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课程教学

地理课程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感悟地理课程改革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旨在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实现有机统一。如何在课堂上最大化、最优化地实现这三维目标,始终困扰着我们一线地理教师。笔者试从学生学习兴趣化、教学目标最优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发挥学生主体化、教学方法科学化、学习能力创新化六个角度谈谈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体会。

一、学生学习兴趣化

一个优秀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使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积累以备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生动的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如笔者在讲“常见天气系统”时,从以下材料引入: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学生对此音乐比较熟悉;播放天气预报节目视频;播放各地各种天气现象下的景象。学生从这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中体验到了学习地理科目的乐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刚刚观看的视频中所介绍的天气现象类型。本课借助情境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最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正因为如此,运用情感功能来优化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如在讲“地质构造”内容时,笔者制订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和特点,学会判读地质构造的类型,理解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设定目标时需贴近课标要求,避免盲目的急功近利思想,让学生感受到试验对地理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深度和自我提升探究能力,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获得科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地理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做出相关的个人决策。笔者认为,要使地理教学生活化,科学地寻找“结合点”至关重要。如笔者在进行校本课程“潮汐与人类生活”内容教学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潮汐现象发生?为什么月初、月中和月末潮汐比较大,其他时间相对较小?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又能让学生看得见、有话说、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对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进行记忆、理解。

四、发挥学生主体化

全文阅读

论初中地理课程教学

【摘 要】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

1 让学生动起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2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3 充分利用地图

全文阅读

谈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摘 要】对于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可以说这个词语对于我们许多新教师是非常新鲜,甚至陌生。就我个人理解,动态生成性资源是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教师等双向和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资源。它主要存在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互动之中。而这三者的互动往往会产生无限的资源。

【关键词】初中地理 动态生成 新课程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1.精心预设,孕育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全面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一堂成功的课要进行精心的酝酿,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教师要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预设越充分、到位,生成就越容易、越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精彩”,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比如,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时,会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在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还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进行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可见,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突发事件”时做到临危不乱、运筹帷幄,用智慧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演绎得更加精彩。

2.抓住亮点,创造生成。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课堂上出现的富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教师应独具慧眼,敏锐地捕捉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寻找其生成的契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让课堂因出人意料的生成而精彩。比如,在“城市土地利用”的讲解时,当我们师生得出“商业用地多集中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这一规律时,有一个男生马上就说: “谁说的?中等城市明明就没有集中分布而是分散的。”听后笔者暗自高兴地说: “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接着又说: “这怎么回事呢?难道我们刚刚说的不对吗?如果你是市长你怎么考虑呢?”这时有的学生纳闷,有的开始讨论起来了,有学生说: “因为中间有一条铁路阻隔”,笔者马上就让这个学生解释,得出铁路对市区交通干扰太大,一般不宜通过市中心商业区或居住区。可这时又有另一个女生说: “那为什么大城市的商业用地中间有铁路通过呢?”笔者故意纳闷地说:“是啊,这又是为什么呢?谁来给我解释呢?”最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有个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铁路先建成在商业用地的,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才逐步发展成现状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3.营造氛围,保障生成。新课程的一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昭示了地理课堂的责任――创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关注生命成长的地理课堂。动态生成的课堂.源于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曾记得一堂初中地理课,笔者讲到“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只有世界的1/4,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水资源危机?”一个“调皮大王”马上就用家乡话说:“杀掉些人?”顿时全班引起了哄堂大笑。笔者没有怒目而对,而是面带微笑地自然环视着学生.在大家安静以后对“调皮大王”说:“你要记住下次回答问题时要用普通话,你能再用普通话说一遍吗?”他听不出责备的语气就又不好意思地轻轻说了一遍。这时笔者就说“不错,曾经英国有个叫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专家在对世界人口增多的副作用预见理论里就有着你的思想,人口如果不控制而不断加速增长很可能出现互相残杀的可怕现象呢。”这时发现他听得认真起来,笔者又转向全班学生说: “你们觉得他的方法可以吗?为什么?”这时全班又热闹起来了“不行”、“太残酷”、“不人道”、“不尊重生命”等等不断出现,这时笔者顺势就问“那你们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就这样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允许课堂上不同声音的出现,达成了又一个精彩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以宽容的心态,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了有效的课堂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富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创造过程。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创造生成、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运动、问题解决、学习来往运动中学习。开发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教学过程必须充满活力,全程高度优化,也就必须如叶澜教授所强调的那样,不会“是最有活力的教导过程僵化”,真正做到教导过程“是活力勃勃的,极富动态性的”,而“教师对教导过程的高超把握即对动态生成的过程”,也就上升到了“教导智慧的高度”。是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策划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生成是教学。

全文阅读

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

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教学要求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的提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章中。在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使用案例教学,可以从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算起。该大纲规定,在高三年级开设地理区域研究的选修课,其中包括“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的内容。大纲要求结合东北、黄淮海平原、南方红壤丘陵低产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长江三峡、西南地区八个典型地区的具体事例来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和开发问题。

当时的大纲和大纲学习指导中都没有出现“案例”的字样,但是《学习指导》中把“采用了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作为该大纲的特征之一,而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就是“鼓励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说明基本原理”。200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进行再一次修订时,正值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吸收到修订的大纲中。“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仍作为选修课,但改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是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案例”一词。该大纲与1996年版大纲的另一个不同,是把案例所在的区域名称从“教学内容要点”中删去,只在“知识要求”中规定了必学的案例,并在该区域名称后面加上了“等”字。

比较两个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后者对教学要求的表述更接近案例教学的本质。首先,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定位在对某个具体区域整治和开况的了解,而是定位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典型问题的了解上;其次,除了“知识要求”中规定的案例外,鼓励教师使用其他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开放。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

二、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征:

全文阅读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来达到这一目的,是需要长期实践和探索的。

1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这为搞好地理教学提供了保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笔者认为首先要有爱心。农村学校的学生多为留守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教师既要做严师,更要做慈母,视学生如己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学生就亲近、喜爱老师,师生关系自然融洽,教学就得到保障。其次,教师要转变作风,改变过去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三,要学高为范,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

2 做好新课的引入工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新课引入如果新颖、具有吸引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引入方法有许多,如用事例引入、新闻引入、歌曲引入、地理趣文引入、谜语引入等。如在教学湘教版教材“西亚”一课时,笔者考虑到西亚的突出特点是战乱频繁,而战争的根源揭示了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地理位置重要、水资源匮乏、石油资源丰富,和人文环境特征——宗教矛盾突出,就选择向学生出示俄土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巴以冲突、海湾战争4场战争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从资料中找出战乱冲突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来导入。又如在学习“中国的民族”时,笔者用《爱我中华》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开始新课的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3 抓好图像教学

地理图像系统是地理新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湘教版教材的地理图像主要包括分布图、气候图、统计图、景观图、剖面图、示意图等,要根据不同图像的特点进行教学。如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的教学,主要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1)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在哪里?两地气温相差多少度?2)结合课文回答形成差异的原因。3)0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4)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

又如长江干流纵剖面图的教学,先让学生明确横坐标表示什么,纵坐标表示什么,再让学生计算源头到宜昌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到宜宾的相对高度是多少,从而得出长江水能资源最集中的河段。然后让学生结合地形图思考长江水能资源为什么集中在这里?现在在这里建设了哪些水电站?这样边读图边思考,前后知识综合学习,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文阅读

微课程地理教学论文

一、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作用

1.补充与拓展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微课程作为地理课堂补充与拓展的重要途径,不仅能补充与拓展教材知识,更是地理教学方式的拓展。地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安排,开发校本微课程,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天地,将校园文化、家乡风土人情、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案例融入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加深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并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关注,感受地理就在身边,领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微课程是针对某一具体的重点、难点或疑点问题展开的微型地理教学视频,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由于其时间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琐碎时间观看微视频,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课程学习,如等车、乘车、课间、吃饭等,以促进自主学习。地理教师制作的微课程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将制作好的微课程上传到班群或网络平台,学生获取微课程后有针对地观看微课程视频,自主学习新课程内容,对于难点或疑点知识可进行反复观看,经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渐学会如何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同样的,微课程视频也可用于课后解惑与复习,地理教师将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做成微课程,学生可按需要自主选择微课程内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理解程度控制微课程的播放进度,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消化,经过一系列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并在这一过程中将新知识内化、建构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程”以“微”概念的形式吸引着地理教师、学生的关注,以短小精悍的“微”特点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微课程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图像、声音、短片、文字和色彩的完美结合,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直观、清晰的图像,生动、简洁的文字,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程地理教学活动时间短,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要求。微课程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地理教学成效。

4.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

全文阅读

课程教学初中地理论文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教材资源

在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地图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图形教学上,可以运用地图这项工具描绘出很多地理图像,例如:统计图、景观图、示意图等等,在多数时候也是地理教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上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教师如果能够对这些地理课程教学特点加以利用,就能够使学生充分直观的认识到地理课程内容,并且能够掌握地理课程中的空间分布规律,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各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要足够细致的发掘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将地图等地理工具进行灵活有效的利用。

2.利用举例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热情

地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以一种灵活多样的举例模式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习欧洲各大地形体系中时,可以了解欧洲各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形式,并且通过掌握国家的大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国家的自然、经济风土人情,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学生充满了解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列举世界各大地震板块和火山分布的知识点,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板块与火山分布的对比,找出各自特点的关联关系。使学生很快很容易就得出板块交界处就是火山和地震的密集区这一知识点。又如:在讲解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差异时,就可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游记》中“过火焰山”的相关情节,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唐僧师徒千辛万苦要过的火焰山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吗?这样,在瞬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也会很愿意举手发言,教师再趁热打铁,引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地理情况与知识等,就可以很好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气温、气温带以及气候特征等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校当地的天气或者某一时间段内当地气候的变化等,为学生进行细致、详尽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更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学会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地理问题与现象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有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发挥自我思考的能力,促使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这就突出了新课改下要求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

3.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充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高科技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到地理课程教学中。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应导入一项重要且关键的教学内容,那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在图音、影像等多方面的配合下来进行地理短片播放,占用课堂上刚刚开始的较短时间,以最短的课堂时间为开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好奇心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将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激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也充分符合新课改的课程标准,利用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将知识以立体化的形式传送给学生,从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给学生一定的联想空间,这也符合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改革标准,更加让学生不仅课堂注意地理知识的学习,在课下也注重了地理知识的积累。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是新课改要求下地理创新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将学生的未来进行着重培养,利用多种创新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掌握熟练的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这样不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他们知识面的扩展。

作者:祖晓杰单位:辽宁省桓仁县东山中学地理组

全文阅读

学习地理课程教育

[摘要]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写作论文的教育动态和趋势不难看出,地理教育正在国际范围内走向普及与提高。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革,使社会各方面日益感到地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知识领域。怎样学好初中地理是现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带着兴趣去学习,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学会使用地图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兴趣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的一门科学。初中地理课程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基础课程。它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首先,我们得明确,为什么学地理?学地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其次,要清楚地理学习有三个层次: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带着兴趣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只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另外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学生学习地理才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的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也给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变化和新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重新构建课堂结构。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建立新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一定要考虑如何把教材中的课文、图像、训练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适当地加以处理。

1.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内容,精心设计建立教学提纲、教学纲目,它包括板书提纲,指导学生读书的提纲等,并做到简洁明了,线索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阅读

强化地理课程意识 凸现有效地理教学

地理课程意识是地理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是地理教师在思考和处理地理教学问题时对地理课程的一种整体性认识和反映,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课程主体意识、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创生意识。随着地理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地理课程与时俱进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在推动和深化地理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明确的地理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方式,对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影响。

课程主体意识表现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师生自主性和能动性,即主人翁意识,选择和处理课程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将自身的相关经历、体验和感悟有机地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中学生因其生活空间和身心认知规律的局限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要掌握广博宽泛且注重实践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客观上,地理学习的校内量化考核要求相对语数英科目来说要宽松得多,所以,除少部分知识面广、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以外,另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不大,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课堂上学生“填鸭式”地被动接受地理知识给地理教学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达成造成很大障碍,教学效率不如人意。强化课程主体意识,把“我们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能有效缩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空间距离感和陌生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如师生共同展示节假日自己赴国内外旅游所拍的视频、照片,撰写的见闻体会,搜集的明信片、货币、邮票、服饰实物;表演听到、学到的方言典故;介绍吃到的风味食品……把这些“我行我秀”画龙点睛地融入教学实践,对学生而言,使远在天边的地方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使抽象晦涩的专题知识显得生动而具体,学生的角色定位从原本被动的旁观者,因不经意间成为课程的主体角色而使身心转为主动的探究者,观察和分析等思维活动似求知的触角快乐地沉浸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即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体现课程主体意识的过程也正是满足学生这种需要的过程。所以,地理教师强化和体现课程主体意识,既有利于自身专业角色的成功定位,又为不断创造出课程实施的新经验、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奠了基、铺了路。

课程资源意识体现在: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内(外)、显(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强化地理课程资源意识,显示了地理教师的专业敏感性和对课内外专业知识的开发利用能力,更为师生互动织就了一张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地理知识网。生活处处皆地理,地理处处是生活。地理课程资源随手可得:如在校内,课堂上的教科书、多媒体课件是显性地理课程资源,而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室内的陈设、学生的衣着文具、校园宣传栏包罗万象的内容、各兄弟学科的案例材料和实物标本等都是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又如学校的周边环境和道路交通,网络报刊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多个领域的新闻大事都是校外显(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强化并显示地理课程资源意识的地理教师拥有一双敏锐的“地理眼”,可以捕捉到时令性和针对性强的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内外引领学生感受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生活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为师生构建时代鲜明、内容多变的有效课堂提供了庞大的信息库。这也是现代地理教学理念的体现――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课程创生意识体现在:地理教师能根据教学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与改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生成与重建。强化课程创生意识,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功底、对教材教法精准的把握和相当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并时刻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和学生发展状态。如果说,强化地理课程主体意识和资源意识是从创设情境和丰富内容作铺垫,通过量的积累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那么,强化地理课程创生意识则是教师以课程主体和资源意识为依托,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下,教师作为课程的动态构建者和生成者,为学生的主动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从而使教学效率有本质的、大幅度的提高。如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多,有陈述性知识(如两极地区的名称、范围、环境特征等)、程序性知识(如怎么判别方向、怎么和平利用极地的策略及方法等)、策略性知识(如本区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世界各国为什么应该和平、环保地开发利用极地等)。许多知识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此的感性知识储备和理性认知水平都很欠缺。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教学,哪怕借助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部分知识点仍显繁杂深奥(如两极地区的海陆及纬度位置、在极地判别方向等)或脱离实际(如《美国工业》所展示的高科技工业品插图内容已显落伍)。另外,教学时间紧、内容多的矛盾常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探究实践活动受到很大局限,并最终导致教师讲授事倍功半,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意目标达成度差强人意。所以,作为世界区域地理的结局篇,这一精彩纷呈的课程内容,很可能因为缺乏教师的课程意识而显得黯然失色,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说起。教学实践证明,强化和显示地理课程意识的教师能使本课内容熠熠生辉。极地地区是地球上距人类最遥远神秘、开发探究最不完全的区域,但它的未来却维系着全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各国对极地地区只限于科考及和平目的的开发利用。教师可以凭着课程主体意识和资源意识,对课程内容进行生成和重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去极地地区模拟科考”为教学主线,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两极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我国南极科考队员在我校作专题报告的视频来创设情境,缩减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可以以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为交通工具,沿中国上海一北极地区一南极地区为考察线路,进行探究学习。为了顺利完成“科考”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的名义,充分利用课本图文等教学资源,提炼出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并落实程序性知识(即“怎么做”)。这样原本相对独立的知识板块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且被“学中玩、玩中学”的学生一一主动落实。尤其是学生扮演北极熊和企鹅的角色来向队友介绍两极地区的环境特征,趣味盎然,令人难忘。两极地区既相似又有区别的策略性知识(即“怎么做”)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这既和极地自身环境特征有关系,又和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相联系,另外我国极地科考的实力和现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探究热情和积极性。于是,显示出课程意识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了“知识竞赛”环节(围绕南极科考必备常识),以及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和学生手头学案,展示各国有关极地的最新动态(如:俄罗斯在北冰洋底插国旗及多次军事演习;日本在南极地区大肆捕鲸;多个国家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中国在南极成功设立第三个科考站;近10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的面积/速度一览表……)。教师提示大家以《南极条约》为各国的行动指南,学生自选图文,各抒己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策略性知识展开讨论、探究,没有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最后,教师根据各小队在模拟科考过程中的合作参与度、知识竞赛的得分等表现综合考评出优胜小队,并以中国南极科考的邮戳名信片为奖品,群情激昂的颁奖现场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及学生参与度、课堂作业的正确率、课后向学生的随机访问及日后课前5分钟的地理新闻会等多个途径得到的教学反馈显示:学生对本节课印象深刻,相当部分学生从此非常关注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和世界各国关于极地的最新动态。本节课知、情、意、能等教学目标总体令人满意,也获得了多位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认为本课是一次有效地理课堂成功构建的范例,更是执教者强化地理课程意识的显露和成功实践。

强化并展示教师的地理课程意识,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全面展示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水平,以研究的方式展现出有效的课程行为,这个过程凸现了教师的专业自、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的日常生活及学生的“生活世界”,在这片肥沃的“意识土壤”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之花”必将竞相开放!

全文阅读

新课程地理教学论文

一、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爱地理教师,才会进而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喜爱。一方面要外塑形象。地理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仪表仪容,向学生展现平和、亲近而可爱的教师形象。另一方面要内提修养。地理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视野,要有一颗爱心,向学生展现一个富有爱心而又渊博的教师形象。只有这样地理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尊重与敬佩,学生自然也会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上来。

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以往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所接受到的永远是现成的没有悬念的知识。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考察地理事物与现象,把握本质,发现规律,揭示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规律性认知,才能有效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要改变知识的单向传递,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让学生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在探究中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使其真正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探究中达到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本质认知,认清其内在关联性,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无疑处质疑、在重难点处质疑,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中进行概括与总结,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同时,在学生展开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学生提问的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以将学生的思考与思维全过程暴露出来,教师鼓励学生提问更利于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更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理论知识源于对实际生活以及实际现象的理解及概括,发展后的理论知识又要还原于生活,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并且从实践中来不断提升理论知识的科学性以及适应性。为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什么样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即使学生背诵得再怎么流利和牢固,也不会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更不会结合地理知识来分析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无法利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灵活、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自己对我们国家环境现状的一些看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说一说应该如何向好的方面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改善不好的地方。这样,学生便会积极收集环境语言,思考并分析其中的优势和缺点。然后,教师再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这种方式不但运用实际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不断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量实践证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还能够高效率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之,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好短期与长期规划,将其渗透于每节课的教学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