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然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关键也是人才的竞争。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责任重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加之人类知识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文章立足当下,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80-02

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而辉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的改善与发展,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反过来,优秀的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

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分析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有力地解决矛盾。笔者总结的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人才数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人才数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下的紧要任务。放眼当下,虽然与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但是总体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

2.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期望逐渐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期望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紧随社会发展需要的。要知道在十几二十年前,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期望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技术才能的人士,社会需要的大学生也是其能在专业的学习领域有一定的见解的人才。二十年后,时展变化了,对人才的期望与要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许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劳动者的生产价值很快就能够得到验证,立刻就能够适应自己的劳动岗位,这一点我们从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应聘上也可以看出来。

全文阅读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从事于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从事于生产建设等具体事业方面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肩负着培养面向于生产生活、机械建设、管理服务、创新创造等第一线需要掌握高级技能人才的使命。但是由于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跳跃式发展,它的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沿袭着以往的学历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上面的安排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这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非职业化”泛滥,从而导致了我国高等职业技能人员供给的不足。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也较晚,在教育教学上面也延续着传统高校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学主体。还是注重于知识的传输却忘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使得职业教育的教与学没有完美的结合起来,教与学之间出现的脱节的现象。所以鉴于以上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性人才。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先在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转变以往的传统高校的教学模式,明白自己所培养的是哪方面的人才,对于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有清楚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并不是关于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而是面向于生产生活、机械建设、管理服务、创新创造等第一线需要掌握高级技能的人才。在进行教学时并不能像以往对待普通学生一样,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而忘记了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思想要进行改革,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关、教学观,将教与学完美的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于实际使学生们加深对于所学职业技能的掌握,这时候教师已经不在是以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引领学生如何去学习的引领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需要去主动的学习知识、独立思考完成对于知识的接受,然后进行动手实践来验证所学知识技能。课程体系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所培养的人才并不同于普通高校,他所开设的课程应该要与现实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强调突出的是实用性、实践性,他们应该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的较深,并且能够将其转化为动手能力落实到实处来。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实用性,实践性来重组课程的具体结构,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时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与实践性,在进行专业技能的教授时加强针对性与实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也在逐渐的发生着改变,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开设则要与社会的需求保持接近,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关于课程专业单纯的划分已经明显无法满足要求了,学科结构必须要进行调整,对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变的刻不容缓。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记得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并不是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简化版,而是基于此门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学生所需职业技能相关的知识,联系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重新组合架构出来的新的课程模板。它注重的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操作性,将理论联系与实践,将所学知识落实到现实的操作实践中来。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还是沿袭着传统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的还是知识的传输,老师是知识的主动传输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高等职业院校所想要培养的人才是不一样的,它所培养的是能够适应于生产生活、机械建设、管理服务、创新创造的掌握了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所以它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按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基础职业技能知识的掌握为辅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师这时候只是学生的引领者,而学生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这样才能够达到院方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起步较晚,虽然近些年随着政策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原因,高等职业院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教育教学中,老师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时,教师是关键,教学成果是用来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各个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根底,但是他们缺乏实践能力,他们对于专业技能的认识程度与他们对技能的掌控程度不相符,在进行教学时他们无法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所犯的错误。而且在日常的技能教学中,专业技能老师对于实践操作的认识高,但对于理论知识理解较差;理论课教师对于理论的认识高,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差,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综合的学习。所以要完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院方的师资力量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必须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专业理论扎实、技能水平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路途中,改革是必不可缺的,这种改革也是全方位的,除了上述所谈到的思想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力量之外,还要在学生管理、教材编制等等其他的方面进行与教学相配套的改革。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时,更要联系于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措施,树立正确的观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文阅读

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推动了高等育发展和改革,成为诸多世界一流大学追捧的热点。作为中医院校如何借助MOOC的理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推进中医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本评文通过对中医高等院校教学现状分析和MOOC课程与传统教育的优劣,探讨借助MOOC进行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

关键词:

MOOC;中医高等教育;改革

中医高等院校有推进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使命。培养适应未来中医事业发展的人材,要求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医学有更深的了解,有文化思考的能力和国际视野,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理想。我们面临中医高等教育的困境是如何培养人材,培养什么样的人材,如何保持和发展传统文化,如何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如果继续开展应试教育,继续功利化短视野培养,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中医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推动高等育发展和改革,2012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词,国内处诸多一流大学相继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课程。MOOC的开发实践,成为高等教育、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者需要正视的教育现象[1],作为中医院校如何借助MOOC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现状

纵观当今中医高等教育,一方面,从学校层面,中医院校间教学水平差距大,发展中的中医院校在校学生多、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优质教学资源少;高水平中医院校,不同学科间的教学资源也不均衡。另一方面,从教学层面,在教学形式上,师资水准参差不齐,部分课程内容陈旧,方法简单;从课程开设上,大部分医学院校开设的选修的课程有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选课需求;从教师对教学投入上,没有全身心投入教学研究,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发展。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不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不鼓励学生创新的发展;从学生角度看,应试教育使他们只注重课本内容,习惯在规定时间、地点学习规定的内容,应付规范化考试。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缺乏创造性思维和激情。因此,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二、MOOC与传统中医教学

全文阅读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改革

摘要:

文章提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对辽宁省2006-2015年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分析。依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产业结构;适切性

供给侧改革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该改革思路也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研究,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作用机理

(一)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并制约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数量规模、质量内涵的要求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的构成比例关系能够主动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国家新的产业结构的产生也要求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培养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性人才。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外部规律是指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等存在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与关系,教育要受社会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的制约,也对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起作用[1]12。教育外部规律要求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包括双重含义:一是受制约,即教育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制约;二是起作用,即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因此,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契合教育的外部规律。

全文阅读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论文

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及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体系的优化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大量开放教学资源,包括国内综合网站如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爱课程等;门户网站公开课如网易公开课等;综合资讯类学习资源如TED-Ed等。天津中医药大学拥有六个学科的国家级精品课:针灸学国家精品课、方剂学国家精品课、中医儿科学国家精品课、中医内科学国家精品课、中药学国家精品课和临床实训国家精品课。但是如此丰富的开放教学资源却基本没有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如何有效利用高等医学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有效评价、快速迁移的学习需求呢?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医学教育资源。首先要将目前建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加以引导利用,确保学生有目的成体系的进行学习使用。教师可以将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还可以针对知识的结构体系对课堂知识进行相关内容的延伸,向学习者进行推广,使其在课堂学习之余,进行拓展性学习,深化课堂教学。其次要积极探索和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开放教育资源。例如不少创新型教师开始尝试在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基础内容,在课堂中通过答疑、协作、展示等多种学习模式进行知识的操练和应用,使学习者充分了解学习内容的来源,所学知识内容如何应用,充分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知识体系的架构。

(二)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导学习者个人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学习者而言,当前学习的知识和未来的知识应用,大多数偏向于常识性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性知识的转化,学习的发生除了个人的知识建构之外,还包括社会性、互动性的知识进行内化,通过不断的接收新的知识信息,对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构建新的个人知识体系。尤其是身处开放教育资源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学习者应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其有效迁移到工作场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高等医学教育中需要为学生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使学习者准确便捷获取知识的同时,传授其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有助于终身学习。

二、智能终端技术为高等医学教育提供的新教学模式

智能终端技术日新月异,移动终端阅读、虚拟现实技术等发展迅猛,这些新媒体带来课程呈现方式的变革,更加侧重于知识的形成环境和建构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形成个人学习环境的生态系统,接下来将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学科特点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医学仿真技术———增强真实学习环境人机交互新方式。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1]。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进行优化,例如进行教学的医学专家教师可以通过虚拟眼镜观察患者,通过使用者观察点和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的定位相结合,记录患者症状并分析病因病机,对诊断过程和治疗过程进行一步一步的介绍,展示实践操作的整个过程,具有实时交互性。学习者可以清楚看到真实学习环境中如何观察分析诊断,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清晰了解他将如何实现知识获取和迁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构建能够迅速迁移的知识体系,实现完美的人机交互。

(二)医学虚拟技术———基于游戏的学习。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制造逼真的人工模拟环境,并能有效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感知系统行为的高级的人机交互技术[2]。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医学教育中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具有非常好的呈现效果,例如对于解剖模拟训练、针灸疗法等。在此基础上,加入基于游戏的学习理念,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游戏关卡、通关秘籍等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锻炼学习者操作技能的同时提高其合作能力。

全文阅读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本文针对提高实验、实习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实习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人。如何适应在新形势下教学的改革,如何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以重视素质教育为指导原则,以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能够帮助学生转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固化学习思维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如何实现“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确立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标下,因材施教,加强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实验、实习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实验、实习教学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践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采用演示性实验、论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模拟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等。首先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时,能加强对理论知识掌握和理解,再进行实验、实习,便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实验、实习教学对工科来讲,尤为重要。如果工科类的教学缺少或消弱了实践这一环节,就如人走路缺条腿一样,是不健全的,对于教学来讲就是不完整的。它会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减弱,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实验、实习教学力度,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验、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一个素质全面的人才的智力因素是由动手、观测、查阅、思维和表达等多种能力组合而成的。而这些能力,可以在实验、实习教学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培养。实验、实习教学有利于对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在实践中重视对理论的理解和深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实验、实习教学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实践教学与高等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

全文阅读

高等数学教育改革思考

1高等数学如何行之有效的与"中等数学"的课程有效的衔接

(1)讲授好第一节数学课程至关重要

我们大学生刚刚走进大学校园,还不清楚何为高等数学,并且有大部分学生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本可以好好放松放松。这时候讲师应该告诫学生千万不能放松,并向学生强调大学学习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讲师们要在第一节课把如何有效的学习高等数学的方法、以及课程中比较困难的内容和基础易懂的内容简单的介绍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高等数学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增强其对掌握好高等数学的自信心。

(2)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是基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出发点和依据。但是却有很多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在接触到高等数学时,单纯的思考着数学本质上就是解题证明,而看轻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他们在遇到实际难题时会觉得头脑不清晰,方法不合适等困惑,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大学里改变这一思维习惯。

2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

(1)在日常学习中树立数学建模的意识

高等数学是大学课程的核心课程,而在其教学过程中,多数讲师只是已课堂教授为主,课堂模式单一、死板、无新意。高等数学的教学,其最终意图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数学的方法性和技巧性,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应用实践思想。增强学生用数学探讨、分析、表达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数学的学习中增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数学建模就是从复杂难懂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合理假定、抽象,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和计算,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模型及问题最优解的一门学科。因此数学建模的产生为广大学生建立了一个由理论数学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的平台,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应用创新能力双丰收的最佳方式。

全文阅读

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第一,提升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强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医学教育标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医学教育质量,推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我国政府长期致力于“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系列研究和实践,并探索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医学专业认证体系。尽管我国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上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仍存在各区域发展建设不平衡、各类学校定位不清楚、学生培养目标不具体、部分医学院校扩招数量过大、师资和实习基地不足等问题。

基于国际国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要提升其战略地位,尤其是国家医改及健康中国建设中,要将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纳入到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中。同时,加强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应在以下四方面着力:一是逐步建立起由学校、政府、社会组成的多元质量保障主体,形成以政府保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质量保障体系。既有利于丰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形式和手段、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量保障的社会环境,又有利于造就层次分明、分类科学、内容全面、手段多样、评定公正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二是通过完善各类政策与措施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质量评估、认证等制度,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三是研究制定各种法规政策,逐步培育科学、公正的第三方组织大力参与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高校的自评和中介组织的他评进行监督和指导。四是对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分类指导,如对欠发达地区开展精准帮扶等措施,以缩小区域间的不均衡,完善各区域的全面发展建设。

第二,与医学服务需求对接,加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为适应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我国自实施新医改以来对医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医学教育供给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凸显,如院校教育规模与岗位需求数量和结构不匹配,毕业后医学教育规模、结构与医疗卫生服务岗位实际需求统筹调控机制缺失,特殊专业的医学人才培养建设不足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得以解决,将影响整个新医改的进程。

建议在以下三方面加强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国家在研究生培养规划中,应加大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数量和比例,加大对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经费投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学术型研究生。二是加强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医疗服务岗位需求统筹协调,建立医学教育各阶段的规模和数量、培训岗位设置、培训基地设置、学位点设置、就业岗位需求的统筹管理、信息共享、顶层调控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和管理机制,完善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体系的互动机制。三是着力培养各类社会急需的医学专业,如儿科、精神科、助产士等类型人才,建议设立康复治疗学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以及独立的助产士高等医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应用“互联网+”技术,健全互联网高等医学教育和互联网医疗相互协作的新模式。一是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优质医学网络课程的开发,并通过政策引导,如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医学院和社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实现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改善目前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短缺且配置不均衡的状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二是健全互联网医疗新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将医生与老百姓更好地联系到一起,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医生能够远程全天候观测相关指标,以提供及时的预防、诊治方案,也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促进慢性病医治新平台的建立。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以上四篇文章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方芳博士组稿,特此感谢!

全文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中的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笔者的多年教学经验,针对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按照现阶段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所需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从模块教学到评价体系多方面的改革探析。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等数学 课程改革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13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是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比,我们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将高等职业教育中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总结如下。

1 高等数学教与学所面临的现状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影响。但从现阶段来看仍存在很多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从教学过程发现,大多教师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解,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时间去思考去探寻,缺少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学生上课时觉得上课内容都是书本知识,教师在讲解一些重要知识时却没有重视,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数学的枯燥和与专业的相关性的缺失,使得大多学生觉得学而无用,从内心排斥数学课程。从教学环节上看,传统的数学课总是从复习到引入再到推导证明然后举例练习一套流程,和本科的高等数学教学没有差别,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性,大多学生对定理的推导证明没有兴趣,他们在乎的是会解题即可,学生看重的也正是职业教育的理念:重视应用。另外在我们的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严重缺失,大多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点正是数学教学可以培养的。从数学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国内的高等数学教学教材都如出一辙,诸多理念还是很多年前的,因此这些陈旧的理论和教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加上固化的知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几点思路

打破传统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单一模式,在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高职数学内容体系模块结构。即基础模块(极限与连续、一元微积分,重点是概念、性质及求法)、专业模块(专业学习必须的数学知识)、数学实验课(介绍数学软件的用法)、提高模块(数学建模),为了实现模式化教学,满足于不同专业的需要,将不同的专业案例和生活案例应用在教材的编写中,体现教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进而体现出教育教学的本质。

全文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和市场提供合格的职业素质人才,推行工学结合是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改革之路。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高等职业教学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相关建议,从而培养高素质、高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改革

工学结合、突出职业高素质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随着高等院校数量的急剧增加,提升其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是教育的重点,而增强实践实施工学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方可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进步。因此应当增强对工学结合的全面系统研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

1目前工学结合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追求的是高学历和潜心研究,许多家长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读书,不应参与其他活动,更谈不上对工学结合的教学的理解和支持,也因此本科学历更受到众人的关注和重视,而一些人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持有不置可否的态度。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和制约下,学校教育培养的重点很少考虑到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动力不强,其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仍沿用以往的习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结构方面一般模仿了普通的高等院校,缺乏与本校特色相符的管理模式,专业设置缺乏缜密性和科学合理性,很难起到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作用[1]。

1.2工学结合教育认识存有差距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是人们对工学结合教育在认知上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的社会舆论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相对不利,家人们不认同让孩子上职业院校,更不认同到工厂企业去,从一定程度而言,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行业兴起,正是为了当时改革开放急需市场人才而涌现的教学形式,随之而来一些高等院校积极推行实施了此教学模式,但是在其发展的20多年以来,工学结合教育进展缓慢,仍停留在对教学机制和教学课程设置的探索阶段,成熟而具有示范效果的典型例子较少。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