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班级发展联系紧密。本研究从学生工作者与学生主体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学生班级建设结构,引述学生班级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班级发展与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明确班级建设三板块、创建农校特色班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 学生工作 班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74-02
大学扩招后的大学班级发展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相对滞后。高校班主任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与辅导员队伍的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的发展现状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班级发展的多层次需求。高校的班级发展工作应逐步转向班级内部,依据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班级,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同时积极探寻高校辅导员队伍及班级发展的新途径。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学生班级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班级建设的辅导员工作模式
高校实施学生班级建设工作主要采用“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班级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班级干部”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辅导员工作内容较多,包括班级管理、宿舍管理、生涯规划等。后者辅导员工作较为明晰,辅导员大多从事学院的学生事务管理、学院行政工作,但管理的学生工作较为繁杂,包括院校评优评奖工作、贫困生认定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等。
1.“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班级干部”的班级建设模式
摘要: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严格的选聘机制、全程的培育机制、完善的考评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来探索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培养工作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培养机制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各高等院校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切实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作用,将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在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者和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组织者。高职院校就应该对辅导员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培养工作机制。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培养工作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严格的选聘机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工作机制的基础。
1 高职院校辅导员选聘的原则、标准
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选拔辅导员时应坚持“严进”原则,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的质量,既要求担任辅导员的候选人是党员,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又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或是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学科背景。在选聘过程中,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并同时考查是否具备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学生工作能力。以及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以期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2 高职院校辅导员选聘的方式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选聘的方式,大多数采用传统的面试、笔试、心理测试等方式,虽然这些选聘方式具有一些优点,但是,要选聘出高质量、高素质、德才兼备、热爱学生工作、乐于奉献的辅导员,还有些欠缺。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王政书教授等所提倡的“能力模型选聘模式”。辅导员的能力模型包括服务及管理素质、服务及管理技能、自我发展三个方面。其中,服务及管理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服务意识和职业忠诚感:服务及管理技能包括: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自我发展则包括:持续学习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摘 要: 在高等院校的各项管理事务中,公寓管理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与重视,寻求有效新型的管理模式,是每所高校不断摸索和寻求的。“三位一体三管理”公寓管理模式有其独特的管理特点与优势,可实现各种有利管理资源的合理分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育人深植于公寓之中,构造管理与育人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公寓管理 三位一体三管理
高校公寓不仅是学生最集中的生活场所,还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各大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高校学生人数在迅速增加,公寓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国家教育部、各大高校都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公寓管理模式,许多高校辅导员开始“走进”公寓,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通过建设公寓文化、强化教育理念、拓宽理论学习领域等多种方式,研究创建新型公寓管理模式,寓管理与教育于服务中,以求在公寓管理中真正发挥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服务的能力。
根据院校的独特性与环境条件创建理想的公寓管理模式,是每个高校不懈的追求,“三位一体三管理”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且有效的新型公寓管理模式。
一、公寓“三位一体三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三位一体三管理
“三位”是指公寓中的三股主要力量,即公寓辅导员、学院辅导员与住楼辅导员、学生,三股力量结合成一体成为公寓管理的中心力量;“三管理”是指三种管理方式,即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协助辅导员对公寓的管理,三种管理各有职责又相互交叉合作,使公寓管理的各项工作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三位一体三管理”是指在公寓辅导员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方法,有效整合公寓中的这三股主体力量,公寓内采取有组织、有层次的管理模式,同时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公寓管理工作的同时实现自我管理,激发内在潜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锻炼平台。
(二)主体力量的来源与管理中的组织结构
【摘要]: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往往是应届毕业生,充满工作激情。但由于他们直接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对于师生角色的转换还不明确,要以一名教师身份管理、服务学生还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本文主要探讨高校里新入职辅导员的角色适应性问题及如何迅速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5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人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工作责任重大,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才能带领好学生。做到"精、通、知、晓",是辅导员的必备条件,即"精"学生管理,"通"思想教育,"知"学生心理,"晓"法律常识。
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往往是应届毕业生,只有极少数是从事过其它工作的。大多数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充满工作激情,他们多是大学校园里的主要学生干部,有着较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正由于他们直接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对于师生角色的转换还不明确,要以一名教师身份管理、服务学生还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本文主要探讨高校里新入职辅导员的角色适应性问题及如何迅速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积极参加业务素质培训
高校常常会针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系列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岗前培训能帮助新入职辅导员迅速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点,掌握自身岗位职责及要求,熟悉学校领导及同事,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在岗培训则会系统、全面地为新入职辅导员提供学生日常管理、班级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推优入党、奖勤助贷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以帮助辅导员掌握全面的业务技能和素质。新入职辅导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及时地加以总结,不断提升工作方法。
二、认清角色,摆正位置
摘要:本文通过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忧与乐的展现,提出忧,促解难、促防范、促关爱;乐,是付出、是收获、是鼓舞;高校辅导员要将忧转为乐,应多学习、多改进、多总结,以促进高校辅导员更好地教育、指导和服务大学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忧 乐
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者队伍中虽只占较少一部分,但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优良学风的营造,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而大学生的一举一动,又会时时刻刻牵动着高校辅导员的心。大学生的困难,如同召唤高校辅导员的命令,我们将立即赶赴现场解决难题;大学生的犯错,会让高校辅导员感到内疚,我们会不知不觉检查自身还有哪些未尽的责任;大学生的矛盾,会使高校辅导员深感忧虑,我们将想方设法尽快找到化解矛盾的途径;大学生的病痛,最让高校辅导员担忧,我们将极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减轻痛苦;大学生的忧郁,需高校辅导员及时察觉,我们将帮其排忧解难,使其愉快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每当大学生取得进步、获得荣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高校辅导员会为之而快乐。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有忧,也有乐。忧,虽增添了高校辅导员的烦恼,但同时促进高校辅导员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乐,是高校辅导员追逐的目标,热心服务,真诚帮助,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大学校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是高校辅导员最大的快乐。忧是高校辅导员时常遇到的,而乐是需要高校辅导员付出努力才能达到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忧与乐的展现,就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排忧解忧,将忧转化为乐,谈谈自己的看法、做法,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温馨、优良、高效的服务多做贡献。
一、 忧,促解难、促防范、促关爱。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辅导员要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管理、服务。”“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辅导员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我省教育厅对高校辅导员提出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我们应认真履行,尽责尽力,切实做好。
1、 多加思考,积极解难
我在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多年,并且均担任过本科各年级的辅导员,大体都知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学习要求、生活难点、思想变化等是不一样的。在具体工作时,高校辅导员应理清思路,针对各阶段学生的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心中的担忧。
下面,我就自己一个学期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完成学生荣誉评定工作
一是,完成了综合测评系统使用测试及其纠偏工作,在此基础上,审核了-学年第一学期学生的综合测评数据;
二是,完成了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奖、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生干部、优良学风示范班、优秀班集体等系列荣誉评定、审核及奖金发放工作;
三是,查阅了其他高校优秀大学生、大学生标兵、十佳大学生评选的基本做法,设计了十佳大学生评选方案初稿;
二、承担学生信息统计任务
一是,节日信息统计。起草了十一国庆、元旦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学生工作通知初稿;及时完成了节后未返校学生信息统计工作;
二是,管理信息统计。完成了学生学籍异动、校外住宿、违纪处份及其谈话记录等信息统计工作;
【摘 要】随着市场 经济 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新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对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针对普遍存在的班主任工作实效性不强的现状,建立班主任工作任务单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动态指导,调动了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形成争先创优的和谐氛围。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加强对学生教育 和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学生思想 政治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 发展 人才的重要一环。创新机制,加强班主任工作,规范班主任工作考核管理,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能够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行班主任工作任务单的起因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多数班主任能够主动、积极开展班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班主任不知怎样开展工作、工作方法简单;有不少班主任等、靠、要,独立主动开展工作不够;有部分班主任深入学生不够,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了解;由于缺乏对班主任工作的硬性考核与管理,在评选优秀班主任时,并不能真正体现出班主任平时工作过程和质量;辅导员与班主任联系交流较少,分工不够明确,有时出现互相推诿现象;也有的班主任平时工作很积极,但缺少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很难有突破等等。
为推动班主任工作深入扎实有效的开展,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工作机制,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学院决定实行班主任工作任务单制度,切实加强指导、联系、管理和考核班主任工作。通过两年多来的运行情况看,实行班主任工作任务单制度,打开了班主任工作新局面,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班主任工作任务单内容
班主任工作任务单包括任务名称、任务内容、任务布置部门、任务性质、布置任务时间、要求完成时间、任务完成情况记录及审核等栏目。
任务名称就是本次任务单的工作主题。
【摘要】实行了学分制改革后的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育人队伍在原有的班主任、辅导员基础上又增加了导师,三支育人队伍并存,从形式上构建了坚实的育人堡垒。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理论上对三者的工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并未达到理想的育人合力。各高校应需要根据学生工作实际,有选择地推行三支育人队伍合作关系模式。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育人队伍;合作关系
本文则针对查摆出来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借鉴有关高校的先进工作实践经验,尝试提出几种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合作模式,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育。人制度的建设与选择提供启示,以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三支育人队伍的育人合力,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发展。我们针对未实行或未完全实行辅导员制的院校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部分师生的访谈,主题是“你认为你的学校目前是否有必要设辅导员”。调查结果令人意外,认为有必要实行辅导员制的比例占到51%,可有可无和没必要的比例占到49%,基本持平。访谈结果显示,师生普遍认为实行辅导员是总的趋势,国家要求实行是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良好作用的发挥的。但要实行辅导员制,必须有相关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奖励及今后出路等政策措施做保障,使辅导员真正发挥作用,而不能限于形式。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没有实行专职辅导员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立即着手准备实施辅导员制。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了学分制改革后,本科生导师、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较以往有了不同。导师是以学业指导为主,辅之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服务等工作;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应该是营造良好的班风,而且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指导;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具体的学生管理、服务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今后一个时期内,“随着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这支队伍应该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服务型转化”。因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工作实践中,不同的高校可以有选择性地实行不同组合的育人制度。在此,尝试提出以下几种可资借鉴的合作关系模式:
一、“二二四”合作制
“二”分别代表的是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四代表的是四年大学时间,不同的年级、时间配以不同的育人队伍。“二二四”合作制就是低年级(一、二年级)新型班主任制,高年级(三、四)年级导师制,每个年级配备专职辅导员贯穿四年学生管理。
所谓新型班主任制度,“是要减少传统班主任的非学术性的学生工作,班主任由‘学生管家’向‘学业导师’转变”。也就是一些诸如学生请假、检查宿舍卫生、组织会议等琐事不需要班主任亲自去做,新型班主任主要是引领学生了解专业、融入专业,建设优良班风、学风。低年级实行新型班主任制非常有必要,因为学生入校时间短,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的学习方式,对所学专业不十分了解,需要新型班主任及时对学生施以个性化的指导,某种程度上新型班主任起到了导师的作用,只是指导的人数较多;等到了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兴趣和特长,选择性的确定各自的导师,导师因为带的学生较少,可以更深入、更具体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辅导员制自实行以来,经历了反复试验,目前,已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可以直接借鉴成功的做法,选好、用好辅导员。
二、“二二四”导生合作制
摘 要: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为了有效地提高工作效果和质量,辅导员应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梳理、总结和创新。结合实际经验,探讨了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 创新 总结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83-02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员工作是培养大学生优良素质、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特殊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能起到专业教师和其他教辅人员无法替代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服从学校与院系的双重领导,随时都要接受学校各级党政管理职能部门布置的任务,如学工处、团委、教务处、就业办、财务处甚至保卫处等,加之本院系布置的事务工作,辅导员俨然成为了学生的“保姆”、“警察”、“万金油”,学校的“办事员”①。因此,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不断地总结和创新。
从事辅导员工作,就是在学生思想、性格、学生发展需求方面,具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引导。由于90后的大学生个性张扬、易于变化、价值多元等等,他们对个人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最为关注,辅导员应该从这点切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搞好理想信念教育。学生D是个运动健将,被学院的体育老师相中,诚邀他去参加第八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体育老师劝说良久仍然执意不去参加,无奈之下,体育老师找到了辅导员,希望通过她做学生D的思想工作,使学生D愿意参加省大运会。她多次在宿舍、操场上与学生D聊天,通过了解,知道学生D从小学开始一直都在参加校级、镇级、市级的运动会,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对手,仿佛他是世外高人。另外,他家里情况并不富裕,学费也没交清。辅导员通过多次与他促膝长谈,让他了解到人要有追求,引导他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自己更上一台阶而努力,不能满足于现状,省大运会是他挑战自己最好的机会,也能开阔眼界。后来学生D去参加了比赛,一举斩获标枪金牌、铅球第五名、4?00米第三名,意外地收获到学院的一万多元的奖励。为了使得思想教育更为深入,思考并总结谈话的技巧:(1)明确谈话的目标,提前了解学生想法,找出彼此的共同点;(2)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3)从目标切入,多关注学生需求;(4)学会聆听;(5)找准时机,提出要求。
下宿舍是辅导员与学生交流,抓住学生思想动向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下宿舍能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辅导员在和学生聊天时了解到有学生私下打麻将,于是制造了个机会人赃并获。对这起事件做到及时上报、严肃处理,同时对班委、宿舍长严厉批评,坚决杜绝此事再次发生。发现事情后,连续一周,马不停蹄地私下找这三位学生谈话,避免他们在思想上形成误区,经过教育,他们承认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通过每月的检讨不断地反思错误。在对他们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同时,肯定他们做得好的一面,给他们鼓励和支持。
摘要:为解决学生人数多,专职辅导员少的矛盾,我院把有承担教学和行政职务的老师纳入辅导员队伍中,按1:200的师生比进行配置专兼辅导员,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些辅导员不仅有教学或行政事务,而且任务繁重,严重制约了学生管理工作。为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我系专门召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强调配备学生辅导员助理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决定在本学期实施学生辅导员助理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学生管理学生辅导员助理
1 实施学生辅导员助理的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地位不太高,待遇不太好。辅导员工作缺乏足够的激情和主动性。担任辅导员工作只是为应付评职称需要,往往导致人员配备不足、队伍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对于缓和教师辅导员队伍的不足有很大的弥补与调和作用。建立、完善、深化学生辅导员助理制度,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学生辅导员助理提出背景
当前,我系2011级有8个教学班级共352人,配备一个专职辅导员和一个兼职辅导员。专职辅导员是马克思思想政治专业毕业,本学期刚引进的研究生,有理论学识,但缺乏管理经验。另一个是老辅导员,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较到位。这样无论在上课,上早操和上晚自习,班风,学风和纪律要求方面都有明显差距。为了均衡管理,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经系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本学期配备学生辅导员助理进行试点。学生辅导员助理从学生会当中选拔大二的优秀学生,由系团总支推荐,系党总支审核,按照专业一致的原则负责一年级各班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同专业一、二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帮助2011级学生尽快适应专业学习、树立专业思想,继承优良的专业传统,尽快进入角色。
3 学生辅导员助理的角色扮演
学生辅导员助理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学生,二是辅导员,同时又是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辅导员助理和学生年龄相仿,很容易融入班级,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情况,把获取的有效信息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为辅导员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学生辅导员助理作为学长,能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指导学生开展班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