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扶贫双到工作总结

扶贫双到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

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

为切实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以下简称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各项任务。特建立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内容具体如下:

1、三个帮扶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人员对所帮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任务、目标、要求要明确并且做细做好。

2、三个帮扶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人员要及时将贫困村、贫困户的真实情况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建立动态档案,并实行电脑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省、市、县(市、区)和乡镇有数据库。

3、全省统一制发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记录卡》,由贫困村、贫困户以及帮扶单位分别持有。各户责任人要按照要求,根据帮扶情况,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由村负责人、贫困户主、帮扶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名,并作为评议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将记录卡内容录入电脑、存档、更新,建立帮扶动态档案。

4、做好公告栏,及时公布扶贫开发“双到”相关政策信息,对贫困村村委会核实的贫困户张榜公布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情况更新。

5、帮助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协助搞好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着力提高村班子和干部队伍战斗力。

6、三个帮扶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人员要明确旺山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大局布置、扶贫重要文件要求,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要贯彻落实扶贫开发重要文件、重要会议中明确要求需要报告的事项,要明了对帮扶工作计划和年度项目实施方案及各帮扶贫困户的情况,并对每一贫困农户制定具体的稳定增收脱贫的帮扶措施,并得到户主签名认可,帮扶措施和责任人要在村内张榜公布。

全文阅读

湛江 市上下毫不松懈地抓扶贫“双到”

2012年2月末,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容根来到湛江检查扶贫工作,对湛江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特别是遂溪等革命老区的发展给予肯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要求,各级要把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作为推进革命老区发展的一项党建工程来抓。在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过程中,湛江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刘小华书记要求全市上下毫不松懈地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调研,挂扶1个贫困村、对口联系帮扶1户贫困农户。市四套班子全体成员也全部落实了定点挂扶村和具体贫困户。

湛江各级财政在保障“双到”工作经费的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投入力度,确保“双到”工作的顺利推进。市财政对市直单位帮扶的155个贫困村安排了专项扶贫资金,每村支持30万元。对15730户危房改造户每户补助2500元,去年共安排3900万元。各县(市、区)也根据实际情况,为各自负责帮扶的贫困村每村安排20-60万元的扶贫资金。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注入强劲动力,在近两年两次“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全市共募集资金2.64亿元,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扶贫济困的浓厚氛围,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扶贫开发机制,有力推动了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深入开展。

针对贫困户情况各异,湛江加强分类指导,因人订策,实施差异化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他们立足当地,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对劳动力较多但素质较低的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异地转移就业;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子女,通过智力扶贫,解决就读、就业等问题;对生产力不足的贫困户,通过赠送手扶拖拉机、耕牛等农业生产辅助工具,帮助发展种养业;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按要求纳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或五保供养范围。通过多措并举,湛江共培训贫困劳动力165744人,转移就业54835人;帮助贫困子女就读27007人;帮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36414人。

在实施扶贫帮扶项目过程中,湛江把重点放在扶持产业、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上,积极探索产业化扶贫的新路子,创建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扶贫、特色资源开发扶贫、土地流转扶贫、招商办厂扶贫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有效推进开发式扶贫深入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200个革命老区村,在帮扶单位支持引导下,建立了养殖基地41个,种植基地26个,开办加工厂14个,建造农贸市场32个,发展特色种植经济1600多亩。

湛江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扶贫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两手抓、两促进,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贫困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注意输入新鲜力量,2011年7月开始,选派了一批有培养前途、素质好的年轻干部到353个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分级分类举办村干部培训班,积极开展城乡互助,利用有利条件,创办“党员开心农场”,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党员实践基地+贫困村”的新模式,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湛江出台了《湛江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问责实施办法》,建立了考核制度,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媒体公布制度,湛江日报、湛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深入贫困村进行明查暗访,对先进事迹进行正面宣传,对做得不好的单位进行批评报道。

在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湛江各界帮扶355个贫困村中,包含革命老区村287个、老区贫困户35982户。为了全面推动老区村脱贫致富,有关部门把老区贫困村,分为贫困、比较贫困和特别贫困三个类型,结合帮扶单位综合实力,分别由市直、中央、省驻湛单位、驻湛部队和深圳市对口帮扶。

全文阅读

云浮扶贫,扶活一方热土

云浮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也是欠发达的后发地区,属粤西北部,常住人口286万多,有着“石材之乡”等美誉。

2009年,广东省开展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以下简称“双到”)工作。云浮在“双到”工作中,创新扶贫模式,扶贫力度大、贫困村发展快、贫困村民得到的实惠多,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广东省云浮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卓志强。

《中国扶贫》:作为市长,您如何理解扶贫工作?您曾挂钩帮扶罗定市金鸡镇会龙村,帮扶中您有何感受?

卓志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也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历届广东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云浮市委、市政府也一直把扶贫工作当作大事来抓。自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为增强贫困户长期稳定的致富能力,我们实行了帮扶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全员参与扶贫、全社会参与扶贫。在扶贫工作中,不管你是书记、市长还是其他干部,都有责任认真地去做好扶贫“爱心”接力的工作,我们云浮人人都是“扶贫员”。

记得我当选云浮市长后第一次去考察自己挂钩联系的贫困村——罗定市金鸡镇会龙村的时候,看到的情况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都相对较差,我感到很心酸,无法用语言表达。经过自己和驻村扶贫工作组以及社会各界包括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如今的会龙村大变样,村路畅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培育了适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目前,会龙村的贫困户已100%实现脱贫,其中相当一部分村民已走上富裕之路。

关于扶贫,我最大的感慨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虽然广东已是全国的经济大省、文化强省,但在我们云浮这样的山区里面,有一部分老百姓还住在危房里,还喝着不安全的水。加快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向脱贫之路,极大地缩短与富裕地区的人、与先富起来的人的生活差距,提高他们的幸福感,这便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这个市长一直都在牵挂的事情。

我们云浮的经济总量在全省来说偏小,有这样那样的先天不足,但在生态上我们是富裕的,这里拥有难得的青山绿水,城市的包容和诚信度也较高,刑事发案、治安案件也很少。在扶贫工作上,我们更是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把扶贫当作一件大事业来做。每当看到一个个被帮扶的贫困村面貌发生大改变、一户户贫困户对改变的生活露出满意的表情,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中国扶贫》:此前,我们采访了罗定市、郁南县的一些镇、村,感受到云浮的扶贫工作做得扎实、深入,请您谈谈云浮扶贫工作的特点?

全文阅读

“及时雨”变“长流水”

在广东省开展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深圳市福田区与对口支援的河源市和平县共同建设了一个福和“双到”产业基地,不仅集中扶贫资金建起了一个6000万元的大项目,而且还创造性地从阶段性活动中,衍生出一个长达20年的滚动性基金。

2012年年底,这个“双到”产业基地一期已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一种扶贫创新,基地通过新项目、新载体,强化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和资金利用的长效性。

在长文章上下功夫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双到”工作的部署,深圳福田区的帮扶对象为河源市和平县的36个贫困村。

三年来,福田区认真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争做排头兵”的要求,下大力气抓扶贫,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2年9月底,福田区共投入帮扶资金2.1亿元,其中区财政资金8360万元,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含捐物折款)4440万元,其他各项帮扶资金8200万元,落实帮扶项目736个。3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达到13万元,全部实现脱贫目标,比开展“双到”工作之前的2009年增长7倍,净超广东省确定的3万元考核目标10万元;有劳动能力的6845户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7100元,脱贫率100%,均远远超过省里确定的2500元和脱贫率 80%的目标。

时间暂定3年的“双到”是阶段性政策,而扶贫是长期性工作,福田区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思考:扶贫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短期项目虽然可以解一时之渴,但是从增强造血功能来看,还是需要在长文章上下功夫,让“双到”这场“及时雨”,变成扶贫工作的“长流水”。福田区委书记刘庆生在和平县落实扶贫工作时,也曾多次提醒扶贫干部:“没获得名次不算耻辱,效果不好才是最大耻辱;获得好名次不算名誉,效果明显才是真正的名誉。”

2011年,打造产业基地的念头应运而生,福田区驻和平县“双到”工作组工作人员道出了初衷:“我们都希望贫困户尽快脱贫,但是不希望我们的扶贫经不起时间检验,不能只管一两年。另外,我们也考虑到,针对农户的个体扶持很具体,也容易出成绩,但是农业生产始终存在自然风险,还是希望通过工业项目反哺或带动农村人口实现就业脱贫。”

在初步调研后,福田区立即启动了有关建设方案。刘庆生亲赴和平县,现场拍板,确定了建设方案和实施细则。

全文阅读

农机局落实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为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结合我局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实施”的思路,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创新扶贫机制,认真履行职责,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切实做“扶志”与“扶智”。

二、工作目标

从2016年开始到2020年,以包村点大塅镇公益村为重点,帮扶贫困户25户,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基本达到村平均水平,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其中每年脱贫不少于5户。

三、行动措施

(一)进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

为更好的实现精准扶贫,及时对农机局挂钩的精准扶贫对象

全文阅读

借力扶贫“双到”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梅州是广东的重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扶贫开发地区。2009年经省核定,全市共有贫困村551个,贫困户44315户、17.89万人。贫困村总数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梅州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十一五”以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同志提出的“抓票子、盖房子、强班子”三个工作重点,依托省直有关单位和广州市的大力支持,坚持把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作为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的重要举措,着力推动“双到”与“双转移”紧密结合、与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紧密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与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紧密结合、与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紧密结合,确保扶贫扶到点子上、开发开出生产力,各项帮扶工作顺利推进、成效显著。预计至2012年底,全市可落实帮扶资金32亿元,实施经济发展项目4991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10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分别比2009年增长7.53倍和2.96倍,4.4万户、17.89万人全部实现脱贫目标。丰顺县的梅溪村、石桥村,平远县的长安村,五华县的大沙村、梅塘村等一批贫困村实现了“百年巨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初步走出了一条既顺应群众需求、又符合上级要求、也切合梅州实际的帮扶新路。2011年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评估中,梅州市得分居粤东西北14市第一名。

梅州市按照产业发展定位,开展“绿色扶贫行动”,引导320家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与贫困户对接,建设精致高效农业及文化旅游项目756个,基本实现每个贫困村均有一家以上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对接发展,辐射带动近4.3万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开展“科技帮扶行动”,引进广东青年志愿支农博士团,建立53个面积达1.94万亩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贫困村”共建基地,初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帮扶+企业合作+基地带动”有机结合的可持续产业扶贫模式。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产业扶贫信息指导平台——“致富宝”,长期、定时、免费向农户发送专家指导和市场需求信息,超过16万农户加入,其中贫困户3.86万户。开展“就业帮扶行动”,依托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或在贫困村兴办工业项目250个,培训13.17万人次,输出2.42万人,劳务输出年增收约6.2亿元。为了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的问题,梅县、兴宁、平远、丰顺、五华等县(市)通过帮扶单位为所有贫困村各筹集30万元以上资金,统一入股园区或购买店铺、水电站,每年获取10%以上的固定收益,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梅州市全面核查贫困户贫困状况,帮助纳入低保8485户、3.68万人,巩固“新农合”参保率,投入补助资金9100多万元帮助28892个贫困老人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强力推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扶贫“双到”期间累计完成改造2.1万户。梅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房统保政策,同时大力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梅州市还坚持把“创先争优”、“固本强基”等党建工作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紧密结合,培养、锻造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凝聚力的队伍,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推动扶贫“双到”工作的有效机制,让扶贫“双到”工作接受全方位的监督。经过多年扶持,梅州市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全文阅读

乡镇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群众要脱贫,找到适合的产业很重要。下面是小编搜集的2017年乡镇驻村帮扶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参考!

【2017年乡镇驻村帮扶工作计划1】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17年双联和干部驻村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沐双联办〔2017〕1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双联和驻村帮扶工作,切实解决联系村的生产生活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住建局现结合实际,制定2017年度双联和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为主线,突出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三个重点,整合资源实施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领导,制定计划。建立帮扶机构,加大帮扶力度。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股室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分管领导牵头,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帮扶工作有效开展。按照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局党员干部要深系点开展工作,主动作为,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每名领导干部联系2户以上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联系1名以上贫困户,每年到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不少于2次。

(二)加强危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根据联系点村民居住条件差,危房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危房改造计划和资金,加大指导农户危房改造工作。

全文阅读

乳源扶贫再起航

6月19日,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容根率省外事办、省农业厅、省红十字会等省直部门领导到乳源县调研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韶关市委副书记、市长艾学峰,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张志才,县委书记吴春腾等领导以及有关部门、乡镇、企业等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这次调研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对口帮扶单位对乳源县新一轮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标志着新一轮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全县干部群众将信心百倍,扬起扶贫攻坚的战旗奋勇拼搏。

当日上午,李容根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顶着烈日来到乳源县游溪镇八一瑶族新村、一六镇东粉村、东坪镇斜岭村、乳城镇“两不具备”迁移安置新村等地,了解上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情况,调研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李容根每到一处都进村入户,与村民嘘寒问暖,了解村民经过上一轮扶贫后生活、收入的变化。

“让你们从山里搬入新村好不好?”在八一瑶族新村,李容根与瑶胞赵志财拉起了家常。赵志财以前住在深山里,到山下办事至少要走五个小时的山路,十分不便。2009年在省市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建起了新村,赵志财一家与该村村民一起搬进新村,视野开阔了,生活变好了,赵志财给李容根一个肯定的回答:好。“大家都说好,那就是真的好。”李容根高兴地说;在东粉高元村张帮会家里交谈时,李容根对村民说:“要好好研究、统一思想,重新规划,做好改旧建新、重建家园的工作”。

当日下午,李容根一行召开调研座谈会。会上,李容根充分肯定了乳源县上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的成效。他认为经过上一轮扶贫“双到”,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他们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深受启发和鼓舞。李容根表示,三年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各界齐心协调,形成了合力,共同支持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许多成绩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今年是我省开展扶贫“双到”工作的第四个年头,要切实做好扶贫济困日的捐赠活动。今年的扶贫重点工作是支持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山区村民搬迁和危房改造,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大学生入学,支持养老和福利机构的建设,资助残疾人、先天性疾病患者等四个方面。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踊跃参与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让社会发动面更广,参与度更高,“扶贫济困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动员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扶贫济困。”

艾学峰在会上对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韶关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上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是韶关市贫困地区变化最快、扶贫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时期,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韶关一定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探索更加有力的山区科学发展路子。张志才汇报了上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及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的情况。

吴春腾在会上汇报了乳源县2009年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以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广东扶贫济困日捐赠资金使用情况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乳源县开展新一轮扶贫工作中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三大目标、三大责任和四步行动,即以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以改善民生推动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以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落实领导干部责任,落实对口帮扶责任,落实各级协调责任;第一步对接帮扶,第二步调查摸底,第三步制订规划,第四步启动项目。

部分对口帮扶单位及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对新一轮扶贫及扶贫济困日捐款活动提出建议。

全文阅读

双千帮扶活动会领导讲话

全县“双千帮扶”活动动员大会,是在全县上下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总结十一五、认真谋划十二五、扎实抓好明年开局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年月日全县领导干部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共同关注民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刚才,县政协副主席叶秀祥同志宣读了《岚皋县“双千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县政协副调研员、县慈善协会会长江昌平同志宣读了《岚皋县“双千帮扶”活动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帮扶主体和帮扶对象的代表分别做了表态发言,一会儿,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总工会主席张永斌同志还将做强调讲话,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双千帮扶”活动讲几点意见。

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开展“双千帮扶”活动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了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开展帮扶活动就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省、市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多年来也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明确提出了“十个一个不漏抓民生”的奋斗目标,先后组织实施了“五个全局抓”、“双千”工程、“三联共建”等系列帮扶活动,取得了显着成效,极大的推动了县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11年到2013年,在全县开展千名干部送温暖、千名老板献爱心的“双千帮扶”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充分调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职工、广大私营企业老板和社会爱心人士关注民生、关爱贫困弱势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强大合力,以加快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

1、开展“双千帮扶”活动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就是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开展“双千帮扶”活动,让每名干部职工、企业老板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主自愿交穷朋友、找穷亲戚,就是要求各级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在社会实践中创先进、争优秀,在帮扶工作中,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做出样子,真正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里,拿到手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大办凝聚民心、惠及民利之事,以贫困群众、贫困职工的逐步富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进步。

2、开展“双千帮扶”活动是实现“十个一个不漏抓民生”工作目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个一个不漏抓民生”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部门联乡包村、“双千”工程、“三联共建”等扶贫帮困工作,极大地改变了乡村贫困面貌,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岚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我县依然属于贫困县,全县依然还有2.4万户6.6万农村贫困人口和2000余户困难职工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依然很大,关注民生、帮扶贫困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这不仅需要广大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开展“双千帮扶”活动,就是为了认真落实“十个一个不漏抓民生”工作目标,让全社会参与扶贫帮困,让社会各界关注民生,让贫困弱势群体得到帮扶救助,不断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3、开展“双千帮扶”活动是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密切党群干群企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开展“双千帮扶”活动,既是进一步深化“三项活动”,促进机关事企业单位工作作风转变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检验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各级机关干部职工提供了直接深入基层、接触群众、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为各企业、各老板和社会各界人士搭建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实践平台。在帮扶过程中,各帮扶主体既能从贫困群众身上学到一种精神,又能激发自己为困难职工、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激情和热情,更能进一步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转变企风、行风和作风,积极当好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4、开展“双千帮扶”活动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的现实需要。围绕县委提出的“一体两翼三大抓手四项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今年以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出色地打赢了上半经济强劲发展、7.18抗洪抢险救灾、9.27陕西主会场活动承办三场硬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但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凝聚全县人民的思想、意志、智慧和力量;还需要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但由于7.18洪灾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一些职工因下岗、灾害、疾病等原因而返贫,一些不稳定因素日益凸显,越级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给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危害。如果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社会秩序就不能够保持稳定,改革、发展就无从谈起,实现突破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当前,立足这个大局、服务这个大局、实现这个大局,是全县各级各部门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努力把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关心好,把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保证经济的长足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

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好“双千帮扶”活动

全文阅读

在全区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三年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研究部署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区力量,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刚才,XX同志通报了我区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情况,三名同志作了发言,XX同志做了工作部署,我都同意,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按照省、市部署,我区对口帮扶、支援与合作的六个地区,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第二轮“双到”工作开展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在全省考核中取得全部满分,资金投入、项目落实、帮扶成效位居全省前列,圆满完成各项扶贫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向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同志们致以敬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关于认识。中央、省、市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将其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十以来,总书记国内考察30多次,其中20多次到贫困地区,在许多重要场合,都反复强调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去年11月,中央召开了高规格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小康社会的号角。今年3月,XX书记在全省扶贫工作会上要求:“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共享全面小康”。6月22日,XX书记在全市扶贫工作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部署,确保各项脱贫帮扶任务如期完成”。

相比以往,这次扶贫工作,有几个明显不同:一是标准更高。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在2018年率先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并明确每名贫困人口安排2万元扶持资金,这是以往所没有的。二是要求更严。中央明确要求“省、市、县、镇、村”五级书记抓扶贫,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三是难度更大。经过前两轮扶贫双到,容易的已经解决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同时,由于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等原因,现在各单位调剂资金用于扶贫的难度加大。四是任务更重。帮扶村由上轮的15个增加到27个,以前是十几家单位帮一个村,现在两、三个单位就要帮一个村。

对我区而言,扶贫工作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个重要机遇。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从思想上增强扶贫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同时,通过扶贫工作,加快拓展发展空间,助力企业扩大经营版图,实现双向互动、联动发展、合作共赢。

第二,关于思路。在扶贫思路方面,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变“大水漫灌”、“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等传统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发挥政府资源“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各类资源,共同抓好扶贫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发挥市场作用。要发挥南山经济大区、创新强区优势,坚持市场化导向,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通过市场调节,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二是发动社会力量。畅通社会力量扶贫渠道,发挥我区企业多、名人多、慈善家多的优势,抓好“全国扶贫济困日”和“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引导和发动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三是发挥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作用。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注重调动贫困地区的积极性,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