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摘要:解构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在文学批评领域,解构最简便的定义为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各种对立关系的批评。这种解构是一种手段,它在解构的同时往往通过解构行动有意无意地产生新的意义置换。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的《忏悔录》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解构主义的文本分析,从而反证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二元论;异延

一、 解构主义的起源与理论主张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运动和哲学思潮,其思想主要源自“雅克・德里达和米歇尔・福柯的指引”(黄勇,2004)。在文学批评领域,主要集中在美国耶鲁大学文学教授保尔・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四人身上。解构最简便的定义为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各种对立关系的批评,要解构这种对立关系目的在于显现它不是自然的和无法避免的,更是一种建构,是由依赖于这种对立关系的话语制造出来的,并且还要显现它是存在于力图拆解和重新描述它的解构作品之中的结构。解构试图消解结构主义提倡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在场形而上学话语,而以思想和语言游戏对“中心化”的结构主义加以拆解。解构主义领军人物德里达以解除“在场”为其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性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的理论做出了推演展开。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独立存在的、非先天的,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样就能把语言、符号和文本从逻各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 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叛”解读《忏悔录》

《忏悔录》中,卢梭在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当仆人时,偷了一条“玫瑰色和银色相间的小丝带。”当他被人们发觉时,他说是一个年轻的女仆把丝带给他的,言外之意她试图勾引他。在当众对质时,他一口咬定是女仆玛丽永偷的,从而诬陷了一个从未伤害过他的纯洁清白的姑娘。然而,在《忏悔录》前三章叙述的各种各样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多少有点不道德、令人为难的情节中,正如上述叙述的,卢梭选择将玛丽永事件和具有特殊感情意味的丝带作为策略安排在文本中并以特别炫耀的口吻讲述的情节,实际上却是一个大骗局。在《忏悔录》第二章的开始叙述中,卢梭没能限制自己只叙述“真正”发生的事。按照绝对事实来看,他只是承认自己犯下了错,不应该诬陷玛丽永,却没有真正告诉或暗示读者盗窃事件的真实动机,因此他没有真正意义上为自己辩解,这就毁灭了忏悔话语的严肃性,从而使它自我毁灭。不言自明,卢梭诬陷玛丽永这一发人深思的事件,证实了《忏悔录》主要并不是一部忏悔的文本。

从解构主义策略来看,“玛丽永事件”体现了掩盖和暴露的重叠,揭示了卢梭《忏悔录》内在的对忏悔的颠覆机制。文本表面上看是以忏悔为主题和中心,而实际上“《忏悔录》的自我拆解将卢梭坚持忏悔前提下的掩盖和暴露问题逐步呈现出来,最终将假借忏悔的名义对一部分事实做出掩盖、对一部分事实做出暴露”(陈太胜,2011)。“玛丽永事件”透露出忏悔者的内心情感和表述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致使忏悔的语言在聚合作者的认识和表述偷窃丝带两个方面产生了歧义。按照卢梭的忏悔,他发觉自己不应该诬陷玛丽永,同时又在文本中解释把罪责归咎为女仆玛丽永的原因是“我依据出现的第一个对象为自己辩解”。这无疑与卢梭将偷窃归结为对女仆玛丽永的爱相互矛盾。当卢梭视“玛丽永事件”的此种行为为虚构时,这恰好证实了卢梭写作《忏悔录》的真实目的所在,卢梭骨子里是需要证明自己的,因此他借助写作来清洗自己的罪行。他的喋喋不休似乎证明了他面对真实时的自我底气的先天不足,正因为他无法走出忏悔的阴影,结果他不断清洗罪行的辩解行为恰恰不断地证明了罪行的显豁。

三、《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反二元对立模式

全文阅读

没有忏悔的《忏悔录》

19世纪英国不但目睹了工业革命的完成、运动的潮起潮落、日不落帝国的卓然建立,而且还因此滋养了诸多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但对当代人而言,颇为不解的是,这些文学家中很多居然是因鸦片而闻名的。

司各特、雪莱、拜伦、柯勒律治、德・昆西、勃朗宁夫人等名家的创作或多或少都与鸦片服用有关;甚至可以说,他们中的一些人正是作为瘾君子,创作了他们的传世杰作。就此而言,德・昆西无疑最为著名,虽然柯勒律治也是因为鸦片酊所产生的幻觉,才留下了为其赢得鼎鼎大名的《忽必烈汗》。

德・昆西出生在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富商家庭,自幼天资聪颖,13岁时便能以拉丁文作诗,15岁时可以操流利的希腊语与人交流,所以,并不让人吃惊的是,他最终成为了著名散文家和文艺批评家,著述等身。

德・昆西的著述原本大多散见于各种刊物,而且很多都没有署名,加之关乎历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和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所以,笼而统之地评价其著述并非易事,但想必不会有异议的是,成就其文学家地位的《一个鸦片吸食者的忏悔录》(以下简称《忏悔录》)堪称其代表作。1821年,德・昆西分两期在《伦敦杂志》上发表了《忏悔录》;不知是因为副标题“一个学者生平之撮述”,还是因为他的“根据事实”这一声明,《忏悔录》发表后旋即获得了普遍关注和重视,于是便有了1822年的单行本。1823年,《忏悔录》再版时,德・昆西为之添加附录,说明他每日所服用鸦片之剂量,以期更好地“揭示人的梦境之魁奇壮丽的一斑”。

《忏悔录》的主体分为三部分:“开场白”“鸦片带来的快乐”和“鸦片招致的苦痛”。“开场白”主要讲述的是导致德・昆西“在后来的岁月中吸食鸦片这一习惯”的“那些青年时代奇异经历的绪言性的故事”,包括他的牙疼和胃病等疾病的缘起、与监护人的不和、求学与逃学,等等;或许最能吸引眼球的是他流浪在伦敦时与安的相识和友谊。

“鸦片带来的快乐”讲述了德・昆西服用鸦片的经过。1804年秋,德・昆西因为牙疼洗冷水脸后睡觉导致了头部面部的风湿性剧痛,连续21天不止,第一次服用了鸦片。虽然德・昆西对“服用鸦片的全部艺术和奥妙”一无所知,但他确曾体味到了鸦片的神奇效果,以及服用鸦片后的无穷快乐。

“鸦片招致的苦痛”描述了瘾君子德・昆西的种种苦痛。原本精神抖擞的他现在萎靡不振,足有两年之久不能读书,“我相信,除开一本书,我将近两年没有读书了”。同时,梦魇纷至,幻象丛生,“我看到壮丽的城市和宫廷,这些是醒着的眼睛永不会看见的,除非是在云彩里”。

看到这里,不禁令人想起D.H.劳伦斯的评价,“我喜欢德・昆西。我一遍又一遍地读他的作品,而不感到厌倦”,但与此同时,也不禁要问,他意在通过《忏悔录》忏悔吗?在德・昆西生活于其间的19世纪英国,由于政府对鸦片销售没有任何限制,大众获取鸦片一如现代人可以随处购买阿司匹林,加之大众尚未建立起吸食鸦片与个人道德之间的联系,吸食鸦片十分流行。所以,德・昆西作为《忏悔录》作者可谓首先旨在寻求一种同情的理解:他不同于一般瘾君子,他服用鸦片不是为了醉生梦死或者寻求刺激,而是因为顽疾在身、药石罔效,不得已而为之。

全文阅读

课堂活动贵在真诚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一课本的一篇基础篇目,选自巴金的《随想录》,以以小见大的写法,反映了时期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巴金对自己在那个特殊时期某些违背良知的行为的深刻反思。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情节并不复杂,技巧并不新奇,语言也不高深,它的思想性远高于艺术性,所以,对高一学生而言,读懂基本内容并不难,难的是理解课文的深层意蕴,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并因此而引起对那个特殊时代的关注与思考,甚至能对人性的复杂性、对政治与人性的关系有所思考,从而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

有老师在教这节课时,设置了一个学习巴金讲真话的教学目的,为此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反思,忏悔,说出自己曾犯的错误。结果学生讲的基本就是自己某个时候如何不爱学习,现在如何后悔的事,态度并不严肃,很多学生甚至发出了笑声,课堂气氛很活跃,却少了反思、忏悔应有的庄重与严肃。我想,老师的这种设计表面看是实现了事先设定的教学、教育目的,但实质上却恐怕收效甚微。

忏悔之义,乃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罪恶,决心改正的一种内心活动,其出发点是良知,其思想行为则是对自己的审视。而良知“位于人性的最底层,始终呵护我们却很少抛头露面……即使在我们做错了事情的情况下,它也不大声呵斥,激烈指责,而是始终为我们预留了一个私人空间,让我们与自己对话”(崔卫平《思想与乡愁》)。与此相关,出于良知的忏悔主要是一种内在行为,带有一定的私密性质,不一定要向外人言或诉诸文字,就像西方宗教中的忏悔,也须是向神父一人倾诉,以求得上帝宽恕,神父不得见到忏悔者的面目,也不得有任何泄露,可见忏悔是一件很严肃很郑重的事。而且,真正的忏悔是触及灵魂的,是直面自我人性的幽暗,是一桩痛苦的事,因而极需勇气与真诚的力量,也需要一定时间去思考与沉淀。所以,像反思、忏悔这样私密的、严肃的事情往往是不应该在课堂这样的公众场合进行的。

巴金的《随想录》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真诚,他的自我解剖的勇气,这不是学生通过一节课就能学到并立即予以实行的能力,而是必须经过反复阅读,甚至延伸到对其他作品的阅读,触动内心,引起思考,内化为自省的能力。当堂提问的形式显然容易流于表面,流于敷衍。事实上,两个同学的所谓反省显然是不痛不痒的,轻松的,与心灵没有多大的关系(当然,这也跟他们的阅历尚浅有关)。这样的所谓忏悔可以不需真诚,不需深刻,更不需要勇气。这样的忏悔无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更无助于学生的心灵成长。

也许有人会说,一堂课而已,有必要承载那么沉重的内容吗?很有必要。一些课无妨轻松诙谐,但一些课却需要适度的沉重。比如《小狗包弟》或《药》这样的课,因为课文本身承载的本来就是一些与民族、时代相关的深刻主题,它们表现了个人的、民族的灾难,烛照出人性、民族性的幽暗一面,这样的内容,不正需要我们用真诚的心,严肃认真的阅读与思考吗?

读《小狗包弟》,是能引起深刻思考的。正因为很多主观上或客观环境所逼而犯了错的人不能做到真诚的严肃的忏悔,历史的错误才会不断重演,民族的复兴之路才会走得如此艰难。读巴金,读的不仅是文章,而是一颗痛苦而伟大的灵魂。因此,上巴金的课文,写作技巧、热闹的活动等,其实可以淡化,只要抓住文字背后的心灵、人性,读出他的痛、他的真、他的悔、他的高尚,引导学生由阅读而明了做人的道理,明白人性的复杂,明白人与时代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则善莫大焉,如果能让学生对巴金的其他文章,或对其同时代作家文章有了阅读的兴趣,并因此对历史、时代、人性有更深层的思考,则更是功德无量的事了。在学生内心播下善与真的种子,不正是语文的人文目标的实现吗?

语文的人文性不单体现为课文的选择,体现为教学目标的设定,还应该体现为课堂上的人文关怀。教师的教学环节的设置,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应能换位思考,应有平等的位置,决不能居高临下,强人所难,否则,只能使学生消极应付,教学便难以达到实效。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仔细考虑的。

这节课,引起我深深地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一定要即刻实现于课堂之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避免形式化、表面化?人性化的教学应该是怎样的?最好的课堂教学可能只是投下一颗石子,却能在学生内心荡起久久的涟漪,甚至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课后,甚至是在以后长长的人生中自己去寻思、去求索,走上求真、求善的灵魂朝圣之路。

全文阅读

赞美、认罪、归正

摘 要:在文章中,笔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分析了奥古斯丁《忏悔录》的神学思想,主要包括:一,赞美上帝;二,承认原罪;三,跟从上帝的归正。可以说,笔者主要分析奥古斯丁《忏悔录》的神学思想来帮助人们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奥古斯丁的信仰之路。

关键词:赞美 认罪 归正

奥古斯丁(354-430)写了古典基督教名作《忏悔录》,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城,即: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拉斯(SoukAhras)的奥古斯丁是举世公认为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基督教神学大师。奥氏的神学思想与他的生平一样极多采多姿。如同本仁约翰在《天路历程》中所写的一样,《忏悔录》叙述了奥古斯丁个人的心路历程。奥古斯丁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一、赞美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是,在教会文学中这种意思有了延伸和转变,不仅有认罪,更有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启示录中说,赞美是天上最重要的事务。赞美包含了祈求和认罪,但更特别包含了感恩和敬拜。 赞美神意即将荣耀和敬拜归给。奥古斯丁对神的赞美,含义很丰富,《忏悔录》中字字都充满了敬拜和赞美。例如:“你的是伟大的,主啊,你受到伟大的赞美;你的力量强大,你的智慧无限。”

“人渴望赞美你。人只是你所创造的万物中渺小的一分子。人遍体带着他必死的命运,遍体带着他罪恶的证据,遍体证明“您拒绝骄傲的人”。可是人,这个你所创造的万物中渺小的一分子,仍然渴望赞美你。你鼓动着人们,让他们乐于赞美你。因为你创造我们正是为了您自己,我们的心灵如果不能在您那里安息,便无法得到安宁。

可以说,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从开始到最后,诗篇中每一节里都有对神的赞美与颂赞。奥古斯丁赞美神的全能、良善、慈爱、公义。笔触柔合美妙, 犹如饮甘泉一般,使人清新愉悦。为何要赞美?首先,奥古斯丁敬拜神,呼求生命的改变与更新,寻求神的模样与大智慧。在“上帝配得一切”中,汤姆•赖特特别探讨了敬拜上帝的真正意义。他认为“敬拜”意味着上帝配得一切。上帝的伟大与慈爱,做为敬拜的基础与理由,从而展现反映上帝真正是谁,特别是由耶稣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显现的那位上帝,为何会引领到由心灵与诚实 两方面的真正敬拜。然后,神喜悦看奥古斯丁因着爱他而发出由衷的感恩和赞美。这是爱的需要,也是爱的交流。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自我反思: “我说我爱我的上帝,我究竟爱的是什么?……我爱我的上帝,我是爱某一种光线、声音、馨香、饮食、拥抱;但这爱是在我内在生起,我的灵魂沐浴其间。”奥古斯丁爱着上帝所创造的一切。最后,这样的赞美的话语贯穿整个诗篇不断显明作者的诗情和画意,更加有力地深化作者的情感与信仰。

故此,奥古斯丁经常发乎心底的赞美主,从中获得生命和真理。如果没有赞美,奥古斯丁的信仰之路必定没有希望而言。

全文阅读

《小狗包弟》的教学设计

一、文本价值分析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创作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其目的是要对“”作出个人反省。巴金在十年“”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苦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地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

“”十年,悠远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上演着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是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计数的血淋淋的尸体,那么“”浩劫留下的就是难以计数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十年精神摧残过后,人们的心灵处于极度的沉痛之中。在文学领域中随之出现了控诉“”的“伤痕文学”,通过文学作品的审美力量来倾诉“”给人们带来的苦痛,人们极力地控诉在“”中所受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非人性摧残。而巴金老先生却在这股控诉潮流中,振聋发聩地提出了“拷问自我心灵”的命题:的确,“”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心痛。但是,你是否想过在“”中我们自己又是如何对待他人的。我们应该拷问自我心灵,对自我进行深刻反思。这就是巴老那高尚的严于解剖自我的“忏悔意识”。

因而,笔者认为,《小狗包弟》的文本价值不仅在于引导我们去认识“”,控诉“”的罪孽,更重要的是,巴金老先生力图通过这一文本传递一种“拷问自我心灵”的精神,进而引发全民族进行深刻的民族精神痼疾的清理和反思。

二、学情分析

学生距离“”这个时代较远,普遍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更缺乏切身的感受,这对于深入理解“包弟”的经历和作者感情都有一定影响,但只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在阅读上就不会成为一个障碍。这篇散文十分平实、情节较为简单,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勇于面对错误并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关爱人。

三、三维目标的确定

全文阅读

《小狗包弟》说课稿

巴金,被誉为20世纪中国良知的符号;《小狗包弟》是他的巨作《随想录》中的名篇。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巴金先生人性的光辉,共同走进《小狗包弟》。

一.教材分析

《小狗包弟》是第一次让高中阶段的学生从文学的角度反思“”,这既充分体现了课改专家的改革理念,同时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的要求。这篇文章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属于“思考·领悟”板块,重在“品文品人”。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有三:第一、在于它的认识价值,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的社会现实;第二、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己,从而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第三、在于它的阅读写作价值,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给学生提供了阅读和写作的范例。

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据此,我确定以下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过程和方法:自主阅读、圈点分析与小组讨论、交流。

全文阅读

有“罪”无“罚”的自我辩白

摘要:小说《伤逝》通过涓生的手记展示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爱情悲剧。本文拟采用新批评文本细读的方法,以“追求―动摇―幻灭”为线索,通过涓生和子君恋爱前、同居时以及分手后三个时间段涓生的自我陈述具体探究涓生忏悔的心理动因,追问其忏悔的限度和真诚度,最终揭示出涓生手记的自我辩白性质。

关键词:伤逝;忏悔;爱情;自我辩白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以“五四”时期知识青年的爱情婚姻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描写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涓生与子君的悲剧爱情故事,是以男主人公涓生手记的形式来叙述的。作为这段爱情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涓生不仅在手记中回忆了过往爱情的种种, 也表达出他复杂的忏悔之情。但其忏悔的真诚度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事实上,涓生的叙述中存在不少矛盾和漏洞,本文主要通过对《伤逝》这一文本的具体分析,揭示出掩藏在其忏悔之下的多重心理因素。

一、 追求:启蒙时尚诱发的爱情

小说的题目是《伤逝》,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表明了这是一篇涓生的日记。作者运用“手记”的形式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这里的记录很可能具有不真实性,有可能是叙事主体篡改记忆后的记录,这也使作为经验主体的涓生与作为叙述主体的涓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张力。从一开始,涓生与子君就属于一种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的关系。当子君不敢看铜板的雪莱半身像,仅仅是表现出初涉世事的少女的害羞时,涓生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认为子君仍有未脱尽旧思想束缚的地方。反讽的是,向子君宣扬“男女平等”观念的涓生却并未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子君,在他的回忆中,一再突出的就是自己的导师形象。因此当他回想到向子君下跪求爱的场景时用的也是“记不清”“事后便已模糊”“愧恧”[1](本文所引原文皆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1981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注出)这样的语句,毕竟这与他一直想要保持的启蒙导师形象不符。

在涓生的启蒙下,子君勇敢地喊出了自己的独立宣言。涓生因此而感到骄傲,将自己的情况“很少隐瞒”地告诉了她,并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情。但“很少隐瞒”就说明涓生的爱情在一开始就是有所保留的。而且在涓生的叙述中,有的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回忆,子君的形象显得不甚明了,她只是涓生在自己的主观回忆中构建起来的“骄傲”的子君,一个难以捕捉的影子,而真实的子君却被涓生有意无意地架空了。对于涓生来说,子君的转变印证了他启蒙试验的成功,在手记中也不难看出他当时沾沾自喜的心态。因此他对子君的感情也很难说是出于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需要(比如一种心灵契合的恋爱),倒更像是因为在子君身上实现了理想的自己而产生的情感冲动。事实上,他和子君所谈论的话题也不过是些抽象空洞的理论而已,而不是一些可以让他们相互增进了解的生活细节。

陷入热恋的涓生和子君开始寻找他们共同的住所,但其实在这时已经埋下了了日后危机的种子。当涓生“渐渐清醒地读遍”子君的身体和灵魂后,此时却出现了“真的隔膜”?“先前以为了解”但“现在看来却是隔膜”的又是什么呢?涓生对子君的爱情本就是启蒙思潮激起的一股冲动,他对个性解放的理解其实很肤浅,对自己启蒙者的作用也做了过高的估计,似乎只是将爱情、启蒙当做潮流来追赶。而子君也被涓生的启蒙光环遮蔽了双眼,她迷恋的也许并不是涓生本人,而是那些能够让她加入时代新女性之列的时髦名词。恋爱的双方从一开始就是盲目无知的,他们各自怀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了让爱情的圣地,如此一来,“隔膜”也就不可避免。尽管涓生的手记因为过多的自我修饰而显得暧昧不明,但潜藏在文本背后的隐含作者却传达出了别样的深意。

二、动摇:爱与不爱之间的抉择

全文阅读

长篇小说《复活》中复活的是什么?

摘要: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其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托尔斯泰一生追求真理,早年生活放荡,后来反省忏悔,节欲散财,放弃贵族特权,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帮助周围农民,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他的这一道德实践充分地赋予到了《复活》主人翁聂赫留朵夫身上。笔者认为《复活》中复活的就是西方概念中的灵魂,复活的是我们中国文化概念中的道德、良心和良知。

关键词:托尔斯泰 《复活》 良心

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有三部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分别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之作。中国儒家把人生60岁划归花甲耳顺之年,把70岁定为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年,这个年岁,激情已过,对物质的追求之心已经淡薄,更多关注的是精神心灵生活。长篇小说以“复活”为书名,开宗明义说复活,复活的是什么呢?本文在研究《复活》小说的基础上,结合作家一生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脉络,参照中国儒家学说,试图探索出作家创作小说《复活》的真实意图。

我笔写我心的创作态度

托尔斯泰3岁丧母,9岁失怙,由姑母养大成人。“在托尔斯泰各个时期的作品中,不少人物带有自传的性质,各自反映了作家的一段思想历程以至生活历程。”①《战争与和平》成书于作家壮年时期,反映的是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和激情高昂的爱国热情;不惑之年杀青的《安娜・卡列尼娜》更多关注的是家庭感情生活。60岁至71岁完成的《复活》中的男主人翁叫聂赫留朵夫,同名主人翁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出现过多次,185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主人翁也叫聂赫留朵夫,开首写道“当时他才19岁”、“自己就毅然向大学申请退学,从此留在乡下”。②这位聂赫留朵夫公爵19岁大学退学,回乡下管理自己的农庄。而托尔斯泰1847年19岁时辍学于喀山大学,回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制订了意图改善农庄农民生活的计划。

从1847年开始,托尔斯泰开始记日记,一直坚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记和书信是托尔斯泰文学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一些日记经过扩充和加工,就变成了作品。他早年作品《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记述了主人翁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这位主人翁有着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

《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许多活动可以在作家生活中找到印证,他的一些想法几乎逐字逐句地来自作家的日记、书信和某些论文。据说列文这个姓也可能由作家的名字列夫演化而来。而最明显的是,列文的思想演变,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作家的两次思想危机”。??

托尔斯泰52岁时开始写《忏悔录》,在忏悔自己时认识到“人一生的任务就在于挽救自己的灵魂”、“我认为真理与爱是统一的”,打人、杀人的凶手,“这些人都有良心,只是他们的良心已被麻醉了”。??

全文阅读

关于教育学论文的开题报告样本精选推荐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关于教育学论文的开题报告样本精选推荐,供各位阅读参考,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全文阅读

解读1199个人

龙美术馆庞大的收藏体系,一直被外界热议。此次,当代艺术家徐震从龙美术馆馆藏中为数不少的当代绘画作品里挑选出具有人类形象的作品,按照单个女性、单个男性、双人、多人进行分类,并按此顺序从下至上进行分层陈列展示。这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策划和展览方法。而国际著名策展人汉斯也将围绕展览与徐震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共同探讨展览相关的学术话题,他们的对话内容会公布于众,以增强观众对展览的理解和互动。

该展览共涉及龙美术馆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近三百件,涵盖了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百余位艺术家所创作的人物画作品。展览标题中的数字“1199”即为此次展览作品画面中出现的总人数。策展人徐震试图提炼画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证“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会去向哪里”这样一个千古诘问,并对此人类终极问题为观者提供各种解读的可能。

民生现代美术馆启动了“境遇与态度”青年艺术家项目,首位参与的艺术家是胡任义,他的项目是《金盆洗手―无限忏悔计划》。展品分布在两个展厅内,包括义务性和强迫性两类展品。义务性展品是与忏悔相关的私人实物,如书信、物品、录像等;强迫性展品是公共搜集所得的“忏悔信”,观众还会被要求爬上忏悔台书写和忏悔相关的字条,随即抛至地板上。期间,艺术家也会与学者、观众举办系列互动活动及工作坊。

作为当代踢踏舞的鼻祖,澳大利亚国宝级舞团TAP DOGS,自1995年在澳大利亚钢铁之城纽卡斯尔诞生以来,迄今已有超过37个国家330个城市的1,200万观众亲临现场,见证这场革命性剧团如何在80分钟内创造独一无二的戏剧视听体验。他们将美式踢踏舞那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生命动感充分展现。英国《泰晤士报》认为TAP DOGS问世“意味踢踏舞从此被重新定义”。今年9月,他们将登陆上海,奉献24场踢踏狂潮。

这是中国首个国际艺术影像博览会,将有来自欧美和亚太地区的近70家全球领先摄影画廊和艺术机构参加。意大利汽车制造商玛莎拉蒂将在此次影像展上设立“海神杯摄影大奖”,向入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专业学生组的7名选自220多间大学在校摄影系学生发出一项挑战,邀请他们以“匠心・传承”为主题,将双手是人类创造一切的灵魂所在及其承载的意义完美诠释。最终获奖的摄影师将赢得5,000美元奖金。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