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港口工程论文

港口工程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港口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论文

1.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政策的逐步展开,国家对交通建设的投资逐步加大,港口工程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港口及港口群的建设也趋于复杂,尤其在水下地质情况不明确、现场施工条件无法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现场管理难度很大,如何有效管理现场,如何实现项目既定的利润目标是很多施工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因此,需要施工单位不断强化合同意识,严格合同管理,从合同上有效地将风险转移和控制,才能达到对项目的各项既定目标。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港口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2.合同管理概述

港口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指业主对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港口工程的施工进行招标,施工单位从投标策划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具体包括投标阶段的合同策划管理、合同谈判及签订、合同履行管理、结算管理及合同后评价管理等。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等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如何做好各阶段的合同管理对于项目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一定要通过树立良好的合同意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和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从而达到对合同的有效管理。

3.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

3.1投标策划阶段

(1)缺乏合同意识,不重视合同范本文件本阶段,由于配备的投标团队更多的关注技术及报价部分,很少与合同条款结合起来,导致报价文件与合同的工作范围不完全对应,最终在合同执行中出现纠纷。比如招标文件中承包人的工作范围并未对保险描述,而合同文件却要求承包人购买工程一切险和第三方责任险,投标人在报价时未对保险报价,导致合同执行中产生损失;又比如合同条款中将发包人把提供资料的错误风险转嫁给承包人,而投标人又在考虑风险费时未考虑到该风险,在后期执行合同过程中,发现水下地质条件和业主提供的地质报告不同,导致施工方案变化产生巨大的投入。(2)未对合同范本条款进行研读在实际项目中,由于中标后与签订合同之间的时间往往非常紧张,中标后既要组建项目部,准备进场事宜;又要编制各种施工方案等文件。因此花费在合同条款研读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合同谈判也类似于走过场,难以提出实质性问题,从而为合同纠纷埋下隐患。

3.2合同谈判阶段

全文阅读

港口水运工程建设论文

一、施工质量的管理

1.施工前的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水运工程质量管理应该先从项目策划及决策抓起,因为这两个阶段的工作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发展方向。项目的策划阶段不仅要保障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而且要确保项目与投资目标相一致。项目决策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投资效益、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发展速度和水运规模等,同时进行经济的分析与比较,做出项目工程最优化方案。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在以项目经理为主导的质量项目管理中,必须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和工程管理,同时需要协调施工现场多个部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互不干扰的工作,确保项目能达到成本低、质量好、工期短的效果。但整个项目施工中包括施工现场、进度、材料、安全、质量和技术等多方面的管理问题。所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各项管理制度化、网络化。同时项目经理还需要定期及不定期召开工作业务分析会,将各种业务分析报告和信息及时反馈给总公司,同时可以全面控制现场施工。在项目工程管理上需要做到“一过硬、二坚持、三检查”,“一过硬”是指产品过硬;“二坚持”是指坚持按规范进行施工、坚持按图进行施工;“三检查”是指复检、互检、自检。

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作为水运工程最后一道程序─工程验收,它是检验工程项目是否符合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现场工程师最重要的工作。在许多不熟悉工程项目验收环节的水运单位,现场工程师需要明白自身职责所在,需要严格按照《水运工程监管规范》、《暂行办法》和《暂行规定》中内容和程序进行验收工作及可协助其他相关部门做好相应工作。

4.材料的质量管理。材料质量是决定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施工所用的材料需要严格把关,其主要材料包括以下几点:(1)需要对进货渠道进行把关,在订货、采购和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操作;(2)对于收货环节,需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材料的检查和验收;

二、施工中的成本管理

1.成本预算的管理。项目的成本预算是关于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圆满完工的一项重要条件,项目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和生产要素等相关因素,分析和计算出水运工程的总成本。项目成本的预算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够对每一个工序的成本进行灵活的控制。从项目的成本预算到项目的实施,还需要将项目成本细化到管理职能、操作工序、施工工期等多个子项目中,这种细化的成本管理形式。可是使成本的核算、管理一直处在可操控的状态。在实行成本预算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对于成本控制良好的、按期或超额完成任务的个人和集体给以奖励。与此同时,对于工作完成较差的个人与集体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2.成本的组织管理。由于水运工程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因此专业技术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必备条件。施工组织设计贯穿了整个施工项目的组织、经济和各项活动,特别可以将成本管理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项目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按照项目组织设计文件,优化工艺技术和施工方法。同时,按照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人员配置,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认真抓好工程质量、安全、成本、效益等各项管理工作,确保水运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全文阅读

港口水土流失建设工程论文

1港口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

港口等工程建设往往会带来水土流失问题,包括工程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和工程运行期的水土流失,因而在港口工程建设中需要做好航道整治工作,加强自然植被保护工作,尽量降低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影响。在港口工程建设中,房屋拆迁、堤防填筑、弃土弃渣、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土结构扰动、地形改变等会改变该地的水土流失现状,在重力作用下,雨水的冲击等外力作用下,易引发新的水土流失。若相关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不及时或不到位,不可避免地将引起人为加速土壤流失,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弃土和临时堆土需要集中堆放,并采取拦挡措施,以避免大雨冲刷造成道路泥泞,同时影响工程的施工,降低工效,使工期延长,相应增加了工程的投资费用。工程施工中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恢复,底层土壤,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其抗侵蚀能力也就有所降低,在暴雨天气中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工程施工中的施工道路、施工营地、临时占地等都会对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水土流失埋下隐患。工程建设中的表土剥离量和挖方量较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随意堆放,容易产生土壤流失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区域排水沟道造成淤积。在工程运行期,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运行初期,运行初期的生态工程固结水土的功能还没发挥出来,在强降雨和地表径流的影响下,会出现轻度水土流失,而随着植物的生长,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得到控制。因此,在港口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采取植物措施在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设置防护坡、防护林等,选择该地适宜种植的高大乔木和草,使种植的植物与该边坡上的原有植物形成一个良好的水土流失防治带,这些植物长到一定程度后,又能形成一定的自然景观,起到美化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目前各地开展的港口工程基本都有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通过良好的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该地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2港口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防治措施

2.1制定出详细的水土保持措施计划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水土保持措施计划,首先是陆域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计划,根据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防治分区水土流失状况、危害程度、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工程建设特点、已有的防治措施等进行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不同地形单元上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保护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如图1所示为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其次是水域工程建设,其需要考虑防洪泄洪、航运需要,施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施工前做好水下地形地势测绘工作,将项目区中各关键点的控制高程、需方量等标志出来,确保航道运行的安全。(2)及时组织有资质单位做好防洪泄洪专项检查和评审工作。(3)不得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合理布设综合利用区。(4)加强施工阶段的监测,在利用区的上下游设置监测断面,密切关注断面的含量变化情况。

2.2坚持港口建设水土保持原则

在水土流失的防治上,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等原则,以港口的水土保持为重点,开展系统的水土保持工作,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地措施、临时措施综合起来,进行综合整治,起到既保持水土,又改变该港口生态环境和周围农业生产条件的效果,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3港口建设工程开始之前的水土流失防护

全文阅读

港口区位价值理论探析

摘要:港口作为现代交通综合运输链的重要节点,正在成为开放带动型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港口的发展客观上受到发展与运营环境、需求环境、生产要素环境、支持环境、机会与政府六大要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到港口区位、资源与能力及要素环境的改善,初步探讨了港口区位价值的内涵、影响因子体系、港口能力与竞争优势、港口区位价值金字塔模型等基本理论问题。

关键词:港口;港口能力;港口区位价值

中图分类号:F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60-04

一、港口区位理论简评

国外研究港口的论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港口进行了研究,涉及到港口形成与发展的区域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港口区位工业化、港口与腹地相互关系、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等内容。德国学者高兹(E.A Kautz)于1943年发表了《海港区位论》,开创了港口区位理论研究的先河。高兹指出,决定海港选址区位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资本投入三个主要因素,它们构成了港口区位因子体系[1]。霍伊尔(Hoyle)和平德尔(Pinder)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发展》指出,交通一体化是港口最基本的功能,港口往往发展成为一个主要工业集聚点和重要的就业地点以及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增长极点。巴顿(Patton)和摩根(Morgan)的研究表明,腹地在港口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外学者对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港口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港口与腹地、港口与陆地交通运输间的作用、港口间竞争主枢纽地位、技术进步改变区域内港口空间结构等问题,主要代表有塔弗(Taaffe)、莫里尔(Morrill)、古尔德(Gould)、海乌斯、霍伊尔、查理等学者。塔弗(Taaffe)等人研究指出,随着交通网络的扩张与不断发展,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联系得到逐步改善,腹地货流逐步趋于集中[2]。

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港口与区域发展进行了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主要涉及到港口区位特征、港口功能、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港口物流、港口竞争力等多方面内容。比如,大连海事大学王杰教授应用圈层结构划分法和点轴法对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港口―腹地范围的界定与划分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徐永健等以广州港为例,分析了现代广州港运输功能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港口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与腹地的交互作用机制[3];上海理工大学区域与交通研究所董洁霜等将区位势的概念模式应用到港口区位与腹地相互关系,建立港口区位势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港口区位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探讨了港口区位势的增长机制[4]。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赫连志巍、毕兰从港口一体、港口物流信息化等方面对港口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研究[5];田甜与徐邓耀实证探讨了日照港与青岛港、连云港之间的港口邻居效应[6]

港口区位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港口区位价值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港口作为现代交通综合运输链的重要节点,正在成为开放带动型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同的港口存在一种或某些区别于其他港口的能力或能力链式集合,这些能力是与港口资源相匹配的,我们称之为异质性资源。港口异质性资源是港口竞争优势及港口区位价值的根源所在。本文立足于“港口区位价值”的角度来思考港口经济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港口区位价值基本内涵及影响因子体系

全文阅读

高职“港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高职“港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存在教材偏重理论弱化实践环节、教师队伍薄弱、教学方式传统、实训内容浅显等问题。改善高职“港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质量要做到:构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强实训环节,深入港口企业顶岗实习;构建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和考核体系。

[关键词]港口物流管理;教学改革;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30-02[作者简介] 罗想(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航运物流部讲师,研究方向:高职物流管理。

一、高职“港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概述

港口是物流网络中重要的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活动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货物日益增多。海港和航空港作为国际贸易货物进出国境的门户,集合多种运输方式,承担着国际贸易八成以上货物的运输和加工处理的重任。目前,海港和航空港是我国重点投资领域,建设投资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已经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合理、功能齐全”的港口格局。伴随着港口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业已经成为企业挖掘利润的主要源泉,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传统的港口物流是不小的挑战。现代港口物流只有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高职教育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学校与企业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高职“港口物流管理”课程承载了港口物流专业操作人才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任务,是港口物流操作员从事实际业务操作必须具备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它以港口物流企业真实港口物流操作业务为情境、以实际港口物流业务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主要面向报关企业、货代企业、集装箱运输企业、船舶理货公司、保税港区进出港业务公司、港务公司等,培养从事港口进出口货物相关船舶理货、报关、商检、码头装卸、集装箱运输等流程及其相应单位的协调工作的港口物流操作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悉港口物流业务流程,熟练港口物流操作员岗位业务操作,最终形成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客户服务、单证制作、现场操作”三种职业核心能力。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交通部审核的公办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以航海、旅游为品牌,以汽车、物流、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综合类高职院校。本文以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析高职“港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全文阅读

新形势下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文化力成为一种资源,这已经是众多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共识。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港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新形势下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探究与思考,以期对港口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理论的研究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港口;企业文化;思考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港口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港口资源的有限性、港口生产的专业服务性、港口产品的不可转移性。这些鲜明的特点决定了港口企业文化建设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港口企业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进行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一、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形势

众所周知,港口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命脉。同时,也是国与国、城与城、人与人在经济、文化、商贸往来最大的交流平台。在新经济条件下,港口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港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对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有:

第一,随着现代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港口企业从原有政企合一的体制下解脱出来,逐步加快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了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的变革,使得港口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形态、产业机构、经营策略以及地域范围都发生了重大的现实变化,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原则、目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要求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与港口管理体制的变化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港口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越来越融为一体,原有的各种贸易壁垒逐步拆除,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作为具有鲜明特点的港口企业,也进一步加快了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外国跨国企业、知名公司或民营经济加入到港口建设与经营的行列,通过合资、合作、控股等形式,与当地港口企业联盟,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企业联营模式,促进了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港口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政企分开,也为大型和特大型港口企业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创造了条件。由于投资主体不同,而投资主体又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交叉在一起,对港口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港口企业的文化建设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全文阅读

青岛港和日照港竞争合作的博弈分析

[摘要]港口之间的合作是港口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在完全信息下的竞争合作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岛港和日照港竞争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得出以下结论:合作―合作策略是青岛港和日照港博弈结果的最优选择,同时也是共赢结果。

[关键词] 竞争 合作 博弈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日益发达,为港口企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促进了港口之间的竞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山东省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青岛港和日照港作为主要枢纽港,为山东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青岛港和日照港在业务上展开合作,分享利润,共同发展,山东半岛经济腾飞的奋斗目标将能早日实现。

二、模型及实证分析

1.模型的基本假设:

首先,港口企业是完全理性的,这意味着港口企业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自己的策略;其次,港口企业信息是完全对称的,即港口企业对对方的行动选择有准确的了解,即没有事前的不确定性。再次,青岛港和日照港的经济腹地都是山东地区,并具有相似的贸易物种。

2.模型的描述

全文阅读

基于共生理论的港口物流发展分析

摘 要: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对港口物流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从共生边界对港口物流企业能力边界进行了分析;利用两种变量对共生单元企业进行了描述;从共生关系层次对港口物流系统各共生单元相互之间合作、竞争和互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政府政策角度出发分析了港口物流系统的共生环境,最后依据共生理论给出了港口物流系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共生理论;港口物流;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港口物流是现代经济流通中重要的环节,是整合了各种功能要素的节点之一,也经常是多式联运最重要的起始点和中转点。港口物流活动中涉及范围比较广,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各方参与者众多,形成了流通过程的一条竞争链,以港口物流为核心形成了整合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流程,因此,围绕港口物流形成了独特的资源供需和业务关联,构成了港口产业集聚。各种业务活动及节点的关联性在资源配置、流程互补带动了整个系统成员和整体系统效益的增加,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共生关系。

1 文献回顾

对于企业共生关系研究,吴飞驰(2000)[1]将共生理论用来阐述企业之间关系,他对企业内外部共生力和基于共生力的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将企业的共生关系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孙天琦(2001)[2]对大、中、小企业的共生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小企业各有优劣,双方可以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展开合作。丁永波、周柏翔、凌丹(2006)[3]对企业共生界面进行了分析。王兆华(2002)[4]对企业的共生模式进行了分析。

对于集聚下的共生研究,罗哲(2005)[5]分析了集聚环境中,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同发展的共生现象。龙昀光(2009)[6]将共生理论应用于技术联盟方面,对促进企业联盟的技术进步进行了建议。雷延辰(2007)[7]将共生理论应用于高技术的集聚方面,分析了共生理论支撑下的技术创新,将“共生”作为创新的一个内容融入技术进步之中。

对于共生理论应用,1996年,Adl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symbiotic marketing中提出了共生营销的概念,并将共生的思想应用于市场营销之中。袁纯清(2002)[8]对共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学领域,用于分析我国小型经济和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另外,还有学者也将共生理论进行了现实应用,如宁钟、郭熙保(2001)[9]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的规律之中。张旭(2004)[10]应用于城市规划方面;陈欣欣(2006)[11]利用共生关系来分析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肖琳(2009)[12]利用共生模式分析航运集群的发展;陈蜀威(2007)、张珊红(2008)[13-14]等将共生理论用于供应链方面;史安娜,南岚(2010)[15]分析了产业集聚下的港口物流共生问题,南岚(2010)[16]也构建了港口物流系统模型。

全文阅读

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辨识探讨

【摘要】本文先对港口重大事故隐患做出一定的介绍,然后分析研究有关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辨识的法律法规,以及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的辨识、分级方法。

【关键字】港口工程 事故隐患辨识分级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在当今港口作业工程中,安全事故频发,港口作业风险增加,这种情况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与警惕。增强港口作业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辨识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并及时对其进行排除与整改,对维护港口工程的正常运行以及保护港口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旨在对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辨识进行探讨,以期为保证港口工程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概述

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港口作业活动中,由于操作的不合规范、作业环境的不安全以及作业管理的不到位等因素,而埋下的易造成后期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可以这样对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界定,危害程度较高、整改难度较大,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排除的事故隐患。

我国港口作业的大致方式有人工作业、机器作业以及人机合作三种方式,且由于港口工程的繁杂性,港口工程管理的难度是很大的,从而,港口工程重大事故安全隐患也就颇多。这类安全隐患的危害是十分大的,轻则引起国家财物损失,重则造成众多人员伤亡。要彻底消除港口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认识。

2、事故隐患辨识的相关规定

全文阅读

中国港口

最大转型 外需增长转向内需

中国港口杂志社理事会

沿海港口吞吐量与能力适应性发展评价和展望

打造最具活力的国际一流强港

阳光文化照耀着日照港向国际强港迈进

常德传“中国式管理”为港口企业带来全新动力

全球首套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在连云港港启用

港口企业应重视农民工管理工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