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汉语教师推荐信

对外汉语教师推荐信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克木: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

1939年,湖南大学文学院急需法文教师,到处寻找,但没有合适的人选。院领导正在着急的时候,英文老师陈世骧推荐:“我有个朋友,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法文水平很高,可以当法文老师。”

陈世骧推荐的是金克木。论学历,金克木只是小学毕业,但陈世骧说金克木在中学里教过英文,从初一到高一四个班的课都由他教,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不仅英文好,而且法文也好,足以胜任大学教师一职。

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陈世骧拿出北大外籍教授、法国人邵可倡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翻开里面的法文序言,序言中赫然写着金克木对此书的贡献。

邵可侣是法国巴黎公社著名人物的后代,法语教学中的权威人士,而《大学初级法文》则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教科书。既然邵可侣都认可金克木,金克木又亲自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订,而且湖南大学里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院里最终决定聘任金克木。1930年,18岁的金克木到北平求学时还不懂英语,靠着好奇心和钻劲儿,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又找了一位要学费不高的私人老师,他便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少年维特之烦恼》《阿狄生文报捃华》,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也是以同样的方式,金克木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世界语。1933年,金克木去北京大学旁听邵可侣的法文课,得到邵可侣的赏识,学习效果非常好。之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邵可侣的讲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就是《大学初级法文》。邵可侣在法文序地提到了金克木的贡献。金克木没想到,这便是他当大学老师的敲门砖。

金克木也参与到邵可侣组织的“法语圈”的交际活动中,并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著名教授吴宓,两人很谈得来。

金克木的这些经历,陈世骧虽然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无论如何,让一个只上过小学且半路出家学法语的年轻人去大学教法语,毕竟很不寻常。

紧接着,当陈世骧得知教学课本并不是邵可侣编的那本,而是要用英文讲法文时,便更加紧张。

陈世骧生怕自己推荐的人无法胜任,所以,在金克木上第一堂课时,他在外面听了半天。金克木一点也不知道,他只是顺顺利利地教好一堂又一堂课,其教学质量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这应该很富传奇色彩吧。就像金克木所说:“恐怕暗中听我上课的不止他一个。谁能相信一个没出过国的年轻人竟能对大学生用英语教法语,并做中国话解释呢?”

全文阅读

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

1939年,湖南大学文学院急需法文教师,到处寻找,没有找到通晓法文的教师。院领导正在着急的时候,英文老师陈世骧推荐:“我有个朋友,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法文水平很高,可以当法文老师。”

陈世骧推荐的是金克木。论学历,金克木只是个小学毕业生,但陈世骧说金克木中学里教过英文,从初一到高一四个班的课都由他教,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不仅英文好,而且法文水平也好,足以胜任大学教师。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陈世骧拿出北大外籍教授――法国人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翻开里面的法文序言,序言中赫然写着金克木对此书的贡献。

邵可侣是法国巴黎公社著名人物的后代,法语教学中的权威人士,而《大学初级法文》则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科书。既然邵可侣都认可金克木,金克木又亲自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订,而湖南大学里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最终决定聘任金克木。

1930年,金克木18岁到北平求学时还不懂英语,靠着好奇心和钻劲,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又找了一位要学费不高的私人老师,便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少年维特之烦恼》、《阿狄生文报捃华》,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也是同样的方式,金克木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世界语。1933年,金克木去北京大学旁听邵可侣的法文课,得到邵的赏识,学习效果非常好。之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邵可侣的讲义成为《大学初级法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邵可侣在法文序地提到了金克木的贡献。金克木没想到,这便是他当大学老师的敲门砖。

金克木也参与到邵可侣组织的“法语圈”的交际活动中,并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著名教授吴宓,相互间很谈得来。

金克木的这些经历,陈世骧虽然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无论如何,让一位只上过小学而半路出家学法语的年轻人去大学教法语,毕竟很不寻常。

紧接着,当陈世骧得知教学课本并不是邵可侣编的那本,而是用英文讲法文的外国书时,便更加紧张。

全文阅读

应用型专业古汉语课程的教学思考

摘 要: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应用型专业古汉语教学实践中,作者采用了“一个中心,两个配合”的方法,以文选篇章为中心,授课时注重篇章选择与背景知识结合,篇章串讲与字词、通论知识结合,篇章精读与泛读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讨论结合。两个配合是指心理学理论配合,强化教学效果,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 应用型专业 古代汉语教学 教学思考

近些年来,高等院校为了顺应社会需要,专业设置更加细化、多样化,开设了一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编辑出版专业、新闻传媒专业、国画书法专业。抛开提高综合素质不谈,仅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些应用型专业都是以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为宗旨的。要学习、继承我国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阅读古书则是必经之路。“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因此,上述这些在继承和传播中国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专业把“古代汉语”作为必修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举措。

这些应用型专业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开设的课程涉及面较广,比传统专业占用的学时更多。同时,古代语言距离今天时间久远,学习障碍大,而且语言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使得古汉语课程必然存在教学课时少,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一个中心,两个配合”的方法。“一个中心”即以文选篇章为教学中心,篇章选择与背景知识结合,篇章串讲与字词、通论知识结合,篇章精读与泛读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讨论结合。“两个配合”即配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如心理学理论、外语教学理论,再配合现代教学手段,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以文选为授课中心,结合背景选择文选,围绕文选篇章,联系通论、字词知识。

针对课时少的情况,笔者认为应以文选教学为中心,结合字词和通论知识教学。时代越远,语言的差距就越大。古汉语教学中最难懂也最难学的当属先秦部分,因而应该重点选择这部分内容。在讲解文选的同时,吸收相关的字词、通论知识,利用课文中的语言实例,让呆板的理论变成活的知识进入学生记忆。例如《祁奚荐贤》中“荐”意为“推举”。《宫之奇谏假道》“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中“荐”则意为“祭祀”。由此引入教材字词部分的相关内容,“薦(荐),兽所吃的草;草席;向鬼神进献物品,特指无牲的祭祀”。①通过“推举、举荐”这个常用词义,串联其不常见词义,特别是在“祭祀”这个意义上,“荐”与“祭”为同义词。析言之,无牲为“荐”,有牲为“祭”。此时,引入通论部分关于同义词“泛指”和“特指”的概念与相关知识。这样通过对习见词义等熟悉的旧知识的复习和再认识,联系少见的不熟悉的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的目的。

二、配合其他学科理论,信息相关、抓大放小、趋难避易、共振激活,降低语言磨蚀,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认为教学是触类旁通的,古汉语教学不应孤立地固守传统训诂学理论,死扣字词。应该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理论,特别是心理学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

全文阅读

让阅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课内阅读的点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是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逐渐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内在动机,让孩子渴望阅读,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自觉阅读,让阅读成为生命成长的需要。

一、营造香甜的课外阅读氛围

1.树榜样。有人说:书是有味道的,我要让孩子们感受书的“香甜”。每一个孩子都会在意老师的行为,因此,老师率先读书并让孩子们领略到老师沉浸于书海的快乐,这一定能促使孩子们也跟着捧起书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获得纽伯瑞儿童奖金奖,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我情不自禁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心里装着满满的惊叹和感动,我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介绍给学生,让大家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为了让《亲爱的汉修先生》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我采用了“诱读”的方法。课堂上我结合教学内容讲主人公雷伊和汉修先生,每次上完课,我不急着回办公室,而是找一个位置坐下来捧起《亲爱的汉修先生》,静静地读着,午饭后,我也会走进教室,捧起《亲爱的汉修先生》。每次读书时孩子们都会围在我身边,我就会给他们讲雷伊的故事,很快,孩子们都知道老师正在读《亲爱的汉修先生》,不久,我发现有几个孩子也买了这本书。看到时机成熟,我向学生推出了《亲爱的汉修先生》。实践表明,一个手不释卷的老师坐在教室里读书的倩影是学生的榜样。时间久了,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自然会爱上读书。

2.润书香。在布置教室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文化内涵”,让教室里飘逸着浓浓的香甜的书的味道。我和孩子们在教室开辟了读书专栏:好书推荐、书海拾贝、阅读成果展示、读书小擂台等。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好书在学生之间漂流起来。走进教室,就沉浸在浓浓的书香里,香甜的课外阅读氛围,为孩子们奠定了课外阅读的幸福心得。

二、创造幸福的课外阅读生活

课外阅读是一项持久工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让孩子们真正把课外阅读作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幸福的一部分,老师必须做好细致、耐心的引导。

1.巧推荐。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首先,结合教材,根据课文作者、内容、题材推荐。如学习了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后,向学生推荐《寄小读者》《小橘灯》,学习了《一本男孩必读的书》后,向学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其次,推荐著名儿童文学家的作品,如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金波的《带雨的花》、秦文君的《小人精丁宝》等。此外,还要根据孩子们的阅读诉求,注意推荐孩子们感兴趣的书籍,推荐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书籍。

2.导航台。健康而科学的阅读需要老师的“导航”。首先,开学初,校语文团队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目标,选择优秀读物,向学生推荐,一本为必读书本,其他为选读。在班级任课老师中建立“1+1”读书工程,要求每位任课老师阅读一本学生推荐书目,影响一个同事,带动一个班级,促进一个家庭等等。其次,每天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保证孩子每天都能走进课外书,同时鼓励孩子做时间的主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阅读。最后,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进一次图书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课外阅读的方法。当然,老师的“导航”都会伴随着和孩子们的切磋、交流,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善,只有这样,孩子们才容易学习,容易接受。

全文阅读

从异形词整理谈媒体的用词规范

信息爆炸时代,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迅猛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言文字的应用,尤其是媒体语言文字的应用与研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传媒担负着向大众传播知识、报道新闻的任务,人们的新思维、新发现、新人新事物等等,无一不是通过传播媒介得到最大范围的扩散。而且,就是语言文字本身,它的应用研究知识,也凭借传播媒介得到推广。现今的中国,很多人以媒体对语言的使用为圭臬,或引为例证,或生发模拟,或用为教材。

下面拟结合国家异形词的整理情况,说明媒体(主要指新闻报刊)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规范责任。希望引起传媒从业人员的重视,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持谨慎的态度:既要使语言生动活泼,易于传播;又要适应时代变化,紧跟潮流;更要自觉注重规范,尊重源流,避免混乱。

一、异形词的整理情况

什么是异形词?规范的表述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举一个例子就很清楚了,如“笔画—笔划”,这两个词同音同义而不同形,就是异形词。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按姓氏笔画(笔划)排列”的表述,究竟哪个词是规范的,常常让人举棋不定。

汉语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演变运用,形成了大量的异形词。这些同音同义写法不同而又并存并用的异形词,时常困扰着我们的语言生活,使新闻出版和文字处理产生诸多不便,让编辑、校检人员伤透脑筋,有时甚至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笔墨官司。2001年,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推出《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范了338组异形词;2002年,推出《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规范了264组异形词。从此,这些五花八门的异形词有了标尺,《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在修订中都吸纳了这些研究成果,各大众传媒也认真使用推荐词条,推进了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进程。

二、异形词的整理原则

这些异形词是依据什么来取舍的呢?在整理过程中,专家们确立了三个重要原则,即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专家们认为,现代汉语中异形词的出现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涉及形、音、义等多个方面。整理异形词必须全面考虑,统筹兼顾:既立足于现实,又尊重历史;既充分注意语言的系统性,又承认发展演变中的特殊情况。

1.通用性原则

全文阅读

面向高校留学生群体的阅读服务探索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迎来了空前大发展。在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阅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留学生的阅读行为和利用图书馆的现状。根据留学生的阅读需求特点,提出了图书馆应从改进沟通渠道、丰富图书馆英文网站的内容、将阅读服务融入到教学科研中、编制推荐书目、运用新技术加强个性化服务几方面做好留学生的服务工作。

关键词:留学生 阅读行为 问卷调查 阅读服务

1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如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每年招收留学生2000人次,包括长期进修生、短期进修生、预科生、特殊项目生等,学生来自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自改革开放以来,共培养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万余名。每年招收留学生3000人次,占全校外国留学生总数的一半。学院还承担了斯德哥尔摩、奥克兰、汉堡、法兰克福、诺丁汉、爱丁堡、马德里和悉尼等8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蓬勃开展,内容丰富,但针对高校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图书馆却鲜有作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背景下,图书馆如何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规律,充分运用已有的文献资源,在阅读推广中从细节出发,对留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以加强中国文化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值得图书馆界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和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部分留学生进行中英文对照的问卷调查,以期从图书馆的角度,了解留学生的阅读需求,更好地为留学生提供服务。

2 调查内容

为保障回收率,调查主要采用课堂发放问卷形式,即时回收。共发出2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67份。调查内容和结果见表1。

3 数据分析

全文阅读

对外汉语教师网络资源利用研究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网络的资源丰富、多样、便捷、交互等特点使其得到各学科知识学习者的青睐,作为新兴学科的对外汉语也不应该例外。

笔者曾在中国知网搜索平台以“对外汉语”加以下词语对已有研究成果做了粗略统计。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对外汉语网络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较缺乏,这一方面有较大研究空间。

一 调查目的和调查结果统计

关于网络资源这个概念,本文采用刘畅的定义:“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使用的、基于网络的、对其汉语学习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的学习资源,包括基于网络的汉语课程,互动性的学习社区和基于网络的学习工具等”。虽然在1999年有学者指出“多媒体――21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资源”, “毫无疑问, 网上汉语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最理想、最方便、最经济的远程教育方式”,网络的优势,网络教学的便利和网络资源的诸多好处显然早为人所知,但这十几年来,对外汉语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目前尚无相关报道。

为此笔者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共发放问卷37份,回收37份。受访者中男性6位,女性31位;年龄分布:20~29岁4位,30~39岁14位,40~49岁12 位,50~60岁7位;从教地点有北美、澳洲、重庆和西安。调查问题共12个,主要有关于教学环境、对网络资源利用现状、教师信息素养、对网络资源态度、网络资源了解和扩展渠道等问题。

(一)调查结果

全文阅读

新元素(113号、115号、117号、118号)中文命名

2015年12月30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与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组建的联合工作组(joint working party,JWP)确认人工合成了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个新元素。

2016年6月8日,IUPAC经过审核后了新元素发现者提出的新元素的推荐名,供公众审查与查阅:113号元素推荐名为nihonium,符号为Nh,源于日本国(简称日本)的国名Nihon; 115 号元素推荐名为moscovium,符号为Mc,源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市名Moscow;117 号元素推荐名为tennessine,符号为Ts,源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州名Tennessee;118 号元素推荐名为oganesson,符号为Og,源于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里・奥加涅相的姓氏(Yuri Oganessian )。这四个命名已于2016年11月30日由IUPAC正式公布。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16年11月17日通过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向社会征集这四个新元素的中文命名。新元素命名征集发出后,得到中科院门户网、中国化学会门户网、科学网、网易网等多家网站和中科院之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转载、推介,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反响热烈。截至本文发稿(12月10日),通过电子邮件正式向全国科技名词委提交的命名建议有200余份。反馈命名建议者有物理学、化学的科研人员,语言学、翻译学的学者,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工程师;有高校教师,也有学生;还有很多未留下真实姓名的网友。来自祖国大地各行各业,以及海外华人的命名建议,让我们感受到公众对于科学和中华文字的热爱与执着,对于我国科技名词事业的参与热情。在众多来函中,一位署名“明月”者写道:“作为一个物理、化学爱好者,以一个重在参与的态度,不求真能为科学做出贡献,但求我微弱之思想能给伟大的思考者、研究者带来一丁点的灵感和思路,仅此我便心满意足。这也便是人类在漫长科学探索中我所能做的全部,至少现在如此。”这段话折射出一位普通公众的平凡与伟岸。在此,本刊向所有热心于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人们表示诚挚的敬意与感谢!

本刊特辟专栏选登命名征集的部分建议。其中《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合成、确认、推荐命名及中文命名建议》一文的作者――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才磊编审,为此次命名征集的发起人。文章介绍了新元素的合成与确认过程,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关于新元素的命名指南、推荐名、符号及其推荐理由,并提出了作者对于这四个新元素中文命名的建议。

近几十年来,元素的中文命名工作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85年成立)负责组织协调。命名工作除了需要对应国际命名外,还形成了符合中文特点的定名原则:(1)尽量少造新字,需要时尽量选用已有的古字。(2)选用或新造汉字应符合国家汉字规范。(3)符合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汉字书写特点,以体现元素的性质,发音靠近国际命名。(4)避免与以前的元素名称同音,避免用多音字。(5)使用简化字,避免用怪异字,尽量选用笔画少的字。(6)为了避免歧义,选字应尽量避开生活常用字和已经用作其他行业专用字的汉字。(7)尽量采用繁简无差别的字,以利于海峡两岸和汉语圈科技术语的统一。

面向公众的命名征集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在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语言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并确定其中文名称。

全文阅读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分析与思考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诵读优秀诗文并背诵优秀诗文60篇,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推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40-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下的阅读教学已初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收获,有了质的变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增强,阅读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阅读水平也蒸蒸日上。但在这大好的阅读形势背后,偏远农村的课外阅读却形势堪忧。

目前农村的课外阅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课外阅读量明显不够。这表现在阅读数量少,阅读质量低。由于地区差异,经济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人拥有的图书量极少。人均图书连五本都不到。如果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学生拿出来的几乎都是作文选。而且个别学生连作文选也没有。如果问:你看过哪些课外书?孩子们再三思忖后,回答的几乎都是《白雪公主》、《小红帽》。学校图书室的书内容比较陈旧、数量偏少,而且大部分是些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类的书几乎没有。

2.农村的课外阅读静悄悄。在多次家访中,家长问我最多的是孩子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一谈到让孩子多读些课外书,家长却一脸严肃:书本上的还学不好,再读课外书?那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钱!那买课外书的钱还不如买点练习题呢!学会书上的知识,考出好成绩,走出咱这土窝窝,那才是我们的希望。可我明明看到他们要么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要么任由孩子乐此不疲地看着没完没了的动画片。课外阅读在农村的冷遇是谁之错?是谁之过?是谁之失?

3.农村课外阅读冷暖自知。时下,我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确给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平台和广阔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内涵、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多好的渠道呀!但是,农村的课外阅读却在繁华似锦的阅读中遇此尴尬。痛而无泪,在贫瘠的精神夹缝中奄奄一息!

全文阅读

怎样提高藏族地区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藏族学生写作能力不高的原因

阻碍藏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语言障碍。要想藏族学生能够运用汉语言进行较好的写作,就应该让他们有话可说。在藏族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的进行汉语沟通、写作。虽然教师十分努力,但是仍然效果不佳,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汉语言是第二语言

在藏族学生中,汉语是第二语言。由于藏族学生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不会像汉族学生易于时刻使用汉语,受汉语的深刻影响,如此就无法很好培养他们汉语写作能力。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汉语之外,就很少有其它机会充实、锻炼。

2.汉语学习环境

藏族学生接触得最多的就是藏语,汉语和藏语的语法差异也是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一个原因,它们之间的语序特点不同,很难有相似之处。在汉语写作过程中语病很多,语序也比较乱。藏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有着一些语言障碍,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课,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想表达什么,传递什么感情,以此造成课堂学习走神,对汉语学习也没用什么兴趣,沟通起来困难较多。如果语言沟通存在问题,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锻炼就是空话,也影响到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强化汉语学生氛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