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三家长会总结

高三家长会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度高三级家长会主持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家长会主持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高三家长会主持词

各位尊敬的家长,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在这漫山红遍、枫叶遍地的深秋,各位家长在万忙之中挤出时间,参加我们组织的学生家长会议,家长老师齐聚一起,共话联手教育事宜,共商备战高考大计,令我们在晚秋的严寒中感受到爱心的阵阵温暖,在落叶的萧瑟中焕发出希望的勃勃生机。在这里,我谨代表两个班全体师生,以最真诚的态度,以最热烈的掌声,热烈和衷心地欢迎各位家长的出席,感谢各位家长的光临。

参加今天家长会的,还有我校领导和各科任课教师,请容许我在此一一介绍。校长XXX,教导主任XX。

今天的会议,我们共安排了四个议程,一是班主任介绍总成绩和班级总体情况,二是学生心里话倾诉,三是家长代表发言,四是校领导总结讲话。议程安排总的原则是加强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共同探讨备战高考的最佳方案,为学生营造最宽松最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为夺取高考全面胜利而一起努力。因此,请到会的家长敞开胸怀,畅所欲言,您的见解和建议,会对我们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会对孩子的学习提供巨大的帮助,我们真心期待您的建言献策,我们真挚聆听您的真知灼见,我们真诚感谢您的热情参与。

下面,进入会议第一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校长(主任)致辞。

X校长(主任)热情洋溢的致辞,充分表达了学校对各位家长的热烈欢迎,全面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重点通报了高三年级当前教学情况。同时,对我们今天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高三教学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对加强师长互动交流、共同营造良好氛围、配合提高学生成绩等方面开展了辅导,寄予了厚望。这个致辞,更加鼓舞了我们迎战高考的斗志和勇气,消除了我们面对困难的怯懦和彷徨,坚定了我们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念,点燃了我们夺取胜利的激情和希望。如何一步一步把坚实的步伐迈向成功的彼岸,首要的,是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找准我们起跳的位置。

全文阅读

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再[上]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世界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嘎然而止,东亚奇迹转入危机。人们为危机所震撼,危机促使人们思考。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东亚的金融、经济危机所提出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而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东南亚的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探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问题。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全文阅读

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再探讨[上]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世界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嘎然而止,东亚奇迹转入危机。人们为危机所震撼,危机促使人们思考。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东亚的金融、经济危机所提出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而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东南亚的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探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问题。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全文阅读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利用1978―2006年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出弹性最大,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潜力较大。就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产出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39-03

一、引言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联方式,既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包括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文献综述和本文特色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焦点。克拉克(1940)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提出了克拉克法则。库兹涅茨(1966)采用5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 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里昂惕夫(1953,1966)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钱纳里(1960)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 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

国内的学者对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起步较晚。林毅夫(1997)的研究表明以重化工业为起点的“赶超战略”会内生出扭曲的宏观经济政策、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和毫无的微观经营机制“三位一体”的传统体制。刘伟(2002)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拉动,但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叶依广(2003)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率贡献平均在90%以上,其中工业的贡献率在60%左右,资源应该优先向工业部门倾斜。

全文阅读

高三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高三下学期是最关键的时期,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高考报名的各项工作繁多。一学期以来,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个处室的支持配合与及在全年级组教师的全力协助下,我们根据校长提出的“深入落实安全维稳,抓好三生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对高三的后期工作要求--“平衡提升两头,重抓中间”,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备考。围绕月考,两次省检测和学生的动态三大块,结合本年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展开了一系列年级工作,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传达校行政领导及两组长会议精神,制定年级组活动计划

学期开始,认真传达贯彻学校各级领导工作指示精神,年级组在认真总结高三上学期工作得失之余,深刻领会了校领导的指示,以校长的工作思路为指导,高三后期工作要求为中心,结合高三年级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年级教师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制定出了有关备考、月考、家访、课外辅导、尖子生的关爱、指导后进生的帮扶和高考心理调适等计划。

二、采取措施,狠抓高考备考

高考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关系着亿万家庭和学生的命运前途,也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声誉,因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高三年级的管理,学校先后组织了高三年级教师参加省、州高考研讨会、交流会和高考心理调试会,广泛收集高考信息取其之长,为己所用,由校长、教学副校长和教科处主任蹲点高三年级组,指导和督促高三年级的管理,深入了解情况,适时研究备考问题。

为了赢得更多的高考复习时间,我们放弃了寒假、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抢时间认真完成新课教学,在2008年10月全面进行高考复习。为了使各学科均衡发展,年级组调整了学生的复习时间,各科都安排了一个晚自习,110、111班提前半小时晚自习。各科任教师对自己的复习都有周密的备考计划,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负责人,科任教师共同协调,互相帮助,相互督促,以学生为本,认真详实复习的细节,使各学科教师的备考计划得到不断完善,充分有效的落实。

另外还要求各科负责人督促和指导科任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复习资料,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充分发挥资料的作用。

三、认真组织两次省检测及三次月考,做好分析和总结。高三学年共进行了十二次统一考试,其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多磨练,熟悉感受高考状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努力的目标。

全文阅读

消费在平稳中转型

2015年4月16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了《2015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今年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将基本确立,消费增速、结构、热点、动力等将发生相应变化。消费率将在近十年中首次突破50%,位居三驾马车之首。消费增长动力转换基本完成,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驱动,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型消费驱动。供给层面的市场定位区隔明显,高端消费与大众消费分野常态化。智慧生活消费、绿色环保消费、全球时尚消费、文化体育消费将成为今年的主要消费热点。

《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经济新常态将带动消费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回落必然导致消费增速回落。与此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降低制度成本缓解供给瓶颈、释放消费潜力,自贸区、“一带一路”等扩大开放的举措又会有利于进口消费,创新驱动和“互联网+”等进一步助推消费升级。

转变方式任重道远

2014年,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但消费占比首次突破50%,成为经济转型的亮点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4和0.1个百分点。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增速都有所回落,虽然消费增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但是增长稳健,在三驾马车中拉动力也最为强劲,位居三驾马车之首。

“二季度消费增长仍将朝着平稳向好的方向发展,对经济增长将继续发挥第一拉动力的作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会上指出。

沈丹阳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三个有力驱动因素将持续发挥作用。一是新技术催生的商品消费新热点还在涌现。比如,4G通讯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通讯产品更新换代的消费需求。二是新理念带动大众化服务消费持续升温。一季度餐饮收入、电影票房等都有明显增长。此外,多方面的数据显示居民消费的意愿在走高。一季度银行卡跨境消费止跌回升。中国经济景气监测数据也显示,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超过前两年的水平。

不过,即使是50%的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介绍,美国消费率能够达到80%,有些年份甚至接近90%,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基本上是70%~80%的水平。

全文阅读

2016医院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20XX年已向我们挥手告别。下面是关于医院表彰大会的主持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医院表彰大会主持词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召开20XX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这是一次重要的大会,一年只有一次,也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大会,所以大家要积极参加,认真聆听。

今天的会议主要有三项议程:

第一项:安院长作全院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第二项:林院长作新年致词。

全文阅读

长三角都市带人口容量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长三角都市带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生产力最发达、科技实力最雄厚的地区之一,同时在人口容量变化上表现出人口总量增加、常住人口增量远大于户籍人口增量的特点。本文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弹性的角度分析长三角人口容量的变化。

关键词:人口容量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就业增长弹性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汉森认为,促成经济进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发明、新领土与新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人口增长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越发达,人口增长的基础就越牢固;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小基数下的适度人口增长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过度的人口膨胀则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经济增长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到2000年,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692万人,净流入长三角人口10年间增长18倍。

事实上,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两者是复杂多变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总人口增长较慢而GDP增长较快,到1985年后,二者呈现出同向关系。类似情况也可以从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中得到体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出现了负相关,当时大批外地劳动力返乡,在业人口出现负增长,但经济依然保持相对高速增长,直到2001―2002年,在业人口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才重新回到同方向变化。然而,就总体而言,从1978-2002年,无论是总人口增长还是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本文将1978年到2002年主要年份的在业人口和GDP总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稳定在0.99以上;将总人口与GDP总量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高达0.83―0.89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产业升级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根据钱纳里的标准,2002年,长三角人均经济水平为5258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的初、中级阶段之间,江苏8市和浙江7市大致处于这一阶段,唯有上海市人均经济总量以常住人口计算为7458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后期,而我国则为3920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全文阅读

国民生产总值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测探究

摘要:国民生产总值(GNP)是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价值,是该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因素有很多,本文笔者就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剖析近年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国民生产总值 相关因素 分析探究 预测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20大经济体中排名11左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不断地得到发展,到2014年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20大经济体中已经连续5年排名第三,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千万美元。在此过程中,支出、收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国民生产总值概述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的概念,凡是本国国民,不论身在哪一个国家,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价值总和。例如某个拥有中华人民共和过国籍的公民在美国工作,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应该属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范畴。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已经被更名为国民总收入(GNI)。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优点和缺点分析

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指标,在计算的过程中只计算最终劳动产品的价值,不存在重复计算的部分,同时将公民所创造出来的服务价值也进行计算,符合现代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突出了科教文卫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成本的计算,不能反映出该时间段内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也不能准确反映公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看不出经济结构的变化。

全文阅读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的重要阶段,为避免步入中等收入陷阱,急需解决环境整治、资源稀缺、人工成本提高等问题。同时宏观经济领域,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问题将会困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走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 矛盾 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01-02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外部环境、体制改革、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将会表现出新的特征,经济增长将会面临诸多新的问题。

一、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什么程度,国际上通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从GDP统计角度来看,呈现出三个特点:(1)总量大。2010年中国完成GDP总量39万多亿人民币,按照最近三年平均汇率,折成美元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6万亿美元的总量在世界GDP总盘子里面占7%,和美国比有多大距离呢?美国去年完成14万多亿美元,占世界GDP将近25%。我们去年GDP的总量相当于美国的28%。(2)速度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大约9.8%,剔除价格因素之后,增长了15倍多,也就是说,中国现在20天生产的量,相当于改革开放以前一年的量。其速度堪称世界第一,被称之为经济奇迹;(3)人均低。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我们国家人均GDP去年是4 300美元。在世界上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呢?去年全球60多亿人,人均GDP是8 700美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2009年世界银行公布了世界213个国家和地区的材料,我们排在一百二十四位。2009年世界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平均人均GDP是3 460多美元,按照这个水平和世界比,当前中国基本上处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除了GDP以外,还有几个重要的经济结构指标,表明中国确实是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结构指标:第一,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中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现在大概是43%左右。世界银行有一个统计,当代世界最穷的国家赤贫的社会,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平均是72%,解决温饱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平均54%,初步小康的国家,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平均40%,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劳动力比重平均25%。根据这个结构看,我们属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第二,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指人们用于食品支出比重在人们消费支出占的比重。联合国制定了一个是恩格尔标准系数,按照恩格尔系数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居民吃的支出在60%以上叫赤贫,50%以上就是勉强度日,40%以上叫初步小康,30%以上是全面小康,20%~30%之间叫富裕,20%以上叫极其富裕。我们现在的恩格尔系数是40%。农村大概是44%,城市37%。40%~50%就是一个初步小康的水平。

无论是农业比重情况,还是生活水平结构,都说明了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水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