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学校,应该使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利用好这张阶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书使学生自信、聪慧,更具发展力;读书使教师充实、睿智,更具创造力;读书使家长富有、通达,更具教育力;读书使校园厚重、蓬勃,更具生命力。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我县中小学在几年前就着手实施师生读书工程,引导师生牢固树立“读书好”的信念。2008年起,我们已将“打造书香校园,师生齐阅读”列入县级课题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要大力倡导师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习惯,让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师生都能捧起书本,与好书为伍,让阅读愉悦我们的生活,为师生抹上一层绚丽的精神底色。
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培养新时代好少年相结合,让书籍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学校,要积极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书香校园环境,把学校打造成高雅的书香殿堂,把班级建设成为读书的乐园,让整个学校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沐浴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双高普九要求,还是省级达标校建设;无论是课程标准对阅读量的规定,还是信息时代公民素养内在需要,都明确提示学校要有达标的图书阅览室和满足师生阅读的课外图书藏量。建设达标图书馆、阅览室,配备满足数量的图书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馆、室建设纳入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中,2010年前完成校校有达标图书室和图书阅览室的工作目标。
让每一本图书在学生手中流动起来,让书籍永远陪伴在孩子的左右是图书室建设的根本,是添置图书的动力。作为教师,应成为孩子们读书的领航人,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班队主题会开展课外阅读方法、知识指导讲座,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读书,学会读好书,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积累与思考。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学期根据教材特点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是推动阅读,引导阅读,教会阅读的手段和途径。以小学为例,当学生学完林海音的《窃读记》,布封的《松鼠》,谢冰莹的《小桥流水人家》,老舍的《草原》等,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对应名家的著作,如林海音的《芸窗夜读》和《城南旧事》,布封的《自然史》,谢冰莹的《红豆》,老舍的《小坡的生日》等。除了以课文为抓手的主题阅读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及中外名著等也要成为学校课外阅读的必选读物进入孩子的阅读视野。校园广播唐诗宋词的诵读,课前三分钟经典名句的展示,课后拓展阅读链接等是展示阅读成果,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平台和抓手。
读是积累,运用才是目的,在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做笔记、谈感受、写随笔、发评论。让孩子们通过读与思、读与写提升阅读境界,成为阅读主人。正如林海音的国文老师所言: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让孩子以书为友,以书为乐,以书为趣,并乐此不疲地沐浴在健康、快乐、高尚的文字世界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更是打造书香校园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
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相结合,让阅读为教师专业奠基,为课堂着色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教师而言,阅读就是最好的素养备课,是为专业奠基,为课堂着色,为学生引航。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的素养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师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不断充实与提高。阅读习惯,阅读倾向,阅读深度决定教师的境界。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言: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为师者,就应该不断读书。用阅读来为自己的专业奠基,为课堂着色,为孩子的成长引航。不读书,就不能开阔眼界和突破定势,思想就会停留在浅层次上,也就不会有教育过程中的创造与激情。所以,要让阅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加强阅读,丰富教师的知识背景,开拓教师的精神视野,提高教师的生活品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优化教师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开卷有益”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读经典名著,浓厚文化底蕴,完善光辉人性,净化灵魂境界;读儿童文学,感悟童心童真,回归生命本色,体悟人间真情;读报纸杂志,把握时代脉搏,了解世事风情,洞悉风云变幻。
你也许会遇到许多好老师,但最好的老师是书。书,是不用教鞭和戒尺,不用喝斥和说教,不领薪俸和报酬的导师。他的真知灼见能够启迪你的思想、丰富你的头脑、纯洁你的心灵。你走近他身边时,他从不会拂袖而去;你错了的时候,他不会冷嘲热讽。和他生活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叹气。
你也许会遇到一些好朋友,但最好的朋友也是书。你苦恼时给你宽慰,迷惘时给你信念,消沉时给你激励,彷徨时与你娓娓而谈。闲暇时,手执一册,便拥有一份清新;劳累了,手握一卷,便有了一份宁静。睡着了,他也会在梦中向你款款而来,悄悄地流过你的心田。
你也许会吃到许多美食佳肴,但最可口的食物还是书。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如同离开了空气一样不能生存。“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你也许上了多年的学堂,但是书才是真正的大学。书是大学里贵重的珍宝,智慧的钥匙。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一卷卷书籍如一个个探险家,领着你探新大陆,征新土壤。他是灵魂的壮士,能随时帮你发现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草。等你从这所大学里毕业时,你就会获取许多知识和技能,掌握奋斗的武器和创造的利斧。
你也许有过不少崇拜的偶像,但最值得崇拜的还是这些著书立说的中外作家:诗著“无韵之《离骚》”的屈原;演绎“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洛阳纸贵《三都赋》的左思;“关河梦断何处”的陆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一醉累月轻王侯”的李白;“十七人中最年少”的白居易;“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和有着火一般激情的郭沫若等等。还有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与《神曲》的诗人但丁;著《童年》、《母亲》、《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的文豪高尔基;书《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死囚的末日》的巨匠雨果……
因此,我要读书。看万古宏篇巨著,观千年历史画卷。朗古诗,从《诗经》到唐诗宋词;阅古文,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家之作。读长篇小说,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水浒传》;赏传统剧目,从《窦娥冤》到《桃花扇》、《海瑞罢官》……
所以,我要读书。至乐莫若读书。读书是打发时间武装自己的最好方式,读一本好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几乎近零距离的纸,品尝着带着墨香的文字,让淡淡的书香涤荡着我的心灵。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越多,收获越丰满。有书读的日子里,充实、美丽。
我要读书――“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人们所熟知的。这也是从实用主义方面来说明读书的好处与益处。人们常说读书苦,是因为古人曾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书。因此,当人们提及读书时,往往强调了读书之苦,而忽略了读书之乐。其实,书读得越多的人,越知道读书之乐。正所谓,开卷有益,读书有乐。读书之乐,其味无穷,妙不可言。
读书之乐,乐在所得。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书籍向你描绘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奇幻异彩;书籍向你描绘了社会的纷芸繁复、变幻莫测;书籍向你勾勒出人情冷暖、众生脸谱。书是一个宿营地,能安置你的灵魂,放飞你的梦想;书是一个百草园,能医治你的精神,抚平你的创伤。书使你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使你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枯燥走向宁静。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泓清泉,甘之若饴;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杯醇酒,闻之欲醉;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在书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读书之乐,乐在所得,否则怎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读书之乐,乐在怡情。读书能使你的心灵得以慰藉,得以洗涤;能使你的情感得以撞击,得以宣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之情,“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之情,“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之情,无不令人内心深深震动,灵魂得以升华,顿生万丈豪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亲情,“春风满面皆朋友,子期不在对谁谈”,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友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男女挚情,无不使人心灵得以洗涤,情感得以净化,使人在为情所感、为情所动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人心的美。在感受美的同时,发现蕴含于读书中的乐趣。这美,缘于情;这乐,缘于美,缘于书中所展现的真情实感。此时,你方知千百年来,人类之所以能生存、维系,其精神支柱皆因“情”字。读书之乐,乐在怡情。
读书之乐,乐在怡性。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改变人的性格,净化人的品质。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可见读书对塑造人的品性的重要性。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读到瑰丽的上古神话、优美的先秦散文、隽永的唐诗、飘逸的宋词、灵秀的元曲以及杰出的明清小说时,你的身心不为之舒展,你的心情不为之愉悦吗?当你看到杨柳依依,遥望一川烟雨,观赏大漠孤烟,远眺黄河落日,你不为之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吗?读书可以使你放下俗务,一洗胸襟,可以怡情怡性,远离纷扰。试想当冰天雪地之时,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这是何等快事,何等惬意!因此,当你百无聊赖或心情郁闷之时,最好的事莫过于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仔细品味读书之乐。
记住,开卷有益,读书有乐。
(选自《中原晚报》)
【赏析】读书既有无限益处,又有无限乐趣。诚如作者所说,读书之乐,乐在所得,乐在怡情,乐在怡性。读书,使你的内心从无垠的荒漠走向希望的绿洲;读书,使你从寂寞和空虚走向丰富和充实;读书,使你从无聊和烦闷走向宁静和平和。不读书的人生,肉体上虽是活着的,精神上却是死寂凝固的。而只要有书读,即便老之将至,也一定是不空虚、不落寞的。另外本文在写作上也有明显的特点,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先提出主要论点,然后在中间以排比段的并列结构从不同方面证明中心论点,最后进一步点题和归纳,这样文章就显得脉络分明,结构清晰,中心突出。这种写作方法我们应多加揣摩,学以致用。
(荐评/安徽 张 坤)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们的生活处处被电脑、电视所占领,处处充斥着快餐文化;我们的手中再也没有一本本充满质感、散发墨香的书籍,那将是多么空洞而无聊的日子!
――题记
一间茅屋,冬冷夏热;一盏灯,萤火之光;三更不休,五更起身;没有花香为伴,只有纸书为朋。苦不苦?苦!怎么不苦?别人在谈天说地,他在读书;别人在走街串巷,他在读书;别人在赏舞听曲,他仍然在读书;别人醉卧美人膝,他还是在读书……苦不苦?不苦!世人只知读书苦,焉知读书之乐?只知纵情声色灯红酒绿为乐,哪知读书之妙趣多多?
读书之乐不在金榜题名,不在与人高谈阔论,而在心灵之充实。刺耳的音乐、耀眼的灯光使人迷离,但在灯灭声消,一切归于平静之时,沉沉的黑暗会带给人浓重的疲惫与空虚之感。
书不会给你感官强烈的刺激,却如沉香般时时不断地散发馨香,
在你并不经意时,渗进你的毛孔,融入你的血液;又从你不经意的谈吐举止中透出,散发出令人着迷的魅力。所以,古人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苦读”“苦读”,读书岂不苦?读书之苦却不在枯燥,不在寂寞。真正读书之人,书中妙趣无限,岂会枯燥?与每位作者对话,同书中人物聊天,又怎会寂寞?读书之苦,苦在功利,苦在不爱。大凡寒窗苦读之人,多为有朝一日独占鳌头扬眉吐气,此乃功利之读书。其对读书之爱也便少了七八分,自然体会不到读书之乐。
鲁迅先生有一个观点,读书只“随便翻翻”。我一直理解为是不要带着目的去读书,而是将读书当成吃饭一般,每天不要忘了吃饭,不要忘了读书;为吃饭而吃饭,为读书而读书。无论何种境地,手中有一本书,便无论你或立或坐或卧,读则随书中情节情绪跌宕起伏。要真正沉浸到读书之乐境,须不为世俗,不为功利。
读书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幸福。特别是读到久欲一读的好书,由衷的快乐和喜悦就会溢满全身。说到读书,想起来真是旧梦依稀、若隐若现。我刚上小学时,除看小人书外,对大人们看到的“大书”(指长篇小说类厚书)竟也心驰神往。到四五年级时,竟捧起父亲借来的《水浒全传》生吞硬剥似懂非懂地一页一页读下去,孩提的梦中经常出现李逵的大斧,戴宗的神行,还有那呼风唤雨的公孙胜……是书伴我渡过那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是书陪我走过那令人烦恼和困惑的“特殊年代”。
古往今来,无数人从读书中发现了无穷的乐趣。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至于苏舜钦“汉书下酒”更被传为佳话。金圣叹还把“雪夜闭户读禁书”视为人生至乐之一。外国的文豪们读书更是如醉痴迷,普希金读书“忘记了世界”,歌德读书“得到了无穷的享受”。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列宁也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宋代大文豪苏轼如是说。知识丰富、学问深厚的人,气质自然会光彩高雅,一个不学无术,愚味无知的人,绝对谈不上有什么高雅的气质。
书中的世界丰富多彩,一旦沉醉其中,欢乐露上眉梢。我们在书中,能够看到梦中的花朵以最美的形式绽放,能够听见自然界的鸟语以仙乐的形式传来。当一本好书融入你的心田,你智慧的闸门被开启开来,或轩畅舒放,洒脱豪迈;或奥衍宏深,刚建雄肆;或精裁密致,烂灿若珠贝;或桀骜气壮,迤逦如山脉。言之凿凿,词之谆谆,感之深深,情之殷殷。让你如临神界,如坠云中,仿佛瞬间长高了一截,似乎豁然顿悟了一切,山在走动,水在飞翔,石头有了知觉,钢铁有了呼吸,花草树木有了感情,虫鱼鸟兽有了灵魂……活脱脱一个新世界在向我们走来。
人不读书,有如夜行。尽管有绝大部分书与财路无直接关系,与官运无缘,但人的清醒、人的高雅、人的公正、人的智慧,还是要从书中获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多学习、多读书,不断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程度提高的显著标志之一。
“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需要,就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养料。”(雨果语)让我们敞开心扉多读些书吧,它会使我们头脑聪明明辨是非,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读书会引领我们在工作中精心配合,在交友中默契友善,使人与人的友谊纯洁如水,浓酽似蜜。
(作者单位:四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
学会读书就是学会品味,学会欣赏,学会思考。读书之道,莫贵乎循序而致精。
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文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读书这一良好的习惯却渐渐被忽视,爱读书、真读书、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危机”渐渐显现。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情感危机和精神危机,一言以蔽之:人文生态危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曾几何时,那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记得上初中时,办上图书证去看书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现在一些地方的图书馆却是门可罗雀、尘土封积。是人们真的不需要知识了,还是我们守不住心灵对知识的渴求?根据一家出版机构所进行的两年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人的阅读率连续5年走低,已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再读书。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这一现状有所改变。
古人把读书当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读书乐道”成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范式与社会时尚。当前尽管绝大多数党政干部有较强烈的读书需求,但工作繁忙、应酬过多正成为影响干部阅读的理由及因素。古今中外的先圣、先贤、先学都十分重视读书,这是因为读书具有休闲、娱乐、交友、教化、益智、励志、慰藉和创新的社会功效。因此读书活动应该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主导的重要活动之一,倡导营造“书香政府”,培养“书香干部”,让领导干部成为传递书香的桥梁。
某网友在博文《当读书不再是乐,我们的精神何处归依》中写道:“当读书不再是乐,人的内心无法得到充实,思想无法得到砥砺,信仰无法得到满足,灵魂无法得到升华,行为无法得到指引,未免内心空虚,思想退化,信仰愚昧,灵魂肮脏,行为粗野,以致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种人文生态危机比自然生态危机要严重、可怕千万倍!”
因此,无论世事多纷繁,坚守内心对知识的追求,重拾读书之乐,重净心灵之美。(作者系大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谈到读书,有人会摇头:“读书苦啊,闷都闷死了!”是的,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动脑、用心和毅力。可我还是觉得读书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朋友一样,它在生活和学习上给我带来许多乐趣和启发。当我跨进知识大门的第一步时,我就想到:这是书引导我的。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对书情有独钟,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我一见到书,就像饥饿的人看见面包一样,爱不释手。如果没有了书,我就会像折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无法飞翔。
书是我最好的朋友,从小到大,它一直陪伴着我。小时候,我就十分喜欢看书,虽然不识字,但总要缠着妈妈讲故事。记得那时候最喜欢听妈妈讲《红袋鼠旅行记》这个故事,里面讲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使我从小就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想当个动物学家。看来一本好书真的能使人受益一生。后来,我学了拼音,就更加如饥似渴地阅读拼音读物,有些内容还不能完全理解,我就向大人请教。通过这样的阅读,也大大提高了我认字的速度。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都攒起来买书。每逢爸爸妈妈带我逛街时,问我:“你想到哪里去呀?”我总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然是书店啦!”
我爱读书,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书的花园里尽情采蜜。说到读书,我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记得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去新华书店,看到书架上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很想知道炼钢铁的方法,就坚持要买来看看。妈妈说:“这本书对你来说还太难懂,以后再看吧。”我不信,在我的坚持下,妈妈还是给我买下了它。回家后,我像往常一样,捧着新书啃了起来。可是,我越看越迷糊,虽然看了一大半,还是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我忍不住问妈妈:“看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讲到怎样炼钢铁呢?”妈妈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说:“这本书讲的不是炼钢铁,而是讲英雄保尔・柯察金如何炼就钢铁般意志的故事,你还看不懂的。”虽然,现在的我已经理解了这个故事,但是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喜欢看书,也要会选择适合自己的。
读书能让人增长知识,读一本好书能给人带来无穷乐趣。坡曾经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口臭。”让我们大家都在书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吧!
(指导教师 李萍)
点评
擂主的习作从几个小方面描绘出小作者爱读书,以及读书带给他的一些收获及感悟。习作写得很生动、形象。攻擂方的习作也是从几方面写出读书的乐趣,因为喜爱读书,才会觉得读书是快乐的。文中名言名句和比喻句的运用,让习作更精彩,更形象地说明爱书的程度以及对书的如饥似渴。总之,两篇习作各有千秋,都把自己对书的喜爱描写得很具体、很生动、很有趣。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跷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
当然兴趣有高有低,有雅有俗。但对于读书。我天性里多少还懂得要讲一点品位。好书如同好茶,不只是解渴,还要来细品其中的意韵,让思想有一点余香,让情绪有一点缱绻,这才是读书的乐趣。我以为读书也似做人,断不可太功利。缺什么补什么,固是一种读法,但凭着兴味来读书。似乎于我更相契。所以我读的书,很杂,很乱,然而于我的人生却大有裨益。我的职业是写文章,这种读法也是一种阅历的丰盈,经验的增广,“人情练达即文章”,想来也不会有错。一个人的阅历总有限,借别人的眼同笔,或许我们就进入了另一种人生的洞穴,得窥不同的生命风景。通常,世界名著之所以为世界名著,除了写得好,更重要的就是提供了这样的风景。画画的人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前提当然是把奇峰要搜尽,所谓“胸有丘壑”,才能来谈风景的。
但是实话说,并不是世界名著就那么好读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喧哗与骚动》还有《罪与罚》,我就没有读完。读书也如交朋友。有些人甚好,但就是不与你投契,有什么办法呢?那就只有敬而远之。但是有些书,你一读便放不下手,且还不愿意读得那么快,要好好享受,慢慢过瘾。读完了,叹一回气,说:唉,怎么就完了!这样的书,我去年读过的就有好几本:《你好,忧愁》《逃跑》《绝望》《夏夜十点半》,还有《老残游记》。喜欢的书,亦可一读再读。今年过年时节,闲暇颇多,于是翻出《红楼梦》,再来读一遍,只觉得曹雪芹把他那个时代的生活、人物,样样写得细致。活活如在眼前。细细的精彩无处不在,佩服他一支笔写得开,浓词艳赋亦是把人往情绪里带去。想起市场上那些风生水起的畅销书,哪一本当得它。心里就说。有些经典一经成了绝对标准,你看了它,看什么于是皆看不顺眼了。如今许多的书其实很垃圾,却也卖得有模样,写的人很蠢,读的人更蠢,反不如把真正好的书再来读一遍,温故而知新,练一双瞧不起人的眼睛来,也是一门骄傲。这也是读书的好处,把人的骄傲读出来,才不致上烂书的当,且有鄙薄烂人的本钱了。
中国的当代作家,有几位的书,我见着总是要买来读。比方韩少功、史铁生、阿城还有王朔。除王朔外,其余几位的书并不怎么流行,但显见得,他们的书比流行的书要好得多。因这几位有智慧、有才情、有趣味,且字里行间又秉有人格魅力。还有一条:真正的好东西,差不多流行不起来。早一晌我渎完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长篇《冷血》,虽然也算是畅销书,但那种水准。及作者所具备的那种学养、思想、视野同境界,包括驾驭语言同题材的能力,目前国内恐怕尚无一位作家可以望其项背。何况他还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家呢。但中国的作家少有悲哀,多有得意。这是令人感喟的。
读书的方式,古人说是“三上”。我以为最愉快的方式是在旅途上。尤其是一个人旅行,也懒得搭讪别人,一个人,在候机厅,或者候车室,叫上一杯茶,坐在可以抽烟的地方,一边慢品细读,不觉得时间就过得快。去年我到丽汀去,同行有五六个人,邀约了逛古城,我说你们去吧,我一个人乱走。其实是一个人跑到山顶上一家客栈里,那客栈可以鸟瞰全城,也有茶喝,就叫来一杯茶,从袋子里摸出一本书,太阳照在额头上,把半部书一气读完。又还坐着,叫了饭菜,一个人吃,边吃边回味书里的种种妙处好处,这快活别人不知道,唯我自己知道,是所谓的“偷着乐”。另一回是在大理,住在一个带后院的客栈里,客栈有书吧,后院里又红红绿绿的有许多的花草,太阳也是响亮得很,就抽一把竹靠椅,躺下来,把一本书举得高高的来读。读得倦了,又把书盖在眼睛上,懒懒困上一觉,有蝴蝶在脑壳边上飞来飞去,那情形极是有诗意。人生得着这样的闲暇,有阳光山水同一册好书相伴,真是幸甚至哉。
我一双腿算得勤快,喜欢各处走动。看看不同的世界同人生,听到不同的口音,望到不同的面孔。这是干什么?这就是沈从文公说的,读社会这本大书。
其实最难读的书,亦是最有益的书,便是社会这本大书。
(选自《文汇报》,略有改动)
很多人赞颂过读书的益处。在我成长的经历中,享受读书之乐,就是最大的幸福。
听妈妈说,在我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只要我一哭,妈妈就讲故事给我听,我立刻安静下来。两周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第一本书:《东方少年》。当我用稚嫩的小手翻开书的第一页,就被书里丰富多彩的插图吸引住了。我每天一遍一遍地翻着,百看不厌。渐渐地我上学了,认识了拼音,认识了一些字,于是妈妈在做家务时总会让我读一些小故事给她听,还说如果我不读的话,她就没有力气做事了,于是我相信了她的话。读故事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我就会去问妈妈,妈妈也会为我解答。经过这些“读”与“问”的过程,我不仅认识了许多字,增长了不少知识,还越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就这样,渐渐地,我爱上了读书。妈妈用特别的方法将我带进了文字的王国,书籍的世界。
我喜欢阅读的书籍种类有很多,从不局限于某一类书。在不断的阅读中,我也懂得了不少道理。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失去了视觉和听力的海伦・凯勒用她那顽强的意志告诉我们,身体的残疾并没有什么,真正可怕的是心灵的残疾。一个人,即使他的身体是残疾的,只要他拥有一颗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这就像海伦・凯勒所说:“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所以只要我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就可以克服生活中的那些挫折。”
《狼图腾小狼小狼》这本书也让我懂得了许多。书中的小狼仿佛一个草原精灵,随时随地都会从书中走出来,站到你的面前,蹦跳着,玩耍着。当我最后轻轻合上这本书时,我不禁想问:为什么有些人会如此贪婪地向草原索取,而不给予回报?为什么他们要对狼这样残忍,而不是视它们为朋友?为什么现在的草原是一副破败的样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碧千里?答案大家应该都知道。我想:如果人们不把狼赶尽杀绝,草原肯定还是和以前一样祥和美好。大自然也同样如此,每一个物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们不能轻易地去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读书,感悟,收获。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指导老师:虞丽娟)
点评:
小作者在多年的读书经验中,有了切身的收获,学会了从阅读中思考和成长。这样的阅读体验,正是成长的养分。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很严重。可是,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忙,或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使他没有时间或没有心情读书。而这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肤浅庸俗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必随之可憎了。
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来看看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思想的灵活。
古诗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和“可憎”了。
一个人说他忙得没有功夫读书,实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不过,我们仍可承认,一个人无论怎样忙法,一天之中,十分二十分钟的时间总还是可以抽得出来的。因此,为了让我们随时可以利用短短的空闲时间来看书,不妨经常把一两本打算看的书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
比如你是一位每天上班八小时的公务员,下班之后,吃过晚饭,你总会有一点时间坐在沙发上或藤椅上休息。这时如果你的书就放在旁边茶几下面,不必起来,一伸手就可以拿到,你就自然愿意一面抽烟喝茶,一面看书了。
或者你是一位家庭主妇,那么,你可以把你要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放在枕边。属于家庭主妇自己的时间多半是在忙完了午饭,收拾清楚,躺下来午睡一会儿的时候。你可以一面休息一面看书。虽然你也许只能看一两页,可是,日久天长之后,你的读书成绩也会大有可观。
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解脱。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使我们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