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同内国际市场需求。
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少,溶解氧高,增氧机开启少,生长速度快。因而节省电费、饲料及药费等养殖成本每公斤2 .0元,且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达到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际标准而售价同比每公斤高1.0元,从而使每公斤虾增加利润3.0元左右。按照平均亩产850公斤计算,每亩增加利润2000元左右。
技术要点:
1. 池塘消毒
(1)池子要求平整、不渗漏、大小适中,水深合适(土池1.8~2.0米,高位池2.0~2.3米),装配增氧机。
(2)上一茬养殖收成后,铺膜池应洗池,土池或沙池应晒池,老化池塘撒上生石灰再暴晒,生石灰用量每亩80~100公斤。
(3)清除杂鱼、杂虾和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药物,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2. 进水处理
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对虾、白对虾等,属热带型种类。原产于南美洲,尤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优良虾种之一(另外2种分别为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该虾具有繁殖期长、对环境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强、营养要求低、个体大、生长速度快、离水存活时间久、便于运输和活虾出售、壳薄肉厚味美、加工出肉率高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淡水驯化后,可进行纯淡水养殖,因而特别适合我国内陆省份进行养殖。相信在未来三、五年内,我省将迎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潮,并极大地丰富市场,成为农(渔)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池塘及水质条件
1.池塘条件面积30亩以内为宜,池深2米,注水深度1.2—1.8米;池塘形状最好长方形,东西走向,长宽比2∶1;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倾斜;池底以泥沙底为好;按0.5千瓦/亩配备增氧机。2.水质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水质要求,且排灌方便。
二、池塘清整与消毒
老池塘要排干水进行晾晒,清除池底淤泥,在放苗前15—20天以生石灰(100—150千克/亩)或漂白粉(10—15千克/亩)以常规方法进行消毒。新池塘要先进水浸泡冲洗2—3次后,再进行消毒。
三、池塘注水与施肥
池塘经消毒一周后注水60—80厘米。注水时注水口要用60—80目双层网布过滤,防止敌害、鱼卵等进入池塘。注水后最好以二氧化氯(5—10毫克/升)对池水消毒。放苗前7—10天施肥进行浮游生物培养,为入池虾苗提供丰富优良的天然饵料生物,从而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加速虾苗生长。方法:用发酵的有机肥200—300千克/亩全池泼洒,或者用挂袋方式施肥。或施用无机肥(如尿素、过磷酸钙等,用量分别为2千克/亩、0.5千克/亩),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25—40厘米。
四、虾苗放养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的水域,是三大养殖品种之一,适合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养殖,随着淡化技术的成熟,南美白对虾已经在内陆淡水养殖中得到广泛推广。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等优点。现在谈谈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
一、养殖池塘的选择
1.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池塘底质可以是泥沙或者是沙质,避免在酸性土壤处建池。养殖池塘要有注排水系统,此外还要选择交通方便、有电力供应等因素。
2.池塘挖成长方形为佳,长宽比约为3:1,水深1.5~2米,塘堤宽度不小于2米。
3.养殖场配备好发电机和增氧机。
二、虾苗的选取
1.优质的虾苗是提高存活率和高产的保证。选购健康活泼、无病菌规格整齐的虾苗。虾苗规格1.0~1.5厘米,规格太小的虾苗成活率低。2.虾苗的淡化。虾苗的淡化是南美白对虾在淡水中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淡化过程应该要循序渐进,让虾体有个适应过程。淡化水体每天淡化的盐度不应该超过1‰,一般淡化的海水比重为1.015~1.018,在淡化过程中每天降低比重3~4个单位,在降到1‰时,可将虾苗移入淡水池塘。3.虾苗的放养。选择水温20℃以上,放苗应选择晴天上午或者傍晚进行,雨天及中午大太阳的时间禁止放苗。在水质良好,配备增氧设备的土池中放养密度可4~5万尾/亩。
三、饲养管理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降低了经济效益,威胁到了生态环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现无公害化养殖,这是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针对对虾养殖的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对虾养殖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限制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现无公害化养殖,这是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针对对虾养殖的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目前我国对虾养殖上的现状
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虽然对虾养殖热潮开始兴起,且发展速度也比较迅速,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一些地区中的养殖上还是存在著一定的问题。如沿海养殖中所排出的废水正在威胁着海洋,加之没有通过有效的处理,使得这些污水成为了全新的污染源。所以针对这一现象,要制定出有效的发展措施,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已经投入了一定的精力来进行研究,希望找出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从不同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
(一)病害方面的影响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对虾养殖业中病毒流行病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一些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类等,几乎对对虾生活的各个阶段中都产生了危害。也就是说从育苗到越冬等各个阶段中都会出现相应的疾病。相关部门也开展了病情的研究工作,但是还没有研究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手段。
(二)环境上的问题
对于养殖环境来说,直接影响到了对虾的病害问题。且在一些地区中,随着对虾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在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进入到了近海水域,这样也就造成了水质发生了变化,从而直接威胁到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其次,对于养殖行业自身来说,所引发的有机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一些养殖场中采用的人工饵料质量相对较差,这样也就难以满足在水中的稳定性,加之投饵上的问题,虽然进行了正常的饵料投喂,但是却并不能够被对虾所利用,相反还会演变成为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有机污染物。此外,一些养殖场中还存在着滥用抗菌素等现象。最后,由于生态容量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使得对虾的放养密度较大,造成了废水超出了海区中的自净能力。也正是受到了上述因素的影响,也就造成了富营养化以及一些存在危害性的藻类等大量滋生,从而威胁到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对虾养殖收购合同
养殖方(甲方)
收购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就对虾养殖收购的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产品基本要求:
产品名称
品种规格
等级
[摘要]通过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期间气象条件的观测与分析,利用统计方法研究建立池塘温度变化特征与水温预报模型,确定平湖地区放苗期和捕捞期的气温指标以及最佳放苗期和最佳捕捞期,针对灾害性天气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字]南美白对虾 气温水温 溶解氧
[中图分类号] S968.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32-2
近年来,浙北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南美白对虾作为平湖市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已成为平湖农业的特色产业和一大支柱产业,2011年全市养殖面积14133亩,总产量4748吨,总产值14244万元。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掌握气象条件对其养殖的影响将显得尤为重要。在对虾的养殖期间,4月~10月是天气变化剧烈的季节,对虾养殖要经历梅雨、台风、高温等天气,容易诱发对虾病害,浮头甚至泛塘。通过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南美对虾生长的综合影响,为人工养殖对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减少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损失。
1 资料来源
观测时间:2010年6月~10月,2011年4月~10月;
观测地点:平湖市林埭镇祥中水产养殖基地;
摘 要:日本对虾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本文介绍了大型池塘日本对虾的养殖以及病害防治,并且探究了日本对虾的活虾捕捞技术。
关键词:大型池塘养殖;日本对虾;捕捞技术
0.引言
日本对虾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在太平洋中部、日本沿海以及非洲东部海域较为多见。我国长江口以南日本对虾的分布也较广,并且是我国南海、东海养殖较多的经济品种。它俗称车虾、竹节虾、九节虾等,甲壳花纹艳丽,属于节肢动物门,对虾科,学名称作日本对虾。这种对虾的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市场价格很高,是高档水产品之一。且有极强的耐干露、耐低温特性,能够适应盐度较高的环境,因此成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养殖对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南方沿海各省开始陆续养殖日本对虾。目前我国养殖该品种的区域逐渐增多,且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海南广东到山东以及大连沿海均可看到养殖基地。日本对虾的生长速度在各个季节相差较大,福建广东沿海可以越冬养殖,在冬季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长时间潜伏在池底沙土之中,待来年春季水温达15℃以上生长迅速。相对其他对虾需要更高的养殖技术,而近年来暴发的各种病害也增加了养殖难度。本文分析了大型池塘日本对虾的养殖技术以及病害防治法,并且主要探究了日本对虾的活虾捕捞技术。
1.大型池塘日本河虾的养殖以及病害防治
1.1日本河虾的养殖管理
(1)虾苗投放。因日本对虾具有潜伏沙地的习性,池塘的底质应以沙质底或泥沙底为宜。大型垦区养殖日本对虾在的初期,因为对虾幼苗体型弱小,容易被混进池塘的凶猛性鱼类等敌害生物的残食,影响成活率。故需要进行半个月左右的暂养。暂养的方法是选择沙质地,并且比较避风的地方用围网靠近堤坝围成一个小型池塘,把虾苗临时放养在这里。待虾苗稍微长大之后,将围网收起即可。
1选址
选水源好、无污染的区域,即淡水资源丰富,河道水流能经常供给,至少在5~10月份能充足提供;工厂较少,河道水质好,无环境污染,且进排水顺畅。
2池塘面积和设置
池塘面积0.53hm2左右,既便于管理,又节省成本。面积过小,塘埂多,挖塘费用增加;面积过大,养殖管理不便,不易做到准确投喂饲料和准确观察到虾的吃食情况,喂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则使虾的食料不足。池塘深3m以上,水深2.5m左右。设置单独的进排水系统,既可防病,又可调控水质。配备增氧设置,一般0.53hm2池塘设置增氧泵3只,每只15KW。
3放养前准备
3.1池塘清整
对老塘和鱼塘改造的虾塘,要进行排水清淤,保证池塘淤泥不超过10cm;池塘最好曝晒1周以上,要防止池底积水,但池泥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3.2药物消毒
0引言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赤道南北沿海,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1]。中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总产量的80%以上[2]。由于凡纳滨对虾在水温低于18℃时摄食减少、生长缓慢,低于15℃时停止摄食不利于养殖生产,因此,凡纳滨对虾养殖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3]。华南地区从11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受气候影响,有100天的闲置时间,该地区过去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大部分地区养殖1~2茬,生产资料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4]。近年来,对虾养殖者利用搭盖塑料温棚保温在冬季进行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避开了对虾集中起捕上市和销售价格低迷时段,在春节前后或清明前对虾货源较少、价格较高的紧俏时期分批上市,并充分利用冬闲池塘获取较好的养殖收益[5-13]。但反季节冬季温棚养虾,气温较低,对虾生长缓慢,养殖周期延长,养殖过程稍有疏忽极易引发对虾不适应,严重时造成对虾死亡[4,6-7]。目前,有关凡纳滨对虾高位池集约化反季节健康养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环境友好生产为目标,定期监测水质理化指标(D.O,透明度、pH、S‰,NH4+-N),细菌总数,弧菌和WSSV等病原生物,根据温棚虾池水质和虾的生长状况,定期或不定期泼洒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控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同时辅助使用生石灰等其他水质改良剂等建立对虾良好健康养殖规范(GAP),为凡纳滨对虾反季节温棚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提高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虾苗 规格整齐,体表完整、反应敏捷有活力,体长1cm左右,经检验不带WSSV、TSV等病原的凡纳滨对虾苗。 1.1.2养殖设施 对虾养殖池面积3000m2,池底成锅底形,坡度3%,排水口设于池中心最低处,整个虾池用高强度塑胶地膜铺设覆盖。池中四角设4台增氧机,水车式和潜水式各两台,池底每隔2m铺一PVC管(规格16mm×20mm),每隔1m打一小孔,以便气体虾池底部冒出。池岸竖立水泥墩等材料构成人字形棚拱架作,两边拉紧钢丝并在虾塘另一边用木桩加固,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在相互交叉的钢丝上,另用两层聚乙烯网片夹住,四周用沙袋等将薄膜密封,棚的一侧开设一道门,门前挂棉帘保温。 1.1.3养殖用水 外海海水,经沙滤、消毒后通过明渠供应进入虾池。 1.2方法 1.2.1虾池消毒清洗用水泵冲洗塘底,经日晒后,用漂白粉185.0g/666.67m3和二氧化氯7.33g/666.67m3进行池底消毒。 1.2.2虾池水质培养消毒后第3天起,泼洒白云石粉和肥水膏,氨基酸育藻素,芽孢杆菌,硅酸钠,超能高稳,并根据水质肥瘦及天气情况,3天后追加施用1次,质量促进浮游植物繁殖。 1.2.3虾苗的放养放苗时注意出苗池的盐度和水温与养殖池相近,同时全池泼洒超能高稳Vc、红糖、葡糖以增强对虾的适应能力,减少应激,提高成活率。放苗前开足增氧机,放苗时只开1台,保持水体轻微的流动,有利于虾苗的扩散。放养密度11万尾/666.67m2。 1.4日常管理 1.4.1饵料投喂 根据对虾的生长、摄食情况分别投喂开口料,0(开口料与0号料是2种类型的饲料),1,2和3号料,除开口料每天投喂3次(7:00,11:00,16:00)外,其余每日投4次,即增加22:00投喂一次,投喂量随体重增加从按8%依次降到2%;每7天取样1次,每次随机取样30尾/池,分别采用游标卡尺(0.02mm)和电子天平(0.01g)测量记录对虾体长和体重,并根据虾体大小,每次投喂后1.5~2.0h检查饵料台内的残饵量,并结合天气、水温、水质适当调整投饵量。 1.4.2水质调控与检测 在养殖管理中,前期适当添加新水,提高水位,中后期适当换水。换水时,进水应经过处理,每次换水量一般不超过10%。投喂开口料时拌入氨基酸育藻素,配合沸石粉混匀全池抛洒养殖;到第41天后,饵料中拌入复合微生态制剂蓝宝素,辅助泼洒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蛭弧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进行底质改良。每隔7天检测虾池中水温,盐度,氨氮和溶氧量,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水温采用温度计,盐度采用比重计,pH采样pH计,氨氮和溶氧量按雷衍之等[15]方法测定。 1.4.3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把健康养殖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个养殖环节中,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养殖环境突变。勤检查虾的摄食、活动、生长和水质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勤巡塘,防患蛇、鼠、蛙等生物敌害。出入虾池要消毒,防止病毒的传染。定期在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免疫多糖、保肝药物等预防虾病发生。每7天监测水体中的弧菌量和细菌量,并定期检测WSSV、TSV等。异养细菌和弧菌量检测采用异养细菌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8g,蒸馏水1000mL,pH7.0-7.2)和弧菌培养基:TCBS(硫柠胆蔗琼脂)培养基倒平板计数。WSSV、TSV采用PCR检测。 2结果与分析 2.1虾池理化因子的变化 2.1.1水温和气温变化 由图1可见,在第1~50天,气温为13.6~15℃,虾池水温由于温棚的保温作用从20.3℃逐渐上升至24.1℃,50天后随气温上升基本保持在24.2~26.7℃。因此,温棚作用不单是保温,还能起到提升水温的作用。在连续阴天或气温偏低,尽管棚内温度随之下降,但温棚密封好,仍可保证水温不低于20℃,整个养殖期间水温保持在20.1~26.7℃,平均水温(23.4±3.3)℃(见图1)。 2.1.2透明度的变化#p#分页标题#e# 养殖期间虾池透明(图2)在第1~13天从59.1cm逐步下降到51.3cm,第30天后随投饵吃食、排泄等增加,虾池透明下降加快,从59.1cm逐步下降到第70天的31.8cm,此时开动微管充氧系统,适当增加换水量以及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从而减缓下降速度,在这期间基本保持在(27.3~31.5)cm,第120天后虾池透明度仍下降到23.2cm。整个养殖期间虾池透明度保持在23.2~59.1cm,平均透明度(37.8±12.0)cm。 2.1.3pH和盐度的变化 养殖期间虾池pH(图3)和盐度保持比较平稳,变化幅度小,养殖期间基本保持在pH7.7~8.5之间(图4),平均pH(8.1±0.0.2);盐度(图4)基本保持在(30.0~33.5)‰,平均盐度(31.72±0.84)‰。 2.1.4溶氧的变化 养殖期间虾池溶氧(图5)在第1~85天从6.33mg/L逐步降至3.57mg/L,此时开动微管充氧系统,溶氧量开始逐步升至上升,并保持至5.16mg/L,整个养殖期间虾池溶氧大部分时间保持在4.0~5.0mg/L,平均溶氧(4.88±0.70)mg/L。 2.1.5NH4+-N的变化 养殖期间虾池NH4+-N变化(图6)在开始时为0.05mg/L,在第1~30天,NH4+-N含量缓慢上升到0.16mg/L左右;第31~40天,NH4+-N增至0.31mg/L,之后由于养殖池中大量饵料残渣和排泄物的积累,NH4+-N一直上升较快,到第106天,已经达到了1.08mg/L,随后增加排污和增加换水量,虾池水体NH4+-N稍有下降,而后由开始回升,在收获前达为1.09mg/L,养殖期间NH4+-N平均为(0.57±0.36)mg/L。 2.2虾池水中异养细菌、弧菌以及病毒的变化 随养殖天数的增加虾池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逐步上升(图7),第50天细菌总数达到了(19.23×104)cfu/mL;第57天弧菌数达到了(3.72×104)cfu/mL。通过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的使用,池中异养细菌和弧菌开始下降,到第113天细菌下降到了(6.57×104)cfu/mL,尔后又开始上升,到收获前异养细菌达(11.92×104)cfu/mL;而弧菌维持基本在[(0.82~10.5)×104]cfu/mL之间。整个养殖期间虾池水中异养细菌和弧菌分别控制在[(5.05~19.23)×104]cfu/mL和[(0.45~3.71)×104]cfu/mL。平均分别控制在[(10.92±3.45)×104]cfu/mL、[(1.14±0.73)×104]cfu/mL。另外,养殖期间中WSSV和TSV病毒的监测结果表明养殖过程中无WSSV和TSV病毒感染。 2.3生长、成活与产量 养殖期间,对虾体长生长比较均速,而体重增长养殖初期较为缓慢,生长速率也较为平缓,至第77天,体重已增至3.62g,此后对虾体重开始迅速增加,至第119天,对虾体重增加至11.02g,第131天对虾体重增至14.28g。体长生长(l)与养殖天数天的回归方程:L=0.087d+0.1968(r=0.9843()图8);体重生长(W)与养殖天数(d)的回归方程:W=0.0001d2.3847(r=0.9948()图8)。养殖场内28口虾池对虾养殖单位产量及其分布状况如图9~10所示,5口池的产量低于500kg/666.67m2,占总量的17.86%,其余82.14%的虾池产量500kg/666.67m2以上,其中有39.29%的虾池产量达500~1000kg/666.67m2,28.57%的虾池对虾产量达1000~1250kg/666.67m2,10.71%的虾池产量1250~1500kg/666.67m2,3.57%的虾池产量1500kg/666.67m2以上。平均产量(769.08±440.22)kg/666.67m2,对虾平均成活率为(67.8±9.2)%。饵料系数(1.27±0.83)。 3讨论与结论 (1)合理投喂。对虾受到冬季水温较低的影响,在养殖早期摄食量较小,生长速度较慢,若投饵过多容易造成水质恶化,pH值下降[12-13];另外外界温度低,不适大量换水,从而造成水质调控困难,影响对虾存活和生长。因此,投饵时间应根据对虾不同生长阶段、日照时间、水温和气温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宜投饵时间、次数和投喂适量,如本研究在第1~40天分别投喂开口料和0号料,日投喂量控制在0.05~0.20kg/万尾,这与麦贤杰等[16]在相近体长1.0~2.0cm时日投喂量为0.13~0.44kg/万尾相比只有其投喂量的38.5%~45.5%,这与温棚的养殖特点相适应;第61天后开始将1号料与2号料混合投喂,经20天过度后全部投2号料,此时水温已达24℃以上,日照时间、强度增强,早上投喂时间提前7:00投喂,对虾摄食较为旺盛,日投喂量提高到1.25~1.85kg/万尾;第121天改投3号料,日投喂量提高到2.05~2.50kg/万尾,满足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和水温范围的营养需求,减少饵料浪费,提高养虾效益,本次温棚高位池养殖饵料系数为(1.27±0.32)。 (2)水质监控与微生态制剂应用。微生态制剂投放到水体后,有益菌通过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水体中的动物排泄物、残存饲料、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有效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不仅净化了水质,也为藻类的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的生长,改良水色,增强鱼类的抗病力[17-20]。另外,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域底部经常积累大量的残余饵料、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残体及一些过量使用的药物,这些往往导致水质败坏,产生有害物质,如氨气、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同时有害菌大量滋生使水生动物免疫力下降,生长缓慢。这些有机质通过有益菌的分解,消除了富积现象,并且转化成为能被水体浮游生物吸收和利用的物质从而达到改良水体环境的作用[17-20]。由于冬季气温低,为保持棚内温度,养殖期间空气交换少、光照较弱、换水少,接近封闭接近封闭式养殖式,棚内温度、气压、光照等与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稳定水体pH值,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保持水体中优良藻类的生长,维持水色稳定,决定温棚对虾养殖成效的关键[5,7,9,12]。养殖过程中对虾的排泄物、残饵、生物残体等均沉积与池底,无法通过换水方式清除。这些污染源的积累将导致水质恶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不断升高,影响对虾的生长。本研究放在养殖15天以后水质有所下降趋势,定期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蛭弧菌、优酸乳等复合微生态制剂,根据对虾摄食和水质情况,每日饵料中拌入复合微生态制剂蓝宝素等,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水质。#p#分页标题#e# (3)渔药的合理使用与病原控制。渔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水生动植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水生动植物生理机能的物质。不规范用药、滥用药和凭经验用药所引发的后果较多,也较严重,如引发环境污染、引起药害、增加用药成本、耽误鱼病治疗良机、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本实验采用实时监控与预防为主,在养殖12~50天,每日投入Vc,红糖可以提高幼虾的抗应激能力,投喂0号料期间拌入或泼洒的开胃解毒散、898B消化酶及益康素等药物均可改善对虾肠道消化能力,提高对虾体质。此阶段投放的大量益生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的数量,使机体内的益生菌增加而潜在的致病菌减少,因而排泄物、分泌物中的益生菌数量增多,致病性微生物减少,从而净化了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之,在温棚养殖中选择优质健康的虾苗,限量水交换,合理使用微管充气增氧设备,培育和控制养殖池有益藻类,改善和保持水质环境相对稳定,提供营养丰富且均衡的饲料,隔绝病源的传入,采用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防病等健康养殖技术可提高温棚对虾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经济效益。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有利于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几种常见的病症以及对应的防止技术。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病害防治
1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1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
首先,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不一样的。18℃到33℃之间的水温条件比较适合白对虾生存,而且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白对虾的适应能力越好。但是在低于18度或是高于33度的条件下,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其次,盐度和酸碱度都会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10%-25%的盐度和7.6-8.5的酸碱度环境比较适合白对虾的生长。除此之外,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溶氧耐受能力有所不同,白对虾的溶氧能力会随着白对虾个体的长大而变小。一般来讲,南美白对虾的耐干适应性较强。由此也可以得出不耐干的白对虾定是患病的。
1.2南美白对虾的食性
南美白对虾喜欢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这也有利于它的生长。除此之外,南美白对虾的饮食习惯是晚上比白天食量大。晚上的食量比重约占百分之七十。
1.3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