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将来是以幼儿为教育对象及服务对象,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进行教学,这就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特殊性。所以高师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不同于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舞蹈基础差、底子薄,对舞蹈的感知理解能力差,学前教育舞蹈专业中的舞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学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促进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所以,如何切实抓好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完成教学目标,成为舞蹈教学的关键。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系统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教材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影响着学生对舞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教材是学习的理论依据,然而,现实是大多数学校在对舞蹈教材的选择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便是有所选择,大多数教材也是没有办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发挥出有效的作用的,这也就导致了有的学校的学前专业舞蹈教学干脆就不用教材,直接由舞蹈教师自己自由发挥这样既没有教材又没有教学大纲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的。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前舞蹈教育主要培养一线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能力、幼儿舞蹈创编能力,跟专业的舞蹈表演课程更不可相提并论。然而现在一部分舞蹈老师没有根据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来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和内容,而是用舞蹈专业的教学目标来培养幼儿教师,导致学前专业学生出现了只是对舞蹈进行简单的模仿,对舞蹈的理解以及舞蹈的创编的能力的缺乏。
(三)教学过程机械,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
在家长和学生的传统认识中,“考大学才是唯一出路”。很多高职院校舞蹈老师在为学生准备教学素材的时候,常常被局限在大纲要求的范围。在传统的高职舞蹈课堂上,师生关系主要以授课的形式开展,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呆板沉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却不能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在这种形式下,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只是把教学思想和任务机械的做了一个罗列,未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课堂上也几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内容乏善可陈,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自主能力薄弱。而由此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舞蹈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也显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还有很多专业舞蹈院校甚至是名牌院校的舞蹈专业毕业生,这更是在无形当中给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高职舞蹈院校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二、师生互动模式的类型
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学习的效果。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成功的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舞蹈课程的热爱程度,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舞蹈是一种美的展现,是一种人体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在舞蹈中,则是用形体动作代替了语言,成为了感染观众的工具。因此,高职舞蹈教学师生互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正确的交流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一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比较,然后评出不同学生的优点和劣势,这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们的看法进行总结,纠正学生认识的不足,帮助她们提出修改的方法。或者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训练项目以及基础程度,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旋律起伏自编舞蹈动作,最后对学生的合作作品进行互动点评。以这种直观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顺利地进入自己的角色定位,激发她们的创新能力和感官体会。或者是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先用摄像机将学生训练的内容拍摄下来,再采用回放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舞蹈动作进行评价,并与课堂所学内容相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借助多媒体手段来拓展高职舞蹈专业学生的能力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颇受广大教师和同学的好评。它增加了接触舞蹈不同类型的机会,开阔了学生对舞动的视野,也对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了强大的帮助。
三、师生互动模式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从高职舞蹈教育的长远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都必须强调高职舞蹈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师生互动模式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让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动状态。在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应该多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多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调动课堂的积极性,主动的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收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而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舞蹈专业知识,练习舞蹈动作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义务演出、排练节目、参加比赛等。通过各种各样的锻炼机会,找出自身舞蹈知识的不足,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解决不明白的地方。这样,高职舞蹈学生就可以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能力,努力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综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艺术珍品,而今天,人类还在不停的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人类的发展以及我们的生活需要对舞蹈进行关注、认识、理解和体验,这就是高职舞蹈教学的意义所在。而学生作为我们祖国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是多元化培养的重中之重。舞蹈专业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学习舞蹈专业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不断得到美的享受和乐趣,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人才,既是顺应时展的潮流,也是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发展自身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因此,高职院校的管理阶层和老师应在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上大胆革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的发挥舞蹈课程的作用,展现其魅力,同时还要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王俊丁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一、多媒体技术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一)多媒体技术。多媒体(Multimedia)一词来源于“复合,多样(Multiple)”和“媒体(Media)”的组合,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展示性得到极大优化,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也大大提高。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非舞蹈特长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以前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舞蹈训练,包括舞蹈基训,有的以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舞蹈,甚至存在对舞蹈认识的偏见,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不高。这些学生与专业舞蹈学生相比,在舞蹈课程的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学生基本的软开度不好,身材比例不佳,体力弱等等,这些都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顺利实施的困难所在,但同时这些学生由于没有舞蹈学习经验,思维不受固有的先验经验的限制,因此他们又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高等师范院校学习舞蹈专业,就意味着他们将从“零”开始学习舞蹈技能。而根据舞蹈教育的规律以及人的生理特点,如果依照舞蹈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想将这部分学生塑造成专业舞蹈教师几乎不大可能。所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面对生源构成的多层次就必然要求教学模式上的改变。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已经在其它课程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由于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等优点,这种手段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来说,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兴趣,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舞蹈大多数是零基础,她们的舞蹈欣赏水平也是较为低下的。学生只有懂得欣赏舞蹈了才会学好、跳好舞蹈,所以在盲目地进入舞蹈动作教学之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认识舞蹈尤为重要。但如果老师单单只用口述的形式来介绍舞蹈的美,那就和纸上谈兵无异。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舞蹈种类与特点进行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在舞蹈教学中运用视频播放相关舞蹈可以给学生呈现更丰富、多样的舞蹈体态和风格,比如芭蕾基础训练视频让学生懂得开、绷、直、立的体态;中国古典舞蹈剧目视频让学生认识到规范化的舞蹈技艺、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严谨的训练体系和相对稳定的美学法则;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视频则让学生感受到突出的民俗特征,地域色彩分明、风味浓郁、形象生动、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去感受不同舞蹈类属的风格和美感。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舞蹈作品的欣赏能力。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空,让学生解更多的舞蹈赛事,如桃李杯、小荷风采、荷花杯、CCTV电视舞蹈比赛等等。让学生接触更多、更高水平的舞蹈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不光了解和掌握舞蹈技能、技巧以及国外舞蹈和中国舞蹈的各自风格和特点,而且还能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整体欣赏,逐步提高舞蹈作品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的学习能力
一、考教分离的含义
幼高师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就是:舞蹈教学由一个教师进行教授,考试时由另外一个舞蹈教师给予考试,也就是给学生以分数评价的同时给舞蹈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大家共同研究探讨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如何教学改革。一般情况是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考试,请另外平级的班级进行观摩,让他们在观摩中再次对该舞蹈教学内容教学理解与消化,有助于舞蹈教学的升华与发展。总之,教是一位舞蹈教师,考是另一位舞蹈教师,这种形式就是考教分离。
二、考教分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中,对舞蹈教学内容的再次审视与研究,对较难的学生完成有困难的舞蹈动作进行修改,使舞蹈内容的选择更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与表演,有时甚至对某个舞蹈动作进行组队研究探讨,使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有适合幼高师学生使用。如维族舞蹈中的三步一抬这个舞蹈动作,学生完成的不太理想,通过考教分离的过程中展示出学生的手脚完成的不协调,经过探讨研究决定,三步一抬这个舞蹈动作是维族舞蹈中较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在舞蹈教学中必须要保留,研究探讨后决定保留脚下的训练,把上身的舞姿进行改编,使舞蹈风格不发生变化,即达到舞蹈训练的效果也解决了学生完成困难的舞蹈动作,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考教分离有利于学术交流
通过幼高师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为舞蹈教学的主讲老师与其他各位舞蹈教师提供一个坐下来探讨舞蹈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机会,每位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研究探讨如何使幼高师的舞蹈教学向良性发展。如:在藏族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中,在训练踢踏类脚下步伐时发现:有的老师用的是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教材基本步伐,有的老师用的是北京舞蹈学院中专版本的库马拉组合,还有的老师用的是北京舞蹈家协会的考级教材,到底选用哪个教材好呢,大家在一起研究决定选用北京舞蹈家协会的考级教材内容,因为这个舞蹈动作更适合幼高师学生的学习与表演。在这样的研究探讨过程中学术的交流,不只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交流,还在教学方法与科研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如何在国家刊物上发表文章,立意要新颖、如何在课题研究上找到立脚点等,在考教分离的同时更多的给大家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在经验的积累与传承上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考教分离有利于教学改革与创新
幼高师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对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考教分离发现舞蹈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进。一是教学内容方面,在考教分离中发现学生完成不理想的舞蹈组合与舞蹈动作进行修改,如东北秧歌考教分离中发现,跳踢步舞蹈组合比拾豆豆舞蹈组合更好些,因为都是以后跳踢步为主要的舞蹈动作居多,拾豆豆舞蹈组合反复太多,显得长而难于记忆,跳踢步舞蹈组合短小精悍,训练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大家研究后决定选用跳踢步舞蹈组合作为下一年舞蹈教学的内容。对于个别舞蹈动作经研究后,大家共同进行修改成便于学生完成的舞蹈动作。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应幼高师的学生,如:舞蹈动作剖析法、示范法、言传身授法等,在幼高师的舞蹈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对练习法进行改革,不是单纯的集体练习或是小组练习,还可以灵活的使用它,一对一的进行练习,就是一个练习一个在旁边观看给予指出不当之处,而后进行修改。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所以幼高师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对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师院校舞蹈专业教学现状,结合当前高师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师院校;舞蹈专业;教学现状;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J7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45-01
一、高师院校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高师院校舞蹈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现阶段高师院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舞蹈知识,同时也要求具备较高的舞蹈技能,使其毕业以后可以担任中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课程,进行舞蹈方面的研究。或者毕业之后做舞蹈演员、舞蹈艺术管理人员或者舞蹈编导等工作。现阶段高师院校舞蹈专业教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般都是舞蹈表演类人才以及教育类人才,然而舞蹈专业理论知识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少拥有具有丰富舞蹈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很多高师院校舞蹈专业学生都会跳舞,但是普遍缺乏舞蹈专业理论知识,这样对于培养高师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非常不利。
(二)高师院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
现阶段高师院校舞蹈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钢琴课、古典舞基训、舞蹈欣赏、声乐表演、剧目排练、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创编、艺术概论、芭蕾舞基训以及舞蹈教学法等。不难看出现阶段高师院校舞蹈专业课程中关于理论课程比重比较少,更多的是以实践课为主,一个星期的实践课程会安排4个课时或者8个课时,但是一个星期可能只有一个课时。这样很容易导致高师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很难培养学生的舞蹈文化思维。
〔摘 要〕舞蹈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和修养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进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措施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校舞蹈 教学 问题 改革
现今,高校舞蹈已经成为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践行者。不断革新的舞蹈教育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高校舞蹈教学产生了不大不小的冲击。一些高师院校、音乐类院校都将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学校舞蹈教学实际的发展规划,使得高校舞蹈专业人才更加层次化、丰富化。因而,现阶段进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实现高校舞蹈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一、目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我国舞蹈教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舞蹈起步晚却发展快,出现遍地开花之势,各高校纷纷设立了舞蹈专业课程。但受困于我国传统的舞蹈教学观念,舞蹈教学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
(一)薄弱的教学师资
由于现代舞蹈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从事现代舞蹈教学领域的人才也极度匮乏,同时这种舞蹈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对舞蹈教学的从业者的要求也较高。以目前很多高校舞蹈专业为例,仍活跃在学校舞蹈教学一线的教授、讲师,大多是歌舞团、舞剧院调过来的,缺乏专业、系统的舞蹈理论知识。另外,这些老师舞蹈技法陈旧,而且年龄偏大,仅仅依靠个人丰富的舞蹈表演经验并不适合现代舞蹈的发展需要。所以,这类舞蹈学校和舞蹈老师要认清现实、立足当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当今世界舞蹈发展的方向,如果一味按照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失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二)陈旧的教学模式
[摘要]舞蹈教学是我国当前职高幼师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舞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特殊性、专业性。我国当前对职高幼师舞蹈的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要针对这些弊端对我国的职高幼师舞蹈教学进行改革。改革首先就要注意提高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创新教学手段的方式来促进职高幼师舞蹈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职高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4-0103-01
我国的职高幼师舞蹈教学虽然也是强调学生对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法的学习,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他舞蹈专业的学习,有其独特性和专业性。我国目前对职高幼师的舞蹈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用于这一课程的独特性。因此,我们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职高幼师舞蹈教学的现状,探索出适合职高幼师舞蹈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职高幼师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舞蹈课是我国职高幼师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基础课,在整个幼师教学体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职高幼师的舞蹈教学分为舞蹈的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和幼儿舞蹈三个部分,其中幼儿舞蹈是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和核心。我国职高幼师舞蹈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即教师在课堂讲授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在学生进行舞蹈实践技法的训练时,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最快地掌握舞蹈的标准动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这种教学方法方便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但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老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只重视对老师的模仿而不愿独立思考,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二、对职高幼师舞蹈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 要:当前,我国高师舞蹈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矛盾,不利于舞蹈人才的培养,存在的问题有:生源素质低下,舞蹈教育师资力量短缺,舞蹈教育理论较薄弱,教材使用随意。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教材内容,扩大舞蹈相关课程的比例,曾设舞蹈创作与实践课程,教材的建设应根据培养目标贴近中小学实际,具有师范特点。
关键词:高师;舞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43-02
一、普通高师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素质低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学生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大多数高师学生入学前也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舞蹈与形体训练,舞蹈基础比较差。甚至存在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学生的骨骼发育基本定型,骨骼比较坚硬、软度较差。目前报考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普通中等学校,舞蹈技能相对欠缺。而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它们所招收的舞蹈专业的学生,往往是经过一些好的艺术院系的层层选拔和筛选,只能招收到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因此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舞蹈生源素质低下。
2.舞蹈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师,一般是从音乐或者是一些文艺团体转过来的,从专业舞蹈院校毕业的非常少。但是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现在很多普通的高等师范院校都能很容易招聘到从专业的舞蹈院校毕业的学生到本院做专业舞蹈教师,但还是存在许多老的舞蹈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的情况,即使有一些人在实践中表现得不错,但理论普遍不足,因此师资力量整体还是比较薄弱的。
3.大多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舞蹈课教材不统一,甚至没有教材。所用的舞蹈教材与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也不按教材上课,多是根据自身和学生实际情况,自己编写教材或者是从北京舞蹈学院出售的录像带“扒”教材、“扒”剧目教给学生,教材利用率并不高。教材使用随意,形成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师舞蹈教育教学不严谨。
4.我国高师舞蹈教育的理论普遍较弱,这与高等师范院校舞蹈理论课程的发展程度有关。
摘要:舞蹈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种专门人才,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舞蹈专业院校必须正视社会现实和人的需求,正确评估本校的实际办学能力,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师资力量,为社会输送各个层次的优秀艺术人才,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舞蹈专业院校;教育现状;对策
著名舞蹈艺术家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说道:“中国专业舞蹈的教育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式的前提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舞蹈人才。”然而,由于舞蹈专业院校扩招等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意愿便盲目投入到专业的舞蹈学习中来,有的只注重舞蹈身形的训练,而忽视舞蹈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还有的则一味依赖老师和学校,无法形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了舞蹈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培养知识技能全面、多元的复合型舞蹈人才,如何加强舞蹈学子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修养,如何建立科学的舞蹈学习观和价值观,是摆在舞蹈专业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国舞蹈专业院校教育现状
1.1教学模式方面
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专业院校对学生在舞蹈教育方面,仍然坚持过去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在作品表演与技术技巧方面的训练,忽视其对舞蹈理论及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舞蹈课变成一种单项信息的灌输,认为动作与技巧教学是舞蹈教学的全部含义,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示范、机械的模仿过程和技术技巧的学习。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创作,从一开始就排斥学生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理论素质成为一张白纸,只是单纯的为舞蹈而舞蹈,使学生停留在对动作表象认识的感性阶段。学生根本无法从动作中体会舞蹈的本质属性和审美特点,对舞蹈的内涵意蕴更是一无所知。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不平衡发展。
1.2师资力量方面
在专业舞蹈教学方面,目前很多舞蹈教师基本是近几年从一些专业的舞蹈院校(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毕业的,他们是一支非常年青化的队伍,十分有活力,这些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舞蹈专业技能水平,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舞蹈的程式化动作与技巧,对舞蹈的理论知识与历史轨迹、国内外发展前景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在这种传统模式的熏陶下,一代传一代,舞蹈教学的发展令人堪忧。
摘要:民族民间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但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舞陷入传承发展面狭窄的尴尬局面。通过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民族民间舞在中等职业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法课程中的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梳理出中等职业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出“理论—实践—理论”提升民族民间舞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文化理论,多方位、多部门的开设民族民间舞理论与实践课堂,营造良好的跳舞环境等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程的实践优化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程
舞蹈是幼儿教育专业必备的“五项全能”之一,民族民间舞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实践教学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专业发展的逐步成熟,舞蹈教学实践越来越规范,这就要求技校培养方式与之相匹配的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范式走向正轨,而如何提高学生的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程的实践能力,是幼儿教育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拟据此展开研究,通过调研、毕业生就业反馈及教学实践等方面情况,提出要提高舞蹈教师的舞蹈实践与理论能力、增设民间舞蹈选修课或技校舞蹈艺术团、继续完善舞蹈教学环境与设备等三种路径,来提升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程的实践优化。
1课程实践教学的调查研究
1.1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1]课程是北京舞蹈学院潘志涛教授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对我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不断尝试着对一些规律性、共通性的教学理念进行阐释后的成果,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大多是据此进行教学实践。刘红梅在《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幼师素养的影响》[2]中认为,中职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可以提升自己的形态变化。因此,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得到提升,才能调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内驱力,最终目的是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实践教学的工作中,从而提高幼儿专业的毕业生的实践和理论教学能力。
1.2相关方面的实践教学研究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3]中对“实践教学”的定义是,相较于理论教学而言,包括实习、实际操作、社会调查等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王莲花在《初探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4]中认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教学广义上是由目标、内容、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管理等综合形成的体系,狭义上专指包括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的内容体系;樊晶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5]中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诸要素;范丹红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6]中指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上的实践教学。以上这些研究都确定了实践教学应该是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及见习、实习过程等内容的总称。目前,我国的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多集中在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实施、条件保障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提升;而且具体学校的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有待完善,其中还存在许多的共性的现实问题,如幼儿教育理念目前需要转变,幼儿教育目标针对性需要加强,舞蹈实践课时不足,学生自觉学习性不高,舞蹈课程模块割裂,舞蹈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评价过于注重结果等。为此,可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相关政策文件为指导,研究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程的实践优化策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