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店长年中总结

店长年中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营饭店总经理的职业路径研究

[摘要]文章以民营饭店总经理为对象,研究其职业路径的特征与规律。研究内容包括民营饭店总经理的职业路径类型、职业路径长度、管理经历、职业路径的变迁等。研究结果发现,民营饭店总经理的职业路径有着不同于国外研究的特征,如职业路径类型的多样性;职业路径中的多样化变迁路径;经理人市场对正副职总经理职业路径的影响不同等等。

[关键词]民营饭店;总经理;职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2-0070-06

职业路径是一个人一系列工作经历所形成的路径,是关于时间的函数,即通过对每一个时间段上的一系列职业位置的连续性考察,反映出有关工作经历的过程或结果。就个体而言,每个总经理的职业路径都是不同的,因为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总经理的职业路径。但职业路径上的每一个点都可视为个体能力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总经理的职业路径,不仅可以反映出他的工作经历,还可以透过职业路径上的某一点来察看某一时间点上所处的行业环境、组织环境和个人环境。正如内贝尔(Nebel)所言,具体的职业路径应该能成为一个规律而不是一个例外。

饭店业是我国最早产生职业经理人的行业之一,但是在产权结构复杂的中国饭店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国本土饭店经理人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哪种性质的企业推动?国有饭店长久以来是我国饭店业的主体,但是国有饭店的领导是行政任命制,市场机制在筛选国有饭店经理人时是失灵的。外资饭店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饭店业,同时也引进外来的饭店中高级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绝大部分属于饭店职业经理人的范畴。但是,外资饭店在成为培养中国职业饭店经理人的主动力上存在一些障碍:一是外资饭店本土化进程缓慢,其高层职位一般由外国人控制,中国本土的管理人员很难打破外资饭店高层管理者的“天花板”效应;二是外资饭店的数量有限,在中国饭店发展战略中,不可能成为饭店业的主体,因此,数量众多、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民营饭店方能真实体现我国本土饭店业的发展轨迹和管理水平,并成为我国本土饭店职业经理人培育的重要摇篮。本文旨在揭示我国民营饭店总经理的职业路径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独特性,为我国饭店研究提供必要的补充。

一、相关文献综述

全文阅读

我国零售业态的区域竞争态势比较分析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业态变革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零售革命以来,我国零售业从百货商店为主导的单一业态结构,已发展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商店、专卖商店、便利店等并存的多元化业态结构。通过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数、销售额等规模指标,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零售业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分析我国零售业各业态在不同地区的区域性竞争态势。

关键词:零售业态;结构;竞争态势;比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以业态变革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零售革命在中国爆发,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然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仅各地地理条件、自然状况千姿百态,而且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社会结构、消费习惯也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各地区间不同零售业态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本文以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为样例,对我国零售业各业态在六大经济区域(不包括港、澳、台)的发展状况进行交叉比较分析,从而探究其在不同地区的区域性竞争态势。

一、我国零售业态在各经济区域发展状况的交叉分析

(一)我国零售业态在各经济区域门店数的比较分析

从表1可看出,2004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态中,百货商店在全国门店总数为2637个,比上年增长23.9%。其中以分布在华东为最多,约占全国总数的72.5%。华北分布最少,只占总数的2.1%。相比上年,各区域百货商店门店数增长最快的是华东,约31.3%,其次为中南地区,约22.5%,最少的是东北,呈负增长,为-2.8%。这说明百货商店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经济区域,而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老工业基地东北经济区的门店数正呈下滑的趋势。中南地区的门店数扩张也迅速,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中南地区将超过东北而成为我国第二大百货商店门店分布地。值得思考的是,传统零售业态百货商店在我国商业相对发达的华北竟然最少,而且增长速度也很缓慢。

超级市场在全国的门店总数为14073个(含港澳台),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以华东分布最多,占总数的59.7%。分布最少的是东北区域,只有121个,仅占总数的0.9%。与上年相比,超级市场门店数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华北,约29.9%,最少的是西北,只有12.8%,但却是西北发展速度最快的零售业态。

专业店在全国的门店总数是25867个,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在华东分布最多,占总数的39.5%,但是华东地区增长最缓慢的零售业态,仅为9%,这说明占据华东总门店数三成多的专业店发展速度开始趋缓。在西北分布最少,只有822个,仅占总数的3.2%。与2003年相比,西南地区的专业店门店数增长速度最快,达到56.7%,成为西南门店数最多(占83.7%)的零售业态。然而,一个区域零售商业的发展过分依赖于单一的零售业态终究是一种畸形的不健康的商业发展,因此,西南地区如何积极发展专业店以外的零售业态将是摆在他们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虽然也是华北门店数最多的零售业态,但与上年相比,专业店在华北却呈负增长,为-0.6%,说明在华北处于相对饱和的专业店开始慢慢进行调整和转型,向专卖店等业态进行转化。另外,在东北经济区内,专业店门店数也最多,有1319个,占整个东北总数的半数多。

全文阅读

近年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发展状况

去年,统计范围内的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和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分别为23.1%和24.2%,均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在21个大类商品中,有11类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在20%以上,其中,食品类增长32,1%,服装类增长23.3%,金银珠宝类增长41.5%……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3月27日的统计信息,去年,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宏观经济、居民收入和消费品市场均呈现出创记录的快速增长,为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型零售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模扩张更加趋于理性,注重做强、做大、做实区域优势,稳步推进扩张区域,突出主流业态和市场定位,积极探索业态创新,呈现出销售额快速增长,业态结构进一步优化,利润快速增长的健康发展态势。

一、商品销售创1995年以来最高增长速度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去年统计范围内的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和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分别为23.1%和24.2%,均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在21个大类商品中,有11类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在20%以上,其中,食品类增长32,1%,服装类增长23.3%,金银珠宝类增长41.5%,化妆品类增长24.2%,家具类增长21.3%,音像器材类增长20.9%,日用品类增长29.8%。

二、大型零售企业效益快速提高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49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是百货店、超市、家电专业店、家具建材专业店业态)统计显示,2007年大型零售企业效益快速提高。

(一)利润高速增长

2007年,497家零售企业主营业务全面盈利,主营业务利润712.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百货店业态企业同比增长25.1%,超市业态企业同比增长18%,家电专业店业态同比增长6.3%,家具建材专业店业态同比增长32.6%。

全文阅读

“如何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人才流失策略研究”研究总报

摘要:“如何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人才流失策略研究”课题经过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探讨与研究》总课题组批准,于2015年7月立项。立项后,我多次聘请上级主管部门的专家、学者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课题研究已经完成,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

中图分类号:F26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课题研究现状

中国的酒店业自1991年以来,连续二十年开始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22.1%。到现在为止,以住宿和餐饮为经营项目的企业近320多万家,年收入超过元,约占GDP的5%。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餐饮收入约为20542亿元,同比增长 13.8%,从业人员约2200万人。根据国家公安局登记的数据,2014 年我国的酒店行业数量已经超过3260万家,同比增长8.9%;其销售收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25.3%;实现营业利润1528亿元,同比增长30%(节选自国家统计网数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15年底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二、课题研究原因

对酒店的发展前景的意识不够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著名品牌的酒店管理集团纷纷登陆到中国酒店业市场,例如香格里拉(香港上市公司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的品牌)、喜来登(Sheraton)等世界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他们通过其强大的实力的美德、以及一流的管理和品牌,还有对人才本土化策略的实施,来逐步立足于中国市场,逐步做大做强。随着这些集团的的经验及实力的扩充,他们也开始从中国本土招贤纳士、储备人才。例如在在中国的北方 地区,有两个城市的香格里拉酒店(长春和青岛)的总经理由中国人来任职,而副总经理由外国人来担任。这意味着,在经历了酒店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转型之后,中国酒店业的现代 结构发生质的变化。酒店的管理层结构过去的中专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转变成了对高 等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据调查, “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目前提高人才质量已经成为了最为迫切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未接受过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人员占当地酒店对外招聘总人数的72.3%以上”。 因此,当今的中国酒店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事实上招收的大学生的留店率及晋升率明显过于偏低。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酒店行业的自身情况是存在联系的。由于目前,社会普遍存在“酒店是伺候人的工作”、“在酒店工作低人一等”的概念。 在大学生们受其影响的同时,大部分的学生家长也反对他们的孩子到酒店工作。因此一 但又机会的话,他们都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离开酒店、去其他行业工作。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沈阳市星级饭店发展研究

摘要:由于饭店竞争市场加剧,沈阳市星级饭店呈现出经济效益下滑,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的局面。从饭店业现状入手,探索沈阳饭店业走持续可发展途径。

关键词:星级饭店;现状;未来发展

一、沈阳市星级饭店现状

(一)现有饭店接待能力。2001年沈阳市有涉外饭店114家,客房12971间,床位数17197张。按70%的开房率每间客房1.4人计算,2001年沈阳涉外饭店年接待能力463.97万人次,是沈阳2001年接待游客240.35万人次的1.9倍。

(二)饭店的档次结构。沈阳市2001年共有涉外饭店11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饭店9家,三星级饭店50家,二星级饭店47家,一星级饭店6家。饭店档次结构中中档饭店相对数量较大,占饭店总量的85%,而高档饭店和低档饭店相对数量较少,占饭店总量的15%。

(三)饭店数量结构变化分析。近几年来,沈阳市饭店的接待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99年到2001年,饭店数量由75家增长到114家;客房数由9487间增长到1797l间,增加了3493间,床位数由17302张减少到17197张,减少了105张;客房平均出租率由46.3%增长到51.7%。以上数据表明沈阳市饭店在硬件设施和接待能力上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从客房出租率上可以发现,饭店客房总量相对过剩,而且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低于55%这个中国饭店业平均出租率经验型平衡点,这表明沈阳市饭店业整体行业处于亏损。

二、沈阳市饭店客源分析

(一)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全文阅读

论我国百货店经营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 要]本文归纳整理了百货店行业近20年来,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经营管理失败,拟对现有百货店的经营及未来百货店的开办提供借鉴和参考,避免重蹈覆辙,少走弯路,让百货店的经营与发展向着更好、更高、更快的目标推进。

[关键词]百货店;经营管理;失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3-0040-02

1 店铺小而全,商品无特色

店铺规模小于万米,通常会被认为是小店铺。小店铺最忌讳做“小而全”,即什么都有,什么都无法做好。由于任何商品品类均无特色,店铺便没有聚客能力,往往会走向衰败。很多小店铺为在竞争中求生存,总会抓住某个品类全力发展,做出特色和知名度,并不仅仅停留在流通环节,而是向上游发展,包括原材料开发、产品设计开发到产成品的销售形成一条龙服务。小店这样运作就会成为精品中的精品,不仅能在市场竞争中根深蒂固,还能跟大店同台竞争。

2 店铺长期不调整,无生机

在百货店经营中有这样的说法:“商店商店,一日三变”,形象地比喻了商店的“善变”后而“变善”。好的百货店通常是半年一小变,两年一大变。这些变化表现在商品的布局和陈列的推陈出新、店堂的灯光与色调的焕然变化、主动线和辅动线的调动、商品品牌的更新、员工工装的变化等方面。店铺长期不调整,就不能对顾客产生吸引力,商店的聚客能力会越来越弱,从而影响供应商调整货源的积极性,不愿再配送当年的新品和畅销品,反而把其在别家百货店的积压品、滞销品转移过来,这样加剧了恶性循环,百货店必死无疑。

3 店铺定位不稳定,闪变闪调

全文阅读

江苏省饭店产业组织发展导向

近年来,江苏省饭店的规模与档次不断升级,进入扩张式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市场结构不够合理、集团化水平不高、市场创新意识薄弱、饭店市场良性竞争环境缺失、饭店企业绩效过低等问题突现,严重影响到江苏省饭店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引入SCP范式的思路

SCP范式是19世纪30年代以哈佛大学教授贝恩(Bain)为主要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体系,是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简称。依据SCP分析的基本框架,国内学者魏洁文研究了浙江省饭店业的组织结构优化(2008),赵小芸研究了经济型饭店产业组织演进(2007)。本文引入组织发展的时间序列因素,借助动态SCP分析法对江苏省饭店业市场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其演进发展规律。

二、江苏省饭店业市场SCP分析

(一)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S)是指对市场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等。

2005年至2009年,江苏省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国旅游业总收入的比率逐年增加,而饭店业市场份额则相对稳定,并没有呈现出与旅游业发展相一致的上升趋势,饭店业营业总收入近几年位于全国前五名,旅游经济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三名。

市场集中度通常使用行业集中率CRn值表示。江苏省规模较大的饭店管理公司除金陵饭店在本省管理30家饭店、玄武饭店管理6家饭店、古南都投资发展集团管理4家、扬州瑞扬酒店管理公司管理4家外,其它规模均较小。以2009年底江苏省星级饭店916家为参考,CR4=4.8%,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CR4<30%的市场属于竞争型市场结构。竞争主体高度分散、产业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是导致竞争型市场形成的重要原因。

全文阅读

泰州旅游酒店业发展特点及战略研究

摘 要:酒店业,是旅游产业的感应器,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当前泰州旅游酒店业要正视层级不够优化、空间分布欠合理、产品类型单一、国际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现实情况,坚持多元化、集团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强化自身优势,真正实现泰州酒店业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旅游酒店; 发展特点; 战略

酒店业,是旅游产业的感应器,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当前泰州旅游酒店业要正视层级不够优化、空间分布欠合理、产品类型单一、国际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现实情况,坚持多元化、集团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强化自身优势,真正实现泰州酒店业的跨越发展。

一.泰州旅游酒店业整体发展特点

(一)数量规模不断增长,成为展示泰州的重要窗口

近些年来,泰州酒店数量不断增加。区位交通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加上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来泰进行商务和旅游活动的客人日益增多。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080.7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0.61亿元,分别增长17.43%和23.3%。大量来泰的客人,推动了泰州酒店业的迅速发展。作为苏中、苏北地区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泰州宾馆近10年来接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成功举办十多次国际赛事,成为泰州商务和旅游接待的重要窗口。目前,泰州有一批按照高星级标准在建或计划建设的酒店,3—5年内全市星级酒店特别是高档酒店数量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二)档次规模结构基本形成,整体发展变化比较平稳

从规模类型来看,泰州拥有星级酒店、宾馆、饭店、商务酒店、经济型酒店、度假村、招待所、旅馆等各类住宿设施,类型比较齐全。2010年,全市31家挂牌星级酒店中五星1家(占3.23%)、四星6家(占19.35%)、三星17家(占54.84%)、二星7家(占22.58%)。而在“十五”期末的2005年,只有20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1家(占5.0%),四星级2家(占10.0%),三星级9家(占45.0%),二星级8家(占40.0%)。总体来说,“十一五”时期泰州星级酒店的档次规模结构有了一些变化,其中高星级酒店比例有一些增加。在这五年之中,泰州星级酒店客房规模虽然在总量上稍有增加,但各个规模档次的星级酒店及客房数目比例变化并不明显。总体而言,在泰州的星级酒店中,中小型酒店仍占大多数。泰州的高、中、低档次酒店的规模结构初步形成。

全文阅读

零售业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随着外资的大举进入,零售业发展表现为规模迅速提升、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市场集中度和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但是,中国零售业仍然存在规模偏小、快速膨胀式扩张等问题。今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体现为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新型零售业态进一步发展等。

关键词:对外开放特点问题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到2003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达到37693亿元,比1991年增长5.5倍,年平均增长15%;到200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在行业规模迅速提升的同时,中国零售业的业态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单一的百货商店为主导的业态结构,发展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商店、专业商店并存的多元化业态结构。自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零售业市场全面开放,这也使得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我国,这直接影响着中国零售企业积极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使中国零售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具体看来,中国零售业的特点表现为:

零售业规模迅速提升

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77亿元,年均增长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增长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693亿元,增长15%;餐饮业零售额6066亿元,增长123%;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部分商品的零售额增长十分迅猛,成为零售市场上的一些亮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8.5%,通信器材类增长7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3%,家具类增长28.2%。

从零售百强企业来看,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的平均规模快速增长。与2001年的相比,2002年百强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3.6%,商品零售额增长26.8%,零售增长速度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3%。2002年零售企业百强平均每家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为28.95元人民币,零售额为24.13亿元,比2001年分别高5.53亿元和5.1亿元。

新旧业态并存发展

全文阅读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随着外资的大举进入,零售业发展表现为规模迅速提升、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市场集中度和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但是,中国零售业仍然存在规模偏小、快速膨胀式扩张等问题。今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体现为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新型零售业态进一步发展等。

关键词:对外开放特点问题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到2003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达到37693亿元,比1991年增长5.5倍,年平均增长15%;到200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在行业规模迅速提升的同时,中国零售业的业态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单一的百货商店为主导的业态结构,发展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商店、专业商店并存的多元化业态结构。自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零售业市场全面开放,这也使得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我国,这直接影响着中国零售企业积极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使中国零售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具体看来,中国零售业的特点表现为:

零售业规模迅速提升

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77亿元,年均增长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增长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693亿元,增长15%;餐饮业零售额6066亿元,增长123%;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部分商品的零售额增长十分迅猛,成为零售市场上的一些亮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8.5%,通信器材类增长7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3%,家具类增长28.2%。

从零售百强企业来看,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的平均规模快速增长。与2001年的相比,2002年百强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3.6%,商品零售额增长26.8%,零售增长速度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3%。2002年零售企业百强平均每家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为28.95元人民币,零售额为24.13亿元,比2001年分别高5.53亿元和5.1亿元。

新旧业态并存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