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护理知识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精选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监护人;意外伤害

童年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中国每年有近50000名15岁以下的孩子死于意外伤害。意外伤害给很多儿童留下了伤残,使许多家庭蒙受了情感创伤和负担。因此知晓安全隐患和基本处理及急救方法对儿童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此次调研通过了解儿童和监护人对意外伤害以及防范意识的认知程度,并开展一系列主题知识宣讲,普及防范措施,提高监护人的防范意识,探讨如何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幼儿园的家长、公共场所里带孩子的家长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选择十堰市城区各幼儿园的孩子作为主题知识宣讲对象。

2.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自行设计关于《十堰市儿童意外伤害与监护人防范意识的调查》的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性、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监护人的防范意识强弱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发放,发放问卷前先向调查对象阐明调查目的及意义,征得同意后再进行问卷填写,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2)儿童意外伤害知识主题宣讲。早期在相关参考文献上查找资料,进行相关的人员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至合格。到十堰市城区各幼儿园开展宣讲,普及儿童意外伤害防范措施与知识。

3.统计学处理。调查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一般描述性分析、X^2检验,P

二、结果

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未成年儿童0~1岁占4.9%,1~3岁占8.2%,3~6岁占85.3%,6~14岁占1.6%;未成年儿童均有专人看管;1.6%的儿童性格安静内向;13.1%的儿童温顺听话,72.1%的儿童活泼开朗;9.84%的儿童暴躁易怒;受调查的监护人中,大专学历49.1%,本科学历36.1%,硕士及以上1.6%,其他学历13.1%。

2.未成年儿童所受意外伤害类型。调查结果显示,65.6%的未成年儿童受过跌倒、跌落伤害,23.0%的儿童受到过烧烫伤害,4.9%的儿童受过溺水伤害,3.3%的儿童分别受过交通事故伤害和割刺伤害,1.6%的儿童受过中毒伤害和食管异物伤害。

3.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场所。调查显示,52.5%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37.7%的伤害发生在公共场所,9.8%的伤害发生在马路。

4.意外伤害发生季节。调查显示,春季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8.0%,夏季为54.1%,秋季为9.8%,冬季为18.0%。

5.儿童意外伤害发生部位。调查显示,50.1%发生在四肢,29.5%发生在面部,4.9%发生在脑部,18.0%发生在其他部位。

6.未成年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后情况。72.1%受伤后痊愈,4.9%有不适感,1.6%死亡,1.6%有心理障碍。

7.调查对象对儿童意外伤害知识了解情况。3.3%对此方面知识了解很少,91.8%对此方面知识了解,4.9%受过专业培训。

三、讨论

1.十堰市城区儿童监护人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法意识较强,但对伤害的处理办法的知识欠缺,需提高对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的认知水平。接受调查的儿童监护人中,90.16%的监护人十分关注易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安全隐患,但7.37%的人对此类知识毫不了解,仅有6.56%的人受过此类知识的专业培训,说明该调查人群对儿童意外伤害处理方法的知识水平偏低。因此,有必要对儿童监护人进行系统的伤害处理方法的培训。

2.3~6岁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调查显示,100%的儿童都有专人看管,但仍有50.81%的儿童受过意外伤害,而其中83.87%的儿童在3~6岁之间。因此对此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意外伤害的健康宣讲活动是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有效途径。仅有2.46%的处于0~1岁的儿童受过意外伤害,这说明监护人对年龄小的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较高,也与此年龄段的儿童的活动能力较弱有关。

3.家庭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场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过意外伤害的儿童中,有51.61%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其中,烧烫伤所占比例为43.75%,而烧烫伤对儿童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走访儿童医院得知,50%以上的烧烫伤患儿的监护人在伤害发生后,因为不知晓正确的紧急处理办法,对患儿造成了二次伤害,大大加重了患儿的病情和家庭负担。因此,对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居安全隐患的宣讲工作,能有效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比率。

4.夏季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季节。本次调查显示,53.2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夏季。所以,要对儿童监护人进行系统的儿童意外伤害处理方法的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急救处理方法,如心肺复苏术等。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2篇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3.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用性一是做好儿童保健能够提高我国儿童综合素质。用所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日常保健护理,锻炼孩子体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二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的前景。针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和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学好儿童保健护理,除了可以在相关医疗单位寻求就业岗位之外,还可以开设婴儿保健馆、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儿童健身馆、儿童营养师、考取孕婴证,等等。这就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定位的几点建议

1.加大“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学时比例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家长重视儿童的日常保健预防护理。但根据对儿童家庭访视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家长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和保健知识还很缺乏,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更多更好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保健预防意识,这样就能够减少或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达到高职医学教育“三基”“五性”的基本要求。应把“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作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可行性、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分配少的弊端,构建新的实验课程结构。例如多增加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幼儿体操、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技巧练习,提高在校生儿童保健的操作水平。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疼痛管理;现状;影响因素;研究

儿科疼痛的发病率的研究和报道不多,但是现有资料显示儿科疼痛未得到充分的评估和治疗。在儿童时期,疼痛的发生随着儿童的健康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大部分健康的儿童,2岁以前需要接受20次以上的免疫注射。如果儿童出生时有健康问题并且需要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话,那么所经历的疼痛次数可能达到数百次。陈银花等对2009年3月到2009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108例新生儿(早产儿46例,足月儿62例)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经历的由于诊疗需要导致的疼痛进行了调查,发现108例新生儿共经历了一次操作即成功的和未成功的致痛性操作造成的疼痛10633次,其中足月儿每人疼痛次数为56.5次,平均每人每天疼痛次数为5.92次;早产儿每人疼痛次数为100次,平均每人每天疼痛次数为7.79次,明显高于足月儿。

在管理儿科患者的疼痛的过程中,医生负责止痛药物用药方案的制定,护士的工作主要是对疼痛进行评估和落实止痛措施,而患儿和患儿家长则配合医护人员,保证止痛措施得以实施,观察并向医护人员反馈止痛措施的效果。因此,医生、护士、患儿和患儿家长都有可能成为疼痛管理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报道下。

一,医生

医生对疼痛的评估和治疗决策将会影响疼痛管理的充分性。如果医生没有恰当地评估患儿的疼痛或未给予足够的药物,疼痛管理的效果自然就不会好。疼痛管理教育落后于当前日新月异的疼痛管理。研究发现与医生相关的儿科疼痛管理的阻碍因素主要有医生疼痛基础知识缺乏,医生缺乏如何评估疼痛和如何用药的知识,以及医生用药医嘱用量不足或不当。一些医生认为儿童疼痛问题本身微不足道而且儿童对疼痛的感受不如成人。Saroyan等在2008年向60名美国的麻醉科,骨科和普通外科的住院医师发放问卷,调查其住院儿童急性疼痛知识水平,结果发现尽管有85%的住院医师认为儿童疼痛知识教育是比较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住院医生疼痛知识答题正确率却不到60%;超过70%的住院医生不知道FLACC量表(面部表情、腿部、活动、哭闹、可安慰性量表)可用于评估智商低下的儿童的疼痛,70%的医生不知道扑热息痛每天的最大剂量为90mg/kg/d,仅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医师能对药物进行准确换算。如果提高医生的疼痛管理知识,让医生能规范的使用镇痛药物,正确有开具医嘱,则可以提高疼痛管理的质量。

二,护士

护士在儿科疼痛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自身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儿科患儿的疼痛管理。护士认为缺乏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疼痛评估的困难性影响了缺乏表达能力的儿童的疼痛管理。设计不合理的护理记录单会导致护理人员疼痛评估记录不够及时或前后记录方式不一致。UanNiekerk和Martin对塔斯马尼亚注册护士关于成瘾性、镇痛药物使用、疼痛评估相关的疼痛管理知识进行了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护士疼痛的药物管理知识水平最低。由于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和信念的不足或不当,即使有止痛药物医嘱,护士仍然倾向于给合医嘱剂量的用量面不是给足医嘱开具的剂量,或者偏向于选择低剂量的阿片或给予非阿片类镇痛药而不是阿片本身。同时护士缺少药物的处方权,也是护士疼痛管理中的阻碍因素。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不足或不准确,临床决策困难,护士害怕或误解可能会影响到临床决策,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对儿科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培训,提供有效方便的疼痛评估工具,减轻儿科护士工作负担,加强疼痛的病情观察可促使儿科护士更好地管理患儿的疼痛。

三,儿童

儿童自身生长发育特点是影响儿科接受疼痛管理的因素之一。Namnabati等在伊朗开展的一项质性研究发现婴幼儿因为无法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疼痛的原因以及描述疼痛的程度,无法区分恐惧和疼痛,因此疼痛容易得不到治疗或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而青少年因为难以沟通,同样有疼痛得不到合理治疗的危险。性别差异和情绪状态会影响疼痛的体征和行为表现。Ely发现性格不同的儿童得到的疼痛护理也不一样,安静的儿童因为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疼痛往往会遭受比性格开朗的儿童更多的疼痛。因此,护士需要针对儿科患者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鼓励儿童说出疼痛的感受,听取儿童对疼痛的评估,对每个儿童进行个体化的疼痛评估,以便准确的获取儿童疼痛的情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措施。

四,儿童家长

家长的态度、信念、对镇痛药物的恐惧,对儿童疼痛表达的理解都是疼痛管理的阻碍因素。有研究显示儿童家长操作前的焦虑会影响儿童操作前的焦虑及儿童的疼痛。如果能减轻家长对诊疗操作的焦虑,也能对儿童的疼痛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尽管有研究表明儿童在经历疼痛时并不总是会告诉他们的家长。BatlSta的研究中仍然有一半以上的家长认为儿童通过哭泣、哭叫来表达疼痛,并且会向家长诉说。家长往往会夸大儿童的疼痛,并在本不需要疼痛药物的时候要求使用镇痛药物。一些家长则出于经济的考虑或者因知识缺乏担心儿童产生药物依赖或药物滥用,因而不情愿儿童接受疼痛药物。家长表达对疼痛的担忧,及时告知护士孩子正在经历疼痛,主动参与疼痛管理将有利于促进儿童疼痛管理。

除了医生、护士、儿童及家长等人为因素,组织机构或制度上的一些限制也会影响儿童疼痛管理的效果。所有医疗专业人士都认为护士在病人的疼痛评估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这一重要角色仅在护士与医生关系融洽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医院或其他卫生服务机构与组织是否重视疼痛管理质量,对疼痛护理效果的较强的影响。因此,卫生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委员会应重视疼痛管理指南对疼痛治疗和控制的重要性,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简便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改进和优化疼痛记录方式,将疼痛管理效果纳入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促使医护人员不断提升疼痛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4篇

分析现执行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的定位,这章学时比例小,理论知识大多以熟悉、了解为主;实践学时比例少,学生操作技能薄弱,这就弱化了本章在整个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健康儿童保健”是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都要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而“疾病儿童护理”是个别孩子遇到的特殊性问题。目前学生的学习重点大多偏向于各类疾病儿童护理、住院儿童护理等,即特殊性,忽略健康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即普遍性。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

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3.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用性

一是做好儿童保健能够提高我国儿童综合素质。用所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日常保健护理,锻炼孩子体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二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的前景。针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和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学好儿童保健护理,除了可以在相关医疗单位寻求就业岗位之外,还可以开设婴儿保健馆、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儿童健身馆、儿童营养师、考取孕婴证,等等。这就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

三、“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定位的几点建议

1.加大“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学时比例

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家长重视儿童的日常保健预防护理。但根据对儿童家庭访视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家长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和保健知识还很缺乏,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更多更好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保健预防意识,这样就能够减少或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

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达到高职医学教育“三基”“五性”的基本要求。应把“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作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可行性、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分配少的弊端,构建新的实验课程结构。例如多增加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幼儿体操、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技巧练习,提高在校生儿童保健的操作水平。

3.改革“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考核方法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5篇

分析现执行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的定位,这章学时比例小,理论知识大多以熟悉、了解为主;实践学时比例少,学生操作技能薄弱,这就弱化了本章在整个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健康儿童保健”是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都要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而“疾病儿童护理”是个别孩子遇到的特殊性问题。目前学生的学习重点大多偏向于各类疾病儿童护理、住院儿童护理等,即特殊性,忽略健康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即普遍性。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3.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用性一是做好儿童保健能够提高我国儿童综合素质。用所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日常保健护理,锻炼孩子体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二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的前景。针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和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学好儿童保健护理,除了可以在相关医疗单位寻求就业岗位之外,还可以开设婴儿保健馆、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儿童健身馆、儿童营养师、考取孕婴证,等等。这就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

三、“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定位的几点建议

1.加大“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学时比例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家长重视儿童的日常保健预防护理。但根据对儿童家庭访视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家长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和保健知识还很缺乏,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更多更好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保健预防意识,这样就能够减少或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综合素质。2.提高学生“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达到高职医学教育“三基”“五性”的基本要求。应把“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作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可行性、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分配少的弊端,构建新的实验课程结构。例如多增加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幼儿体操、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技巧练习,提高在校生儿童保健的操作水平。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护理告知;临床价值;儿童;免疫规划管理

免疫规划通常是指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人群免疫状况及特定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制定有效的计划与策略,并有组织、有计划的利用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接种,以达到防控传染病、提高人均免疫水平、消灭疾病的目的[1]。儿童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信息的知晓程度密切相关。为了探讨对儿童家长实施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的临床价值,特选取在本辖区内常住或流动共208名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辖区内常住或流动共208名儿童家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护理告知。儿童家长年龄在26~38岁,平均年龄为(32.08±1.27)岁;病程为8~18个月,平均病程为(10.13±0.43)月。入选标准:①儿童年龄均在0~7岁。②所有家长均自愿参与该项调查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儿童家长曾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本身具备一定医学知识或自身为医务工作者。

1.2方法 首先由相关医护人员共同配合,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制定一份计划免疫知识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基本资料: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年龄、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情况等;②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包括预防接种疫苗的程序、通过接种疫苗可预防哪些疾病、接种疫苗前后相关注意事项、疫苗接种后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如何有效处理、家长从何种途径了解计划免疫相关知识、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接种的态度等。儿童家长应现场进行作答,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根据问卷结果,对儿童家长实施护理告知:①在指定场所定期开展讲座,以重点讲解与普遍宣教相结合的方式,为家长介绍建证、建卡的相关程序及重要性,以便其更好的了解免疫计划的相关内容。②将儿童家长聚集在一起,互相探讨各自经验,并着重为其讲解监护人首要履行的责任,如需明确儿童的健康情况,及时反应给接种者等。③告知家长疫苗接种的相关程序、注意事项及禁忌症等,强化其接种疫苗的意识,鼓励家长积极发言,及时针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准确的给予对应答案。④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为家长讲解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现场演练当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时,家长紧急处理的方法。⑤当儿童由于接种禁忌症而不被允许接种某种疫苗时,应耐心解释原因,并提醒家长在儿童身体好转时,及时补上未接种的疫苗。实施护理告知后,再次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护理告知前后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信息(包括预防接种疫苗程序、接种疫苗可预防哪些疾病、接种疫苗前后相关注意事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免疫力、是否学习过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及疫苗覆盖合格率,并作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应当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2.1对比实施前后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信息的知晓率。实施护理告知后,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信息知晓率明显优于实施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

2.2对比实施前后疫苗覆盖合格率 实施后,疫苗覆盖合格率(99.04%)明显高于实施疫苗覆盖合格率(62.50%),统计学上有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但同时也是其抵抗力最弱的时期,在该阶段儿童极易感染各种传染病,若按照规定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2]。因此,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预防保健工作,首要条件是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信息的知晓度。

预防接种是我国一项最直接、有效的常见传播病控制方法,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3]。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计划免疫,以便更好的维护儿童健康。有研究显示,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相关信息的知晓程度[4]。在本次研究中,对儿童家长实施护理告知,通过相关医护人员的共同协作,建立一份调查问卷,分析儿童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根据问卷内容及儿童与家长的基本资料,定期开展讲座,告知儿童家长建证、建卡的程序与重要性,让儿童家长了解我国的免疫政策,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认识到免疫规划对儿童的重要性;为儿童家长讲解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为其讲述相关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等,以帮助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接种疫苗意识。结果说明,护理告知具有科学性、全程性、服务性及技巧性,可有针对性的为儿童家长进行护理服务,使其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能够更快速的掌握疫苗接种的相关内容,正确认识到传染病对婴幼儿的危害性,使其明白计划免疫的重要性,能够准确的树立起疾病防控意识;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后,疫苗接种率也随之增加,传染病发生率显著降低,大大提高了婴幼儿的生活质量[5]。

综上,实施护理告知后,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高,保证了儿童能够定期、及时的进行预防接种,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娜,窦靖,唐静,等.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信息知晓率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59-260.

[2]梁玉琴.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248-1249.

[3]贺景云,邱桂华,万桂荣,等.家长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33-34.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认知;意识;行为;儿童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51-02

儿童伤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1-2],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3]。儿童家长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看护人,其看护质量、养育态度和行为成为影响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儿童自身预防伤害产生深刻影响[4-5]。为了解幼儿园儿童家长对预防儿童伤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海淀区10所幼儿园中的全体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海淀区不同级类园所所占比例,分层整群抽取规模在200~300人之间10所托幼园所,对全体儿童家长中经常照顾儿童的1名看护人进行调查。共有2 122人参加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 080份,有效率98.0%。其中儿童父母亲1 469人(占70.6%),其他看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保姆等)611人(占29.4%)。文化程度以大专以上和高中中专为主,分别占29.2%和39.8%。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为:儿童家长基本情况,对儿童伤害知识的知晓情况,知识来源及希望获得途径,对预防伤害的态度,所采取预防伤害的措施。在幼儿园的家长会上由问卷调查员进行问卷的发放、解释、回收。

1.3 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e 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经逻辑审核无误后,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家长对伤害知识知晓情况 见表1。

表1 伤害知识知晓情况在不同儿童监护人中的比较

知识儿童父母(n=1 469)其他监护人(n=611)合计(n=2 080)χ2值P值

伤害是一种疾病108(7.4)13(2.1)121(5.8)21.500.00

伤害可以预防1 322(90.0)543(88.9)1 865(89.7)0.580.44

伤害可以致残976(66.4)368(60.2)1 344(64.6)7.280.01

伤害可以影响家庭经济1 301(88.6)523(85.6)1 824(87.7)3.520.06

伤害可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1 046(71.2)418(68.4)1 464(70.4)1.610.21

伤害可影响家庭稳定性1 127(76.7)432(70.7)1 559(75.0)8.310.00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儿童家长伤害知识知晓率在6.3%~86.0%,儿童父母亲对儿童伤害的危害和不良影响知晓率均高于其他看护人,其中“伤害是一种疾病”、“伤害可以预防”和“伤害可影响家庭稳定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儿童家长伤害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途径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儿童家长获得伤害知识的途径前3位为:“电视宣传”、“阅读报刊”和“网络浏览”。 家长伤害知识希望获得途径前3位为:“医务人员讲座”、“专题宣传册”和“电视宣传”。 在“医务人员讲座”、“电视宣传”、“专题宣传册”和“阅读报刊”4个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途径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表2 幼儿看护人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获得途径比较

途径知识来源途径希望获得知识途径χ2值P值

亲属告诉848(40.8)794(38.2)2.930.09

朋友家长交流875(42.1)812(39.0)3.960.05

广播宣传270(13.0)256(12.3)0.430.52

电视宣传1 493(71.8)1 215(58.4)81.760.00

专题宣传册833(40.0)1 268(61.0)181.970.00

阅读报刊1 216(58.5)1 147(55.1)4.670.03

医务人员讲座407(19.6)1 310(63.0)808.680.00

浏览网络907(43.6)882(42.4)0.610.43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2.3 儿童伤害防范意识 由表3可见,儿童家长对孩子伤害防范意识不同。在“儿童渐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可以自己避免伤害”比例上,更多的儿童父母认为儿童有自我防范意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表3 儿童伤害防范意识不同看护人比较

防范意识父母(n=1 469)其他监护人(n=611)合计(n=2 080)χ2值P值

儿童随时会发生伤害 1 342(91.4)564(92.3)1 906(91.6)0.510.48

儿童渐有自我保护意识681(46.4)253(41.4)934(44.9)4.280.04

儿童可以自己避免伤害102(6.9)25(4.1)127(6.1)6.120.01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

2.4 儿童家长预防伤害的行为比较 由表4可见,家长采用多种方式预防儿童伤害的比例波动在21.9%~94.0%,儿童父母在“教孩子避开危险训练”和“教孩子预防伤害知识”中的比例均大于其他监护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表4 预防伤害行为不同看护人比较

行为父母(n=1 469)其他监护人(n=611)合计(n=2 080)χ2值P值

教孩子避开危险训练462(31.4)75(12.3)537(25.8)82.800.00

叮嘱儿童注意安全1 375(93.6)581(95.1)1 956(94.0)1.710.19

日常采取安全措施1 182(80.5)510(83.5)1 692(81.4)2.570.11

教孩子预防伤害知识358(24.4)97(15.9)455(21.9)18.220.00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3.1 儿童看护人现状 儿童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身体控制能力差的特点,使伤害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6]。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的看护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海淀区10所幼儿园的儿童日常生活以父母看护为主,且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提示目前海淀区儿童家长存在整体素质较高,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现状。

3.2 儿童家长对伤害认识不全面 调查表明,儿童家长对伤害的认识表现出不全面的特点。儿童家长伤害知识知晓率在6.3%~89.7%。儿童家长对“儿童会因伤害可以致残”认识相对不足;对“伤害是一种疾病”知晓率仅为6.3%。这一结果与丁宗一[7]报道的多数人认为伤害是一种偶然发生不好的事情观点一致。儿童父母亲较其他看护人对伤害给家庭的不良影响认识程度相对较高。提示儿童其他看护人应为伤害的健康教育重点人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儿童家长伤害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途径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儿童家长伤害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途径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电视媒体、阅读报刊的易获得性、丰富性、直观性使它成为儿童家长伤害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知识的希望获得途径顺位显示:儿童家长最希望通过幼儿园保健医生健康教育讲座和阅读伤害专题宣传册的方式获得伤害的知识。说明儿童家长认为保健医生的健康教育讲座和伤害的专题宣传册对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更具有针对性,而健康教育一直被众多学者认为是降低伤害的基本措施[7-10]。提示保健医生应为儿童家长提供更多健康教育讲座的机会,同时也提示政府部门应投入更多的经费制作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册供儿童家长阅读,以此加强伤害防范知识的学习。

3.4 儿童父母对伤害的防范较其他看护人更为主动 儿童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家长的看护质量、防范意识、防护行为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影响伤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更多儿童父母较其他看护人认为儿童会逐渐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伤害的能力。其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儿童伤害发生的防范行为也相对主动,表现在积极地叮嘱儿童避免伤害,还会因地制宜地教儿童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和知识。让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的提高才是真正预防伤害的根本[11]。过度的保护、限制,低估儿童的能力对孩子实际是一种伤害。这与儿童父母知识相对广泛,受教育机会相当多,接收新信息的能力强有密切关系。

4 参考文献

[1] 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措施.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76-879.

[2] 姜竞雄.全国儿童意外损伤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55-656.

[3] BLUM RW, NELSON MK. The health of young people in a global context. J Adoles Health, 2004,35(3):402-418.

[4] 姚应水.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22(2):150-153.

[5] 晏晓颖,廖淑梅.学龄前儿童家长意外伤害认知状况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4):60-61.

[6] 欧丽君.宁波市某三级医院2006年儿童意外伤害情况调查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108-109.

[7] 丁宗一.大力开展儿童期意外损伤的监测与干预.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53-654.

[8] 刘筱娴,司达敏,施东华.儿童伤害的因素及其干预措施.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4):250-252.

[9] 许积德.重视意外损伤的预防.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4):252-253.

[10]金会庆,徐勇.意外伤害研究进展.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6,12(2):17-18.

[11]徐韦.杭州市2004年幼儿园儿童意外损伤发生情况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86-88.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护理告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应用

免疫规划主要是针对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而制定的、行之有效的计划,以便达到良好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1]。儿童免疫规划则是一项专门针对儿童而采取的保护措施。护理告知是接种者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在过程中尊重受种人群的知情权,能够有效减缓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通过我院对儿童护理告知而采取的措施,并不断进行完善,使接种率明显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所在地区的儿童,平均年龄5岁。这些儿童当中,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发烧、哮喘、心脏病等。

1.2方法

1.2.1建证、建卡 建证、建卡护理告知过程中,当地卫生部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们不仅可以提供可靠信息,还能够提高知情权。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中的应用,其实也就是告知儿童的监护人,建证建卡后就应该了解国家所制定的各项免疫规划。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求儿童监护人应该充分了解这样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接种之前,监护人员应该履行告知义务,即将儿童的健康状况告知接种者。同时,还应该明确,接种后注意的相关事项;第二部分,当接收到所发放的预防接种告知书后,监护人员需要签字,并进行存档。另外,还应该发放关于儿童免疫规划的相关资料,这样可以确保监护人员更好地了解这一流程,保证免疫规划的顺利完成。

1.2.2工作流程 由于儿童接种过程中离不开相对规范的流程,因此,正好体现出护理告知的重要性。首先,应该重点了解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当面对不同情况的儿童时,还应该耐心讲解并告知真正情况;当儿童近期不适宜接种时,应该告知其不能接种的原因,并提醒监护人员儿童身体好转后,及时进行接种。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漏种,还能够有效减少病发现象;当确定该儿童能够接种后,应该认真确保接种证,并登记,同时告知监护人员接种哪种疫苗、怎样预防等。当然,还需要监护人员签字同意。接种期间,接种者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每位受种儿童的信息都应该认真核对,并和监护人共同核对接种疫苗,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接种。这一让监护人参与进来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纠纷的发生,在为护理人员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能够让监护人员对接种产生信任感,让他们更加放心。

1.2.3接种风险 由于近年来接种事故的发生,导致纠纷关系越来越紧张,大多数原因都是因为告知不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更是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接种过程中的风险,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情况下,就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以便借助自己较为丰富的知识告知监护人员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当然,监护人员还应该充分了解接种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儿童自身问题,而导致轻微现象的发生,比如:疼痛、感染等。另外,由于疫苗是一种特异性抗原,大多数儿童接种后都会产生抗体。然而,不产生抗体的儿童也是存在的,甚至还会患上各种疾病。在告知接种风险的过程中还应该告知监护人员如何应对这一现象的措施。同时,还应该重点强调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以便避免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导致的不接种现象。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减少监护人员的顾虑,让他们正确认识免疫规划工作,还能够增强监护人员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具备预估风险的能力,提醒监护人员要格外注意接种后儿童的现象。

2 结果

针对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促使该地区接种率明显提高。因为,医院工作人员在接种过程中格外重视免疫规划的各个环节,包括:建证建卡、工作流程、风险,并认真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效避免了纠纷现象的发生。

3 讨论

护理告知具有科学性、服务性等特点,贯穿于整个规划管理过程中。而且,还需要工作人员拥有相对过硬的本领,比如: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能。另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保障自身权益[2]。当然,还应该在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有责任心,这样才能和儿童家属建立关系,进而避免纠纷现象的发生。

免疫规划一直是较为重要的国策,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想更好地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在过程中实施护理告知工作,护理告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接种率[3]。

综上所述,儿童免疫规划管理过程中的护理告知在建证、建卡过程中,不但能够让监护人员充分了解到相关免疫政策,还能认识到免疫规划对儿童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免疫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工作流程中,工作人员凭借自己扎实的作风和安全的操作,可以提升监护人员对医院工作人员的信任;告知风险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将各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告知监护人,能够让他们理性对待这一现象,并积极参与到该规划工作中,进而增强免疫信心[4]。预防接种过程中,监护人员的认识和重视非常重要。所以,护理告知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高接种率,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康丽娜.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16):745-746.

[2]骆跃,尹建华.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20(08):77-78.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9篇

采用自行设计的留守儿童营养与发育状况调查表,由保健医生通过入户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现场调查,并对234名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1.1调查内容

一是进行留守儿童监护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监护人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留守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均由保健医生询问后填写。二是对234名儿童进行体检并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

1.2资料

处理全部资料均输入Epidata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1)调查的234名留守儿童中男童130人

女童104人,127名有营养不良与发育迟缓现象,其中52名体重低下,75名发育迟缓。5岁以下留守男童体重低下26人(占20.0%),发育迟缓37人(占28.5%);女童体重低下26人(占25.0%),发育迟缓38人(占36.5%)。

(2)留守儿童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系

监护人中女性居多,文化程度相对低于男性,营养知识水平也较男性低

(3)经统计学分析,留守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与营养不良呈正相关

3讨论

3.1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分析

3.1.1监护人因素

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系,并对儿童饮食行为习惯有直接影响。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越高,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行为越少。

3.1.2家庭经济因素

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儿童活动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其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对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直接影响。

3.2加强留守儿童保健服务

3.2.1加强营养知识宣传

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入户宣讲、发放小儿膳食营养手册、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广播电视教育、就诊咨询、保健服务等多种形式,普及儿童营养知识,对监护人存在的营养知识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加强营养知识科学化、系统化、日常化指导,让监护人了解如何合理安排儿童饮食种类和数量,保证膳食平衡。

3.2.2积极推广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进入家庭是降低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儿童保健工作者向监护人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是有效预防、控制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3.2.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护理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监护人;知识

[中图分类号] R151.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64-02

Cogni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guardian of the left-behind malnutrition children to related knowledge of child nutrition in the west area of Guangxi

HUANG Chunlan1 LU Qingmei2 BAN Liangjie1 LIANG Ying1 LIN Na1 LI Cailv1 LUO Xiuzhuang1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ise 533000, China; 2.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ise 53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guardian of the left-behind malnutrition children understand cognitive level of nutrition related knowledge, and explored the measures of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guardian of the left-behind malnutrition children was investigated with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100% of the guardians did not know the best food of the baby, the time of adding complementary feeding and principles, and 99% of the guardians did not know how to chose the baby food. 95% of the guardians did not know the baby food should be make individually. 94% of the guardians did not know the importance of eating on time. 81% of the guardians did not know how to match the child diet, and 10% of the guardians did not know eatting snacks was not good for children. Conclusion The guardian of the left-behind malnutrition children is lack of related knowledge of child nutrition, to understand, propaganda and guidance timely cognitive level of nutrition related knowledge in the guardian of the left-behind malnutrition children can improve awareness of the guardian to child malnutrition. At the same time, promoting children′s nutrition behavior, improving children′s nutritional status can enhance their physiqu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 Malnutrition; Guardian; Knowledge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在一起生活的儿童[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我国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67%~20.90%[2-3]。营养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格的快速增长,各组织的增大及功能的成熟都需要大量营养,若营养供给不足或不当,极易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形成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贫血等症状。而婴幼儿营养不良可导致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并使生长发育和脑发育迟缓[4]。WHO 2005年报告表明,53%的儿童死亡率与营养不良有关[5]。由此可以看出,营养不良成为留守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2010年9月~2011年12月,对农村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对儿童营养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12月,选择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德保县农村部分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经体检后符合营养不良诊断标准[6]的留守儿童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0.5~14.0岁,平均6.3岁;轻度营养不良78例,中度营养不良21例,重度营养不良1例。监护人100名,其中,女65名,男35名,年龄15~79岁,平均61.95岁;祖母58名,祖父35名,伯母5名,姑姑2名;文化程度:文盲51名,小学27名,初中20名,高中2名;民族:壮族99名,汉族1名。年人均收入100~2 400元,平均577元。

1.2 方法

根据有关资料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经有关专家鉴定,内容包括:儿童及监护人的一般情况、小儿喂养情况、监护人对小儿营养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需求等四部分。小儿营养相关知识包括:婴儿最佳食品、添加辅食时间和原则、如何选择婴儿食品、婴儿食品应单独制作、按时进食的重要性、小孩吃零食多不好、如何搭配小孩膳食等8个方面的内容。每项内容设有知道、不知道。采用匿名的形式填写问卷,统一指导语,对被调查者进行必要解释,对于有填写能力的监护人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率为100%,没有填写能力的监护人,由调查者用方言逐项提问、填写,有效问卷为100%。

2 结果

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对儿童营养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留守儿童监护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79岁,文盲占51%,小学学历占27%。100%的监护人均未接受过任何有关儿童营养知识的培训或宣教,对于养育儿童只靠经验或他人传授,导致留守儿童监护人普遍存在营养知识缺乏。

3.1 对策

3.1.1 加强对监护人的宣传教育 营养不良在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的同时,也影响其脑部及智力发育,成年后某些慢性病与其也有一定的相关性[7]。陈超伟等[8]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总患病率为9.69%,高于非留守儿童组的3.07%。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笔者调查发现,他们一般的照顾方式为“寄养照顾”和“隔代照顾”,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细致周到的照顾和管理,加之缺乏营养与喂养方面的相关知识,更不能对留守儿童灌输营养与健康方面的常识。如此长期下去,势必对留守儿童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监护人营养知识认知情况和态度对儿童的饮食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监护人进行宣传教育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年龄较大或偏小,又都是在农村生活,思想比较保守、顽固,对科学喂养知识不容易接受,甚至存在排斥心理,认为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能把自己的小孩养大成人,不需要学习这些知识。加之年龄偏大,记忆力下降,接受或领会能力有限等。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宣教者态度要亲切、和蔼,像拉家常似的、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耐心讲解、指导,必要时反复进行,直到理解为止。宣教内容主要有: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营养不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监护人掌握营养知识的重要性。强调营养不良不能轻视,它可因机体抵抗力低下而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不但增加经济负担,影响劳动或做家务,而且也增加小孩的痛苦。只有监护人认识到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后,他们才能认真听我们讲解或指导。

3.1.2 对适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学龄期留守儿童对于一些知识、要求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听从性较好。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以零食为主食、偏吃、挑食、不按时进食的不良习惯。因此,利用晚上、周末或假期对适龄留守儿童进行有关营养知识教育,讲解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对身体健康的重性,帮助他们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说明他们每天用的钱都是他们的父母用汗水换来的,家人挣钱不容易,应该从小培养成按时进食、不乱花钱买零食的好习惯。

3.2 设想

目前城市小学已普及生理卫生课程,但是农村小学并未得到重视,生理卫生课程尤其是营养方面的知识并未开课,家长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导致小孩从小没有得到良好的营养知识教育。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建议农村小学应该开设这方面知识教育课,或利用广播、墙报、由志愿者对小学生进行营养知识讲座等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宣传。通过不同形式让农村小学生对营养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吴丽丽.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26(1):26-30.

[2] 黄英,彭建,杨旭,等. 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调查[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16-117.

[3] 文育锋,王金权,刘荣强,等. 皖南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4):690-692.

[4] 陈春娥,黄雁虹,贺佩兰,等. 社区36个月风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病状况分析[J].全科护理,2009,7(5):1300-1302.

[5] Bryce J,Boschi-Pinto C,Shibuya K,et al. WHO Child Health Epidemiology Referenc Group[J]. WHO estimates of the causes of death in children Lancet,2005,365(9465):1147.

[6] 崔炎. 儿科护理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6-139.

[7] 曹颖. 小儿营养不良 95 例护理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