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教学“巧”设计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力争教学过程准确、生动、简洁。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巧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5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34

一、巧导入

课堂教学的“钥匙”―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恰当的导入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紧紧吸住,也可以在教材的章节之间、层次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采用,但要做到少而精。如在讲地图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个谜语:“纳万水千山,容五洲四海”来引入。讲《长江》《黄河》时,教师可播放《长江之歌》《黄河大合唱》。讲《海陆变迁》时,教师可讲故事导入新课:“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幽灵岛”,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神秘面纱。”讲《东南亚》一节时,教师可以假设去旅游:“美丽的东南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者去观光游览,假如我们今天也去那里,我们应带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会吃当地哪些食品,见到哪些美丽景色呢?”这时学生会积极说出答案,教师不用着急说对错,只要把答案都写在黑板上,说:“接下来我们一边学习东南亚,一边关注答案的对错”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地理教材在《东南亚》一节的后面编排的是《中东》一节,在讲中东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东南亚这里风景独好,中东也是这样吗?”

二、巧过渡

全文阅读

地理教学设计与学习论

学习论即学习理论。它是指导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

学习是人和动物的一种行为。对学习”一字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一般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为了某种需要,凭借经验而引发的由不知到知的领悟行为。可是对这一领悟过程的认识却大不相同。在西方出现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几种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其争论的焦点是人和动物究竟是怎样由不知到知的领悟过程。这一领悟过程的奥秘至今尚未完全揭晓。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美国斯金纳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受到外部刺激后发出反应的一种行为,即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在这种学习理论指引下产生了程序教学。这种程序教学是把教材编成小步子程序作业,形成传输信息,用教学机械取代教师,学生按动键盘进行学习。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班级授课制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受到冲击,而没有坚持下来。程序教学传人我国后,周靖馨教授把它中国化,创建出“地理综合程序法”,这种方法直到今人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仍有一定影响。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过于强调学习的客观条件,而忽视对学习主体内在活动的研究,而且班级授课制度受到影响,所以近年来出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相结合的趋势。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美国布鲁纳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学习不单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联结,而是由于机体在刺激—反应之间内在心理活动而引起认知反应的结果,即在刺激—反应之间有一个认知过程。他们以人的学习为例,指出不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要务必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即学科的基本结构。所以这种学习理论又叫做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对在刺激—反应之间认知过程驱动力的理解不同,认知学习理论又分成两派,他们对促使学习者产生领悟的方法不同。一派以布鲁纳为首的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再发现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现成的东西教给学生,要让学生白己去发现,而提出发现式学习——发现法;另一派以奥苏伯尔为首的则认为一切东西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做既无必要,也不可能需要教师讲授,而提出接受式学习——讲授法。这是当前世界性的两种并行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学方法。它对各科教学设计都有深远影响。

全文阅读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一、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是对地理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是对地理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为地理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其中,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一门分支学科的学习理论,自20世纪初桑代克提出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至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间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获得过程;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理论可以分别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乌美娜教授在《教学设计》一书中,专门讨论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使教学设计从萌芽到诞生,从起步走向发展”。加涅所关注的重点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设计。加涅按照学习的类型、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推导出他的教学设计原理。地理教学设计是对地理教学论“如何教学地理”的具体研究,学习理论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教学论。

2.系统科学理论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

系统科学理论是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它揭示客观世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内在的共同属性与共同规律,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国情等。系统科学方法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全面地综合各要素优化整合教学过程,传递、反馈信息,整体思考,有序性、系统化设计等,揭示教学要素之间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又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设计教学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应该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出发,注意教学情境中学习者这一重要因素,以及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并有效地运用系统反馈进行地理教学设计修正,以期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传播学理论是选择有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途径的理论指导

地理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传播过程。传播学理论揭示地理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运用传播学理论,能够很好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主动性。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五官获得知识的比率有较大差别。五官中视觉的比率最高,这一成果能为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如果采用动态的媒体设计,如flash课件,再配上声音,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信息。此外,合理的地理教学信息结构、适量的地理教学信息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全文阅读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摘 要 经过10年不断的探索研究,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整体模式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但仍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需要高中地理老师继续研究。本文对目前教学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程设计 新课标 对策

教学设计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落实课程理念的基本条件。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设计的研究在当前更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三维”教学思想的提出,为目前高中地理课程设计的研究定下一个基本的思路。经过10年不断的探索研究,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整体模式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但仍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需要高中地理老师继续研究。

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基本内涵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

(一)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概念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和教学心理学、传播学、地理学、构建主义、教学媒体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办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二)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

全文阅读

浅谈地理教学设计

摘要:教学设计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虽然教学设计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热起来,但是,地理教学设计却与理论的发展有着鸿沟,所以本文接着联系教学设计的发展,对其在新课标环境下地理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相关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一、教学设计的发展形式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教学设计这一学科被引进我国。近年来,该领域不少人士指出应进行基于本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这无疑是有识之见。但是任何创新都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创新的本质特点是原创性及其相对于创新活动目标的价值;创新需要批判性的继承,需要对所需突破的领域的全面了解、把握与反思。而地理教学设计却与理论的发展有着鸿沟,所以有必要联系教学设计的发展,对教学设计在地理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作出分析。

二、教学设计对地理教学的意义

地理教学设计是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转换为地理教学实践的过程。与以经验为主要依据的传统地理教案相比,地理教学设计更能体现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策略制定的开放性;教学媒体选择的科学性。研究和推广地理教学设计,对于克服地理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课标地理教学设计的方法分析

1.地理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采用视觉、听觉和动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全文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

教学设计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前教学现状,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基本方针与可行性规划。地理教学设计其实质在于科学、灵活、实用。

教学实践证明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一、兴愉悦学习之风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

(1)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3)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4)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

全文阅读

地理教学的板书设计

地理教材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板书设计的形式也应灵活多样。笔者就常见的几种板书设计类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愿以此就教方家。

一、纲目式

它是最常用的板书设计形式,适用于内容简单,知识点单一,层次清晰,彼此间联系不太紧密的知识体系,但这类板书设计形式可以清楚地显示地理知识要点和条理。如“地球自转运动”的设计。

这种板书设计类型,可培养学生积极地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能从纲目知识要点中发散开去理解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其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表解式

对于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彼此之间内在联系紧密的知识体系,可设计表解式,其不仅可以显示地理知识各部分之间的公共性和差异性,而且便于抓住纲要进行对比记忆,减少板书文字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知识体系的板书设计。

这种板书设计可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剖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图示式

全文阅读

探究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层性原则

现实教学中,不管是传统的教学目标还是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都缺乏层次性,“只有一个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或多样性”[6],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同一知识的构建差异,长此以往不利于各类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所以制定教学目标需要遵循分层性原则。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个体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设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顺应客观规律,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一节课或一个阶段后有所发展。教学目标的最低层次是教学效果的最起码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必需达到的,也是目标设计关注的重点,“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7]教学目标的较高层次可以从学生的爱好、优势智能、知识的灵活性、迁移运用能力、情感体验差异等方面着手设计。一般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三到四个层次,如关于天气系统的学习,基于多元智能教学的分层目标可以设计为表1所示。

二、地理多元智能教学目标设计流程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目标设计,要考虑的重点就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的智能类型千差万别,教师不能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教学,也不能局限于自身的智能优势,而要兼顾智能,让智能优势各异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整个学段的学习。教师可以给自己列一个清单,每个周期检查自己选用的方法,尽量保证在一个学期内所有智能都能在课堂闪光。在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分解学习内容。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应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多种教材来确定。课程标准的要求概括性强,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先分解知识点,如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这一要求需要一些知识作铺垫,如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口迁移实例。这些内容的教学都需要教师考虑方法,选择学生活动,如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教学,是直接阅读概念发挥学生语言智能,还是启发想象发挥学生空间智能,又或发挥其他智能的优势,多元智能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许多路径,合理的学习内容分解可以使教学在充满乐趣的同时而不失其方向。第二步,挑选合适的多元智能工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后,在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学者将其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创造出了很多好的教育方法,如戴维拉泽尔提出了“多元智能工具箱”[9],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教学方法。挑选工具时先要思量教学内容的难度和重要程度,决定是兼用智能还是聚焦某个智能。教师可以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随着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还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方法,如发挥空间智能,笔者提出了地理景观教学、地理想象、地理制图、颜色符号、地理知识结构图等工具。第三步,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前面两步,将某种方法与某个知识内容对应,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如关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学习,笔者设计用“地理想象”这一方法解决“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知识,具体活动要求是:“指导学生想象自己冬季从中国南部的海南岛到北端的漠河将经历怎样的变化。想象内容为穿衣、对风的感受、雨具的使用、太阳状况、树木的变化、土壤的变化、房屋的特点、河流的变化、地形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等。”实际教学时学生就上述提示展开想象活动,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进行归纳提升。关于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这样设计:“通过想象,感受中国南北差异,理解地理环境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地理多元智能教学目标设计范式

拉泽尔给我们提供了很有创意的多元智能教学目标设计模板——“课程设计调色板”,用调色板的形式展示内容,用智能的示意图替代各种颜料,教学设计时在每个示意图后面写出具体的方法,这种范式可以直接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也可用自己惯用的方式,分条目撰写,只不过要加上考虑的智能类型,如前面所述。教师还可以用表2的形式,学生智能类型的发挥就一目了然。总的来讲,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地理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让教师不再局限于某招某式,合理、科学而规范的目标设计是活力课堂的先行者,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导教、导学功能,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与流程,教师能够灵活应用每种智能的教学方法,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提供理解知识的途径,为每个学生寻求更多的成长机会,为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探索一个个新的支点。

作者:朱雪琴 汤茂林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全文阅读

地理教学创新设计探究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设计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地理教师如何探究适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特点、利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值得每位地理教师深入研究的好课题。

基于此,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能最佳引导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应该是先决条件。地理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多采用启发式、创新式教学,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引导中学生掌握对学习和生活有用的知识,培养能力素质,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应通过建构、设计科学严格而活泼新颖的教学设计来完成。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尝试:

一、实地测绘、拍摄与考察示意法

即适当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立足实地,通过相关地理设备、仪器进行实地测绘、统计、分析、计量、归纳或是经过亲身的制作小道具与收集地理小标本、地理小资料等,培养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例1:学习中国气候类型,以本土为例组织学生研究当地的气候各要素的收集、统计与分析、归纳(如图)。得出乐山市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测量一月份每天的平均气温,计算出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测量七月份每天的平均气温,计算出七月份的平均气温。(得出乐山的气温特征:夏季炎热、冬季温和――亚热带)

(2)测量或收集学校所在地一月份和七月份的主要风向分别是什么?(得出乐山一月主导风为西北风、七月主导风为东南风――季风)

(3)测量或收集乐山一年各月的降水量数据,计算年降水量。(得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约1000mm,大于800 mm――湿润区)

全文阅读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综述

摘要:通过多年地理教学的实践,我逐步体会到,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要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本文就这一问题,粗略地谈谈我的认识、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72-01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仍起着主导作用,致使教改的步子迈不开、迈不大。诸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基本还是按照老师的思路主宰课堂教学,“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学目的仍以“知识目标”为主,忽视提高学生素质,以为讲清了知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原有知识和学习能力缺乏调查与分析,单凭教师的主观臆断来安排教学的进程与内容,对教材的难点、重点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出科学的判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多以结果评价为主,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积极探索,缺乏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力度……凡此种种,都对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学质量难以迅速提高。

要改变这种局面,把地理教学改革不断地推向前进,教师就应该在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花力气、下工夫。人们在生产、生活、工作实践中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验一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一事无成。地理教学亦是如此。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 标,教师才能明确教学目的,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全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这样,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册教材就会形成有机的整体,就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恰如其分地讲授。否则,不分主次,不分难易地一锅煮,不分前后、不计多少地一把抓,教师目的不明确,学生认识不清,教学势必陷入杂乱无章、混沌模糊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是改革教学方法的可靠依据和坚实基础。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就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地理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综合性。要妥善地解决一个课题,讲透一方面的知识,往往要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知识,要跨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 域。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只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奏效的;不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只凭教师一个人单打独斗是力不从心。可见,要达到地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刻不容缓。方法的改革服务于教学目 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然拉动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许多学校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科学的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把"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等全面发展为中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把教师由“传授者、主宰者、管理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学习者、平等中的首席”,这无疑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得以大显身手、施展才智、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地理教学目标?对前边所提及的地理教学现状有了科学的认识,找出其弊端和症结所在,是科学设计地理教学目的的必要前提,否则只能修修补补,舍本逐末,实践起来难免重蹈覆辙。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迈开大胆改革的步子,才有危机感、紧迫感,从而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进取。能否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关健在教师。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对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劣、成败是至关重要的。毋庸讳言,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地理教师,长期以来按照《教学参考书》等有关资料,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照葫芦画瓢”似乎尚能应付局面。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不够、研究不透、掌握不牢,因而在实践中或固步自封,或踌躇不前,不但缺乏开拓进取的勇气,而且缺乏大胆实践的能力。对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地理教学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全然 不知;对多媒体技术一知半锯,不能掌握或重视不够……如此状态,要使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科学化、规范化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是,尽快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地理科学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形成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具备了这个基础,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才会有可靠的理论根据和合理可行的实践方案。

积极倡导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基本目标。要从课程观、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媒体观、环境观、评价观等基本理念入手,彻底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关注情感目标、学习策略,创造多种情境,拓展学生自电学习、探究创造的空间,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这样设计的地理教学目标,才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