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B>下册第四单元

《激光的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激,殊,筒,聚,削,剑,缝,武,炮,强,敌,途,且,棒,幻,晰,类"17个生字,会写"且,束,敌,钢,断,实,集,造"8个字.认识"斤字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感受激光带给人们的生活乐趣.

3.让学生感受激光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准17个会认字.按正确笔顺书写8个会写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认识并正确书写1个部首.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全文阅读

初中英语课程教材缺陷性研究论文

一、新教程的优越性:

1、新教材的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譬如,“abitof”这个短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59课上才正式学习,而编者早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72课的Workbook上提前导入了,体现的“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的超前引入规则。类似的,还有“sad”一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84课就出现了,而该词却要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7课,才正式学习。再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3页第三段引入“Workmustcomefirst”(工作第一)这个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95页第6题,再次呈现“Workcomesfirst”这一短语,进行复习巩固,体现其反复呈现的思想。

2、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这方面的特点尤突出。课文对话旨在构建生生交际的形式,提供语言会话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1课,Part1要求学生看图介绍各个单位的方位,Part2是一则针对询问方向内容的简单对话,课文仅仅提供了介绍方位和询问方向的组织模式,并没有具体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这样设置,不但便于学生进行自主交互式的学习,而且可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有的放矢的开展异步教学。

3、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英语交流中的困惑,不仅表现在词汇量的多与寡,还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除了原教材中有关中英文姓名的差异、接受礼物时的差异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还在仲秋节这一单元增加了感恩节的内容,讲仲秋节(TheMid-autumnDay)同时进行感恩节(TheThanksgivingDay)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了解两个秋天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再如在这册书的Onthefarm这一单元,既介绍中国的农场,也介绍美国的农场,也是为了让学生区别不同国度的人文风情。西方人一般重视个人的隐私,他们不愿意别人问及有关自己年龄、宗教、收入、婚姻状况等情况。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35课,课文注释有关西方的忌讳话题的注解。

4、新教材的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化。旧教材第一册(下)介绍了一种玩具frisby,新教材换成了溜溜球yo-yo。新教材在食品上增加了coke(可口可乐),porridge(粥,稀饭),dumpling(水饺),tofu(豆腐)等新词。另外,新版教材第一册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片介绍的内容,通过名片的内容可以做多种与职业、地址、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内容的有关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10单元,则通过一个虚构的摇滚乐队(aSwedishRockBand)“YESTERDAY”,介绍了音乐、旅行等内容,这适合现在崇尚现代音乐的小歌迷的心理。第5单元,利用有关动物园的话题,操练有关提建议的话题,像“Don’tfeedtheanimals”(请勿投喂动物)、Let’smakeithalfpastnine(让我们定在九点半)等。第12单元,谈论世界和中国各大城市的气温状况。第二册(下)第28单元,把著名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的剧目搬上了教材,实在是别出心裁。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经常接触的情景,真实、实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5、新教材紧跟时展的脉搏,响应党的号召,扩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大致表现在①关注西部大开发。新教材选编的内容不仅介绍于我国大城市的面貌,而且反映西部地区(如新疆、、内蒙、陕西等)的面貌。②注重科学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9单元讲解的是ThememoryRobort,谈论有关智能机器人的故事。③紧跟时代步伐,关心时事。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的Workbook上有这么一个句子“AfterweheardSamaranchsaid“Beijing”,wejumpedupandshouted“Wehavewon!”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③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7课有句“Afteryouuseplasticbags,youmustn’tthrowthemabout”,体现了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白色污染”的防治问题。④列举并扩展了报刊上常见的缩写词,如UN(联合国),HK(香港)、ID(身份证)等缩写词。

6、新教材趣味性浓烈。新教材的话题新颖、生动有趣,增加了谜语、谚语、小诗和幽默短文等内容,切近时代生活。新教材配有丰富的卡通图片,形象逼真,适合现代年轻人的认知情趣。此外,新教材增加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如节日、旅游、音乐、机器人等,所设计的情景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Workbook第154页最后一部分是一首诗歌“Lookatthemoon”,很有诗情画意,学生在读这首诗时,既可以发挥想象力去体味和欣赏到美的月色,分享诗人当时的欢乐心情,又复习了形容词及其比较级的用法,巩固了基础知识。

二、新教材的缺陷性:

全文阅读

初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特点分析论文

一、新教材的缺陷性:

1、语法错误明显,教材校正不严肃。新版英语教科书存在明显的语法知识性错误的拼写。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53页,Part2Askandanswer中的第六句话“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薄冰的《高等英语语法》中对主句含有否定词的反意疑问句的注释是:“当陈述句部分中出现一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像few,little,hardly,never等动词时,附加疑问句部分用肯定形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把书上的句子改为“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she?”再如,2001年12月第一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91页,第79课的Workbook上的第三段“飞盘”拼成了frisbee,而笔者历来教授学生的书写是frisby。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上的不规范用语就更是不胜枚举,像inmorning,Susannotagree,inmeetingallday等,倘若是运用在口语中还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在书面表达上,的确需要教师费番口舌。

2、教材容量扩大,要求提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版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体体现在词汇量、练习与教学活动量、阅读量等的增加。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为例,原教材的词汇量为211个,其中四会词177个,认读词34个,新教材总词汇量为330个(比原教材净增119个),其中四会词为234个(比原教材净增57个),编入常用短语61条;课文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5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由原来的3个增至5??6个,而且对话长度都有所增加;练习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6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练习量由原来的3??4个增至7??8个。如此繁重的教学内容,短短40分钟的课堂,如何能连听带说地操练多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我就分成两课来上。但是为了赶进度,又不得不快马加鞭地向前学,所以夹生饭、两极分化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新大纲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法等知识点的掌握。但从第一册开始,新教材就融入更多的语法点、知识点,练习题中也多次出现陌生的语法项目。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11课,出现了动名词walking;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20课,出现了现在分词looking,到底是先讲什么好,怎样讲好,没有确切的要求和方法。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8课,出现了过去分词called,而动词的过去时要到本册的第8单元才正式学习,而且也仅仅是动词的过去式罢了。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3课,出现了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式havebeento(去过……),而过去完成时要到初三才学习。

4、新教材课本内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是相比较而言的,各个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课文几乎空洞无物,而有的课文如果要按教学目标教学则需用上二至三节的课时。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5课几乎就是简单的现在进行时句型地简易操练,几分钟就完成了的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类似的还有这册书的第45课,此课就是接触简单的天气变化内容的预报,很短时间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也把学习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然而学习本书的第46课,把温度变化的情景掌握好,把第一段文字分角色操练熟悉,一节课就显得讲解不足、仓促有余,蜻蜓点水一般,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自然堪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越学越费劲,越学越没信心,最终导致放弃学习。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6%,及格率是92%。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1%,及格率是86%。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26%,及格率是75%。

5、Workbook内容与学科检测的题目标准脱节,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素日检测考试以阅读、选择、完形填空等题目类型为主,而课本的Workbook却很少有类似的考查题。此外,Workbook上的有些题目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显得与新教材改革出新的目的有点相悖。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9页,第63课的Workbook第三大题第4小题“我可以过几天还你这本历史书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延边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案第二册(下)第169页确定的答案为“MayIreturnthehistorybooktoyouafewdayslater”,笔者认为不妥,因为return这个单词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笔者认为翻译成“MayIgivethehistorybookbacktoyouafewdayslater”最恰当。

6、课文例文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经验距离很大。譬如:发送电子邮件,磁卡电话的运用、交游、饮食等话题,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讲就知之甚少,对学生来讲更是海市蜃楼。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第一段(Practise)的要求是把课文所给的5幅图画表达的食物带入对话中操练句型,然而那些食品如果不是借助资料来对照,冷不丁地拿出来就连老师也困惑不解,因为这些东西就连老师也没见过,更谈不上吃过,又如何来辨别那是乳酪(cheese)还是汉堡包(hamburger)呢?

7、教材矫枉过正,把过去的诸多优秀篇目删掉了,实为美中不足!时代在变迁,人文在改变,把教材推到时代的舞台,使之接近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历史毕竟存在着某些永恒的东西,那就是人类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譬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课本(八十年代本),编撰的《蝙蝠为何夜间出来》,《猴子和鳄鱼的故事》,《小高斯的故事》、《移动的“黑板”》、《难忘的一课》等文章,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都是非常优秀的篇章。笔者认为,哪怕在新教材的Workbook后再加上个阅读理解的栏目呢,将这些优秀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和知识完善不无补益!

全文阅读

教育局有关小学幼教工作意见

农村各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城乡各幼儿园:

学期即将结束,为做好期末及暑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望贯彻执行。

一、时间安排

年6月10日(星期五)六年级语文、数学新授课结束,同时结束常识技能科的考查;6月13日(星期一)毕业班进入期末总复习。

年6月17日(星期五)一至五年级语文、数学结束新授课,6月20日(星期一)开始期末总复习。

年6月24日(星期五)一至五年级期末考试,上午9:30开考语文,下午2:00开考数学。具体考务工作另文安排。

年6月25日(星期六)六年级毕业考试。

幼儿离园时间为6月24日,6月26日—6月30日为各园期期末结束工作时间。

全文阅读

小学语文杜绝繁琐提问的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环节的展开,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教师课堂提问的形式来具体落实,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对细枝末节的问题抓住不放,条分缕析,繁琐地分析和理解课文,逐句问,微言大义地分析,学生只能从文本中匆忙找出答案,把阅读教学变成问答式教学,把阅读课变成阅读理解课,是一种浅层面的阅读,这样,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制约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语文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 按照课文要求提问

教科书中的要求,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年段特点,是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能力目标,也是引领学生深入阅读的教学要求,因此,教科书中的问题,是课堂提问的主要依据。

一是课中“泡泡”。人教版教材中第二学段课文中往往有“泡泡”,这些泡泡,一般是每课1至3个,大都是要求理解的词语和较小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又比较重要,也属于课文的重点内容,因此,“泡泡”里的内容要融入教学。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单元《风筝》一课“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就是要求学生查阅词典理解词义。还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二单元《蟋蟀的住宅》一课中有个“泡泡”里问“‘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都可以以此提问,这也是理解课文和语言运用相结合的形式。

二是课后要求。有的教师上课时,不爱使用课文后面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当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有十多个版本,无论哪个版本,一般都是采取选文式主题阅读的编排形式,即围绕着一个主题,所选的几篇文章都符合这一主题,反映了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相互融合,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科书编者编制课后问题时煞费苦心。一般课后有2至4个问题,其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方向。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摄影师》一课,课后的问题第二题:“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出高尔基让秘书放小男孩进来和对高尔基照相的细致描写以及高尔基喊小孩回来的内容,包括高尔基最后对秘书说的话,这是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还有的课文后面有理解语言形式的要求,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后面有“举例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个内容也要融入教学,让学生理解语言形式。

三是小练笔。课后的小练笔是体现读写结合、升华学生情感的形式,也是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课后的小练笔“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师可以提问:“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让学生先说再写,完成了课后的要求,才是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

二、 抓住重点问题提问

语文教学要讲求实效,要提高阅读效率,教学时就要抓住大问题,删去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自行设计提问,所设计的问题是课文后面没有提出的,但又对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有帮助的。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单元的《猫》,课后的问题是“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我们来举些例子说一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加上“老猫有什么特点?”“小猫又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整体上关照全文。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落花生》一课,教师可以提问:“我们要向花生学习什么?”这是一个有思考价值的大问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才能解决,教学中融入了这样较大的问题,教学实效性就会提高。

全文阅读

以真问题解决为抓手变革语文教研范式

依托校本教研,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在现实中,语文学科校本教研也与其他学科的教研一样,教研内容、教研方式和教研成果这三个维度上都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得校本教研质量普遍不高。从教研内容看,与日常教学不融合,与真实问题不对接,“教”“研”脱节。虽然看起来有主题,但常常是“刮什么风研讨什么”,缺乏针对性;研究不深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零散细碎,缺乏系统性。从教研方式看,不重视用科研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采用经验交流式,大家交流的都只是自己的直觉判断和以往的经验,“萝卜炖萝卜”;不能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采用学术论理式,学校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往往是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技术的介绍与解读,老师们过耳即忘。从教研成果看,物化少,传承少,一些问题年年提、年年研,没有物化教研成果;有的即便取得了有形成果,也没有一些机制促进其在校内分享,教研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为此,我们自2005年起,以真问题解决为抓手,持续探索重构回归真实的校本教研新范式,将备课组与课题组合二为一,针对三个问题展开了研究。一是让老师们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并在备课组内达成研究意向;二是循因从问题到解决的思路,实证问题解决的策略;三是将研究成果形成教学手册,促进其在校内分享。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阐述语文教研新范式。

虽然探究的冲动与生俱来,贯穿人的一生,但一定是基于一个真实的问题,人们才会有真正的研究;一定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变化与教师自我的成长有了真切的感受,大家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研究冲动。问题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有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也有与自己关系不太大的。教师的研究,它一定是基于敏感的发现并分析解决自身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M管老师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问题,可是一提到研究,他们又觉得找不到问题。即便有,也会不断地质疑:“我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吗?”“我这个课题有研究价值吗?”“这些问题别人都研究过了,还有研究的必要吗?”老师们总是觉得作为课题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宏大的,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所以,我们倡导老师们做小课题研究,把自己课堂里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让老师们知道我们的研究不是为了发现规律、创新理论,而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我们倡导将备课组与课题组合二为一,是因为课题组老师研究的问题常常也是备课组老师会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思辨、课堂观察等方式的合作,运用科研的方法来研究,能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也能促进团队的专业提升。

为了让老师们把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我们构建了“文件夹”机制。每个备课组指定一名教育教学问题记录员,把集体备课和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见表1)上,并上传至校内网教科室为各备课组设置的文件夹中。新学年之初,教科室将文件夹移交给新接任的年级备课组。新接任的年级备课组根据文件夹中记录的问题,进行选题讨论,以此来解决问题,促进生成有意义的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问题。

教科室问题库文件夹中的问题有很多,研究哪个问题,需要备课组成员达成共识。要尽可能协调组长的兴趣和组员的兴趣之间的矛盾,尽可能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如何达成共识?以2014年我校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为例,研究的问题的确立,经过了三次研讨。第一次为问题筛选聚焦会,根据2013学年“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学问题汇总”文件夹中收集的11个问题(包括写字、拼音、写话教学等),经分类、讨论,达成研究方向共识,将写字作为研究方向;第二次为调查准备会,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学生写字中存在的问题。

据老师们观察,好多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养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以2014年9月入学的一(1)班为例,全班41人,符合握笔姿势标准的只有3人(见表2)。

全文阅读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落实学校新学期教研工作目标,结合实际,以抓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二、总体工作目标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提升语文教研组整体教研水平;3、提高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构建学习型团体。

1、学习是提升专业水平的基础,我校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全文阅读

冀教版六年级英语第七册第三单元故事课教学设计

一、课题

The Snowman

二、课型

故事课

三、教学背景分析

>> 六年级习作训练七:第七单元写作指导 S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四年级第七册《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自测题 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七册 Unit 8 Lesson 15 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 六年级习作训练三: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六年级(下)第三、四单元学习能力自测 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第三单元习作:读后感 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第三单元习作:我的理想 六年级(下)第三、四单元学习能力自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Mother’s Day”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品社《节日万花筒》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青花》说课设计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新课标冀版美术教材七年级十三册 第三课 用线条表现 第一课时 关于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设计意图】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歌曲欣赏和演唱中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歌曲内容还为故事的讲授搭建了桥梁。

全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新增“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这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小学语文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缺失,弥补教师非连续性文本的专业素养、提高其教学与教研能力将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的首次引入,赋予语文课标新的时代气息,也丰富了学生的多元阅读体验。笔者曾对宜州市某城区小学39名小学语文教师就“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能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不知阅读指导的教师占18%,不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师占28%。通过深入访谈,笔者了解到,大多数一线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课程实践价值及有效教学缺乏认识。弥补教师非连续性文本的专业素养,提高其教学与教研能力将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校本研修,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教研修三位一体”成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与举措。作为学校,应扎根教师的内在需求,以课例为载体,开展实施非连续性文本的校本研修活动。

(一)结合案例分析,引导教师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及教学实践价值

全文阅读

对初中写作教材“二次开发”的构想

摘 要: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态,它连接着课程、学生与教师,是重要的媒介。然而教材所追求的普适性和真实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之间的矛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初中写作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具体构想,使得写作教材更适应现实情境,从而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缺。

关键词:写作教材 二次开发 构想策略

初中写作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创造性地开发,以及个性化使用现有的各类教学资源,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它既以教材为依托,又超越教材,是当前形势下推进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积极实践与探索,是初中作文素质教育努力的方向。

初中写作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基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展开的。其具体构想分为两部分,一是大作文系列,二是小作文系列及其他。大作文系列安排了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共四册,每册七次大作文练习。其中,九年级上册安排七次大作文,作巩固复习用;九年级下册留作教师自主安排,主要是对中考的适应性训练。小作文部分两周四次。其中,包含一次应用文练习,一次读书笔记,其余两次配合大作片段练习。以下是“二次开发”理念的具体构想。

一、优化、整合教材资源,构建写作训练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并不强调知识要点的先后顺序;只要能达到规定的目标,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没有严格的要求。这就给作文教材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创作的空间和设计的弹性。基于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三个年级六册书中的写作教材做出如下调整。

1.或删或留

删去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简单地说明小制作”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简单的说明文”。因为根据新课标要求,只需会“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而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事理说明,相对抽象,没有一篇文章能成为说明简单小制作的范文,所以决定删去。九年级上册因复习巩固的需要,删去第三、四、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内的作文训练题。此外其余大部分内容均保留了下来。应用文序列全部保留,其中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如介绍信、契约等作为了解内容,不要求掌握。修改专题序列较为完整,全部保留。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