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服装实习是服装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直接有效手段。
关键词:模拟企业实习经验体会
服装实习是服装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直接有效手段。学生通过服装专业实习,一方面将所学的服装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指导实践制作的方法检验之中。另一方面可以掌握服装专业制作工艺,服装生产工艺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制作过程的技能。
一、实施模拟企业化生产性实习的前提
服装专业实习教学的培养人才目标是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工人,培养的学生应该既有理论又会操作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安排时,必须做到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人才市场及企业、用人单位当前和今后发展实际,按企业对人才需求规格“量身定做”适用人才,学校才会有生源,才会有发展。近几年,随着整个就业市场日趋成熟,社会、企业对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教学滞后性,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的严重脱节,学校应怎样培养社会、企业适用人才是值得深思和迫切解决的问题。校领导高瞻远瞩,通过走出去,组织教师到企业、公司用人单位,摸清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了解企业对人才业务要求及今后发展趋势等情况。通过请进来,把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的专家请进来,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大纲、计划、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修订和改革出谋划策。提出了“校企联姻”联合办学的先进思想,改革服装专业传统消耗性实习为模拟企业化生产性实习。
二、实施模拟企业化生产性实习的必要性
服装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员流动性很大,员工结构多层次,岗位不同,使用人才的要求不一样。根据对一些服装企业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服装企业招聘员工,一般岗位工人,贴上一张广告,就可以找到大量熟练生产工人,对于技术、管理工种,一方面重视文化,技术职业技能资格,强调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熟悉企业运作管理,与人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强调综合素质。以往传统的服装专业实习教学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单裁单制,强调个体全能,忽略团体和谐协作。因此,学校教育与企业管理运作,生产一线之间的隔阂充分暴露出来。服装企业迫切需要业务精、能力强、熟悉企业运作和实际生产操作的一线管理技术工人,而不是一线生产工人。要熟悉企业运作就必须进行实际而有系统训练,如果把服装专业实习安排到企业中进行,参加现场实习,有很多困难和现实问题。这样,在学校教学安排中,服装专业实习实施模拟企业化生产性实习显得很必要。
三、实施模拟企业化生产性实习的目的
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全县唯一国办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作为我校的骨干专业,历年来为省内各服装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技术人才,特别是为本县服装业的发展奠定了较扎实的人才基础。但是在新形势下,企业对服装技术人员的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接轨,是当前应对服装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必然选择,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职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一、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企业需求)
服装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中国加入WTO后,服装行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一方面,大量的新生企业对服装熟练工人的需求激增,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随着服装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尤其是对技术拔尖、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长是一个新的趋势;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空前繁荣,大量的服装商场、专卖店、连锁店,需要大量的服装促销、销售人才,这是服装人才需求的一个新的格局,对中等服装职业学校而言,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深入市场,使教学和企业紧密接轨
顾名思义,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就业、转换职业或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的教育。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迫切希望职业学校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来充实自己的职工队伍。为此,如何把学校的教学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接轨才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1.服装学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1)校企结合。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必须去了解当地服装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了解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校企的联合办学。为及时协调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学校与企业要安排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与企业定期会晤磋商,学校组织进行参观学习,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课,学校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这样培养方向明确,才能切实培养为自己所用的专业人才。学生在校系统学习后,就完全可以以企业熟练员工的水准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发挥各自的作用。校企的联合办学,按企业需求方向开展专业教学,才能实现最直接、最有效的人才培养。
(2)“订单教育”。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行业需要、行业考核标准紧密结合。学校要以“面向市场经济,面向劳动就业”为办学宗旨,实行订单制教学模式,按照企业的要求定向培养人才,企业则在学生毕业后招收相应的毕业生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中职服装专业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滞后于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这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不利于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产教结合模式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众多职校推进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从产教结合模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服装专业产教结合的现状,立足现实,寻找契合点,为服装专业产教结合的深入持续推进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路。
一、中职服装专业产教结合模式的内涵
一般认为中职服装专业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服装专业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相关活动(环境、内容、过程),仿真于服装企业生产的工作流程,融教于产、产教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学校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中,应以企业生产计划为“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安排,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计划,注重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统一。
二、中职服装专业产教结合现状分析
目前,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一些学校已经行动起来,尝试进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但由于体制、机制的不统一,合作过程缺乏细节上的落实、管控,产教结合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方为各自独立实体,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差异明显。尽管双方都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都想各取所需,在涉及到自身利益受到损失时,又表现得消极应付,不愿付出。这种松散式的结合方式,缺乏实质性内容的填充,致使合作上“同床异梦”,产教“结而不合”,不利于产教结合全方位推进。
(2)在服装专业产教结合过程中,缺少政府的参与,未能建立起“产教清晰、权责明确、互惠互利、管理科学”的制度保障机制,制约了产教结合的深入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牵手各方,强化、细化制度建设,这是服装专业产教结合有序推进的制度保障。
(3)服装企业的正常生产与学生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矛盾。首先,生产订单具有时效性,过多地介入学生的实践教学,必然影响其生产任务的完成。其次,学生作为生手,尚不熟练,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但影响产品质量,还会使企业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这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自然不愿深入参与到产教结合中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所占的地位日趋重要,电脑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为设计师的无限创意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它不仅改变了设计过程,同时也在影响着设计思维方法和设计教育方法,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码化的设计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也在冲击着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原有的教学模式及课程结构已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服装专业教育开始尝试将数码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利用先进的数码技术设计出别具风格的艺术作品,探索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道路。
一、服装cAD的现状及其特点
服装CAD又名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服装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是一项综合性的,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网络通讯等计算机及其他领域知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用于产品技术开发的工程设计。服装CAD的工作方式是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和人机交互手段,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两方面的优势,大大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目前服装CAD系统专用软件包含有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放码、排料、工艺设计等。硬件配置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工作站或微机;二是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或光笔、数字化仪、彩色扫描仪、数码相机、摄象机等;三是输出设备: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或热敏打印机,平板式或滚筒式绘图仪,大型裁床系统等。专用软件与硬件相配又构成独立的系统。
服装CAD系统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习惯上将服装CAD系统分为服装工艺CAD和服装设计CAD两部分。中国自1993年开始引入服装CAD系统,当时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行,大多数研究成果体现在学术上、论文上。90年代后期在“产学研”的推动下,我国服装CAD系统较快地进入CAD产品商品化、实用化和产业化阶段。现已在多所服装高等院校对服装CAD课程展开研究与实践。
由于服装CAD技术把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和设计者的逻辑思维及综合能力结合起来,许多服装企业在采用了服装CAD系统后,改变了设计环境,对客户的要求或市场变化能够作出快速的反映,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服装CAD逐渐的被企业所接受和推广。其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服装设计质量。计算机内可贮存大量款式、花型图案、面料组织、花纹图案的设计、款式和色彩的组合,其修改调用快,彩色画面的输入输出方便,大大丰富了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质量比传统方式大大提高。其高超的设计绘制服装式样的能力,使设计师能采用一些过去不愿意采用的较为复杂而精确的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计质量。
2,缩短服装的设计周期。传统的服装行业从服装设计到批量生产,长期停留在手工和经验的基础上,比如用传统方式设计一个款式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只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时间可缩短二至五倍。计算机的快速反映能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缩短服装设计周期的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减少库存。由于大量款式和衣片图形可存贮在计算机内或软盘上,因此可减少甚至取消大量的效果图、衣片纸样的存放,取代纸样库房。估算成本快而准,可进行估料、购料、做生产计划,减少库存成本和不必要的浪费。
[摘要] 通过“服装美学”的课程学习,能够加强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职业岗位群的建立。对于该课程的“教与学”分析,能够掌握电子课件的运用、启发式的问卷时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形成利用美学观点去进行服装专业设计,“服装美学”的课程学习对于高职服装专业的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关键词] 服装美学 “教与学” 教学方式分析 发展的眼光
“服装美学”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隶属实用美学。目前,在高职服装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表演)的教学中,“服装美学”是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不仅为专业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专业设计审美理念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服装美学”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来进行授课,按学期18周教学周数,每周授课2课时,需要36课时。所以在授课时,针对每一个内容应融入新的时代审美思想、新的社会风尚。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装美学”的“教与学”
1.“教”――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针对“服装美学”的课程特点,任课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美学知识,又要有过硬的服装专业知识,它常带有明显的“双重性”。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美学,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完全的定义,但有三个得票最多的答案:(1)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2)美学是艺术哲学;(3)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古往今来,不论是东方的美学思想还是西方的美学理论,虽然空间不一致,但双方都同步而且自始至终在螺旋式的向前发展。西方美学从柏拉图的一声猛喝:什么是美?喝醒了人们自以为明白的糊涂。到了近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出现了东西方贯通的局面,“西学东渐、经世致用”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始,成衣的生产与加工成为了服装制作的主流,制衣行业的飞速发展,迫使人们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认识服装,所以,一种崭新的研究服装美感及其规律的学科――“服装美学”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诞生,主要是针对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服装穿着环境、服装整理等所体现出的美学问题的思考认识与应用研究。
其次,任课教师又要有过硬的服装专业知识。所谓服装专业知识就是对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脉络、服装设计基本原理、服装结构制图及工艺制作的基础知识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脉络有助于结合哲学、美学来理解每个时代的服装审美理念和审美现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利用形式美法则和姊妹艺术结合的美学思想来指导专业设计创作;服装结构制图和工艺制作有助于解构每个时代的服装构成形式及工艺特点。特别是在今天,现代服装产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设计理念的更新、高科技面料的问世、电脑化的设计制版、推板排料系统、高档快速的加工设备、瞬时万变的服装市场等等,服装的演变和流行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时尚元素,要想完成“服装美学”的教学任务,任课老师必须对美学知识和服装专业知识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把握。
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要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毕业生必须以具备过硬的皮革服装款式设计、皮革服装纸样设计、皮革服装工艺制作和皮革服装工程管理为特色,在掌握皮革服装款式、设计、工艺、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所学的皮革服装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分析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准确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的技术问题。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皮革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皮革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系统、扎实的皮革服装款式设计、皮革服装制板、皮革服装工艺、皮革服装管理能力和技能。(1)服装历史知识:主要包括不同朝代、不同国家的服装文化历史,掌握服装的流行规律,拓展学生设计思维和服装设计灵感。(2)电脑服装设计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效果图、皮革服装面料设计、皮革服装图案设计、着装、款式图、皮革服装饰物设计,皮革服装CAD纸样设计与推板等。(3)皮革服装设计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设计基本原理、皮革服装设计法则、皮革女装设计、皮革男装设计、皮革童装设计等知识。(4)皮革服装制板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制板基本原理、不同品种皮革下装、女装、男装款式样板设计与工艺样板制作。(5)皮革服装工艺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基础工艺、皮革裙装、皮革裤装、皮革女装、皮革男装等皮革服装品种的工艺设计流程与工艺制作要求知识。(6)皮革服装工程管理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产品开发、裁剪车间、缝制车间、整烫车间等管理与运作的相关知识。(7)皮革服装材料知识:主要包括纤维、纱线、面料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皮革服装材料的识别、皮革服装材料的选用等知识。(8)服装专业英语知识:主要包括面料的选择、设计与纸样、服装、品质检验、服装市场营销等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能力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系统理论和技能,能熟练使用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知识解决皮革服装企业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备分析、把握皮革服装服装流行趋势的能力,并进行新产品开发;能够根据皮革服装效果图、款式图、订单准确地制定出皮革服装纸样、皮革服装工艺文件、皮革服装流程,具有较强的专业创造能力。(1)皮革服装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根据皮革服装流行趋势、客户需求,按照服装设计原理要求,进行不同品种皮革服装的设计,并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2)纸样设计与修正能力:能够根据款式图、设计稿、订单,采取不同的纸样设计方法,设计制作出工业化皮革服装纸样。(3)皮革服装制作与工艺文件编写能力:能够根据客户要求,采取现代化的皮革服装手段,制作出皮革服装成品,并能编写工艺文件资料。(4)皮革服装工程管理能力:能够根据皮革服装企业的运作要求,对皮革服装流水线、车间布局、生产作业计划采取相应的服装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5)皮革服装材料鉴别与性能测试能力:能够对不同品种的皮革服装面料原料成分进行鉴别,采取相应的试验手段对皮革服装材料性能进行测试。(6)皮革服装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根据客户需求,从市场策略、价格定位、销售渠道、促销手段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品牌策划化。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岗位分析及课程设置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岗位分析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服装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主动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做出相应调整,从而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出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培养模式服装专业教学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服装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对服装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目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人才的规格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一些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专业理论知识结构老化,不能很快地找到就业岗位,即使找到就业岗位也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进入角色。现有的服装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新需求。当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求人才规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较单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均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如何进行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
重设计轻工艺是目前较普遍的现象,导致误解服装专业这个概念,“美”只是服装要素之一,服装专业如果步入“唯美”的误区,就脱离了实用性、生产性和科学性。服装专业是工业化的应用专业,是一门跨艺术和科学的两大门类的综合学科。严格地说,服装专业包括款式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三大部分,不能将其分割开,教学中就设计讲设计,使得服装专业成为一种孤芳自赏的独立艺术形式。我们应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齐抓并管,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对服装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主动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既掌握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服装设计理论和服装结构,也掌握服装工艺实践技能,并具备一定现代工业服装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服装营销贸易能力。
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应考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合的整合和统一,形成整体连贯的知识结构平台,改变设计课程数量庞大繁琐、总体课程不平衡、课程之间知识衔接不够,导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平台。
1.以服装设计课程为先导。包括服装造型基础课程、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服装绘画,以及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配套的一些辅助类选修课程,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一味传播知识型的教学方法,力求在设计理念、设计方式、服装文化及流行趋势各方面融会贯通,把设计理论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摘 要: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具备新知识,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光荣使命。但是服装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实施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但若不从根本上彻底尝试,或是象征性的操作,只能成为产业格局的牺牲品。
关键词:服装专业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具备新知识,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光荣使命。社会学家曾这样定义:中国究竟能提供什么样的劳动力资源是取决我国加入WTO优劣的核心问题。在沿海地区外商因无相对应的技术工人而撤资的事件已不再是危言耸听,因此引起各界人士对中职教育的高度关注。
一.我国服装行业与中职服装教育的现状
培养适应服装行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服装专业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专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目前,我国服装业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各类成衣产品生产齐全,种类繁多,成衣的生产制造水平,已接近了国际的先进标准。但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的竞争力较弱,品牌的附加值极低。产品缺乏必要的企划方案及连贯的品牌定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加入世贸后,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服装的出口量也会逐渐增大,有利于贸易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企业形成和发展。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营销手段的进入与渗透,必将使我国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向多元化、岗位化发展;以此推动服装业在企划、设计、工艺、管理、营销等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中等服装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从过去教学只为某一个生产环节(比如流水作业的车工、熨烫工等)和岗位服务,变成为两个以上职业岗位群服务,使学生由过去的一专一能,变成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服务面向,提高社会声望和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就过去的专业教学体系而言,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较广、较深,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岗位需求。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及对岗位工作范围的认识与理解,大多中职学校没有形成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的形式陈旧,专业教材的内容老化,缺乏对现行行业岗位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发展方向的研究,加之专业教师师资缺乏,并且师资队伍中,很少有长期参与服装企业岗位调研的教师,所以在有数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更谈不上以产、学、研的专业教育方向,来满足今天的服装行业中各种技能性、创造性的岗位。
二.服装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及实施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摘 要】作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我国服装的年生产总量、总产值、出口总额均位于世界前列。国内服装消费快速增长,国内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需要大批量服装技术应用性人才,服装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需要大力发展。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这对我们中国服装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服装专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服装专业的教学应紧跟服装行业的发展,专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改革;人才;需求
一、中国服装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目前我们中国服装市场及服装相关的配饰行业市场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服装企业的生产规模及销售规模不断增大、再加上网络销售这一新型销售方式均为服装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2.传统服装行业的劳动模式决定了现从业人员文化和技术基础的缺陷。以往传统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未进入专业的服装院校进行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大多的从业人员都是以师傅带徙弟,或进入服装企业前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的形式接触这一行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服装业必将向专业技术型发展,迫使行业加速调整人员结构,将大批量补充打版技术、工艺技术、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等高级应用性人才。CAD技术员成为企业招聘的热门岗位,销售业采购顾问、专卖店经营主管、专卖店的橱窗设计师等新生的就业岗位也显露出不可忽视的就业市场潜力。
3.服装产业已形成多种类型,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或个人创业者日趋增多,就业渠道十分宽泛。
二、适应服装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服装专业教学
1.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摘 要:中国服装模式正在发生新的变革由“服装加工大国”向“产业开放”和“国际服装中心”的目标迈进,这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加强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服装产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服装设计;改革创新;现代服装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传统服装产业由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品牌和质量是现在服装产业竞争的最重要环节。服装产业的新变化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无疑会增加,给承载着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技工教育学校带来较为有利的发展机遇,特别服装专业的教学与发展。
1 我国服装行业与技工学校服装教育的现状
培养适应服装行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服装专业技术人才是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目前,我国服装业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各类成衣产品生产齐全,种类繁多,成衣的生产制造水平,已接近了国际的先进标准。但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的竞争力较弱,品牌的附加值极低,产品缺乏必要的企划方案及连贯的品牌定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加入世贸后,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服装的出口量也会逐渐增大,有利于贸易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企业形成和发展。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营销手段的进入与渗透,必将使我国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向多元化、岗位化发展;以此推动服装业在企划、设计、工艺、管理、营销等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技工教育虽然越来越被重视,但从实际来看,选择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学习能力弱和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因为中考中文化课成绩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而选择进入技工院校,并不是发自内心喜欢而选择,意味着他们学习积极性不够。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服装专业的特性决定了服装专业的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服装专业制图教学还没有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突破出来,先“弄懂”再“学会”的教学过程根深蒂固,即使师生都已经明确“实践”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外化在教学过程中的仍然纠缠在“弄懂为什么”这一要求中,纠缠在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堆积中,摆脱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