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漫文化论文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漫中的安全文化论文

1动漫的影响力、教育功能及主要特性

1.1动漫的影响力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动漫有两种艺术特性:一是有语言功能,即使无声也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二是具有谐趣性,即滑稽幽默或讽刺性。动漫通过制作,使一些有或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夸张化,赋予其人类一切的感情、动作;或将架空的场景加以绘制,使其真实化。动漫的影响力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一种寓教于乐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2动漫的教育功能(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就是应用启发、引导等方式把人们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主要体现在:一是目标导向,即通过动漫作品中的表现形象效仿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二是舆论导向,即利用赞赏、批评等手段制造和形成舆论,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三是自主导向,即通过观赏动漫等方式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2)认知功能。由于动漫艺术的特点,动漫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观赏者、学习者的过程参与度,营造了足以使观赏者、学习者们理解、接受所要传播或教授的内容环境,更利于观赏者、学习者使用多种感官吸收信息。(3)激励功能。动漫的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榜样激励和精神激励。通过树立正面典型,促进对正面行为的塑造、表扬,对负面行为的批判、反省,树立先进推动后进,借以激励人们学习、培养正面典型,提高个人的精神素质、道德情操。(4)转化功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认识的转化有三个层次:一是认知的转化。即对教育对象注入新的知识,以影响和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使教育对象在理解层面上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是态度的转化。态度的转化由态度的量变方式到质变方式,这需要一个过程。三是行为的转化。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知识修养的变化,人们的行为也将发生发展和变化。总之,动漫教育功能不同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和说教式的宣传,它是在动漫艺术文化熏陶下自觉获得的,使人们的精神素质得到升华。

1.3动漫艺术的主要特性(1)表现力强。动漫艺术综合文学、美术、音乐和现代科技于一体,加入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夸张,可以虚幻,艺术表现力强。(2)观赏性强。动漫画面的线条比较单纯,色彩绚丽,内容通俗易懂。随着数字技术、动画技术的发展,动漫能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无法呈现的场面,吸睛力强,观赏性高。(3)传播力强。动漫传播载体可以是书籍、刊物,也可以是电影、电视以及计算机网络、手机等。只要播放媒体具有可视功能,动漫形象就可以应用于其中。

2动漫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从动漫艺术的教育功能、特点及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分析,动漫艺术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1在公益广告方面的应用在电视、网络已普及的今天,利用公益广告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已成为主要的方式之一。目前,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已率先使用动漫开展宣传教育。如消防安全动漫宣传,让“如何报警”、“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逃生”、“消防标志及含义”等枯燥的知识入耳入脑入心,达到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2.2在普及安全生产法规方面的应用法律法规的宣传通常是很单调的。如果采用宣讲的方式,往往会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税务机关是最早将动漫引进普法宣传的机关之一。他们利用动漫生动、多彩的宣传形式,开展普法宣传,赢得了大众好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必要,也有能力应用动漫艺术的独特优势,加快动漫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中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创新安全生产法规普及的宣传形式,提高普法工作效果。

全文阅读

试论日本的动漫文化

摘要: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漫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讨论了日本的动漫文化的发展,分析了日本的动漫流行的原因,归纳了日本的动漫文化的特点。

关键字:日本动漫樱花情结武士道精神拿来主义

日本漫画指日本国内制作或发行的漫画,包括故事连环画和四幅一组的组画,它是画面组合作品的总称,也是指刊载这类作品的杂志和单行本。高度发展的日本漫画已经成为世界漫画当中具有独特风格以及庞大影响力的流派。多数日本漫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而具有这类特征的漫画常被称为日式漫画。

1.日本的动漫文化的发展

有多少经典无法忘却,有多少瞬间需要铭记。现在,让我们顺着历史的足迹,将日本动漫发展的脚印一一踏过……

现代日本漫画的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第一个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第二阶段:“清楚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全文阅读

试论美国的动漫文化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动漫产业国之一,动漫产业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漫我们了解美国这个世界上的超级传媒帝国。美国动漫以电影动画为主,形成了独具美国的动漫文化特色。本文从美国的动漫特点和产业模式出发,对美国的动漫文化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3D 动画大资本模式

1.美国动漫的探索与发展

⑴布莱克顿与科尔

1895年,电影放映机的发明,对动画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多年后,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正式诞生,动漫进入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初,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美国人布莱克顿偿试了动画的最新探索。1906年,布莱克顿用粉笔画以“逐格拍摄”的技法拍摄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后来,他又用这种方法,同时吸收了当时流行的融叠、重复曝光等电影技巧,制作了《闹鬼的旅馆》、《奇妙的自来水笔》等动画片,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这些是美国最早的动画。

1906年后期,法国有科尔运用摄影上的停格技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系列影片《幻影集》,生动反映了影像之间的变化。1908—1921年间,科尔共完成约250部动画短片。他的动画片注重以视觉语言来探索动画表现的可能性,而忽视故事和情节,具有鲜明的个人创作倾向。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利用摄影技术将动画与真人动作相结合的先驱者。科尔因此被奉为现代动画之父。

⑵麦凯与赫德

另一位早期伟大的动画家是麦凯。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他从儿子把星期天连载漫画剪下做成手翻书游戏受到启发。1911年,麦凯做成自己的第一部动画影片,内容取自他的著名漫画作品《小尼摩》中人物及故事情节,他亲手绘制原画并为之着色。1914年,麦凯推出动画史上著名的代表作《恐龙葛蒂》。

全文阅读

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的传播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动漫产业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消费形式,它承载着文化传播的职能,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支柱产业而受到重视。然而,动漫产业的发展必须融入本民族文化才可生生不乞民族文化也需要时尚的动漫产业得以发扬和传承。

【论文关键词】民族文化动漫传播与发展

动漫产业成为许多国家的产业支柱已成不争的事实,巨大的市场前景刺激着各国动漫业的争相发展。动漫产业在动画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下,满足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提供具有鲜明动画创意创新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背景

在电影电视还没有发明之前,民族文化还是自己的、本土的,引入外来的也仅仅是大包小容,但随着科技讯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广泛交流的时代,本土文化逐渐被加上了“着重号”,尤其是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他国的文化入侵.消无声息的通过动漫占领了中国的市场。

动漫文化本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形式,但是在整个产业框架形成后.它远远超出了精神消费的层面动漫产品消费者们的物质消费给各国产业收入增添了一笔可观的数目.促使各个动漫强国盯上了这块有利的消费市场。他们通过民族动漫文化入侵他国,将本国的价值观、社会意识等文化因素带到其他国家,最终占领巨大的消费市场。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一些国外动画片铺天盖地的涌入中国.日本以一休哥》美国以米老鼠与唐老鸭黑变形金刚》等,这些动漫作品承载着他国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年轻一代。处于社会中流砒柱80后们的童年受国外动画片的影响,其文化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很少有人读论语、四书、孔孟著作,欣赏国画艺术。而中国本国的文化在国外却得到大力发扬,美国迪斯尼相继推出白碱花木兰黑功夫熊猫》等极具中国特色又带有美国文化特质。这些动画片在视觉上、故事上都利用了中国元素,却在精神层面表现的是美国的,在潜意识里表现了美国精神。更值得关注的是,每部作品过亿的票房、每年巨额的衍生产品的销售,都证实了这种文化入侵已从精神层面渗入到物质文化领域,中国人为别国文化传播买单的现象不只这些,50年前美国的变形金刚免费给中国播放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五十年后,中国人每年都为此给人家掏几个亿的腰包。面对这些我们不得不反省在商业模式运营为主导的今天,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播之间存在的哪些现实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正确看待动漫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动漫产业

全文阅读

中原文化背景下动漫产业论文

一、国内外动漫产业模式及其特点

首先,就国外而言,动漫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有日本、美国、韩国。通过市场调研可知,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动漫市场占有很大的分量,主要是源于这些动漫强国都拥有一条完整且成熟的动漫产业链,主要有以个特点:第一,动漫市场都有稳定丰富的创作素材,注重原创性。美国的动漫市场起源于电影动画。日本的动漫创作主要依靠漫画连载,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韩国的动漫市场通过网络动画产业模式开启了成功之门。第二,动漫制作手段比较先进,宣传到位。美国的动漫完全是按照电影的风格制作而发展起来的,把握消费人群及消费市场的动向,保证了票房。同时,在动漫输出方面,不惜重金宣传,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产品。日本在动漫制作上注重拍摄效果,多采用三维、四维拍摄手段,画面唯美,意境深远。作为日本主体产业之一,其配套产业体系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尤其是用动画的手法把真人无法做到的剧情表现了出来,还包含了很多教育人的哲理,不像中国把教育的话直接说出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教育。韩国通过网络动画,进而衍生出网络游戏,抓住市场发展的动向及消费人群的特点,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再者,无论成功与否,政府的大力支持,这种力量是所向披靡的。第三,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开发得非常完善。比如漫画周边的动漫图书的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发行,相关游戏产业的开发等等配套产品都为动漫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第四,动漫产业的受众年龄段比较宽泛,不仅仅局限于儿童。这样,动漫市场就非常容易打开。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相比,关键是观念不同,日本是全民皆“动”,在中国好像固有的观念是,动画就是做给小孩子看的,故事编剧在深度上也跟不上,所以市场不容易打开。第五,每部动漫作品都会展现出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的动漫形象,形成固定的动漫品牌,进而成为动漫作品的形象代言人。通过动漫形象可以推动动漫文化建设,培育动漫文化品牌,推动原创动漫画文化走向世界。第六、动漫衍生产品的版权都有明确的授权,保证其盈利创收,为后期的制作提供更好的保证与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动漫作品创意的开发、产品的制作都离不开资金的周转,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产业运转,进而可能会导致动漫品牌形象的破坏。其次,国内方面,在沿海,浙江杭州动漫产业已基本形成一条动漫研发、创意和制作、产品加工、商业运营和衍生产品开发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在中部六省中,“动漫湘军”的名头已叫响全国,目前湖南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有:

(1)政府对动漫、游戏产业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

(2)注重培养动漫人才;

(3)产业链条比较完善。由此可见,动漫产业的发展必须切合本国实际,找出亮点,形成动漫产业规模。尤其是对动漫相关市场的开发,更是重中之重。

二、河南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河南是人口大省,是动漫产业受众最多的省份之一。鉴于动漫产业发展机遇的来临,我们更应该重视中原文化的深度开发,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生产力、转化为区域影响力。河南的动漫产业整体来说,在全国仍然处于追赶者地位。与其他省市相比,河南动漫产业显得步子缓慢,动力不足,仍是一个动漫产业落后大省。自我审视会发现,河南的动漫产业,在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动漫企业的聚集、动漫基地的建设、动漫氛围的形成、动漫品牌的打造等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拥有丰富中原文化底蕴的河南动漫企业在产业模式的选择、动漫产业链条的完善、明星企业的打造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具有数千年积淀的中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为动漫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关键是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掘并传承下去。河南的动漫产业可在以上的基础上做出以下几大特色:

(1)主动把动漫和有关产业结合,形成动漫产业链;

全文阅读

动漫文化传播的新媒介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在现如今的文化大环境下,动漫不单单具有娱乐功能,同时兼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从文化视角下动漫的内涵展开探究,在此基础上对动漫传播文化的方式进行相应的阐述,努力使人们改变对动漫的偏见,重新认识动漫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

论文关键词:动漫文化传播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上,而且也表现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上。动漫是文化全球化跨文化传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当下世界各国民族文化传播与竞争的新领域。动漫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分支,由于其跨国界性和易传播性,可以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每一个受众,并使受众产生文化认同,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鉴于动漫跨越疆界的文化辐射力,它在体现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更肩负着树立国家形象的职责,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正是鉴于动漫在跨国界文化传播领域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本文在对文化视角下动漫的特点进行详细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充分挖掘它所具有的潜在的文化输出功能与形式,希望能为我国动漫作品制作中的民族文化呈现提供一些借鉴。

文化视角下动漫的内涵

动漫是一种视觉文化。动漫首先是一种文化,再者它是以视觉影像为中心的,是一种视觉文化。所谓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动漫同样是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它主要凭借视觉图像传递文化信息,因此从视觉文化的定义可以得出动漫也是一种视觉文化。同时,动漫还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它往往呈现出“浅显”与“通俗”的特征,常常表现为一种可视化的形象狂欢,这种视觉形象所传递的信息很容易被广大受众理解与接受,也正是这种视觉上的形象狂欢使动漫逐渐成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视觉文化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动漫中的视觉图像能够轻松地跨越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语言文字的障碍,而且这种视觉形象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在动漫传播过程中这种以娱乐为目的的视觉形象能够直达人的心灵,使受众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是非善恶观受到动漫中所承载的他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改变,并能使传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系轻松地渗透到被传播国,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良好的国家形象。

动漫是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载体。美国著名学者Napier认为,“动漫是一种媒介,而不单单是电视或电影,更不单单是一种艺术风格”。动漫作为一种媒介,是对民族文化的再现,也是一种文化再生产的形式。“要很好地理解动漫,对传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是相当重要的。’唱动漫正是靠这一点来激发受众产生了解传播国文化的欲望,一方面它通过本身所承载的内容来传播文化,让受众通过动漫内容了解文化;另一方面它能够使受众产生了解传播国文化的强烈欲望,即试而使受众主动去了解传播国的文化。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载体,首先体现为一种视觉形象,需要人们通过视觉去感知,在人们感知的过程中将文化传播出去并植人人的心灵。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播形式,动漫无疑也承担起了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由干动漫有着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的巨大力量,能够使受众在享受视觉形象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传播国的文化,并使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等受到传播国文化的熏陶与改变,可以看出,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播载体,动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是其他文化传播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动漫中文化的传播

全文阅读

国内外动漫流行文化管理论文

若论漫画的普及程度、经济效益、对外输出及影响,日本早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漫画大国。自1980年代以来,日本漫画一直是香港、台湾、新加坡及其他亚洲地区年轻人的至爱,也可以说是各类日本流行文化中比较受欢迎而且影响最深远的一种1。近年日本电视剧及流行音乐也热起来,但若论普及程度与影响,则仍与漫画有一段距离。本文从漫画创作、漫画消费文化及娱乐事业三方面,简介日本漫画对香港漫画及流行文化的影响。因篇幅关系,本文不会对日本漫画在香港的历史及现状作系统的介绍,只集中讨论其影响2。对与漫画息息相关的动画及电玩(三者合称ACG[animation-comic-game])也只会轻轻带过。

一日本漫画对香港漫画创作的影响

香港是亚洲少数拥有自己漫画传统的地方,其功夫漫画别树一格,在日本及美国漫画外,创造出独特的风格而深受各地华人青年的爱戴。较鲜为人知的是,香港漫画从战后至今的发展,一直受到日本漫画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首先回顾香港漫画家如何受日本的影响3。战后第一批香港漫画家是在1960年代才正式出现,他们主要受中国大陆漫画的影响。当时本地漫画家接触日本漫画的渠道有限,只有少量翻译日本漫画作参考,因此日本漫画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比较间接。1960年代香港受欢迎漫画中较有日本成份的是许强的《神笔》及李慧珍的《十三点》(1966年始)。《神笔》是科幻侦探作品,超人(Ultraman,俗称「日本咸蛋超人)为书中主要角色,这是因为1960年代末香港兴起超人热。香港电视台播放超人电视剧,一些戏院也定期放影超人电影,超人成为小孩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因此,当时不少本地漫画都加上超人一角以增加销路。另一作品《十三点》可说是最早期的香港少女漫画,其画法多少受日本少女漫画的影响,特别是大眼睛与长腿的运用及时装方面。听说李从小就喜欢玩日本少女娃娃(可换衣服的那种)及看日本少女漫画,不少创作灵感大概由此而来。此外,东方庸的科幻作品有抄袭日本人物的倾向,例如其《科学小飞侠》(1966)及《太空神童》(1966)便明显以手冢治虫的《小飞侠》为蓝本4。

1970年代,「香港连环图教父黄玉郎在香港漫画界崛起,为香港漫画开拓新路线,画出与日、美、中不同而富有香港特色的作品。黄的《小流氓》(1971-75)开创香港功夫漫画的先河5,这本漫画内容是关于七个功夫小子替香港社会低下阶层抱打不平的故事。《小流氓》的兴起主要受李小龙功夫热潮的影响。黄玉郎在创作这作品时,在内容及风格上似乎受到日本漫画家望月三起也作品(特别是《七金刚》)的影响。《七金刚》是讲述七个年轻特警除暴安良的故事,它与《小流氓》的最大不同在于书中主角是以现代武器而非传统武术取胜。望月三起也的写实风格,特别是处理暴力画面的手法,对《小流氓》似乎有一定的启发,奇怪的是连主角的样貌也有几分相似6。此外,黄玉郎同期的一些作品有盗用日本卡通人物的情况,其中以《小魔神》(1969)及《超人之子》(1969)最为明显。前者受《铁人28》等日本机械人卡通及电视片集的影响;后者上承1960年代末本地漫画盗用超人的潮流。在没有法律保障知识产权的60、70年代,这种盗用角色的情况十分普遍,连西方(如蝙蝠侠)及本地(如老夫子)的卡通人物也成为盗用的对象。1975年因香港政府立法打击不良刊物,《小流氓》摇身一变成为《龙虎门》(1975年至现在)。除了减低暴力成份外,更有意思的发展是背景国际化,英雄们打击的对象从香港各区的坏人变为日本黑帮。这也为香港功夫漫画奠定了一条方程式,就是代表正义的中国功夫英雄与代表邪恶的日本武士决战。《龙虎门》一直是70年代后半及80年代初香港最受欢迎的本地漫画,直至马荣成在1983年出版《中华英雄》,情况才开始改变。

马荣成是继黄玉郎以来最受欢迎及影响力最大的香港漫画家,他所画的《中华英雄》曾创下一期售出二十万册的记录。马荣成很热爱日本漫画,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向日本漫画学习,更在每期《中华英雄》的最后花上一两页介绍他喜欢的日本漫画家的技巧及特色。他最崇拜的是池上辽一。池上画功细致写实,尤擅长画东方人面孔及功夫打斗场面。池上的《泪眼煞星》及《男组》等作品对《中华英雄》的创作有很大启发。马也承认池上对他影响最深,其早期作品在构图及阴影的处理方面都学自池上。马在自传中多处表达对池上的敬慕,他回忆道:「在我早期入漫画行的时候,我曾很崇拜一位日本漫画家池上辽一,我的创作有许多亦是受他的影响。我自小的心愿是希望能与他握一次手,大家来一起畅谈漫画!于是乎我把每一期自己创作的连环图寄到日本送给他。7此外,另一个对他有较深影响的是松森正。松森最擅长画功夫格斗漫画,其打斗场面十分迫真。马荣成在处理徒手搏击及武器格斗时都曾借镜松森的作品(如《拳神》)8。在故事结构及人物性格的描写上,马受日本漫画剧本家小池一夫的影响最深,而小池正是长期为池上辽一及松森正提供故事的剧本家。受日本漫画处理剧本的手法影响,马荣成(及其编剧刘定坚)在绘画《中华英雄》时,早就将整个故事发展及细节想好,而不像其他香港漫画家边画边写故事。在控制故事进度、在武打加上细致感情与丰富人情味及每集结尾制造高潮上,似乎也参考了小池的做法。在本地漫画家里,黄玉郎的功夫漫画对马荣成很有启蒙作用。因此他上承黄的方程式,故事的主线也是讲中国武术师傅与日本帮派的对抗。

黄玉郎与马荣成后来都开创自己的漫画出版公司,成为香港两大漫画阵营,本地大部分漫画家都在黄的「玉皇朝及马的「天下两大公司出版其作品(主要还是功夫漫画)。黄及马近年在漫画创作上已退居二线,而旗下漫画家主要受他们的影响,没有甚么大突破。

近年最值得注意的香港漫画家反而是来自两大集团以外的非主流派。曾在不同中小型漫画社出版作品的司徒剑侨及利志达是新进漫画家的代表。司徒的作品最有日本味道,擅长画有科幻特色的格斗漫画。他最崇拜日本科幻动画大师士郎正宗及安彦良和,并一直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们,而他们也多次给予意见,所以司徒当自己是他们的「俗家弟子。受日本科幻作品的影响,司徒设计的人物性格较冷酷及人际关系较疏离。司徒表示:「我写的是科幻作品,所以不会偏重爱情。另外,或许我受了日本动画《机动战士》的深远影响,爱情部分自然表达得较为含蓄。9司徒的早期作品《赌圣传奇》(1991)在人物造型及意念上有《龙珠》及《超人》的影子。例如出现类似超级撒亚人及超人变身的「必杀技。其代表作《超神Z》(1993)及《拳皇Z》(2000,获SNK授权)的灵感分别来自电玩StreetFighters及KingofFighters10。此外,其《六道天书》(1998,刘定坚合着)及《八仙道》(2001)则有安彦良和的《机动战士高达》及《阿里安》的影子,可见采用著名日本卡通或电玩的风格及人物角色的做法至今仍未消失。其实近年单是抄袭StreetFighters及KingofFighters的香港漫画便有十多套。

全文阅读

中原文化论文:动漫产业对中原文化的创新思考

本文作者:李和畅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是我国的武术大省,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在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中原武术,其中号称“天下武学正宗”的少林拳和陈氏太极拳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其蕴含的文化价值高不可估。中原近几年也一直致力于开发自己的武术文化,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多次武术文化节,如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国际太极拳年会,已经逐步将自己的武术文化展现于国际并名扬海内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符号系统,并有着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根基与文化底蕴,对于发展本土动漫以及中国动漫产业都有着很重要的文化参考价值。目前在市场上也有与武术文化相关的动漫产品,但是对于真正的原汁原味的特色动漫的创作,还是有待于深挖其真正内涵。

中原宗教文化在全国处于祖庭、圣地级别,宗教遗迹众多,如登封中岳庙是历代皇帝祭祀中岳神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之一;济源的王屋是山唐代著名道长司马承祯携玉真公主出家修道的地方;洛阳白马寺是佛教被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佛寺;推动佛教信仰大众化的净土宗祖庭开封相国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典型代表也在登封嵩山脚下等,中原宗教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宗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动漫创作方面,这些宗教的内涵与一些宗教古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本土特色的资源来进行利用与创新,突出动漫的地域特色。

豫剧是中原地方戏曲剧种,豫剧的题材表现和思想内容,都受到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民俗礼仪、民间歌舞的影响。豫剧的题材,主要是中原地区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借鉴、吸收了中原地区传说故事、民间说唱、历史演义等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豫剧大量剧目取材于中原地区的生活素材或民间传说,这些剧目大多来自民间,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对应着中原民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味,所以豫剧是有着较为广泛受众群体的审美活动形式。在豫剧舞台上活跃着的诸多人物形象,如穆桂英、花木兰、包公、郑国、银环、常有福、佘太君等,这些人物共同地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性格,同时可以看出这些戏剧人物的塑造是对中原农民的性格特征作了较深的挖掘和多方位的展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文臣武将、浩命夫人,还是现代农民,都能够体现出中原民众的气质、性格、爱好和心理素质,是中原民众性格的展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原人的豪放民风。目前的戏曲动漫很是受人欢迎,把传统古老的戏曲用动漫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这样使得受众不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人,如果我们能在此基础上对豫剧再进行更深的发掘与创造,相信对于更好地发展中原动漫有着坚实的力量。

综观世界各地优秀的动画作品,都会呈献出明显的各自己国家或地区所独有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如宫崎骏的作品无一不是反映出日本文化的的浓郁的无常感和神秘主义,以及略带悲情基调的宿命观,这绝不是无病,是由其传统文化基因所决定的,反映出来的是根植于其文化基础上的人文情怀。再如2003年出品的法国动画《疯狂约会美丽都》,其故事充斥着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文化独特的幽默与夸张,以亲和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观众,整片洋溢着浓厚的怀旧温情。即便是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虽然其创意来源是我国的民间传统故事,但表达的仍然是美国式的价值观与与文化诉求。我国的动画作品以及动产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获得突破,对我国本土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可靠途径,中原文化即是这一途径上的一朵奇葩。

动漫产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创作主题上的创新性、传播途径的广泛性、新媒体应用的多样性、受众人群的日益增长、创作方法上的艺术性、技术性等特点与优势;相应地,中原文化的特点非常鲜明,如戏曲的浑圆厚重、豪迈节奏明快、民间美术的粗犷、宗教文化的兼并包容、武术动作的舒展优美等。这些两方面优势和特点正反应出:一、动漫这类艺术形式可以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原文化的最佳载体和可靠方法;二、中原文化的鲜明特点可以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创意源泉。另外,对于传承和创新中原传统文化,动漫在形式表现具有天然的可操作性,如剪纸艺术或者皮影艺术的二维性与侧面动作性特征,正好契合了FLASH动画的元件动画的动画原理,把每一个关节做成元件,无论是逐帧调动画,还是做成影片剪辑,都具有方便的可操作性,使动漫这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播形式成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原地区(或某一创作团体)的动漫发展历史,放在中原地域性文化背景中加以研究,充分把握其合理性与发展脉络,进而探寻整个地区的动画艺术创作与动漫产品业发民规律。例如在突出动漫的原创性时,可以利用中原的文化特色创造动漫形象,如中原的太极拳文化,由此可以创造出一些太极卡通人物形象,再把这一形象赋予性格特征,编写故事内容,使丰满的角色形象占据受众内心;再如利用豫剧和地方戏剧,可以在动漫形象上的直接开发利用,戏剧内容上的二次创新,把戏曲的唱腔和伴奏与动画片音乐的有机结合等等,从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丰富了动漫创作空间,为动漫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总之,作为动画创作者理应坚持自我,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把自己本土的文化通过动画艺术的演绎推向世界,这才是体现中原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最本原的文化自觉。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是中国动漫发展的黄金期,动漫市场将有1000亿元的价值空间。中原区文化资源丰富,2011年9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原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施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若能够通过严谨的论证,在充分分析中原文化的资源优势的甚而上,找出与动漫产业发民的契合点,我们就找到了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推而论之,就可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我国整体动漫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也只有这样,动漫产业才能体现出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之出路,动漫产业才能在文化发展的大前提下得到更快的提升,达到在传统文化与动漫产业两个层级上的共享与共生。无论是从艺术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规律还是从文化的传承意义上来看,不懈地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使我们的动漫设计具有更高的民族性和现代性,在世界动漫产业中独树一帜,永葆长青,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全文阅读

论动漫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途径

【内容摘要】文章针对近几年国产动漫缺乏中国元素的现象,提出动漫教育应尽快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以中国艺术精神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度和认同感,掌握与传统艺术相关的创作技能,并最终实现从崇拜美日动画到重视传统文化的创作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动漫 教育 传统文化

纵观近年的国产动漫,其在表现形式、题材内涵上大多较为类似。无论是从片名、故事背景,还是从角色姓名、整体画风上,都明显受到美国和日本动漫的影响,鲜有中国元素的呈现。占据市场主流的还是那些缺乏民族风格、盲目追随国外动漫的作品,整个行业的生态令人堪忧。众所周知,动漫产品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动漫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的输出,不只是简单地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而是会进一步地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对其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十分明显的美育效果。因此,中国动漫界应该积极倡导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作品,创造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动漫形象。

作为动漫从业人员的主要输出者,高校动漫教育专业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高校动漫教育者仅仅一味地提倡美日动漫,不能潜下心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那么中国动漫将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动漫教育迫在眉睫。那么,究竟该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这应该具体地落实到动漫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切实地体现在一些具体的课程中。

首先,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传统文化的熏陶。纵观国内各大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文化课的缺席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不仅直接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其成为只有专业技能而综合素养差的片面人才,而且会间接地使学生潜意识里认为文化课程无关紧要,从而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信心和认同感,忽视或者低估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动画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结合技术类的基础课程,适当地增加传统文化的课程或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并树立以传统文化为方向的奋起直追美日动画的紧迫感。现今,中国元素被中国动漫界所冷落,却屡屡被美、日创造的动画片所用,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当下中国动漫作品的创作缺憾,鼓励其用深厚且丰富的中国文化作为动漫发展的底蕴。第二,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如结合已有的动画史论课程,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动漫发展的价值,并使其明白,中华文化伴随左右的作品不仅可以深受国民的喜爱,也会给世界呈现新的视听享受。此外,还可以在剧本创作等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国历史、文学、哲学思想等内容,让学生有意识地将目光聚焦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熟悉并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第三,有意识地开设一些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如文学名著选读、中国历史、儒释道思想等,使学生能够更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其次,要注重与传统技术工艺学习的配合。目前,大多数动画专业的教学,在教授完基础课程以后就将重心转移到动画制作流程的教学上,偏重于对技术、软件的教学,而对传统工艺的传授较少。针对这种现象,课程设置上应该增加机会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并接触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如木偶、剪纸、皮影、水墨画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传授绘画技法等课程时,可以结合优秀的国产动画,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法,并意识到要想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动画作品,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现形式。第二,适当开设一些教授传统工艺技法的课程,如木偶、剪纸、皮影等。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其了解更多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初步掌握各种工艺的基本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创作中可以灵活运用。同时,有条件的院校还应该设置某一两种工艺的选修课程,使有兴趣的学生有机会系统地掌握该种工艺的技法核心。

再次,动漫产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应体现在动漫角色的形象塑造上。而角色形象的塑造又可具体从角色造型和表演风格两个层面来进行。在《角色造型》等相关课程上,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符合中国人特征的形象设计方案,如要想让角色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不仅应该包括角色的相貌体态(是否具有东方人或者黄种人的特征),还应该包括角色的服饰道具(是穿汉服还是唐装,是佩剑还是抚琴),甚至包括其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是文质彬彬的儒学之士,还是善骑射的游牧民族)。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系统介绍,结合具体案例的比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何种造型更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在表演风格方面,教师应在动画表演等相关课程中结合具体的动画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各大表演体系,及其各自的特点。如在《大闹天宫》中,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借用了中国传统戏曲所特有的程式化的表演,几乎所有的人物造型都展露出深厚的京剧舞台表演范式。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在与其他表演体系的比较中更好地掌握各种表演体系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今后的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风格。

全文阅读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在提及动漫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在第一时间会想到欧关和日本的动漫。而在我们自己国家的动漫作品中,能够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却少之又少。中国动漫要想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就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加进去。众所周知,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能够很好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我们国家自己的动漫中去,那么势必会在全球产生很大的反响。本人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运用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我国当前动漫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动漫设计;必要性;动漫人才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095-0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动漫设计产业也随之广受其他国家动漫设计的严重影响。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明显,即便是各不相同的国家,一些优秀的事物依然会跨越国界在诸多国家流行起来,特别是动漫设计的国际化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儿童几乎都认识唐老鸭和米老鼠。对儿童来说,经典的动漫作品,不但可以为他们增添无穷的乐趣,更能够让他们从中学到广泛的文化与知识。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动漫设计起步晚,致使我国的动漫产业受国外的影响作用更大,这就使得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动漫设计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动漫设计作品,才能够在国际动漫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让我国的广大儿童从小受到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因此,针对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运用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产业中运用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重大的跨时代影响力。在当前日美动漫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把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合进动漫设计中,创作出更多的动漫原创作品,在动漫角色的塑造上更加丰富多元化充满趣味性,在题材上更加多样化,这些终将使得中国动漫设计这一产业走得更加遥远更加顺利更加国际化。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提高动漫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将我国灿烂的文化注入动漫设计中,使得动漫作品不再空洞,有了一定的深层意义。当每一个动漫作品都有了自己的题材内容,将更加容易感染观众,使得观众对动漫作品产生一定的共鸣。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提高动漫作品的文化素养。动漫作品的创作不仅要来源于现实,而且要高于现实。而文化恰巧就成了动漫作品的基础,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必然有着一定的民族特色,必然带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包含着文化方面的竞争力。

二、当前中国动漫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动漫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想更好地明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是如何运用的,首先我们就必须应该知道在中国动漫设计中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