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意识教案

知识技能

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意识不光来源于物质还能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意识反作用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现代化建设中不光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全文阅读

文艺理论流派

一、实践存在论派

实践存在论派文学理论的形成源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倡导。与唯物史观派不同,这一理论流派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为理论侧重点,但同时又因为强调从存在论维度理解和阐释实践范畴而与传统的实践派文艺理论相区别。其代表是朱立元、王元骧等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出现基于对实践美学的反思与超越。朱立元在《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一文中指出,制约中国当代美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框架,中国美学要有创新性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突破以求知为目标的、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认识论美学的束缚。在检审新时期以来在国美学研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实践美学的基础上,朱立元认为,“实践美学虽有不足,但它并没有完全过时,特别是非主流派的蒋孔阳先生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实际上已经开始寻找存在论的根基,尝试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7]沿着这一思路,他通过对海德格尔关于“此在(人)在世”、“人在世界中存在”存在论思想的批判性吸纳,重新“发现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遮蔽的马克思实践观本身具有的存在论维度”。进而,他提出“克服当前中国美学发展瓶颈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在于“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而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即实践论与存在论的有机结合,其主要内涵是“跳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坚持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以审美活动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把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把广义的美作为一种人生境界。”[8]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倡导直接催生了实践存在论文艺理论的形成。虽然实践存在论派和唯物史观派都将“实践”作为哲学基础,但是关于“实践”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两派有着不同理解。唯物史观派认为,“实践”的本质内涵是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维系社会生活之所在。”[9]而实践存在论派认为,“实践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若要从哲学上、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立论,……它是指与认识相对的一种人的活动。如果说,认识是客体向主体的运动,是观念化的活动;那么,实践就是主体向客体的运动,是对象化的活动。因此,……凡是确立目的,并通过意志努力,采取一定手段,使之在对象世界得以实现,从而达到主客体统一的活动,都应是实践所涵盖的领域,因而它自然毫无疑义地应包括以上各种不同的理解在内。所以,我们也应该按照这样丰富的涵义来理解艺术的实践本性,这是我们在研究艺术的实践本性之前所首先应达成的共识。”[10]王元骧进一步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不仅是一个存在论(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与认识论(即“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价值论和社会历史科学的问题;不仅是为了在对象世界实现自己目的的、一般的、感性的物质活动,而且也是在一定现实关系支配下所进行的一种社会历史的活动。这样,通过对实践的全面考察,就把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存在论、认识论与价值观、历史观等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了[11]。以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王元骧通过批判性地吸取在实践论哲学观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文艺思想,从艺术对象、艺术创作和艺术功能三方面对实践存在论文艺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一是,在艺术对象方面,文艺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说到底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与旧唯物主义的理解不同,这种反映不是人对事物的客观模仿和再现,而是以人为出发点,把世界与作家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为我的关系”;二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创作不仅以作家的生活实践为基础,而且它本身就是作家人生实践的具体内容,是作家人生实践在另一个层面上的延伸和展现;三是,在艺术功能方面,作家的创作成果只有经由读者的阅读,通过与读者的思想交流,并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后,作家的创作目的才得以最终实现[12]。

二、审美意识形态派

这一学派十分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进而将文学的本质定义为“审美反映论”或“审美意识形态论”。其代表人物为钱中文、童庆炳等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在新时期之初批判文学工具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以主体论文艺学的‘文学向人回归、向自身回归’的‘主体性’思想及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功利’的自律论学说为理论依据,将审美规律视为文学艺术活动的最重要的内部规律给予空前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13]这首先体现于审美反映论的倡导。童庆炳在1984年出版的《文学概论》一书中明确提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显而易见,在此突出的是“审美”一词。他在肯定“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同时,认为“仅仅认识文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一切社会科学的共同本质是不够的。……还必须阐明文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科学的特征。”“那么,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性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审美的反映。审美是文学的特质。……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在于它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14]这是文学审美反映论的较早确认。1986年,钱中文也提出文学“审美反映”论,而且还从“心理层面”、“感性认识层面”和“语言、符号、形式的出现”层面说明了文学“审美反映”论的特征[15]。1988年,王元骧在《艺术的认识性和审美性》一文中,从反映的对象、反映的目的、反映的形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反映”论的要点[16]。概括而言,审美反映论强调:文学的特质在于审美,在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把握,作家对生活的反映以其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为中介,而不是传统的文学认识论所认定的那种简单的镜子般的反映与复制。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对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完善和提升。1984年,钱中文的《文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本性论”》一文在对前苏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学理论发展的梳理与评析过程中,提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认为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两重性”[17]。但并未进行深入论述。1987年,钱中文又发表了《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文,正式确认“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并初步阐明了其内涵:“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以情感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的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具有广泛的全人类的审美意识的形态。”[18]随后,王元骧、童庆炳等人著文积极响应,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随着其影响不断扩大,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理论的主导范式,而且被视为此时期我国文学理论界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学本质的定义为多种“文学概论”教材所采用,如陈传才、周文柏的《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顾祖钊的《文学原理新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特别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8、2004年版)作为高校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在全国范围推广之后,审美意识形态论更为系统化、普及化,迄今仍居于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的主流地位。从逻辑学角度来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确认,大体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学说为立论基础,将文学定位为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9]在论及文学是否是意识形态时,这段话被引用得最多,但由于理解的不同,歧见也最多。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主张者的理解,其基本内涵是:社会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基本层次构成,上层建筑又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20]第二,论证文学是一种区别于哲学、宗教、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意识形态,这种特殊之处在于以审美为根本性质。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与哲学、宗教、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具有共同性质,“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21]但同时,“文学不仅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且更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是其普遍性质,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才是其特殊性质。这种普遍性质总是包含在特殊性质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质显现出来。”[22]以上两点结合起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就得以揭示:作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它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那么,审美意识形态作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有何具体内涵呢?在《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这篇带有回顾和总结意味的文章中,童庆炳把“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的两种代表性理论综合起来,阐述了其共通的理论特点和基本内涵。概括而言,主要有“整一性”与“复合性”(或“复合结构”)两个方面。至于前者,他认为,“‘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有机的理论形态,是一个整体的命题,不应该把它切割为‘审美’与‘反映’,‘审美’与‘意识形态’两部分。‘审美’不是纯粹的形式,是有诗意内容的;‘反映’、‘意识形态’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它是具体的、有形式的。”至于后者,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从性质上看,这两种理论是集团性与全人类共通性的统一;从功能上看,这两种理论既强调认识又强调情感;从目的上看,这两种理论既强调无功利性又强调有功利性;从方式上看,这两种理论既肯定假定性又强调真实性。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复合结构”。总之,“‘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既超越政治工具论,又超越形式主义论,它们在文学的内部与外部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和平衡点,以包容文学的多样性、复杂性、辽阔性和微妙性”[23]此外,钱中文也强调:“‘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显示文学在其自身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最根本的复式特性———诗意审美与意义、价值、功利之间的最大的张力与平衡。”[24]

三、科学派

这一学派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派”,原因在于“该派重视对文学理论的反思,以争取文学理论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现‘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为主要诉求,以推动建设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为主要的指向和特征。该派十分强调文学理论概念内涵、体系精神、表达方式和功能取向的科学性。……明确提出‘科学本性’乃是文学理论学科安身立命之所在”[25]。其代表性人物是董学文、李志宏、金永兵等。这一学派的理论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理论学的构建。在董学文等人看来,文学理论学这一新学科的构建,既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理论向何处去的积极回应。论者认为,新时期三十多年来,随着新方法的引进、讨论和实践,中国文学理论学科日益走向成熟,其重要表征是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的逐渐明确,理论的自觉意识不断强化[26]。“假如没有对文学理论自身目的与方法的反思,没有对文学理论自身性质和特征的质疑,没有对文学理论中关于文学解释有效性的进一步探索,没有对文学理论中提出各种答案的可靠性及可检验性的认真思索,那么就难以透彻地认识文学理论活动的规律,追求文学理论自觉性的努力也会困难重重。甚或可以说,这些反思性的活动,是理解‘文学理论之所以为文学理论’的思想前提。”[27]因此,对文学理论学科本身进行反思,探索文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建立文学理论的科学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另一方面,从当下的文艺学发展现状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文化转型及文学现实的新变,文艺学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关于“文艺学向何处去”的讨论中,学界“正经历着对文学理论本体论或本体性认识的多元期和混乱期,有关‘文学理论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学理论’的见解,莫衷一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理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28]在此背景下,探讨“文学理论的思维方式问题,学科命名问题,学科定位问题,学科研究现状判断与发展方向或趋势问题,文学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边界问题,等等”[29]就成为迫切要求。正是基于这种危机意识,董学文等人开始大力倡导“文学理论学”的创构。客观地讲,“文学理论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创建尚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那么,这一尚未确立的学科将会具有一个怎样的理论框架呢?以董学文为代表的倡导者描绘了一幅“‘文学理论学’可能触及的大致理论区域的‘方案草图’”[30]。总体而言,“‘文学理论学’是关于‘文学理论的理论’,‘属于元科学’的范围。它要解决‘文学理论是什么’的问题及其文学理论的对象、特征、要素、范式与变化规则等问题。”[31]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几个层面:关于文学理论本质的探讨,或者说“文学理论是什么”的研究;关于文学理论“话语特性”的探讨;关于文学理论“形态”、“范式”形成与演变的研究;关于文学理论家和“理论共同体”的探讨;关于文学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32]。而由董学文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文学理论学导论》一书无疑是上述理论构想在实践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二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探索。董学文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进入一个“综合”与“创新”时代。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而言,寻求和选择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是现实的理论需求,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已成为文艺理论界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和任务。那么,何谓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它有何具体内涵?“‘当代形态’的说法是相对于‘经典形态’而言的。所谓‘经典形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对文艺问题的基本表述以及后人根据这些表述所形成的传统观念。‘当代形态’主要指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用现代人的眼光,汲取最新的成果,总结新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面貌再一次新鲜地描绘出来。”[33]在董学文看来,虽然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但是作为认识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经典形态”本身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通过新的认识和阐释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董学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总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哲学社会学层次和“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把文学放在社会结构中做历史考察,那么它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形式;把作品形态的文学与包括作家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对置,把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和精神结构照应起来,那么它是生活的反映。这属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层次。而关于诗学和作品的本体论研究,则属于文学艺术的“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相比较而言,后者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就要将研究重点置于“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对文艺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做出新的概括。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客体双向逆反运动的问题,包括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中介机制、作家对社会生活把握的意向性特点、审美的直观性问题;二是,创作过程问题,包括艺术思维的具体特征与心理机制、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与艺术生产机制、文艺的情感机制;三是,作品———文本问题,包括作品的语言、语义、内外结构及符号因素、作品的技巧、手法和风格等;四是,欣赏、消费、接受和交流学问题,包括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机制、阐释机制和流通规律以及多功能、多方位的批评方法[34]。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主张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董学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文艺学当代形态论》(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

四、宏观综合派

这一文艺理论流派致力于宏观文艺学的建构,倡导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走宏观辩证的综合创新之路。代表性人物是陆贵山,他出版于2000年的专著《宏观文艺学论纲》可视为这一学派理论主张的系统阐述。陆贵山认为,虽然20世纪以来各种文艺思潮、文艺观念、文艺流派和批评模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大多数研究成果侧重于某一层面的开掘,是“深刻的片面的真理”,“只有部分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相当于文艺研究的微观的战术学”,而以宏观辩证的思想方法为鲜明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才具有普遍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可称之为文艺研究的宏观的战略学。”因此,为了建构文艺学的学术框架和理论体系,“从宏观的大视角对文艺进行总体性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作为一种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35]那么,文艺学如何才能“宏观辩证”和“综合创新”呢?首先,陆贵山拓展和深化了恩格斯所提出的“美学的观点和史学的观点”的理论内涵,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文艺批评方法,而是从文艺批评角度对文艺本质的深刻阐述。进而,他从“史学观点”中引申出“人学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论主张用‘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看待、评价和研究文学,‘史学观点’理所当然地包含着人学观点’。因为马克思主义把历史理解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人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把人学问题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里来阐释,把人理解为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所以比抽象地谈论人更科学、更深刻。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优点和特点。”[36]在此基础上,他把对文艺的整体化理解归结为“史学观点”、“人学观点”和“美学观点”的辩证统一,从而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宏大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石。以此为逻辑起点,陆贵山从宏观的大视角将纷繁驳杂、形态各异的文艺理论、文艺流派、文艺观念和批评模式归纳为:(1)三大关系,即文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文艺与人的关系、文艺与审美即文艺自身的关系;(2)三大精神,即文艺中的历史精神、文艺中的人文精神、文艺中的美学精神;(3)三大文艺观念,即为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而艺术、为人生的不断完善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如果说以上所述是陆贵山宏观文艺学的整体性理论构想,那么,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是这一构想的具体实践。他认为,文学的本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多向度和多层面的系统本质,把握文学本质可以从四个向度上进行,探讨文学本质有六大学理系统。这四个向度分别是:从横向上,开拓文学本质的广度,展现文学的“本质面”;从纵向上,开掘文学本质的深度,展现文学的“本质层’;从流向上,驾驭文学本质的矢度,追寻体现文学发展趋势的‘本质踪’;从环向上,拓展文学的内在和周边的关系,从而把握文学的‘本质链’。六大学理系统分别是:自然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历史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人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审美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文化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和文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37]。概而言之,宏观综合派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力图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建立起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坐标,进而以极为宏观的视角整理、分类、定位各种文学理论的观念、价值取向、研究体系和流派框架。虽然这一理论流派的宏伟蓝图带有“乌托邦”色彩,但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全文阅读

2013高考“经济生活"真题研究

一、真题解剖

【例】(2013・浙江・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全文阅读

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及当代启示

[摘要]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关于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实践的观点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恩格斯认为,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的实践的产物,自然与意识通过人的实践达成辩证统一。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恩格斯关于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观点是在形而上学的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机械反映论。他们之所以如此苛评是因为其未能坚持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物质前提,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其实,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思想,彰显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实现了对以往自然观的超越。该思想启示我们,要立足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实现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意识;辩证统一;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02

意识从起源上来说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本质上来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自从有了人,人的存在和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自身的意识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自然观的核心问题,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自然与意识的关系。人在处理自身同自然的关系问题时,总是从自身的主体地位出发去认识自然。回溯西方自然观,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以萌芽的形式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此后历史上的众多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本文拟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梳理恩格斯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形成过程,探析恩格斯揭示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现实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一、恩格斯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确立

黑格尔将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提升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层面加以讨论,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1](P292)。在黑格尔看来,对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哲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全部兴趣仅仅在于和解这一对立”[2](P6)。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也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3](P621)。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有关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思想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自然与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意识能不能认识自然、正确地反映自然。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先于自然的东西;旧唯物主义虽承认意识的产生是同自然界合乎规律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相联系的,但认为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看不到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知论则怀疑、否定意识能反映物质世界。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观点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是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指出意识是自然的产物;二是认为人的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能够认识自然、正确地反映自然。恩格斯对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揭示彰显了恩格斯自然观对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自然观的超越。

二、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内容

全文阅读

试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缺陷

【摘要】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缺陷的外在表现――资本悖论问题入手,指出悖论的本质在于混淆了生产技术关系和社会生产关系,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直接缺陷在于缺乏对厂商预算线的外生性分析,而其本质缺陷在于对市场经济所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历史性的视而不见。文章提出以此为基础建立包含社会生产关系的全新的新古典经济学:一个完全的社会生产函数需要包含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技术关系,前者主要通过组织要素来反映,后者主要通过生产要素来反映,前者实现组织生产过程,后者实现具体生产过程。因此,基于市场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也必须加入市场组织要素。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社会生产关系;根本缺陷;厂商预算线;组织要素

新古典经济学的本质缺陷是什么?不是经济人假设,不是效用评价假设,不是完全理性假设,也不是市场出清假设。这些都不构成问题的主要方面,尽管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或片面性,但作为人性假设的一般,其在总体上具有合理性,问题的主要方面是新古典经济学摒弃了社会再生产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生产关系。仅仅包含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学不一定是完备的经济学,但没有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学一定是不完备的经济学,或者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经济学。

一、新古典经济学缺陷的外在表现

新古典经济学在其逻辑范围内似乎能够自圆其说,似乎尽善尽美。从经济人、完全理性、市场出清等基本假设出发,以效用论和成本论为基础建立消费市场和生产市场的供求均衡交换体系,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论证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通过帕累托改进论述一般均衡的最优性(社会福利最大化)。一座大厦就此建成,新古典经济学建立起了类似物理学一样优美的科学架构,既精雕玉凿,又宏伟壮丽,让人叹为观止,让人顶礼膜拜,似乎无懈可击。但形式的完美掩饰不住本质的缺陷,面对社会历史经济的一次次危机,头头是道的新古典学者变得一次次的哑口无言。同样的情形也当然出现在其理论上,新古典经济学缺陷的外在理论表现足以动摇其存在根基。

1953年,罗宾逊夫人提出了在总量生产函数中那些异质的资本品如何加总的问题,开启了“两个剑桥之争”。 “两个剑桥之争”,一方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处麻省的剑桥)教授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另一方是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及意大利学者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辩论的重点就是新古典经济学资本悖论问题。资本的悖论在理论上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利润率(利率)的边际决定与资本计量的循环论证,即计算利率时,资本的数量独立于利率,而计量资本时利率又成为了外生变量,从而导致了理论上两者的不能同时确定;二是资本密度增加与资本倒流、技术再转换的矛盾,资本倒流问题集中表现在利率(r)与人均资本使用量(K/L)之间的复杂的几上几下的多向关系上,而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两者之间只存在唯一的反向单调关系。双方第一回合的交锋是以1966年萨缪尔森宣布无条件投降告一段落,尽管索罗在随后的1969年提出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可以避开这种加总问题而保持新古典理论的定理,即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可以把每一种资本品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新剑桥学派在70年代做出的回应依然强而有力,其指出在一般均衡理论中不存在统一的利润率,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显然只是回避了加总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将不能再使用总量生产函数。新古典经济学资本悖论的存在使得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合理性受到了极大的质疑,换句话说就是其建立的这一套框架根本就与现实完全不符,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指导政府工作。然而,新剑桥学派自身也并未找到经济理论新的出路,社会生产关系在他们的理论构建中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异质品加总问题在他们试图重建的理论体系中同样存在,并遭到了萨缪尔森等人的攻击,以至于帕西内蒂悲观的认为,“要使资本的‘金融’概念和‘技术’概念一致起来,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1]。

新古典经济学资本悖论问题从其理论体系内部一针见血的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存在基础,但不幸的是随着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家罗宾逊、斯拉伐和卡尔多等人相继去世,有关剑桥资本理论的争论似乎也中止了,就整个经济学界而言,这些经济学家以及他们的著作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西方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再一次进行了“定向筛选”,只保留了赞歌,而将质疑迅速放到了脑后。哈考特(1995)认为这种忽略就其胆大和傲慢而言是非常令人惊讶的,这反映了在理论界处于统治地位的主流经济学所具有的“无情的”的统治力。但这只是自欺欺人,根本的问题是无法得到掩盖的,历史的事实将会一次次把伤疤揭开,并显示给世人。

二、新古典经济学缺陷的内在本质

全文阅读

新农保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 要:新农保从试点到全面开展历时三年,仍存在着养老金保障水平偏低、中青年群体参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且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农保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迫切的。本文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从中抽象出主观评价、有效性、可持续性、公平性、风险性五个方面23个指标,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各个指标权重发现了可持续性是最重要的评价因素

关键词:新农保;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

一、文献述评

已有的关于新农保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少,研究方向主要是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一部分进行整体社会保障的绩效评价。对于社会保障的绩效评价国内外的研究聚焦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上[1]。国内构建的社会保障绩效评价体系有:林毓铭(2007)从社会保障的政治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三方面着手分析的评价体系[2]。关于养老保险绩效评价体系有:许春淑(2012)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养老保险与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构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评价体系[3]。关于新农保绩效评价体系有:尚进云、薛兴利(2012)利用德尔菲法从理论上给出了组织管理、基金管理、监督管理、实施效果、制度可持续这五个方面来评价政策运行的质量[4]。

综合而言,已有的评价体系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未来公共服务将指向"更多更公平",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一环,运行效率固然重要,但却忽视了公平这一基本原则,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如果不在公平的基础上讨论效率就失去了意义;第二,养老保险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对养老保险政策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理应成为评价养老保险运行绩效的指标之一,而已有的评价体系中缺少对农民主观评价的考察,这就会使政策适用性大打折扣。

二、新农保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说明

1.新农保运行质量的文献梳理

全文阅读

文艺集中体现意识形态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支点、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进入一定文化、接受一定意识形态的过程、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这个命题自它提出之后就遭到许多“纯艺术论”的倡导者的反对、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反映被反映关系的角度,来说明意识形态的性质、从克服以往对意识形态理解上的纯认识论化、纯科学化和纯理论化两方面入手、文艺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点、情感反映不同于一般认识反映的这些特点、“应如何”是一个理想的尺度、文艺的性质来说,毫无疑问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的等,具体请详见。

【内容提要】意识形态的性质不仅是认识的,而且也是实践的。但由于我们过去对意识形态做纯认识论化和纯理论化的理解,使得我们对意识形态的实践本性缺乏应有和足够的理解。实践只能是人的实践,是在人的需要、意识、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所以意识形态也只有融入大众、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会心理、融入个人意识和人格无意识,才能转化为实践的精神动力。文艺则集中而生动的体现了意识形态的这一特征。

【关键词】意识形态、认识与实践、社会心理与个人心理、社会主义文艺

一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支点。

这是因为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中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和思想要求、利益、愿望的那一部分思想观念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先在的,就像葛兰西所指出的,“是由每个人从其进入这个意识的世界之时起,就自动陷入的许多社会集团所强加的”(P.233)。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进入一定文化、接受一定意识形态的过程。阿尔都塞也认为只要一个人进入社会,就不可避免地落入到“巨大的意识形态的襁褓”之中,他的思想和行动无不受一定意识形态的支配和规范,所以他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客体”,是人们必须接受的赠品。出于对意识性质以及它与人的思想、行为之间关系的自觉认识,马克思主义才从根本上把文艺界定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并要求无产阶级文艺自觉地担当起以无产阶级世界观来改造世界,以社会主义精神来教育和鼓舞人民大众的历史使命。因而意识形态性也就成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思想灵魂。

正是由于这样,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这个命题自它提出之后就遭到许多“纯艺术论”的倡导者的反对,新时期以来,在我国文艺理论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和否定,以致有些文艺部门的领导也回避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不敢理直气壮地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性问题,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放弃了对文艺的领导。这些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走向繁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与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完全背道而驰的创作倾向,起着腐蚀人们的意志、毒害青少年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的作用,这显然是与文艺界所出现的一股淡化和消解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思潮是分不开的。

这股思潮在我国出现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分析起来大概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了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想的影响。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有些思想家就竭力否定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否定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中个人存在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意识形态直接等同于国家意识形态,等同于一个纯粹的政治性的概念,并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而纯粹是一种意识形态,断言随着剧变,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也宣告终结。这观点很契合我国某些长期以来深受极“左”思潮压制和饱受“”文化专制之苦的作家和批评家的思想和心理,他们也就趁我们不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之机,以批判文艺界的极“左”思潮之名,跟着在我国掀起一股否定和消解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思潮,试图以文艺是一种“美”、一种“文化现象”来取而代之。这些观点在理论上自然是经不起分析的,因为“美”不可能完全脱离“真”和“善”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在根本意义上来说无疑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因此审美观的差异说到底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差异,它是不可能与意识形态完全没有联系的。另一方面,也与以往我们对意识形态理解上的片面性和不确切性是分不开的,这种片面性和不确切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纯科学的倾向,亦只是从意识论、认识论的观点,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反映被反映关系的角度,来说明意识形态的性质,对于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和价值内涵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和阐明。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它作为反映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的那一部分思想观念,是属于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信念体系和行为规范的范畴的,它的任务就是为了凝聚人的思想,把人的行为引导到同一的方向、共同参与到对社会的变革实践。所以,它不仅有认识的属性,同时还有价值的属性,不仅有理论的功能,同时还有实践的功能。这些方面,葛兰西、阿尔都塞和晚年的卢卡契都曾有不少合理论述和发挥,并得到西方学界较为广泛的认同。如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作为表象体系之所以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社会的职能比理论的职能重要得多”。卢卡契认为意识形态的“目的是使人的社会实践变得有意识有活力”,“所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决定性问题是:Wastan(做什么)?”《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解释意识形态时也认为它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这些见解都是值得重视的。但是在我国过去,可能为了与马克思、恩格斯早年以意识形态所指代的“虚假的意识”,亦即指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合法的统治而制造出来的一种虚幻的价值观念划清界线,在阐述意识形态时都侧重于从它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方面,亦即认识论的、科学性的观点来进行发挥,而忽视从实践性的、对社会变革的功能方面来进行理解,这就把意识形态实证化了、认识论化了、纯科学化了。这理解显然是不够全面、准确的。

全文阅读

论会计反映和控制职能的整体性

【摘 要】 目前,会计理论界关于会计职能问题的研究对于“会计能干什么事”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谁是最基本的,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个焦点问题进一步讨论。文章认为反映和控制职能没有主次之分。

【关键词】 会计职能; 反映; 控制

一、问题的研究意义

2008年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对中国奶制品行业影响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三聚氰胺含氮量很高,生产成本低(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但三鹿集团却未进行相关检测。2011年用“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双汇集团,“瘦肉精”对于猪肉加工企业是最显而易见的风险,而双汇也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三聚氰胺和“瘦肉精”并非检测不了,只是检测费用较高。问题在于,没有检测,检测成本在账上和会计报表上就没有反映。如果把这个事在会计上反映出来,人们立刻会知道检测环节没有成本,相关检测没有进行。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悦氏等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中添加了塑化剂;浙江江山数十家灭火器厂为节约成本而降低粉剂含量;锦湖轮胎在轮胎制造过程中添加了大量返炼胶等。这些信息都没有在会计上反映,导致会计信息无法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息息相关。人们总把会计职能理解为对外是反映,对内是监控,这是错误的。割裂了反映和控制的结果是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控制的信息没有披露,披露的信息又缺乏控制。

二、会计职能的定义

(一)职能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职能解释为:“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系统科学认为:“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能力。”可见,一事物以其本质的不同而与他事物区别开来,而这种本质的不同是以其具有不同功能表现出来的。正是因为该事物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功能,这一事物才能够产生、存在和发展。职能是应该具有的功能,而功能是通过一定的工作程序来实现的。职能本身不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是应该达到的特定功能。为了实现职能,需要一些具体的工作,具体的工作是手段,而职能是工作要达到的功能。

(二)会计职能的定义

全文阅读

精品志书与精品方志

[摘 要]“精品志书”,既是对一部志书的评价,也是对编纂工作的质量要求。“精品方志”,则是对包括志书在内的方志产品及方志编纂工作和地方志事业的高点定位和专业要求。二轮修志树立新的理念,提出打造精品志书的目标任务,总结以往的基本经验,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探讨打造精品佳作的方法途径,组织实施精品志书工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应该将“精品志书”的着眼视角,扩大到“方志精品”的领域范畴,进而提升到“精品方志”的更高境界。

[关键词]精品志书;方志精品;精品方志

精品志书的概念,笔者的理解,一是指按照较高的质量标准评审认定的志书;一是指按照规范标准和要求精心编纂而成的志书;一是指恰当反映地方历史和现状的志书。精品方志,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方志精品,包括精品志书、精品年鉴、精品地情丛书等方志精品成果;从广义上讲,则是指地方志的精品化,包括地方志的品牌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等等。这里重点讨论前者,即从狭义的角度来谈谈精品方志问题,也就是方志精品的问题。

一、提出精品方志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时代背景

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接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方志文化的致用性更加突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地方志事业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有了新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1),指明了地方志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方向和途径,启迪我们把握修志规律,完善修志理论,提升修志境界,指导修志实践,开拓修志领域,以治史治学的精神修志问道,用经世致用的智慧以启未来。

(二)社会背景

我国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文化建设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传承、文化需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有了全新的方式和市场。特别是用方志产品、方志语言构建方志文化体系,写好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极其广阔的空间和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时代赋予方志及方志人的光荣使命。

全文阅读

舆论舆情关切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实证研究

〔摘要〕 舆论舆情的关切是低收入群体问题发展变化的直接和集中反映,具体表现在网络媒体关注率、主流报刊反映率、相关课题立项率和人大政协提案率上,其关切程度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实际相吻合,并与其发展变化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自低收入群体问题产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一般、较严重和严重三个阶段,当前低收入群体问题正处于“严重”阶段,未来10年至20年低收入群体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仍无法彻底脱离这一阶段。

〔关键词〕 舆论舆情,低收入群体问题,关切,演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6-0109-04

低收入群体问题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该群体规模的庞大和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引起舆论舆情的关切,2000年后随着低收入群体问题的逐步发展,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切度也逐步增强,两者展现出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同时变化的基本态势。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主要是通过低收入群体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一旦低收入群体出现各种消极行为,尤其是失稳行为,都会被敏锐的媒体迅速地捕捉和报道,被民众所议论,有时还会迅速形成舆论舆情热点,如瓮安和石首、杨佳袭警案、2010年多起校园杀人案等涉及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恶性案件,舆论舆情第一时间便给予了极大的关切。而如果低收入群体此类行为出现较少,问题不突出,那么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和关注也会相应较少,舆论舆情的关切自然也较少。所以,一旦低收入群体问题有所严重、甚至恶化,舆论舆情的关切便随之增多,反之则越少。这说明舆论舆情的关切程度与低收入群体问题之间存在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舆论舆情的关切是低收入群体问题发展变化的直接和集中反映,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是相关舆论舆情关切程度波动的根本原因,它们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

伴随着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相关舆论舆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关切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关切具体表现在网络媒体关注率、主流报刊反映率、相关课题立项率和人大政协提案率上。

1.网络媒体关注率。网络媒体关注率主要反映了网络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切程度。据2009年《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新闻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78.7%,是网民第二大网络应用类型,博客的使用率为53.8%,也是网民广泛使用和发表意见的网络应用类型。所以,网络新闻和博客博文是网络舆论舆情最重要的载体和发源地,研究网络媒体关注率就必须通过相关网络新闻和博客博文进行。据统计,从2003年至2011年,国内互联网上针对性报道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总体上呈大幅增加的趋势,其中2003年至2008年逐年大幅增加、增势迅猛,2009年有所减少、降幅也较大,但2010年再次大幅增加(详见表1)。从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来看,其发展趋势与针对性报道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基本相同,总体上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基本趋势,2003年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仅为2643条,2007年已突破10万条,达103740条,2008年~2009年此类网络新闻有所减少,分别为99840条与86495条,2010年再次大幅增加,为146000条,比上年增加59505条,是2003年以来此类网络新闻最多的一年(见表1),平均每1.2天就有一条专门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新闻报道,每天有400条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这些网络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方方面面,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从相关博客博文来看,它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包括低收入群体自身)对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况、诉求、意见和思考等,也是网络媒体关注的一个具体体现。据此,本课题组对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新浪博客相关博文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从2006年至2009年①,针对低收入群体发表的博文数量并不多,共157篇,且呈现出明显的逐年增加趋势。如果按照各篇博文的具体内容分类的话,2006年以来政策讨论类博文数目最多(共38篇),其次是住房类博文(共35篇)、帮扶保障类博文(共30篇)、生存状况类博文(共23篇)、医疗健康类博文(共16篇)、情绪宣泄类博文(共8篇)和收入类博文(共7篇)。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网民对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态度总体是温和的、理性的,他们对此表达出理性的思考和真切的同情,宣泄不满情绪的博文虽然每年都有,但数量较少。这对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改善无疑是有帮助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