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实践教育

德育实践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和谐德育教育实践体会

一、和谐德育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这是和谐德育的基本特征与理念之一。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应当为学生。在教育对象上,要始终将学生放在核心的位置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的目标上应当将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并重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能力,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和谐德育的归宿;在和谐德育的教育形式上要人性化,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总之,和谐德育就是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教育对象、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形式都要围绕学生的主体核心地位来制定。

(二)更加遵循科学规律

与传统的德育教育不同,和谐德育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遵循科学规律。第一,在和谐德育理念下,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阅历、心理以及年龄来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就是要遵循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活动规律;第二,注重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即注重学生、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本质关系,遵循德育教育工作规律,尤其要平衡学生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

(三)体系性更加突出

在和谐德育的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再是笔直的线性结构,而是由多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完整体系,每个基本元素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目的,所有基本元素相互协调运作,方能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使和谐德育的教育效果更加突出。

二、和谐德育实践体会

全文阅读

三生教育德育实践分析

本文作者:闫彩红 单位:红河学院

一、德育中“三生教育”的价值凸显与缺失

(一)德育中“三生教育”的价值凸显

高校德育的目的是塑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生命、生存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高校德育源于大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发展的需要,德育的基础根植于大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沃土,德育的知识靠大学生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体验和认知来生成,因此,高校德育理应关怀大学生的生命,关注大学生的生存,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但现存很多高校的德育与大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相脱节,只侧重于培养有知识的大学生,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衡量的主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知识德育、考试德育,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一味地认真钻研书本知识,而忽视了生命体验、自由发展、生存技能等。自2008年秋季学期起,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在各类学校学生中试点实施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它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生存教育为关键、以生活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人的一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活过程的有机统一。高校“三生教育”让教育回归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以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要求教育过程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强调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使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显然,“三生教育”所蕴含的基本思想与实施德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关注大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整体发展的高校“三生教育”理应成为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德育中“三生教育”的缺失

从现实来看,高校德育中的“三生教育”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生命责任感认识不足。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复旦大学张亮的“虐猫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杀害同学事件”等。大学生的自杀事件也频频出现“,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宗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北京、上海各23宗。2009年,大学生自杀趋势有增无减,仅上半年,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10年初,西安市高校中被媒体报道的就有3起。”[1]从红河学院“三生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20%的学生有过轻生的念头。这表明一部分大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弱,对生命的价值、生命责任感认识不足,生命教育有待加强。二是大学生缺乏生存知识,不具备必要的生存技能。从“三生教育”的课堂教学和相关调查中了解到一部分学生缺乏生存知识,不具备必要的生存技能。在教学中了解到的内容如缺乏地震的自救和互救常识;不知道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对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从红河学院“三生教育”状况的调查来看,51%的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42%的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18%的学生经常会感到压力,但不知该如何缓解;42%的学生打算为了将来的就业,现在开始在各个方面主动学习和训练;13%的学生面对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无常和生存的不确定,选择了“相信宿命”;烦闷的时候,6%的学生选择“喝酒解闷”、19%的学生选择“上网”,这说明一部分学生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懂得如何缓解压力;尚未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生存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提高。三是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欠缺。成都某大学大学生不会打扫卫生,同宿舍六人凑钱请保姆,每人每月出60元钱请保姆,每周到寝室打扫一次卫生和洗衣服。记者在成都川嫂子家政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也经常接到在校大学生需要家政服务的电话,开学时候居多,而且每年此类业务都有明显增加。[2]就红河学院来看,还未了解到有学生请保姆的情况,但存在个别学生出钱让别人洗衣服的情况。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从走访的学生寝室看,寝室卫生情况很差,个人卫生不注意的问题确实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不仅仅表现在不会洗衣服等基本的个人卫生技能,还表现在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2005年9月9日晚上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饭菜不合胃口、不能忍受这种生活”,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当场殒命。9月9日上午,其父母特意从老家来到学校,准备在附近租套房子陪读。和儿子一起吃晚饭时,她告诉儿子,因租金太贵,她不在附近租房子了,但会每天从番禺的家里做好饭菜送过来。当时儿子十分失望,吃完饭后,儿子说要回宿舍。到了晚上7点多钟,就出事了。他的一名同学回忆说,跳楼前他曾经抱怨“饭菜不合胃口,衣服也不会洗,不太适应这种生活”。是什么原因最终促使他纵身一跳,恐怕永远是个谜,但这位大学新生的自理能力低下是不容质疑的。[3]由此可看出,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大学生虽是少数,但不能忽视。

二、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构建策略

德育实践的上述现实状况,客观上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高校德育的工作者应该重新认识德育与大学生的关系问题,重新认识德育的本质与规律。“三生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大学生的生命,促进大学生的生存、生活质量提高的实践活动,其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引领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大学生为本,不断探索德育的本质与规律,并在实践中自觉遵循。因此,探索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努力促进德育理论和“三生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切实改善高校德育效果。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作为当代中国高校德育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是教育者根据一定阶级和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体出发,通过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对生存的训练和对生活的体验,发展和巩固其良好品德的活动过程。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的构建,主要应抓好课堂教育、职业性实践活动、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实战仿真”演练活动等三方面工作。

全文阅读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实践

一、抓住课堂,全面渗透德育教育

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同行的,若脱离德育教育而单一的传授知识,是无法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的。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正如巴特所说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课堂“主渠道”,结合日常教学,多手段、多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出语文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如教学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时,单元中的文章人物,既有能说会道的古人,也有幼稚贪玩的孩子,还有风烛残年的老人,但同学们对其不是很熟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设情境,引导同学们通过阅读、讨论等活动,了解、鉴赏、评价这些人物,感受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引发爱国热情,促使学生的思想言行上升到新的高度与层面。再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真诚、说真话的良好品德,疏通文义后,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两个骗子能成功行骗?是否可以想象两个骗子行骗前的策划活动,然后小组合作表演出来?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活学生想象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在交流讨论、情境体验中,同学们会自主探究出两个骗子成功行骗的原因:能够投其所好,并抓住了皇帝与大臣们的虚伪心理,明白百姓无知愚昧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敢说真话,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最终结果。这样,通过有效提问,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学生形成真诚、诚实、勇敢的品质,让学生更健康、更愉快、勇敢的成长。

二、延伸课外,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感情,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关心文化生活,汲取优秀文化营养。而若要有效实现上述德育目标,仅仅依靠语文教材以及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突破教材,延伸课外,探寻更广阔的育人天地。首先,注重课外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列宁也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强化德育教育,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尤其阅读一些优秀文章,汲取精华,怡情养性,启迪智慧,学会明辨善恶是非、美丑真假,达到德育效果。如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教材中的名著推荐,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欣赏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从中受到启发,学做一个勇敢而有正义感的人。或者阅读一些经典的唐诗宋词,优秀的现当代散文等,在书香中汲取知识,在书香中培养品质。或者读网络、信息之书,了解时事,整合信息。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如开设午间诵读活动,粘贴有关标语、有关文化板报等,让同学们随时浸润于思想文化教育环境中,获得心灵滋养。另外,还可以引导同学们收看“今日法治”、“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同学们形成睿智、宽容、博厚、富有爱心的良好品质。此外,还可以根据有关节日等,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国庆节到来之际,在班级举行以“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的写作比赛或诗歌朗诵比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来自于《新课程导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杂志简介详见.)

三、借助社会实践,内化德育教育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语文课程需要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教师需要拓宽语文运用领域,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给同学们创设更广阔的实践环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社区、家庭,拓宽视野,汲取营养,丰富经验,增长才干,更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生活,领悟人生,做到知行合一。如组织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学会活用语文,适应环境,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比如寻访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念。教师可利用假期或者班级活动,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先辈的故居,回顾他们的革命路程,感受他们的英雄主义气概,让学生在“红色革命”教育的洗礼中深受启迪,深知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锤炼坚定信念。如组织“爱我家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观察并描绘家乡景物,写写有关习作,抒发自己的感想。或者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设计旅游路线,当当小导游,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再如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展开家庭或饭馆食用野生动物情况调查等,利用调查报告、演示文稿等形式展示本组成果,分享交流,提出野生动物的保护建议,加强环保意识。

作者:夏洪梅工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八中学

全文阅读

德育三生教育实践分析

本文作者:尹源 单位:大姚县新街乡大桥完小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构建教育和谐的基础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一种有益的实践和探索。那么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实施“三生教育”呢?

一是强化课堂教学。按照文件精神要求把“三生教育”列入必修课,保证学时,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同时,充分挖掘各学科中“三生教育”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二是突出实践活动。根据德育工作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开展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关键的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如,通过升旗仪式实施“三生教育”,利用升旗仪式,进行深情并茂、丰富多彩的演讲活动,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让他们更深层次地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善待生命、珍爱生命;还可以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展示和锻炼他们的特长,让兴趣活动带动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氛围,使“三生教育”得以充分地实施;

安全教育是“三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开展各种主题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法制宣传、防火知识讲座、交通知识讲座、意外伤害事故知识讲座、禁毒防艾知识讲座。通过这些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提高安全意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动员和鼓励学生对其家长宣传,家校共筑一道坚固的思想长城。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三是注重文化育人。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塑造学校形象和提炼学校精神为重点,以创建良好的“三生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鲜明、雅俗共赏、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如在校内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由学生担任小记者和小播音员,周二至周四下午六点开始广播,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通过广播这种显而易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校外文化,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在校园内粘贴名人名言;在花园和草地旁树立“手上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荫”、“爱护我的身体,我有益你的健康”等警示牌,提醒学生,尊重弱小生命。这些警示标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引导,在学生中广为传播,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四是开展特长训练。根据我校的师资力量,开展各种特长训练,有篮球、足球、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绘画、乐器等培训班,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确定参加,由学校指定专长教师负责,每周二、四16∶30~17∶30有一个小时的训练。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施“三生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统一认识、集中智慧,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认识“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抓好学校“三生教育”文化宣传活动,营造“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浓厚氛围,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品德和行为的统一,做一个勤学、守纪、爱人、爱己的好学生,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培养目标。

全文阅读

试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摘要:实践性道德教育应该在实践中教育,在实践中提高。

关键词:实践 道德 教育

每每谈到道德教育,都有些老师会联想到说服教育,包括巧妙的说法,高深的理论说法,浅显易懂地说服别人。笔者认为,这是道德教育中应该引起注意的一种片面化倾向。若任这种倾向发展,是无法探索道德教育的实质的。受这种倾向的影响,人们更注重道德教育形式化,追求玄妙的说教,从而过分扩大教育者的主观作用。多年来,道德教育收效甚微,与我们停留在口头说教上是不无关系的。

笔者认为,道德教育不应该停留于此,而应该深入下去,深入到实践中。应该在实践中教育,在实践中提高,笔者称之为实践性道德教育。

一、实践性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

1.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实践性道德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们从盲目盲从中解放出来,推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践检验真理已成为一种时代特征。

青少年经历着时代浪潮的冲击,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具有了时代特征的思想特点—证实。对于充满证实特征时代的学生来说,缺乏实践的空洞说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亲自实践为根本,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认识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地理解道德理论。因此,实践性道德教育是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全文阅读

实践教育与高校德育实效性分析

摘要:运用实践教育法加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实践教育既是高校学生应对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他们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加强实践教育既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更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

关键词:实践教育;高校德育;实效性

高校德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如何适应新时代对高级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实践教育法又称为实践锻炼法,是指按照教育要求,合理地设计多种教育内容与情境,组织、引导教育对象主动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形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德,使教育对象能够从各自的层面、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社会地位去认知、感悟和深思其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而激发其道德内需,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实现教育对象的知行统一、德才兼备,以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是实践教育法的理论依据,“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1]实践教育法的主要特征有: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实践教育法与理论灌输法相对,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实践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把所学的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只有经过实践,理论知识和正确认识才能成功地转化为实际行为和习惯,然后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强化,最终才能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升为优良的品质和能力,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实践教育法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有效地促使高校学生把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优良行为和习惯,使他们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全文阅读

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实践

摘要:

运用实践教育法加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实践教育既是高校学生应对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他们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加强实践教育既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更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

关键词:

实践教育;高校德育;实效性

高校德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如何适应新时代对高级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实践教育法又称为实践锻炼法,是指按照教育要求,合理地设计多种教育内容与情境,组织、引导教育对象主动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形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德,使教育对象能够从各自的层面、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社会地位去认知、感悟和深思其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而激发其道德内需,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实现教育对象的知行统一、德才兼备,以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是实践教育法的理论依据,“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1]实践教育法的主要特征有: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全文阅读

育德于实践 寓教于活动

“百行以德为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的“品质”“自我觉悟”。今天,我们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其德育核心地位的确立,是在教育理念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毫无疑问,当以德为首。我校地处农村地区,在实施学校德育过程中,我发觉:让我们农村小学生在实践中育德,在活动中成长,孩子们乐于接受,而且德育效果好,具体来讲:

一、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育德于实践之中

我校正实施《农村小学德育实践深化研究》课题研究。于是,在实验班级中,我们就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的做法是让高年级的学生当导游,带领低年级的学生参观王朴烈士陵园及纪念馆,一位“小导游”只带几名“小游客”。这样,高年级的学生为了导游好自己的“小游客”们,之前,肯定就要深入了解王朴其人其事,对烈士陵园及纪念馆的情况了解于心。这样,整个活动下来,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要当好小导游,了解了王朴的事迹,所受教育远比老师讲解深刻得多。同样,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高年级的“导游”们的详细讲解,也不会不明不白了。了解了烈士事迹,所受的教育不知比光由老师喊“学英烈,见行动”高出多少倍。

二、创造活动机会,寓教于活动之际

在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多次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机会,从而对生进行德育。

去年,我们在学校就开展了一次校园模拟交易活动。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把自己以前用过,而现在又不需要的玩具、书籍,以及自己制作的科技作品、贺卡等,拿到学校来进行交易。你可以给自己的物品定个价;你也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自己需要又自认为物有所值的小物品:还可以以物品交换物品……让学生准备好后,我们就专门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易、去实践。结果,在活动中,学生热情高,兴趣浓,参与意识强。交易区内有大力宣传自己物品好的,有讨价还价的……好一片火红。

三、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实施德育

关起校门进行单纯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中肯定是行不通的了。教育应是各种教育力量的一种综合,既有来自校园的,也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所以,我们还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区,从而实施德育。

全文阅读

德育实践性教学研究

《新校园杂志》2015年第2期

一、推行德育实践性教学,推进德育教学改革

1.在学生顶岗实习中融入德育实践性教学。顶岗实习和实训不仅是实践专业课程、职业技能,也是德育课的一次最重要的实习。在实习实训中,我们的德育实践课可以采取实习实训前召开主题班会、介绍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学生实习实训动员,学生实习实训宣誓等形式上好德育实践课。让学生到实习企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当好企业的员工,为成功实习实训专业和技能打好基础。我校自2007年就开始派驻教师到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同步教学实践,教师派驻到生产企业,一方面进行专业实践,另一个重大任务是顶岗实习辅导中融入德育,以完成学校德育这一系统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以便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实现角色成功转换。这种与企业对接的德育实践性教学使学校和校企实现双赢:学校开拓了就业市场,企业也能够在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后顺利留住学生。这就是德育实践性教学的实效之一。

2.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中进行德育实践课。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也是中职校学生融入社会的一种途径。中职学校学生通过参加社区援助、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利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的同时,又能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切实有效地受到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获得新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安排内容,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寒暑假打工等形式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大胆体验生活,加深对德育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增强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体悟,丰富人生阅历。

二、精心准备,务求实效,推进德育实践性教学

在推进德育实践性教学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做很多工作:

1.注重信息技术与德育课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德育教材。一方面,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整合德育教学资源,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授课过程中拟定一系列德育主题,分阶段组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课上讨论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另一方面,适当采用集体备课。结合德育课的特点,德育课教师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既有组内统一意志,又有个人风格特色的教案,突出了德育课的教学特色。

2.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德育中情感的缺失很严重,而那种概念化、教条化的德育,不重视人的生命的内在情感,其效果很有限。虽然学生是教学主体,但不管是在学校德育实践性课堂中,还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或者是校外的一些实践性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引路人,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把他们当作有感情、有自尊、有人格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所存在的认知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怀,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全文阅读

感恩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感恩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成为促进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载体之一,充分体现了德育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笔者就在学生德育教育实践中开展感恩教育,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感恩 素质教育 德育课堂

一、当代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感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感恩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代学生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淡漠,对教师、学校培育之恩的淡化,对社会和他人关爱之恩的冷落。

1.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淡漠

世界上有一种伟大,那就是养育之恩。而现在的一些学生,没有体会到父母辛勤付出是为了什么,没有意识到要对父母感恩。他们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一种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花着父母用劳动换来的血汗钱,有的沉迷网络、有的追求奢侈。没有对父母的问候,打电话也是索要生活费,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微乎其微。

2.对学校和教师培育之恩淡化

在教师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对老师的感情越来越淡”。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仅限于课堂上,课后形同陌路,“敬而远之”。老师管多了,学生有意见。2013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一位高三班主任在办公室备课时,被其学生割颈杀害。据相关部门通报,学生是因不满老师的严格管理而动杀念。

全文阅读