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层住宅设计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精选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1篇

1.总体指标控制计算判断结构抗震是否可行的主要依据是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水平位移的限值;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振型曲线,自振周期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剪力和总弯矩是否在合理范围中。总体指标对建筑物的总体判别十分有用。譬如说若刚度太大,周期太短,导致地震效应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刚度太小,结构变形太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合理的刚度是多少,笔者建议对于小高层住宅μ/H取1/2500~1/3500,刚重比在10~15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周期约为层数的0.06~0.08倍之间。另外,对结构布置扭转的控制: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当然,笔者建议对于顶层构件可不考虑在内,否则很难满足上述指标。

2.基础设计目前的短肢剪力墙体系小高层由于考虑埋置深度的要求,一般均设置地下室。基础则采用桩筏基础。如何对桩进行合理选型,将对整个地下室设计的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某一工程,上部十八层带一地下室,根据勘察报告,采用400预应力管桩,可选桩长有桩长2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900KN,桩长34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300KN。采用25m桩需要290根,采用34m桩需要200根。从桩本身比较两种方案,总的桩延米数量相当,但采用25m桩为满樘布置,筏板厚需1200mm,而采用34m桩为墙下布置,筏板可减至900mm,经济性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基础选型应作方案比较,才能选定经济合理的方案。而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则应考虑桩冲切,角桩冲切,墙冲切及板配筋等多方面的因素。另外,筏板长度的设置也须我们研究探讨,由于考虑地下室的使用合理性,常规我们采用设置后浇带来解决底板超长引起的收缩及温度裂缝,后浇带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也给施工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由于处理不当而引起后浇带漏水及裂缝。而有些高层,长宽均达100m以上,中间就设置几条后浇带,也没有其他措施,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

3.剪力墙设计

3.1布置。剪力墙布置必须均匀合理,使整个建筑物的质心和刚心趋于重合,且X,Y两向的刚重比接近。在结构布置应避免一字形剪力墙,若出现则应布置成长墙(h/w>8);应避免楼面主梁平面外搁置在剪力墙上,若无法避免,则剪力墙相应部位应设置暗柱,当梁高大于墙厚的2.5倍时,应计算暗柱配筋,转角处墙肢应尽可能长,因转角处应力容易集中,有条件两个方向均应布置成长墙;规范中对普通墙及短肢墙的界定是墙高厚比8倍以下为短墙,大于8倍则为普通墙,这就引起高厚比为7.9倍及8.1倍的两种墙的受力特性截然不同,而配筋亦大相径庭,这显得比较机械而不合理,因此笔者建议布置长墙时高厚比能大于9。

3.2配筋及构造。对于小高层住宅来说,剪力墙是面广量大的,因此合理的控制剪力墙配筋对于结构安全及工程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1剪力墙墙体配筋(以200厚墙体为例)一般要求水平钢筋放在外侧,竖向钢筋放在内侧。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即可。笔者建议加强区10@200,非加强区8@200双层双向即可,双排钢筋之间采用6@600×600拉筋。但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则另当别论。因为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大多由水压力,土压力产生的侧压力控制,而由于简化计算经常由竖向筋控制,此种情况下为增大计算墙体有效高度,可将地下部分墙体的水平筋放在内侧,竖向钢筋放在外侧。地下部分墙体钢筋保护层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6条规定:迎水面保护层应大于50mm,且在保护层内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2.4条规定增设双向钢筋网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外墙裂缝验算时有效截面高度仍按保护层50mm计算,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当采取了双向钢筋网片后,计算保护层厚度至少可按30mm来取值,这对节省墙体配筋效果相当明显。

3.2.2剪力墙按规范应设置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余剪力墙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2.17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本节仅就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作一点讨论。笔者认为首先要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类别,即:普通剪力墙(长墙),短肢剪力墙,小墙肢和一个方向长肢墙而另一方向属短肢墙来区别对待配筋。对于普通剪力墙,其暗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建议加强区0.7%,一般部位0.5%。对于短肢剪力墙,应按高规第7.1.2条控制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1.0%;对于小墙肢其受力性能较差,应严格按高规控制其轴压比,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并应控制其纵向钢筋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1.0%;而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方向短肢的墙体,设计中往往就按长肢墙进行暗柱配筋,笔者认为这并不妥当,建议有两种方法。其一,计算中另一方向短肢不进人刚度,则配筋可不考虑该方向短肢影响;其二,计算中短肢进人刚度,则配筋中应考虑该方向短肢的不利影响。建议该短肢配筋率加强区1.0%,一般部位0.8%。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长,民用住宅建筑成为各种城市建筑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高层建筑在社区的环境设置上很有自身的特色,在建筑的设计上也比较灵活多变,还有一些安全问题和一些结构的设计问题,都和传统的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不尽相同。本文结合现实当中的高层建筑的设计经验,对于住宅设计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为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参考,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价值。现报告如下。

1 高层住宅小区的环境特点

曾经有学者指出,大城市应该大量建筑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的空气质量和采光效果都比较好,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要尽量拉大,能够提供一些绿地给孩子们玩耍。高层建筑的占地面积比较小,能够在有限的建筑面积之下最大程度上增加建筑的面积,将城市的空地尽量节省出来,能够有效地加强城市的绿化程度,能够改善城市的卫生,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建筑是住宅小区的主体,对于建筑的设计对于整个社区的质量和环境的好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住宅小区的建筑安排,色彩安排等方面都能够使得城市的面貌发生改变,能够使得城市艺术变得丰富,还能够给城市精神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效果。

2 高层住宅的设计

高层住宅的设计对于住宅质量的好坏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重视起来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住宅结构的设计是对于整体住宅的比较冷静的反思的结果,在住宅的销售过程当中,住户的经济实力是销售的前提,如果经济实力相同,那么住宅的设计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住户的因素。

2.1比较合理的功能分区

一个成功的住宅设计,要将公私区域分明。想要创造出舒适的环境,一定要加强对于公私分明的理解,能够恰当地进行居住区域的划分,使得居住空间能够变得各尽其用,进而能够得到最好的居住空间效果。办公区域和私人空间之间应该相互不构成干扰,这样能够满足各个层次人群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私密保护性。

2.2 相对开放的空间

高层建筑的特性决定了高层建筑的采光性和空气质量都比较好,其建筑的框剪结构或是糕架结构,决定了高层建筑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能够更好地使得住宅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得以实现,能够让住户进行再设计。在现代的住宅设计里面,增加一个具有阳台的大卧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公共娱乐性与归属感。在这样的社区里,再进行一些适当的绿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个人的品位,还能够使得环境变得更加生动和灵活。

2.3比较合理的房间尺度

高层住宅的建筑应该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空间尺度上,不能一味的追求面积大。对于起居的设计,应该根据现代普遍安装的大屏幕彩电和家庭影院还有真皮沙发来进行设计,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一般开间要保持在4--5m左右,餐厅一般就是3*3左右,这样能够满足家庭聚餐和宴客的需求,卧室的面积可以灵活安排,以舒适为主,卫生间的面积不应该太小,应该多设置几个卫生间,满足生活的需要。

2.4 将管道的铺设进行有效地设计

在高层住宅建筑当中,厨房和卫生间的管道都要集中利用管道井进行铺设,将管道设在管道井里,卫生设备的一些管件能够通过对于房间进行吊顶来隐藏。

2.5 相对比较舒适的空间感受

高层建筑的住宅的跨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层数也比一般的建筑高,因此能够形成更加舒适的空间享受,多层建筑的层数比较高,建筑成跃层式起居,能够提高空间的趣味性和流动性。

3对于公共部分的设计

对于住宅小区的公共部分的设计也能够体现出空间的设计是否足够人性化。每一栋住宅建筑之间的联系走廊都应该给予很大的活动空间,电梯门的设计也要进行精心的考虑,一般要面对大堂,使得人们对电梯的位置能够一目了然,还有其他的公共部分,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样小区的可识别性才能够提高,小区的质量和层次也能够得到完善。

4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的居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在安全保障方面,要考虑到交通安全、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安全,结构的合理设计,抗震防护等多个方面都要进行综合地考虑。在建筑结构当中注意要进行安全通道的设置,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能够很快速的进行安全疏散,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还要进行消防器具的配置,要定期检查消防器具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一旦发生火灾,要能够及时控制住火灾发生的情况,或是对于楼道内的照明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以避免发生特殊情况。

5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个行业也得到了很快速的发展,而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几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的发展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建筑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尤其是民用住宅建筑,我国的土地资源稀缺,因此城市住宅的建筑面临着土地资源的紧张问题,我国的建筑行业逐渐开展建筑高层住宅,这样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尽量多利用空间。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逐渐提上日程。住宅建筑在建筑行业的所有工程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毅捷.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3篇

一、高层住宅特点与分类

高层住宅与普通住宅有着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独有的特点。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可提高住宅的容纳率,节约城市土地,节省市政建设投资,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园林绿化,丰富城市景观。并且随着建筑物的高度的增加,步行楼梯不能作为楼层之间的联系,因此,电梯成为了高层住宅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

高层住宅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按平面形式划分,高层住宅分为:外廊式,内廊式,楼梯间式和核心式。按单元组和划分,高层住宅分为:连列单元式和独立式。按建筑体型划分,高层住宅分为:塔式,板式,条式和墙式。不同种类型的住宅形式可按具体需求使用。

二、高层住宅总平面上的布局优化

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要求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高层住宅的总平面设计需要考虑住宅的日照情况,适合的楼间距及当地的风向状况,还要兼顾到城市噪声、周边环境等因素。

1、考虑住宅的日照情况时,要让尽可能多的住户享受充足的阳光。

2、适宜的楼间距及当地的风向状况可以保证居民生活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是住户高质量生活的保证。

3、利用当地的风向状况设计总体布局可以保证居室良好的通风,也可以避免在楼栋间出现强风道。

4、兼顾周边环境需要考虑到旁边是否有大型的公园、湖泊等景观,总体布局应以尽可能多的面向景观为宜。

三、高层住宅单体的优化设计

为了满足居住生活的舒适性,应该将家庭成员的公共空间、生活空间及卫生空间三类空间合理布置,使彼此不相互干扰,可以使得居民生活舒适更有规律,更健康。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空间尺度:需要一个合理的开间尺寸,且和层高相匹配。例如,客厅过大层高只有3米会失去家的温馨感觉,过于压抑;房间长宽比大于2的,狭长而不好布置家居。

2、空间私密性:每一个居民都希望有自己的隐私,所以做好空间私密性的设计。

3、公共空间优化:重点装修住宅楼的大堂,每层的电梯厅,走道等,应将管道线路隐藏,以示美观

4、底层处理:在南方城市底层要架空,北方最好选用多层次入户以保证住宅楼内温度。

5、合理适用的地下场地:根据地质条件对地下室进行设计。

四、高层住宅内的垂直运输

高层住宅里的垂直运输仅仅依靠楼梯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没有楼梯又是不安全的,所以要将电梯楼梯相结合,才能更加是适合居民的居住。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要得当,不能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1、楼梯:高层住宅的必要的运输工具之一;最重要的是它可作为火灾发生时的疏散通道。楼梯位置应与电梯有机地结合成一组,以利相互补充。

2、电梯:要保证安全可靠、方便、经济,有一定的数量和运载能力。电梯不宜紧邻主要房间,尤其不宜紧邻卧室。

3、垃圾道:解决了高层楼房使用者为倒垃圾的苦恼与麻烦,但有异味等不利影响,所以现在大多不采用。

五、高层住宅的安全防火及疏散问题

随着楼层增高,居民人数增多,安全防火及疏散问题成了高层建筑普遍存在而且特别重要的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巨大的危害,而且楼层越高,风力越大,火灾蔓延快,所以要特别重视防火设计。

基于把火灾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的设计理念,应把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个防火分区。分区规则如下:一类建筑:19层及其以上的普通住,1000m2/区;二类建筑:10-18层的普通住宅,1500m2/区。每一防火区应具有两个安全疏散口,以保证双向疏散。18层以上的塔式高层住宅应设两个安全出口。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消防用水应有独立的电源、水泵和远距离开关,室内消防给水管应布置成环状,其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根,以保证消防水源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消防栓宜设在疏散楼梯或走道附近明显易于取用的部位,其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失火现场。消火栓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能超过30m。

安全疏散间距是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为于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房间距最近的安全出入口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40m。位于袋形过道内的房间距安全出入口的最大距离则必须限制在20m以内。

疏散通道宜直接采光和通风,若无直接自然通风见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各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管机械排烟设施。在建筑底部出口处不能与底层商店、地下室、锅炉房的出入口混合使用。

六、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及设备系统

高层住宅设计中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三种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支剪力墙结构。

1、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以框架体系为主体,以剪力墙为辅助补救框架结构不足的一种组合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最高可达100m左右,建筑物的高宽比H/B不宜大于4~5。

2、剪力墙结构是全部由剪力墙承重而不设框架的结构体系。由于剪力墙结构体系全部由纵横墙体组成,故房屋的刚度比框架-剪力墙体系更好,适用的层数比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多。

3、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是由于以框架代替了若干片剪力墙,所以房屋的抗侧力刚度有所削弱,其刚度比全剪力墙结构体系差,不过又比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要好。

高层住宅的设备系统有:供暖系统、给水系统、排行水系统、排雨水系统、燃气系统、消防用水系统、供热水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电气及照明系统、电视及通讯系统、安全防卫系统等。

七、高层住宅的其他问题

1、入口处管理及社会服务设施:入口处要设有保安,避免外来人进入引起不必要安全问题。一楼最好设置超市或者大卖场,便民购物,是居民生活更方便。在高层住宅里面设置洗衣房,方便工作繁忙或者单身人士使用。

2、对于带走廊的高层住宅的密闭与通风:南方可以做开放式外廊,以便通风;北方要做密闭式外廊,保证室内温度。

3、阳台及栏杆:阳台在住宅别是高层住宅中作为特别的安全防火构件和疏散通道有着重要的作用。高层住宅里露天阳台的安全问题特别需要注意,需加设护栏。栏杆、护栏要保证在1.2米以上,并且尽量采用凹阳台。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结构设计;高层住宅;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积极的采用结构概念,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的设计进行构思,将结构概念运用的恰到好处,同时我们也要在实际的操作中积累各方面宝贵的经验,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性能,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概念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物的效益型和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一、 住宅结构的设计

1、 高层住宅平面结构的设计

高层住宅的平面结构设计必须要考虑受力和传力问题,结构尽量简单、 规则, 以实现受力均匀, 减轻震灾的影响。a.为保证平面有足够的刚度,平面的长度不能过大,而楼板的刚度必须保证, 以在平面凹入后, 楼板的配筋得以加强。同时为了应对楼板削弱后产生的过大应力, 在平面的端部角区和凹角部位不宜设电梯, 但从功能上考虑建筑的布置, 电梯可以用剪力墙筒体在上述部位进行设置。b.高层住宅的结构设置沉降缝或者伸缩缝等,可以衍生独立的结构单元。 如果这些结构单元的平面形状不规则、 刚度不对称, 那么建筑物在地震中就容易受到破坏。 所以在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中, 应采用精细的内力分析法, 解决出现的刚度偏心的问题。c.在进行复杂高层住宅的抗震设计时, 对角部重叠部位和细腰形的平面部分, 使用加厚的楼板进行加强。

2、 高层住宅结构的竖向设计

高层住宅结构的竖向设计, 体型宜规则、 均匀, 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宜下大上小, 逐渐均匀变化, 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3、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控制参数

结构设计中控制参数直接影响建设结构的安全性。因此, 应严格按照结构规范选择合理的控制参数, 以提高结构整体的控制率。设计中的参数包括轴压比、 剪重比、 刚重比、 层间位移比、 刚度比、 周期比的处理等。其中, 轴压比的限制可以通过提高楼层墙和增大柱截面的方法调整; 层间位移角主要是限制结构的水平位移, 避免位移的过大改变, 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强墙、 构件的刚度进行调整;刚度比主要是为了限制竖向结构的不规则性, 避免结构突变形成脆弱层,当出现违反 (不满足) 规范的情况时,可以通过适当加强或削弱本层墙、柱的刚度的方法进行调整。周期比主要限制控制结构的抗扭刚度, 以减少扭转产生的不利影响,当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抗扭刚度时,可以改变结构的布置进行调整。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主要是控制竖向不规则性, 以避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 形成薄弱层。 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 避免结在风载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体失稳, 刚重比不满足要求, 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 但刚重比过分大, 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 宜适当减少墙、 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4、 高层住宅功用上的特点

城市建筑可以说是时代的脉搏, 亮丽的风景。特别是高层住宅的发展节约了土地, 扩大了绿化面积, 缩短了管道长度,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础设施的投资。 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住宅的建设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如: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地质下沉等。 所以应严格按照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进行结构设计, 保证结构的刚度和延性。

二、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高层住宅结构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造成城市的住房紧张, 房价一路高升, 迫使住宅由多层向高层发展, 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研制出了高强度的建筑材料, 完善了抗震结构体系, 创立了新的设计理论, 尤其是计算机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为高层建筑的安全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2、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质量的好坏,尤其是住宅建筑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的安全、 经济来说至关重要。但在结构设计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概念、 方法上的差错, 这些差错有的是没有理解设计方法;有的是设计人员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套用别人的设计结果; 有的则是没能建立正确的设计结果的验证体系。所以为保证建筑的质量, 必须加强设计人员管理和提升设计结果的验收标准。

三、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及抗震结构优化的措施

1、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结构设计的优化通过将有限分析技术和优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结构尺寸和形状的控制。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仍存在着结构优化与理论不一致的问题,原因主要有:目前高层住宅建筑没有明确规定要使用优化设计;建筑的设计和管理体制使设计人员缺乏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动力; 传统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无法实现离散变量优化, 因为建筑尺寸的大小、 型钢的型号变化都不是有规律的, 不合理的分析反而会使工程的计算量急剧增加。

2、 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的理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出现, “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 是人类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 享受高效、 舒适生活空间的有效途径, 还可以实现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它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造的建筑, 所以又称为生态建筑、 节能环保建筑。经过结构设计的优化, 建筑结构降低了对钢筋、 混凝土等资源的使用量。 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3、 高层住宅抗震结构设计的原则

合理的结构形式对于增强高层住宅的抗震性有着重要作用, 因为建筑物的结构会随着地震的发生而改变。要做到建筑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需要高层住宅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类型和抗震等级选择不同的结构类型。所以在对高层住宅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 首先应综合考虑建筑的性能, 如:稳定性、 承载能力、延性、 刚性,对于结构比较薄弱的部位应加强抗震措施。 同时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设多重防线, 从而使高层住宅形成完整的抗震体系, 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

4、 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中应重视体型的规则性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重视的规则主要有: 建筑主体的抗侧力应沿着竖向结构均匀变化,强震区的高层住宅对于这种结构抗震规则要严格执行, 以避免薄弱层的破坏影响整个结构;两个主轴在抗侧力结构中的方向变形特性与刚性应比较相, 这样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就会比较匀称, 从而使住宅结构具有好的抗震性能及抗风能力; 在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中同一主轴方向的抗侧力的刚度应均匀, 这能很好地增强高层住宅的抗震延性, 相反如果刚度不均匀会造成应力的集中, 从而破坏整体的结构。

5、 高层住宅抗震结构设计优化的策略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最重要的内容, 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合理与否, 关系着结构的经济和安全性能。抗震结构体系作为高层住宅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设计中应根据住宅的规模及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整个抗震体系的抗震能力, 还能保证住宅设计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结语

高层住宅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建设要求既安全环保又效益显著。这样住宅结构的设计不仅要缩短设计周期, 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的性能, 还应把握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住宅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 加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减轻城市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石建, 武大远. 浅谈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J]. 林业科技情报,2007,03:51+53.

[2]林武, 庞维钊. 住宅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 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2008,04:35-36.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住宅;设计重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建成的住宅多是应急型、居室型。一次完成型和粗放型的住宅。住宅设计观念没有更新,住宅设计存在不少问题:

1、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受开发商的干扰,没有顾及居住者的亲身体验,设计为粗放型,缺乏设计理论与原则指导,住宅设计观念和方法急待改进。

2、住宅功能不全,住宅性能差,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3、住宅设备配置简陋,厨房,卫生间面积过小,管线走向不合理,与住宅空间不配套造成设备安装困难,使用不方便,不美观,居民中普遍存在着自己改装住宅的现象。

4、住宅类型单调,改造更新困难。住宅设计缺乏地方性和个性:空间布局与利用灵活性差,缺乏适应多种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应变能力。

5、住宅产品与建筑设计缺乏相互配合。不重视住宅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住宅建筑与住宅产品模式不协调,连接不配套。产品类型少,质量差,生产不配套,供应体制不健全。生产有较大的自发性,盲目性,基本上处在分散的,自然发展的起步阶段,无论在产品种类还是性能质量上离社会要求和建筑工业化都有较大差距。

二、高层建筑住宅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1、城市尺度

因高层建筑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高度很大,体量巨大,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景点并对城市产生很大的影响。高层建筑对一座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高层建筑的具置,高度的裁定,也须充分的考量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适当的尺度会给城市带来不良的影响,改变城市历史的传统文化,也改变了原有城市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协调性的比例。如;上海市,黄浦江可属于是城市的重要水洗,具有宽大、辽阔、雄伟的气势。可由于东方明珠塔的落成过于靠近黄浦江,其他一些高层建筑也随着紧凑黄浦江建设,使黄浦江尺度感有些变小,失去了原来的雄伟,从而改变了老上海的文化与历史,从这点讲,东方明珠塔的落成又是件憾事。

2、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指的是高层建筑各机构组成部分,比如;裙房、顶部和主体等重要体块儿之间的关系和给人们的感觉。整体尺度是设计师们非常注重的环境,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的一些均衡理论有很多;但都在强调整体尺度均衡的关键性。所以,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时切要注意一下两点:高层建筑一般分三部分组成的裙房、顶部和主体,也有些是在建筑设计中注入了活跃元素,以使整个建筑造型生动起来。一个造型完美的高层建筑就是建立在非常好地处理了这几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而这三部分尺度的定夺,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参考体系(例如把高层建筑的一层或多层高度作为参考),不能每个尺度参考体系都一样,这样容易使整个建筑难以把握;高层建筑各个部分局部尺度的划分是在整体尺度基础上建立的,每个主要部分该有更明晰的划分,尺度附有等级性,才能让每个部分造型构成更丰富。

三、城市环境与高层建筑住宅在尺度上的统一

1、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往往体量巨大,给街道空间造成一种很突然地压迫感,从而使人感觉像从一个大空间从进一个小空间。处在街道两边的高层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该注意都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且在退出的用地上设计出一个广场空间,而这个小广场空间对建筑本体来讲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场所的标识;而对城市而言,城市空间中的后退广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般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让城市空间丰富多样。一些建筑师甚至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并且让建主塔楼的形象特点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广场往往很容易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就空间的形式而言,它就是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在进行高层建筑住宅设计时,广场和高层建筑就应作为一体来考量。

2、高层建筑住宅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住宅再承担着一座城市的高级偶像的形象作用。高层建筑住宅还有提供天际线这种视觉趣味的特殊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华美壮丽的天际线,而在街道层上往往却以人的尺度行事。建筑物的顶部一般都会服务于天际线,衬托在天空中的形状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线点,是塔楼的一种特色。没有天际线的高楼大概就像空间一堆不引人注意的提块儿。比如像发达的纽约和弹丸的香港都是用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切注意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间中穿插的塔楼,错落有致的高层建筑,为城市天空勾勒出华美的轮廓,色彩缤纷多变,线条活泼生动。城市的天际线仅仅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边线,可正是如一幅艺术摄影,相片是单向立面的,可它反映出来的确实是三维立体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征。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掌握,不仅是功能性上的把握,也是有个审美的意向在内,对城市风貌的构建与建筑风貌的选择。城市空间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的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项,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风貌与美学的体现。

四、高层建筑住宅设计上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不能忽视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环境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条的组织协调中,起到特别大作用的是建筑物本体,尤其是高层建筑,因为它的一些整体布置应该遵循有机统一的原则布置:(1)高层建筑住宅聚集在一起进行布置,我们可以将其形容成城市的“冠”,但为了其避免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一些不等同的高度,或者即使使用相仿的高度,但要彼此间距恰当,组成有关联的构图。也可将单栋住宅建筑布置在到道路转弯处,可以丰富路人的视觉上观赏;(2)如果高层建筑住宅彼此之间毫无关联,随地随处而不能起到向心的维度感,则不会让人产生满意的整体和谐;(3) 高层建筑住宅顶部尽量减少雷同,因为这会很大影响轮廓线的美感。

五、高层建筑住宅顶部造型处理

独特造型的顶部设计上对于高层建筑住宅整体的形象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并且可以成为城市中林立在建筑群中,有别于其它建筑物的一个关键标志,是城市标志。在特别重视城市环境的空间设计的今天,高层住宅的顶部造型在维护传统街道空间特色和保护城市空间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存在着某些错误的认知,肤浅并且盲目的把它当做财富、权利的象征,极端地追求所谓的个性,从而产生了一些极尽奢华奇特甚至怪异的建筑住宅顶部,或者为了眼前利益而造就了大量地庸俗复制品。这样的结果自然导致了城市空间环境的破坏,城市整体性的支解及“千城一面”的局面。

六、结束语

高层建筑住宅是城市空间环境的元素,一些优秀的高层建筑住宅是并不排斥城市空间环境的明星建筑,而是一种创造人性的社会场所,又融入并结合文脉的关系,不去打破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优秀的住宅建筑是须考虑使用者的需要,应以城市的公众利益做为去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在高层和城市环境的发展中得到一个平衡,设计师应在设计高层建筑住宅中充分地掌握各种尺度去融合人们的尺度,满足人们的使用与观赏的要求才能设计创并且造出更好的城市特色景观和设和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层住宅,核心筒 ,住户, 设计要点

Abstract: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core tube and resident is the key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design,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brief and core tube stair, elevator, front room, footpath, casing well and residents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points to instruct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scheme and design of 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level residence, the core tube, resident, design essential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主要由楼梯、电梯组成交通中心的核心筒和围绕核心筒的住户设计是高层住宅设计的关键。现在就高层住宅核心筒和住户建筑设计的一些相关技术设计要点做一些梳理和归纳。

高层住宅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其设计包括由楼梯间、电梯间、前室、走道、设备管井组成的核心筒和住户等内容。

1.楼梯间

1.1楼梯选型

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规定设置。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层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12层及12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和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1.2 高层住宅疏散楼梯间设置要点:

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18层及18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和窗槛墙高度均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疏散楼梯间的梯段净宽≥1.1M(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尺寸);梯步净宽≥260mm;梯步净高 ≤175mm;梯步数每段≤18步。普通楼梯基本轴线尺寸:4700mmx2600mm(8x260+2400+200=4680)x(1200x2+200=2600)剪刀楼梯基本轴线尺寸:7100mmx2700mm(17x260+2400+200=7020)x(1200x2+200+100厚中间墙=2700)。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间的梯段之间应设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隔墙分开,并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一个防烟楼梯间可与消防电梯共用一个前室(合用前室)。 若地下地上共用一个楼梯,应在首层出口处将地下地上楼梯用耐火极限≥2.0h隔墙及乙级防火门分隔开,并地下地上的楼梯对外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门开启后相互不能影响疏散宽度。 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面积:住宅≥4.5㎡;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住宅≥6.0㎡。 楼梯间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门净宽度不小于900mm,在首层疏散外门的净宽不小于1100mm(等同楼梯间梯段最小宽度) 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水平间距应≥1.0m。单元式高层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 剪刀楼梯间通至屋面时楼梯的疏散门应通过走道等联通。

2.电梯

2.1电梯作为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其配置数量应根据建筑层数、每层面积、使用人数、电梯的载重量、速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和生活水平标准综合考虑。电梯的配置台数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也可以按经验确定。由于计算过程中,一些系数的取值为经验或实测数据,其计算结果也只能是近似值。因此为简化设计,往往按经验来确定乘客电梯的配置台数。一般认为,住宅约每60户配置一台。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楼每幢需设不少于2台电梯。 住宅楼的电梯需满足无障碍要求,(电梯开门≥800mm,电梯轿厢进深≥1400mm,开间≥1100mm)。并且每单元至少有一部电梯能满足搬运床垫等大型家具的要求。 电梯厅的深度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1800mm。若多台电梯双侧排列,则电梯厅深度应不小于相对最大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且小于3500mm。

2.2 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楼需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载重量应≥800KG/台,且从首层到顶层 消防电梯与客梯,其井道及电梯机房均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住宅≥4.5㎡;与楼梯间合用的消防电梯前室面积:住宅≥6.0㎡。消防电梯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到室外的距离不得超过30m。消防电梯前室若直接对外开窗排烟,可开启外窗的面积不应小于2.0㎡,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其开窗与其他部位的开窗水平间距应不小于1.0m。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梯井底应设容量不小于2.0立方的排水井。

3.走道

公共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不小于1200mm 。长度>20m的内走道(两端无窗)、长度>30m的走道(只有一端有窗)、长度>60m的走道设机械排烟,排烟井面积依计算所得,参考值0.3m2左右。

4.设备管井

4.1水表井

高层住宅楼采用分区供水方式,一般1-4F为市政管网供水,4F以上每7层一个区,每区一根主管,主管间距通常为300mm。水表采用立式水表,水表间距150mm。按此计算,水表井的尺寸如下:

注:以上尺寸不包括消防立管及减压阀门的空间,一级减压阀需占用600mm x 100mm,增加一根消防立管在水表井中长边方向需增加200~250mm宽。

4.2消火栓

高层住宅楼的合用前室需设一个消火栓,如果有开向该前室的功能房间(不包括管道井),则该合用前室必须 有两个消火栓。消火栓留洞尺寸: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基础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建筑被建设,这种高层住宅建筑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用地面积,还最大化地运用了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科技迅速发展,人们对高层住宅建筑要求越来越高,进行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对其合理性及经济性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一、基础结构设计概述

1.高层住宅总体指标控制

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要对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限值进行计算,从而判断其结构抗震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之下建筑物底部的剪力及总弯矩进行判断,还有自振周期及结构振型曲线等均应进行计算判断,这些相关的总体指标能够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总体判别,当周期太短及刚度太大时,会造成地震效应增大,并导致不必要材料浪费,可刚度太小的话,结构变形就会增大,影响其使用性能。对结构布置扭转实施控制时,需要考虑偶然偏心对地震作用的影响,高层住宅建筑竖向构件最大层间位移及水平位移不能比该建筑楼层平均值1.2倍要大,对于顶层构件可暂不考虑。

2.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基础结构设计

在基础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构件延性,可依据相关规范进行梁内恰当钢筋的配置,现在短肢剪力墙高层住宅为满足埋置深度要求,通常会设置地下室,其基础所采用的是桩筏基础,对桩给予合理选型,能够对整个高层住宅地下室设计经济性产生很大影响。在基础选型上可进行方案比较,并选出较为合理经济方案,在筏板厚度取值上,应该考虑桩冲切、墙冲切、板配筋、角桩冲切及建筑沉降差等因素。为了地下室使用合理,在筏板长度设计上,会采用后浇带设计来缓解底板超长所引起的温度裂缝及收缩情况,其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可就是会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多麻烦,当处理不当时,就会出现后浇带裂缝及漏水现象,因此,对于高层住宅的基础结构的后浇带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二、基础结构设计具体要求

1.筏板及桩基础设计要求

筏板基础设计时,要依据上部结构荷载分布及地基承载力等进行基础平面尺寸确定,在计算的时候,不必使用偏心距进行计算;筏板厚度确定除了要考虑上述所提到冲切承载力外,还应该对不平衡的弯矩作用产生附加剪力影响进行考虑,板厚通常要在40cm以上;当上部结构刚度较大且地基比较均匀的时候,柱间距与柱荷载变化在20%以内的时候,筏板基础可仅考虑局部的弯曲作用,不然,筏板基础内力就应依照弹性的地基板来分析;在筏板基础地面及顶面都应设立双向的钢筋网片,并且钢筋间距应控制在15-30cm之间,受力的主筋直径应该在1.2cm以上。桩基础设计的时候,应因地制宜,目前各地均有较为成熟经验,并且有自身地区规范,当实施桩基础设计时,工程所在地具有地区规范,就要依照当地规范进行设计,承台设计及桩基选择应该依据荷载大小、上部结构类型、地下水位、桩穿越土层、施工经验及条件、持力层的土类型和材料供应条件等综合因素考虑;为了保证桩基经济性及安全性,可依据静载试桩的结果对桩基抗拔承载力、竖向承载力及抗剪承载力进行确定,使桩基更稳固,建筑更安全,还能降低成本,促进经济效益实现;有几类桩基础的设计还要考虑沉降计算,像甲级的设计等级桩基础,有沉降要求建筑桩基础,桩端下含有软土层或者建筑体型比较复杂的乙等级设计桩基础,摩擦型桩基础等,这些类型桩基础设计均要实施沉降计算;当桩基对水平位移具有特殊要求或者会承受较大永久的水平作用力时,就需要对水平变化进行验算,以确保桩基础设计合理科学。

2.荷载组合要求

对于各种荷载组合及桩基或者地基承载力特点,基本上均是运用电算程序化来计算出及设计的,地震效应及风荷载所引起高层住宅边角的竖向轴力比较大的时候,如果把永久荷载及短期荷载进行等同对待,就会使边角的竖向结构基础比较大,而中间竖向结构基础并没有增大,容易使地基墙体产生裂缝;当地震作用及重力荷载进行组合的时候,应该依据有关设计规范,适当加强承载力的特征值;当风荷载和重力荷载进行组合的时候,可把承载力的特征值进行适当提高;并且高层住宅基础设计应尽量降低差异变形、地基变形等长期荷载作用。

3.箱型的基础设计

对现行的基础设计,也要依据住宅建筑上部的荷载大小及地基承载力进行基础几何尺寸确定,并且基础外墙要沿着高层住宅周边进行设置,内墙要沿着剪力墙的位置或者网柱来分布,其墙体总面积要比全部箱型基础包围面积1/10要大,如果基础长宽在4以上时,那么纵横的水平间面积要比全部基础包围面积1/18要大;这种类型基础高度要有效满足结构刚度、承载力和高层住宅的使用功能要求,其高度应该要比箱型基础长度的1/20要大,并且要在3m以上;对于箱型基础顶板、墙体及底板厚度应依据防水及受力计算等要求进行确定,没有人防要求基础设计,外墙要大于25cm以上,底板厚度要在30cm以上,顶板及内墙厚度应该在20cm以上,当进行箱型基础设计的时候,尽量符合这些设计要求,能够有效提高设计安全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要求。

三、基础结构设计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现在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框架房屋大部分是柱下的独立基础,对于地基受力有规定称,如果地基受力范围里,没有软弱的粘性土层,并且住宅楼层没有超过8层,高度也在25m之下的时候,就可以不进行基础及地基的抗震承载能力验算,可在住宅建筑的基础设计时,即使符合这种情况,也应该进行风荷载影响考虑,对于风荷载进行计算,切忌地震区之外的高层住宅建筑就不进行风荷载计算。当层住宅建筑没有地下室的时候,其基础拉梁要按照层1来计算输入,并且拉梁上存在荷载时,也要将荷载一块输入计算。一般框架结构或者框架抗震墙结构,都会存在填充墙,这就会让结构实际刚度比计算刚度要大,并且实际周期会比计算周期小得多,从而得出地震剪力要小些,结构也不安全,这时对结构计算周期给予折减是很有必要的,对框架结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时,一定要注意合理性,防止折减系数太大或者该折减没有折减的情况发生,对于运用轻质墙体的板材,其周期折减系数能够取值0.9,运用砌体填充墙的,折减系数取值范围可为0.6-0.7,对于那些运用轻质砌块或者砌体填充墙比较少的,折减系数可以取值0.7-0.8,仅有无墙纯框架,进行计算周期时不用折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高层住宅建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进行高层住宅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及经济性,只有这样在保证了建筑质量及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才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住宅;空间设计;特点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空间设计的要求也在提高,高层建筑其内部的空间,主要包括内部的公共空间以及住户套型空间。在当前我国的住宅市场中,套型空间其主要功能的设计越来越成熟,人们对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要求越高。作为高层建筑的设计者,要认清使用者的需要,提高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行性。

1 高层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高效性

进行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时候,要注重住宅的平面布局以及户型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关系。设计的流程要合理紧凑,并能够进行功能的转换,提高空间设计良好的适应性。在这一基础上,怎样更好的开发空间,将空间设计有限的面积,设计出最舒适的效果,成为提高高层空间设计实用度的关键。所以为了提升空间设计的实际使用比例,要最大程度上减少室内专用走廊的面积,可以通过将走道与餐厅或客厅合为一体,将走道扩展为特定的功能空间;厨房可以划分成围合小面积的有烟区、以及开放较大面积的无烟区,这就使得厨房的大部分面积能够进行有效的利用,可以设计成餐厅,餐厅也可以与客厅组合,设计成流动的空间,进而有效的扩大了厅的使用面积;在进行卫生间设计的时候,为了提高使用率,可以把洗、浴、厕进行分室设置,实现了在相同的时间同时使用各个功能,为只有一个卫生间的空间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为了有效的提高套内使用面积,要最大程度上降低公摊面积,要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住宅的最优梯户比例,将所要公摊的面积降低到最小。这样以来,高层空间设计的套内面积实际使用率就提高了。

另外,设计的时候要注重细节的把握,室内各个门窗的安装位置、开门的方向、各种管道线路的布置、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等等,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精准的计算,提高空间设计的经济实用度,也为装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在户型的规划上要最大程度上争取朝向与景观面向的同时,在平面设计上也要全面的遵循这一原则,按照在有限的室内空间,创造无限的空间意境的原则,通过客厅餐厅并用,完成室内各个空间的相互渗透。通过使用落地窗等来增加室内空间的有效使用妙计,也可以通过把室外的蓝天、白云、数目等景观引进室内,提高空间设计的空间合理使用度。

2 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灵活多变性

住宅作为人们长期使用的消费品,在长期的使用当中,很可能会由于家庭规模或者结构的变动,以及使用者的爱好变化,而使得住宅的使用功能产生变化。所以,要求房屋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使用者改变各个功能分区的需要。在建筑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为了更合理的进行结构空间的设计,使得高层建筑的结构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为使用者提供调整或者更新的余地,空间设计的灵活性提升为其可变性,形成室内空间的不同功能的分区。

在进行高层住宅建筑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对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进行全面的考虑。主要包括:居住的舒适性,从技术层面上看,要满足光照、通风、安静等基本环境条件的设计,这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在住区设计中从整体规划到单体的平面设计的合理性上。同样,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应当做到这一点。使用者的安全感与领域感,即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二个层次。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Oskia.Nemun在其著作中指出,可防卫的空间是清晰的划分出界线的,根据功能的不同要求进行领域层次的划分,产生空间序列,发挥其安全防卫的功能。高层住宅建筑空间设计,多数情况下是很难通过领域感与安全感划分出明确的界限,因此对室内空间安全感的设计,要借助于空间的使用率、自然采光效果、人工采光等方法,来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灵活性更强的空间设计,将显得更加富有竞争力。居住使用作为个人的概念,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可以将户型打造成什么样。空间设计的灵活性集中表现在居住空间的情趣与使用功能上,能够有效的把使用者家庭的个性体现在使用空间的划分上。在高层建筑空间设计时候,可以通过对居住人口结构的变化,来进行不同使用空间形态的划分。

3 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针对性

高层中小户型的针对性,指的是空间满足使用者实际使用的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要求使用功能要方便合理,面积要合适,各类功能区的设置,要最大程度上保证使用者各种需求的满足。此外,不同的使用者他的生活需要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画家对书房的要求较高,而艺术家则需要隔音效果好的音乐使用空间,而会客多的因为需要经常的会客,所以,对客厅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针对性是按照使用者的交往等特点所决定的。

受到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每个房间要间隔方正,最大程度上减少金角银边,特别是减少多边多角的钻石房的产生。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室内不同功能区的分配上,室内空间的流线的合理设置。因为当前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把客厅节省出来的空间,分摊到餐厅、卫生间等生活功能区。如果高层建筑功能区域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小,可以使用大面积的落地凸窗等形式,增加房间的有效使用面积与层次感,主卧室或是客厅附带的附带的观景阳台在北方封闭使用后是可以纳入室内使用面积之中,超值、实用。高层住宅建筑空间设计,多数情况下是很难通过领域感与安全感划分出明确的界限,因此对室内空间安全感的设计,要借助于空间的使用率、自然采光效果、人工采光等方法,来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4 结语

使用者社会交往的需要,由于不同的空间大小、居住人数多少的住区形态一样,使用者的交际范围会产生层次不同的交际圈子,例如邻里交际圈、生活交际圈和居住交际圈,相互之间接触的频率也慢慢的增强。本文所指的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领域,居住者相互之间的交往,就属于高或者较高频率的交往。在进行这一层次需求空间设计的时候,首先要遵循的设计方法应当是,怎样实现建筑公共性和私密性的一种平衡,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在这种空间不同的需求。实际的操作中,可通过科学地进行邻里单元的划分,增设专用的交往空间,在交通节点增设促进交往的环境等措施来达成,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陈 峰,住宅公用部位优化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2]李 鹏.高层住宅内部公共交通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1.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防火设计;住宅环境设计;安全通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不满足简单的居住要求,间隔多样化、户型多样化、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如何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居住环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布局合理、间隔优良、卫生环境好、即有舒适户内空间、又有雅致的室外园林绿化、交往空间,这是摆在建筑师面前一个崭新的话题。

2、高层住宅防火设计中存在问题

(1)住宅设计复杂化

由于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住宅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首先,室外过多的设置小桥流水以及亭台等,这样势必会影响消防车的通行。加之住宅用户的门大多是封闭的防火防盗门,消防队员很难进入室内灭火,只能靠云梯等装置。如果消防通道的设置不合理,消防车不能顺利通行,为火灾的扑救造成困难。其次,高层住宅在设计时,往往为了满足采光和通风的需要,设置采光通风凹井的内转角外窗,最近的边缘水平距离不能满足防止火灾蔓延的要求,导致火势容易向邻近住户蔓延。

(2)外墙面的设计影响分隔纵向火。

高层住宅为了使室内更加明亮宽敞,常常设置大面积的落地低窗以及阳光室等。高层建筑的上下层之间保持1.2米以上才能够保证火灾不向纵向蔓延。但是高层住宅上下层之间一般在2.9米左右,落地低窗和阳光室外墙的设计很难保证有效高度。南方地区普遍使用分体式空调,有一种空调可以在上下层外墙的窗槛上安放机组,加之百叶窗的设计,虽然能够满足美观的要求,但是安装洞口没有进行很好的防火处理,对阻止火灾纵向蔓延不利。

(3)水管道的设置不合理

今年来,为了提高住宅的住房率,高层居民住宅一般不设置给排水管道井,上下水管道常常是在厨房或者卫生间垂直明敷,厨房往往是火灾常发地。加之PVC硬质塑料管道也代替了原来的铸铁管道,一旦发生火灾,破损的管道往往成为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

(4)燃气管道布置不合理

现阶段,必须通过管道对高层住宅提供燃气,但是远程抄表还没有普及,可能会由于燃气管道设置的不合理,而影响高层居民住宅的消防安全。由于住宅设置的特殊性,燃气管道不允许穿过楼梯等部位。为了实现户外抄表安全,设计人员常常将燃气计量表设置在楼梯间,然后外设安全门,一旦发生燃气泄漏,燃气很容易聚集在楼梯间,对高层住宅居民产生威胁。

3、高层住宅的环境设计

(1)优化户型设计

高层住宅户型设计要求住宅空间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室内空间舒适,便于装修。小区住宅空间设计的关键是平面设计,其设计效果直接决定了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单元设计每栋设三室一厅、二室一厅、一室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m2到120m2左右,符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为止及晾衣设施,餐厅与客厅连接,在细节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电器的位置,使居室环境洁净舒适。力求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使用功能完整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

(2)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

住宅内生活的舒适性取决于不同的功能空间既要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居住空间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进行布置,做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和“食寝分离”等。功能空间尺度的适宜性是居住舒适度的必要条件之一,住宅内各个功能空间比例合理,在满足住户对空间面积尽量大的前提下,保证室内绝大部分空间光照、通风效果良好,便于进行家居装修装饰,使空间组合恰当舒适,带来家的温馨的感觉。

功能空间的私密度是居住舒适度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入户设置过渡空间可避免开门见厅;外廊式住宅应避免外廊对其靠近房间的视线干扰,塔式住宅要注意前后套房间的对视、斜视现象;厅内应尽量减少卧室门的数量,注意卫生间门不应向厅等等。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能激发对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切实注重环境设计

传统的绿化理念依靠单调刻板的植树种草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现代更多人地追求自然化的宜人环境。因此在设计高层住宅整体性时,贯穿以自然为本,实现住宅区环境景观与住宅设计、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兼顾高层住宅的建筑特点,体现人文环境的一致性,合理开发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原有的地区环境。

4、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高层住宅中,因有毒烟气窒息死亡的人员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烟气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所以,要充分考虑在建筑内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烟气的水平流动速度为0.3、0.8m/s,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m/s,当烟气无阻拦时,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烟气的流动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的疏散速度。楼梯间、电梯井及各种竖向管井是高层建筑火灾垂直方向蔓延的重要途径,易形成“烟囱效应”。而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是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疏散的场所,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是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灭火的主要通道。为了阻止烟气进入这些部位或排出这些部位的烟气,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因此,超高层建筑在上述部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能够达到疏散和扑救通道上无烟的目的,从投资方面又低于机械排烟系统,是可行的。其裙房的楼梯间内可统筹考虑布置。其风压值应为防烟楼梯间50Pa,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25Pa,既能方便疏散安全门的开启,又能保证安全地带的压力,对烟气起到排斥作用。同时,超高层建筑封闭避难层内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除满足避难层内一定的正压值,防止烟气入侵,也为躲避在避难层里的人们提供呼吸用的新鲜空气。

4.1防火间距: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米,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米。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厂房内易燃物较多,防火间距应加大,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2和14米。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应远离建筑物。

4.2 防火分区: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米2;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米、1200米2和60米、600米2。一、二级防火等级的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米2或1500米2内,地下室则控制在500米2内。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4小时的非燃烧体,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用水幕保护。

4.3安全疏散通道出口: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两个,影剧院、体育馆等观众密集的场所,要经过计算设置更多的出口。楼层的安全出口为楼梯,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妨碍疏散,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利于疏散。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飞机场,从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应设紧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

5、结束语

住宅设计是一项包含着很多细节、需要精心推敲的工作,执行防火设计规范的矛盾尤为突出,但是随着消防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尤其性能化消防设计已开始引起重视并得到提倡,这将有利于灵活处理各项具体技术问题,有利于设计的合理化而无需拘泥于传统规范条文的限制。

参考文献

[1] 黄进达,杨义.防火间距的性能化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5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防火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住宅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高层住宅火灾频繁发生:首先是消防设施不健全,一些较早的建筑存在功能不全以及违规使用消防设施现象;其次是管理措施不到位,高层住宅的管理部门对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不加以重视;此外由于高层住宅的施工时间较长,导致高层住宅存在一些先天性火灾隐患。因此,为了保证高层住宅住户的安全,高层住宅的防火设计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1.高层住宅防火设计中存在问题

1.1 住宅设计复杂化

由于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住宅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首先,室外过多的设置小桥流水以及亭台等,这样势必会影响消防车的通行。加之住宅用户的门大多是封闭的防火防盗门,消防队员很难进入室内灭火,只能靠云梯等装置。如果消防通道的设置不合理,消防车不能顺利通行,为火灾的扑救造成困难。其次,高层住宅在设计时,往往为了满足采光和通风的需要,设置采光通风凹井的内转角外窗,最近的边缘水平距离不能满足防止火灾蔓延的要求,导致火势容易向邻近住户蔓延。

1.2 外墙面的设计影响分隔纵向火。

高层住宅为了使室内更加明亮宽敞,常常设置大面积的落地低窗以及阳光室等。高层建筑的上下层之间保持1.2米以上才能够保证火灾不向纵向蔓延。但是高层住宅上下层之间一般在2.9米左右,落地低窗和阳光室外墙的设计很难保证有效高度。南方地区普遍使用分体式空调,有一种空调可以在上下层外墙的窗槛上安放机组,加之百叶窗的设计,虽然能够满足美观的要求,但是安装洞口没有进行很好的防火处理,对阻止火灾纵向蔓延不利。

1.3 水管道的设置不合理

今年来,为了提高住宅的住房率,高层居民住宅一般不设置给排水管道井,上下水管道常常是在厨房或者卫生间垂直明敷,厨房往往是火灾常发地。加之PVC硬质塑料管道也代替了原来的铸铁管道,一旦发生火灾,破损的管道往往成为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

1.4 燃气管道布置不合理

现阶段,必须通过管道对高层住宅提供燃气,但是远程抄表还没有普及,可能会由于燃气管道设置的不合理,而影响高层居民住宅的消防安全。由于住宅设置的特殊性,燃气管道不允许穿过楼梯等部位。为了实现户外抄表安全,设计人员常常将燃气计量表设置在楼梯间,然后外设安全门,一旦发生燃气泄漏,燃气很容易聚集在楼梯间,对高层住宅居民产生威胁。

2.高层住宅防火设计的几点建议

2.1家庭装修材料的选用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厨房的灶具使用不当,而住宅内部的木地板、墙纸以及木门、窗帘等均是易燃品,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因此,选择室内装修材料时要充分考虑装饰物以及家具的耐火性等。高层住宅的住户在进行装修时,要选择经防火处理的难燃、难爆的地毯、窗帘等室内装饰品。

2.2 安全疏散楼梯设计

保证同一楼层的住户能够从不同位置到达本层最近的一个出口,疏散通道必须要满足规范的要求。住宅建筑重要的垂直疏散通道包括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等。为了保证良好自然排烟,在楼梯间要有一定的开窗面积,且在墙面上方设置方便开启的排烟窗。同时要在封闭的电梯间、楼梯间等增设机械排烟及通风系统,保证疏散楼梯间没有可燃装修且能够直接通向室外。

2.3建筑外墙保温防火设计

建筑外墙保温设计包括建筑外墙内保温、外墙夹芯保温和外墙外保温,目前高层住宅不仅应该保证墙体的保温性能还要加强对系统和整体防火安全性能的提高。在建筑超过一定的高度时,要有专门的防火构造处理,在一定楼层间隔要设置岩棉板的隔火条带。由于空腔结构存在整体连通空气层结构,火灾发生时很容易导致火势的迅速蔓延,因此墙体设置成无空腔结构,不仅能够保证墙体的保温性能,还大大减少了火灾的危险性。

2.4 防排烟设计

高层住宅一旦发生火灾,防排烟不及时将会造成由于烟气中毒而造成人员死亡,因此防排烟设计在高层住宅防火设计中不可缺少。防排烟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方式,就是将烟气通过外窗、阳台及至天井直接排出,利益重视机械方式,包括减压排烟和加压防烟两种方式。其中自然防烟容易受到当时的风向以及地区的影响,在居住建筑高于100米时不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对于机械排烟而言,减压排烟主要用于地下室、中庭、疏散走道以及一些封闭空间等,加压防烟主要品用于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等地方。

2.5 消防给水设计

火灾发生时,由于消防给水不足造成扑救不及时,导致不必要的人员损失现象严重,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水源、水箱(屋顶及分区减压水箱)、水泵、控制室、消防管网和消火栓等几部分组成。高层住宅室外的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消火栓要能够便于消防车取水;室内给水管道应该与生活用水分开,给水管道也应布置成环状。消防水泵是消防给水系统的心脏,为了保证消防泵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可靠的运行,在选用消防泵时注意其使用性能、安装数量、其安装与开启方式均应符合要求。对于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比较明显的部位,如走道、楼梯间等,在确保方便使用的同时还要保证两股有效水柱能够同时到达。

3.结论

由于高层住宅的特殊性,导致在防火设计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在进行高层住宅的防火设计时要严格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将每一个住户作为一个完整的防火隔间,避免火灾的迅速蔓延,防止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正国.高层居民住宅防火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5):16-17.

[2]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

[3]包东华,刘建新,刘铁峰.论高层住宅的防火设计.技术交流,2003,(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