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大本科法学论文

电大本科法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大学生学术素养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摘 要】近年来,电大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弊端日益凸显,社会对电大学生学术水平多有质疑。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SPSS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实践教学为例,尝试对电大原有毕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探索一套能够适应电大学生在职学习特点的学术素养培养机制,包括进行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教学设计、建设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教学资源、建立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质量保障和反馈机制、提供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技术支持服务、设计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考核体系、规划全新的论文答辩规则和流程。

【关键词】毕业实践教学;学术素养培养;电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4―0069―05

一、研究背景

目前,电大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大部分,其中,综合实践又分为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本研究主要聚焦综合实践部分。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和答辩,有的电大采取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并答辩、专科生只进行论文(设计)撰写的方式,有的电大则采取全部学生撰写论文并答辩的方式。目前,电大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践之前,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学术素养培养,导致这一环节存在较多弊端,无法达到原有目的,社会对电大学生学术水平也多有质疑。基于此,本研究拟对电大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综合实践部分,进行改革探索,即尝试在学生学习期间,给予学生学术素养方面的培养,变最终的学术“检验”为平时的学术“熏陶”。

二、国内外高校培养学生学术

素养的基本做法

国内外高校在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全文阅读

电子印本系统资源的利用

摘 要:电子印本是一种开放的学术信息交流媒介,目前电子印本系统已获得广泛的认可,并越来越受到读者重视。它加快了各学科领域知识的传播速度,而出版过程反而只是一种形式。越来越多的电子印本资源被正式期刊论文录用和引用。作为一种可行的传播方式,它与传统期刊和其他新的交流方式多维地实现了科学传播的功能。

关键词:信息资源;电子印本;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0.省略上也有为数不少的后印本存在。

研究者究竟愿意以预印本还是后印本的形式公开,涉及不同研究领域的文化和传统。比如在理论物理领域,特别是高能物理,普遍流行预印本。而对于实验物理学家,乃至生命科学家,则更习惯使用后印本。随着电子预印本在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一些大型数据库商和出版机构合作也开始提供电子预印本(待刊论文)服务,如SDOL、Blackwell、SpringLink等数据库,只不过它们不是开放获取的,需要购买数据库使用权。

二、电子印本的类型、特点及功能

(一)电子印本的类型

电子印本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类型以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包含书籍中的部分章节、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技术报告和研究手稿等。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电子印本系统:(1)电子印本资源搜索系统, 有大量的电子印本文献索引, 类似搜索引擎;(2)电子印本资源导航,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电子印本资源系统的信息,类似学科信息门户;(3)电子印本资源系统,提供电子印本的存取服务,是真正的电子印本资源所在。

全文阅读

西方电影文化本体论、成熟期研究

【内容摘要】西方电影创作、实践与评论几乎是同时开始的。电影文化研究除以电影作品为对象外,还与社会思潮和人文学术思想相关联。电影是19世纪末最伟大的科学与艺术成就,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化现象,电影事业发展的过程也是电影艺术身份、功能和特点逐渐被认识和明确的过程。

【关键词】西方电影 电影文化 本体论

一、早期电影文化理论的本体论时期

法国电影理论家埃米尔・克莱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史《电影机的历史》。美国中西部诗人瓦契尔・林赛的《活动画面的艺术》是第一本电影史汇编。由于默声影片缺乏声音,一切表达都要通过移动的图画,作者将电影的根本特征定义为“活动的雕塑”,并根据电影对其他传统艺术的依附来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

20世纪20至30年代,早期电影理论为本体论时期,批评集中于电影视听语言。电影艺术被形容为“柏拉图洞喻”,西方各国相继产生独立的电影评论,其读者主要是影迷或电影创作者。电影这个亚文化体被当成由生产、消费、社会影响、理论研究等组成的有机结构,并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教育、艺术、风俗等各个领域。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对电影的本性、电影蒙太奇、画面构成和电影表演都有精辟论述。他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及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探讨电影艺术之本性,论述电影的样式、风格、流派、剧本及明星等元素,阐述电影与观众相互作用中形成“视觉文化”。巴拉兹强调电影不仅是一门独立艺术,而且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对无声电影艺术经验的总结、有声电影的功过与电影艺术特点等,至今仍影响着世界电影研究者,他对文学文本与电影改编的问题提出电影改编的自由派观点,即电影对文学文本的改编不要绝对忠实于原著。反之,安德烈-巴赞等学者则认为小说高于电影,电影剧本应该忠实于文学原著。从巴拉兹开始,电影文化理论从电影性向周边人文科学扩散,注重电影作为介入体的“电影意义”。自此,介入体、被介入体与介入方式构成当下电影理论的三种类型,即本体论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和方法论理论。

二、电影文化理论成熟期

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法国电影研究者G・柯亨-西特对法语的两个电影词汇进行辨析。《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从电影是“物质现实的还原”出发,探讨电影的一般特征、范围和元素及构成,阐明电影的全部功能是记录和提示世界,而不是讲述虚构的故事。

40年代中后期,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艺术现象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加以研究的科学――电影学诞生。对一般主观镜头的分析,是电影心理学的重要论述。1946年,法国美学家艾迪安・苏里奥在巴黎大学建立“电影学研究所”并出版《电影学国际评论》杂志,研究者包括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和生物学家等。

全文阅读

外国电影理论发展轨迹浅析

[摘要] 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电影理论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了解电影创作的状况。目前,电影理论发展的科学化倾向和综合化倾向仍然是当前电影理论发展的两大趋势。这两种倾向不一定如经典时期的理论那样,能够直接的为实践指明方向,但是却往往能作为一种思潮影响电影创作。

[关键词] 外国电影理论 电影研究 发展轨迹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16

电影诞生至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和商业力量。与此同时,电影理论也与其他文艺理论类似,逐渐成为一种纯理论。

梳理电影理论发展的脉络,可以找到如下轨迹:

1、电影的研究者并非专业的电影理论家,他们对电影的研究只是将电影作为自身研究领域的一个案例。这种情况在电影发展的早期更加常见。

明斯特伯格是出色的心理学家,他将电影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标本,以心理作为出发点,从接受的最基础层面“认知”入手,沿着“心理”这一线索,由小到大,通过电影与戏剧的比较,揭示出电影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的可能性。

而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实际上是著名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们将他们的文学研究的见解运用到电影上来的附生物而已。文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寻使语言变为艺术品的东西,那么对于形式主义理论家而言,电影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寻使影像能够变为艺术品的东西。埃亨鲍姆从其他艺术中总结出能够使一种形式成为一门艺术的两个特性,即他所谓的“不可理喻”和“语言”,“不可理喻”性和“语言”二律背反。“不可理喻”性对应着内在冲动、个人化、主观化倾向;而语言(艺术的形式手段)的基本功能是“沟通”,必须要他人能够理解。所以在用一种他人能够理解的形式(约定俗成性)去传达个人化的意义,这正是任何艺术存在的矛盾,而电影也正因为这两个因素的存在,而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当然,埃亨鲍姆论述的重心还是放在电影的具体构成上,他分析了电影的基本构成,即画面与画面组接,并且在与文学理论的类比中,划分出诸如“电影语句”、“电影复合句”这样的概念。

全文阅读

开放教育法学多元化毕业论文研究

199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明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国家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国家开放大学,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定,是中国开放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1]经过十五的发展,开放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到2013年9月,全国电大系统开放教育注册在校生达到369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写明国家要“办好开放大学”。[2]国家开放大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重组与升级,国家开放大学重新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学内容改革和学习评价。作为国家开放大学重点专业的法学本科也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其中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取消还是要加强[3],是全员参与答辩还是部分参与答辩,是保留单一传统论文形式还是向多元化转变,成为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法学教师日常教学中经常讨论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问题。

一、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的现状

毕业论文写作是开放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2年5月出台了《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试行)》。

1.毕业论文基本要求。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不能用专科毕业论文替代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必须为学术性论文,不能用法学案例评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法律工作总结等其它形式。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必须在6000字以上。毕业论文选题不能太集中,本科阶段课程内容选题要高于总选题的30%,选题要同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

2.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必须由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的老师担任,一般选用中级职称或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本科毕业初级职称的教师工作五年以上才有资格担任本科论文指导教师。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以上的审判员、检察员、律师也可以被聘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资料收集、写作方法的运用、文献检索、写作提纲的拟定、督促学生按写作计划完成初稿;论文初稿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成绩初评,书写评语。

3.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员须全员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由3人组成,答辩主持人须具备高级职称,答辩组由电大教师和外校答辩教师组成。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的认定除了要看毕业论文的本身质量外,还要看学员现场答辩的情况,通过答辩来检验论文是否为学员本人完成。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个等第。优秀人数不得超过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大众化教育阶段下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下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探究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非工科类电工学课程是非电类专业学生(贸、经、管、法、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在校获取电子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非工科类电工学教学面向众多专业,学生受益面非常广,教学改革关系到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电工电子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同时,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数在不断减少,非电类电工学教学学时也在相应减少,面对学时减少和内容膨胀,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长期以来,各院校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非电工科类专业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教学内容侧重于使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非工科类专业学生很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首先,教学内容不合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学理论性太强,过渡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定理的掌握和理解,侧重具体题目的计算分析,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

其次,是教学方法不妥。电工学教师都是长期从事非电类工科专业教学的。对非工科类的电工学教学无所适从,由于学生文理科均有,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对这类学生很不适应,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全文阅读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摘要】从社会网络研究角度出发,选取CNKI北大核心期刊中2010-2012年标题包含“电子商务”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对作者合作网络进行研究。对合作网络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其网络节点、边数、密度和中心性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合作的整体现状和特征。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电子商务 作者合作

一、引言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趋全球化,科学合作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成为发展大科学和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主要途径。科学合作对于凝聚创新思想、获取科技信息、共享研究资源、培养和造就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在重要学科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取得科学突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和商业模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市场和产业结构;改变着产品、服务及其流动;改变着消费者的价值和行为;并改变着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本文以电子商务领域作者合作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社会网分析软件Ucinet对电子商务领域科研人员合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以期能够快速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科技文献的发展现状,为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量化信息,为科研人员的整体合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合著论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在2010年至2012年间,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版)所包含的期刊上,标题包含“电子商务”的所有文章。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索平台上,从数据库中全部下载每篇文章的相关信息,包括论文题名、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字、资助项目、期刊名、发表年份、卷期号等信息。在本项研究中,最终得到1563篇文献数据,涉及到2338位作者。

全文阅读

《电磁电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式探索

摘要:总结多轮教学经验,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目标,《电磁电器设计基础》课程由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转变为课堂授课、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论文查阅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本科生创造了更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培养了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关键词:电器设计;教学方式;专业必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37-02

《电磁电器设计基础》是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电机与电器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直流磁系统、交流磁系统、永磁磁系统和交直流同时磁化的磁系统为对象,介绍这些磁系统的原理、特性计算和设计方法等。为了充分调动本科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例如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主讲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主要涉及到课程学时分配、课堂授课形式等。

一、缩减课堂授课学时

《电磁电器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直流磁路计算、电磁铁静吸力特性和运动特性分析、永磁磁路和极化电磁机构计算与分析、线圈及其热计算、直流电磁铁设计、交流磁系统分析、交直流同时磁化的磁系统分析等。在以往的教学中,该课程的课堂学时为46。顺应学校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学时的缩减,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将课堂学时缩减至38。原有关于磁系统设计的专门知识放到课程设计环节中介绍。在课堂授课中增加了电器中典型导体系统的电动力计算方法。课堂学时的缩减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选整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授课中应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注重各章节知识的连续性和紧凑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板书、自学、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经过教师的努力,教学结果表明该课程课堂学时的缩减并没有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关键点的掌握。

二、增设课堂讨论环节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兴趣,主讲教师在每节课堂上至少留出5分钟与学生互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采用各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利用这段时间为学生布置一些精巧的习题,要求学生即时解决;或者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提出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的疑问或看法;或者和学生共同探讨某些习题的求解方法。例如,在讲完磁路的基础知识后让学生思考“磁路中的磁通与电路中的电流有何区别”;在讲完直流电磁铁的基础知识后让学生思考“直流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后,其电磁力有何变化”,等等。实践表明,课堂讨论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全文阅读

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法的思考

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学科的特点,围绕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从课题的选择、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等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介绍了具体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课题选择;创新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黎静华(1982-),女,广西博白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16-02

电气工程以电磁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电能作为研究对象,是通信和计算机信息的载体,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电子科学和控制科学交叉,是基础理论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同时也是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庞大电力工业的安全运转、人类伟大的电气化时代离不开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既有着强基础理论支撑的、又有着广泛应用背景和应用平台的交叉混合型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1]该学科的学生既需要掌握理论分析的知识,又需要掌握服务于国家能源发展、电力工业的特殊技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电力工业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以培养科学和专门技术中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为目的。[2]因此,应根据电气工程学科的特点探索适合电气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途径,向电力行业和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一、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1.电气工程学科硕士学位培养的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技能;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备较好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全文阅读

电影文化批评的符号学方法运用

[摘要]电影符号学是符号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法国电影符号学以及最新的符号学理论发展为电影文本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工具。法国电影符号的电影叙述与意识形态研究揭示了电影文本意义的传达方式。当代符号学提出的聚合轴运作、解释项概念与符号化过程等,为理解电影文本意义的多元开放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分析手段。符号学对意义传达机制的解释,有助于文化批评实现揭示大众文化运行机制的目标。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符号学;文化批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032-03

一跨学科的电影符号——文化批评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麦茨为代表法国电影符号学家认识到电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他们秉承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传统,试图通过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运用到电影研究,建立一种纯客观的、科学的解释电影意义的学科——电影符号学。

虽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重要理论家的相继辞世,法国电影符号逐渐丧失其理论创新锋芒,但其多年的理论成果积累也相当可观,已经成为当代电影教学的固有部分。①

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符号学在当代的发展中,广泛吸收了结构主义之外的理论成果,如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符号学的研究手段,带来了意义传达机制研究的革命性突破。

作为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电影在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当20世纪60年代英美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兴起时,电视在大众生活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90年代互联网的兴盛更是带来了网络视频、游戏的全球化流行。这种变化导致电影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受此影响,自雷蒙·威廉斯以来,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的重心就放在了电视及后来兴起的网络视频、游戏上。但近年来,随着电影制作与播映技术条件的革命,电影业开始了强劲复苏。②作为与社会发展变化密切联系的实践研究,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cism)③应该积极响应此变化,调整研究对象,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应用于电影研究,推进对大众文化的理解与阐释。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