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PBL教学在方剂学课程中的实施方法
PBL教学模式在方剂学课程中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来获得知识:选择案例—导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方剂学》PBL教学以病案形式开展,以“幕”的形式分阶段呈现给学生(一般PBL教案可分成3~4幕)。10人左右为一个学习小组,推选1名学生组长和学生记录员。首先设定学习目标,教师提前一周将选取的典型病例进行适当修改,典型病例要求教师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编写时尽量覆盖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使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其次小组成员主动学习相关内容,学生针对问题先进行自学,即利用各种检索工具、网络、相关图书或文献资料,查阅资料,多途径探寻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组内讨论;再次课堂学生讨论案例。围绕已经设立的问题,小组成员发言陈述相关知识、对每个问题的理解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每个小组书写本组对案例的解决方案,由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并提出讨论中的疑难问题,本组同学随时补充。最后教师重点围绕学生争论的焦点、分歧较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指出不足及改进意见,并做总结性讲解。PBL教学模式中,案例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能否体现课程的核心内容,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方剂学PBL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2]:①明确教学目标;②具有真实感;③较强的可读性;④情节的层次递进性;⑤整合知识性;⑥多能力的培养与人文关怀性;⑦流程的相对固定性;⑧简洁性。在案例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对学生辨证论治思路富有启发性的病案。PBL教学案例可以参考古代、近代的名家医案,或者编写者自己的临床案例。其次,在方剂学课堂讨论中教师不再是威严的无所不知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在PBL学习中担任Tutor(导师)的职责。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监控学习的进程,使问题解决过程有计划地进行等等。在关键问题上对学生进行提示、启发、引导,但不做权威性的结论。适时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充分相信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淡化作为教师的参与。
2方剂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的优势
PBL教学在方剂学课程中有很大的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PBL教学突破了传统方剂学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开放型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不应只注重获取知识或技巧的多少,更应强调素质或能力的发展。这种教与学主体角色的转变,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大挑战。
2.2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PBL教学打破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从方剂学的角度来看,病案应设计在保障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涉及多个章节的内容,拓展学生在整体观念下的辨证思维,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与理解,加强了辨证的拓展性,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整理和运用。
2.3有利于学生建立临床辨证思维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理论学习与临床诊断实践人为地隔离开来。PBL教学通过对具体案例讨论,其自身的临床思维得到了锻炼,使传统方剂学教学的基础和临床脱节的现象得到改善,使学生初步建立一种面向临床问题的中医学线性思维方式,对学生临床辨证思维模式的搭建有启蒙意义,而及早建立中医辨证思维模式对今后的临床实践有着深远影响。方剂学所选病例贯穿了整个教学课堂,学生在今后临床中面对真实的病例时能够正确地做出诊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方剂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
2.4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不再被动地从师那里接受各种方剂,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网络、检索工具、医学数据库等各种手段寻找相关方剂学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要:目前,《方剂学》课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进行相对应的教学设计的改革实践已蓬勃开展起来。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现从如何针对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做好学情分析,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等几方面做一阐述。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近期,笔者参加了第二届“中医药社杯”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在备赛及比赛的过程中,在针对中药学专业如何进行《方剂学》教学设计方面感受颇多,下文将从明确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有效进行学情分析、规范编制教案设计、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妥善安排教学步骤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飨同道。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每一门课程目标均是为其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能够从事中药生产、分析、鉴定、销售管理(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材等)、新药研发、临床科学用药等方面的合格人才。因此,针对中药学专业的《方剂学》课程目标是立足于中药学专业,用中医药理论来指导学生分析方剂、指导用药,初步建立起以中医药思维来研发新药的科研思路。《方剂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体现中医药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
2有效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授课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除需要掌握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之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动态以及相应的学习兴趣、模式与习惯,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这将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升级以及教材的选用、授课内容的调整。
2.1了解中药学专业学生特点
近年来,许多新建本科高校都在转型,定位应用型,强调地方性。为此,部分高校师范、教育类专业进行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新增建筑、机械类应用性强的专业,并努力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对接,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可如何更好的融入当地,服务地方经济,还是一个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随着安全合理用药意识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身心健康,更注重医疗保健和药品质量,高质量的药品、保健品等还有较高需求,医药企业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不少高校还在增设药学、中药、制药类专业。药剂学是此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研究将药物制成剂型的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对于药学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加强药学实践教学来促进,是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可对于地方性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地方医药学特色,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地方医药,不仅可以促进地方医药文化的宣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医药氛围;还促进学生对当地药企以及医药经济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留下就业,服务地方经济。本文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如何结合地方特色进行探讨。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学内容,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剂学》(第七版,崔福德主编)为基础,参考《药剂学》(第六版)、《中药药剂学》等教材,并参考兄弟院校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地新安医药学特色。经过多次调整,现理论课共安排48学时,其中绪论2学时,表面活性剂2学时,液体制剂8学时,无菌制剂8学时,固体制剂12学时,半固体制剂2学时,药物制剂稳定性2学时,新技术和新剂型10学时。实验课程共24学时,其中验证性实验5个,综合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1个。
1.1理论课程在理论课程中,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日常生活的应用和身边的实例,加深同学们对各种药物剂型的认识和理解。如在绪论中介绍药剂学的发展历程的同时,简单介绍新安医药文化的形成过程;介绍药物制剂中原料药可以是中药或西药,就可以导入黄山地区的当地药材以及应用情况;介绍各种剂型时,结合本地药企的产品,如剖析黄山天目药业的养阴清肺糖浆、河车大造胶囊、六味地黄丸、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黄山中皇制药的吲达帕胺缓释片,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丹参片、黄连上清片、板蓝根颗粒等品种,以促进同学们认识和掌握各种剂型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
1.2实验课程药剂学实验的教学,在实验内容上尽量多融入地方特色。我们开设实验学时共24个,验证性6个实验共18个学时:⑴液体制剂的制备(含有养阴清肺糖浆的制备);⑵片剂的制备(含有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制备);⑶硬胶囊的制备(含有河车大造胶囊的制备);⑷注射剂的制备(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制备);⑸栓剂的制备;⑹软膏剂的制备。其中4个实验中都包含本地企业上市的品种,沿用“课前预习—课上讲解、提问—课中引导—课后总结”的教学模式。当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所用到的原理进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进行评阅。综合性实验开设1个:吲达帕胺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其中包含处方组成的筛选,制备方法、崩解度、脆碎度、溶出度研究、紫外检测等内容,此实验能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将分散的知识点很好的串联起来,促进同学们加深对黄山中皇制药的吲达帕胺缓释片的认识以及对缓释制剂知识的理解。
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2.1搭建GMP实训仿真平台GMP仿真系统涵盖了国内药品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九条不同的生产流程:胶囊制剂线、颗粒制剂线、摇摆制粒流程、一步制粒流程、空气净化系统、快速搅拌制粒、片剂生产流程、水针剂制剂线、制药用水系统生产流程等的交互式仿真教学。通过仿真实训,能促进学生掌握现代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药物制剂设备、岗位标准化操作(SOP)、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车间管理等内容,效果不错。
2.2创建生产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药品生产、检验等环节,了解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与实际生产的真实差距,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制药车间布局、洁净度等方面的要求,药物制剂的生产流程。为满足实验实践教学需求,已经购置多功能提取罐、喷雾干燥设备、摇摆式颗粒剂、小型旋转式压片机、挤出滚圆微丸机等设备,中药提取、制剂实训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可以初步满足学生的校内实训需要。另外,在周边浙江、江苏等地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特别注重联系本地医药企,分别在黄山盛基药业、黄山天目药业、黄山中皇制药等生产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实训基地。
摘 要: 文章对生物药剂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要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增强教学思维逻辑感;合理布置学生专题制作演讲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采用图解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方法的尝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渗透了理论知识之外的专业思想。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 教学方法 图解法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大众化,给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本科教育,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就业中遭遇尴尬。在探索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同时,学者们提出了“绿色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绿色人才学术界基本都认同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词,即立足长远、全面发展,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应用[1]-[4]。结合作者所属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考虑,绿色人才培养不失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要培养出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5][6],作为大学绿色人才培养主要方式之一的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药剂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制药工程专业的限选课,该课程内容理论内容多、概念抽象,对学生造成学习和理解困难。要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此提高绿色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绿色专业素养。
一、有效整合教材内容体系,增强教学思维逻辑感
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教材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刘建平主编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制药工程专业的生物药剂学限选课学时多32学时左右,在紧扣教学大纲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必须有效整合教材内容体系,增强内容衔接的逻辑性,采用绿色教学方法,即以合理的教学思维安排教学内容,而非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生物药剂学着重研究内容之一是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的制剂设计。教材在”口服药物的吸收”、“药物分布”、“药物代谢中”等章节的安排上基本是首先介绍各过程的影响因素,其次是适合各体内过程的制剂设计的分节介绍。教学中,为有效利用有限的学时和增强讲课的逻辑性,笔者在各体内过程的讲解中强化因果关系,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以“口服药物吸收”为例,讲解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之一生理因素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直接把针对生理因素影响吸收过程的制剂设计方法BCS分类系统及典型应用例子介绍给学生。运用此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意义即“设计合理的剂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的理解,并适时地向学生渗透了制药工程专业思想和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社会任务,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绿色专业素养。可见课堂教学奥妙神奇,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布置学生专题制作演讲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做到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不仅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理论,掌握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握在理论和知识背后所渗透的思想[7]。在生物药剂学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学科领域范围内的参考题目,如生物药剂学的发展简史或专业趣事等专题或由学生自选主题,课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查阅资料,并制作成PowerPoint文件,各组选取同学进行课堂5分钟的讲演,并由学生选取的5~10位学生代表和教师进行现场打分,作为期末成绩计算的考核项目。此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首先以分组进行的专题查阅和讨论方式增强了团结协作能力,其次以自主的文献查阅和总结方法提高和拓展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而且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因为学生专题制作中确实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好的素材。
三、图解教学法
摘 要:目前在高校的医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方剂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暴漏,而采用探究式教学则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些问题,并且能提升教学的效果,值得推广。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探究是教学的优势和应用效果。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方剂学;课程;评价;探究式教学
方剂学是中西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重视中医理论知识教学,也结合了西医理论,是中西医学中的必须课程,《方剂学》课程中包含很多的重难点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因此,需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开展教学,下面本文就针对高校《方剂学》课程的探究是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1 传统方剂学教学存在的弊端
1.1 教学模式死板
《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极大的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极大的约束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临床技能运用相对较差,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单一、死板的不足,往往学生的学习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对知识只是死板的记忆,却并不了解知识的深入内容,这样就会使得方剂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 教材落后
我国目前高校所采用的《方剂学》教材其中所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总论和分论两个重点,在教学讲解中,着重强调内科方剂,这样就使得讲解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我国的方剂学教材在制定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当前的临床中西医发展情况,在病例的运用上也较为落后,并没有融入最新的病例,这样就使得我国高校学生所学习的方剂学知识无法有效的运用到临床中,医院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教学教材无法与时俱进,就会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我国的《方剂学》教材就面临着这种问题,甚至有些高校的方剂学教材中内容的规划也不合理,出现了很多并不适用的教学重点内容,而一些实用的教学内容却并讲解不明,造成了学生综合技能的不足。
摘要:在高职的食品类专业教育中,食品添加剂课程可以说是一门对日后的实际应用非常重要又比较有难度的科目。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该课程目前在教学方法方面的一些问题也需要通过实践去解决。因此,本文针对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分析其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对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
一、前言
现代的食品工业生产中,食品添加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食品添加剂课程是一门介绍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性质与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科目,食品生产方面的从业人员对其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工业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食品类专业人才,必须加大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的重视,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教育中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二、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目标转为旨在培养能适应行业需求的全面发展高素质专门型人才。因此,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的诸多不足也必须随之进行改革与完善。从当前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现状来看,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的滞后
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与相关研究的推进而不断增加与完善的,如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公布后,课程教学的内容也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此外,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实际情况也与书本知识一同作为教学内容,如近年频频成为热点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也有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应该涉及的内容。而目前来看教学内容还是局限在教科书内,主要介绍食品添加剂的性质与使用方法,很少提到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实际使用情况。显然,目前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需要。
【摘要】《药物制剂设备》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课,主要内容是药物制剂生产单元操作和各种设备的原理、结构、操作注意事项等,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的掌握直接影响将来他们到药厂工作的实践技能,本作者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R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070-1
《药物制剂设备》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的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所必需的药物制剂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制剂设备的结构、原理
本学期开设的《药物制剂设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制剂设备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方法,涉及到制剂生产的很多环节,各种剂型的设备结构复杂,光凭教授学生很难掌握。我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了很大力气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如干燥设备章节中主要是介绍多种干燥设备,我采用了十几幅动画课件,把箱式干燥机、沸腾干燥剂、喷雾干燥机等各种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都非常形象直观的呈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合理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制药生产中有很多生动的案例可供教学采用,我利用自己在制药行业从事大中型制药企业生产技术、质量工作多年的优势,经常把生动的案例引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如讲到GMP与设备管理内容时,我就把在制药厂进行GMP认证的案例分享给学生,配以相应的音像资料,如企业GMP认证汇报录像,生产质量管理文件系统的编写实例等等,学生从活生生的案例中明白了很多的知识,也对老师在制药企业的艰苦奋斗史有了了解,从内心产生了敬佩,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加喜爱所学的课程。
摘要: 药剂学为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研究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 、预防、诊断需要的各种形式(剂型) 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实验技能在药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药剂学课程的改革重点就在实验课的教学上。本文对职业学校药剂实验课的现状进行了一些总结,就药剂实验的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现场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设想方案。
关键词: 药剂学实验课开课现状改革方案
在21世纪,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潜能来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药剂学作为药学知识的专业课,位于药学知识结构金字塔的顶部,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也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工艺学,我们更有必要对其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因此,我们就药剂学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
药剂学为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研究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预防、诊断需要的各种形式(剂型)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其实验课的开出率占其理论课的50%,这充分说明了实验技能在药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药剂学课程的改革重点就在实验课的教学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不再适应“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智慧是从动手开始的,只有亲自经历艰辛的探索实践活动,才能使大脑变得更加聪慧,更有创造活动。”创新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潜质,开发这种潜质应当是教育本身必须担负的功能。为使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在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1.药剂学实验开课现状
1.1药剂实验课开出率远远低于50%。我校实验室与实验器材的明显不足,往往造成教师想进行实验教学,却没有实验室或相应的实验器材,从而影响了教学计划的进行。
1.2现在进行的药剂实验课大部分为传统的药剂实验,教学模式几乎完全是验证型实验。所谓验证型实验,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来直接验证已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这种实验模式中,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能得出结论,造成学生只会动手、不会动脑,“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教师给予学生的依然是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操作,结论性结果,相对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操作、问题型结果相去甚远,它所带来的后果有目共睹:(1)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过程死板,学生缺乏实验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2)教师指定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学生缺乏创造、改变实验条件的机会,灵活性严重不足;(3)学生不能自己设计实验,只是被动地完成实验,目的性不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4)如此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在操作技能、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
摘 要:本文结合西华大学制药工程的药剂学课程设置,探讨药剂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旨在为如何提升药剂学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制药工程 药剂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26-01
1998年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出现制药工程一词,从学科发展来看,制药工程专其实是相近专业的延伸。制药工程专业培育具有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制药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研究、开发、工艺设计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问题,探索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工业生产的工程技术,包括新技术、新设备,GMP改造和其他方面的研究,开发、放大、设计、质量控制与优化,等等。其中,药物制备工艺、设备、质量控制及优化等部分都是属于药剂学课程内容。
药剂学是制药工程本科课程,它是一种综合应用的技术,它是用来研究的理论,技术和质量控制[1]。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我们结合药剂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西华大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模式与实验教学模式充分紧密结合
药学课程的实践与应用极强,一些内容对理论教学的学生有所了解。有些内容仅靠理论教学学生难以理解。以片剂的制备为例,理论教学表明有干法制颗粒压片法、湿法制颗粒压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并讲述了每种制备工艺的流程,但学生对工艺理解仅限于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而制备工艺是药厂生产车间的主要工作内容,也很可能是制药工程专业很多学生毕业后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实验课程课时的同时,也应将药剂学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每一部分理论知识教学完毕,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课程,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实践技能和项目设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
【摘要】在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中,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突出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课程讲授着重阐明中医治法的特点及重要方剂的配伍规律。针对具体方剂的特点灵活运用药物功效结构析方法、方证相应教学法、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思路。运用多种手段督促学生强化方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中医药类各方面人才的培养要求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中药学专业旨在培养从事中药流通、生产、检验、鉴定、分析以及制药或合理用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中药新药开发、中药制剂创新、中药制剂分析、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由于中药复方用药的显著特色,方剂是被誉为“开发中药新药的金矿”,《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在中药学专业人才的继承创新、新药研制开发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在中药学专业作为基础课、主干课、必修课开设。在近年的方剂学教学中,我校根据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在《方剂学》课程教学中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1调整教学大纲,突出专业特点
中药学专业的《方剂学》课程教学,长期以来混同于中医专业,使用与中医专业相同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教学要求是掌握100首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及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与中医专业的教学要求相比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而只是方量略少。教学大纲没有体现专业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对今后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不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通过分析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剂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理,熟悉配伍方法和配伍规律,具备分析方剂的基本能力,了解方剂包括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及中药新药的研发思路,能够在今后工作中给予正确指导与启发。我们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减少掌握方剂的数量,同时调整教学内容的着重点,使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参考中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并拟定的《中药学本科教育标准》,将掌握方剂的数量减少为70首。为突出专业特点,我们精选与常用中成药相关度高以及配伍特点突出的方剂作为重点讲解,并适当调整方剂讲授的侧重点。如六味地黄丸系列方剂的介绍,在介绍三补三泻配伍用药的基础上,讲解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七味都气丸的组方特点及适应病证。
考虑到《中药药理学》课程在中药学专业中作为专业课开设,且实验项目中涉及到复方药理研究,因此本校《方剂学》教学中不开设实验教学,但在理论授课中针对性的介绍某些名方实验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