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小论文怎么写

德育小论文怎么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探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什么?叶圣陶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新课标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要落实这些要求,作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引领学生推开心灵之窗,以灵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乐于“言为心声”,勤于“我手写我心”。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情的流露,正所谓“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本文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在审题中把握德育导向

德育导向就是说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教师坚定的、鲜明的态度,体现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很强的道德导向作用。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往往是从形象直观的角度审视题目的意思,却不善于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含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扣住题目的重点词语,分析题目的内涵和外延,正确审题,确保作文内容扣题。

例如:“写你喜欢的周围的一处景物”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目标:1.写周围的一处景物。2.这处景物必须是你所喜爱的。3.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这样学生只能写周围的一处景物,那处景物有什么具体特点,自己为什么喜爱这处景物。小组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就说:“我写我们的校园。校园的特点是树多、花多,早晨我们坐在校园花丛中晨读,傍晚我们在芳香的樟树下做游戏,享受美好的童年时光。美丽的校园是我心中的乐园,所以我写校园。”还有的学生说:“我们九江有美丽的长江,我想写万里长江。长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是我们的骄傲,我要讴歌万里长江。”通过这种方法写出的作文能够流露出学生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2、在选材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审题,还要让学生学会选材。主题思想是作文的灵魂,那么突出思想的材料就是作文的血肉。针对作文题目,学生选取怎样的材料才能使作文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要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也就是说,作文选取的材料要真实可信,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在作文选材中,学生说真话、表真情,不失为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选取自己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的真情实感的材料时,要及时渗透德育教育,使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

全文阅读

德育案例的写法

德育案例的写法

文章标题:德育案例的写法

德育案例的写法

案例就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的、有价值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指所选择的事例必须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所谓有价值,就是指事例的内容中隐含着教育、教学中的某些矛盾冲突和规律性(理论)的问题。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德育案例是一个德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怎样写好德育案例

1.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全文阅读

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研究

摘 要:德汉互译是各高校德语专业必开的课程,但是,教什么?怎么教,仅仅局限于德译汉,还是汉译德,还是德汉互译并重,同时兼顾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进行有效的、密切联系实际的练习设计? 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的难点有哪些?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德语专业;教学改革;德汉互译;德语写作

据统计,我国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至少有82所[1]。在中国大陆,德语已经是通用外语之一[2]。德语国家是西方强国,德国是欧盟经济的火车头。德语已成为“欧洲的语言”[3]。随着中德关系的全面发展,对德语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强劲。“德语应用文笔译”或者“一般应用文笔译”几乎是国内各个学校德语专业都开设的课程之一。在中国台湾则是开设“德语应用文写作”。大陆部分高校德语专业也开设这门课。在国内,明确开设“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的则为2008年在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当时还叫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所首创。

当然,翻译课程也需要翻译理论、翻译研究成果来指导的。关于中国译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我国翻译学界知名学者吕教授俊认为是:“始终缺乏一种直觉的自主性,这就使得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显示出更多的依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跟风”现象[4](吕俊2014:1)我们认为我国德汉、汉德互译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一方面,教德汉互译的人并不少, 起码有8所高校德语专业开设了德语的翻译硕士(MTI),另一方面,这方面的书籍、教材很少,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很少,只要看看中国知网(CNKI)就知道了,有价值的、有真知灼见的原创论文就更少。我们的德语研究、翻译研究中人云亦云的比较多。

国内高校德语专业开设的“德语应用文笔译”或者“一般应用文笔译”最大的问题是:简单照搬国外教材,教学中实行的是把德语书信翻译成汉语这种“单行道式”的教学,不进行德汉应用文之间的互译,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基本上没有得到锻炼;在翻译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简单的“信达雅”处理,一般不顾及文化差异;内容上或者说选材方面仅仅局限德语信函的汉译。为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做法,通过开设“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实现一箭三雕的目的。

一、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的性质及课程

定位

在现代汉语里,“应用文”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5]。在现代德语里,“应用文”这个概念,常见的有三个词:Schriftverkehrs- kunde,normative Schreiben,Musterbriefe。Normativ这个词根据德语国家最权威的《杜登德语通用大词典》指的是:(bildungsspr.)als Richtschnur,Norm dienend; eine Regel,einen Ma?stab für etw. darstellend,abgebend[6].

全文阅读

小学教师德育素养的培育

对小学教师德育素养这个问题的思考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做大学生德育工作。2006年,我来到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工作更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初等教育学院工作中,我接触的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及一线小学教师,从事的是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那么,今天的小学教师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呢?近日,中国教育学会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教师核心素养的思考。我认为,无论小学教师素养体系如何,都不能没有德育素养,德育素养是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一、小学教师德育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那么,如何理解德育素养是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我们先来看看国家政策怎么说。

(一)国家教育政策对“立德树人”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在《纲要》的“素质教育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特别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2014年,教育部为把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于教师来说,无论进行哪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都必须体现德育,都不能不“育人”。而实施德育工作离不开德育素养,所以说德育素养是每位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此,需要提出的是,《纲要》中用的是“渗透”一词,我们也习惯了这一用法,“渗透”的提法将德育看作独立于各学科之外的,犹如盐入汤。但我认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不是渗透进去的,而是体现出来的。“渗透”和“体现”的内涵不同,“渗透”意味着由外进入内部,“体现”则意味着各学科教学本身蕴含着德育的元素和内容。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存在已经说明了“体现”一词,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各学科本身就有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若学科教学缺乏了德育的内容或目标,则可以肯定地说,教学没有完成它真正的意义,所以赫尔巴特说“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教师德育素养的要求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我院承担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工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涉及了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六十条基本要求。在不同领域中都对小学教师的德育素养提出了要求,具体体现在六十条的“基本要求”中,如,第十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十条“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第三十条“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这三条基本要求分别从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小学生发展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三方面对小学教师的德育素养提出要求。由此更为清楚地意识到德育素养是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可以说,缺乏德育素养的小学教师不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

全文阅读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札记三题

一、文章主旨需要在深究中挖掘出来。

刚教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觉得最值得深究的就是哲学家死后,他的弟子们从哲学家最后一课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哲学家引导他的弟子用一年的时间去感悟。我在教学时问学生:“弟子们想的办法不行吗?不能根除杂草吗?”

“可以除掉杂草,但是必须每年除草,杂草才不会重生。”

“用火烧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是会长出来。”

“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但是,石灰过期,杂草又会生出来。”

“斩草除根可行,但是草非常容易存活,草的种子很快又会生出草来,所以这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是啊,所以,只有在上面种上庄稼,杂草才真正能被根除。

你又是怎么理解“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全文阅读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德育的工作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承载了古今先进的文化与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蕴涵其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也因语言而传承下来。而学生正是在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借由作品内容、内涵、作者思想领会这几千年传承下的文化与思想的积淀。而语文教师正是悠久的古文明和今文明的传承者与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讲解主题与思想中必然会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令学生印象更为深刻,效果更为卓著。

怎样的语文教师才能真正教好学生,那必然是专业性与德育性相结合。而语文教师又如何增强德育教学能力呢?我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有目标的进行教育

教育的德育目标是进行道德、理想、意志、情操、信念的培养。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也十分有侧重性,所选取的课文多是名家名篇,十分注重文学性,包含了作者的深情,给学生以震撼。

(一) 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震撼学生的心灵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全文阅读

“口号”及“意义”: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选题两忌

摘要 按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的精神,任何选题均非论文写作之禁忌。然而,在现实中,因“口号”及“意义”之先天不足,以其开题往往徒增论文写作难度。以“体育强国”、“新农村体育”、“体育生活化”、“快乐体育”等“口号”开题,因“口号”本身“可能逻辑瑕疵”、“观点先于论证”、“论题空大”、“观点自明”、“广为传播”等特点,导致“伪题真做,必无结果”、“大题小做,泛泛空谈”、“因素繁多,难于论证”、“人云亦云,创新乏力”等写作困境。以“意义”或“价值”开题,则预设体育“意义”或“价值”之隐晦,以致于非得以论文的形式反复论证,但事实上,体育之“意义”或“价值”人尽皆知,若写作者无思想之天分,论证其“意义”往往并无意义,论证其“价值”反而缺乏价值。在论文选题中,最应避免的情况是同时出现“口号”与“意义”,这将造就一份宣传材料,而非一篇学术论文。

关键词 口号;意义;选题禁忌;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4-0033-04

1 论文选题:从“运用之妙”回归“兵法之常”

《宋史・岳飞传》有名旬:“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中后八字,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为今人大为推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与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内在精神颇为契合,该书开篇首句即:“无论考察历史插曲,还是抽象地分析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都表明了这一点:唯一不禁止进步的原则便是怎么都行。”张之沧教授更以法伊尔阿本德“怎么都行”的精神,写出“体育竞技中‘怎么都行’的方法论”一文,认为:“‘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对于指导体育竞技十分有用。它既可以给体育竞技带来一种发散式思维、批判性态度和不断超越的境界,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教条,拒斥一切永恒和绝对,也可以在体育竞技的战略战术与理论实战的创新上,敦促人们创立新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启迪人的头脑,开发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锻炼人的应变和实战能力,提升体育竞技水平。”

无论是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还是法伊尔阿本德“怎么都行”,以及张之沧“体育竞技中‘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其中智慧高远,自不待言。但就论文选题而言,上述智慧过于“高远”,初学者若好“高”骛“远”,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实,在看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时,我们不可忘记之前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在看到法伊尔阿本德“怎么都行”时,我们不可忘记西方思想中一以贯之的、以“科学一逻辑”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在看到张之沧“体育竞技中‘怎么都行’的方法论”时,我们不可忘记茅鹏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发展出以“一元训练理论”为代表的训练学基本理论。后者是常态,是规范,是基础;前者的成果只有在后者的枝干上,才能有创新超越的可能。

选题是论文写作之首要步骤,西谚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之说:选题适当,则事半功倍,一马平川;选题不当,则事倍功半,阻碍连连。论文选题时,不可忘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前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若不知“兵法之常”之“常”,而欲知“运用之妙”之“妙”,其难度可想而知。同样,在才气纵横、挥洒自如的“怎么都行”之前,必须经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规范训练。

2 体育论文选题研究:综述与问题

全文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两个问题:(1)理论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空洞的理论说教,使德育形式主义严重,变成了唱高调,说空话;(2)缺乏整体性,内容头绪繁多,未从本源抓起,实施脱离学科教学实际,各自为政,难以形成体系。因而思想品德教育高消耗,低效率,质量不高。如何才能改变这个现状呢?我认为,应从根本抓起,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构建学用结合的德育机制,将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落到实处,才能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下面,我们以小学语文第五册《小摄影师》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结合型课堂教学技术,落实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一、整体感知阶段――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中心、结构,奠定进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的基础

首先,组织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中心、结构,获得粗线条的教材结构图,构成学习本课的先行认知结构。本课主要写谁?读了课文,你喜欢高尔基吗?他哪些地方值得你喜欢?课文是通过什么事,来表现高尔基热爱、关心少年儿童的?通过初读、讨论,让学生对高尔基关心下一代的品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大概知道,课文是通过高尔基让孩子给他照相来表现高尔基关心少年儿童的。从而,为对学生进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实事求是,有根有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奠定基础,提供本课德育的固着点。

二、具体理解阶段――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情朗读中,进行运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分析问题的技能训练

首先让学生细读有关段落,弄清楚孩子怎样请求高尔基,高尔基是怎样同意让孩子给他照相的,并讨论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然后通过表情朗读来感受“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敬爱与恳求。接着,组织学生精读高尔基认真配合孩子照相的段落,深刻理解写高尔基听从孩子吩咐、主动配合孩子照相的语句(如“咧开嘴笑”“拿了张报纸,按吩咐坐下”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诚挚而深切的关爱。待学生深刻理解这部分内容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用自己的动作语言来深刻感受老一辈对下一代的爱。最后还要提问:当孩子因忘了装胶卷而哭着跑了以后,高尔基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不仅不生气,反而还那么着急地叫孩子回来?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仔细读书,通过讨论和表情朗读来加深对高尔基优秀品质的体验和理解。这样把“关心他人”的情感教育、人生观教育与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施教,不仅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而且由于坚持了对高尔基其优秀品质的“实事求是”“有根有据”的分析,因而对学生同时进行了一次潜移默化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三、总结升华阶段――在联系实际、升华认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首先提问:本文突出写了高尔基的什么特点?高尔基为什么不接待记者采访,却一直惦记孩子照相的事?组织学生研读课文,应用抽象思维方法,对已获得的具体、形象的教材进行归纳综合,形成具有充实、丰富内容的整体的高尔基形象。接着提问:高尔基为什么那么爱孩子?依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教材内容、中心进行评议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希望,高尔基站在这个高度,特别关爱少年儿童,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培养。通过讨论,达到深刻理解教材、升华中心、提高认识、获得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的目的。最后,还要向学生提问:在家里、在学校,你感受过别人对你的关爱吗?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说一说人们是怎样关心下一代的。人人都在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身边的爷爷、奶奶、老师、同学呢?让学生认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而要求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为社会、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结合型教学认为,必须从本源抓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初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应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只有这个目标,才能将各种纷繁的德育内容统一起来,五爱教育才有坚实的根基,只有围绕这个目标组织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我们还认为,学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只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可能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才能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才能从知、情、意、行不同角度全面、统一施教。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只有从本源抓起,构建学以致用的德育结构,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才可能获得事半功倍、高质高效的效果。

全文阅读

使德育开花结果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三维目标,我们一直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很大程度上我们忽略了我们熟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个人认为我们语文学科育德的挖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密切相关,最为关键的就是把语文学科的育德如何挖掘,挖掘出之后,怎样把育德落实好,而且是有效落实,我结合自己具体教学实例,着重从育德挖掘和有效落实这两块谈。

【关键词】语文德育;挖掘;有效实施

一、从萧忠民的《父子》中挖德育

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是一个孩子,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管教的也不是很严格,导致很多孩子丢失了很多好的品质,现在很多孩子甚至不了解所谓的品质到底有哪些,他们不了解人类美好的品质,又怎么会努力让自己去拥有这些美好的优秀品质,进而在平时的实际生活中确实的做到。“德育在现代中国既是诸育之首却往往在教育实践中被人忽视,甚至成为分数的附属,德育低效已成为一个不争的教育事实。”

萧忠民的《父子》是我在给学生上考试目标―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也就是在讲考点时上的一篇现代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节俭和勤劳这些品德,这些人类美好的品德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

首先,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读文本,让学生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来校看双喜,双喜正好有同学聚会,害怕从乡下来的父亲会给他丢面子,就安排父亲去看电影,他父亲看到双喜宿舍脏乱不堪,想找扫把扫宿舍,结果只找到剩下把柄的扫把,在垃圾桶旁给他们编了一个扫把,双喜却表现出不想要,他的父亲这时才心里不痛快,并且说:“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双喜也确使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确实有了转变,也有了实际的行动,就是用父亲编的扫把把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是利用两节连在一起的课进行教学,这样我可以做到使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对事件进行复述,然后使学生谈谈对双喜对待父亲的看法,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分小组讨论,第一遍就是让学生在反复读文本的基础上,谈谈他们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谈出双喜为了自己的面子,让父亲去看电影,不敢让大家认识自己的父亲;在双喜父亲把自己编的扫把给他时,双喜不愿意接受,这让他的父亲很生气。这时我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进行适时引导,我给出他们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思考:双喜的父亲知不知道双喜让他去看电影的动机?双喜的父亲去看了电影,他有没有责怪双喜?当他给双喜自己编好的扫把时,双喜没有打算要,这时他为什么心里便不痛快了?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讨论,讨论过后我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对前两个问题都可以正确作答:父亲知道双喜让他看电影的动机,也没有责怪他,因为在文中说道:“儿子的心事。他自然明白。但也晓得自己这副模样很不体面,因而也不怪罪儿子。”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是说不出的,这时我问学生“扫把”代表什么?他们说:“劳动”,我紧跟着问:“能不能换个词?”,他们说:“勤劳”,我再问:“双喜父亲给他的扫把是哪里来的?”学生找到文中:“于是便去木工房讨了木棒、棕索之类,不一会工夫便做成了一个新扫把。”我问学生:“父亲为什么不去买一个新扫把,而是自己做一个扫把?”到这里学生可以答出:父亲勤劳和节俭,我再问学生第二次讨论的第三个问题:“当他给双喜自己编好的扫把时,双喜没有打算要,这时他为什么心里便不痛快了?”自然而然,他们可以说出:双喜不要扫把时,父亲看到双喜没有勤劳和节俭的品质,所以父亲“心里便不痛快了”。也就是说父亲希望双喜要有勤劳和节俭的品质,双喜最终明白了父亲的心意,也确实有了改变,就是拿着父亲给他的扫把,把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我提醒学生注意:双喜不仅有了对勤劳和节俭的清晰认识,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了实际的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适时告诉学生勤劳和节俭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关键是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把勤劳和节俭做出来吗?

二、如何把挖掘出的“勤劳和节俭”有效实施

使学生再次进行讨论:为了让“勤劳和节俭”这些优秀的品质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计划怎么做?在这一环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拿出纸和笔把具体的操作写清楚。这时我对学生是由要求的,分两大块:在学校怎么做?在家怎么做?学生写好之后,让他们进行交流,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可以交流,学生在纸上写的还是很详细的,但为了让学生确实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做到,我让他们把在学校要做到的他们自己写的贴在教室的后面,把他们写的在家里做到的给收起来,放在我自己这里,我告诉他们,你们写的在家里做的这些事,我会在两个星期内,打电话问你们的父母,你在家里确实做了没有?在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听出他们在学校里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作业及时交,及时收,卫生去及时打扫,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完成……;在家里做到: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向父母要钱买一些不需要的物品,不和别人攀比……,之后我在学生提到的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让他们把具体的事情写清楚,以方便我在家访的时候或电话家访中询问,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会在两个星期后的班会课上反馈每一个人完成的信息,对完成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老师一定要取得学生的信任,而这份信任是在和学生长时间的相处中建立的,有了这份信任学生才有可能去做老师布置的任务,“信任可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因为信任是以承诺兑现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它能有效地发展出责任和尊重这样的核心价值”。

全文阅读

明白做人的道理表达自我认识 展开理性思考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

新课程以德育为核心,抓住学习内容的德育成分,坚持寓德于教,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运用渗透的原则,充分发挥渗透的功能,从而达到“文”与“道”之间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小学语文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笔者听了名师顾桂荣校长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谈谈顾校长是怎样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

一、从“听”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听”应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 “听”对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读和写的能力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一个人接受外界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事实证明运用听觉的频率要比视觉高很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使学生学会“听”的方法后,学生才能透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其中的内容。

在这里我们说“听话”对人格,品质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也是抓住了“听”的特点。听了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顾校长上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为了理解重点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表明司马迁有坚强的人生价值观。顾校长设计了一段司马迁受刑后的内心独白: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去。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学生在“听”中体悟司马迁的内心的悲伤,内心的痛苦,内心的绝望。就是这样的司马迁,他选择了生,放弃了死,因为他有执着的人生信念,自己一直来著史的宏伟理想,有坚强的人生价值观。如果说通过“听”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那么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也可以接受良好品质的熏陶,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发展。

二、在“说”中表达自我认识

所谓“说”,就是借助于一定的词语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即通过语言来表情达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条,不仅教师要说,更多的是学生要说。

顾校长上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到司马迁遭遇酷刑后选择了生,放弃了死,他经过了一段激烈的思想斗争。请学生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司马迁激烈的思想斗争中还想到什么?默读思考之后,学生就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说:“他之所以选择生,是不能忘记了父亲的嘱托。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一学生又说:“他之所以选择生,是不想让他自己的努力白费,因为他从小就跟着父亲收集有关历史的资料。”一生又说:“他之所以选择生,是因为他从小就听过很多英雄的故事,受到英雄的熏陶。”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在这样思维火花的碰撞下,一个有着英雄的熏陶、实现自己理想,不负父亲所托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是因为父亲的遗命、史官的使命让他才忍辱偷生了下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