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还记得那位北大虎妈给9岁孩子制定的5点起床23点睡觉,每天学习18个小时的作息时间表吗?孩子的不同,在于原生家庭的不同。且看绿茶爸爸给了儿子小茶包什么?
书评人,阅读推广人。大学时在风入松书店做店员,从此与书结缘。毕业至今,一直做与书相关的工作,先后任人民网读书频道主编、《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后试图转型做历史杂志,先后任《文史参考》杂志主编、《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但因为对书的难以割舍,重回出版界,现从事传统出版和新媒体传播工作。2010年,创办了国内较早的阅读自媒体“绿茶书情”,精准定位于书单和阅读推广。同时,创办了多个基于阅读和兴趣的微信公众号,如活页、六根、温度等,被戏称为“公号小王子”。
吾儿小茶包出生,是我人生最独特的体验,看着他一点点长大,从翻身到爬行到站立到走路到说话到活蹦乱改到话痨到天下大乱……很难用辛苦或者幸福来形容。其实是人生的分水岭,有他前,是自我的人生,有他后,是他我的人生。这三年,我的生活总结基本是:喂他吃、哄他睡、逗他玩、陪他读。
最有趣的是陪他读。
家里有不少书,每个房间都放了书架,小茶包刚刚站立时,就把书架里他能够着的书统统扒拉下来,然后我们再一一码上去,他又扒拉下来。在他心中,书应谊是好玩的玩具之一。后来有段时间,我们把他每天扒拉的那排书架上的书换了一批,然后他爷扒拉了,默默的我们又挟了回来。
不到两岁,话已经说利索了,每次在书架前,指着书脊下方出版社的位置说“聪明出版社”。
我们就问,这是谁的出版社呀?
他傲矫地说,我的呀!
Music 听歌
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村上春树
宋冬野《安和桥北》
《董小姐》的词曲作者和原唱是宋冬野,那个“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的董小姐挂在各色人嘴边,暂时打破了流行与民谣的界限。对宋冬野感兴趣还是因为朋友在微信圈里贴了首他的《安和桥》,这张专辑的名字就叫《安和桥北》,于是,点进去听了一下,发现很好听,就反复听了好几遍。“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我知道,吹过的牛逼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让我困在城市里纪念你。”高晓松曾说,“民谣是一根针,它就是要用它的方法刺到你的心里。”宋冬野没有总结过他用了什么方法,他就是很真实地写歌、记录生活而已。“安和桥只是一座桥,她给了他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宋冬野说。宋冬野出生在安和桥,童年和少年时光几乎都放在了那儿了,后来,他的奶奶住在那边,他一不高兴就会跑回去,在河边弹琴唱歌,吃奶奶做的饭。再后来,安和桥村拆迁了,他把奶奶接到他那儿住,一度想写一首关于安和桥的歌,但始终觉得积累不够,怎么也表达不出那种真实的感情。后来有一次和朋友去凤凰岭,路过安和桥,车从南往北开,安和桥一片废墟,五环路高架桥从废墟上面蒙过去,特残忍,又特温暖,于是他找出纸,在车上写下了这一句:“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像是被五环路蒙住的双眼。”这张专辑中还有一首歌值得一提,那就是韩寒作词的《平淡日子里的刺》,歌不错,讲的是爱情,男人的固执和女人的幼稚。“生活是这样子,不如诗,转身撞到现实,又能如何,他却依然对现实放肆,等着美丽的故事被腐蚀。”这首歌是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的主题曲,但看到主演是冯绍峰,编剧是作业本,电影不看也罢。听宋冬野的歌会被他的嗓音吸引,绝不同于快男制造的娘娘腔,也不是刀郎民工般的怒吼。本能地不想看他长什么样,怕失望,但逃是逃不掉的,看了,失望了,是个胖子。有朋友说,宋冬野才尽了,开始靠攻击政治当作品了。确实,《梦遗少年》有这种倾向:“有朋友说他一肚子悲伤,也满脑子愤青的思想。虽然没坐动车,也早晚逃不过死亡。六扇门里太龌龊,六根弦上取磊落。”说到公知型创作人,宋冬野的说法是:“我们还没填饱肚子,真的来不及想社会意义和批判精神这么高端的话题,那些都是大家总结出来的。中国民谣音乐的现实境遇是:自给自足,有人玩命做,有人玩命听,不亦乐乎。就算光明就在眼前,也得先把烤串儿钱结了。”
蔡健雅《天使与魔鬼的对话》
蔡健雅说:“这是我出道以来最坦诚的一张专辑。面对极端的自我,浓烈的、未曾宣泄的,终于都告诉你们了。”《天使与魔鬼的对话》这张新专辑诉说的主题层次更深更广,包括生活、爱情、自然、生命省思等等,不仅抒发自己生活与情感心境,也能让既定族群情感有所转移、得到抚慰。蔡健雅在这十首歌中剖析内心的过程,谈到如何自处与如何面对,看见自己的矛盾、伤口与欲望,看见世界的素食爱情,看见大众无法制止的误解,终归还是要回到自我,面对自己的黑暗面,找到与纷乱的大环境和平共处的方式,跟宇宙对话,乞求帮助,又再看见阳光,继续前行。最近遇到点麻烦的小S也给蔡健雅写了首歌《被驯服的象》:“若需要掌声,只要你愿当被驯服的象。这舞台你就可以上,荣耀胜过被嘲笑,所以,抛开自尊,咬紧牙根硬撑。”这大概是小S在吐露这些年在演艺圈摸爬滚打的心声,蔡健雅对这首歌的歌词的认同度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
Book 书籍
要是所有星星都陨落或失踪,我将学会眺望一个虚无的天空,并感到它那全然黑暗的庄严,虽然这可能要花我一点儿时间。——威斯坦·休·奥登
三杯茶说的是什么内容呢?《三杯茶》讲述的是主人公摩顿森在一次登山失败后,误入巴基斯坦北部的科尔飞村庄。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三杯茶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三杯茶读书心得范文1
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第一杯茶,意味着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意味着你是他们的宾客;而第三杯茶,则意味着你是他们的家人。可见,如果你去到巴蒂人的地方,能喝到他们的第三杯茶,那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
《三杯茶》讲述的是主人公摩顿森在一次登山失败后,误入巴基斯坦北部的科尔飞村庄。那里是巴基斯坦最偏僻、最贫瘠、最闭塞的地方。那里的巴尔蒂人照顾他,并把他当贵宾一样对待。当他发现科尔飞村的小孩都是跪在土地上自习的时候,摩尔森就想为他们建一所学校。后来,摩尔森离开了科尔飞村回到了美国,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回到美国后,他不断地为了那个承诺而努力。最后,他的努力与执着终于有了回报。他得到了一位富人的资助,并成立了中亚协会。但是,这个只是一个开始,离在那么偏僻的地方建一所学校的目标还有很远。科尔飞村没有学校,不仅因为它的贫穷,还有偏僻,寒冷等一系列问题。单是把建筑材料运到那里就已经是很大困难。但是,摩尔森最终还是克服各种困难,在村民的帮助下,把材料运到村子里,并建成学校。然而,摩顿森的成绩不只在这一方面,建一所学校是要克服很多困难的,而他却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山区,建了六十所学校。
《三杯茶》是我在读了《追风筝的人》以后,接触的第二本中东地区的文学作品。从中,我不仅了解了更多有关中东地区的文化,习俗,风气,也对责任、友情、坚持有了更深的体会。不仅如此,通过文章主人公的慈善行为,我对慈善的真正意义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真正的慈善是不一定要被人知道的,也不一定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故事的主人公为巴蒂人所做的事,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但是他历经千辛万苦还是完成了,所以我对主人公的行为产生由衷的敬佩。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努力为真正需要的人付出。虽然我知道自己是达不到主人公的境界的。
三杯茶读书心得范文2
一个人,一个心愿,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读了《三杯茶》后,我深深的被摩顿森的坚守的承诺和无疆的爱心而感动。事实上,摩顿森不仅仅是为巴基斯坦建成了一栋又一栋的教学楼,还用行动在我们每个读者心中建造了一座又一座的爱心之塔。
《三杯茶》以作者摩顿森的亲身经历带我们去进行了一场洗涤心灵的旅程,作为一个平凡的美国人,摩顿森的生活质量只到温饱线上,为了自己的登山爱好,他省吃俭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挑战极限。但是在攀登乔戈里峰失败后,经历了生命与自然的抗争的摩顿森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了深厚情愿。为了回报善良的巴尔蒂人,摩顿森决定实现当地人民渴望已久的梦想为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造学校。以后的十几年,摩顿森历尽千辛万苦,身体力行,尽他所能实现了他最初的道义承诺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立60余所学校。他帮助了无数的巴基斯坦人,改变了无数巴基斯坦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个真正心灵高尚的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学中,送给学生开启阅读大门的金钥匙,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生出,最终促进学生阅读的迁移、“超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越读”!
一、阅读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率。
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阅读教学应以课堂为起点,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丰富其描述的生活本身,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的课文仅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体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教师如果借助学生一定的生活阅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教学《碧螺春》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茶园、茶房亲眼目睹采茶和焙茶的全过程,让学生从单纯的文本中走出来,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看到了美丽的茶园,充满着乡土气息,加上点缀在茶园中间不停忙碌的情景。
有的认为采茶是一件既快乐又艰辛的事,要做好必须在讲究速度的同时又要讲究质量;有的认为做茶叶的过程犹如做一件繁重的体力活,看着茶农做茶叶时一个个汗流浃背的样子和娴熟的动作,对杀青、焙茶的过程无不感到惊叹不已;有的则品着香喷喷的茶水,回想着茶农做茶的经历,回味无穷……
二、课内阅读同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展阅读的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光靠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用来补充教学。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学法,提高阅读的基本能力。
普洱,可以是一个地名,可以是一个茶叶种类,也可以是一本杂志。当这个名词以不同面孔出现,又向着同一个目标行进时,因“普洱”而结缘的各地茶人通过《普洱》杂志读者俱乐部聚到一堂,寻茶问源,共叙茶事。
一片绿叶的情缘
4月的普洱,天气有些炎热,空气有些潮湿,皮肤总是润润的。不时地会有丝丝凉风拂面吹过,不闷也不燥,清爽异常。
游走在北纬23度如此宜人的气候里,与茶山零距离接触,阿芝显得很兴奋,很活跃。刚刚跨进20岁门槛的阿芝是丽江秋月堂的茶艺师,也是本期“佳人”栏目的出镜模特。虽有着3年茶艺师的资历,但此前从未到过茶山,从未目睹过以鲜活姿态存在的茶叶。这次通过《普洱》杂志举办的“普洱行”活动,阿芝终于圆了一个茶艺师对一片绿叶的不解情缘。
与阿芝一样,4月16~19日,来自上海、深圳、长春、平顶山、南昌、南宁、重庆、昆明等地的37名《普洱》杂志读者俱乐部会员,欢聚在“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走进这块以“普洱”命名的钟灵毓秀之地,同那片魂牵梦萦中的绿叶亲密接触。
诞生于2006年的《普洱》杂志,是中国唯一的普洱茶专业杂志。自2007年首家读者俱乐部在丽江秋月堂成立以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发展了71家俱乐部。这次由普洱市政府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普洱市旅游局、普洱茶研究院、《普洱》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普洱》杂志读者俱乐部暨全国部分普洱茶商家2010普洱行”活动,得到各俱乐部的积极响应。兰茶坊、蒙顿等不少因时间关系未能前来参加活动的读者俱乐部,也纷纷发来贺电祝愿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古老、神奇、美丽的普洱,素有“绿海明珠”之美誉,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自然景观旖旎多彩,民族风情浓郁多姿。普洱各民族先民在数千年的茶叶生产发展历史过程中,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仅见于景谷的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以及136万亩保护完好、种类齐全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栽培型古茶园,证明了普洱就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王,上千年的澜沧邦崴古茶树,1800多年的景迈山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是普洱茶人心目中的精神领地,情之所寄,魂之所托。
与茶山零距离
记得《红楼梦》第25回有这么一段。王熙凤对黛玉说:“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这文中的“吃茶”就是指“女子受聘”。至今,我国的一些地区还把结婚称为“吃茶”,而一些少数民族和广大的农村还把“茶礼”当成结婚最重要的聘礼。当然,我这篇文章主要还是指和“喝茶”、“饮茶”意思相近的那一层意思。但为什么不用“喝茶”、“饮茶”而用“吃茶”呢?主要感觉,“吃茶”更能表达这一种闲适和意境,可以让人细细品味。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体年代似乎开始于传说中的神农氏。遥远的传说现已很难考证,那就先从我小时候说起吧。印象中我爷爷特喜爱茶,每天都坐在茶壶边,忙时给人看病,开中药,闲时就和我说话,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久而久之,我也和茶有缘了……
那时,我最喜欢爷爷自酿的茶,比如。在茶壶里放点山楂片、金银花、杜仲等就多生出一点酸酸的稍微苦点的清香味道。大了,上学了,开始了喝白开水的日子……直到读大学,读了很多书,也喜欢一些比较好玩的书,比如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中国瓷器的鉴赏、《茶经》等类型的书。这时我就明白了,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茶的类别。到今天,我们一般是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别。将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6大类;还有的根据茶叶的加工程度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类。
现在回想起来,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茶算哪一类?算果味茶?药用保健茶?或是什么都不是?似乎很难界定。但现在最喜欢的应是绿茶,比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我都喜欢;再就是乌龙茶了,像铁观音、武夷岩茶等。我最害怕的是红茶,不管她是小种红茶,还是功夫红茶,或是红碎茶。
为什么怕红茶?其实,红茶本身没什么好怕的,关键是我无论是清晨、中午或是傍晚,只要碰红茶,就会彻夜失眠,精神亢奋,一直到天亮。怎么总结出这一条规律的呢?还是工作以后了,经常参加一些活动,一般都备有咖啡和红茶,咖啡我是不敢碰的,那就红茶吧,没想到红茶更厉害……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再以后,无论我参加什么活动或聚会,只好用冰水或纯净水了。
尽管在烟、酒、茶中,我最爱茶,然而,也不常用。相对来说,夏天吃茶的时候多一些,冬天多是喝凉白开水。可是,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心痛的事,也就不管春夏秋冬了,惟有默默地吃茶,从白天到黑夜,一杯连着一杯。直到冰冷的心慢慢回暖,而思绪也和着茶香一样荡来荡去,直到我的心慢慢沸腾,慢慢地睡了。
读书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记得今年2月底的时候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其实不尽然。我把现在的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知识的阅读,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
在这个时代,有用的阅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它不见得给你一个直接的文凭,不一定给你专业的技能,但是它让你的心灵辽阔,给你幸福感和安全感。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今年的毕业生都在抱怨,入行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入行的薪水越来越低了。他们说,我们这拨孩子怎么这么倒霉,扩招进来的,而出门的时候偏偏赶上了危机。到处不是减薪就是裁员。我们怎么办?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评定又是什么?
我想不管这个社会现在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自己怎么认定自己。
生活挺残酷。可以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你的面前有三锅水,都是滚开的,你试着往第一锅水里扔一个生鸡蛋。往第二锅水里扔一根生的胡萝卜,往第三锅里扔点儿干茶叶。
生鸡蛋,最开始很鲜亮、很脆弱,内质都是流动的,像我们鲜鲜亮亮、满怀梦想的心,但是在生活里熬啊、煮啊。最后煮硬了,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这个世界很艰难,人心很险恶。前途很渺茫。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充满了抱怨,这是被生活煮硬了的人。
简 介
任蔷羽,女,1999年11月生,现就读于江苏徐州市树人中学。曾在《课堂内外》《知心姐姐》《东方少年》《中国少年儿童》《少年作家》《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发表作文、诗歌二百余篇(首),并在多家杂志开设过专栏。
【作品展示】
给爸爸买茶叶
前几天父亲节,正巧我收到一张120元的稿费单。放学后,我把钱领了出来,想给爸爸买一件礼物。
到了商场,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心想给爸爸买点什么好呢?路过一个茶叶柜台的时候,一位穿着旗袍的姐姐端着一杯茶,满面笑容地对我说:“刚到的碧螺春,欢迎品尝!”我正好口渴了,便接了过来,一饮而尽。姐姐问:“味道怎么样啊?”我说:“没品出来!”姐姐笑着又给我倒了一杯。我想起老爸饭后喜欢边喝茶边看电视,就对姐姐说:“我想买最贵的茶叶送给爸爸作礼物!”姐姐面带歉意说:“我们这边没有太高档的。”然后指着一个雕花的木盒说,“这里面是极品观音王,500元一两,如果你看不上眼,总店那边还有更高档的,可以打电话叫他们送过来。”
500块钱一两!我的稿费只够买12克茶叶,也就是手心里的一小捧吧,可能都不够泡一次茶的啊!姐姐看出了我的窘态,善解人意地说:“如果是自己家人喝,没有必要买这些豪华包装的,这边还有实惠简装的茶叶。”我不住地点头。于是姐姐带我到了散装区,只见一个个大玻璃罐里装着各式各样的茶叶。姐姐介绍说:“这是刚才你喝的碧螺春,属于不发酵的绿茶;这是大红袍,是半发酵的乌龙茶;这是金骏眉,是全发酵的红茶……”
啊,茶还有这么多说法呀。我还真不知道老爸喜欢喝什么茶呢!我摸出手机打给爸爸,刚说了我在商场,他就抢着说:“牛肉干我给你买好了,就是你喜欢的咖喱口味;还有蛋挞也买了,你最爱的加红豆的呦;等下班的时候,准备再去上次那家甜品店,带一份蓝莓口味的双皮奶回家……”
12月19日,《成都女报》精英女性读书会在位于岷山饭店2楼的慧心茶道馆进行。茶香氤氲间,《瑜伽:身心的冥想与修习》一书译者陈璐亲临现场,告诉你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焦虑,排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本期读物>>>
《瑜伽:身心的冥想与修习》
作者:玛丽·贝尔斯登出版:黄山书社定价:35.00元
内容简介:
作者是心理治疗师、注册瑜伽教练,著有大量针对心理精神成长方面的专著。如果您渴求内在平衡,如果您正被心身方面的疾病而折磨,如果您迷失在精神的王国,如果您一直渴求战胜自己,如果您一直在找寻一条回家的路,如果您一直在寻求超然的内在之路……恳请您打开这本书。瑜伽不是为暴食之人与禁食之人准备的,不是为贪睡与持续熬夜之人准备的,因为瑜伽的标志就是心灵均衡,声音优美,气味芬芳,脸色红润,行为优雅。仿佛一束光,瑜伽修行之人看到了天地之间照耀着光芒,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光芒。,这本书会鼓励你超越仅是知识性的理解,并透过每天探索与修习的决心,使你发现自己内在的避难处,也是真正自由的所在。
本期导读>>>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