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主题论文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题班会为载体道德教育论文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挑战

现代市场经济所包含的个体本位、优胜劣汰等原则,往往会使一些学生对个人利益的要求更加强烈,奋斗欲、成就欲也更加迫切,而当这些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可能淡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且市场经济的逐利性特点,也容易诱导大学生急功近利,重利轻义,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

网络的虚拟化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其生活方式,产生人际障碍,人际关系淡漠和人际距离疏远,并导致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方便了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这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会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而且也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

二、大学生主题班会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最基本、最常用的途径之一,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道德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阵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借助主题班会来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帮助大学生明确思想认识

全文阅读

德育学科建设研究论文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究竟如何看待与处理好传统德育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文化建设的关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学科体系如何建设得更为完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全国50余位德育专家学者于1994年10月24─—28日参加了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现状,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把握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势,热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学校德育出现的新现象,围绕“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全文阅读

德育继承与德育学科构建的关系探究论文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究竟如何看待与处理好传统德育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文化建设的关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学科体系如何建设得更为完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全国50余位德育专家学者于1994年10月24─—28日参加了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现状,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把握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势,热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学校德育出现的新现象,围绕“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全文阅读

教育哲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重心的演变

收稿日期: 20110306;修回日期:20111025

基金项目: 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2011sk378)

作者简介: 刘艳琳(1972),女,安徽宿州人,讲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届硕士;朱家存(1963),男,安徽舒城人,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分析,本文根据第一作者硕士论文修改而成。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演变;教育研究;文献分析

摘要: 通过对《教育研究》1979―2008年1972篇论文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教育哲学、德育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重心的演变,发现:不同时期教育研究对三大领域的关注存在显著差别;同一领域下的各类论题,发展态势不一,关注焦点差异巨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与我国社会转型方向一致。基于此,展望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00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1)06071806

Evolution of Research Focu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Based on Analysis of Related Literatur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1979-2008)

LIU Yanlin, ZHU Jiacun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232038,China;2.Academic Affairs Offi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 )

全文阅读

近几年国内德育研究之主题

【摘要】我国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与危机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为德育的改革与发展做了艰苦探索,不断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对德育研究的主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对过去六年我国有关德育的研究作一回顾与分析,发现个中尚存的缺陷和问题,找到其未来有待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德育研究。

【关键词】德育研究主题分析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我国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与危机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为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艰苦探索,不断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本文选择2005年至2010年为时间段,试图针对德育研究的主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对过去六年我国有关德育的研究作一回顾与分析,并作简略的评述。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期刊传递的信息具有快、新、全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最近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其中《小学德育》是全国唯一一份全面反映小学德育工作的权威性杂志,《教育研究》则是一份声誉卓著的综合性的教育类核心期刊,该刊专设德育栏目刊登有关德育方面的文章。前者应用性较强,为广大教师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后者更多是反映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国内学者欲了解德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最权威、最精准的信息,恐怕绕不过这两份期刊。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搜集和整理了《小学德育》和《教育研究》两份期刊2005年至2010年六年间刊登的所有与德育相关的文章,并根据我们不成熟的见解对这些文章进行分类、统计和简要的评析。尽管是一孔之见,但仍期盼能通过对德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对比与分析,发现个中尚存的缺陷和问题,找到其未来有待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德育研究。

在当代中国德育理论界,我们比较了中西方若干较有教育影响的工具书和德育学专著,如胡森(HusenT.)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90)、《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等。尽管表述和呈现形式有所不同,我们仍能发现其中关于德育本质、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课程、德育方法等基本课题及共同关注的问题。此外,随着我国愈发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的建设,出现了许多过去未曾涉足的,却又是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如针对德育主体、德育的社会环境、德育范畴等问题展开论述。故我们认为,主题分类有十,分别是:德育范畴;德育本质;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德育的社会环境。

二德育研究主题之简析

全文阅读

德育学科建设继承策略论文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究竟如何看待与处理好传统德育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文化建设的关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学科体系如何建设得更为完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全国50余位德育专家学者于1994年10月24─—28日参加了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现状,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把握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势,热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学校德育出现的新现象,围绕“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全文阅读

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与理路关系研究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应研究德育的理路与实效性的关系,在理路与实效性的逻辑观照下,发挥德育的多元主体共同体作用,以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生活为中心布局“三位一体”德育实践,建成理论路向清晰、实践路径通畅的高校德育生态新格局。

关键词:学校德育;实践;实效性;理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87-04

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个老问题,老题需要新解。实效性问题关乎德育的生命线。围绕这个老问题的研究从未终止过却也未曾根解,当低效德育投射出认识不清、思路混乱、本质模糊、目的不明时,需要德育工作者从理路问题上反思德育,理路及其问题视阈是试解德育工作低效的新的逻辑阈限,理应引起学界的聚焦与驻足且献出智慧。构建路向清晰、路径通畅的高校德育生态应成为学界努力的方向,根解德育低效,走出世人的话诟,彰显高校德育应有的样子,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觉。

一、高校德育的理路及其问题的提出

(一)德育理路的释解

理路概念由德育的实效性倒逼而提出,如何定义关键看能否辨清“理路”与“实效性”的关系。德育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德育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选取科学方法和恰当的手段,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最终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当高校德育工作符合德育理路要求时,其实效性就会很高,而当德育理路要求未能得到较好体现时,结果会是相反,因此,德育“理路”与“实效性”具有一致性。

基于这种认识,德育理路可以简要归纳为:高校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学理和逻辑思路,以保证德育的实效性。其实质是德育理论及实践层面的逻辑关系,表现为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时对理论规律的认识、把控水准及效果。

全文阅读

也谈学校德育的理论指导问题

摘 要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

关 键 词 德育理论与实践;大德育;华山中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12-03

笔者所在的华山中学位于南疆小城库尔勒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省级示范性中学,目前拥有两个校区,师生员工近八千人。十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行“大德育”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生源和师资条件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获得了考试成绩和素质培养的双丰收,教育质量大步跨入全疆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系列荣誉。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在寻求理论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以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全文阅读

对中学德育工作主题活动课程化的思考

【摘 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课程化思想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中,整体构建德育课程化活动体系,以此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正是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中学;德育;课程;课程化

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发生极大的变化,价值分岐、价值冲突和价值迷惘现象比较明显,极大地影响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现代物质社会影响下,青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的物质化、功利化、自我化倾向越来越强。在自主性、创造性、平等意识、民主精神、公正品格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与较高的诉求。但是,毋庸讳言,无论是从家庭教育生活还是从学校教育经验来看,一些青少年身上也存在着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缺乏同情心,不知道感恩,社会责任感不强,盲目追求品牌消费,心理素质脆弱,承受挫折能力较差,诚信品质有待进一步培养,缺乏远大的理想等。与此同时,学校及家庭德育工作缺少与之相应系统化教育。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呈现出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德育课程化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对德育课程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到80年代,德育课程己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对德育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晚,一些早期的德育著作和教材都没有对德育课程进行专题研究。到了20世纪90年代,德育课程才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一些德育著作开始以专章论述此问题,如魏贤超著的《现代德育原理》、戚万学等著的《现代德育论》、班华主编的 《现代德育论》、檀传宝著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等都有德育课程的专章内容。而同时代,有关德育课程的专门著作和理论研究文章日益增多,对德育课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如陈林根著的《新课程背景下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齐欣著的《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孔庆著的《德育呼唤活动课程》等。齐欣认为学生的德育活动课就其内容的性质而言,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学习类,二是人际交往类,三是社会公益类,四是自立自理类。孔庆认为德育活动课程分为三种类型:①常规德育活动课程;②专题德育活动课程;③学科德育活动课程。

有很多学校重视德育活动的序列化,并开始用德育课程化理念指导德育工作,比如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市洋泾中学、山东省潍坊一中等。我们观察到,不少学校在现实操作上,仍存在德育课程标签化、设计模式固定化、效果落实肤浅化等实质性问题。德育课程的核心在于实现德育要求的内化,突出其体验性。由此可见,对课程课程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然有很多工作可做。

二、德育课程化的理论依据

1.活动建构理论

全文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德育模式研究等

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德育模式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负责人:匡 瑛

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200062

在德育研究领域,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中职德育的研究尚少。关于中职德育和普通高中德育的区别在哪里?其重点是什么?如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道德课程是不是中职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理论和模式?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边化”“累赘化”倾向日益严重,德育效果低下,甚至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因此,如何走出雷同高中德育的模式,探索适合中职生需求,切实提升其道德素养的创新模式,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如何构建一种创新模式让职业道德教育成为整个中职教育教学的底色,也是值得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