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与冠心病

近年来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及5项著名的大规模冠心病(CHD)一级或二级预防试验(4S,WOS,CARE,LIPID,AFCAPS等多中心协作计划)都明确指出强化 降脂治疗降低血清 总胆固醇(TC)与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以预防CHD临件(如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猝死)的发生,减少CHD死亡。有人主张 在CHD的众多危险因素中,应将高LDL-C放在致病作用的中心位置[1],在CHD防治方案中,已把降低LDL-C水平作为重点治疗目标[2]。

但是仅仅测定LDL-C只能不完全地估计LDL的 致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现在普遍重视LDL亚组分 型式,Austin提出LDL以 大而轻的颗粒为主时称为A型,以小而密的颗粒为主时称为B型[3],不少横向与纵向研究均已证明B型LDL与CHD的关系最 密切。小LDL颗粒易进入动脉壁,在 内膜下被氧化修饰,而LDL发生氧化修饰是 As病变形成的关键步骤。

脂蛋白(a)[Lp(a)]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 LDL,它的 脂质组成与LDL相同,也含有 一分子载脂蛋白apoB100,但是它还含有一个与血凝有关的apo(a)分子。它被认为是一种受遗传决定的As危险因素。近年研究指出apo(a)的致As作用与LDL密切相关,因此不妨将Lp(a)与CHD的关系和LDL结合起来讨论。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介绍小LDL,氧化修饰LDL和Lp(a)三者与CHD联系的某些新观点。

LDL亚组分,小而密LDL(sLDL)

血脂(异常)三联症sLDL的产生与高甘油三酯(TG)血症有关,其代谢机制已如前文介绍[3]。新 近Grundy氏[4]将sLDL增多、TG增高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三 者同时 存在称为“血脂(异常)三联症”(lipid triad),更确切地反映“致As性脂蛋白谱(ALP)”[5],是冠心病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各种脂蛋白在代谢上是有相互联系的,临床上 不应孤立地看待sLDL增多,同样也不应孤立地看待TG升高。血脂三联症也与代 谢综合征有联系,这种病人往往有胰岛素抵抗,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轻度高血压与躯干肥胖等。TG增高代表富含TG的 脂蛋白(TRL)增多,其中包括强致病性的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及残余颗粒增多。最好把高TG作为冠心病危险性增高的一种标志,除了IDL等直接致病外,它可以通过sLDL生成、HDL-C下降,影响凝血因子等多方面起到致As作用。因此治疗上需要在广泛的代谢水平上来处理,如治疗胰岛素抵抗、减肥、增加运动量等。

sLDL的特性及其与As发生的关系根据实验、临床与流行病学资料,Hokanson等[6]将sLDL与As之间的关系归纳为:(1)sLDL与其他 致As脂蛋白(如高TG等)有代谢上的联系。(2)sLDL增多常与胰岛素抵 抗综合症和内脏脂肪贮积综合症相关。(3)sLDL颗粒的氧化易感性增强。(4)sLDL对LDL受体的亲和力低,故在血循环中存留时间延长。(5)sLDL流入动脉内膜增多。(6)sLDL与动脉壁蛋白聚糖的结合力强。As的发生是上述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降脂治疗对LDL亚组分的影响根据家族性As治疗研究的10年随访资料,表明CHD临床疗效与LDL亚组 分变化有密切关系。用它汀类药物做强化治疗后,血脂改变不仅在于LDL-C和apoB水平下降,而且LDL的物理性质有明显改变,即LDL颗粒变得大、轻与漂浮(buoyancy)。临床资料的多因素分析显示LDL颗粒变大变轻与冠状动脉As病变的退缩(regression)及管腔阻塞程度的减轻(改变37%,P<0.01)高度相关。因为疗效基于LDL亚型改变,则临床上监测LDL颗粒大小是推测病人能否从治疗中获益的有效手段。

全文阅读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抽取19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冠心病组)与同期285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组)的清晨空腹血清,检测血清LDL-C及HDL-C含量,并计算LDL-C/HDL-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的LDL-C及LDL-C/HDL-C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病(CH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23-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预计到2020年,CHD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位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血脂代谢紊乱已被公认为是CHD发病的重要因素。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等许多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HDL-C水平与CHD危险性呈负相关,对冠状动脉有保护作用,以及降低LDL-C可以减少CHD的发生[1-2]。对LDL-C/HDL-C的研究发现,该比值是评估CHD的又一重要指标[3]。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组及阴性对照组的HDL-C和LDL-C,探讨HDL-C、LDL-C、以及LDL-C/HDL-C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在CHD的诊断方面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80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所有对象均排除肝脏、肾脏、代谢类疾病、恶性肿瘤、近期外科手术,且近一个月未服用过调血脂的任何药物。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心病组195例,男133例,女62例,年龄43-85岁。对照组285例,男162例,女123例,年龄38-74岁。

1.2 方法

1.2.1 冠状动脉造影由本院技术熟练的心内科医师操作,采用Judkins法,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多投影显示左右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造影结果由至少两位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介入医师共同诊断。造影结果发现左冠状动脉主干即左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装动脉(RCA)等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血管中,有1条或几条血管的1处或几处管腔狭窄在50%或以上的诊断为CHD。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排除冠状动脉病变,为对照组。

全文阅读

低密度脂蛋白测定方法的进展

摘要:血清或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心病(CDH)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呈正相关,而且是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作为脂类疾病分类和风险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LDL-C也是选择药物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临床指标,国内外都在研究和开发行之有效、可靠的标准化测定方法。本文对其有关的测定方法和研究进展作综述。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方法学 心血管疾病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血清中LDL-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正相关[1]。在1986年病理学家们就研究证明LDL-C浓度越高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程度越大,粥样硬化程度小时,测到血清中LDL-C也低[2,3]。

LDL是一组不均一的脂蛋白颗粒,一般认为LDL的漂浮密度为1.006~1.063,且包括了中间密度脂蛋白(LDL)1.006~1.019及Lp(a)1.050~1.080。LDL中蛋白含量约为20%~25%,主要是载脂蛋白B-100(ApoB-100),而载脂蛋白E(ApoE)和载脂蛋白CⅡ(ApoCⅡ)含量很少。胆固醇的含量约是血清中总量的三分之二。LDL是通过受体途径进行降解,如过量时可以导致巨噬细胞和其他吞噬细胞变成泡沫细胞,这被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因素。因此,LDL-C的测定结果直接影响到分类和治疗。美国的NCEP专家组以LDL-C浓度将成人、小孩、青少年各分为:成人在3.37mmol/L(1300mg/L)以下为合适水平,在3.37~4.12mmol/L(1300~1590mg/L)间作为中危水平,高于4.14mmol/L(1600mg/L)时作为高危水平;小孩和青少年在2.85mmol/L(1100mg/L)以下为合适水平,在2.85~3.34 mmol/L(1100-1290mg/L)为中危水平,高于3.37mmol/L (1300mg/L)为高危水平[4]。为提高LDL-C测检水平,国内外对LDL-C测定方法进行广泛的研究并不断改善,现将有关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等密度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

血清中的各种脂蛋白的分离是LDL-C测定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各种脂蛋白的大小、密度和组成及功能都有很大的不同。超速离心技术就是利用脂蛋白各种成分的密度不同将它们分离,是脂蛋白分离的主要方法。

1950年Delalla和Gofman首次报道等密度超速离心法。在实验室中一般采用βQuantification(βQ)法,它利用1.006的临界分离液,在离心力为10900g时离心18h,将血浆分成上下两部分,上清液为VLDL和乳糜颗粒,下面为IDL、LDL和HDL。用试管切开技术将上下液体分开。下面部分再采用化学沉淀法将HDL和LDL及IDL分开,分别用酶法测定胆固醇。这方法已被临床实验室作为参考方法。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分离液密度,当密度提高为1.019,可以将IDL与LDL和HDL分开,也可提高到1.21,分离出HDL等。但在选择脂蛋白分离切点系指它们与缓冲液混和物的密度,而不是脂蛋白自身的密度。

另外有报道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这种方法是将血清加入到已有不同密度梯度的分离液中,进行超速离心后,血清中脂蛋白的各种成份可以转移到各自相等密度的相等的区域。这种方法可以一次将脂蛋白中的各种成份分离。而不足之处是要求离心时间很严格,分开各种组份较困难。根据离心转子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平转子,垂直转子以及固定角度转子。水平转子在实验中已被证明分离效果最好,但要求离心时间长(17~66h);垂直转子可以缩短时间(45min~3h),由于转动距离小,会有微量丢失;在等密度超速离心中首选固定角度转子,如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中使用时,离心时间要比垂直转子稍长。

全文阅读

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共86例,40例正常体检患者,检测三组的各项血脂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AS组和SAP组的LDL-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人群,弥漫性痉挛组、节段性痉挛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LDL-C含量也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1-002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40 cases of normal healthy people were arranged in three groups. Detected and compared the serum lipid levels. Results LDL-C of CAS group and SAP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population. LDL-C of diffuse spasm group, segmental spasm group, single vessel disease group, multi branch lesion group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 spasm; Angina pectoris; LDL-C; ox-LDL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指患者冠状动脉硬化后显微镜下呈粥样病变,通常会引起血管狭窄甚至阻塞,心脏肌纤维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大量研究证明[1],多种诱因均是其危险因素,例如吸烟、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都有可能诱发冠心病。以往的研究认为,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但近几年来,有许多学者将目光转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认为此物质可能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并全程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形成及内皮损伤等过程[2]。为探讨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病、病变范围、程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测定他们体内的各项相关指标含量,并与正常人群对照分析,现将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文阅读

内皮脂肪酶、脂肪酶、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检测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脂肪酶(lipase,LPS)、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含量水平,探讨其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 高血压患者97例:男性51例;女性4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分别检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EL、LPS、HDL、LDL和空腹血糖(FBG),分析各检测指标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的EL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人的EL水平在高血压病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高血压;内皮脂肪酶;脂肪酶;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由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无显著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形象的喻为“无形杀手”,因此提高该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体内的EL、LPS、HDL、LDL水平,探讨其在高血压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7例:男性51例;女性46例,年龄42-79岁,符合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同时选取对照组:门诊健康体检合格的正常人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44-80岁,两组均排除严重的感染、炎症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和心、肝、肾功能衰竭等。两组患者间的年龄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①所选病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步骤测量血压:病人在安静环境中5min后测量血压,测量两次并取平均值作为判断血压正常与否。②LPS、HDL、LDL、FBG检测:各组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4ml,分离血清(避免溶血)后于2小时内检测LPS、HDL、LDL和FPG,仪器采用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和标准品购自北京中生公司。③EL检测:各组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ml,置于EDTA抗凝管中,分离血浆后于1小时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L浓度,试剂盒和标准品购自中美生物公司,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酶标仪和洗板机采用美国宝特公司产品,终止反应后采用双波长法比色读取数据。

1.3 统计学分析 所测各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SPSS15.0数据包),以P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的EL、LPS、HDL、LDL和FBG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高血压组的E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组之间的EL、LPS、HDL、LDL和FBG结果比较

全文阅读

低密度脂蛋白、血脂、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血脂;甘油三酯;冠心病;动脉硬化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026-01

血脂异常其实质是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po)的异常,对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来说脂蛋白的作用更甚于胆固醇。

1 RORα的调控作用 RORα是一个孤细胞核受体在代谢中有潜在作用。研究显示RORα调整鼠类ApoAI基因和人类ApoC3基因。Lind等〔1〕在研究中发现ROR也诱导人的Apo的转录。腺病毒介导的RORα过表达增加了在HepG2细胞内的Apo内源性表达,RORα也加强了Apo启动子的活性。删除和突变研究在Apo启动子上鉴定了3个AGGTCA基序,这三个基序调节RORα转录活性,其中的一个重叠于黏合位点PPARa。Genoux等〔2〕研究发现RORα和RORα的4个蛋白质能黏合于存在于Apo基因启动子上的-272/-260位置的一个正向重复1位点。并发现RORα和RORα的4个蛋白质都能剂量依赖性增加Apo启动子转录活性。确定RORα和RORα的4个蛋白质是人Apo基因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

2 LXR和SREBP-1c的调控作用 Jakel等〔3〕用配体T0901317处理后发现Apo mRNA水平在肝癌细胞株中下降,而通过LXR-维甲酸X受体(RXR)共转染没有观察到Apo启动子活性的下调。扫描Apo启动子序列发现了两个公认的E盒元件,这两个元件在凝胶转移检测中能黏合特定的SREBP-1c。干预SREBP-1 mRNA使其受抑制,则ApomRNA对T0901317的反应的下调消失。对hApo转基因鼠给药T0901317,发现在肝组织的Apo mRNA和循环的Apo蛋白的显著下降,证明所描述的下调也发生在体内。

3 各种激素的调控作用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状态和血浆TG水平间呈负相关。Prieur等发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激活的甲状腺受体(TR)通过一个被4个核苷酸分割的功能的正向重复序列直接调控Apo启动子。通过大鼠实验表明随着甲状腺激素的缺失,Apo水平降低,但在给与T3后可回升到正常水平。用一个甲状腺受体β(TRβ)的选择性激动剂处理可增加Apo和降低TG水平。TRβ可能是一个高TG血症的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

已知载脂蛋白B(ApoB)参与的VLDL合成、装配和分泌,是肝脏合成和分泌富含TG的VLDL所必需的载脂蛋白,也是介导LDL与相应受体结合必不可少的配体。Schaap等[9]给C57B1/6鼠静脉注射小剂量的Apo腺病毒载体(1~5×108pfu)后,测得血浆TG、TC降低,肝脏VLDL-TG分泌率降低29%~37%(P

全文阅读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危害大

人们一般都担心自己的血中胆固醇增高,都知道它可促进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实际上,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比胆固醇更危险的促动脉硬化的脂类,它增多后可在血管内皮细胞下形成堆积,可被巨噬细胞吞食而产生泡沫细胞,破坏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还与积累的脂类构成动脉斑块的脂质核心并可促进动脉的炎症。目前认为动脉硬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慢性炎症的过程。因此,我们更应该比重视胆固醇更重视LDL-C。

如今,测定LDL-C已是医院检验中的常规项目,测定结果也比过去准确得多。那么,我们血中的LDL-C含量有多少才好呢?在1997年,我国有关专家联合制定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将LDL-C的含量低于3.12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定为合适范围;3.15~3.61毫摩尔/升(121~139毫克/分升)为边缘升高;3.64 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以上为升高。2002年,我国进行的大规模血脂水平调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中的LDL-C含量逐步升高。而且,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困农村。根据这一情况,2007年中华医学会多个有关学会联合研讨,结果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南中将血LDL-C调整为低于3.37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定为合适范围;3.37~4.12毫摩尔/升(130~159 毫克/分升)为边缘升高;4.14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以上为升高。可见新的指南将三个水平的判定标准都提高了。这是因为人群中的LDL-C水平均有升高。我们应该以这一新标准作为临床判断。

根据血LDL-C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女≥55岁)、吸烟、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肥胖和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家族史,可进一步判断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指南中将危险程度分为低危险性(低危)、中危险性(中危)和高危险性(高危)三类。判断时,如LDL-C在边缘升高范围,则

1.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不足3个者为低危。

2.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有3个或更多者为低危。

3. 有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1个或更多者为中危。

4. 有冠心病及相等的疾病者为高危。

如LDL-C在升高范围,则:

全文阅读

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研究

【中图分类号】R 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247-01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及糖化低密度脂蛋自(G-LDL)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60例糖尿病患者及60名健康人的血清G-LDL及常规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C)、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糖尿病组LDL-C与健康组比较无差异P> 0.O5,而糖尿病组血清G-LDL、TC、Cho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

【关键词】糖尿病;血清糖化低密度脂蛋自;冠心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和糖尿。也是一种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易发冠心病,全球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高达72.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一病死率很高。近年研究发现脂质修饰(氧化和糖化) 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有关。我们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G-LDL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生化机制及其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的6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确诊的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在对照组样本采集时,尽量选择和患病组年龄接近的人群,其中男21例,平均年龄57.83岁(40~70岁);女39例,平均年龄59.2岁(40~78岁),所有患者均采空腹血各5 mL。健康组年龄平均为47岁,其中男40名、女20名,均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肾病,采空腹血各5 mL。样本采集后及时离心分离血清,置-70℃冰箱冷冻保存。

1.2试剂仪器 :G-LDL测定用沉淀法分离出血清,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由华东师范大学化工厂提供。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剂由Roche公司提供。仪器为OLYMPUS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HLC 723 G7高效液相布谱分析仪。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全文阅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LDL-C/HDL-C)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 方法 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接收的136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110例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测定并比较两组LDL-C、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含量,计算LDL-C/HDL-C。 结果 试验组的LDL-C、TC及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与LDL-C、TC及LDL-C/HDL-C呈正相关(r=0.148、0.106、0.162,P

[关键词] 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039-03

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关研究表明其发生危险性的概率取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程度[1]。目前认为,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脂质代谢紊乱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有关研究表明,血LDL-C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呈负相关,众多其他研究发现,心脑血管事件与LDL-C/HDL-C比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能比单项血脂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意义,更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评价[2]。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其中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为10%~15%,极易复发,复发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大大增加[3]。脑梗死多发人群为50~60岁,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疾病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4]。本文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LDL-C/HDL-C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旨在研究LDL-C/HDL-C是否对脑梗死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接收的136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74例,女性62例,年龄36~78岁,平均(58.7±1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5]。对照组为110例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均未有肝、胆、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其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34~75岁,平均(56.2±10.9)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精神病史或意识不清者。

全文阅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查的标准及意义

人体血液血浆内所含脂类称血脂,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等:体内胆固醇总量为100~200克,其中三分之二于体内合成,三分之一来自食物。胆固醇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被运送到体内各部分。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

我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查标准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脂、高热量饮食、运动少和精神紧张等也可使水平升高。一般人群平均水平在2.1~3.1毫摩尔/升。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将LDL-C分成3个水平:≤3.10毫摩尔/升为合适范围;3.13~3.59毫摩尔/升为边缘升高;≥3.6毫摩尔/升为升高。

有文献将LDL-C分成5个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健康

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成氧化LDL-C,当LDL-C尤其是被氧化修饰的LDL-C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众多研究提示,L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多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靶标。

LDL-C升高可见于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梗阻性黄疸、慢性肾功能衰竭、Cushing综合征等,但最重要的原因与日常生活饮食及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