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平面设计的内涵也随之发生转变。新兴数字化技术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和学习,也改变了我们接受信息方式,海报设计的方式从单向发展多向发展对。然而海报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具有典型的专业代表性特征。海报设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常见的信息传播方式,但在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社会发展中海报设计已经不断的变化和革新,从过去平面化和静态化,逐步朝着新媒体动态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动态海报设计;数字化多媒体;网络
新世纪以来,新兴媒体和科技化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平面设计也渐渐地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渐渐向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媒体连接的海报设计在当代由以往形态上平面化、静态化向动态化、趣味性和交互性等的综合方向转变。动态海报设计是基于平面设计的基础之上,当代平面设计需要结合新型媒体的发展,这也是平面设计的另一端出口。
1 .海报,这一历史久远的视觉传达形式,是一种大众广告信息传播的手段。海报作为一种大众信息化的传播方式与工具,形象化的表现语言与幽默性的艺术美感形式,作用于受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达到一定的传播力度。随着科技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媒介与艺术在大众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满足了新时代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主要探索海报设计和信息化科技技术的结合。
海报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具有典型的专业代表性特征,因而深受视觉设计师的喜爱。纵观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都因创作著名的平面类型海报作品而闻名。它涵盖了视觉设计的绝大部分基本要素,设计理念、表现手法、色彩运用、构图方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具代表性。作为视觉设计领域中典型代表,然而随着新技术的更新不得不进行调整,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于多学科中跨界融合。因此海报设计必将趋向多元化,动态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它已不再局限于过去张贴的形式与纸质材料为载体,现已向互联网、计算机、数字化载体靠拢且有更加多元的展示方式。将数字多媒体技术与海报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数字化动态海报是一种综合性学科的信息表达方式,其中包括了图标、文字、图像、声音等内容。通过版面设计、交互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各种策划有计划地符合逻辑地给观众展示内容。数字化动态海报设计结合新媒体技术包含网页设计、动画、视觉设计等的技术。将平面、传统的图形、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动态化的方式增加展示图形趣味与观众对话。数字媒体与海报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海报表现形式,为动态海报创作创作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活跃了我们的设计思维方式。大致梳理了海报设计的发展历程,在数字化媒体出现之前,海报设计设计的传播方式一直是以单向的方式传播,观众只能单向接受信息,设计师与观众缺乏沟通性与互动性,无法了解受众的需求与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海报设计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单向传输、接受的过程转换为双向、交互可交流的传输方式。因而新媒体动态海报更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开放性、包容性更加符合大众的需求和信息接收方式。
在视觉传达艺术创作领域中,数字媒体技术已经不再只是工具上的意义,数字媒体已经参与了设计师的构思与想象,更像是审美化、艺术化的技艺融合,成为一种无法进行本质区别的混合体。因此数字化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数字化媒体艺术结合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是以数字科技和现代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艺术形式。
计算机的诸多功能使得海报设计从草图到实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的功能在不断更新的过程,平面设计软件已经实现动态化效果的功能,未来可能还会更丰富的功能。现在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影响着设计的发展。许多软件开发为视觉设计师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功能的高速发展,为海报设计在内的视觉传达设计在传达和传播方面解决了后顾之忧。
摘 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海报所传播的信息量不及动态海报。在海报的形式、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上,传统的海报有局限性。动态海报设计越来越多样化,形式被大众广泛的接受。在设计上有了更大的创意,赋予海报更多的趣味性。本文从新媒体的特点,结合动态海报表现形式,对动态海报的概念、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总结,对海报动态设计变现形式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动态海报;互联网
新媒体相对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形式更能让人们所接受。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在自媒体时代人们每天能够接受大量的信息,传统的海报传递的信息慢慢的被弱化,动态海报借助新媒体技术不断的创新,以多种形式存在,具有新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1新媒体与海报
1.1 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1.2海报
海报设计被人们称之为瞬间艺术,海报设计的成功与否在它在最初的10―15秒内能吸引人,并且从画面中获取信息。在新媒w兴起的年代,互联网等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媒介,电子通讯平台与网络商务平台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广告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动态海报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海报的动态设计也开始成为热点,它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展现二维、三维的画面,也逐渐融入四维中。动态海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具有时间性。具体来说,传统海报是表现在二维空间上,是禁止不动的,我们称它为瞬间的艺术。而动态海报是以动态表现的,它有时间区间。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技术的发展运用,受众的交流方式和审美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报设计也顺应着历史潮流,在信息时代的新媒体艺术下,通过媒体技术、交流方式的革新,开始尝试向多角度发展,复合形态就是其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结合例证着重探讨海报设计复合形态的定位、特点以及表现,以海报设计的材料、制作、环境、媒介、互动方式等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新媒体艺术下海报的新形态,探索海报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力图拓展海报设计的发展范围。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海报设计;复合形态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介的更新,改变了大众的交流方式和审美习惯,使得各种艺术设计形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传统的、惯有的、单一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设计师们不得不改变设计固有的面貌,开辟新的有效的设计途径。在全球科技浪潮的影响下,传统的海报设计与新媒体艺术对接产生了新形态的海报设计——复合形态。复合形态的产生使海报设计由二维空间拓展到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也使得海报设计在媒体介质、材料材质、制作过程、互动性能等方面展现出全新的表现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复合形态的定位
1.复合形态的概念
“复合”含有再结合、融合的意思。设计中的“形态”不仅表示物象的形状、造型,还表示事物各视觉元素之间所表征的功能和呈现的状态。复合形态包含着相互学习而融合的意思,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形态相互渗透产生立体感和纵深感,获得全新的设计语汇,从而展示更好更新的设计。复合形态的出现使海报设计所要传达的信息更明确,视觉冲击力更强,内涵和外延也表现出新的形态和功能。
2.复合形态出现的必然性
摘要:
海报是通过图片、文字、色彩等元素构建而成的艺术品,是大众信息的传媒方式和视觉传达表现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元素的搭配和变化,海报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和新的创意。在形式美法则指导下构思动态交互海报,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之达到互动的目的。以此为基础,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强调了将美学、交互方式与人的视觉高度融合的“动态海报”新理念,进而预测了未来动态交互海报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动态交互海报设计;形式美法则;交互方式;视觉感
一、引言
近年来,“动态交互海报”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动态交互海报的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企业宣传、产品展示、公益广告都会与其关联。尤其是伴随着交互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会关注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体验感受,因而将设计创意重点投向了人的感受,其目的不仅仅要在视觉上吸引观众,更多的是要在触觉、嗅觉等感官及大脑的联想力方面左右观众。如此设计就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活力满满,就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震撼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约有85%来自眼睛、10%来自耳朵,余下的5%则来自其他的器官[1]。这就证明人的感官反应不再停留在视觉方面,而其他的感觉也起到了协助作用。毋庸置疑,具有交互性质的动态设计产品更能扩大观众的愉悦感及其审美能力。因此,这种以视觉形式美法则为基础并且加入了“动态交互性”元素的设计理念所形成的艺术品,就可以定义为“动态交互设计”。动态交互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尤其是海报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基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海报的定义及特点入手,扩展至动态交互海报的定义及特点,将两者对比,借以考察新的设计方法,进而以相关的动态交互海报作为案例,对其中关键性的设计思维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预测动态交互海报的发展前景。
二、传统海报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将纸艺和海报设计很好地融合起来,把海报的平面形态延伸到立体空间当中,加强信息的交流,结合纸艺与海报设计这两学科,可以激发设计创造性思维,丰富设计的艺术形式要素,促进消费者对传达信息的深度理解。
关键词:纸艺;海报设计;空间
1 纸艺和海报设计融合的必然性
首先纸艺与海报的融合,有利于纸艺的发展与传承。这里的传承是在有所蹄选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纸艺不断更新,创造出属于当下文化的新形式。将纸艺融入海报设计空间的表现,可以帮助设计巩固加深对于海报设计主体的理解、评价、认知的能力,更加鲜明地展现海报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深入理解设计作品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遍地商业设计的今天,纸艺融入海报设计中可以为其增加很多艺术气息,文化修养。并且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满足消费者更多的品位和文化的需求。
2 海报设计中纸艺空间表现形式
海报二维平面表现在形式上给现今的社会审美带来了一定的疲惫,空间的概念注入到二维平面中可以带来很多新的体验和突破。
2.1 “加法”
一、海报中的时间体验
在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出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的形成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及当时的审美特征的影响。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艺术形态的更新促使了创作方式和手段的变革和延展,所有这些外在特征都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不同的海报作品都具有相应的时代文化内涵。正如图一中陈幼坚大师的海报作品,简洁到位地完成了海报中时间的构建,达到了良好的时间体验效果。海报主题的时代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因此,海报以鲜红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作为主要构成元素,并且利用的头像作为海报的底纹,二者呼应产生了连续性,准确地将主题信息表传递给观者,成功地将观者引入情境,使观者产生回到了抗战时期的时间错觉。因此,海报表现的内容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需要通过挖掘主题背后隐藏的时代背景和深层文化内涵,并针对性提取代表性的内容,再经过图像、色彩、构成、文字等设计语言的塑造和设计手段的修饰,从而编织出某一时刻中的原型,因此形成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海报作品。
二、海报中的空间体验
海报虽然以二维媒介的方式呈现,但是无论从海报本身还是海报主题展现的内容,都体现出“空间”的意象。海报空间由文本、图像以及色彩这些元素构成,文字与图像在海报中运动、排斥、流动、膨胀,对比碰撞出精彩的图形文字语言,它决定了海报空间的深度,而文本、图像排列的组合构成的方式决定了海报空间的基本动态,海报中的色彩则渲染了海报空间所展示的意境。点、线、面是海报的基本设计语言,是海报设计的基础条件,也是海报设计的主要手段。海报以内容为主导,在设计语言的串联下构成了海报的空间感。点,既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海报设计时空艺术性中最活跃的因素;线,海报设计的主要语汇,形成了海报设计的时空延续;面,点线密集的最终转换形态,促进了海报设计的时空跳跃。因此,通过点、线、面的合理分割以及针对性地融入代表性的主题内容,图文呼应,才能使海报具备空间感染力。正如韩秉华的海报作品《苏州印象》,展现出的便是一幅静谧而有水墨意蕴的“东方水城”苏州美景。从海报空间构成来说,海报整体空间和海报中的文字图形空间都应用到了点线面的构成原理。海报中通过对苏州园林文化和“东方水城”的象征性内容的提取,“州”字点的部分运用了书法的表现形式,“州”的三竖则与苏州园林的古典花窗元素相结合,花窗的线构成三竖笔的面与书法的点形成了一个具有协调感的文字整体。透过花窗,画面中心右端一只渔船延着水平线缓缓地划向更广阔的的湖的另一端,形成了从点到面的转变,运动的轨迹形成一条线。整个海报空间中不同的点、线、面交叉有序,通过平面的组合、重叠交汇、协调对比展现了具有空间感的水城苏州之景。此外,画面的颜色以黑白水墨的形式表现,表现了苏州的江南水韵的空间意境。因此,通过点、线、面的合理分割以及针对性地融入代表性的主题内容,展现并完善海报设计的空间艺术性,从而产生优秀的海报设计。充分并且艺术地运用点、线、面构成手段的海报设计,既与海报内容相吻合,又起到一种外在形式的艺术扩张,且能给观者带来欣赏海报的时空艺术研究行为的愉悦,从而使一幅海报的整体形象深深地留在观者脑海中。
三、海报时空的构建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错觉。宇宙万事万物在不停的变化,因此产生了时间的概念。空间,则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时间、空间并非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时间不能完全脱离和独立于空间,并且必须和空间结合在一起。优秀的海报,既是平面,又是立体的,既有时间,又有空间。单纯的平面元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这就需要借助时空的力量来刺激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知。时空的构建使观者在欣赏海报的时候仿佛在感受连续不断的电影画面,海报中平面元素的合理融合,展现出立体的形态和运动的状态,渲染出了四维的空间气氛。同时观者的思维随之产生跳跃和扩展,迅速地获取海报传递的主题信息并引发对海报主题的深度理解。海报并非单纯是平面图像、文字、色彩的构成形式,而是海报的空间、海报艺术感性与理性的表现关系、人与海报之间的感应以及海报的时空关联性,完美地呈现出来,这是一个立体而又动态的时空系统工程。海报设计将海报的各个要素串联,令观者与海报之间有情感交流,最终将海报艺术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完成海报时空的艺术表现。根据对海报设计中“时间”与“空间”艺术表现的分析,首先,海报并非元素的随意堆砌,把握主题标志性特征以及精炼提取静态设计语言对于海报的时空表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针对性的元素组合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海报的时间走向和空间架构。其二,海报中的文字和图像之间的排列需要具备连续性,且需注重元素在海报中的“运动”表现,才能巧妙地引起人们对于主题的动态时空联想。其三,海报设计应将各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做到排列有序、虚实相当,彼此之间形成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显现海报的整体时空艺术性,使观者产生透气、轻松的视觉感。其四,海报中的时间变换必须要与空间转移相配合,空间、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缺一都无法产生表现出海报的时空美感。
四、结语
海报设计,只有具备时间、空间一体才能产生具有四维空间感的作品,海报虽以二维媒介呈现,但经过设计后,延展了海报的设计语言和时代文化内涵,构成了意象形态的时空转换,融合了历史与文化形态,体现了创作思维与主题之间的和谐关系。海报看似静,却蕴涵着无限的动能和张力,给了欣赏者更大、更广的想象空间,画面所构成的瞬间触及了人们的灵魂,并且成为象征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符号。
摘要:动态图形由于其丰富的图形动画语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热衷于网络、享受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带来便利创新的人群所喜爱,而动态图形也开始成为视觉传达设计师的新宠。借助动态图形技术对普通静态海报进行结合所创作的动态海报,将海报设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
关键词:动态图形;招贴;海报;平面设计;视觉信息
作为当下最常见的信息载体,海报招贴广为群众所知且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信息的作用。然而当今社会,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媒体行业不断革新的这个新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存在方式受到空前的挑战,而以纸质作为载体的静态印刷海报也越来越展现出其局限性。静态的普通海报设计已经逐渐成为设计师们展现自身创意的载体,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传统静态海报的信息传达手法早已越发枯燥无味,静态的图像以及文字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高速信息化社会下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比起密密麻麻的文字,静态不动的图片,人们或许更倾向于从节奏明快的视频中接收信息。而在当下,动态图形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媒介,而这种信息呈现形式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进行清晰而明确的动态信息传达也能让信息准确的传达帮助受众理解信息,从而更乐意去观看,去吸取信息,使其在当今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时代下蓬勃发展。
一、动态图形概述
(一)动态图形的概念
动态图形,即“Motion Graphic(以下均简称为MG)”是近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视觉传达语言形态,其概念介于动画与设计之间。动态图形通过将原本静态的图像经过动态的设计呈现出动感,既可以静态平面设计的元素动态化,也可以将静态文字转换成文字动画,甚至创造一个纯3D的虚拟空间。然而MG动画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其概念最早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MG动画开始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外国电视节目开始制作LOGO演绎动画,其风潮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直至90年代,而最近几年MG动画开始重新进入人们视野,并成为设计师们的新宠。随着设计、动画以及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MG动画也开始呈现更多丰富的风格和形式。
(二)动态图形的设计现状
在国外,动态图形作为一种图形动画语言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并且已经相当成熟,国内的动态图形设计虽起步较晚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内从事动态图形设计的设计师及工作室也逐年开始增多,但依旧处于初期缓慢发展的状态,国内对于动态图形的设计研究依旧处于初期阶段,并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动态图形虽然广义上可以归类为动画,以动画技术作为设计基础,却与广为大众所知的动画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着不同的表现及视觉语言形式,展现出来的则是各种不同的图形创意变化。比起普通的动画语言,动态图形不以叙事表现,而是更注重于设计化,设计师需要考虑的是画面元素间的联系及变幻,而这种表现方式及设计风格,除了让动态图形在动画影像方面大放光彩,也使其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各种软件平台等交互设计之中。
摘 要:海报招贴作为静态艺术设计,动感的应用极为重要。文章以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为研究基点,结合实际的设计案例,阐明海报招贴中动感的成因。主要介绍了倾斜、曲线、图底反转和非常态特异这四种动感的表现形式。这对增强海报招贴设计中的动感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海报招贴;视觉;动感
海报招贴是一种具有极强艺术表现力的宣传媒介,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艺术形式。作为静态的艺术设计作品,海报招贴中动感的应用极为重要。按照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达・芬奇的说法,如果在静态的艺术作品中见不到动感,这幅作品的僵死性就会成倍增加。显然,在静态的海报招贴作品中是根本看不到什么真实运动的。对于静态画面中动感的视知觉性,传统的解释是对过去生活经验的联想。而阿恩海姆驳斥了这种联想说。阿恩海姆认为,受众在不动的式样中看到“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1]这就是说,受众的心理功能与视觉对象的结构特征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在外部刺激下,视知觉体验到一种张力。在海报招贴作品中,各种图形及其构图都会有动感,只是会有很大的强弱差异。因而,如何根据设计的需要来产生动与不动的效果,关键是“张力”是否具有明显的倾向性。[2]海报招贴中的动感是如何体现的呢,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
1 倾斜形成的动感
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形状常会给人的视觉带来稳定感,因为人的平衡觉依赖垂直和水平的方向来定位。在海报招贴中想使某种式样包含倾向性的张力,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它定向倾斜。倾斜被眼睛自觉地知觉为从垂直和水平等基本空间定向上的偏离,这种偏离会在一种正常位置和一种偏离了基本空间定向的位置之间造成一种张力。设计师一旦掌握了运用倾斜定向的技巧,也就等于掌握了区别静止和运动的技巧。[1]
(1)利用斜线表现画面的视觉张力。斜线具有角度的变化,在海报设计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在海报招贴设计中,它所产生的动感和视觉导向性比起垂直线或水平线更为强烈和鲜明。例如,可口可乐的一副海报,即采用斜线来表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如果斜线围绕一个视觉中心点进行放射性排列,此时画面会产生一种向外扩张的力量。例如,美国越战期间的一副反战海报招贴,即采用斜线围绕主体人物放射性摆放来增强画面的动感(2)通过倾斜构图给受众眼前一亮的视觉印象。将海报招贴版面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等诸元素以倾斜的方式进行编排与布局,版面就可以给受众一种斜向的视觉导向。由于人们对垂直与水平的版面样式习以为常,所以倾斜构图就会给受众视觉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并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特步篮球鞋的一则海报招贴,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幅海报主要运用了两种倾斜构图的方式。一种是前景图形(线条勾勒的人物与篮球鞋组合的图形)的倾斜形成的主体斜向的视觉流程;另一种是前景图形周围的倾斜线(主体人物周围的这些倾斜线标示着运动的方向和位置)使版面有了透视的效果,加上利用近大远小的图形特征使画面产生向内的向心力,从而引导受众视线,使其感受版面向内的视觉延伸感。
2 曲线形成的动感
圆形由于内部运动张力的相互抵消而获得平衡性,结果就造成了圆形式样的静态特征。而从圆分离出来的曲线,破坏了内部的平衡性,使其有了较强的运动感。对于曲线而言,越接近圆周式样,表现出来的动感越弱,越接近抛物线式样,表现出来的动感越强。曲线至少有两种运动的形式:一种是有明确运动方向的曲线,如螺旋线被看作是由一点向外无限扩张的动态线。还有一种是运动方向多变的曲线,有着更加流畅、灵活的动感。[3]
一、设计观念需要创新
海报设计的创新需要对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的创新,要求设计师从新的思路考虑问题,呈现新的形象和新意念。不论是在材料、形式、风格上,还是内涵等方面都强调标新立异。创新是海报设计师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智慧与灵感撞击后发出的闪亮火花。创新的根源来自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勇于打破陈规,能够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进行提炼、否定,并探讨出全新的思路进行解决问题。海报设计的创新要以适应时展潮流为基准,以设计师超凡的创新思维为保障。海报设计的创新与设计师的生活感受、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海报设计的创新更加依赖于设计师深厚的文化素养,数字时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海报设计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空间。
二、形态表现倾向动态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媒介随之发生巨变。在以往传统印刷媒介的基础上,又诞生了广播、电视等,之后又诞生了网络。网络不仅仅可以囊括纸张、广播、电视的多种功能,同时还可以对信息进行适时、互动性的传播。这种传播模式集合了声音、图片、数字和视音频等。技术带来传播媒介的变化,也带动了海报设计的形态多样化。原本都是平面纸质的海报宣传,现在已经转化为动态并兼顾互动式的海报设计。海报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信息的最佳传播。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和进步,尤其是电脑设计软件开发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互联网同时又让人的视野不断拓展,人们看到大千世界,在变化无穷的页面设计中不断徜徉。
数字媒体时代的日新月异为海报设计的展示形态带来变化,并为其提供了新的平台,各种科技、传播媒介逐渐成熟,新媒体的主要形式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它。数字时代的变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变革。在变革中的海报设计,也在寻找着最佳的展现方式。海报设计在媒介的形态上由平面化、静态化逐步发展为动态化,并向立体式、空间感的方面转变。数字动态海报以现代技术为媒介,将传达内容运用媒体技术、造型和色彩等元素进行展现。动态海报打破了传统的规则,在静止的平面中加入了时间和表情,使设计本身不再是单一的陈述,而是动态的,灵活的和丰富的。数字技术打破了海报设计的平面式模式,辅助以动画和三维图形,让海报设计越来越时尚和有变化。
三、技术手段实现多样化
在海报设计的过程中,计算机成为了强有力的设计法宝。以往海报的设计主要以手绘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报的设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和实现。电脑为海报的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海报的设计也越来越依赖于电脑。
在电脑的技术支配下,海报的设计实现了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和含义深刻的特点。技术的更新和进步首先对设计实践对象和程序产生影响,进而使得海报设计的观念和海报设计的方式发生改变,同时数字技术也让图像的复制、粘贴和移动变得更加轻松。技术的发展使海报设计有了更为丰富和操作简单的变化趋势,海报的设计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实现视觉的变化,这些软件为海报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使海报设计的程序逐步简练。
摘要:作为设计领域中一门特殊的设计语言,视错觉图形拥有独特的表现效果和艺术魅力,其生动和谐、诙谐幽默、思想丰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达效果。将其应用在海报设计中,不仅可以呈现出较好的设计效果,而且还大幅度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高度。本文中,笔者首先对视错觉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然后具体分析了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视错觉;海报设计;应用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和载体,海报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日常生活中,成为联系设计师思想与受众认知的纽带和桥梁。并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创意的不断涌现,海报设计也在随之进行不断的转化,在不断迎合受众心理,寻找刺激点。在这种背景之下,视错觉图形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开始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无数设计师为之倾倒,让毫无生机的海报设计焕发生机,让平面设计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1视错觉概述
通俗来讲,视错觉就是对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从科学角度来讲,视错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己的认知、平时的生活经验积累与看到的真实存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然后将这种错误的认知上传到大脑,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印象,即视错觉。举个比较通俗易懂的例子,众所周知我们早上看到的太阳一般是又大又圆的红红的脸庞,表面看上去是十分巨大的;到中午的时候,太阳的脸庞则会变小,变成黄灿灿的一个小圆,相比早晨的太阳清瘦了不少;到了傍晚的时候,太阳又开始变得厚重庄严,面积又开始变大,颜色开始变红,如同早上一般。其实,太阳的大小、颜色以及形状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太阳大小的不同,是由于地球在公转与自转的过程中,地平线与太阳的距离一直在变,导致太阳在我们的眼中的成像也大小不同,这个例子其实就暗含着一定的视错觉原理。可以说,将视错觉应用在我们日常的海报设计中,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也势必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视错觉图形是多种多样的,其或是利用颜色对比或是利用几何形态的变化来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从而将海报信息以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传递出去。
2.1图底映衬的视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