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保科护士工作总结

防保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科护理事故的原因与措施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于2010年6月至2015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的差错事故,对出现差错事故的当事人进行分类,总结事故出现的原因。结果经分析得知,在共计39起儿科差错护理事故中,主要的差错事故原因包括制度执行力不强、工作衔接断档、管理缺失、专业知识薄弱等,同时,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护士人员的编制与工作年限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结论防止儿科护理差错事故需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保证工作衔接顺畅、提高护士责任心、严格管理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水平等。

关键词:

儿科护理;护理差错;事故原因;防范对策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新时期的新背景使得社会对于儿科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不同于普通护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通常情况下发病都较急,病情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儿童患者并不会准确地描述出自身的病状。而一旦儿科护理出现差错事故,轻者导致患儿康复的拖延,重者将直接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因此,儿科护理工作中对于差错事故的防范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儿科护理当中差错事故出现的原因与防范策略,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儿科住院部共有护士人员48名,护士人员类别结构见表1。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6月至2015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的差错事故共计39起。对出现差错事故的当事人进行分类,总结事故出现的原因。

全文阅读

骨科高危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总结骨科高危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降低预期性压疮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的压疮筛查为高危患者154例,给予动态评估、监测、持续质量改进,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认真落实健康教育等护理管理方法。结果 1例患者发生预期性压疮,其余153例患者未发生压疮。结论 压疮发生是多种原因共同所致,及时、动态评估患者,有效落实预防措施,作好质量监控等护理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危压疮;护理;管理

骨科患者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防治压疮是基础护理的重点,也是棘手的问题[1]。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护理质量的成效,本文就骨科高危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骨科住院申报高危压疮的患者154例,髋部骨折78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35例,多发骨折3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54例,合并高血压68例。男64例,女108例,年龄20~100岁,平均年龄86.88岁,平均住院天数25.19 d,Braden评分8~12分。

1.2方法 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探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目前护理界正在采用的方法,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其评分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总分为6~23分,得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8分为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高度危险。

1.2.1评估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目前一致认为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高危人群的拟定是根据英国皮肤及伤口护理中心和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共同拟定的[2]。

1.2.1.1入院评估 要求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务必在2 h内将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不仅进行Braden评分,同时进行其他护理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汇总记录在护理记录上。

全文阅读

护士静脉穿刺调查综述

本文作者:陈永芳工作单位: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血液科

护士对职业防护的认识不足,对职业防护有关知识完全及基本掌握的护士为66.7%,部分掌握及未掌握的占33.3%;从表1可见,护士对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的态度是无所谓及不应戴手套的占27.8%。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护士对职业防护的学习及认识不足,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及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为此,进一步加强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十分有必要,对保护医患双方及保障治疗效果均有重要意义。大部分护士静脉穿刺时未能戴手套防护表1显示,在静脉穿刺时,仅26.5%的护士总是戴手套,从来不戴手套的护理人员比例为62.5%。这个比例也与已往有关文献报道一致。刘红等[4]对100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在进行抽血、静脉输液时使用手套的比例较低,以静脉输液为例,其中全部戴手套和有时戴手套操作的护理人员总共仅占29%,从来不戴手套的护理人员比例高达71%。谌安君[5]对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教学医院18个科室320名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戴手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提示护理临床护理操作手套使用率低,特别是有可能接触到体液、血液的高危操作时,仅有很少一部分护士能做到总是戴手套;大部分只是偶尔戴手套,甚至不戴手套。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临床护士在日常护理操作中,大部分未能采取职业防护。这导致护士发生职业感染的风险大大提升。4.3护士静脉穿刺时未能戴手套防护的主要原因:表2显示,护士静脉穿刺时未能戴手套防护的原因中操作不方便、不习惯的占了绝大多数。董桂兰等[6]调查护士在操作时不愿意戴手套的原因,其中有58.6%的护士也是认为戴手套不舒服,同时77.1%的护士认为戴手套操作不方便,会影响一针见血的成功率,而且在静脉输液操作时还会发生输液贴与手套粘连的现象,影响操作速度。谌安君等[5]分析护士不戴手套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不方便,戴手套操作可能导致静脉穿刺成功率下降、延长操作时间而致护士临床人力不够。其次为不习惯,这与多年来护士工作繁忙、戴手套影响工作效率及医院管理层没有严格要求执行有关。直到近年,护士执业伤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关注,才强调护士戴手套的重要性。本调查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本调查发现,有47.4%的护士担心增加消耗,加大医疗成本而增加科室支出的因素,现在大部分科室都实行多劳多得制,手套消耗纳入医疗成本,消耗与奖金挂钩,使护士产生能不戴就不戴,能省就省的错误观念。另外,护理部领导及病房护士长并没有鼓励护士戴手套,甚至有部分护士长把手套作为科室财产管理起来而导致护士取用不便;也有6.2%护士认为没有必要,麻烦,心存有“我这么多年来都没有感染,以后也不会感染”的侥幸心理。董桂兰等的调查亦显示,约50%以上护理人员操作时不戴手套是因为担心患者有意见,怕患者抱怨。本研究发现有28.4%护理人员亦有因怕患者抱怨而不戴手套,可见加强患者对静脉穿刺时应该戴手套的认识非常有必要。

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要做好职业防护,医院首先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使每一名护士都能充分认识到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和做好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打好基础。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医院应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护理操作规范,要求护士在静脉穿刺时戴手套。护士长要起到带头的作用,严格执行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的规定。加大宣传力度。为护士的职业防护提供支持及方便。

全文阅读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摘要】 目的 对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开展急诊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前后的两年内医疗投诉情况,并将分析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我院开展急诊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后医疗投诉事件明显减少,P

【关键词】 急诊;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实施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高,随之而来医院的医疗纠纷事件在全国各地也屡见不鲜。因此医疗护理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如何在日常护理中有效的保护护理人员的权益及患者的疗效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鉴于此,本人进行了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开始在急诊科开展了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开展的临床实践活动,选取该活动开展前后2年内急诊科医疗纠纷的案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比较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开展前后2年内我院急诊科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以人员构成因素、护士因素及患者因素作为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对所有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医疗纠纷案例的总数及发生原因的构成比,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 安全隐患分析

全文阅读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的防护措施。方法:将我院5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各种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法。结果:通过加强手术室护士自身的职业防护意识,提高医院对暴露因素的重视程度,建立起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及保护措施,加强对锐器伤的管理及防护工作,完成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医院内因职业暴露所引发的职业损伤显著减少,护理人员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结论: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和对策是保障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步骤,临床各医院应加以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23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256-01

护理人员常因职业关系受到各种暴露因素的危害,作为手术室护士,因其在执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易受各种化学、生物及物理等因素的影响,暴露在多种危害因素中的几率更大,属于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因此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有所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防护措施[1]。本次研究针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自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将我院5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例,女48例,年龄为18到49岁,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大学本科4名,大专42例,中专4例。

1.2 方法。回顾性的对这50例护士总结并分析各种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法并实施干预措施,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

全文阅读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和不安全因素的解决对策。方法通过对儿科护理工作进行研究,总结出影响儿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并对这些安全隐患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总结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对患儿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儿科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结论因儿童群体具有其特殊性,需要尤其重视防范安全隐患。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积极配合等方式,改善病区环境,完善安全保障系统等,有效预防儿科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分析

0引言

儿科护理因面对的群体是少年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较其他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儿科护理人员面对这些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应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科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应总结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危险因素

1.1护士自身原因

产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首先要从护士自身方面寻找原因,以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①许多年轻护士因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够熟练地进行护理操作,或是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无视规章制度,容易出现输错药、药物与患者不对应的事故。②护士技术水平低:为患儿进行穿刺时多次出现穿刺失败等现象,患儿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下降[1]。③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一些护士在工作中只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与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这造成家长不理解、不信任护理人员,因而护理工作很难开展,甚至可能引发护患矛盾。④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在记录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入过多的主观成分,病情观察不细致,对数据没能够准确记录,或延误了记录,导致护理记录不完善,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医院及医护人员易在其中处于不利地位。⑤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然而因护士无菌操作观念淡薄,不注意手卫生,便可能引起患儿感染,造成不良后果[2]。

1.2患儿及社会因素

全文阅读

助产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科工作的助产士28名,对她们进行专业的问卷调查,助产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职业性劳损、社会心理因素等都是妇产科助产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可以针对助产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化学消毒剂的防护、物理因素、个人防护及社会心理因素等不同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论妇产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危险因素的防范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护士;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发生改变,包括乙肝、丙肝及艾滋病等。而助产护士是高危职业群体,易受尖锐器损伤且需接触经血液传播疾病患者,因此助产护士被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以往医院工作的重点多在于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助产护士本是提供服务的载体,若助产护士的自身安全的不到保障,优质服务便无从谈起。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助产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被调查者均为2011年至2012年在我科工作过的助产护士,共发放28份问卷,均有效收回。平均年龄39.6±10.5岁。

1.2研究方法对所有入选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姓名、年龄、理论知识、职业风险、防护措施、血源性疾病感染情况以及职业性钝器损伤发生情况等。

2结果

根据所回收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性伤害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足均是助产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具体见表1。

全文阅读

分析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及对策

[关键词] 职业防护; 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09-01

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在我国,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问题仍显力度不够。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探讨职业防护中难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现状分析

1.1 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 原因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防护课程,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毕业时无职业防护意识。学生毕业后,医院对护士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中,未把职业防护内容列为必须培训的内容。而且,加之医院重视程度不同,护士学习、理解能力的不同,护士掌握防护知识程度不一,部分护士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学习职业防护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导致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总认为不是传染患者,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风险意识薄弱。

1.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分析其原因是:1)目前我国护理管理者及医院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护重视不够,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较少,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能力较低。2)护士缺编问题严重,护士要完成繁重的任务,而忽视了对自身的保护。护士是执行注射的主要群体,因此,长期处于潜在针刺伤和,手术器械用后清洗、浸泡及一次性用品用后毁形等处理,提高了护士职业暴露机会,增加了护士的职业感染危险性。

1.3 防护用品不到位 原因是医院没能按规定购进和提供防护用具。例如:大量普及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都没有安全保护装置。在基层医院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被使用;医院更难为护士提供随手可得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在进行一些接触病人的操作中,特别是外科、骨科等科室,每位病人都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及血迹,还有在化疗科每位病人都用免疫抑制剂,护士做不到总是戴手套;科室为了节约材料消耗,反对护士在正常无菌操作以外戴手套从事临床工作。

2 对策

全文阅读

抓好军队疗养院护理安全防范的几点体会

抓好军队疗养院护理安全防范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军队疗养院 ;护理安全; 防范

【摘要】 为了提高疗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程序,确保护理安全,我院护理部总结了以往的防范经验,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了各项防范措施,规范了护士的工作程序,强化了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两年来没有发生医疗纠纷及安全事故,护理工作满意率由94%上升到97%。

【关键词】 军队疗养院 ;护理安全; 防范

疗养院护士工作繁琐复杂、涉及面广,稍有不慎,轻者带来疗养员的误解,重者引起安全事故。随着疗养员法律意识的提高,任何细微的疏漏都可能造成医疗纠纷。为了提高疗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护理安全。我院护理部总结了以往的防范经验,制定了各项防范措施,规范了护士的工作程序。两年来,没有差错、事故发生,护理工作满意率由94%上升至97%以上。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强化护理质量管理

1.1 规范各项工作职责及标准

结合我院的工作特点制定了年度、季度、月、周工作计划及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及工作质量标准等,要求护士长每天抽查,护理部每周检查,每季度小结讲评等措施。

全文阅读

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分析

摘要:采用设计好的调查表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登记和资料收集,来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在种类、科室和时间等方面分布的特点,分析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多发区是外科、内科和产科,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占全院全年总数的63.8%。另外,风险事件在时间上变化的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应以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为重点,同时加强风险事件高发区护士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关键词:安全隐患;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61-01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根据护理风险事件是否直接造成对病人的损害,可将护理风险事件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两大类[1,3]。由于护士是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医务人员,临床风险事件大多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因此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事件的分布特征,对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预警风险的发生,保障病人医疗、护理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我在医院工作的一些实例进行总结,为安全护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全院有医护人员800余名,其中护士320名,病床总数360张。2002年护理部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并启动了全院护理风险管理系统。落实风险管理各组人员职责;建立和完善风险事件的评估量表和呈报制度;培训临床护士长和护士;在此基础上·各科护士长按要求进行I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的呈报工作。依据风险事件的定义,结合本院实际列出风险事件的范围,将护理风险事件分为4个方面:①护理差错事故(如执行医嘱给药不当发生给药错误;因护士对病人查对不当引发的执行医嘱错误;因护理操作不当给病人造成伤害等)。②投诉事件(如因护士态度不好引发病人投诉;因病情观察不到位引发护患纠纷;或护士操作技术欠缺引发患方投诉等)。③意外事件(如病人输液反应、摔倒、自杀)。④护士纪律问题(如护士脱岗)。2010年全院共收到100例护理风险呈报表,其中有72例被风险管理小组确认为风险事件。将相关数据录入电脑并且用Excel等软件分析可得结果。

2 结果

2.1 临床常见护理风险事件的构成:结果显示: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分别占12.5%、11.1%和9.7%。三类风险事件占全年护理风险事件总数的33.3%。其次是设施不安全、输液反应和保安问题,分别占8.3%、6.9%和6.9%。医嘱执行延误、投诉护理不当、利器刺伤均占5.6%。肛周糜烂、烫伤、病人摔伤、导管固定问题、纪律问题、病历书写问题、病人意外等均在5%以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