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生态论文

地理生态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湿地生态性质管理论文

湿地是陆地自然带中生命物质高密度聚集的自然生态系统。水是主宰湿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因子,其动力条件决定着湿地的沉积物或基底特征,其深度和水质决定着湿地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水和陆地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湿地生态性质具有水陆过渡性,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生物群落结构具有复杂性,生态系统功能具有多样性。根据湿地的本质属性,应将其定义为一类在生态性质上介于水陆之间,由于常年或者周期性的水分潴积或过湿,造成基底的嫌气性条件,维持绿色湿生或水生植物生长的土壤。以发生过程和主导因子的层次性为原则和依据对湿地进行系统分类,提出5级分类系统。

关键词:湿地水陆过渡性定义分类系统

湿地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由于其生态结构的复杂性和生态功能的多样化,它支承着独具特色的物种和较高的自然生产力,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湿地价值的认识首先是从水禽栖息地开始的。由于其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干扰的强劲,其面积和生态功能都在下降。因而,湿地的保护引起普遍的关注,湿地便成为唯一有其国际性保护公约(Ramsarconservation)的生态系统。

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性”原则,使得保护学家从珍稀、濒危水禽的个体生态和种群生态水平上将视野拓宽生态系统的水平上,重视水禽栖息地的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湿地物种减少和致危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是湿地大面积损和生境破碎化。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干)外,更主要的是人类的强度干扰。现在,湿地那些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都得到广泛的注意。随着对这类生态系统的呼声日渐提高,对湿地的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也逐渐加强。

1.湿地的生态性质

湿地是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特定类型的湿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都占有一定生态位,这个生态位来自于水文、气候、基底沉积物、地形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环境复合体,以此支撑着一个特定生产力水平下的某些物种的生存和繁衍(J.G.Gosselink&R.ETurner1978)。湿地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的突出标志和最根本的成因是其水分的盈余。水文过程是主宰湿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最重要的因子,其动力条件决定着湿地的基质或沉积物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其深度和水质决定着湿地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因此,湿地的生态性质的所有体现皆与其水文特征密切相关。

1.1水陆过渡性

水陆过渡性是湿地最重要的生态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全文阅读

生态文明旅游地理教学论文

一、概念明晰

(一)旅游地理的概念

旅游地理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重点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旅游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旅游地理学是一门交叉边缘性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及经济学等内容。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在于实践性与综合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发展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等。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重点在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意识,从而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然生态内部的和谐关系,为生态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生态状况堪忧

当前,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经过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发展经济的阶段,我国环境承载力逐渐降低,污染物总量远远超出环境容量。旅游地理学发得以发展的前提在于地理环境的优化,而当前我国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旅游地理的发展,如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及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匮乏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为环境优化奠定思想基础。

全文阅读

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

一、构建地理生态课堂所遵循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地理生态课堂上的体现就是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探究地位,得到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与教师关系融洽,积极与教师探讨问题。例如:在学习经纬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后面学习晨昏线做好准备。这种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让学生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又让学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2.整体性原则

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是一个整体。地理教学的过程就是生态课堂的运作过程,只有让地理的知识处于一个整体中,才有益于生态课堂的运行。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告诉学生,这一章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不好哪一章的内容,到后面都无法做习题。锋面系统跟天气的形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导学生树立地理知识的大局观,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将地理知识串成一个整体。这样才有利于生态课堂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平衡性原则

生态系统中有平衡性这一原则,地理生态课堂当然也有这一原则。地理生态课堂追求的平衡,则是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方面的平衡,让学生平衡接受知识,才是地理生态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学生在地理生态课堂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水平都得到提高,这将是地理生态课堂所追求的最高效的目标。地理生态课堂要求教学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地理生态课堂的平衡性。例如:学习《大气环境保护》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知道环境中的平衡性原则,进而进一步理解地理生态课堂中的平衡性原则。平衡性原则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都得到发展,提高成绩和学习能力。

二、地理生态课堂对于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全文阅读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地理生态论文

一、山水交融、宜居宜业的新城市—福州

福州绿树成荫,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4.9%,绿地率达3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拥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6处。本地乡土树种十分丰富,据统计,共有3门160科1136种,为福州市生态园林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闽江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同时,福州还有环保协会、观鸟协会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因此,福州无论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还是从社会发展环境来看,均已初步具备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良好条件。

二、建设生态公园城市的薄弱环节

1.城市空间拓展相对滞后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福州进行了“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建设滨江滨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城市发展空间一直没有拉开,越江临海的步伐缓慢,仍然囿于闽江沿岸,导致中心城区的人口过于密集,中心城区用地压力大,交通拥堵,社区绿地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闽江沿岸和南台岛开发建设的建筑阻挡了沿江通风廊道,阻碍了城市空气流通和污染物的扩散,近年来热岛效应明显。总之,城市基础设施的超负重影响了居住环境的优化。2.湿地和内河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随着城市部分湿地区域的过度开发,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滩涂围垦、吹沙造地破坏了湿地滩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生物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闽江口附近的近海海域水污染严重,导致近岸海域近年来赤潮多次爆发,给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威胁。由于湿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还有城市内河沿线一些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企业污水排入内河中,造成饮用水取水口的污染趋势加重,加之受闽江潮汐影响,水源地水质盐度指标呈上升趋势。城区内河遭到有机质污染,达标率不足60%,氨氮、总磷指标超标严重。

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议

1.打造生态城市文化,开启大公园生活

福州应凭借大自然给予的资源禀赋,凸显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积极打造“绿城、花城、水城”,使福州成为海峡西岸经济的核心区、人文和谐的文化城和一个宜居的大公园。因此,福州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不仅是建立一个对外展现福州生态建设成就的窗口,同时也是建立一个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生态教育的基地,这能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推动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要求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接受大自然的哺育的同时,精心呵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例如开发体验类科技实践活动,开展采摘、劳作、科普教育、拓展训练、农副产品加工DIY等体验活动,或在沿江滨海地区漫步或骑行,将“纯生态、科技体验”的理念植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实践体验中。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以生态学为指导,合理布局城市湿地系统。福州市具有丰富的河流水网,以闽江、乌龙江等为主干的水系脉络纵横全城。另外,要充分挖掘内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亲水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休闲空间,使内河充分“透出来”,成为学生的公共活力带,充分展现福州“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

2.建设应尊重原生态,突出文化品位

全文阅读

农地合理种植的生态思考研究论文

[摘要]土地整理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和谐,不恰当的农地整理方式和技术将改变农业区域的生态多样性,造成该区域的生态破坏。本文分析了农地整理对生态的影响,并就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农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目标的一种措施。当前,土地整理过多地关注耕地数量的增加,而对由此引起的生态问题重视不够。不适当的整理方式和技术,使土壤性状发生变化,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最终使生物量减少,甚至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破坏。因此,探讨土地整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重视土地整理生态设计,以减少对生物链的不良影响,保持生物多样性,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土地整理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对农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能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来实现,农业区域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地方,因此要保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不能以牺牲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代价,而是应该通过工程措施,对生物多样性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层次上进行利用与保护。

1.土地整理单项工程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原有未利用地上的原生、次生自然生态系统将被单一的农作物替代,景观多样性将降低,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不仅导致植物、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的降低,还有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在土地平整工程中,机械对土壤的扰动,使得土壤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境,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混凝土渠道的修建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渠道直且光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但却导致渠道中水生生物的死亡。为了营造水生生物生存的环境,通过排水沟设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所。土地整理中排水沟通常不加衬砌,而且在田块的较低部位,由于地下水的渗漏,即使在最干旱的晒田期也能涵蓄一定的水量来保证水生生物的存活;田块间的田埂、道路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则可以成为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对病虫害发生的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土地整理布局的影响

全文阅读

五疑导学地理生态论文

一、“五疑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1.自主质疑

学生课前预习学案,初步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同时发现、提出并记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中主动参与,参与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教师的工作就是认真批阅预习学案:一要整理记录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二要记录学生预习好的方面、预习好的和预习较差的学生名单;三要分类记录知识漏洞、思维偏差、书写表达不规范等问题。学生的问题也不要全部放在课堂上解决,对预习质量较差的个别学生通过单独交流,帮助解决一些基础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因课堂时间限制而忽略学习差的学生。通过自主质疑的反馈,既全面掌握了学情,为教学积累第一手资料,又为课堂教学选择合适教学方法节省了时间,赢得了效益。“热力环流”的问题整理如下:(1)如何直观理解空气的热膨胀、冷收缩现象?(2)热力环流图太抽象不易理解,空气的运动方向搞不懂?(3)如何判断热力环流的空气运动和气压变化关系?(4)如何比较气压大小?是不是高压大于低压?(5)判断气压高低是否可以根据等压线高低直接判断?(6)山谷风和城市风会不会分析?(7)海风和陆风是怎么吹的?(8)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9)书写不规范、表达能力欠缺、个别学生生活经验错误。

2.互动排疑

这是教师选择合适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关键环节。合适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在学生主动参与过程中解决问题。例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合理搭配,组成生生互动小组,一方面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角色,通过讲解、示范,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互动中要扮演好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生生互动中巡视,适时点拨,重点关注预习中错误较多的学生,注意不是就题论题,告诉学生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挖掘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教师除了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外,还要灵活地、综合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对话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读书指导法、支架式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等。在互动排疑中,教师要让位于学生的学,教师由主讲变主持。学生不仅解决问题,更要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感悟问题解决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如表1所示)。

3.精讲释疑

为了改变过于强调老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但教师不是不要讲,而是如何有效地讲。教师要杜绝没有重点、主次地“串讲”和根据自己意愿、思路地“灌讲”。应该讲学生易错易混易漏之处;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之处;讲学生似懂非懂很难搞懂之处。总的来说,教师讲解过程要以学生为主。在互动排疑中或在互动排疑后,教师根据学生问题解决的程度,一要探究错因,在讲解过程可以还原学生的错误思路进行讲解,找出学生错误根源,让学生发现错误,反思错误,纠正错误;二要点拨思维,教师用生动、形象、精练的语言进行点拨,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在互动排疑中,引发“为什么等压线在高压处凸起来、低压处凹下去,是否有特殊情况?”的新质疑,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有争议,需要教师讲解。笔者首先在等压线上画了a,b和c三点(见图1),A′,B′和C′的气压分别取值为900(hpa),950(hpa)和900(hpa),通过刚才分析的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垂直方向上a的气压比A′大一些,b的气压比B′小一些,c的气压C′小一些,所以a,b和c三点的气压可以相等即在同一等压面上,验证了气压高等压线上凸,气压低等压线下凹结论的正确性。5.练习馈疑课堂练习的当堂训练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精心设计或选择好典型练习,将学生的疑问再次暴露反馈。课堂练习一要体现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以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和初步运用为主;二要体现适度性,就是数量要适度,限于课堂时间确保少而精;三要体现针对性,针对学生的疑点选择或设计练习。

二、“五疑导学”模式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优势

全文阅读

环境建设地理生态论文

一、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建设意义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处于主导地位,站在讲台上进行授课,这种模式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长期存在,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沟通较少。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使学生与教师在公平、公正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对话、沟通等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沟通,并在不断的学习和沟通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和情感流通,构建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的构建,将地理信息与地理知识通过源源不断的输送和传授,使学生能够通过特定的背景或者环境,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形成一种良好的地理思维模式和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建设的措施

在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各类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水

1.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

全文阅读

高中地理生态论文

一、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概述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具有关联性、变化性、多样性特点。在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性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的认识世界,指导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国地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建设意义

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的建设,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地理知识掌握水平,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一种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本思想观念。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处于主导地位,站在讲台上进行授课,这种模式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长期存在,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沟通较少。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使学生与教师在公平、公正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对话、沟通等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沟通,并在不断的学习和沟通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和情感流通,构建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的构建,将地理信息与地理知识通过源源不断的输送和传授,使学生能够通过特定的背景或者环境,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形成一种良好的地理思维模式和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文阅读

试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及其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摘 要】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它传入我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各个领域生根发芽,成为指导各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其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态学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态”一词就被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使用,当时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地理学之父卡尔・苏尔从景观出发,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创立了“伯克利学派”,又称“文化生态学派”。1921年,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这一学术术语,他和伯杰斯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带领研究生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被称作是城市科学的“芝加哥派”。[1]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为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方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由美国人类学家J. 斯图尔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专著《文化变迁理论》中完整地阐述了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在该书中,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称为文化生态学。[2]这一观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比较重要的观点是“文化生态适应”理论、“文化核心”与“文化余留物”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发展

斯图尔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整个50年代,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人类学领域,并且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问世,即R・内廷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拉帕波特的《献给祖先的猪》和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

70 年代,霍利对赞比亚的多加人继承模式的变化进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这些文化生态问题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图尔德的研究。[3]在这段时期,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扩宽,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伯里认为,生态背景与社会政治背景通过人类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发挥作用,人类个体接受生态影响、遗传传递、文化传递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和可推测的心理特征。[4]

全文阅读

地理生态化教学设计论文

一、课堂生态化主体分析

生态化教学的课堂生态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生态化教学设计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因此,为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特征,并结合教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生态主体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对学生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的情景问题与学习资源。对教师的分析,其目的主要是确定教师自身能力与水平,然后设计具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同时,通过对课堂生态主体的分析确定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风格,然后对教学目标进行反馈与修订,使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学生及教师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内容编排与分析

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严密逻辑性,而生态化教学的教学内容则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这要求教师在生态化教学中,应善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出适合学生接受,利于学生多种能力形成和科学素养的提高,体现生态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地理是一门有着广泛实践性、生活性、开放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实际出发,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并与课本内容相互融合,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地理教材选择的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结构,但并非一成不变。当今社会是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信息爆炸”时代,以静态形式呈现的教材不可能即时呈现出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新信息与现有教材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地理学的学科魅力。四、学习任务设计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鲜明特色,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思想论和方法论,同时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主要有空间关系、因果关系、利害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空间关系。因此,设计学习任务时应以人地关系和空间关系为核心,促进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空间思维与地理智慧。学习任务设计是地理生态化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与重点。对人地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包含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解决主问题,这样使人地关系和空间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明确具体化,使学习者更容易认识与理解人地关系和空间关系。地理生态化教学强调教师营造一个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真实情景,学习情景设计,有助于将地理问题置于真实的地理环境中,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信息资源设计可为人地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理解与解决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方案;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利用它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处理、编辑、制作等可促进学生对人地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认知;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的,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设计应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生态主体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人地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管理与生态环境设计

地理生态化教学强调的是一种动态平衡、和谐发展、可持续的教学氛围,因此地理教学管理应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和师生、生生关系,建设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管理系统。良好的生态系统首先应具有共生平衡性,生态系统上的动态平衡即系统中各因子与内外界环境之间,因子与因子之间,通过量的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一种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共生关系,缺少任何条件,就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地理教学生态系统如果要达到最优化的动态平衡就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课堂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师很少关注教学生态环境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影响。然而教室光线不足、空气不流通、温度不适宜和学生座位排列都会影响师生情绪,所以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而民主、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生态化

进行生态化地理教学设计应建立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一要评价主体多元化。生态化地理教学评价主张让教师、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都参与教学评价,让他们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力,多角度对教学作出公平、公正、全方位的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要评价方式多样化。生态化教学评价主张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综合他评、自评和互评,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学生的权力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展现。三要评价内容全面化。生态化地理教学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只有二者兼顾,评价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发展,才能促进教学持续、整体发展。对于学生评价,应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知识性、发展性和教育性目标的有机统一,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于教师评价应从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进而作出全面评价,包括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态度、执教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