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初步教学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精选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 实训教学 多媒体技术“任务”驱动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中的自动化和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电工电子技术方面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解难度大、学生入门难等特点,其实训教学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是中职学校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根据平时中职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对电工电子课程的实训教学做以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使用新型教学手段

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电工电子课程一向有概念多、理解难的特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运用计算机一系列的动态展示功能,将课程中一些抽象、枯燥、难懂的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展示,使学生们可以轻松入门,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讲授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先在黑板上讲解一遍交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再用多媒体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实物图示,使同学们对该低压电器形成一种直观的认识。接着通过动画的形式来演示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过程,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们也得以轻松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应用CAD进行仿真教学

CAD是计算机方面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在电工电子的实训教学中,我们经常要进行电路方面的设计,传统的线路画图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修改麻烦。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目前电子技术方面最新的设计方式,该技术大大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设计方式。如果我们要对一个实验进行线路设计,那我们不一定要到实验室中进行现场画图、布线,只要在电脑中根据CAD软件进行模拟作图、连接,就能完成一个模拟实验。这种模拟实验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发挥空间,使之不必拘泥于场地的限制,能自由地进行各种线路设计和接线实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使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电子实训教学中,一般采用的都是灌输式教学,实验内容大多依附于教材中的理论教学。在具体实验授课中,一般都是由教师演示一番,然后让学生依照电路图进行连接,再按书本上的步骤逐步操作,绝大部分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对此往往兴趣不高。中职学生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对未知事物兴趣高,实训教学中可利用这些特性,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式教学。

“任务”驱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由传统课堂中的“配角”变为“主角”,学习不再是一种模糊的硬性任务,而是由自己根据任务的需求来主动地学习知识,实现学习中由被动到主动的演变。同时,教师要由传统课堂中的“主角”变为“配角”,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提出“电阻串、并联的连接与检测”这个任务。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电阻串、并联线路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同时,在学生的实验台上准备好相关的元器件和检测仪表,这样,学生可根据元器件的实物对电路图进行比对,也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在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讲解的同时可以对刚才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第一个任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第二个任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检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按难易与否形成了分梯度、分层次的排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三、联系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

教学过程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中职学生在理论基础方面往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相对而言也比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加工”。比如适当调整教材中的章节顺序,把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侧重于基础性方面的知识点放在前面,把另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往后移;同时,把一些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并且学生在走人生产岗位后没有太大实际用处的知识点暂时搁置,对一些学生感兴趣、学生容易接受,且与学生将来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添加。

比如学习电路的串、并联时,简单的电池、灯珠电路已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带领学生制作一些节日彩灯:学习机床控制电路时,除了在实验室观摩电动机等设备外,还可带学生到车间观看实际的机床控制线路,并现场演示部分控制线路。

尤其是针对电工电子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如电子线路分析、机床控制线路、电机拖动等,我们将进行重点教学,根据具体情况,编写一份实用性较高的“实训教材”。教材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且内容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这样中职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觉枯燥难懂、抽象乏味。相应的,学生在初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他们会感到轻松、自信,并有一定的成就感,在接下去的学习中,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探索和追求,这样他们在电工电子方面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四、进行课堂评价反馈

实训教学中,结束指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实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等作出一定的评价,这些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做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你今天的实验做得很好等”)。同时,在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多面带一些笑容,并用鼓励的眼神与他们交流。当然,教师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实验报告批改、理论测试、课堂评价等。具体描述时,可以把评价的内容分成“平时成绩”、“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是考查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课堂反应情况及实训报告的书写情况;理论知识主要考查与实训课相关的教材知识内容,具体包括知识点、公式、概念等: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在实训操作中对电工电子技能的掌握能力及在操作过程中的规范程度。

这里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为例评价学生的实训操作部分,该实训操作部分可细分成线路设计、电器安装及系统测试三个模块,并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表。根据电工实训操作的规则,学生在操作时要整理好自己的工作台,如保持桌面清洁、仪器排列有序等。在连接线路时,要严格按照电气原理图安装元器件,装错则要扣分;在连接时,元器件(如交流继电器等)不吻合或安装有松动等,都要进行适当扣分。连接完毕后,要报告老师才能接人强电,对电动机进行调试,且操作步骤要符合实训室规程。评分细则表要在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各个环节的考核要求,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行动目标,如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律能力都将大大提高,完成任务后,要及时清理线头,并关闭电源。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六步法;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人才,特别是电子行业产业的发展技术推陈出新,变化更是日新月异,高技能人才紧缺,高职院校成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近几年来,我院对电类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进入职业角色的适应期较长,且岗位技能水平不高,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也不高。经过深层的调查和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没有很好地对接,实践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电类学生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浪潮中必须走在前面。下面我们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

近年来,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方案迅速成为我国各大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指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将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整合成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内容,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线,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六步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一节课在程序上和时间上科学地加以规划,融教法和学法于其中并辅以现代教学手段,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包括: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我们将“六步法”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相结合,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作过程之中,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职业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六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根据“六步法”的六个环节可将《模拟电子技术》的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项目引入及信息收集、项目计划、确定方案、实施方案、电路检测及调试、演示讲解及总结评价。各阶段的教学时间安排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下面以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为例,探索六步法的实施过程。

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5、6组,每组8-10人为宜,分组的方式由教师自己决定,由各小组成员选出各组小组长。然后在学生当中选出一个项目负责人,该负责人最好是技术能力强、较有威信的班干。

1.项目引入及信息搜集

教师结合学生前面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定合适的项目任务,学生则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将自己事先做好的项目成品展示给学生看,演示项目成品的功能,让学生对项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任务要求不必太多,可放宽范围给予学生设计空间。根据引入的项目任务,学生应通过互联网或参考书等搜集项目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师向学生讲解项目中应用到的新知识点。

项目任务:用分立元件设计并制作一个输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20V,f=50HZ,输出可调直流电压。用万能板或自制PCB板焊接电路。

信息搜集: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的基本资料,电容、二极管、集成稳压器的测量方法,万能板布线方法或印制板图设计及制作(Protell 99设计及制作)、焊接技术等。

2.项目计划

各小组根据搜集的资料,分析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设计需求,设计与规划完成项目的步骤与方法,形成一个初步可行的方案。例如:根据搜集的资料和项目要求选择元器件,并列出所需元器件清单,画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图,撰写计划书,制定任务分配表及进度表等。

3.确定方案

各小组通过分析所设计的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来确定电路的可行性,为了确保电路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电路各元器件的参数,可用仿真软件Multisim对设计好的原理图进行测试。通过小组讨论和组员提意见的方式完善小组的方案,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方案的决策可提出意见但不能过分干涉,要知道学生可能会有错误的决策,但错误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甚至通过修正错误的方案达成既定目标,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4.实施方案

各小组实施确定的方案,包括购买元器件、画印制板图或装配图、组装电路等。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配表中分配的任务执行。组装电路可在自制的PCB板上焊接(如果学生已学或正在学Protell99制图软件),也可用万能板设计电路的走线和元件的排列布置。

5.电路检测及调试

对焊接完成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进行检查,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焊接是否合格,用万用表检查有无短路和断路现象。若安装的电路有故障存在,工作小组应根据故障现象对照电路原理图进行讨论分析,利用仪器及仪表具体排查可疑故障点,找到确切的故障点并进行相应的修改。经确认无故障后进行调试,用示波器观察整流、滤波、稳压后的波形,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整流、滤波、稳压各输出点的直流电压。电路调试及故障排除的整个过程要在老师的监护下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6.演示讲解及总结评价

各小组轮流上讲台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包括分析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故障排除的过程、调试的结果等。每个学生要围绕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撰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应包括查阅的资料、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图或装配图、电路原理分析、制作电路注意事项、电路的调试和故障的排除、感想收获等。根据各小组的讲解、展示的作品和实训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1)学生互评包括组内评和组间评。组内评是由工作小组组长组织组员点评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各小组成员的表现及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确定等级;组间评是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小组组长点评完成本项目过程中的优点及缺点,并确定各工作小组等级。综合组内评和组间评得出学生互评的结果。

(2)教师集中所有学生点评项目完成的质量,检验其是否合格。教师点评态度要中肯,以肯定优点为主。教师结合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点包括工作分配是否合理、成员间的合作意识、提交资料的质量、作品的美观、功能的实现、在完成项目中存在的亮点及不足。

在六步教学法实施过程当中,实施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主持和引导。理论上《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最好能按照以上六步进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保证每一次教学过程都能完成这六步。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这六步的思想,尽量地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但在实际的教实施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因六部教学法的实施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行动上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但许多学生自觉自律性、主动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一个组往往只靠一两个学生执行项目任务,其他学生等着坐收成果,所以学生的行动需要加强巡视和规范。

(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面对众多的资料,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取舍,面对问题,不能够通过知识迁移和协作探究解决问题,表现为对教师和对能力强的学生依赖性强。

(3)该六步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时间比较难掌握,因为每一步的任务不一样,学生的水平不一样,关注的点也不一样,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意外而影响实施的进程。由此可见在运用这六步教学法的时候,老师需要做很多功课。如每个组的项目方案不一样,因此老师要掌握该项目不同方案的知识,才能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项目。

(4)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运用不多,方法还不成熟,教师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而学生对此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进行分解,比如只运用六步法中的两三步,进行一个小型的设计,让学生们逐渐熟悉和接受,老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运用和揣摩这种方法,等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再进行整个六步法的教学。

随着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的推广,它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这需要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探索和研究,寻求出解决方案,更好地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黄建民.项目教学“六步法”的设计与实施初探[J].新校园,2011(6).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PLC;T68镗床;设计要求;设计思路

一、设计要求

(1)对T68镗床实物的了解,熟悉其工作原理。(2)阅读T68镗床的控制电路,分析其控制功能与要求。(3)通过原理图对T68镗床进行PLC的设计,画出接线图。(4)设计PLC地址表,画出接口电路,设计程序流程图。(5)设计程序,画出梯形图和指令表。(6)调试程序并编写说明书。

二、设计思路

为了使顺序控制系统工作可靠,采用步进式顺序控制电路结构。所谓步进式顺序控制,是指控制系统的任一程序步(以下简称步)的得电必须以前一步的得电并且本步的转步主令信号已发出为条件。对T68镗床而言,受控设备任一步的机械动作是否执行,取决于控制系统前一步是否已有输出信号及其受控机械动作是否已完成。若前一步的动作未完成,则后一步的动作无法执行。这种控制系统的互锁严密,即便转步主令信号元件失灵或出现误操作,亦不会导致动作顺序错乱。通过对镗床工作原理以及各机械部件的动作方式的分析,按照其接线画出相应原理图,并对其进行注释。对原理图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所有的机械动作原件(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转换成以PLC的软件控制(即软触点换成硬触点)。设计PLC的梯形图,要求与原有电气部分控制的工作原理相同。

三、电气控制要求

(1)主轴旋转与进给量都有较宽的调速范围,主运动与进给运动由一台电动机拖动,为简化传动机构采用双速笼型异步电动机。(2)由于各种进给运动都有正反不同方向的运转,故主电动机要求正、反转。(3)为满足调整工作需要,主电动机应能实现正、反转的点动控制。(4)保证主轴停车迅速、准确,主电动机应有制动停车环节。(5)主轴变速与进给变速可在主电动机停车或运转时进行。为便于变速时齿轮啮合,应有变速低速冲动过程。

四、设计目的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基础编程工具;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14-02

1 前言

过去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敢尝试采用基础编程工具进行教学,但是从实际上看,基础编程工具有助于初中学生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子计算机操作方式,特别是基础编程工具对于学生的综合电子计算机的运用思维有着较为积极的辅助作用。未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更加日新月异,初中生在接触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时,也应该适当地接触一些基础编程工具,这样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应用技能,随之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当前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克服过去在编程工具的应用上缺乏综合运用思维的缺憾。因此,应该重视初中信息技术与基础编程工具互相之间的结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应用水平。

2 基础编程工具概述

目前,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比较深入的阶段,特别是信息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智能化的移动电话还有平板电脑等都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已经逐渐接触一些信息化的工具,他们对于信息化的认知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深入,并且也影响了他们在信息技术类课程学习时的学习偏好,他们对于电子计算机技术也有自己的兴趣,这些都会影响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方向。

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特点,基础编程工具的引入有一定的必要性。编程工具实际上是电子计算机千变万化技术的根源,对于当代的信息技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过于深奥的编程技术内容不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所以只有从简易的基础编程工具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相应的技术内容,并鼓励初中生学习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当前基础编程类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种,Hopscotch技术类的编码编辑类软件。Hop-scotch技术主要是为每一个初步学习编程工具技术的人提供基本编程设计工具。运用Hopscotch这一类技术可以相对轻松地进行教学。Hopscotch可以拖曳各类代码的方式进行程序开发,其特色就是对于编程代码符号的个别控制,在运用上相对比较便捷。不过Hopscotch软件主要是依靠iPad平板进行编辑。而Scratch软件则是一种免费的编程编辑方式,其允许初学者对动画或者游戏等通过在线社区进行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基础编程工具的操作模式,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编程的基础概念,而且也以分享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1]。

第二种,Alice等基础的动画编程工具。Alice软件是一种免费的3D动画编程软件,这样的一种软件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和互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电子计算机的动画编程模式。学生通过Alice软件能够进行简单的视频动画编辑,体会动画编辑的乐趣,掌握基本的立体3D编辑模式等。Tynker软件与上述软件也相仿,这种在线编程软件也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动画的编辑过程。因为Tynker软件是基于可视化的编程语言,这样也就不需要学生掌握相对比较复杂的编程语法,只需要学生将这些可视化的代码组合在一起,就能构成一个具体的项目。

第三种,Hackety Hack软件类的编程教学工具。Hackety

Hack这一类的编程工具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编程教学,使用Hackety Hack软件的学生不需要掌握编程经验,而是以开发型的简易编程语言进行桌面应用开发,而且更侧重于进行教学和引导,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发展有比较大的推动作用。这类软件与Kodable软件类似,主要是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掌握编程的方法,特别是游戏和编程的指令互相之间结合,并且提供不同层次和课程的编程教学内容。

第四种,RoboMind软件等属于游戏编程教学类的软件。RoboMind主要是让W生在操作游戏界面之中逐渐学习基础编程的工具和方法等。从RoboMind软件的内部结构上看,其对于编程代码采用如同积木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学习基础编程的方法,这种方式也是以游戏作为主要的引导模式。而类似Etoys和Waterbear等编程软件工具包,也是让学生采用拖曳游戏的方式,以可视化的编程语言作为基础,让学生在不需要编程语法的基础上创建一些新的文件,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操作[2]。

从上述四种类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编程教学软件和工具,都具备各自的特色,其出发点都是让日常的教学更加便捷,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日常的编辑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编程学习。这种学习有其便捷性,也有助于初中学生提高学习编程方面的兴趣,实际上有助于带动学生更进一步地学好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知识。

3 基础编程工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基础编程工具是多元化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当前基础编程工具的各种类型所呈现出的特性,有的放矢地鼓励学生运用这些编程工具,更好地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别是当前初中学生普遍缺乏电子计算机编程的基础,在语法的掌握上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主要难点和重点,用好基础编程工具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基础编程工具探索和解决问题。

从当前的实践状况看,基础编程工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用游戏类的编程教学软件,引导初中生逐渐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初中生还处于一个年龄相对较低的阶段,他们往往好奇心比较强,喜欢玩一些游戏。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抓住初中生的这种普遍爱玩的心理,通过游戏类的编程工具进行逐步引导,让学生通过拖动编程代码的一些模块,或者在游戏当中体会电子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全面地分析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疑难,运用在线教学互动平台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进而不断地提升对电子计算机编程的热爱,让学生真正运用好这种游戏类的工具,同时要避免学生沉溺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电子教学平台上的远程监督控制,对学生在编程工具游戏中的具体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尝试运用编程工具进行编程的兴趣和信心。

2)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注重采用一些教学类的编程工具,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这些编程模式,从而带动学生逐渐掌握初中信息技术知识。虽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之中并没有真正将编程方面的知识纳入知识系统框架里,但是初中学生适当地掌握一些编程工具和应用技术还是有比较大的必要性,因为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电子信息化编程的思维,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中相对比较难的内容。如办公室软件中的一些基础操作,实际上也和部分简单的基础编程手段是相似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接触一些教学类的基础编程方面的工具,进而更好地把握住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里的部分重点和难点。从本质上看,很多电子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内容,都会体现出一定的信息化编程思维,这些思维的普及和推广,也可以通过教学类的基础编程工具进行引导教学,以此让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热爱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综合运用技能。

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应该相对注重让学生参与到三维动画编程运用中。因为很多初中学生比较喜欢观看动画,他们对于三维动画的热爱和关注,也可以成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尝试运用基础编程工具,对一些简单的三维动画进行编程和设计。在初步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手把手地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尝试,对于学生在编辑三维立体动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面授或者是在线控制教学等方式进行指导。学生在基本掌握了动画基础编程工具的运用方式之后,应该让学生适当地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应该注重以引导为主,特别是观察学生在编辑过程中的进步和困难,让学生逐渐掌握电子计算机的一般编程模式,在基础编程工具和教学软件里面体会编程的基本内涵,从而为学生更进一步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奠定良好基础[3]。

综合上述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基础编程工具的结合,需要关注学生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积累经验。在学生尝试过编程的行为和成果之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让学生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整,更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等。从培育的角度看,二者的结合仍然是将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上,这也是初中信息技g教师应该要关注的内容。

4 结束语

结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加入一些信息化编程的技巧,特别是基础编程工具的融会贯通,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必然要面对更大的知识量,如果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以学生的真正需求作为中心,那么就没有办法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立足于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际,要善于运用基础编程工具,带动初中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彩娟.慕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20):89.

[2]徐瑾.网络语言给予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4(35):63.

[3]董竞霞.浅谈初中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

2015(18):128.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分层教学;电子技能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悬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效地组织教学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从“重视基础、强化能力”出发,以“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实行“分层培养、启发创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环境,创建多目标、多层次,适应学生能力培养,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多样化,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发展。本文结合电子技能实操课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做法,并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一、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将全班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现有掌握程度等原则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通过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的训练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其意义在于:

(1)分层教学的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为原则,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2)分层教学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得到普遍提高。

(3)分层教学可使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辅导等环节得以优化,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在电子技能实操教学中,首先以学情分析为依据,以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为出发点,选好教材内容;然后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目标灵活教学,诱发每一位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达到个人的学习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提高动手能力,获得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的了解,对每个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确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初级目标(所有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与电子基本技能。学生学会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及使用方法,能使用常用的仪器仪表完成简单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中级目标(较好学生可以达到的):让学生在初级目标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将各知识点综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较复杂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制作,初步具备电路调试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电路的故障排除及解决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高级目标(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达到的):在初级和中级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技能。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会分析较复杂电路的工作原理,能进行电路调试与改进,在低层次教学目标要求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创新,并制作出有一定创新技术的作品。

对于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初级目标,在初级目标的基础上,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进一步的学习目标:中级目标或高级目标,并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和科学引导,力求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

2.教学内容的分层

下面以“趣味电路制作”教学单元为例,谈谈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1)交替闪烁灯电路的制作(初级目标 )。该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即使是初学者,也较容易成功完成。图1是交替闪烁灯电路的原理图和学生制作电路实物图。

图1交替闪烁灯电路制作

该电路要求全部学生都要完成,目的在于让所有学生通过电路的制作,学会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学会识读电路图,练习手工焊接工艺中的“五步焊接法”,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使用方法,进而具备简单电路的焊接与调试能力。

・教学教法・1分层教学法在电子技能实操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简易循环灯电路制作(中级目标)。在学生完成初级目标――交替闪烁灯电路制作的基础上,让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比较高的学生继续完成中级目标――简易循环灯电路制作。图2是简易循环灯电路的原理图。

该电路是对交替闪烁灯电路的扩展应用,课堂上要求能较快完成初级目标的学生,继续完成中级目标,以加深对基础目标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巩固在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教师也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拓展创新(高级目标)。在学生完成初级和中级目标后,让个别学习兴趣浓厚、肯动手的学生继续完成高级目标,学生在对该电路工作原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应用,通过制作、调试、完善,做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实际电路。图3是学生完成的创意电路――闪烁眼,它是在“简易循环灯电路”的基础上,在发光二极管的个数、循环的步数和电路显示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电路的改进说明如图4所示。

通过该电路的完成,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应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展,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评价分层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面 电路分析

1 前言

作为初中物理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电路分析在近期得到了深入研究。研究初中物理教学方面的电路分析,能够更好地提升该项教学内容的水平,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项知识。

2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习方式和其他的学科有所差异,初中语文的学习主要就是通过学生的记忆,初中数学则主要是通过相关公式的推导,但是物理的研究对象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然后利用数学工具对这些现象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大部分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理想模型。比如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对物体运动状态进行改变的原因,而并不是让物体保持运动的原因。这对于刚刚学习物理的初中生来讲要真正的理解这一点还是比较困难。尤其在教学的实际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同时也不能利用数学公式来进行推导,只能利用物理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2.2 实验教学偏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初中物理包含了理论和实践,但是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只重视理论教学,没有真正认识到物理实验的意义。但是对于刚刚接触这方面知识的初中生来讲很难真正的理解,而且对于电阻是电器元件的固有属性学生也不容易理解。

2.3 教学方式单一。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依然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很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解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描述,学生掌握起来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3 电路分析教学的关键点

3.1 串、并联电路的判断。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是电学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九年级学生对学习电学的信心。依照上文阐述的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设计就是引导学生从简单图例入手,剖析、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教师在这里设置这道思维障碍,目的是提示学生注意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探究注意到:判断串、并联电路时,务必强调串联电路是所有用电器均需经过对方才能连接到电源两端;并联电路是所有用电器均无须经过对方,就可自行连接到电源。对以上问题层层深入的规律探究,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进一步严密,也可理清电学的又一难点――部分短路电路的判断。

3.2 判断电流表、电压表测什么。这也是个颇令学生头疼的难点。如果这个知识点不过关,不但直接影响了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也给高中电学的学习留下了隐患。如何对这个规律进行探究呢?依据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图例中进行规律探究并总结出电流表、电压表的工作特征,以此指导复杂电路的判断,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探究途径。

4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的教学策略

4.1 有针对性的实施实验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很多实验具有相似性,实验方法比较一致,还有一些实验的实验条件难以实现,并不能让学生亲自操作。为了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可以对实验进行简单的分类,分别运用实验方法来提高实验的效果。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可以提前要求学生自备实验工具,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小孔成像、纸张的厚度测量等。对于难以让同学动手操作的一些实验教师应当加强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以幻灯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演示,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激发兴趣

初三物理教学虽说面临着中考的“重压”,但物理老师并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问题,也要注意学生的思想问题,依然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物理的学习方法,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打好基础,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本文从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两方面来探究初三物理教学。

一、探究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1.关注中考,提升成绩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各个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考出好成绩,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高中,每个学生也都希望自己考上理想的高中学校,作为初三教师就应该尽可能帮助学生走好这一步,所以对于初三物理教师来说,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2.关注思想,引导价值观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育人”不可少。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解惑者,更是学生做“人”的导师。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初三物理教师并不是仅仅教授学生纯粹的物理知识,而要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而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物理学科就是要通过物理实验来证明物理理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初三物理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初三物理教学策略

1.备好课,上好课,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

初三学年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时间很重要。所以,不管教师上课还是学生学习都要讲究效率。教师一定要提前认真备好课,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能够做到预习功课,这样上课时就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听讲,及时提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关于转动机转动的猜想”之前,教师一定要先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准备好实验器材,做好课件等等。学生也要做好预习,了解什么是电动机,能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电动机。自己可以先简单学习一下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直流电动机。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三基”训练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训练。教师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要想盖好高楼大厦,就要先打好地基。”学习也是一样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而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在进行实验探索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物理教材的设计也是从基础开始,从概念开始的。每一章的第一节都是首先学习概念性知识,然后逐渐深入,最后和生活相结合。例如,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电能和电功率”第一节是电能和电功,首先要先学习什么是电能和电功,第二、三节深入探究灯泡的电功率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第四节结合生活探究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3.加强“尖子生”培养,做好学困生辅导

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初三这个阶段,教师要做到分层次辅导教学,不能一刀切。对于尖子生来说,教师可以适当加强习题训练,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型,提升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对于学困生来讲,主要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帮助他们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尤其是学困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教师要首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到学生出现了哪些具体问题。在交谈中,要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促进师生的交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的交流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走过场。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注学困生,不能因为将近中考而放弃他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工作,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4.加强实验探索教学,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探索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自制实验工具或者现有工具进行实验来验证物理现象,从而得出物理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实验探索教学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们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完成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大推动力。那么,如何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做一个让学生都喜欢的物理老师,进而喜欢学习物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期,教师要做学生学习上的“严师”,做生活中的“好朋友”,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中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其次,了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不能盲目地、毫无方法地进行课堂教学,使得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再次,教师上课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猜想,敢于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实验中获取快乐。

5.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包括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有用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拥有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等。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情感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初中时期正是一个学生形成自己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刻,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指我们在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时,应当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

总之,在初三学年,虽然师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但是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目标,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品格的发展。教师要制订好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方法,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陈桂萍.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J].学周刊,2012.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艺术教育 整合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真正有用,有实用技能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有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应用,认识到其与其它学科交融一体,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需要,社会就业需求的整合式信息技术技能,有基于此,笔者力图改观过去单一的,单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初中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与艺术整合的方式和内容。

二、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于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颀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最后者为基本技术也为整合学习的重点,将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专业电脑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教育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颀赏包括传统音乐能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如国产软件作曲大师V6.0将中国人常用的简谱、五线谱进行同时处理,实现音乐电脑化。可实例介绍作曲大师V6.0歌谱制作过程和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能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初中教育的低年级(包括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半学年),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可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而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

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是十分理想。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电子美工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增,导致了电子美工的人员异常缺乏(齐鲁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都曾大篇幅报道),不少企业虽高薪求才,却无才可用的。在我国,电子美工人员的培养数量有限,国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也大幅低于国外,症结在于电子美工需要双向复合型技术(美术和计算机作图相关知识),而我国在双向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的知识,可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课程里面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促进初中生今后的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不单讲计算机知识,练习计算机相关操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比以往的计算机课更正规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但绝不是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为主。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能将两者整合好,具备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微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我们应当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例如,将网络曲库应用于音乐课中,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将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融汇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要求,教师将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兼顾美术教学的要求,又能增强吸学生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整合。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能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们各种基本操作及适应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话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五、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融合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此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希望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2):22.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9篇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入更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帮助初中数学学科提升教学质量。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用电子白板等数字化教学工具外,初中数学教学也需要通过数字化的资源库建设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 资源库 电子白板

1前言

初中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一方面取决于他们在学习数学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受到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影响。初中数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含基础的几何、函数等内容。这些知识内容相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且有一定难度,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中数学课程学习之后逐渐拉开差距,无法跟上教学步伐。因此,应该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推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发展,让初中数学日常教学更加具备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初中数学数字化工具的应用

电子白板是当前比较通用的数字化教学展示设备,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连接以及多数据输入端口,能够让电子白板上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初中数学有很多内容涉及图形,需要图形和数字的结合。过去一般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绘制,然后进行讲解,效率相对比较低下,而且不能够更好地将数形结合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因此,电子白板技术的运用就相对比较重要。如在教学“三角形相似”过程中,三角形如何为相似,在数学课本中提出几项推论,学生掌握了这些推论方式也只是从抽象角度进行了记忆,并不能够对于三角形的相似进行更加形象的思考。而通过电子白板的方式,能够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灵活。数学教师可以让两个具备相似特征的三角形,在学生课堂演算后,根据相关的定理、推论,以图形推演、叠放的方式看看是否相似。这样学生不会仅仅是从理论的角度理解三角形的相似性,而是能够从三角形的具体形态上产生相似性的概念认知。

三角形的相似性不同于三角形的全等。全等是通过数字演算之后,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全等的,而相似性则是在一定条件下符合相似性的定义要求的图形。以电子白板的方式,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相似性有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帮助他们产生更为积极的数学学习热情。又如在初中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去要自己动手绘制直角坐标系,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记坐标,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相对比较低,不能够帮助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直角坐标系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演变得更具趣味性,数学教师只要通过电子白板就能够将相关的图形资源进行整合和演示。数学教师引入线段等基础图形,然后通过电子白板列出直角坐标系的几个要点,突出显示出来,如单位长度、坐标原点以及方向等,都可以用电子白板进行重点显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绘画,通过当场绘画,以电子白板中的点评功能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更突出地掌握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

3初中数学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库,将重点习题以及典型性范例传输到内在的网络中。在电子白板等教学信息化工具的支持下,能够更加方便地调动这些资源。电子白板作为其中一个数字化输出终端,也需要一系列的资源作为支持,才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演示。因此,在初中数学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只有将数字化的资源库建设作为一个关键项目,才真正有助于数字化资源的流通。建设数字化的初中数学教学资源库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初中数学教学团队进行研究开发,并筛选一系列的初中数学数字化资源,进行组织和重新上传。

初中数学教学资源虽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都能够下载到,但是其质量良莠不齐。在开展数字化资源教学过程中,只有以足够的数字资源作为支持,才能够让数字资源调动更加顺利。资源的筛选和录入需要专门的教学研究人员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因筛选不当导致教学资源质量低下,不利于后期数字资源调动现象的出现。

其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教学输出端口之间,需要更进一步进行数字化传输的优化设计。这其中就有数据库搜索优化的问题。对于学校内部的数学教学资源而言,不仅要根据知识点模块进行区分,也应该按照日常教学的进度、年级进行区分,形成多搜索条件的搜索工具。这样,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调动过程中,就能够更快速地检索到需要的资源,从而开展数字化教学。第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资源演示上,应形成数形结合的基本思路。

因此,数字化资源库中,数形结合的内容应该作为一个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对于初中数学学科建设而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掌握解题方法更加重要。因此,启发性的资源也应该纳入数字化资源库的范畴中。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思维锻炼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资源应该在数字化资源的布局、调动上得到体现。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往往是分析数理关系,但是没有深入到本质上将数学教学内涵挖掘出来,不能够形成综合性思维。因此,图形和数字的结合,以及其他多种思维应该纳入教学范畴中,以综合性的数字化调动作为基础,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初中数学数字化资源库应该定期进行更新,避免教学资源老化。数学教研组应该搞好对数字化教学的技术维护,保障数字化资源库的存储、调动等一系列动态数字化链条的正常运行,让学生能够得到更为优质的数字化资源。

初中数学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和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工具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数学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水平,掌握数字化教学的模式和思路,从而以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引领整个初中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也需要数字化的资源作为支持,才能够逐渐培养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数学思维。初中作为承前启后的教学阶段,初中数学的教学应把握其关键,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科学化和高质量化,全面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加入了诸多新内容。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进行探析,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真正有用,有实用技能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有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应用,认识到其与其它学科交融一体,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需要,社会就业需求的整合式信息技术技能,有基于此,笔者力图改观过去单一的,单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初中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与艺术整合的方式和内容。

二、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于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颀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最后者为基本技术也为整合学习的重点,将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专业电脑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教育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颀赏包括传统音乐能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如国产软件作曲大师V6.0将中国人常用的简谱、五线谱进行同时处理,实现音乐电脑化。可实例介绍作曲大师V6.0歌谱制作过程和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能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初中教育的低年级(包括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半学年),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可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而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是十分理想。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电子美工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增,导致了电子美工的人员异常缺乏(齐鲁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都曾大篇幅报道),不少企业虽高薪求才,却无才可用的。在我国,电子美工人员的培养数量有限,国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也大幅低于国外,症结在于电子美工需要双向复合型技术(美术和计算机作图相关知识),而我国在双向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的知识,可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课程里面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促进初中生今后的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不单讲计算机知识,练习计算机相关操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比以往的计算机课更正规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但绝不是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为主。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能将两者整合好,具备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微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我们应当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例如,将网络曲库应用于音乐课中,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将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融汇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要求,教师将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兼顾美术教学的要求,又能增强吸学生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整合。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能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们各种基本操作及适应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话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