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封面设计论文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术期刊封面设计论文

1学术期刊封面设计要求

1.1立意明确

学术期刊封面的设计应该立意明确,要本着与期刊内容、性质相吻合的原则,以吸引读者长期阅读为目的,符合期刊设计的整体性、艺术性、实用性、经济性的要求,并将美学理念适当地融入到设计中来,最终推动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学术期刊不同于文艺类、娱乐类的期刊,它是集知识性、理论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因此要保持简洁、严肃、理性的设计理念,侧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体现内文的专业权威性,能够反映出深层次的知识内涵。

1.2风格统一

学术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按照一定的周期,依据卷、期等进行排序,其封面设计需要有相对的阶段稳定性,总体风格应该基本定型,与出刊宗旨保持一致,不作变化,但可以不断地加以强化。这样有助于期刊在读者群中树立品牌形象,不仅能够在形式上吸引并打动读者,又能够在内涵上经得起推敲。当然,封面设计风格的相对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立意明确的前提下,可根据刊物发展的个性需要,在不影响主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作相应的调整。而调整的周期至少为一年,也就是说在同一卷的期刊中封面设计的版式是没有大的变化的,或只作少量的如期刊封面底案颜色、固定位置的图形与文字的变化等。在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或刊物定位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改变封面的设计风格,若刊物以完全陌生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刊物的发行。而在更名或改版时,可在保持学术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对封面设计作相应调整。纵观某一期刊自办刊起的每期封面,都应在统一中求创新,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1.3色彩运用得当

色彩是期刊封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封面映入人眼帘的第一观感。对于色彩的设计应能够体现出学术期刊内容的性质与特点,这样有利于加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定下整个封面的主色调,学术期刊承载的内容多为科学严谨的专业文章,因此其封面色彩的运用不易过于花俏,具体设计可按照期刊的类型特性来选择色彩,为封面定下主要的颜色基调,如医学、法律、哲学等类型的学术期刊,可以选择白色、灰色等作为主色调;航天航空、海洋、水利等类型的学术期刊,可以选择蓝色作为主色调;农林业、环境科学等类型的学术期刊,可以选择绿色作为主色调;电子通讯、工程、化工等类型的学术期刊,可以考虑色彩较鲜明的暖色系作为主色调。另外,主色调的选取也可由编辑主创人员在美学理念的指导下来进行设定,将设计者的主观意愿和创作情感融入到设计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其次,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因为题材所限,封面设计的发挥空间不大,如果只有单色调的底案,而无其他色彩或创意图形相辅,则会显得沉闷、单调。因此,利用对不同色彩的规划,可以使画面的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如采用对比色搭配法、同色系搭配法、渐变排列法、间隔排列法等,都能够取得好的设计效果。

1.4布局合理

全文阅读

期刊封面设计科技论文

一、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原则

根据现代期刊编辑学理论,期刊封面的主要功能有认识功能和美学功能。认识功能需要封面设计规范、清晰、辨识度高,能清楚提示期刊的性质、特色、内容及服务方向。从认识功能这个维度可以延伸出科技期刊的3条封面设计原则:规范性、稳定性和专业性。美学功能则需要使专业、严谨的科技期刊更具艺术美感,传达出活泼的人文气息,增加期刊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从美学功能这个维度可以延伸出科技期刊的1条封面设计原则:艺术性。具体论述如下:

(一)规范性科技期刊的封面

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谐地标出必要的项目和信息。《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规定科技期刊封面应该标明刊名、卷期、出版年月、责任者、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期刊条码等项目。因此,在进行封面设计时,这些项目和信息必须做到没有遗漏、简洁清晰。同时,在期刊卷号、期号表达上尽量采用国际通行做法。总体而言,规范化标示封面信息是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封面的认识功能。

(二)稳定性科技期刊具有无限期连续出版的特性

如果刊物要保持区别于其他刊物的辨识度,并树立品牌形象,封面设计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进行有规律和细微地调整,使期刊封面能始终延续一种稳定的风格,最终在读者心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期刊整体形象。因此,可以精心设计一种能产生深刻影响力的封面元素,让这种元素成为贯穿各期封面设计的一条线索,由此积淀成为期刊的标志。总之,期刊的封面设计要注意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使有变化,也是有规律的、细微的变化,以此发挥封面的认知功能和形成刊物的品牌特色。

(三)专业性每种科技期刊都会涉及一种或多种学科和专业

每种学科和专业都有专属的研究对象和特色。这些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色能很好地传达科技期刊的专业范围和专业内容,因此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可以注意从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特色中寻找设计灵感,寻找独特封面设计的切入点,通过色彩、布局、构图等封面设计勾勒出刊物的专业特色,突出刊物应有的个性,使科技期刊的封面成为其学科和专业服务方向的指示器。

全文阅读

书籍封面设计论文

1封面的文字设计

文字是封面设计中传达信息的重要内容,也是准确传达书籍意境和格调的元素。封面设计中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这些文字不能随意设置、摆放,而是需要设计者运筹帷幄,将所有文字的字形、字号、字距、排列方向、组合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设计者要通过阅读、了解书籍的整体内容,并通过对书籍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对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形象的设计。例如,书名的设计并非只能运用某一种字体、色彩或字号来表现,如果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字体、色彩、字号加以组合会让人耳目一新。在封面有限的展示空间里,书名文字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无论采用何种设计手法和组合方式,都应该突出书名的主体地位,在这里主要从字体的选择方面对书名所用文字的设计作详细的介绍,一般用于书名的字体包括书法体、美术体和印刷体三大类。其中,书法体一笔一画间显示出无穷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此外,书法体字迹很多都出自社会名流之手,因而赋予其名人效应,深得读者的喜爱。美术体可分为两种: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规则美术体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点变化统一,且外形要求规整,具有易于阅读、设计起来比较简单的特点,但其形式缺乏变化,比较呆板。不规则美术体则与之有所区别。它强调变形自由、随意,不管是从点划的处理或是字体的外形方面都要求体现出不规则的变化,具有形式丰富、个性明显、设计感强、装饰性突出等特点。不规则美术体较之规则美术体和书法体而言,具有更鲜明的个性,且更具有适应性,所以被许多书刊优先选用。印刷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早期的印刷体与规则美术体有些类似,比较呆板、僵硬,现在的印刷体则有所改进,融合了不规则美术体的变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印刷体的表现形式,弥补了其形式感上的不足。不同种类的书籍对文字设计也有不同的要求,少儿读物类书籍使用的文字要求生动活泼,具有稚拙感和趣味性;工具类书籍使用的文字要求工整、严谨,具有较强的秩序感,等等。在书籍设计中,将文字进行变形和组合设计,可以形象地传达书籍的内容信息,并让读者体会到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

2封面的图形设计

图形具有丰富的内在含义,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是强化主题的重要元素,也是封面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画面中往往占有很大的面积,成为视觉中心,所以图形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书籍出版的整体效果。优秀的封面图形设计应该是在具有美感的同时让读者过目不忘、为之震撼。如果想让封面图形设计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就必须使设计出的图形与书籍内容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一般的休闲类书刊。例如,时尚杂志、女性杂志,其标准是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要求与时尚接轨,所以会选用当红影星、歌星等的图片做封面;科普读物选择封面图片的标准是具有科技性、知识性。因此,通常选用与先进科技成果相关的各种图片;新闻杂志常选择有影响力的新闻人物作为杂志封面,其标准不是时尚,也不是饱含科技性,而是具有新闻价值;美术、摄影类刊物通常选用有代表性的、优秀的艺术和摄影作品作为封面,其标准是具有艺术价值;而体育杂志则会选用体坛风云人物的图片作为封面。优秀的封面图形设计不仅仅是图案元素的华丽拼接,而是书籍内容形象化地再现,可以提高书籍的整体格调。

3封面的色彩设计

封面的色彩设计是封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拿捏有度的色彩表现和艺术处理,能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的目光。色彩的运用要做到与内容相适应,要善于通过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来表达出内容和思想的不同。同时也应注重在对比中求协调、统一,这就需要用间色互相配置,使对比色统一于和谐的整体之中。书名色彩的运用在封面上应略微突出,必须具有一定的纯度,这样才能显著夺目,让读者一目了然。此外,在封面设计中既可以运用绘画色彩,也可以运用装饰性的色彩来表现。在封面色彩设计中还需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书籍,其色彩的运用应有所差别。例如,儿童读物的封面色彩就不适合用于教科书。色彩,不需要明确的轮廓勾画,却极富情感表现力。色彩元素地融入,可以引导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书籍之美,但只有与书籍主题内容相协调的色彩设计,才能获得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认可并接受。

4小结

文中论述了书籍封面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只有将各个要素精心地设计、有机地组合才能构成书籍的封面。进行封面设计,绝不能按部就班,而应该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书籍封面,让读者一见倾心,爱不释手。

全文阅读

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论文

1科技期刊封面设计问题

期刊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本文仅从封一和书脊的设计探讨对阅读和馆藏的影响。

1.1封一

1)色彩运用过重。

期刊封面设计是由文字、图形、色彩等通过点、线、面的巧妙连接与组合而使封面达到美化的效果。色彩是封面设计的要素之一,是第一视觉语言,信息的首要传递者。有道是“远看颜色近看花”,封面色彩具有强于图形和文字的表达作用。科技期刊也较为重视色彩的运用,有的期刊为突显自身的学术性,使其高雅、沉稳和大气,封一采用的色彩比较浓重。如《生命的化学》2014年第1期,封一为深蓝,《中国细胞生物学报》2014年第1、2期,封一为深黑。深蓝、深黑对读者阅读影响不大,但影响了期刊的管理。因为期刊到馆后,在每期封一上需要加盖部门印章,标注分类号,以示期刊身份和类别。红色印章、黑色字迹在蓝色或黑色的背景下不易显现,给管理带来麻烦。

2)图片过大。

一些科技期刊为引人注目,将与本期内容相关、色彩鲜艳的写实图片放到封一中,有的占据整个版面。由于内容之别,同种期刊其图片的图案、色彩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如2012年《大自然》第2期是一幅大海蓝天、高山白云的图案,封一主色蓝白相间,色彩明快;第3期是一只雪鸮鸟在黑色的夜空中的图画,封一主色为黑,色彩黑暗。这种极具不同封一的色彩,将影响期刊的辨别和归类。还有期刊因图片色彩浓艳、图案花乱,而掩盖、冲淡期刊的前景标志。封面前景包括刊名、刊期、刊标及各种封面造型的色、块、线等,封一前景是固定不变的部分,是识别同类与区别他类的重要特征,被掩盖、冲淡后,也会影响期刊的辨认和查找。

3)文字设计失当。

全文阅读

书刊封面设计论文

一、封面设计的立意

中国传统绘画主张“作画贵在立意”,封面设计同样需要重视立意。立意的高峻、深远、奇巧,往往直接决定了封面整体形象的品位与格调。绝妙的立意不仅能体现出书刊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还能展现出回味无穷,余音绕梁的艺术美感。封面设计的立意来自书刊内容,反映着书刊的主题精神,这就需要设计者充分熟悉书刊的内容、主题、性质、特色和风格,认真寻找故事和情节之中同封面设计相关的主要信息,精心概括和凝练书刊的主题,按照自身的创作方式,将其进行萃取和升华。设计者越是对书刊内容、主题理解透彻、深入,就越有自由、丰富的创作空间去设计封面。这就是所谓的“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封面设计的立意还需要以情动人,寄情写意。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表面看来,艺术形象是“无情物”,实际上无一不包含着艺术家感情的因子。一个封面设计者,只有在书刊中找到能够激发和唤醒自身情感的形象,才能表现出强烈的创作欲望,进而完成艺术创作。所以说,正是基于设计者对书刊内容描绘形象的情感共鸣,封面表现出的艺术形象才拥有感人的魅力。

二、封面设计的构图

如果说立意是为了给封面设计确定主题思想,创造美妙、深邃的意境,那么构图就是将这些思想和意境落实在一张或大或小的纸的平面空间内,使其以形象化的符号展现出来。通俗地讲,构图就像是建筑物中由钢筋和水泥搭建的主体结构。好的构图,必须如实而充分地体现封面设计者的艺术情感和意境空间。在封面设计中,如何实现成功的构图,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和规律:

1.解决平面空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

在封面设计的构图中,将组成平面的各个部分有机分配,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分散和呼应”、“比例与权衡”的方法使其形成整体效果,产生整体效果大于局部效果的作用。

2.形象组合力求删繁就简,讲究疏密得当。

在构图时,对于形象和元素的选取和运用,务必做到删繁就简。封面构图的形象和元素越精炼越好,要以简练的艺术语言达到准确表达立意的目的,所谓“妙语者不必多言”。但需注意,若将删繁就简当作简单粗暴地做减法,就会使构图失之空洞无物。在整体布局的规划中,还需要注意将形象和元素安排得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疏处要“一马平川”,密处能“间不容发”。

全文阅读

天涯杂志封面设计论文

一、《天涯》杂志封面设计图形的意蕴之美

就《天涯》杂志本身的属性来讲,它属于文学类书籍,它不同于科普类书籍,因为没有科普类书籍的直截了当;它也不同于历史政治类书籍,因为它没有历史政治类书籍的客观与现实;它甚至也不同于现代设计类书籍,因为它没有现代设计类书籍的绚烂与激进。而它有的是专属于它内在的意蕴之美,是一种细水流长,是一种静静的品味,是一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情怀。《天涯》杂志的封面设计正是处处体现着这样的特性,它将视觉化的图形与文字的内在意蕴相结合,让其封面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感染力。《天涯》杂志中文字的图形化设计就是利用文字本身的形态作为图形来对待,而文字本身的意义就是其创作的源泉。图形与文字有机的结合设计,不但可以快速表达其信息内容,同时也使其产生丰富的图形趣味,这一点是单纯的文字不能传达出的效果。如《天涯》见中杂志的封面设计《风月山竹》系列,是韩家英老师在岳麓书院竹林中,看到游客刻在竹上的名字,联想到那种强烈要别人记住自己名字的刀耕笔伐,通常也会遭受批驳一番。而他创作了这套丝毫没有暴戾之气的系列海报,淡然而恬静。将文字竖起来堆叠,可以看到“周“”张“”李“”戴”等百家姓氏刻画,刻入“山”“竹”字的形态之中,再配以文字中的笔画撇点,笔墨厚重,孤壮而凌然,十分凸显山的气质。手工纸和烫金工艺既有对比的尺度,又温暖贴切。平面设计为文学造型,最难的还是气质的建造。虽然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对文学的解读,但既能传达文学家的信息,又能找到公众支持的图形,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还有气质建造的深层要求。从整个图形来看,淡黄色的牛皮纸上着黑色笔墨,不禁让人感受到水墨竹画的意境。就其整体的形来看,书画统一,浑然天成。人还没有翻开书,其封面就悠然而生出一种文化意蕴。不但装饰效果出神入化,而且很好地烘托了书籍的文化气韵。

二、《天涯》杂志封面设计图形的视幻之美

将文字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应用到书籍封面设计上去,笔者认为作为设计师可以利用视幻关系进行同质同构或异质同构的设计。采用以意造形、以形表意的设计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与别出心裁的展示意象的形式将具体的形提炼成抽象的意,来表达深藏于书籍内容中的内涵,将潜在的语言和深层中难于表达的思想形成一种意象去展现给读者,达到超乎于文字原本的意义和形象并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设计采用文字与图形的对比进行结合,巧妙地进行着变形变异、移花接木的设计。从图形的右半边的形态可以看出是一个篆书“文”字,但又如一个站立的人形,而左半边是利用纯粹的人物绘画图形融入到右边的文字中去,彰显人文情怀,使得《天涯》封面的主图形的视觉表达更具张力,使其信息传达的功能更加强烈,不似图形却胜似图形以夺人眼球,古朴而温雅。“美”字就是采用了同形同构的表现手法,将外形相似的图形与文字进行拼接,将移花接木表现得淋漓尽致,透露出的是强烈的视觉对比和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将汉字“美”与墨迹的手印相结合,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字,而是赋予了它生命气息的美,这样的“美”美得让人心动,美得让人折服,美得让人倾心。无论是封面中的“文”字还是“美”字都寓意着丰富的内涵,作为设计师可以匠心独具地将这样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去,当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辩证统一的时候,方能彰显封面设计的艺术魅力所在。

三、《天涯》杂志封面设计图形的趣味之美

在《天涯》杂志封面中将汉字进行着不同形态的组织,一竖一横一撇一捺之间的结构构成体现出的不同形态,都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而文字的意象化是文字图形化的关键,使文字从具体的形脱离出来,成为一种意象去表达,创造出的文字图形更加有个性、有趣味。一个好的封面设计首先要让人想看,其次让人觉得好看,最后要耐看。想看是因为封面独特的图形设计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好看则是封面设计的形、色、构成和谐统一,具有美感与艺术性;耐看则是因为创意新颖,使读者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能够让人感到回味无穷、趣味无尽。封面设计采用文字的组合,形成一种动态的物体形态,一眼看上去,仿佛是写生的素描画面,但仔细一看,其中尽是颗颗文字,历历在目。将文字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独立的图形形态,把图形的形融入到文字中去,二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设计独特、新奇、生动、有趣,是由众多细小的文字因形汇聚而成,虽说是文字,但如此细小的文字已没有了可读性,完全是将其作为图形化来设计的,它们被设计师精心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似乎正在被挤压着的管状颜料包装,无形中在素雅的画面中透露出斑斓的色彩,简洁律动,趣味十足。富有趣味性的设计能产生一种特有的吸引力,使读者在新奇、振奋的情绪下,深深地被它的视觉魅力和情感魅力所打动。它可以使接受者在冲动的情感状态中获取信息,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地接受设计所传递的信息。作家韩少功曾经在《我与天涯》中说:“沉静、忍耐、同情、奇思妙想、朴质大方,就体现了天涯的文学理想,要去掉一些势力、浮躁、俗艳、张狂、偏执、封闭等等,而这是一本期刊应有之义。”的确,《天涯》杂志的内容呈现给我们的是很多的愉悦与思索、是灵感与智慧的交流、是宁静与激情的触动。它脱离了世俗而存在于一种意境的高度。而这一切的内在美当我们看到《天涯》杂志第一眼的时候就可以从它的外在形式上一目了然。这就是《天涯》杂志封面设计的与众不同之外,极具感染力。当我们细细品味着《天涯》封面图文设计的同时,发现它的材质也别具特色,在现代各种包装华美亮丽泛滥时,《天涯》杂志保持着它独有的宁静清秀。运用牛皮纸的本色与图形的墨色相配,可以说是将《天涯》杂志整体的大气、稳重、严谨、得体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杂志封面的色彩既不繁杂,又不单调。整幅画面图形文字部分墨色浓重,部分色块略淡,以显衬托之意,层次分明,对比恰当,突兀有致,给人产生柔和与平静的心理感受。将牛皮纸作为封面设计的材质也是《天涯》的一大特色,毕竟在现代繁华的装帧设计中已经很少有这样大胆朴素的造型与理念了。《天涯》封面内外兼修,秀外慧中。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给读者奏响一曲动人的华美乐章。而作为给予读者重要的第一印象的书籍封面来说,好的设计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令人爱不释手,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之前就做好了阅读的心情与阅读的态度。我们应当不断去发现或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诠释本质内涵的意义,使其跨越地域的限制,突破语言的障碍,将一种独特的意蕴灵感与艺术美感融合在无声的画面中。

作者:熊逸越 吴丹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全文阅读

期刊封面设计论文

1书脊

书脊是期刊封面的一部分,是期刊厚度的显示,虽为方寸之地,但有着封一的功用。GB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期刊的单册和合订本,其书脊厚度大于等于5mm时,应按照GB/T11668的规定,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1]笔者调查发现,书脊名称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1)书脊名称标注问题。一些科技期刊在书脊名称标注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标准规定。有的书脊厚而无字,有的薄而有字,还有的时标时不标。如《分子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88页)、《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5期(192页),其书脊厚度都超过5mm,但未标书脊名称;而《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年第1期(52页)、《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4年第1期(62页),书脊厚度都小于5mm却标有书脊名称。又如《中国果菜》2012年2~12期都有书脊名称,只有第1期未标注。这种设计,不仅影响期刊的美感,而且给查阅带来不便。2)书脊字样设置问题。一些科技期刊的书脊名称字体、字号既不符合人的视觉审美观,也不便认读。例如:《中国果树》2013年各期,书脊字大小随期刊厚薄而变,最厚的第5期比最薄的第3期的书脊字大好多,放在一起不协调,也不美观;《中国食品工业》2014年、《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年书脊字小而笔画粗,字间距小,不易辨认;《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年第1期、《病毒学报》2014年第1期,书脊字太小,与书脊宽度不协调,既影响美感也不好认读;《通讯技术》2013年各期书脊的字体、字号2期一变,格式大不一样,严重影响识别和归类。3)书脊色彩问题。书脊颜色方面有2个问题:一是同种期刊书脊颜色不一致,例如:《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第4、5、11期,书脊为白色,其他书脊为淡蓝色;《无线电通信技术》2013年一期一色。这样的期刊放在一起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辨认。二是书脊颜色与书脊字之间色差小。例如:《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年各期,书脊为深红,字是黑字,不能突显;《世界林业研究》2013年各期,书脊为绿色,字为黑色,不易辨认;《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第1、2期,书脊为蓝色,字为黑色,也不易识别。4)边缘名称标注问题。边缘名称虽然不类属书脊名称,但期刊立放刊盒时,起着书脊名称的作用,所以在此一叙。GB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笔者注)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1]笔者统计发现,无书脊名称的期刊大多也无边缘名称。在无书脊名称的期刊中,有边缘名称的期刊只占29.4%,但标注规范者只有17.6%。如《微型计算机》边缘名称写在封底右上角,字小,间距也小,刊名不醒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建议

1)色彩运用要恰当。封一、书脊浓墨重彩,虽能撩人眼目,但不是读者、馆员所需,只有方便阅读、便于管理才能赢得人心;因此,封一、书脊设计不要企求以色装扮,要注重实用、方便:一是若封一色彩浓重,要设有突显印章、分类号的色块,以便管理;二是同种期刊的书脊色彩要一致,便于查找归类;三是字与底色差要大,切忌黑红、黑蓝、白黄、灰绿色相搭配,否则难以识别。2)图片使用要得当。封一图片不宜占据整个版面,应只占封一的一部分,这样,无论图片的色彩、图案怎么变化,也掩盖不了封一前景标志,使期刊易于辨别和归类。若图片过大,其图案不要太花、太乱,要突出期刊前景标志,以便辨认。封一色彩格调要一致,期刊一期一色、一期一个面孔的设计样式不可取。3)文字标注要直观。文字、数字是期刊封一和书脊名称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期刊类别、性质和内涵的体现[6]。虽然重要,但不能过于粉饰。因为科技期刊的读者不是书法家,也不是艺术欣赏家,他们对文字、数字没有过多审美需求和爱好,只需易读、醒目。所以文字、数字标注要规范大气、简明,居于期刊醒目位置;字体、字号要根据空间大小、醒目程度而定,要便于认读;书脊大于5mm时必须标明书脊名称,小于5mm时要标明边缘书脊名称;英文刊封一要有中文刊名注释,英文刊名缩写字母不要太大。

作者:陈玉红单位: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全文阅读

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要素论文

摘要:封面设计中的文字既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的点、线、面,以此进行组合构成,作用于封面设计。

关键词:封面设计文字形式美创新思维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设计是书籍的脸面及外衣,大多时候可以说是封面把书籍卖给了读者,因为好的封面就像招贴画一样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21世纪的书籍已经是一种文化商品,这就要求书籍设计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创新。一本书有再好的内容,但如果没有好的面貌──一个能使读者一见倾心的封面,也会被埋没在书架中,因此,书籍与读者见面首先就依赖于封面。读者对封面第一眼的感觉非常重要,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封面这块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文字、图形、色彩以及材质把书籍内容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而文字要素是封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封面设计中的文字既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的点、线、面,以此进行组合构成,作用于封面设计。因此,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以文字为主以图形为辅,特别是书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封面上可以没有图形,但绝不可以没有文字,文字在封面设计中应占有显著的位置。下文就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构成展开论述。

一、封面设计中文字的构图形式

设计封面文字内容要根据书籍内容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考虑。封面设计中以书名为主体,作者名称、出版社名称等文字为辅的构图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垂直构图书名文字垂直排列,常见垂直构图有居中垂直、上居中、下居中、居左、居右,或较长的书名以垂直错位的方式出现。垂直构图具有严肃、庄重、高尚、刚直的风格。

水平构图这是一种常用方法,一般有水平居中、水平居上、水平居左、水平居右。书名在中间让人感觉沉稳、古典、规矩,在书的上部令人感觉轻松、飘逸,居左靠近书口的一边有动感,有向外的张力,在下部让人感觉压抑、沉闷。水平构图给人以平静、安定、稳重的感觉。

倾斜构图人们常用倾斜方式表现动感,打破过于死板的画面,以静求动。书名文字的倾斜排列令画面活跃有生气,运用合理有助于强化书籍主题。

全文阅读

新文化时期书籍封面设计论文

1.意味深长

所谓意味深长,是指以设计的文字、图形和色彩为基础,利用比喻、联想和想象等方式,体现出来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而中国艺术创作素来有寓意的传统,很多创作者都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体现出了这种寓意特点,从而获得了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联想是指从一个事物推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其能够给欣赏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使设计的深意得到突出表达。如夏衍话剧《赛金花》的封面设计选用了一座大炮对着老北京城墙的图案。赛金花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面对八国联军的侵华,为保护北京城和北京市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此处用一门大炮来代表八国联军,用古老的北京城楼代表赛金花和她的生活环境,使人不禁联想到了当时环境的复杂和危险,设计者以此来体现对赛金花所做贡献的肯定。

比喻是把甲比作乙,甲和乙在本质上有着相同的特征,通过这种比喻能够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如曹辛之所设计的《九叶集》,其是一部当时九位进步诗人的诗歌合集,曹辛之别出心裁,用略带抽象的手法画出了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枝干粗壮,枝叶繁茂,而且恰好有九片叶子,而且每片叶子造型各不相同,曹辛之以此来比喻这九位诗人,告诉读者他们的诗歌创作是植根于生活这片热土的,所以才能够枝繁叶茂,而且每个人的诗歌都是独具特色的,各有各的风格。

象征是指用甲表现乙的形式。鲁迅的《坟》创作完成后,很多设计者的封面设计都难以让他满意,原因在于多数设计都过于直白,没有象征意味,不能和杂文本身相配合。最终封面还是选定了陶元庆的设计,此设计的画面使用两个土灰色的三角形作为坟墓,将几个细长的圆锥体作为坟地里的树木,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了一个棺材的侧影。单看画面,我们难以看出其描绘的是一座坟墓,但是联系到书籍的名字,就能够体会到设计者的深意:其描绘出来的是一个象征的坟墓,即封建文化的坟墓,令人回味无穷。

2.中西合璧

新文化运动时期,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现代艺术思潮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发生了交融,使得书籍封面设计走进了一个兼容并蓄和多元发展的时期。面对这种形式,鲁迅、丰子恺、陶元庆、郑川谷等都纷纷开始了关注西方现代美术和中国传统设计的融合,并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找到了一种平衡,使作品呈现出了中西合璧的面貌,大大扩展了意境的审美表现。

如丰子恺为《护生画集》所设计的封面。其选用了莲花,并将和蜻蜓作为主要的表现素材,将莲花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并将画面底部中央的一朵莲花上的长方形空间作为题写书名处。而该长方形两旁的莲花则是左右对称的,这表现出一种整洁的美感。而且为了防止这种整洁过于规整,设计者又画上了几只蜻蜓穿插在连花丛中。之所以选用莲花,是因为其在日本留学时期,对日本艺术中莲花的含义有了深刻的了解,其正好和画集本身所表达出的意境相一致,体现出了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和圣洁唯美的感受。

又如,叶灵凤为《戈壁》所做的封面设计,就明显表现出了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超现实主义倡导将迷惑、错觉、灵感等无意识或下意识用形状表现出来。而这幅作品中充满了各种黑色的、不规则的形状,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多边形等无所不包,让人摸不透其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而且耐人寻味的是,戈壁本是寸草不生的荒漠,此处却使用了浅绿色来表现,体现出了一种矛盾、复杂的心理。再如,曹辛之于1945年创作的《江之歌》封面设计。其先是用抽象主义的手法画出了一条河流,以三条1厘米宽的波浪线以斜构图的形式描绘出了河水的湍急。而在这湍急的“水流”之上,却是三个纤细的宋体字,即书名“江之歌”。如果说采用表现主义手法表现出的是河流的湍急,给人以震撼之感的话,那么这三个纤细的宋体字则给人以清新和飘逸的美感,两者在变化中呼应、对照,这种构图、色调给人一种明朗、深远、视野宽广的感觉。所以说,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并没有在文化的碰撞中走向极端,而是充分挖掘两者的优秀质素,使封面设计呈现出了一种中西合璧之美。

全文阅读

论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要素

内容摘要 :封面设计中的文字既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的点、线、面,以此进行组合构成,作用于封面设计。

关 键 词 :封面设计 文字 形式美 创新思维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设计是书籍的脸面及外衣,大多时候可以说是封面把书籍卖给了读者,因为好的封面就像招贴画一样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21世纪的书籍已经是一种文化商品,这就要求书籍设计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创新。一本书有再好的内容,但如果没有好的面貌──一个能使读者一见倾心的封面,也会被埋没在书架中,因此,书籍与读者见面首先就依赖于封面。读者对封面第一眼的感觉非常重要,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封面这块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文字、图形、色彩以及材质把书籍内容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而文字要素是封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封面设计中的文字既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的点、线、面,以此进行组合构成,作用于封面设计。因此,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以文字为主以图形为辅,特别是书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封面上可以没有图形,但绝不可以没有文字,文字在封面设计中应占有显著的位置。下文就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构成展开论述。

一、封面设计中文字的构图形式

设计封面文字内容要根据书籍内容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考虑。封面设计中以书名为主体,作者名称、出版社名称等文字为辅的构图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垂直构图书名文字垂直排列,常见垂直构图有居中垂直、上居中、下居中、居左、居右,或较长的书名以垂直错位的方式出现。垂直构图具有严肃、庄重、高尚、刚直的风格。

水平构图这是一种常用方法,一般有水平居中、水平居上、水平居左、水平居右。书名在中间让人感觉沉稳、古典、规矩,在书的上部令人感觉轻松、飘逸,居左靠近书口的一边有动感,有向外的张力,在下部让人感觉压抑、沉闷。水平构图给人以平静、安定、稳重的感觉。

倾斜构图人们常用倾斜方式表现动感,打破过于死板的画面,以静求动。书名文字的倾斜排列令画面活跃有生气,运用合理有助于强化书籍主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