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加工贸易

服装加工贸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服装加工贸易文献综述

摘要:我国是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服装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服装加工贸易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是它进一步发展的致命弱点。随着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我国服装加工贸易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一、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恰逢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历史时期,得益于我国坚持实施出口导向和积极引进外资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得力,我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然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还是存在很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挑战。尤其服装加工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尤为突出。我国服装加工贸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成本低、市场进入容易。这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是他进一步发展的致命弱点。我国对外经济巨额顺差下的加工贸易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高损耗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进程和进步。当前,国际市场外部需求萎缩、经营成本增大、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增大、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客观外部环境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由此出现的投资过剩和产能过剩,以致经常形成无序竞争,其最终结果是不断地在国际上遭遇反倾销调查、技术贸易壁垒或劳工标准调查等。

二、理论综述

(一)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主要有三:第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之所以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比较优势。第二,产业内贸易则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上的,即使两国具有同等的技术水平和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率,两国同产业的厂商仍将生产异质产品,消费者对外国差异制成品的需求仍将引致产业内贸易,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贸易双方一般能生产种类有限的产品,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来增进双方的社会福利。第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和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是可以共生并存的。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把源自规模经济的优势称为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而把大l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称为先天获得的比较优势。这就完成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二)产业集群理论

全文阅读

沈阳服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摘 要】服装是纺织工业的终极产品,我国的服装业处于纺织业的“龙头”地位,生产规模庞大,年出口量世界第一,年出口额居国内各行业之首。但是,我国服装业的总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品种、质量档次及市场反应能力相比,差距还很大,这与服装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在我国服装出口结构中,加工贸易始终占据着半壁江山。这种加工主要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的根本,因此,当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周边国家劳动力竞争优势强化时,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便遭受到沉重的打击。本文就我国服装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为走出困境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服装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转型升级;建议和对策

一、沈阳服装加工贸易的现状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沈阳市服装进口0.4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3.3%,占全市货物贸易进口比重的1.5%;出口金额达到了2.7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0.3%,占全市货物贸易比重的7.6%;2013年沈阳市的服装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3.6%,占全市货物贸易比重的9.3%。

表1 2013年沈阳市服装进出口同比2012年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表2 2013年沈阳每季度服装加工贸易出口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全文阅读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长三角地区纺织品服装业影响和对策

一、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进出口发展的重要性

(一)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出口规模

2005年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突破1100亿美元。浙、粤、江、沪四省市出口创汇分别为252.29亿美元、221.56 亿美元、193.08亿美元、133.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0%左右;同比增长分别为24%、23%、26%、11%。

2006年, 江、浙、沪的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16.7%,13.4%,10.7%,合计占全国的40.8%,同比增长分别为19.5%,16.5%,10.9%,出口额分别为:127.7亿美元,159.2亿美元,101.8亿美元。

2007年1-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五省一市(江、浙、沪、鲁、粤)共计611.30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84.46%。浙江和江苏出口金额148.32亿美元和109.57亿美元。浙江增速16.09%、江苏省增速10.52%。

(二)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利用外资规模

外商投资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在江苏对外贸易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长三角地区纺织品服装企业利用外资促进了出口创汇和扩大了就业。

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4年对中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江苏、浙江和上海沪纺织工业的港澳台资本为175.24亿元占全国港澳台资本的35.26%;江苏、浙江和上海纺织工业的外商资本为178.62亿元占全国外商资本的53.27%。江、浙、沪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港澳台资本为56.25亿元,占全国港澳台资本的26.23%;江、浙、沪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外商资本为75.25亿元,占全国外商资本的49.78%。

全文阅读

后危机时代福建省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升级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纺织服装加工贸易一直是福建省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后危机时代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渐突出。在充分利用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的同时,应当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本密集型的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危”中求“机”,从而实现福建省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的可持续性跨越发展。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福建省;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升级

[中图分类号]F75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104-04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将长期处于低速增长的状态,同时失业率上升,消费走低,欧日经济不振,美国经济基本面受到严重拖累,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进一步加剧。纺织服装产业是由“买方驱动”的,日益减少的终端消费需求将产生类似于“多米诺效应”的恶性循环,上游的纤维面料生产企业到下游的销售商将受到影响,面临着经济效益减少、缺乏订单的风险。

1 “后危机时代”福建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的现状

福建省是我国五大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基地之一,纺织服装业一直是福建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出口创汇最重要的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福建省已形成棉纺织、化纤、针织、印染、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服装、纺织机械等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一直以来,服装产业在福建省被冠以“传统”产业的名号,但“传统”路线走得久了,层次却没有提升。面对眼前的困局,后金融危机时代,服装加工贸易应展开新一轮转型,优化福建省服装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迫在眉睫。

11 福建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情况

截至2010年年底,福建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1468家,行业从业人员4017万人,同比增长57万人。

全文阅读

中印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对比研究

【摘要】在产品内分工的国际趋势下,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中印两国作为人口、资源密集的发展中国家,竞争关系明显。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挫,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本文对中印纺织品服装、中印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分别进行比较,在分析我国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贸易优劣势的基础上,审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 机电产品 出口竞争力 加工贸易

一、中印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的贸易现状

在生产链延长与产品精细化的国际趋势下,产品内分工顺应而生,加工贸易逐渐成为贸易的重要方式。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的多数生产环节具有工序可分性,运输成本低,其加工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3439.5亿美元,增长了约807倍。

中国和印度长期将纺织服装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在市场倒逼、政策引导下,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升高,2012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794.2亿美元,增长8.7%,占出口总值的57.6%。

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凸显,纺织品服装出口受挫,印度政府甚至对纺织业出口实施超额补贴,印度国务委员帕纳拉克希米公开表示印度已经开始开拓拉丁美洲、非洲的新市场,并预计在2013至2014财年纺织品出口能够同比增长15%。这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带来了新的威胁。同时,外需低迷、摩擦增多、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值虽不断上升,增速却在下降。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全文阅读

河南加工贸易现状的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郑州外贸服装厂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是加工服装为主,而且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内的原材料、劳动力的成本的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使得郑州外贸服装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企业应合理整合资源,重新对市场进行定位;引进高新技术,优化加工贸易技术;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关键词:河南;加工贸易;现状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14-01

目前,在全球的范围里制造业都面临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要更好地应对国际上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不断转移,就要抓住机会,迎接挑战,这是目前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和研究的最为重要的问题。自从上世纪以来,河南省的加工贸易的生产水平就一直保持着领先的优势,而且可以每年都保证有20%的经济增长。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河南省整体的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加工贸易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河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加工贸易增值率呈上升趋势,但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统计河南省2014年的贸易总额达到了近3800000万美元,同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3.97%。总体来说,可以看出加工贸易的出口额相对于进口额有明显的增加,但是进口贸易也相对来说是比较平稳的。根据调查,河南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比率整体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总体的形势来看,加工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河南省的主要进出贸易方式还主要依赖加工贸易,但是河南省的对外加工贸易的整体优势没有沿海城市明显。

全文阅读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外贸依存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8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最后分析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优劣势以及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壁垒

我国作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4,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近些年居高不下的出口依存度和层出不穷的“反倾销”、“特保”、“绿色壁垒”、“社会道德准则”等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让人不得不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担忧。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怎样,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研究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现状

纺织品服装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我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1292亿美元,占贸易总顺差的71%。200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累计1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占贸易总顺差的六成左右。

然而,一连串乐观的数字却掩盖不了我国纺织业处在国际纺织供应链底端的事实。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以贴牌加工为主,而贴牌加工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产品全部市场利润的10%,无论是在产品技术创新,还是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纺织工业中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的不足以及一些国家采用“反倾销”、“特保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贸易手段使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我们长期被动的原因。目前我国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印度、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是我国纺织业目前面临局势的真实写照。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

全文阅读

CAFTA对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出口的影响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各东盟成员国,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上的合作,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纺织服装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而且CAFTA建立后,针对纺织服装的出口也出台了一些免税优惠政策.本文论述了CAFTA的建立背景和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现状,从CAFTA建立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出口地区和出口结构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CAFTA的建立对我国纺织服装贸易出口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利用CAFTA促进我国纺织服装贸易出口的对策。

【关键词】CAFTA 纺织服装 贸易出口

1.CAFTA的建立和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出口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全面建成并启动,这是中国对外建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区内有超过90%的产品实现了零关税待遇,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东盟国家和中国是重要的双边贸易伙伴,服装和纺织品商贸长期在双方的出口贸易中占据较为关键的地位。

由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公布的资料[5]可知,2013年1月至10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33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014年1月份至12月之间,出口的纺织服装数量总价值为2984.26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5.08%;2015年前7个月,我国的纺织品服装总计出口1556.2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下降4.4%,但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纺织服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GPD的增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东盟成了中国对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2013年,东盟成为了中国第三大纺织服装出口市场,超过了日本。在201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的纺织品服装总额是39亿美元,增长了5.5%。

2.CAFTA对我国纺织服装贸易出口的影响

2.1有利影响

2.1.1有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全文阅读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针对全球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制度后,我国纺织品贸易量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长,纺织行业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尤其是纺织品服装,同时也在诸多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出口企业自身不足和遭受频繁的贸易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动理论探讨中国纺织业及纺织品服装贸易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吸收理论界关于纺织品贸易的及相关问题的主流观点构建了支撑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理论平台。

【关键词】配额制度;纺织品贸易;贸易摩擦;竞争秩序

一、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秩序现状

(一)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进出口量

1994年至2012年,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一直是纺织品服装,也是我国贸易顺差最大的商品,多年来外汇收入的大部分来源是纺织品服装。在产品结构上,由于以往的贸易限制集中于服装等制成品,取消配额后,服装及纺织制成品进口增长快于纺织原料,制成品在全部进口中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进口结构以化纤制品、纺织制成品为主。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总值趋势为逐年上涨,2002至2012这十年间走势相对平稳;自2009年开始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增速,年均增长率接近20%以上。

由表1可见,主要有三个原因导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快速增长:第一,配额释放效应。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成员方一直有意拖延ATC一体化进程,把一些最敏感的涉嫌配额流到过渡期最后。因此,配额取消后中国对外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了“井喷”。第二,配额投机因素。中国纺织配额的价格一直较高,一些从事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进出口商给予配额利润的诱惑。第三,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调整。一开始我国对出口纺织品服装贸易采取征收较低关税的措施,而后又提高关税,最后被迫取消。贸易政策的不断调整,使得进口商和出口商提早出货、抢运出口的现象非常普遍。

(二)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地区结构

全文阅读

关于中俄纺织服装贸企转型升级的思考

摘要:中国对俄纺织服装贸易,以苏联解体为契机,开始以民间为主体的灰色清关贸易,至今已经发展二十多年了,在满足俄罗斯市场和东欧其他国家市场的同时,也成就了不少中国商人和企业。不论从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对俄服装边贸来看,还是从北京雅宝路对俄服装贸易来看,都已形成了从产品设计、加工、物流、清关、结算等环节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这个产业链就业人员超过10万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俄罗斯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新变化,卢布不断贬值,打击灰色清关等原因,现在中国对俄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特别是以北京雅宝路对俄服装贸易为代表的重要窗口,表象非常明显。为此,文章认为,中国对俄纺织服装贸易有天然的互补性,中国贸企要想长期发展,适应俄罗斯市场新变化,必须尽快转型升级。

关键词:中国;对俄;服装;贸企;转型;升级

据中国海关统计,1992年中俄贸易额为23.36亿美元,2011年跃升到792.5亿美元,10年增长了近34倍。而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局的数据,2012年1月~2012年9月份,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就达648亿美元,增长7.5%,中国已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俄贸易增长主要因素是石油产品、机电产品,而中俄传统贸易的纺织服装产品,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贸易额却在逐年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传统的纺织服装贸易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份额的下降?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对俄贸企又该如何转型升级,应对挑战、寻找机遇,更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一、 中俄纺织服装贸易的历史和现状

回顾20多年来中俄纺织服装贸易状况,主要是以民间推动为主体的经济活动。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快速增长期。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到1998年,由于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刚刚成立,经济一片萧条、人民生活用品严重短缺。而此时中国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商品已相当丰富,商品价格也相对低廉,再加上市场比较开放,中俄纺织服装贸易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当时,北京雅宝路以使馆区为依托,黑龙江、新疆以边贸为依托,加快建设以对俄为主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步伐,外贸公司和个体商户也都大力开展对俄民间纺织服装贸易,出现了批发零售、灰色清关、专列运输、包机包税、现汇结算等多种贸易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每天来雅宝路采购的俄罗斯客商就超过2 000人,物流公司达300余家。与此同时,俄罗斯包括莫斯科、叶卡捷琳堡、圣彼得堡等在内的一些大城市,也应运而生了像伊斯麦乐,留比例诺、卢日尼卡、萨达沃等大型纺织服装批零市场,辐射中东欧国家,中国中低端纺织服装产品几乎占到俄罗斯市场的80%以上。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