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意见〉的通知》(办发〔〕1号)和《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办发〔〕89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我县岗位设置工作必须在年12月20日前完成,为确保这一目标实现,顺利通过省检查验收,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岗位设置管理是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具有明确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的岗位,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设定结构比例和任职条件,进行总量控制,促进规范管理。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推行聘用制度的需要,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同时,收入分配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完成岗位设置,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国家人社部提出,要在年完成全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省政府通过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要求所有省、市、县级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在年底前必须完成岗位设置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消除顾虑,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要求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二、采取得力措施推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到各单位进行督办指导,增强各单位做好此项工作的紧迫感。二是坚决执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办发〔〕14号)关于“对未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管理的单位,不得新聘人员或将进入最低相应岗位等级的人员聘用到上一级岗位”的要求。将岗位设置与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挂钩。三是对没完成岗位设置任务的单位,停止受理职称聘任,停止兑现年度工勤技能人员晋升技术等级工资。四是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单位,县政府将严肃问责,并在年度考核中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
三、切实加强对岗位设置工作的组织领导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单位务必警醒思想,高度重视,成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人员集中经办,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月20日前全面完成。
摘要: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本文着重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分析、对策建议进行实践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 研究探讨
一、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的重要意义
岗位设置是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前提。聘用制是指用人单位和择业个人通过签订聘用制合同的方式确立人事关系,明确双方与工作关系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是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聘用制的核心是按岗位聘用,有岗则聘,无岗不聘。没有合理的岗位设置,就难以进行岗位分类和评估,就难以对聘用人员进行履职情况的考核,最后使聘用制流于形式,事业单位人员就成终身制。
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就是要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各自特点、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与他们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所生产的效益直接挂钩。因此,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按岗位确定薪酬,也就是要通过对各类岗位进行分析和评估,搞清楚哪些岗位是重要岗位、哪些岗位是次要岗位,有了明确岗位职级,才能确定岗位工资的级差系数,才能制定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工资。
岗位设置是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基础。岗位管理的主体是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制订岗位设置办法、竞聘上岗办法、公开招聘办法、辞聘解聘办法和考评考核办法等。而岗位设置办法又是其它各项制度制订的基础,没有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就无法实施岗位竞聘、公开招聘、辞聘解聘。因此,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实施竞聘上岗的前提,是实现以岗定酬的依据,是形成择优竞争、能上能下用人机制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对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岗位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事业单位已从2006年起推行了全员聘用制,对因事设岗、按岗聘用、按岗定酬、按绩取酬等岗位管理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还没有真正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岗位,缺乏具体的岗位设置办法,岗位设置操作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提要 岗位设置是企业、事业单位人事体制改革的基础,是产生人员聘用制度的前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为人员聘用明确标准和要求,能够避免聘用工作的盲目性,从而保证人岗相宜和精简效能,有效地发挥人员聘用制度的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缓,而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步,是事业单位新型用人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行聘用制和公开招聘的前提要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岗位设置对于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转变用人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要改变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首先必须做好岗位设置。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应适应单位的发展阶段与人员现状,符合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工作特点,做到岗事匹配、岗职相符、岗能对应,确保岗位设置不缺失、不交叉、不重复。
1、因事设岗原则。岗位设置必须要与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职能、任务直接挂钩,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使岗位设置向与相关的工作任务倾向,做到有事有岗,无事不设岗。
2、系统原则。任何一个单位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因此,在岗位设置时,应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将每个岗位放在整个系统中,考虑到单位的组织层次、管理流程及不同岗位间的相互联系,确保没有交叉重叠、职责不清的岗位。
1当前我国高校在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及时地转变传统的观念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一些旧有的管理观念仍然存在,例如“身份制”或者是“终身制”等。一些职工对于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还没有充分地加以了解,普遍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还有一些高校内部的教职工没有及时地转变传统的观念,这就为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和阻力,使这项改革难以将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1.2定编政策不完善当前高校现行的定编政策普遍都是多年以前制定出来的,这些政策同高校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就需要高校相关的改革人员注重对于定编政策的完善,使得定编政策能够同制度的改革相适应,提升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1.3个别岗位的种类很难进行区分高校内部个别的岗位种类很难进行区分,例如:计财处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档案管理处的管理人员等。此外高校内部有哪些岗位属于工勤岗位也没有进行相对比较明确的区分和界定。
2优化高校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2.1制定出岗位设置的具体方案高校的制度改革人员要想优化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就需要制定出进行岗位设置的具体方案。要在学校内部成立聘用的相关组织,让组织内的成员定期地学习相关的文件,从而明确岗位设置的概念以及设置时应该遵循的工作原则,明确设置的程序等,从而为岗位设置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关的数据,开展一系列的调研,制定出具体的方案。最后,开展聘用管理工作,同职工签订聘用的合同,并且还要将聘用的结果上报至教育部进行备案。
2.2加强宣传高校要加强对于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的宣传,掌握这项工作的规律,树立起教师为本的改革意识,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丰富宣传的途径和形式,从而促进高校内部广大教职工责任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的全面提升。
2.3对机关岗位进行科学的确定在进行高校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改革工作时,党政机关内的岗位基本上要确定成管理的岗位,但是对于那些要求相关专业经验的岗位,例如:会计、卫生等岗位,可以自愿地选择聘任管理岗位或者是聘任专业岗位。
为深化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单位规格:股级;经费形式:全额拨款;编制数:4个。
主要职责:1、负责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根据授权重点监察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作业等高危行业;3、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审查工作;4、负责组织本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发证和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协助和配合本局组织开展的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暗访、专项整治、重大危险源监控;6、负责开展全区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和日常监控;7、做好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布置的相关工作。
现有人员情况:实有人数8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工勤技能人员4人(中级工1人,初级工2人,普通工1人)。
二、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
提要: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目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就高职院校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切实做好岗位设置工作的思路,以及在推进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岗位设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推进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六个机制,即合同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分配激励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而岗位设置管理涉及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人员的聘用要以岗位需要为前提;合同管理则要以岗位职责为依据;绩效考核要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为标准;工资待遇要根据岗位等级而确定。因此,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迫切需要加快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2、高职院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是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实施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度,目的是要把岗位管理制度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管理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用人制度,从而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一套符合高职院校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的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3、高职院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2006年开始实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以岗位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以岗定薪,这就迫切需要科学设置岗位,确定每一岗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一系列岗位设置管理配套制度,为全面实施高职院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原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59号)文件明确规定,在按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之前,专业技术人员暂按所聘职务对应岗位的最低等级套改岗位工资,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经核准后,再按确定的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同时,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也会随着岗位设置和新岗位的确定,以岗定薪。可见,必须抓紧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缩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岗位设置的“时间差”,以确保高职院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二、切实做好高职院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思路
【摘要】 高校岗位设置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从高职院校岗位设置工作的角度来提出一些问题,并做了作简要分析。在进行完善高职院校岗位设置工作时,仍存在岗位设置与人事制度整体改革的关系问题,高职院校中岗位编制结构问题,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岗位设置问题,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等,才能更好地做好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关键词】 高校;岗位设置;人事制度
一、对高职院校中人事制度问题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其中心任务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是教师,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便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岗位设置管理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高职院校也在编制的范围之内。近年,全国各院校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相继进行了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部分地区的院校已经实行或已经开始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面聘用制,并进一步加强了考核,实现人员岗位的竞争上岗。高职院校的岗位设置,应符合高职院校的运行规律,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来合理的设置各级岗位。实施岗位设置工作通过在建立岗位设置与人员的分级管理,实现由传统的身份管理向现代岗位管理的转变;通过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了人员积极性,真正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二、对高职院校中岗位编制结构问题
高校岗位设置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应配套制度的保障,目前的情况并不理想:其一,定编政策配套不到位。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人员超编或混编、岗位结构不合理、教师相对不足等情况,有关文件规定“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不允许超编进人,这必将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其二,关于管理岗位人员的政策配套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岗位人员是按职员职级晋升并兑现工资待遇的,职员职级制的晋升空间要比专业技术岗位的晋升空间小得多,且同等条件下的待遇比专业技术岗位低得多,这无疑将严重挫伤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规定还指出高校教职工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目前各高职院校人员结构发展不均衡,由于受到学校类型、办学水平、办学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从院校自身来讲,编制和结构比例却是办学自问题。高校本应从自身要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来确定自身的劳动力需求数量和品质要求:数量要求亦即编制问题,品质要求亦即结构比例问题。
三、对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的问题
高校岗位设置的质量问题指的是高校设置岗位必须考虑设岗的工作任务需要,因事设岗,将岗位设置与学校所要完成教育教学、科研任务的数量和质量挂钩。高职院校是实训教师作为学生应用能力、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除了要明确其教师的职责,也就是确保教师的质量和效益。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为了达到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一般要占到高职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实训课教师在高职院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起着突出的作用。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实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致使需到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或靠拢理论教师系列,或靠拢实验系列、工程系列,因而造成岗位设置及职务聘任中的界定困难。高职实训教师难以引进、难培训、难稳定是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样是培育人才,由于岗位设定的差异,实训教师和专业教师就失去了社会评价的平衡点,实训教师的社会评价和待遇无法兑现,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工作热情,制约了实训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确立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岗位设置,并赋予其与理论教师均等的评价与待遇。
同志们:
一、充分认识这次培训会议的重要性
一是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措施。《*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印发后,我们庚即于4月15日召开了全市人事编制工作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会议,正式布置全市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在会上,左代富常务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很高要求;潘仕荣副局长还专门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说明。会议结束回去后大家又结合本地和本单位实际进行了学习和思考,对岗位设置管理基本政策已经比较了解,为今天的培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由于实施工作会议和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一起召开,会议规模比较大,在参会人员范围上进行了压缩,我们很多事业单位的人事科长没有参加会议,而会议就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作出的安排部署,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去落实、去执行。同时,由于时间限制,在会上也不便于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矛盾逐一说明,《实施细则》的规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正是出于上面两方面考虑,我们决定举办这次培训会,这是贯彻落实全市人事编制工作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措施,是对具体操作工作的培训。
二是顺利推进全市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的迫切需要。《实施细则》是一个宏观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基本原则和政策框架。实施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接到很多单位和县人事部门的电话,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在《实施细则》中已经有明确规定了,有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还有个别问题我们也正在研究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甚至可能还有些问题我们目前都未发现,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这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面上带普遍性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细化,就没有办法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只有在各位从事人事工作的同志全面掌握各项政策的基础上,才能着手进行本单位或指导本系统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在工作中才能不出现偏差,才能正确平衡政策规定和职工利益的矛盾。
三是提升人事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加快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我市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行了一系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出台的政策规定很多,改革涉及面非常广泛,面临的矛盾问题很复杂。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我们人事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仅要熟悉某一方面业务,还要熟悉整个人事工作内容。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制度之一和重要内容,全员聘用、工资待遇、退休待遇、考核晋升、领导聘任、进出口管理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与岗位设置管理息息相关。通过对岗位设置管理政策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相当于对整个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学习,无论是对当前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还是今后的各项工作,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全力以赴,稳中求快,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
一是及时汇报,尽快启动。市政府要求除北川、平武外,其他县市区、园区和市属事业单位8月底前基本完成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工作,现在已经是5月下旬,时间非常紧迫。各位同志回去后,一定要及时将相关情况向单位或当地主要领导汇报清楚,特别是要梳理出本地本单位在实施中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挂帅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抓紧安排部署,全力以赴推开本地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稳步实施,确保稳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平稳推进,稳步实施。要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岗位设置管理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推行聘用制度以及其他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人事部门的宏观调控管理与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岗位设置管理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社会事业发展、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四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把握改革力度和社会承受程度,这是重中之重,所以要特别强调,既要坚持改革创新,同时要把稳定放在首位,稳定既是改革的大局,也是改革的底线。要按照逐步推开、深化完善的总体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改革,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为做好我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情况调查工作,为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打下基础,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填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基本情况统计表>的函》(人函[2006]2830号)和省、市人事工作会议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实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事关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改革和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情况调查,是实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重要基础。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情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此次调查具体工作。
三、调查对象
全县有关事业单位(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除外)及其工作人员(临时工除外)。
一、实施范围与对象
学校现有正式在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均适用本实施方案。(不含试用期教师)
二、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