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渡河工程专业论文

渡河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为更好地培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针对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交通技术人才的要求,在详细阐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细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提出了“平台课”+“模块课”+“课程群”的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7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土木建筑工程,如道路(包括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与之相呼应,我国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事态。为了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专业,其核心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专业基本知识包括了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厂房建筑工程等方面。该专业同时结合了工程安全与管理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又结合了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培养出既要满足市场经济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又要顺应社会和时展方向的建造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这样,在人才培养上,专才的培养和通才的培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能均衡二者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其合理性。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既能掌握道路桥梁及地下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技能,又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高尚品德的高等专业人才,能从事道路桥梁和地下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科研、教育、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设置能够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又要设置必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最终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全文阅读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

针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目前毕业设计教学现状,文章在深入分析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素的基础上,从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选题、过程管理、学生主观认识及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12104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检查学生四年大学知识积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办法[1]。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在计算、绘图、查阅文献、使用规范手册和编写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掌握道路桥梁及渡河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并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认真严谨、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作风,为交通行业的基本建设事业服务。

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仅流于形式,该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急剧下滑,学生未能通过毕业设计真正提高实践能力,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一现状已经引起高等教育领域专家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和保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指导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提高该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作了一些思考。

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针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培养实践和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期为参与高校制定、实施和完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76-02

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中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并不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高层次的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表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教学体系落后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求。调查表明,目前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都是在原有专业本科教学基础上做了部分调整,本质上没有发生改变,与社会对该领域卓越工程师人才要求不协调,需要及时调整。现有教学体系将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师。

2.课程教育体系偏理论讲授、轻工程应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应侧重实用性,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中的知识基于工程实践,又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但目前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偏重基本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其工程应用背景。如对书本计算公式进行讲解时,偏重公式的推导过程,而忽视了公式中各符号的由来及其代表的工程意义。这样导致学生把理论公式与工程应用完全分裂

全文阅读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就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探讨建立综合实践教学基地的方法,通过几年的实际运作,收到了良好效果,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和根本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098-04

道路蛄河攵珊庸こ套ㄒ凳且幻攀导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此很多学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目前对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包括道路勘测设计能力、桥梁工程分析设计能力和造价分析能力为核心能力的探索[1];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数[2];以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为原则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和教授在企业兼职的强大的实践教学团队[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依托创新活动和虚拟实验强化实践教学[4];农科院校培养面向三农的人才,以适应毕业生的就业现状[5];引入欧美发达国家土木专业的先进经验,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学生的积极性[6,7];分析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8];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讨会和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9];针对每门专业课程的学时、实践教学分组、实验和仪器设备的优化提高实践教学水平[10,11];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进行人才培养[12,13];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14];建立专业课程群的模块化教学[15]。

总之,目前研究主要从能力培养、校企合作、课程优化、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探讨加强实践教学的方法,对于综合实践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甚少,所以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和根本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探讨建立综合实践教学基地的方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有:由于受到实际工程施工现场不固定,教学实习地点和单位联系困难,因此固定的实习基地建立非常昆大;因为实际工程的不确定性存在,使各课程实习的衔接性较差,不能熟悉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体的建设情况;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步入社会不能很快适应社会需求,所以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由此提出“道路工程综合实习基地建设”,以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二、改革的措施及方法

全文阅读

杂交水稻之父与著名文化学者余姚论道

周描坤/图片

余秋雨在故乡为袁隆平“引路”

以“弘扬河姆渡文化、彰显新余姚魅力”为主题的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5月26至31日在姚江之滨隆重举行。在此之前获悉主办方将安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一起纵论河姆渡文化。我与秋雨马兰夫妇一起去其乡下老家的途中谈及“文化学者与水稻之父河姆渡论道”这个题目时,秋公则认为:“袁隆平先生来我们的家乡河姆渡论道还是论稻,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件,袁隆平到河姆渡来才是真正的大事。因为河姆渡是人类稻作栽培的一个重要起点,在这个层面上我只是配角而已!”

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让余秋雨深深感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好几位代表以及不少国内外农业专家都参加了,最感动的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参加了,因为我从河姆渡和袁隆平之间,看到了一个环绕着稻作栽培的“生态链接圈”。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在这里首尾相衔。正是在这种首尾相衔的大圆圈中间,站立着一个安详的中国。

26日下午2点半,我与秋雨教授同车赶到河姆渡酒店,他将与袁隆平院士一起参加以“名家纵论河姆渡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河姆渡文化节记者招待会。在与100多家媒体的记者见面前,余秋雨教授拜会了年届八十的袁隆平院士。他们是第一次见面,他们的交谈非常愉快。袁隆平先生很熟悉余秋雨教授以前在电视中的文化讲述,余秋雨认为他们可以谈得很深,他发现自然科学家对于人文科学的基本看法,在很多方面超过人文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

在主办者介绍了两位重量级嘉宾以后,余秋雨首先声明,“今天的主角应该是我们的当代神农氏袁隆平院士,我这次从香港临时赶回老家就是为了来陪同我们的水稻之父,我只是作为余姚人来为袁先生引路的。”对于袁隆平的到来感到非常的荣幸。他认为余姚作为一个古典的稻作化基地迎来了“中国当代、世界当代稻作文化的大功臣”,并且愿意为袁隆平做一个“敲锣打鼓开道的人”

“如果炎帝在世,一定会给袁隆平颁奖”

余秋雨说:“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其实是个农耕专家。今天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如果炎帝要给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中做出贡献的人颁奖,会有哪几个人呢?”余秋雨认为,符合炎帝心愿的可能有四个人:“第一个接受炎帝颁奖的应该是黄帝,黄帝发明了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第二个则是李冰,他建设了都江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第三个应该被颁奖的是明朝的徐光启,他写出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他的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堪称精华;第四个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杂交稻和超级稻解决了咱们中国13亿人吃饭的问题。”“炎帝被认为是古文明的象征,农耕文明的始祖,他应该有资格给历史上最有作为农业专家颁奖。袁先生接受炎帝的奖当之无愧,他和历史上三个农业伟人相比毫不逊色。”

全文阅读

桥梁与渡河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 文章分析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紧紧围绕桥梁专业用钢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进行讲解,以幻灯片或视频、板书、习题课、现场参观、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同步等方法进行教学,考卷中可能涉及到的公式全部给出或“半开卷”方式进行考核等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 钢结构设计原理 桥梁与渡河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48

随着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建设的不断增加,设计和施工单位急需大批熟练掌握桥梁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知识的专业人才。由于过去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钢结构教学内容及教材侧重点与工业民用建筑专业无异,刚毕业的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很难适应桥梁钢结构方面的工作,导致桥梁钢结构专业人才短缺、质量不高。一方面,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钢结构人才短缺,二者的矛盾造成了该领域就业空间广阔,并且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该空间还将不断扩展。①为了满足社会对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人才的需求,我校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1 教学内容

1.1 教材

目前,国内已有的《钢结构设计原理》教材,大多基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②编写,适合工业民用建筑专业的本科生进行学习。涉及公路桥涵、铁路桥梁的钢结构设计规范的《钢结构设计原理》教材极少,以至于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此类③④教材后,无法直接应用于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的钢结构构造与结构设计中。针对上述问题,我校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选用东南大学叶见曙教授编写的“结构设计原理”⑤第三版第四篇――钢结构。该书结合我国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进行编写,较好地解决了教材脱离规范的问题。此外,结合钢桥、组合结构桥梁参考书籍,在授课过程中紧紧围绕桥梁专业用钢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进行讲解,使学生工作后,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更快适应工作。

1.2 侧重点

全文阅读

生态补偿机制实验带的创建路径初探

摘 要:通过对南渡江流域的实地调查及河域检测,发现作为海南人民的母亲河――南渡江河域近年来由于地方偏重追逐GDP经济效益目标,使得南渡江及其河域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该文从课题项目的现状、现状缘由分析等入手,明确提出了淡水河域生态补偿机制实验带创建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互动,以此来真正实现生态海南的绿色崛起。

关键词:南渡江;河域;生态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95-04

Abstract:Through surveying and detecting the Nandu River which is our mother river, there are a lot of damage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ause of only laying particular stress on GDP economic benefit goal for a long time. The paper abiding by the present situations,proposes the path to create the fresh water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E.B,to make the economy, the society and the ecological system circulate and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With the help of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E.B, we will realize the soaring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Nandu river;River basin;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生态学上所讲的河域主指河水源头至其入海口形成的湿地系,不仅包括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也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湖时水深超过6m的水域。并且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水深浅于6m的海岸带等。这些范围的划定,在生态学范畴内是非常科学和及时的。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生态系统地位逐步显现,并且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评判的重要指标。以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基础,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刘建博士研究团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分类(见图1)。该分类体现了一种以人类自我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这应该说是与人类在经历传统走向文明过程中各种“冲突”碰撞中相伴而生的。

1 问题导入

全文阅读

民办高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今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交通事业蓬勃发展,这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明天开创了广阔前景。人们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渠道,出行效率也大大提高。为与市场的人才需求相适应,我国在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态势,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运而生。

一、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上,如何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避其对立取其统一,制定出既适合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要,又满足高校教育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不但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专业设计能力、施工技能并懂得现场管理的现场工程师、道路工程师、桥梁工程师,为道桥工程领域生产第一线培育卓越的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开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培养能从事道路、桥梁、铁路工程及地下工程的设计、勘测、施工、科研、咨询、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其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建筑材料、土质土力学、桥涵水文与水力学、隧道工程、基础工程、道路施工、桥梁施工等科目。

2.1主体思想

培养方案要适应我国现代化人才发展需求,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专业人才需求规律,顺应教育的发展潮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培养“来之能用,用之有效”的,既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又具有不断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做到及时总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改革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新的培养方案中,不断开吸取国内外本领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成果,注重实际工程与课程体系的衔接、整合、优化,更新课程,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2.2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方向设置

全文阅读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针对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开设开放性创新实验,成立科技课题兴趣小组等,对该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旨在构建一个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为适应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需要,我校于2014年成功申报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这是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培养能在道路、桥梁、港口码头、隧道及地铁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及创新型技术人才。该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又属于新成立的专业,因此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同类型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对实验教学进行独立探索,旨在构建一个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剖析

(1)实验课时有限。实验课一般开设在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或是在课程结束之后,为了满足理论教学进度的要求,实验课时一般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里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

(2)实验设备陈旧。因为学校经费投入有限及重视度不够,实验设备较为陈旧,有些是被淘汰的设备,甚至是故障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还不能保证实验安全。

(3)学生主动性不足。做实验时,一般是实验老师先将整个实验过程讲解并演示一遍,并把实验操作步骤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让学生按操作要求一步一步进行操作。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整个实验过程是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完成的,不利于培养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全文阅读

大跨度渡槽汛期河床施工措施的研究

摘要:南水北调湍河渡槽是中线渠首段大型的跨河渡槽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的控制性项目之一。工程招标文件要求“湍河洪、枯季节设计流量相差约17倍,建筑物采用非汛期施工,即当年11月初至次年4月底施工,汛期河槽内停工”。前期受各种因素影响,湍河渡槽总工期与计划相比已经滞后。根据已经稳定可控的单榀槽身施工周期推算,若 “汛期河槽内停工”,则工程无法按期完成,需采取措施确保汛期河槽内施工。汛期河床施工措施的研究,对湍河渡槽工程按期完工及南水北调中线的早日通水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同类工程汛期跨河施工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跨度U型薄壁渡槽汛期河床施工钢平台

中图分类号:TL75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一期中线干线工程湍河渡槽是中线渠首段大型的跨河渡槽工程,工程设计流量为350m3/s,加大流量为420m3/s,渡槽槽身为相互独立的3槽预应力混凝土U型结构,单跨40m,共18跨,单槽内空尺寸(高×宽)7.23m×9.0m。湍河渡槽槽身采用3台造槽机进行原位现浇施工,1#造槽机布置在中槽,2#造槽机布置在左槽,3#造槽机布置在右槽。由于造槽机移位过孔时外模通过位于外肋根部的6组液压油缸整体旋转开启,外模开启的最小角度为25°,导致3台造槽机无法并排平行同步作业,必须采用错位同步的方式进行槽身施工,3台造槽机同时施工时顺槽向占据的最长水平距离为160m(四跨)。

截止2013年5月5日,湍河渡槽工程共计完成42榀槽身混凝土施工,单榀槽身施工周期控制在35天以内。其中:1#造槽机完成中槽18#~4#共计15榀槽身施工;2#造槽机完成左槽18#~5#共计14榀槽身施工;3#造槽机完成右槽18#~6#共计13榀槽身施工。

2研究内容及目的

由于工期紧张,处于主河床部位的2#~5#槽身(共12榀)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汛期连续施工。为此,工程技术人员考虑施工的难易程度、施工周期及安全保证系数,经过多方论证,以确定汛期河床最优施工措施。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