专业高职教育教材使用现状
我院的前身为广西林业学校,有50年的办学历史,2000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回顾我院林业技术专业高职教育历史,使用的教材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借用本科教材
办高职教育之初,由于没有相应层次的教材,所用教材多为这一类。实践证明,这类教材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实践内容明显不足,不太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
(二)沿用中专教材
高校教材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教材发行工作,是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管理又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各高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教材的发行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发行制度化建设不够,管理规范性有待加强。高校教材发行工作常常出现“忙、乱、急”的被动局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一些出版社不能按时出书;运输过程中出了问题;或是学校因教学计划变动、实行学分制后选修课的增加需要临时订购各种教材,而出版社对专业性强的教材印量很少,没有库存,难以满足学校这种随机性强、临时变动频繁的教材订购要求等。经调查,少数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在使用盗版教材,多的上千套,少的几百套。这些高校大多从根本没有教材经营资格的个体书店进货,订货时既不查验对方有无教材经营资格,交货时也不鉴别版本的真伪。有的高校由院系老师指定教材版本,自主进货。有的甚至从不法印刷厂、公司进货。如果说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最直接的载体,那么教材的质量就是教育的生命。
教材发行腐败仍然存在。高等教育教材发行管理工作看起来好像只是类似于后勤工作,好像与教育的关系并不很大,然而教材发行中产生的腐败问题,实际上给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一方面,教材发行腐败影响了高等学校良好形象的树立。一所形象不好的学校。它的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大打折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受到不良的、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教材发行腐败往往导致教材质量得不到保障,教材质量得不到保障将直接贻害学生、贻害教育。因此,高校教材发行管理工作是关涉高等教育大计的大问题,要十分注重高校教材发行管理工作,避免教材腐败的滋生。目前而言,高校教材发行中仍然存在一些腐败问题,这些问题的关键点是“教材发行的回扣”。
高校教材发行的诸多实际运行困难。我国有高等学校近2000所,不同高校的资源、管理各不相同,导致高校教材发行存在诸多的实际运行问题。这些问题就共性方面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教材发行部门各不相同。除军事院校教材发行部门比较集中以外,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教材发行部门过于分散,教材管理与发行不再由高等学校的教务处教材科全权负责。随着教材发行渠道的多元化,各书店纷纷开拓这一市场,以打折让利的方式诱导各系、部分任课教师去为学生采购教材,使学校对学生教材使用情况难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教材来源就有多种方式:公共课和外语课教材主要由教材科采购,专业课一般由系或任课教师采购,而选修课大部分由任课教师直接发给学生,这就造成教材管理的混乱。没有一个部门能搞清楚全校所有课程的教材,出了问题,就互相推脱。二是预交款问题。教材科向学生收取教材预交款,然后向书店采购教材,再发给学生,本来是很普通、很正常的,问题在于收完学生预交款后,应采购什么样的教材。这一般由教材科和任课教师协商确定。然而,有的学校教材科受利益驱使,多订、订高价的教材,强行发给学生,一些任课教师参加编写的参考书、练习册也发给学生,使学生非常反感。更严重的是有的书发给学生后,到毕业前竟没有用过。因此,学生对预交款意见很大。三是旧书处理问题。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尤其在理工科学生用书中比较普遍。由于图书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因此有很多学生便在学完一门课程之后,将旧教材卖给下届同学,而新生也非常乐于购买这种既便宜又实用的教材。但由于各校仍采用计划发行方式,教材基本上提前半年已为学生预备好了,如发不下去,难免造成积压浪费。这一问题随着图书价格的上涨变得越来越尖锐。四是教材的积压处理。由于目前教材基本上还处于计划管理阶段,即新生尚未入校,第一学期的教材已准备好了。这种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优点多于缺点,保证了教材供应的充分与准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方式却明显地落伍了。五是选修课教材。这是一个令各高校教材科头疼的问题,近几年选修课范围不断扩大,由系内选修到跨系选修、跨专业选修、文科选修理科、理科选修文科、跨学校选修,而且数量也逐年增多。由于选修课人数、任课教师的不确定性。使提前准备教材难度很大,因此有些学校教材科便干脆放弃对这一方面的管理,导致大部分选修课学生买书难,意见比较集中。六是缺书的采购和余书的处理问题。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有时某种教材只缺几本或多几本,有时临时开课又急需某种教材,出现这种情况时,购书就比较困难。目前各高校教材科和书店之间基本上是相互封闭的,往往为了一本书要与多家书店或出版社联系,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建立一种便捷的教材横向联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加大高校教材发行管理力度,避免问题的滋生蔓延
尽管目前高校教材发行还存在诸多问题,但要克服这些问题也不是很难的,从理论上讲,只要各高校加大教材发行的管理力度,诸多问题是很容易克服的。而关键的是,很多高校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管理与监督。因此,克服高校教材发行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高校校长、处长们重视这些问题。当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视这些问题。
以教材计划为工作基础,实现教材发行管理方法的模式化。学校教材管理工作实践经验表明,教材计划是教材发行工作的基础。然而。要做好教材计划工作,除了对教材计划工作在教材发行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有肯定、明确与统一的认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教材计划工作中的几个主要环节:(1)制订计划时做到三对照。一是要把教材订购、编印、使用计划与使用单位所开的课程相对照,避免漏订、错订和印刷不开课的教材与讲义。二是与库存相对照,以库存为基础,填无补缺,并加一定的机动数,以满足计划变动需要。三是与以前所报的各种计划相对照,看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现象。(2)在实施计划中要做到“三定期”。一是定期检查核对库存教材,一般可规定在以下几个时间内查核:开学后本学期教材发放完毕时;每年春、秋两季教材预订和制订编印计划时;在每学期中后期制订下学期教材使用计划时。二是定期检查到书情况。已落实外购或自印的教材与讲义,必须在每学期放假前,特别是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左右详细检查到书情况,列出不能按时到书的目录,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三是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教材发行工作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除平时抓紧抓细外,每学期放假前一个月是研究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要针对教材使用计划所缺的书提出解决办法,如换书或自印等。(3)每学期教材发放完毕后,还要认真检查计划执行
一、教材的形式
教材是反映教育内涵的载体。从学校教材管理角度出发,依教材内涵的表现方式看,目前教材的形式可以划分为:
1 直觉式教材。直接用文字、图案、形状表达,凭五官可以直接感知内涵的教材。如各种纸质课本、练习册、模型、挂图、活动册、故事书、照片、卡片、复印材料、可以摸读的盲文书籍等等。直觉式教材图文分辨率最高,具有书味气息,能触摸,有实物厚实感,能独立存在,容易移动,但存在内容容易过时的缺点。
2 机读式教材。必须凭借设备才能感知内涵的教材。如各种幻灯片、投影片、电影胶片、录像片、录音带、DVD光碟和各种计算机教学软件等等,必须凭借各种声、光、电学设备才能感知教材的内涵。机读式教材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依赖设备、电或光源、不宜长篇幅阅读,还有版权保护、屏幕辐射等缺点。
3 网络式教材。必须凭借电脑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的存在才能感知内涵的教材。如互联网络上的各种词典、广播电视节目、题库等等。这类教材不可以、不必要、不适宜下载,或内容更新快,必须在互联网络环境上进行阅览、操作、作业、对话。网络式教材经网络传递,有速度快,成本低,版本新,信息量大的优点,但也存在依赖电源、网络及其设备、不宜长篇幅阅读、版权保护、网络安全及网络瓶颈、屏幕辐射等缺点。
二、高校教材的形式呈现多样化
在20世纪80年代前,高校大多使用简装本单色教材,手刻蜡纸誊印的讲义也是高校常用的教材。1995年微软在中国推出了Windows95视窗,多种中文编辑软件及电脑打字机、复印机几乎同时在高校迅速普及使用,电脑打印、复印资料成了教材的重要配角。至此,手刻蜡纸誊印、手动机械打印讲义、辅助资料作为教材被迅速抛弃,在高校成了历史。
现在高校学生手中的教科书印装精美,已经难见简装本教材。各种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投入了高校日常教学应用,各种便携式阅读仪器如Mp3、MP4、掌上电脑也在大学生个人中普及使用,各种形式的教材在高校的堂上课下普及使用成了可能。当今教材一词已远远不仅局限于昔日文图书籍这种单一的形式,现在时髦的说法是多媒体教材、立体化教材、网络教材,多种形式的教材已经同时在高校得到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生物新课程教材有许多优点,但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生物新课程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实际;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因此生物新课程教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发现配套资源不完善;对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缺乏新课程实施的指导等。加强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根据学校的适应需要而出发的,是势在必行。
具体适应需要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使用是要学生在生物新课程学习中能轻轻松松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生物校本教材资源在配合生物新课程教材下能与农村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能与农村中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对浙科版统编生物新课程教材和大纲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利用因地制宜,发掘资源开发为生物校本教材资源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整合利用奠定基础。
二、策略与实践
1.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策略
(1)准确理解生物新课程教材《标准》对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设置的要求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组成。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解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属于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选修模块分别侧重生物技术、生物学与社会和生物科技进展,为学生选择学业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但生物科学的内容浩如烟海,发展迅猛,课标模块内容与课标要求是否存在落差,这还必须通过实践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模块内容的设置。
【摘 要】加强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根据学校的适应需要而出发的,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物 校本 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生物新课程教材有许多优点,但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生物新课程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实际;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因此生物新课程教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发现配套资源不完善;对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缺乏新课程实施的指导等。加强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根据学校的适应需要而出发的,是势在必行。
具体适应需要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使用是要学生在生物新课程学习中能轻轻松松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生物校本教材资源在配合生物新课程教材下能与农村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能与农村中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对浙科版统编生物新课程教材和大纲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利用因地制宜,发掘资源开发为生物校本教材资源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整合利用奠定基础。
二、策略与实践
1.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